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语文 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0444484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88 大小:228.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 语文 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人教版 语文 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 语文 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 语文 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8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学目标1 1 .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和停连。2理清文章写作思路,把握文章内容。3 .理解比喻、拟人手法在写景中的表达效果。4 .掌握多角度写景的方法。5 .激发联想和想象,体会课文优美的情境。第1课时教学过程1 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春天是一个百花争艳的季节,春天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春天是一个充满希 望的季节历来文人墨客都喜欢描绘春天,赞美春天。那么你知道哪些关于春天的诗句 呢?(先让学生说,然后PPT展示)二、新课教学目标导学一: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和停连首先来朗读朱自清的春,请同学们做到两点:(1)听朗读,注意朗读重音和停连;(2)自由朗读,读好重音和停连。目标导学二:理清文章写作思路通过朗

2、读,请同学们思考1 .你能按照盼春、绘春、颂春的提示把文章分为三个局部吗?2 .文中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3 .假如你是一个画家,你能根据本文画出几幅图画,并且给每一幅加上小标题吗?图。明确:盼春:绘春:1(23456 7如:总领全文,开启下文 总括春天 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新”“美”“力”4 .作者为什么按照盼春、绘春、赞春的顺序写春天?明确:这三局部的顺序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开展是一致的。春天尚未来临,热切地盼望她 的到来;待到她降临人间之后,那么尽情地欣赏这美好的大地回春的景象;最后以赞美作结, 用三个比喻句颂扬春天,深化题旨。目标导学三:学习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和多角度写景

3、1 .第一自然段写盼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明确:(1) “盼望着,盼望着”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盼春的急切。的喜爱之情。目标导学四:探究写作技巧2 .如果把文章题目改成四季的雨好不好?请说明理由。明确:不好。(1) “四季的雨”强调“雨”,显得呆板、生硬;(2) “雨的四季”充满灵 动感,赋予“雨”一定的人格化,充满情趣和意境。3 .鉴赏文章的写作技巧明确:(1)多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形象而生动;(2)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例如a.春雨后的景观(树的变化,小草的复苏,空气的清新让人感到整个世界的美丽。 从侧面烘托了春雨美好特点娇媚,美丽)b.夏雨给人的感受(一切都毫不

4、掩饰地敞开,花朵怒放,树叶鼓浆,杂草成长,荷叶迫 不及待,从侧面烘托出夏雨的特点热烈,粗暴)c.秋阳景象的衬托(金黄的太阳,成熟的庄稼,金灿灿的种子,红透的山果,有力地烘 托出秋雨的特点端庄、沉思)(3)从多角度描写景物三、拓展延伸朗诵刘湛秋的散文南国的雪(文章内容见课件文件夹),感受作者语言的韵律美、意 境美和情感美。四、课后练习写作一一题目:行走在雨中提示:写出“雨中”二字,注重“我”与“雨”的关联,突出“行走”时的感受,可从 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方面描写,在描写中层示新鲜感。五、板书设计雨的四季文眼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喜欢春雨清新、润泽、甜美夏雨热烈、粗暴、奔放秋雨

5、端庄、沉静、深情冬雨化雪自然、平静、纯洁教学反思4古代诗歌四首可取之处抓住文本分析雨的特征,并引导学生欣赏语言艺术, 积累语言,感悟真情。缺乏之处时间把握不是很到位,品读感悟方面还不是很完美, 在以后的教学中须多加注意,使各方面有所提高。教学目益L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初步了解古诗常识。2 .感悟诗歌寄寓的情感,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3 .学习欣赏古诗,理解诗歌意蕴。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以古老的诗经为发端,优秀 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同学们一定积累了许多诗词名句,相信大家对下面的诗句也早已熟记 于心。(例句见课件2-5页)今天我们我们就来学习四首

6、脍炙人口的诗篇。二、新课教学观沧海目标导学一:知人论世,朗读感知1 .走进作者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沛国谯县(今 安徽亳市)人。善诗歌,其诗大都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 雄伟,慷慨悲凉。他的散文亦清峻整洁。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2 .文学常识乐府诗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保存而流传下来的 汉代诗歌。汉乐府掌管的诗歌按作用主要分为两局部,一局部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 歌词,其性质与诗经中的“颂”相同;另一局部那么是采集的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 世称之为乐府民歌。汉代乐府诗一般

7、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3 .字音字义(PPT展示)4 .听情景范读,初步感知。5 .内容理解:把握节奏,并用简要的语言表达诗意。明确: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我)向东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的奇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树木郁郁葱葱地生长,各种草长势也很旺盛。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秋风飒飒吹来,树木簌簌作响,巨大的波涛不断涌起。日月/之行,假设出/其中;(大海,多么博大的胸怀啊)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星汉/灿烂,假设出/

8、其里。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目标导学二:研读诗句,深入理解1 .开头两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了什么内容?明确: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对象。“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 全诗以“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所思。2 .题目是“观沧海”,那么作者看到、听到和想到了哪些景物?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明确:作者观沧海看到了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洪波涌起”, 听到了 “秋风萧瑟”,想到了 “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看到的景物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全景,这一句动静

9、结合,写出了大海的辽阔和 威严;“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是近景、静态的景,“洪波涌起”是动态,展现了大海的惊人 力量和宏伟气势。听到的景物中“秋风萧瑟”是动态。想到的景物中“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运用互文、夸张,描绘出了沧海吞吐日月、包蕴 万千的壮丽景象。其中看到、听到的是实写,想到的是虚写。3 .作者在写海时又写了山岛上的草木,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明确:作者虽写观海,但并不单纯地写海。在描写大海时,以山岛草木来点染,有了山 岛草木的点染烘托,就把大海写得生机勃发、欣欣向荣,使人感觉大海不仅浩瀚壮阔,而且 美丽多姿。4 .“日月之行,假设出其中;星汉灿烂,假设出其里”这几句诗写出了作者在观沧海时的什

10、么感受?明确:联系创作背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北方边塞地区 的乌桓族及袁绍的剩余势力,基本统一了北方;九月,他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 诗。感受:这四句以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两个“假设”字,虚中有实, 实中有虚。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政治抱负。5 .读完这首诗,你觉得诗人是用什么方式来抒发情感的?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呢?明确:“诗言志 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而这种情感在诗中没 有直接表露,而是蕴含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洋溢着饱 满的激情。写景时实景和虚景相结合,实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虚景以

11、其新奇激发读者的想 象,诗人以沧海自比,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建功立业的抱负。4 .手法总结明确: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5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被塑造成“奸雄”形象,历史上的他真的是这样的吗?阅读曹操的另一首代表诗作蒿里行(PPT展示),结合课文所学 内容,说说你看到的曹操是怎样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目标导学一:知人论世,朗读感知1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唐代著名的浪漫 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土,被称为“诗仙”。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蜀道难将 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2 .写作背景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

12、边塞题材为主的著名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绝。天宝初年, 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 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 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3 .朗读诗歌(1)划分节奏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2)听诗歌范读4 .理解诗歌大意明确:题目“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意思为降职。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子规,即布谷鸟,又称“杜鹃”。句意为在杨花落 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

13、尉,要经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句意为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伴随着您一 直走到那夜郎以西。目标导学二:研读诗句,深入理解1 .作者首句写“杨花”“子规”的作用是什么?哪个词说明了王昌龄被贬之地的荒远?明确:首句写景兼点明时令一一暮春,“杨花”给人以飘忽不定的感觉,而子规的啼声 近似“不如归去”,对它们的描写给全诗奠定了伤感的感情基调。“五溪” 一词可见王昌龄被贬之地的荒远,路途的艰辛,虽是简单的叙事,但王昌龄 跋涉之苦,以及李白的深切关怀之情已力透纸背。这两句传达出诗人为友人的不幸而感到悲伤的感情。2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是名句,请从修辞角度对“我寄愁心与

14、明月”这句 诗做简要赏析。明确: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将“愁心”带给远 方的朋友,抒发了诗人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同情和思念之情。此句想象奇特、借景抒情。3 .艺术手法明确:(1)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诗歌表达了对朋友的真切关怀,也展示了诗人飘逸豪 放的性格。(2)运用浪漫主义手法:作者凭借想象让自己的心独立于身体之外,随明月飞向远方, 于浪漫的想象中表达了悠远深邃的感情。4 .拓展延伸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参加永王东巡而被判罪长流夜郎,杜甫因担忧李白,写了梦 李白二首和天末怀李白(PPT展示),阅读后一首,说说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 寄在抒情上的 相同

15、之处。三、板书设计观沧海看-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洪波涌起。(实写)听-一一秋风萧瑟。(实写)想-日月之行星汉灿烂。(虚写)感情: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建功立业的抱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为友人的不幸而感到悲伤。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同情和思念。艺术手法: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运用浪漫主义手法。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时交通不兴旺,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 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表达乡愁的诗歌。二、教学新课次北固山下目标导学一:

16、知人论世,朗读感知1 .作者简介王湾,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洛阳(现在河南洛阳)人。其诗流传不多。他的诗格调 壮美,意境开阔,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开展的前景。代表作有次北固山下奉使登终南 山奉和贺监林月清酌。2 .写作背景古代交通不兴旺,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思乡之情。诗人王湾 是北方人,往来于吴、楚之间。这首诗是他一路行来,泊船北固山下,触发思乡之情而写下 的。3彳聿诗的格律常识: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规定:限制了 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中间两联必须两两对仗,是两对对偶句。联系本首诗学习律诗的格律常识:首联:(1)客路青山外,(2)

17、行舟绿水前。颔联:(3)潮平两岸阔,(4)风正一帆悬。一一对偶联颈联:(5)海日生残夜,(6)江春入旧年。一一对偶联尾联:(7)乡书何处达? (8)归雁洛阳边。4 .朗读诗歌(1)划分节奏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2)听诗歌范读5 .理解诗歌大意明确:题目:次北固山下。次,停宿。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客路,旅人前行的路。青山,北固山。句意:旅途在青山之 外,行船在绿水之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潮平,潮水涨得与岸齐平。风正,风顺而和。悬,挂。句意: 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相平,显得十分开阔,顺风行船,一片

18、白帆高高悬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海日,从海上升起的红日。生,升起来。残夜,夜将尽未尽 之时。入,进入,降临。句意: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未逝,江面已显 露春意。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乡书,思念故乡的书信。达,至IJ,送到。归雁,北归的大雁。 句意:思念故乡的书信送到什么地方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目标导学二:研读诗句,深入理解.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 呢?明确:这是诗人的想象,说明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后、O.“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请简要赏析

19、。明确: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潮平”,两岸才显 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颈联中“江春”句作铺垫。1 .这一联写得非常精妙,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阔”和“悬”。明确:“阔”字传神地表现了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广阔浩渺的 情景,营造了一种恢弘阔大的境界;“悬”是笔笔直直地高挂的样子,作者以小景呈现了平野 开阔、和风吹拂、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2 .请同学们翻开思维,想象一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情景是怎样的?如果你身临 其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明确:积雪已慢慢融化,因汇集了千山万壑雪化之水,长江的水量逐渐大了起来,江

20、面 因之愈发宽广,再加上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挂起,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渐渐上 涨的江水与恰到好处的正风吹拂勾勒出壮美的大江行船图。3 .说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在用词炼字上的精妙之处,并说明其蕴含的哲理。明确:“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无意 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旧事物孕育着新的生机”的哲理。4 .这首诗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属于写景?能说出来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吗?明确:“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他三联属于写景。先写景,再抒情,景 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诗歌里常用的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诗人离家日久,而此时

21、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自己旅食他乡,久不得归,见到此景,情何以 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大雁来给他传递家书了。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5 .探究主旨:明确:次北固山下通过描写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诗人家乡亲人的 思念之情。6 .拓展延伸思乡意象知多少(PPT展示)天净沙秋思目标导学一:知人论世,朗读感知.作者简介马致远,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元代著名戏曲家。一生著有汉 宫秋青衫泪荐福碑岳阳楼马丹阳黄梁梦等杂剧共15种,与关汉卿、郑光 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二并写有小令、套数二百余首,后经人辑入东篱乐府。他在 元代散曲作家群中,位居第一。1 .文体常识元曲 我国古代诗歌在

22、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体式,如唐诗、宋词、元曲。元曲是继 唐诗宋词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新的诗体,包括杂剧和散曲两局部。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数。小令在元代又名“叶儿”,每首能独立,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阕词; 由于它是能歌唱的文字,所以就有不同的曲调;每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曲牌,表示不同的 谱式,规定着不同的字数、句数、平仄、韵脚。曲牌表示曲调,另有题目。小令的曲牌常是一 个,即一首小令一个曲牌,但也有例外的。2 .朗读感知(1)划分朗读节奏明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 涯。(2)听示范朗读3 理解重要词语明确:昏鸦,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鸦。

23、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西 风,秋风。断肠,形容悲伤到极点。目标导学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1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首小令的画面。明确:例如一: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阵阵冷飕飕的 西风,在古道上缓缓前行。只见,缠满枯藤的老树上,几只归巢的乌鸦在盘旋;潺潺流动的 小溪上,一座小桥通向不远处的人家;苍凉的古道上,那孤独的游子将要飘到何方?太阳就 要落山了,想着那遥远的征途,浪迹天涯的游子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例如二:几根枯藤缠绕着一棵棵老树,那凋零了的黄叶在萧萧的秋风中瑟瑟地颤抖,黄 昏的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一片悲凉的秋景。眼前出现了一座小桥,桥

24、下小溪流 水潺潺,不远处还有升起袅袅炊烟的农家小院,那里有安居乐业的人们。在萧瑟的秋风中, 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艰辛的游子骑着一匹瘦瘦的老马,在夕阳西沉的余辉中,向远方踽踽 独行。2 .请你结合想象的画面,给这首小令另拟一个小标题。明确:例如:断肠人秋旅图、深秋郊野独行图、天涯断肠人目标导学三:研读诗句,深入理解1.本曲前三行列出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明确: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前三句渲染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气氛。笼罩在苍茫暮色中的枯藤、老树、乌鸦,呈现出一 派萧瑟凄凉的景象。昏鸦归巢反衬出游子的漂泊无所归宿。小桥流水旁的人家虽然简陋清贫, 却有亲人团

25、聚的天伦之乐,透露出游子对宁静温馨的家园生活的向往,也反衬出有家归不得 的悲苦。九种景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景 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 个景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 一个统一体,简约之中见出深细。这是用了白描的写作手法 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文中有何作用?明确:末二句不仅写景而且写人抒情。“夕阳西下”点明了特定时间,与首句“昏”相呼应,倍添迟暮苍凉之气氛。“天涯”与 “夕阳”配合,正应了 “日暮途穷”的成语,加重了悲凄衰残的色彩,

26、说尽了千古羁旅人沉 重的脚步与无限的悲愁。“断肠人在天涯”直抒胸臆,为全篇主旨所在,表达了天涯沦落之人想起家乡时肝肠寸 断的凄苦之情。3 .写作特色明确:(1)寄情于物,情景交融。(2)运用了景物烘托写法。(3)白描。4 .内容主旨明确:这首小令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仅用28字就真切地表现了一个 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孤寂悲苦之情。5 .拓展延伸了解白描的特点,然后阅读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再次感受白描的特点,找 一找它写了哪些景物,再给它描绘的画面命名。(PPT展示) 三、板书设计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旅途奔波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壮美的大江行船图海日生残夜,江春

27、入旧年。旧事物孕育着新的生机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情感: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天净沙秋思写景(白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凄清、孤寂抒情:断肠人在天涯肝肠寸断的凄苦之情寄情于物,情景交融教学反思可取之处尊重诗词学习的规律,重视朗读环节,注意结合时代 背景理解内容情感;在学习天净沙秋思时能够进行比 较阅读,利于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缺乏之处课容量安排略大,授课时间紧张。应该重视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的习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5秋天的怀念教学目益1 .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复杂情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自己的悔恨与愧疚,对于生存困境中“好 好儿活”的领悟。2 .继续学习朗读:在朗读中揣

28、摩合适的语气,在全文的朗读中把握感情基调的变化。3 ,学习本文的细节描写。4 .思考和讨论:本文唤起了你对母爱和生命的哪些感悟? 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有这样一位儿子,在他二十一岁风华正茂之时,却不幸患病,导致双腿瘫痪。他痛不欲 生,不能自拔。有这样一位母亲,虽然身患重病但仍然精心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他重 新点燃生活的信心。可就在北海菊花烂漫开放的时候,母亲却带着无限的牵拄永远地离开了, 而这个特别的秋天,也成了儿子永生的怀念。二、新课教学目标导学一:整体感知内容1 .阅读课文,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明确:本文记叙了重病缠身的母亲精心照顾下肢瘫痪的儿子,直至生命最后一息,最终

29、使儿子树立了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的故事。2 .理清本文的段落层次。明确:第一局部(1-2):双腿瘫痪后,“我”暴怒无常,母亲小心翼翼的呵护“我二 第二局部(3-6):表达母亲体贴入微的照顾“我。并鼓励“我”好好活下去的经过。 第三局部(7): “我”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决定好好活下去。目标导学二:细读品味人物形象L双腿瘫痪后,“我”是怎样的状态?明确: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让我去看菊花,“我”会说“不,我不去! ”“我可活什么劲儿!”可见,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3 .面对“我”的疾病和

30、自暴自弃,母亲是怎样表现的?文中屡次写到母亲在“我”身患疾病和自暴自弃时的表现:A.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寂静,她 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明确:悄悄 躲-一母亲躲出去,是为了让儿子尽情宣泄心中的痛苦。偷偷 听着我的动静-她偷偷地注意儿子的动静,是害怕儿子伤了自己。悄悄 眼边儿红红的-细节描写,说明母亲哭过,她和儿子一样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句子中反复用“悄悄”“偷偷”两个词语,强调了母爱是理解。B.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J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 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明确:为了 “我*母亲虽然爱花,却没有

31、精力、时间,也没有心思再养花了。C.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明确:“扑” “抓”两个动作,说明母亲十分害怕“我”禁不住打击,失去生活的勇 气;“忍”说明母亲尽管自己十分悲恸,却抑制悲伤鼓励抚慰儿子。“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母亲的这句话朴素简单,却表达了 母亲的伟大和坚强,自己虽然遭受病痛折磨,但还是坚强地宽慰儿子。D.那天我又单独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涮喇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 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明确:“挡” 一词,母亲挡住的不仅仅是窗外的树叶,更是挡住了儿子触景生情、感叹 人生的悲苦绝望的情

32、绪。可见母亲对我的细心呵护。E.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她说。我 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地站起: “那就赶紧准备准备J明确:“憔悴”说明母亲积劳成疾,“央求”表现了母亲的耐心和慈祥,母亲是多么希望 “我”能振作,走出阴影。“什么时候?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从母亲急切的话语中,表达出母亲想让儿子 早一点从沮丧的情绪中走出来的心情,母爱之深溢于言表。“一会儿坐下,一会地站起”,动作描写,写出了母亲因为儿子同意去北海看花,渐渐 从自暴自弃中脱离出来而高兴得手足无措。F.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

33、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 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 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 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 悄悄地出去了。明确:“絮絮叨叨”写出了母亲的高兴。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爱已经 无微不至,竟然连在说话方面的用词都注意到了,可谓“爱之深”。3 .在“我”身患疾病和自暴自弃时母亲对我“爱之深”,可是母亲此时自己的情况是怎样的? 明确:身患绝症.细读课文,找找文中哪几处地方写到了母亲的病?明确:(1)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的肝常常疼得她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的睡

34、不着觉。(2)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般的神色。(3)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的吐着鲜血。(4)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的呼吸着。以上内容都是插叙,补充说明母亲的病情之重,并为下文母亲突然去世做铺垫。5深受苦楚的母亲和身患疾病的“我”的表现一样吗?明确:有没有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一一没有有没有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一一没有有没有大声呼喊,“我可活什么劲儿”?一一没有自己做坚强的母亲,让儿子成为坚强的人。正是她的要好好活;照亮了儿子的后半生, 让有缺憾的生命活得如此光亮。作者的母亲,活得最苦,却又无比慈祥、包容、细心、无私、坚韧。三、板书设计秋天的怀念“我”双腿瘫

35、痪后一一暴怒无常,自暴自弃母亲身患绝症一一自己坚强,让儿子坚强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合作探究,体会情感1.文中母亲几次要求带“我”去看菊花,仅仅是因为母亲喜欢花吗?母亲为什么要带“我” 去看菊花?明确:母亲生前两次要带“我”去北海看菊花,其实是想借此缓解“我”强烈的悲观 情绪,让“我”在秋天,在这人生最灰暗的日子里,能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丽,明白生命的 美好,从而好好地活着。反映了母亲希望孩子活下去的良苦用心,这也是母爱的集中表达。 2.文末为什么详写各种颜色的菊花在“秋风中开的烂漫”?结尾重复母亲说的“好好儿活” 有何深意?明确:不同颜色的花有不同的寓意:白色的花高洁,黄色的

36、花淡雅,紫红色的花热烈而 深沉。通过绚丽多彩的菊花展现秋天美丽的一面,也象征着作者对生命的渴望与眷恋,对母亲 的歌颂与赞美。表达出“我”的坚强与自信。“我”明白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找到了自我, 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谛。3.作者屡次在文中也屡次提到菊花,有何用意?明确:(1)母亲带“我”看花,是想唤起“我”生存的欲望。(2)菊花的淡雅高洁,是 母亲品质的写照。(3)菊花热烈深沉,是母爱的写照。(4)母亲爱花,“我”看菊花是对母 亲的缅怀。(5)菊花在“我”眼里五彩缤纷,泼泼洒洒,也是在告诉读者“我”的人生态(2) “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把物当作人来写,运用拟人,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来 临的喜悦。(

37、3)为全文定下了清新愉悦的抒情基调。2 .第二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明确:三个“起来了”照应“刚睡醒”,运用拟人句和排比句,语言简洁,却生动地勾 勒了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的春的轮廓。春草图3 .作者是怎样描写春草的?明确:用“偷偷地” “钻”写春草的情态;“偷偷地”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 出的情景。运用拟人,赋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识,富有情趣,惹人喜爱。“钻”字用得好,“钻” 字表现了小草的顽强生命力。用“嫩嫩的”写春草的质地;用“绿绿的”写春草的色泽;用“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写春草的长势。4 .“嫩嫩的,绿绿的”本该在“小草”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明确:放在句末,单独从句子中

38、拿出来,主要是为了强调,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同时 使句子生动活泼,富有生气。5 .写春草为什么又写“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明确:写人的活动,从侧面写春草的可爱,表现春草带给人们的欢乐。钻、嫩、绿、满一一草(顽强、鲜柔、生机、茂盛)、A 人与自然的和谐坐、躺、滚、踢、跑、捉一一人(喜悦).找出这一段中的叠词,读一读,说说其作用。明确:叠词;偷偷地嫩嫩的绿绿的轻悄悄软绵绵作用:音韵和谐,使语句有节奏感和音乐美。春花图6 .找出从以下角度描写春花的句子。颜色:味道: 虚景:明确:颜色,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味道,花里带着甜味儿;虚景,闭了眼, 树上仿佛已经

39、满是桃儿、杏儿、梨儿。7 .这些句子写出了春花的哪些特点?明确: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这段是写春花,写蜜蜂、蝴蝶是不是离题了?明确:不是,这是侧面描写,用蜜蜂、蝴蝶衬托花的多与艳。8 .下面这些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明确:运用拟人,写出了春花竞相开放的情景。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明确:运用比喻、排比,写出了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情景。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明确:运用比喻、拟人,写出野花多、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情景。9 .下面两个句子中加点词换成括号里的词好不好?为什么?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叫)着。明确:“闹”是拟人

40、手法,不仅写出了蜜蜂的兴奋,侧面突出花多而香,还烘托出一片度发生了转变。(同学们找找在文中何处可见?)4 .细读本文,你能体会到作者在写作此文时是怎样的心情?明确:悔恨愧疚怀念5 .从哪句话中明显看出来这些感情呢?明确:“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别J 一句话可以看拿出。特别是“绝 没有” “竟”更是表现了 “我”只为自己的病情烦恼而忽视母亲的病情的痛苦自责之情。 目标导学二:思考探究,理解主旨1 .联系全文思考:题目为什么是“秋天的怀念”?秋天有什么值得作者去怀念的?明确:母亲是秋天去世的,“我”深切怀念母亲对“我”的爱。秋天里去看菊花,是母亲对“我”的希望,“我”用行动向母亲表示

41、,不仅自己会好好 儿活,还要带着妹妹好好儿活,让母亲在九泉之下放心。秋天是菊花盛开的时节,“菊花”是母亲坚韧、乐观精神的象征,看到菊花绽放得那样 鲜艳、灿烂,让“我”明白了要好好儿活,活出精彩,做生活的强者。2总结文章主旨:明确:文章通过写“我”在瘫痪后与母亲之间的几件小事,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理解、 同情和关爱,突出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表现了人世间的母子亲情,也对生命和生存问题进 行了深刻反思。二、拓展延伸阅读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节选)(文章内容见课件文件夹),再次感受史铁生母 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二、板书设计秋天的怀念菊花一一高洁 淡雅 热烈而深沉(母亲品质的写照、母爱的写照)情感:悔恨愧疚

42、怀念教学反思可取之处对人物分析细致透彻,利于认识人物,理解情感,同 时也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值得借鉴。缺乏之处问题设计力求灵活、新颖一些,既让学生学有所获, 又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教学目益L多角度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2 .继续学习朗读,把握全文的朗读基调,训练语气、节奏的技巧。3 .探究总结本文的语言特点。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表达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一一亲情。 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哪位同学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从哪里感 受到了亲情?许多同学都能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其实亲

43、情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哪 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表达浓浓的亲情。散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 述了这样一个温馨的故事。二、新课教学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快速朗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L散步的季节?明确:初春4 .散步的地点?明确:田野5 .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明确:“我”、母亲、妻子、儿子6 .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明确:分歧7 .什么分歧?明确: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8 . “我”为什么会选择走大路?明确:因为“我”伴同儿子的时日还长;“我”要尽可能多的孝顺母亲。9 .“母亲”又为什么改变主意,决定走小路?明确:疼爱孙子,满足他的

44、想法;相信儿子,能够背她过去。10 从他们的选择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明确:体会到了尊老爱幼的浓浓的亲情,家庭的温馨和睦!目标导学二:分析人物,理解主旨1 .文中的人物个个形象鲜明,请你给这个家庭中的四个成员分别加一个修饰语(概括人物的 品质和性格),并说说在文中的依据。()的儿 ()的妈()的妻 ()的“我”2 .从文中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明确:母亲(慈祥的) “我”(孝顺的) 妻子(贤惠的) 儿子(天真可爱的)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有浓浓亲情的、和谐的、互敬互爱的、和睦相处的、尊老爱幼的家庭。 2.内容主旨明确:本文通过选取一家祖孙三代人在田野上散步这个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

45、这一家 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表达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三、板书设计散步母亲(慈祥的)“我”(孝顺的) 妻子(贤惠的) 儿子(天真可爱的)互敬互爱、尊老爱幼的一家人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品读语言这篇文章有很多处语句含义深长,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试着理解分析。1.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 了一个严冬。明确:这里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以及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熬”,表现了 “我”对母 亲健康的担忧,表达了 “我”的一片孝心。2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

46、了; 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明确:环境描写,这一段描绘了田野、新绿、嫩芽、冬水等景色,展现春天的气息、 生命的呼唤,富有诗意。既为散步设置了背景,又用环境烘托出一家人散步时愉快的心情。 3.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J明确:语言描写,表现了儿子的天真可爱、聪明智慧,充满生活情趣。同时,也为下 文所要揭示的深刻思想内容做了铺垫。4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明确:在严重历史关头,领袖的决策影响着民族的命运。“我”是家庭主脑,如果处理 不好母亲、妻子、儿子三者间的“分歧”,也会影响家庭和谐。“我”把这种“分歧”的处理 想象成“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可见“我”对家庭的重大责任感,表达了 “我” 对母亲、妻子、儿子三人浓浓的亲情,显得既夸张又幽默。5 .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陪伴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J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 里有金色的才华、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明确: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陪伴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 “走大路。”一一表达了 “我”对母亲的孝敬。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