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细菌感染课程讲义及练习.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0488974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8.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细菌感染课程讲义及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细菌感染课程讲义及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细菌感染课程讲义及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细菌感染课程讲义及练习.docx(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细菌感染课程讲义及练习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该病是由脑膜炎奈瑟菌(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经呼吸道传播,主要表现为突发高 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粘膜瘀斑和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危及生命。本病经呼吸道传播,冬春季多 见,全球分布,呈散发或流行,儿童易患。考什么?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预防最重点是什么?普通型及爆发型流脑的诊断及确诊依据病原治疗及爆发型流脑的治疗病原学病原体为脑膜炎球菌,属奈瑟菌属。为革兰阴性双球菌。该菌有13群,其中以A、B、C三群最常见。我国流行A群,占90%以上,B及C群为散发菌株。本菌裂解释放内

2、毒素,为致病的重要因素。可产生自溶酶,在体外易自溶而死亡。流行病学传染源:带菌者和病人。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发病率高,6个月内婴儿可自母体获得免疫而很少发病;故以6个月至2岁的儿童 发病率高。人感染后可发生持久免疫力,人群感染后多数为无病症带菌者,仅1%为典型流脑表现。流行特征本病普及全世界,我国各地区均有病例发生。本病全年散发,但以冬春季高发。发病机制病理败血症期,主要为血管内皮损害,血管壁炎症、坏死和血栓形成及血管周围出血。脑膜炎期的病变以软脑膜为主。早期以血管充血、少量浆液性渗出及局灶性小出血多见,进一步开展 那么见大量纤维蛋白、中性粒细胞及血浆外渗,脑脊

3、液混浊,呈化脓性改变。颅底由于化脓性炎症的直接侵袭和炎症后粘连,可引起视神经、展神经、动眼神经、面神经、听神经 等颅神经损害。【正确答案】B【A?型题】男性29岁,发热7天,食欲减退,乏力,腹泻,腹胀。起病后曾先后自服氨茉西林及喳诺酮类等药, 发热仍不退。体检:腹部胀气,脾肋下Icmo血白细胞2.6X109/L。高度怀疑伤寒,为进一步确诊应检查()A.血培养B.骨髓培养C.粪便培养D.尿培养E.肥达反响【正确答案】B【A2型题】男性30岁,发热7天,伴纳差、腹胀,患病前有涉水史。体检:T 39. 8, P 84次/分,脾肋下2cm。 血白细胞3.6X107L,中性粒细胞55%,淋巴细胞45%。

4、那种诊断可能性大()A.流行性感冒B.斑疹伤寒C.粟粒性结核D.伤寒E.钩端螺旋体病【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男性发热伴纳差、腹胀,T 39.8C,但P84次/分,有相对缓脉,体检 有脾大。血白细胞不高,中性粒细胞下降。支持伤寒诊断。患者患病前有涉水史,应 考虑是否有钩端螺旋体病,但患者无皮肤黏膜充血表现,无腓肠肌疼痛,外周血象白 细胞不高,中性粒细胞也不高,不支持该病。斑疹伤寒患者头痛非常明显,多在发热45天时出现充血或出血性斑丘疹,外周 血白细胞及分类正常,该患者的表现不支持此病。流行性感冒患者无脾大,无相对缓 脉,常伴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病症,所以不考虑该病。粟粒性结核患者无相对缓脉,

5、常伴呼吸道病症,所以不支持该诊断。【Ai型题】关于伤寒以下哪项不正确()A.起病急,开始以高热为表现B.病程第24周传染性大C.复发时病症轻,并发症少D.肥达反响在病程第34周阳性率最高E.再燃时病症加重【正确答案】A治疗一般治疗隔离与休息;护理与饮食。对症治疗高热:多用物理降温。便秘:生理盐水低压灌肠,50%甘油或液体石蜡灌肠,禁用高压灌肠和泻剂。腹胀:少进食豆奶、牛奶等产气食物,可肛管排气,禁使用新斯的明等促进肠蠕动药物。腹泻:低糖低脂食物。其他: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病原治疗(疗程均为14天)氟喳诺酮类:首选。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禁用。氯霉素:应密切观察血象,尤其粒细胞减少。可见血小板

6、减少、再障。头抱菌素:少数病人疗效不佳,不作为首选。并发症治疗肠出血:禁食。使用止血剂,根据出血量输入新鲜血液。大量出血内科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肠穿孔:禁食,胃肠减压,加强抗菌药物治疗,控制腹膜炎。及时手术治疗。中毒性心肌炎:足量有效抗菌药物治疗下,应用糖皮质激素、改善心肌营养药物。如出现心力衰竭, 可在严密观察下应用小剂量洋地黄制剂。【A?型题】女性,29岁,持续发热10天,呈稽留热。查体,精神萎靡,反响冷淡,T 39.5 ,心率76次/分, 肝肋下 1.5cm,脾肋下 2cm, WBC 1.4 X109/L, N 40%, L 60%,肥达氏反响 0 1:80, H 1:160, AL

7、T 180IU/L, TBIL 22.2umol/L, HBsAg (-), 诊断是()A.急性黄疸型肝炎B.伤寒合并中毒性肝炎C.急性血吸虫病D.钩体病E.病毒性肝炎合并胆道感染【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该患者有稽留热、精神萎靡,反响冷淡,T 39. 5,心率76次/分,有 相对缓脉,查体肝脾均大,化验WBC低,肥达氏反响0 1:80, 11 1:160,为阳性,符合 伤寒诊断。患者肝功能异常IIBsAg (-),而伤寒又常伴有肝功能异常,所以考虑为合 并中毒性肝炎。【A2型题】男性42岁,因持续发热半个月于8月16日住院,患者半月前开始发热,最初体温38c左右,后逐渐 上升达39多,食欲明

8、显减退,腹胀,腹泻,24次/日,稀便,无脓血。入院后予以治疗,体温逐渐下 降,病症随之好转。1周后突感腹痛,体温又上升,体检:T 39. 9, P 124次/分,神情,心肺(-),腹 胀有压痛,右下腹压痛明显,肝脾未及,肝浊音界消失。血WBC18X109/L,中性粒细胞85%,淋巴细胞15%。 ALT 120IU/L, HBsAg (+)最可能的诊断是()A.慢性乙肝合并自发性腹膜炎B.阿米巴痢疾并发肠穿孔C.伤寒并发肠穿孔及化脓性腹膜炎D.胃溃疡穿孔E.急性胰腺炎【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患者发热呈阶梯性升高,有明显的消化道病症,治疗好转后,在病程第 三周突发腹痛,右下腹压痛,肝浊音界消失。

9、支持伤寒伴肠穿孔,患者体温再次升高, 外周白细胞升高支持化脓性腹膜炎。慢性乙肝不能解释第一次发热,所以不选A。阿米 巴痢疾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粪便呈果酱样,不支持该病。胃溃疡无高热表现。急 性胰腺炎病初即有明显腹痛而不是后期出现腹痛。另外该病不会出现右下腹压痛及肝 浊音界消失。进一步确诊应作()A.骨髓培养和腹部透视B.腹部B超C.血培养和腹部透视D.血尿淀粉酶E.肥达反响【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该患者拟诊伤寒合并肠穿孔,进一步明确需进行病原学检查,该患已用 抗生素治疗,所以再做培养应选择骨髓培养,另外明确是否有穿孔可行腹部透视检查。以下处理最合理的是()A.抗感染保守治疗,必要时手术B.

10、足量有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不必要手术C.立即手术治疗D.手术治疗同时加用足量有效抗生素E.保肝降酶,抗感染治疗【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肠穿孔需手术治疗,合并化脓性腹膜炎同时需抗感染治疗。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 和黏液脓血便。病变部位主要在直肠和乙状结肠。考什么?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预防最重点是什么?病原学临床表现病原学痢疾杆菌属于肠杆菌科的志贺菌属,革兰染色阴性,有菌毛。痢疾杆菌分为四群:A群(志贺菌群)、B群(福氏菌群)、C群(鲍氏菌群)和D群(宋内菌群)。 我国

11、B群为主,其次D群。痢疾杆菌可产生内毒素,是致病的主要因素;A群还可产生外毒素(志贺毒素),临床病症较重。流行病学传染源:病人及带菌者。传播途径:粪-口途径传播。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短暂而不稳定,且不同菌群及血清型之间 无交叉免疫,故易复发和重复感染。发病机制及主要病变部位发病机制痢疾杆菌进入人体后,在肠黏膜上皮细胞和固有层中繁殖,使肠黏膜出现炎症、坏死和溃疡,而发生 腹痛、腹泻和脓血便。主要病变部位肠道病变主要在结肠,以乙状结肠和直肠病变最显著,严重者可累及整个结肠及回肠下段。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13日,短者可为数小时,长者可为7天。急性菌痢普通型(典型)轻型(

12、非典型)中毒型典型菌痢最常见,表现为急性起病,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左右,腹痛、腹泻,开始稀水样便,继之黏液脓血便,大便每日10余次至数十次,伴里急后重。左下腹可有压痛,肠鸣音亢进。轻型菌痢全身中毒病症轻微,可无发热或有低热。腹泻水样或稀糊便,每日10次以内,可有黏液,但无脓血, 腹痛较轻,可有左下腹压痛,里急后重较轻或缺如。中毒型菌痢多见于27岁儿童。病初常无腹泻、腹痛。起病急骤、开展快、病势凶险。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以感染性休克为主要表现。面色苍白、皮肤发花、四肢冰冷、发绢,脉细数、血压下降、少尿。可伴 意识障碍、DIC、多脏器功能衰竭。脑型(呼吸衰竭型)以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主。脑水肿

13、甚至脑疝。头痛、意识障碍,可瞳孔大小不等。混合型:兼有上述两型表现,病情最重,病死率高。慢性菌痢急性菌痢病程迁延超过2个月病情未愈者,为慢性菌痢。急性发作型:有慢性菌痢史,常因进食生冷或受凉、劳累诱发。慢性迁延型: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腹痛、腹泻,大便常有黏液及脓血,可伴有乏力、营养不良及贫 血等病症,亦可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慢性隐匿型:一年内有急性菌痢史,无明显临床病症,便培养有痢疾杆菌,或乙状结肠镜检查发现 病变。实验室检查血象:急性期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便常规:外观黏液脓血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或白细胞(每高倍视野15个及以上)及红细胞。便培养:确诊有赖于培养出痢疾杆菌。诊断流行病

14、学:夏秋季,有不洁饮食或与菌痢病人接触史。临床表现急性期: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左下腹压痛。慢性迁延型:急性菌痢史,病程超过2个月未愈者。中毒型:休克型、脑型或混合型表现。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急性菌痢的鉴别诊断急性阿米巴痢疾:起病较缓,多无发热,腹痛轻,无里急后重,腹泻次数少,右下腹有压痛。大便量 多,为暗红色,果酱样血便,有腥臭味。镜检白细胞少,红细胞多,有夏科雷登氏结晶,可找到溶组织内 阿米巴滋养体和/或包囊。其他病原菌引起的肠道感染慢性迁延性菌痢的鉴别诊断结肠癌及直肠癌:癌肿继发感染可有菌痢表现,抗菌治疗后病症好转。但久治无效。进行性消瘦。肛 门指诊、根灌肠、结肠镜可协助

15、诊断。溃疡性结肠炎:反复腹泻及脓血便,抗菌治疗无效。便培养阴性。结肠镜检查肠黏膜脆弱易出血,有 散在溃疡。晚期钢灌肠结肠袋消失呈铅管样。中毒型菌痢的鉴别诊断休克型与其他感染性休克鉴别。肛拭子便常规及培养可协助鉴别。脑型需与流行性乙型脑炎及钩端螺旋体病(脑膜脑炎型)鉴别。流行病学、脑脊液、肛拭子便常规及 培养可协助鉴别。治疗一般治疗:休息、饮食。病原治疗:首选喳诺酮类,慢性根据药敏。支持及对症中毒性菌痢抢救治疗抗菌治疗:喳诺酮类或头抱三代。抗休克治疗。解除血管痉挛,改善末梢循环。防治脑病:物理降温,高热及频繁惊厥,短暂给予冬眠合剂;必要时予甘露醇及地塞米松。【Ai型题】痢疾杆菌的致病性主要取决于

16、()A.内毒素B.外毒素C.能对抗肠粘膜局部免疫力,分泌性IgAD.对肠粘膜上皮细胞具有侵袭力E.有对抗肠粘膜正常菌群的能力【正确答案】D【A】型题】中毒型细菌痢疾的发病原理可能是()A.细菌侵入量多B.细菌毒力强C.细菌侵入数量多且毒力强D.特异性体质对细菌毒素呈强烈过敏反响E.特异性体质对细菌的强烈过敏反响【正确答案】D【Ai型题】细菌性痢疾的病变部位主要是()A.乙状结肠、直肠B.空肠C.回肠D.十二指肠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A2型题】女,33岁,昨晚吃街边烧烤后于今晨3时突然畏寒、高热、呕吐、腹痛、腹泻,00001腹泻共4次, 开始为稀水样便,继之便中带有粘液和脓血。在未做实验

17、室检查情况下。该患者可能诊断是()A.急性轻型细菌性痢疾B.急性普通型细菌性痢疾C.中毒型细菌性痢疾D.慢性细菌性痢疾急性发作E.慢性迁延型细菌性痢疾急性发作【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该患者吃街边烧烤后突然畏寒、高热、呕吐、腹痛、腹泻,开始为稀水 样便,继之便中带有粘液和脓血。符合菌痢典型表现,患者没有低血压及中毒性脑病, 所以排除中毒性菌痢。轻型菌痢一般没有高热和脓血便,所以该题选择B。首选以下哪种抗生素()A.青霉素类B.红霉素C.喳诺酮类D.氯霉素E.头抱三代抗生素【正确答案】C【A?型题】男性,10岁。因发热,伴惊厥1天,于8月1日入院。发病当天曾到小摊买饮料。既往体健。体检:T 35

18、, BP110/75mmHg,神志清楚,球结膜水肿,四肢抽搐,心肺(-),腹软,脐周压痛(+ ),反跳痛(-), 颈无抵抗,布氏征(-)o化验:血WBC 27X 109/L,中性粒细胞90%,淋巴细胞10%。最可能诊断是()A.败血症B.中毒型痢疾脑型C.中毒型痢疾休克型D.流行性乙型脑炎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该患儿起病急,发病第一天表现为发热伴惊厥,四肢抽搐,查体颈无抵抗,布氏征(-)。不支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化验:外周血WBC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结合病前曾喝街边饮料。所以比拟符合B答案。患者没有休克表现所以不支持C诊断。 败血症可以出现感染中毒性脑病,但没这么快。有

19、助于确诊的检查为()A.骨髓穿刺检查B.痰培养C. .血培养D.灌肠大便培养E.血清学检查【正确答案】D以下哪项处理不正确()A.大量输血B.甘露醇快速静点C.可予地塞米松D.预防呼吸衰竭E.补液【正确答案】A霍乱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为甲类传染病。霍乱典型表现为剧烈吐 泻,从而导致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周围循环衰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诊治不及时易致死亡。考什么?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预防最重点是什么?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及确诊依据病原学霍乱弧菌属弧菌科中的弧菌属,革兰氏染色阴性。呈短小弓形的杆菌。碱性环境有利于

20、弧菌生长。根据菌体0抗原不同,霍乱弧菌分为三群群霍乱弧菌包括古典生物型及埃尔托生物型不典型01群霍乱 弧菌可被多价&群血清所凝集,但在体内外均不产生肠毒素,因此没有致病性。非(X群霍乱弧菌鞭毛抗原与群相同,而0抗原不同。20,38, 92年发现新血清型,命名为 0139霍乱弧菌。01群霍乱弧菌和0139霍乱弧菌异同点霍乱肠毒素荚膜和芽胞菌血症引起霍乱流行01群霍乱弧菌有无无可以0l39霍乱弧菌有有有可以流行病学传染源:患者及带菌者。传播途径:经粪-口途径传播。水源污染常引起爆发流行。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多为隐性感染(约占75%),是重要的传染源,我国夏秋季高发。以沿海地带 为主。霍乱弧菌发病

21、机制病理病理变化为严重脱水,造成水、电解质紊乱及代谢性酸中毒。脏器实质性损害不重。【Ai型题】霍乱弧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A.霍乱肠毒素B.霍乱内毒素C.腺甘酸环化酶D.透明质酸酶E.蛋白水解酶【正确答案】A临床表现潜伏期13日,短者数小时,最长7日;急性起病,婴幼儿及重症患者潜伏期短。典型病例病程分三 期。泻吐期:以腹泻突然起病,每日大便数次至无数次。不伴发热、腹痛、里急后重。无恶心,呈喷射性 呕吐,呕吐物初为胃内容物,后为水样,严重者亦可为米沿水样,本期持续数小时至23日。脱水虚脱期:剧烈吐泻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休克甚至肾衰竭。低钠可致腓肠肌痉 挛疼痛,腹直肌痉挛引起腹痛,

22、本期持续数小时至12日。反响期(恢复期):脱水纠正后病情好转,病症消失,尿量增加,约1/3患者因循环改善导致毒素被 吸收而出现发热,持续13日消退。并发症肾衰竭是霍乱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常见的死因,表现为尿量减少和氮质血症,严重者可因尿毒 症而死亡。急性肺水肿 代谢性酸中毒可导致肺循环高压,后者又因补充大量不含碱的盐水而加重。其他如低钾综合征、心律失常等。【Ai型题】典型霍乱,发病后最先出现的常见病症是()A.畏寒、发热B.声嘶C.剧烈腹泻,继之呕吐D.腹部绞痛E.腓肠肌痉挛【正确答案】C【Ai型题】不属于霍乱患者泻吐期临床特点的是()A.多数以剧烈腹泻开始,继以呕吐B.多数腹泻伴有里急后

23、重C.排便每日数次至10数次或无法计数D.粪便以黄水便或清水便为多E.粪便有鱼腥味,镜检无脓细胞【正确答案】B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 脱水致血液浓缩,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均增高;血清尿素氮、肌酎升高;钠、 氯化物和碳酸氢盐降低。粪便常规 可见黏液或少许红、白细胞。病原学检查粪便涂片染色可见革兰阴性、稍弯曲的弧菌。悬滴检查 新鲜粪便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可见运动活泼呈穿梭状的弧菌,此为动力试验阳性。加人01 群抗血清后,假设运动停止,或凝集成块,为制动试验阳性;如细菌仍活动,还应加0139群血清做制动试验。增菌培养一般用pH8.4的碱性蛋白陈水增菌培养68小时后,再用庆大霉素琼脂平皿或碱性琼脂

24、平 板别离培养。PCR可快速诊断及进行群与型的鉴别。诊断疑似诊断流行期间有密切接触史的吐泻患者。病症典型,细菌培养尚未出结果。爆发型病变主要在脑实质,脑细胞有明显充血和水肿。临床表现潜伏期110日(23日)普通型:最常见,占90%以上。前驱期:上呼吸道病症,持续12日。败血症期:寒战高热,明显毒血病症,皮肤黏膜瘀点或瘀斑,重者瘀斑迅速扩大,中央呈紫黑色、坏 死或大疱。脑膜炎期:除高热、毒血病症外,有中枢神经系统病症及病理体征。恢复期:约10%病人可出现口唇单纯疱疹。爆发型休克型:高热寒战或体温不升,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及意识障碍,皮肤大片瘀斑伴中央坏死,休克表 现。脑膜刺激征常缺如,脑脊液大多澄

25、清,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加。脑膜脑炎型:脑实质损害,高热、意识障碍加深,昏迷、抽搐,锥体束征阳性,可发生脑疝死亡。混合型:具两型表现,治疗困难,病死率高。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脑脊液:浑浊,白细胞明显增高,蛋白质增高,糖和氯化物明显降低。皮肤淤点或脑脊液涂片:革兰阴性球菌。脑脊液或血培养阳性可确诊。PCR技术检测血清和脑脊液中的脑膜炎奈瑟菌DNAo诊断流行季节:冬春季发病,当地有流行。临床表现: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细菌学培养阳性。【A】型题】脑脊髓膜炎最可靠的根据是A.高热、头痛

26、、呕吐()B.皮肤有淤点及淤斑C.脑膜刺激征(+ )1).脑脊液符合化脓性脑膜炎改变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脑脊液或血培养出脑膜炎双球菌可确诊。治疗普通型流脑的治疗一般治疗病原治疗确定诊断有典型的病症,细菌培养阳性。流行区人群,病症典型,培养阴性,但血清抗体测定呈4倍增高者。治疗治疗关键:及时足量补液。补液的原那么:早期、快速、足量,先盐后糖,先快后慢,纠酸补钙,见尿补钾。口服补液:轻、中型及重型休克已纠正的患者.静脉补液:重型患者病原治疗:首选喳诺酮类。【Ai型题】霍乱病严重腓肠肌和腹肌痉挛的最主要的治疗()A.补磷B.补氯C.补镁D.补钠E.补钾【正确答案】D【A?型题】男

27、性,28岁,因江水泛滥,饮用江水,突然出现剧烈腹泻,随后呕吐,由水样物转为“米 治水”样物,最可能的诊断是()A.金葡菌胃肠炎B.急性细菌性痢疾C.大肠杆菌性肠炎D.病毒性肠炎E.霍乱【正确答案】E【A2型题】35岁女性。因剧烈呕吐和腹泻水样物1天入院,查BP 80 / 50mmHg, P 100次/分,腹部无 压痛。心肺正常。首先需要处置的是()A.做血、便常规检查,以明确诊断B.应用血管收缩剂C.抗生素应用D.补充液体E.以上都不可以【正确答案】D预防控制传染源停用抗菌药物后大便培养每日一次,连续3次阴性方可解除隔离。对密切接触者应严密检 疫5日,并进行粪便悬滴检查及培养和服药预防。切断传

28、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青霉素G:首选,加大量可在脑脊液到达有效浓度。磺胺、氯霉素或三代头孑包菌素等。对症治疗:退热、甘露醇降颅压。爆发型治疗休克型尽早应用有效抗生素;扩容,纠酸,休克未纠正,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微循环;肾上腺皮质激素减轻毒血病症;予肝素、输血等治疗DIC。脑膜炎型尽早应用有效抗生素;甘露醇脱水及防治脑疝;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呼吸衰竭可适时应用人工呼吸机;高热惊厥:应用退热、镇静剂。预防控制传染源早发现病人,并就地隔离治疗,隔离至病症消失后3日,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7日。切断传播途径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室内通风。保护易感人群菌苗预防注射;药物预防:密切接触者服复方新诺明或利福平,连服

29、3日。【Ai型题】爆发型流脑休克型治疗哪项是错误的()A.控制感染B.控制DICC.纠正休克D.冬眠疗法E.禁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减轻毒血病症及降低颅压。【Ai型题】在爆发型流脑休克型的治疗中,经充分扩容、纠酸治疗无效时。血管活性药物可首选()A.阿拉明B.多巴胺C.654-2D.苇胺噪咻E.异丙基肾上腺素【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654-2不仅舒张血管,尚有稳定神经细胞膜、解除支气管痉挛,减少支气 管分泌作用。所以首选。【Ai型题】以下哪项不是爆发型流脑(休克型)的典型表现()A.高热,中毒病症重B.迅速扩大的全身淤点、淤斑C.脑脊液“米汤样”,糖、氯减

30、少D.脑膜刺激征E.血培养脑膜炎双球菌阳性【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普通流脑早期和休克型爆发型流脑脑脊液常清亮透明,所以C不对。【A2型题】男性,8岁。发热,头痛3天,伴神志不清6小时,于12月8日入院。既往体健。体检:T 39. 9, BP 110/70mmIlg,浅昏迷,双侧瞳孔等大正圆,球结膜水肿。四肢可见散在的瘀点,颈抵抗(+ ),克氏征 (+ ) o血WBC 20X107L,中性粒细胞92%,淋巴细胞8%, Hb 157g/Lo腰穿脑脊液检查:压力250mm氏0, WBC 2600X107L,多核细胞 88%,单核细胞 12%,蛋白 3.3g/L,糖 0.8 口 mol/L,氯化物

31、91 口 mol/L。最可能的诊断是()A.败血症B.中毒型痢疾C.肾综合征出血热D.流行性乙型脑炎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正确答案】E有助于确诊的检查为()A.骨髓检查B.痰培养C.血和脑脊液培养D.大便培养E.头颅CT【正确答案】C以下哪项处理不正确()A.大量输血B.甘露醇快速静点C.静点青霉素治疗D.营养支持治疗E.严密观察,做好护理工作【正确答案】A【Ai型题】预防流脑的措施中,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流脑流行期间外出戴口罩B.流脑流行季节前进行预防接种C.流脑流行期间尽量防止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D.接触者可服用复方磺胺甲嗯噪E.病人应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至体温正常【正确答案】E【答案解

32、析】隔离患者应至病症消失后3日,所以选E。伤寒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消化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表情冷淡、神经系统中毒病症和 消化道病症、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肿大和白细胞减少等。考什么?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预防最重点是什么?临床表现血象、培养及肥达试验在伤寒诊断中的意义病原学伤寒杆菌,属于D群沙门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本菌具有菌体(0)抗原和鞭毛(H)抗原和外表(vi)抗原。检测血清0抗原和H抗原相应的抗体即肥达反响,有助于诊断。“vi”抗体主要用于调查伤寒带菌者。流行病学特征传染源:患者和慢性带菌者。患者起病后24周排菌量最多,

33、传染性最大。排菌期限3个月以上为慢 性带菌者,成年女性多见,多为胆囊带菌,是本病不断传播或流行的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粪-口途径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持久。流行特征:夏秋季多见。【Ai型题】断传播或流行的传染源是()A.伤寒的极期病人B.潜伏期末的病人C.恢复期带菌者D.缓解期带菌者E.慢性带菌者【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慢性带菌者才能不断传播。伤寒玛丽一生中直接传播了 52例伤寒,7人死亡。发病机制伤寒杆菌可经胆道进入肠道,病程第23周,经胆道进入肠道的伤寒杆菌,局部再度侵入肠壁淋巴组 织,在原已致敏的肠壁淋巴组织中,产生强烈的炎症反响,引起肿胀、坏死、溃疡,甚至穿孔。如果机体免疫功

34、能缺乏,伤寒杆菌被吞噬细胞吞噬又未被杀灭,细菌反而被吞噬细胞保护,并在细胞 内大量繁殖,导致伤寒再燃与复发。【Ai型题】伤寒病理学的主要特点是()A.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B.心肌坏死C.骨髓受抑制D.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响E.肝细胞广泛坏死【正确答案】D【A】型题】伤寒最具特征性病变部位在()A.肝、胆囊B.肠系膜淋巴结C.结肠I).回肠下段集合淋巴结与孤立淋巴滤泡E.乙状结肠【正确答案】D伤寒细胞:病理显微镜下吞噬细胞内可见被吞噬的淋巴细胞、红细胞、伤寒杆菌及坏死组织碎屑,称 为“伤寒细胞”,是本病的特征性病变。伤寒结节:假设伤寒细胞聚积成团,那么称为“伤寒结节”。临床表现潜伏期2

35、30日,一般714日。典型的临床经过可分为4期,自然病程为45周。初期(侵袭期):病程的第1周。起病缓慢,发热,体温呈阶梯样上升,可在57日内达3940。 发热前可有畏寒,少有寒战,出汗不明显。极期:病程第23周,并发症多出现在本期。持续发热:多呈稽留热型,热程可持续2周或以上。神经系统:精神恍惚、表情冷淡、呆滞、反响迟钝、耳鸣、听力减退。重者可澹妄、颈项强直(虚性 脑膜炎),甚至昏迷。相对缓脉:成年人常见,并发心肌炎时不明显。玫瑰疹:局部病人出现淡红色充血性小斑丘疹,多见于胸腹背部。多在24日内消退。消化道病症:腹胀、便秘多见,约10%患者腹泻,右下腹可有深压痛。肝脾大:并发中毒性肝炎可出现

36、黄疸或肝功能异常缓解期:病程第34周体温逐渐下降。各系统病症减轻。本期小肠病理改变仍处于溃疡期,患者食欲 恢复,要警惕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恢复期:病程第5周,体温恢复正常 病症消失,肝脾恢复正常。玫瑰疹临床类型轻型:多见于儿童或发病初期使用有效抗生素、或曾接受疫苗的患者。迁延型:常见于原有慢性乙肝、胆道结石、慢性血吸虫病者。逍遥型:发病初病症不明显,能照常生活、工作,局部患者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才被诊断。爆发型:起病急、毒血病症重、高热或体温不升、并发中毒性脑病、心肌炎、中毒性肝炎、或休克等。顿挫型:起病较急,开始病症典型,但病程极短,约1周左右发热等病症迅速消退而痊愈。【特殊情况】小儿伤寒

37、年龄越小病症越不典型,起病急、恶心和腹泻等胃肠道病症明显,易并发气管炎或肺炎。外周血象可 升高。较少并发肠出血、肠穿孔。老年伤寒病症不典型,发热不高,病程长,易并发气管炎或肺炎、心衰,病死率高。【再燃】体温尚未降至正常,又重新升高,病症加重,血培养阳性。【复发】退热后临床病症再度出现,病症轻,并发症少,血培养阳性。慢性带菌者并发症肠出血:最常见。肠穿孔:最严重。穿孔前常有腹胀、腹泻或肠出血,穿孔部位多在回肠末端。右下腹突然剧烈疼痛, 伴恶心呕吐、冷汗、脉快、体温与血压下降。随后出现腹膜炎征象,体温再度升高,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 腹部X线检查可见游离气体,血白细胞增高伴核左移。中毒性肝炎:特征为

38、肝大,压痛,少数患者可有轻度黄疸,ALT上升。其他:中毒性心肌炎、支气管肺炎等。实验室检查常规检查血液:白细胞计数减少或正常,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尿液:可有少量蛋白尿或管型。粪便:可有便血或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当病变侵及结肠黏膜时,患者可有黏液便,甚或脓血便。血清学检查肥达反响:辅助诊断。常开始于病程第二周,第34周达高峰。【肥达反响】“0”抗体凝集价在21:80, “H”抗体在21:160有诊断意义;每周检查1次,如凝集效价逐次递增,那么更具诊断意义;“0”抗体凝集价上升,而抗体不高,可能为疾病早期;抗体升高而“0”抗体不高,提示从前患过伤寒或有伤寒菌苗接种史,也可能是其他

39、发热性疾 病所致的非特异性回忆反响;“0”抗体效价增高只能推断为伤寒类感染,不能区别伤寒或副伤寒,诊断时需依鞭毛抗体凝集效价 而定。伤寒患者肥达反响假阴性原因:感染轻,特异性抗体产生少;早期应用有效抗菌药物或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者,特异性抗体的形成受到影响;患者过于衰弱,免疫反响低下,或患丙种球蛋白缺乏症,不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病原学检查血培养:病程第12周阳性率最高,确定诊断。骨髓培养:如应用抗菌素,骨髓培养更有助于诊断诊断流行病学依据临床依据持续发热1周以上,伴全身中毒病症,表情冷淡、食欲不振、腹胀;胃肠病症,腹痛、腹泻或便秘; 以及相对缓脉,玫瑰疹和肝脾肿大等体征。如并发肠穿孔或肠出血对诊断

40、更有帮助。实验室依据血和骨髓培养阳性有确诊意义。外周血白细胞数减少、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 消失。肥达反响阳性有辅助诊断意义。【Ai型题】反响阳性常开始于病程的()A.第1周B.第2周C.第3周D.第4周E.第5周【正确答案】B【Ai型题】对伤寒诊断和预后有参考意义的检查是()A.血白细胞计数B.血培养C.尿培养D.粪培养E,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正确答案】E【Ai型题】确诊伤寒最可靠的依据是()A.发热、中毒病症、白细胞减少B.血培养阳性C.粪便培养阳性D.胆汁培养阳性E.肥达反响阳性【正确答案】B【Ai型题】持续发热5天的病人,怀疑伤寒,最简便而阳性率又高的检查是()A.骨髓培养B.血培养C.尿、粪培养D.胆汁培养阳性E.肥达反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