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的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的探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题名称如何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的探究一、研究背景在教学中,巧妙的设计问题,有针对性地提问,关 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促进学生认真思 考,必然需要做一份有启发学生思考的教学设计。二、概念界定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没有问题就 无从思维。有了问题,假设问题层次太低,难度不当,也 不能启发学生去思考问题。要开展学生的思维,必须优 化问题设计。三、研究目标课堂教学在于学习主体一一学生,“不断探究新知 识活动”的有序开展,重在设计问题,不断引导学生展 开思维,朝着“问题情境”方向去分析问题、互相合作 交流,到达启发学生思考的目的。四、研究内 容1 .数学问题的设计要基于学生的生活
2、经验和认知 水平;2 .数学问题的设计要关注数学目标;3 .数学问题的设计要到达启发学生的学,引导 老师的教。五、研究方法(一)理论支撑1.行动研究法:教师作为研究者,着重在自然状态下对教学中存在 的问题作现场研究,不以事前想好的理论或强加的结构 来限制研究者,从事实本身寻找其意义。通过行动研究法不断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2 .调查法:主要调查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态度、 策略与效果,掌握教学活动的基本状况,以不断调整教 学与管理行为,在实验的开始、实施和结题时,均进行 单项或综合性的抽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教师、学生。3 .观察法:观察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活动, 进行课堂教学质量监控,
3、从而获取相关信息,促进和改 进教学策略。4 .个案研究法:选取典型课例、典型实验对象进 行研究。对收集到的各种个案进行细心的整理和分析, 作出合理判断,进一步提出建议。5 .经验总结法:教师通过学习、实验、总结教学 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形本钱学科的教学策略和模式,撰 写论文。6 .文献法:学习有效教学的理论,以正确的理论 来指导实践;跟踪当前教育开展趋势,了解我国当前教 育现状,吸纳成功的经验,为我所用。(二)实践操作1 .构建理念,“先学后教”。教师要转变传统观念, 教师树立“充实自己,服务学生”的意识。2 .自主学习,师生共进。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中,对显形和隐形问题填写“问题征询表”,教师在
4、了解学 生提出的问题后再制定有效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案和指 导计划,这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3 .体验生成,生命课堂。采取参与式教学,体验式 教学;使学生问题、文本问题、教师问题汇合一体彻底 有效解决。4 .多元拓展,合作探究。提供分层教学,分类指导, 因村施教的时间、环境和机会,提供有效学习的方法和 策略,使各类学生在课中、课后都有明显拓展和进步。5 .全面评价,缩小差异,检查测量教学是不是有效 .、乙 mi. o在研究过程中,应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准备阶段(从2020年10月至2021 年3月)六、研究过程1.2020年10月,成立如何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 考的探究课题组;制定如何设
5、计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的探究的实施方案;召开发动大会,课题组组长亲自 作发动报告,振奋士气,为课题研究做好思想准备。2. 2020年11月至2021年2月,组织课题组的全 体成员进行理论学习,文献研究。对学生学习状况、教 师授课情况进行调查,找出不会提问的原因,并写出调 查基础上的课题开题报告,完善课题计划,做好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准备工作。确定教师研究的子课题。3. 2021年3月,请市、区课题组专家莅临我校,召开如何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的探究课题的“开 题报告”。第二个阶段:实施阶段(从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教师积极开展有效教学的课堂实践活动和反思。1.实施阶段(一)(从2021年
6、4月至2022年3月)(1)撰写有效教学设计;(2)有效教学案例分析;(3)上研究课,集体观摩;(4)集体评价、讨论;(5)经常进行课后反思;(6)各学科之间相互交流切磋;(7)聘请课题专家给予做课题的指导;(8)把课堂实践的经验逐步上升提炼为有效教学论文。2.实施阶段(二)(从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1)再上研究课,集体观摩;(2)集体评价、讨论;(3)深层次进行课后反思;(4)再次进行各学科之间相互交流切磋;(5)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研究,总结推广典型经 验成果;(6)聘请课题专家给予做课题的指导;(7)教师撰写论文。第三个阶段:课题结题阶段(从2022年5月至2023 年10月
7、)对研究资料进行系统整理、统计、研究分析,征集 论文,课例。反思,影像,撰写结题报告,迎接结题验 收,做好推广工作。一、有针对性地提问七、研究成果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受教育的 权利。而事实上,数学学科同别的学科比,学生的差异 很大,会有一些学生强一些,一些学生弱一些。为了照 顾每个学生,就要因人而异,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对 于简单的问题,给学习弱一些的学生,让他们在回答问 题中找到自信;对于稍作思考即可回答的问题,那么给那 些中等学生,让他们在回答下列问题中加固知识的体系;至 于需要几步推理或要另辟蹊径的问题,就留给能力强的 学生,让他们的思维在回答下列问题中得到升华。这样就能
8、 保证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得到提高。二、正确对待“提问”提问是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因此,不要把问题弄得咄咄逼人。长期下去,可能个别学生由此被激化“成 型”,思维严谨,有条理,但是多数学生会选择避而不 答,这样就得不偿失了。教师要循循善诱,帮助而不是 代替学生思考。在学生回答时,适时地做一些“铺设” 引导思维上路。还要多谢鼓励,用充满信心的、赏识的 眼神看待学生,让学生比拟顺利地完成思维上的“跳来 跳去”的思维训练。三、让学生学会“提问”“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 让学生提出问题的难度远远大于学生回答下列问题的难度。 在教学中设计导学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做学的准备, 在学习中认真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利用小结回顾从知 识“生成”到运用的思维过程,请学生谈收获、体会、 疑问,帮助学生梳理,适时发问,使知识体系在学生的 头脑中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