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传》阅读练习二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崇传》阅读练习二篇.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李崇传阅读练习二篇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魏)李崇,字继长,小名继伯,顿丘人也。孝文初,为荆州刺史,镇上洛,敕发秦、 陕二州兵送崇。崇辞曰:“边人失和,本怨刺史,奉诏代之,但须一宣诏旨而已。不劳发兵 自防,使人怀惧。”孝文从之。乃轻将数十骑驰到上洛,宣诏缓慰,人即帖然。边戍掠得齐 人者,悉令还之。南人感德,仍送荆州口二百许人。两境交和,无复烽燧 警。在州四年,甚有称绩。除兖州刺史。兖土旧多劫盗,崇 村置一楼,楼悬一鼓,盗发之处,双槌乱击,四面诸村,闻鼓皆守要路。俄顷之间,声布百里,其中险要,悉有伏人,盗窃始发,便尔禽送。 诸州置楼悬鼓,自崇始也。后车驾南讨汉阳,崇行梁州刺史。氐杨灵珍
2、遣弟婆罗与子双领步骑万余,袭破武兴,与齐 相结。诏崇为使持节、都督陇右诸军事,率众讨之。崇槎山分进,出其不意,表裹 袭,群氐皆弃灵珍散归,灵珍众减太半。灵珍又遣从弟率五千人屯龙门,躬率精勇一万据鹫碳。 龙门之北数十里中,伐树塞路,以拒官军。崇乃命统军慕容拒率众五千,从他路夜袭龙门, 破之。崇自攻灵珍,灵珍连战败走,俘其妻子。东荆州蛮樊安聚众于龙山,僭称大号。梁武遣兵应之。诸将击不利,乃以崇为镇南将军、都 督征蛮诸军事,率步骑讨之。崇分遣诸将,攻击贼垒,连战克捷,生禽樊安。寻兼侍中、东 道大使,黜陟能否,著赏罚之称。除扬州刺史。五月,大霖雨十有三日,大水入城,屋宇皆没,崇与兵泊 城上。水增未己,
3、乃乘船附于女墙,城不没者二板而已。州府劝崇弃寿春,保北山。崇曰:“吾受国重恩,忝守簿岳, 德薄招灾,致此大水。淮南万里,系于吾身。旦动脚,致姓瓦解,扬州之地,恐非国物。 吾必守死此城,幸诸君勿言! ”时州人裴绚等受萧衍假豫州刺史,因乘大水,谋欲为乱,崇 皆击灭之。崇沈深有将略,宽厚善御众。在州凡经十年,常养壮士数千人,寇贼侵边,所向摧破,号曰 “卧虎”,贼甚惮之。梁武恶其久在淮南屡设反间无所不至宣武雅相委重梁无以措谋。梁武 每叹息,服宣武之能任崇也。【注】车驾:帝王所乘的车,用为帝王的代称。(选自北史,有删改)8 .对以下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宣诏缓慰,人即帖然绥:安抚9
4、 .袭破武兴,与齐相结 结:结为联盟C.僭称大号僭:越位D.宽厚善御众御:防范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无复烽燧警崇村置一楼表裹袭崇与兵泊城上A.之那么 以焉B.之乃 以于C.其那么之焉D.其乃之于.文末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为哪一项A.梁武恶其久/在淮南屡设反间/无所不至/宣武雅/相委重/梁无以措谋B.梁武恶其久/在淮南/屡设反间/无所不至宣武/雅相委重梁/无以措谋C.梁武恶其久在淮南/屡设反间/无所不至/宣武雅相委重/梁无以措谋D.梁武恶其久在淮南/屡设反问/无所不至宣武雅/相委重梁/无以措谋10 .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李崇军事才能的一组是边戍掠得齐
5、人者,悉令还之后车驾南讨汉阳,崇行梁州刺史崇槎山分进,出其不意崇自攻灵珍,灵珍连战败走谋欲为乱,崇皆击灭之寇贼侵边,所向摧破A.B.C.D.12 .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李崇为人处事非常低调,做荆州刺史时,朝廷想派兵送他上任,被他拒绝。最后他只带 了几十名人马到上洛。B.为了整治兖州一带的盗贼,李崇便在每个村庄置一面鼓。盗贼出现时,村民击鼓来传递 消息,这样很快就能把盗贼擒获。C.杨灵珍和樊安聚众反叛,自立为王,对抗朝廷,李崇受命讨伐叛军。他运筹帷幄,身先 土卒,最后赶跑了杨灵珍,活捉了樊安。D.扬州发大水的时候,有人劝李崇弃城而走。李崇慷慨陈词,誓与城池共存亡,表达
6、了一 名官员高度的责任感。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边人失和,本怨刺史,奉诏代之,但须一宣诏旨而已。(3分)(2)黜陟能否,著赏罚之称。(2分)(3) 一旦动脚,百姓瓦解,扬州之地,恐非国物。(3分)答案:8. D (御:统治,笼络)B9. CA (李崇治理荆州的措施李崇在打击盗贼方面的做法所养数千壮士的战斗力)10. C (杨灵珍没有自立为王)(1)边地的人们相互失去和气,本来就怨恨刺史没有治理好。我现在奉诏前去代理,只 需宣读一道圣旨就行了。(“和”1分,大意2分)(2)黜退庸劣,提拔贤能,享有赏罚清楚的美誉。(“黜陟” 1分,大意1分)(3)我一
7、旦离开这里,百姓顷刻四散逃去,扬州这一方土地,恐怕不再成为国土。(“动 脚” 1分,“瓦解” 1分,大意1分)附:参考译文李崇,字继长,小名继伯,顿丘人。孝文帝初年,任荆州刺史,镇守上洛。朝廷命秦、陕二 州派兵送他,他表示拒绝,说:“边地的人们相互失去和气,本来就怨恨刺史没有治理好。 我现在奉诏前去代理,只需朝廷一道圣旨就行了。不用派兵护送,这会使人增加恐惧。”孝 文帝同意,他只带数十名人马来到上洛,宣布朝廷的诏书进行抚绥抚慰,人们马上止息了矛 盾。边境的戍卒抓到南齐的人,他命令全部放还。南齐人感激他的恩德,便送回掠去的北魏 荆州的二百多口人。两国边境和睦,不再有烽烟狼尘的警报。在荆州刺史任上
8、四年,很有政 绩。他又任兖州刺史。这一带过去盗贼很多,李崇便在每个村庄建一座城楼,楼上悬挂一面鼓。 盗贼出现时,猛烈击鼓,四周村庄的人们听到鼓声就出动把守道路要口。顷刻之间,鼓声传 遍百里,险要关口都有人埋伏。盗贼一出来,就将他们擒获。各州都建城楼悬大鼓,就从李 崇这里开始。以后,孝文帝南讨汉阳,李崇任梁州刺史。氐族杨灵珍派兄弟杨婆罗与儿子杨双领步兵和骑 兵一万余众,攻破武兴,与南齐结成联盟。朝廷下诏命李崇为使持节、都督陇右诸军事,率 军讨伐。他率军披荆斩棘,分路前进,出其不意,两面夹击敌兵。氐人都离开杨灵珍逃散, 灵珍的人马顿时少了一大半。灵珍又派从弟杨建率五千人马屯扎龙门,亲率精锐将土一万
9、据 守鹫破。在龙门以北数十里的地方砍伐树木,堵塞道路,用来抗拒官兵。李崇便命统军慕容 拒率军五千人,从别的道路乘夜袭击龙门,将龙门攻破。李崇亲自进攻杨灵珍,灵珍连战失 败,他的妻子被俘获。东荆州蛮人樊安在龙山聚众反叛,越位自称王号。梁武帝派兵接应他。魏军进攻失利,朝廷 便以李崇为镇南将军、都督征蛮诸军事,率领步兵和骑兵进讨。李崇派将士们进攻敌人的营 垒,连连告捷,活捉樊安。不久,他兼任侍中、东道大使,黜退庸劣,提拔贤能,享有赏罚 清楚的美誉。朝廷任他为扬州刺史。五月,滂沱大雨连续下了十三天,洪水灌入城内,房舍全被淹没,李崇与兵士漂泊在城头上。 水势继续上涨,他又将乘船附在城头的城墙上,城墙只剩
10、下两块木板那么宽的地方没有被淹 没。州府官员都劝李崇放弃州城到北山去,他说:“我蒙受国家的厚恩,守卫这个地方,德 薄招灾,导致这场大水。淮南辽阔万里,安危系在我一人身上。我一旦离开这里,百姓顷刻 四散逃去,扬州这一方土地恐怕不再成为国土。我一定死守在这里,请大家不要劝说了!” 这时,州人裴绚等接受南梁封给的豫州刺史职务,乘着大水,阴谋叛乱,李崇将他们击败消 灭。李崇性情深沉,很有大将的谋略;待人宽厚,善于笼络部下。在扬州刺史任上共十年,经常 供养勇壮士兵数千人。敌兵侵略边境,都被他们摧垮,号称为“卧虎”,敌人十分惧怕。梁 武帝对李崇久任淮南十分反感,屡次设反间计,几乎无所不至。但宣武帝对他十分
11、信赖,梁 武帝的阴谋无法得逞,因而常常叹息,佩服宣武帝对李崇的信任。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李崇字永隆,英果有筹算,胆力过人。周元年,以父贤勋,封回乐县侯。时年尚小,拜 爵之日,亲族相贺,崇独泣下。贤怪而问之对日无勋于国而幼少封侯当报主恩不得终于孝养 是以悲耳贤由此大奇之。起家州主簿,非其所好,辞不就官,求为将兵都督。随宇文护伐齐, 以功最,擢授仪同三司。周武帝平齐,引参谋议,以功加授开府,封裹阳县公,邑一千户。 高祖为丞相,迁左司武上大夫,加授上开府仪同大将军。寻为怀州刺史,进爵郡公,加邑至 二千户。尉迟迥反,遣使招之。崇初欲相应,后知叔父穆以并州附高祖,慨然太息日:“合 家富贵者数
12、十人,值国有难,竞不能扶倾继绝,复何面目处天地间乎! ”韦孝宽亦疑之,与 俱卧起。其兄询时为元帅长史,每讽谕之,崇由是亦归心焉。及破尉迟,拜大将军,寻进位 上柱国。 开皇三年,除幽州总管。突厥犯塞,崇辄破之。奚、契丹等慑其威略,争来内附。其后突厥 大为寇掠,崇率步骑三千拒之,转战十余日,师人多死,遂保于砂城。突厥围之。城本荒废, 不可守御,晓夕力战,又无所食,每夜出掠贼营,复得六畜,以继军粮。突厥畏之,厚为其 备,每夜中结阵以待之。崇军苦饥,出辄遇敌,死亡略尽,迟明奔还城者,尚且百许人,然 多伤重,不堪更战。突厥意欲降之,遣使谓崇日:“假设来降者,封为特勤。”崇知必不免, 令其士卒日:“崇丧师
13、徒,罪当死,今日效命以谢国家。待看吾死,且可降贼,方便散走, 努力还乡。假设见至尊,道崇此意。”乃挺刃突贼,复杀二人。贼乱射之,卒于阵,年四十八。 蟹豫鸵申永法亳六州诸军事、豫州刺史,谥日壮。子敏嗣。(节选自隋书李崇传)10.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贤怪/而问之/对日/无勋于国/而幼少封侯/当报主恩/不得/终于孝养/是以悲耳 /B.贤怪而问之/对日/无勋于国/而幼少封侯/当报主恩/不得终于孝养/是以悲耳/ C.贤怪而问之/对日/无勋于国/而幼少封侯/当报主恩/不得/终于孝养/是以悲耳/ D.贤怪/而问之/对日/无勋于国/而幼少封侯/当报主恩/不得终于孝养/是以悲
14、耳/ 11.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起家:起之于家而任官职。古代指由平民出身而晋升为官员。B.仪同三司:官名,始于东汉,本意指非三公(司马、司徒、司空)而给以三公同等的待 遇。C.上柱国:原为保卫都城平安的军将,后为中央最高武官或为功勋的荣誉称号。D.赠:古代指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加封,亲属那么不属于加封之列。12 .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李崇年幼受爵,感恩孝顺。李崇因为父亲的缘故而被封官受爵,他一方面为无功受封而 感念帝王,另一方面又为报恩而不能侍奉父母而感伤。B.李崇不恋官位,功高受赏。李崇刚作州主簿时,因为这不是他
15、的爱好,于是辞去主簿一 职改作都督,后军功显赫,不断受到封赏。C.李崇深明大义,顾全大局。当尉迟迥谋反时,李崇曾经思想上有过摇摆,但得知叔父归 附高祖的情况后,终于有了扶国济困之心。D.李崇以弱敌强,为国尽忠。李崇屡次打败突厥人的进犯,威名远播。砂城一役,他以少 敌众,拼死抵抗,后兵败殉国。13 .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韦孝宽亦疑之,与俱卧起。其兄询时为元帅长史,每讽谕之,崇由是亦归心焉。崇丧师徒,罪当死,今日效命以谢国家。【答案】10.B 11. D 12. B13. (1)韦孝宽也怀疑他与尉迟迥相应,于是与他一起起居。他的兄长李询当时任元帅长史, 每每劝他,李崇因此也归心高祖。
16、(2)我李崇丧失了军队,按罪当死,今天我要效命以向国家谢罪。【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怪而问”是状语和中心语的关系,不能分开,排除 AD; “对日”算是固定的搭配;“不得终于孝养”是完整的结构,分开意思就完全改变了, 排除C,所以选B。10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知识的识记。D项,有时亲属也在加封之列。点睛:备考时要积累名著、名家、称号、官职及其变动、历法等文学常识。解答此道题目, 需要逐项审读,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判断相关内容,是否正确。此题D就是考查官职 封赏知识。1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B项,原文是“起家州主簿,非其所好,辞 不就官,求为将
17、兵都督”应该是他应召离家任州主簿,这不是他喜欢的职位,他辞谢不赴任, 并不是就任后辞去的。曲解文意。1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重要句子的翻译。翻译文言语句首先要有语境意识,结合上下文大 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 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得分点:(1)与俱卧起: 省略句,与(之)俱卧起;卧起:起居;讽谕:用委婉的言语进行劝说;由是:因此;焉: 代词,指代高祖。(2)师徒:军队;罪:按罪;谢:谢罪。参考译文:李崇字永隆,果断而有谋算,胆识气力超过常人。北周元年,因为他的父亲李贤的 功劳,他被封为回乐县侯。当
18、时他年龄尚小,拜爵那天,亲族相贺,只有李崇落泪。李贤惊 讶地问他为什么哭,他说:“我对国家无功,却年幼时封侯,我应报答皇上的恩宠,这就不 能来孝敬供养父母终老一生,所以悲哀罢了。”李贤因此大感奇异。李崇应召离家任州主簿, 这不是他喜欢的职位,他辞谢不赴任,要求当了率兵的都督。随宇文护伐齐国,因其功劳最 大,提拔他当了仪同三司。周武帝平齐国,延引他参议作战参谋,因功勋卓著加授开府,被 封为襄阳县公,食邑一千户。隋高祖当周朝丞相时,他升任左司武上大夫,加授上开府仪同 大将军。不久任怀州刺史,晋升爵位为郡公,增加食邑到二千户。尉迟迥谋反时,派使者招 李崇同反。李崇开始想响应尉迟迥,后知叔父李穆用整个
19、并州归附隋高祖,于是他慨然叹息 说:“全家中享受富贵的有几十人,适逢国家遭难,竞不能扶倾继绝,我又有何面目活在天 地之间呢? ”韦孝宽也怀疑他与尉迟迥相应,于是与他一起起居。他的兄长李询当时任元帅 长史,每每劝他,李崇因此也归心高祖。等到击破尉迟,拜授他为大将军。不久升任上柱国。开皇三年,任幽州总管。突厥进犯边塞,李崇就打败他们。奚、契丹等国,惧怕他 的威力谋略,都争着归顺。这以后,突厥大举入侵,李崇率步兵骑兵三千人抵抗,转战十几 天,部下多战死,于是在砂城坚守自保。突厥包围了他。砂城本来荒废,不可守御,从早到 晚拼死作战,又没吃的,每每夜里出城抢掠突厥的兵营,得到牲畜,以继军粮。突厥人怕他, 深深戒备,每天夜晚布阵等待。李崇军苦于饥饿,出城就遇敌,差不多全饿死了,天亮时从 城外回到城中的,尚有百把人,然而多有重伤,不能再打仗。突厥人想迫使他投降,派人对 李崇说:“如来投降,封你为特勤。”李崇知道难免一死,命令他的士卒说:“我李崇丧失 了军队,按罪当死,今天我要效命以向国家谢罪。你们看我死后,才能向贼人投降,方便时 分散逃走,努力逃回故乡。如见到皇上说明我李崇的这一心意。”于是持刀突入贼人,又杀 两人。贼人乱箭射他,他死于阵前,时年四十八岁。朝廷追赠他为豫、邺、申、永、泠、亳 六州诸军事、豫州刺史,谥号为“壮”。其子李敏承袭他的官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