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韩非子-定法》第三章 法者.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0473736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林悟道《韩非子-定法》第三章 法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红林悟道《韩非子-定法》第三章 法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林悟道《韩非子-定法》第三章 法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林悟道《韩非子-定法》第三章 法者.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红林悟道韩非子-定法第三章法者红林悟道韩非子-定法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解释了申不害的 君术。术,是一个很广泛概念,是某种技能的方法或是规那么,比方算 术,就是计算的方法,再比方医术,就是治病的诊疗方法。韩非子将“术”的概念社会化,相对于君主治国来说就是君术。 我们常说为君之道,是指作为君主所要秉承的规律性的东西。而为君 之术就是如何应用这些规律的方法。在韩非子看来君主做为一国之君, 是国家的创立者和社会平台的搭建者,更是国家与社会的管理者,重 要职责就是“授官、责实、生杀、考核”,这些职权是君主这个职位先 天具有的,是背后的治国规律所定的,君主该如何应用呢,韩非子的 方法就是依法而使行君权。我们

2、说“术”的主要作用是将技能发扬与传承下去,如果将治国 视为一种技能,那么为君之术的依法而为就是要将治国的技能发扬与 传承。有了这样的发扬与传承君主自然能治理好国家,这和我们的传 统艺术一样,只要发扬与传承的好,自然就会获得新的生机。同为法家贤士,中不害与公孙鞅主张各不相同,申不害提倡君术, 而公孙鞅倡导法制,这两者的基础都是依法治国,只不过申不害的重 点是君主行权要依法,客观而实际。公孙鞅的重点是国家律法的制定 与完善。一个依法行政,一个司法建设。对于“授官”申不害强调依据才能,对于“责实”申不害强调依 据职责,对于“生杀”申不害强调依据奖罚规那么,对于“考核”中不 害强调依据绩效制度。总之,

3、君主行权要有法规依据,要有规范与程 序,而不是随个人喜好。其实,申不害的君术就是君主行权的行为规 范与准那么。君术约束与规范了君主的行为,在我们的思想中君主最应该是 “无法无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其实,仔细阅读更书你就会发现 君主的一言一行都有严格的规范与礼治,我们只记住了几个历史上荒 淫无度的君主,却忘记了大多数为民为国操劳的明君。韩非子讲完申不害的君术后,再讲“法”,他认为“法者,宪令 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J意思 是:所谓法,就是由官府明文公布,赏罚制度深入民心,对于谨慎守 法的人给予奖赏,而对于触犯法令的人进行惩罚。韩非子对“法”的解释主要有三点,一是法

4、的出处是由国家公布, 具有最高的权威性与强制性,二是法的主要作用是约束与规范社会行 为,三是法的核心是奖罚,守那么奖犯那么罚。韩非子一言就高度概括了 法的实质与精髓。同时,韩非子也将君主的赏罚权柄法制法,意思就 是君主虽然有至高无尚的赏罚之权,但也要依法拥有与行使。法,相对来说主要针对臣民而言,韩非子也认为“此臣之所师 也J意思是:这是臣下应该遵循的。其实,法就是臣民的行为规范 与准那么,用来约束与规范臣民的行为。君主行术,臣民守法,都是依 法而为。这就是为什么韩非子不回答第一个问题的原因,现在看来申不害与公孙鞅的法家学说是相得益彰互为补充,申不害的君术思想治君, 公孙鞅的法制思想治吏。你说对于治国来说那个更适合,显然都适合, 对象不同,作用不同,两者合二为一最适合。【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 奸令者也。此臣之所师也。】国家是最高的主权组织,由不同的层级的政权组织组成。社会由 各类形形色色的团体与个体组成,如此庞大与复杂的结构体应该如何 治理?申不害与公孙鞅为我们给出了答案。国家冶理,是系统工程要 整体运作,上下都要规范。治理企业也是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