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文化育人融合实践路径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文化育人融合实践路径探索.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腺校文化育人融合实践踏歌索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 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包括文化育人在内的长效机制。高职院校在开展文化育人过程中要充分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围 绕立德树人这一目标,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的契合点,创新文化育人方法,加快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 人才。一、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文化育人的意义(一)优秀传统文化为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优秀传统文化为高职院校开展立德树人提供了丰富的育人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二是 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基因,也是高职院校培养高
2、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精神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是对国家和民族的思考,启发和激励学生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进步不懈努力。“革 故鼎新、与时俱进”“精益求精”是对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的追求,是高职院校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 人的文化推动力。“仁义礼智信”“孝悌睦姻任恤中和”是对个人是非荣辱观的思考,是高职院校学生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的重 要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职院校开展文化育人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高职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文化力量。(二)优秀传统文化助力职业教育模式改革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具有精湛技艺,还需要具备职业素养和工
3、匠精神,但长期以来职业教育更重视技能 的培养,对文化育人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近年来,随着社会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得到了极大完 善,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办学模式,并通过本土化,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 院校中的运用,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一是传统优秀文化可以作为教学资源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精神追求; 二是优秀传统文化和教学的融合,在促进职业教育改革的同时,还能够将学生们培养成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继承者,进 一步彰显职业教育的特色,满足学生的长远发展需求。(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宽了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渠道高职院校学生除了在专业技术上追求精益求精
4、,还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在知识和技能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 化,能够促进学生践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促进文化育人从理论走向实践,实现高职院校以文传情、以技求美的发展 目标。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能够强化课程的育人功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有利于增强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使学生能够在一种互生互补的文化生态下接受教育,达到“以文化人”的教育目的。(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更多可能高职院校办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技能,获得谋生和发展的手段,但职业的发展更多依靠自身的综合素质, 因此学生在校期间不能单纯地追求技能学习,还应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传承
5、优秀传统文化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职业道德,又能实现技能和素质的相容共生,提高职场竞争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工作不再局限在学校环境下 进行,网络世界与现实的交织影响学生观察和分析世界的视角。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文化育人环节,能够补齐高职院校 学生可能出现的价值观短板,拓宽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渠道,引导其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为其未来传承和弘扬传 统文化打好基础。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契合点(一)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 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职院校培
6、育人才的主要任务。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理念、 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对新时代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具有不可忽略的价值。例如,班墨文化所体现的“厚乎德行、 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其中关于立德内涵的解释和行为规范对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培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文化依据。(二)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的发展需要不断满足人的需要,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 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其中的“人”指的是以学校教师和学生为核心的师生员工,“本”指的是以学校教师和学 生为核心的主体全面自由和谐发展。以人为本要求处理
7、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 正确的认知,培养学生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上的价值取向,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将理想与现实、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紧密 结合。(三)知行合一的行为准则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其主要内涵是将个人的良好思想品德应用于实践,认为知、行不可分 割,主张将思想意识转化为行动自觉。新时代社会对学生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勉励学生要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于实处 用力。知行合一在高职院校教学中表现为:文化育人为“知”,实训实践为“行二文化育人为学生实践提供文化支持,而工 作实践是对文化育人成效的验证。高职院校在文化育人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
8、,还需要重视学以致 用、实践技能的训练,二者有机融合,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和提升实践水平。高职院校文化育人过程中, 融入知行合一的理念,打通理论与实践的界限。借助网络学习平台搜集和整理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教学资源,强化学 生对文化的认识。通过虚拟技术构建虚拟场景,让学生在虚拟场景中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提升实践水平。(四)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我国古代的鲁班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匠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国劳动人民行为和 职业价值取向的体现。这种精神集匠心、匠德、师道于一身,充分体现了持之以恒、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等 精神特质,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
9、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 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 能型人才的摇篮,通过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增强学生对劳动和创造的责任感及使命感,形成 对待工作和事业认真严谨、创新求变、精益求精的价值追求,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价值,不断提升职业素养。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教育文化融合实践路径(一)传统与时代相融合,赋予文化育人新的内容传统文化在继承和发展过程中,要与时俱进,通过不断创新和优化,以便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一是要将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学内容的资源库,使
10、其成为认知度高、认同感强的文化教材,增强课程吸引力。二是教学设计要 坚持思想引领,把好思想政治关,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课程吸引力更强、教学氛围更加活跃。三 是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实现从单纯知识的传递向注重精神的熏陶转变。四是传统文化要与现代传播手段 相结合,积极开发和应用各种教育软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宣传与教育,增强文化育人实效。(二)教学与实践相融合,搭建文化育人多维平台高职院校要通过搭建多维育人平台,形成文化育人合力:一是完善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教学平台,将优秀传统文化 纳入学校教擘体系中,开设一定课时的传统文化类必修课,利用现代科技使教学内
11、容更具吸引力。在设置教学目标时, 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开展分类教学,选择符合学生实用需求的文化元素,使学生能够将其内化为道德修养和职业准则。二 是结合专业育人目标和学生发展需求,构建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在驱动力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中融入丰富多彩的传统文 化元素,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创新课程教育机制,实行弹性学分制,允许学生跨专业、跨系选修专业与课程,充 分发挥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在教学实践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学元素融入各类课堂,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 增强课堂吸引力。三是加强校企合作,建设文化研究平台,共建文化研究机构,开展传统文化相关研究,推广文化应用 成果,制作和营销传统文化创意产品,
12、以校企合作的方式研究文化传承与人才培养。依托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文化传 承工坊等实践创新平台,培育学生文化实践能力。孵化传统文化创新创业类项目,打造文化实践创新项目品牌,为高职 院校文化建设和文化育人提供新思路。围绕“一系一品”建设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根据专业特色和优势,积极打造具有自 身文化特色的“第二课堂二通过举办各类传统文化讲坛、工匠精神进校园等活动,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三)硬环境与软环境相融合,营造文化育人浓厚氛围校园环境包含硬环境和软环境两大类。硬环境主要指各类硬件设施,包括教学场所和实训场地、实验器材等;软环 境主要指人文环境,包括校风校训、文化氛围、行为规范等。在硬环境建设方面,要
13、充分发挥校园的文化育人功能,多 种形式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如邀请行业大师和民间能工巧匠,在校园建筑、校园环境等活动场所融入优秀文化元素,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随时随地熏陶学生。在软环境建设方面,制定学生行为准则与道德标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四)制度先行与思想引领相融合,构筑文化育人保障体系制度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重要内容,包含管理体制机制、管理模式和具体制度等,需要有宏观层面的 顶层设计,也要有微观层面的具体措施。在宏观层面上,要完善文化育人领导和管理机制,在落实“十四五”规划、“双高” 建设、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产教融合中体现文化育人思想,同时制订育人目标和具体计划,使中华优秀传统
14、文化与文化 育人融合工作有章可依。在微观层面上,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库,结合行业和岗位要求,制订职业素养培养方案和 学生行为规范,将学生文明礼仪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帮助学生以准职业人的身份规范自己的言行,为毕业生 胜任未来的岗位打好基础。(五)企业力量与社会资源相融合,形成多元主体育人格局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工作要集合多方力量,重视社会参与,重视政府、企业、社会资源的支持,与社会和企业在传 统文化研究、文艺产品创作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实现校企社协同发展。在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育人方面,要完善校企 协同文化育人机制,拓展人才培养合作渠道,通过产教融合促进文化融合,共同担负文化育人职责。通过校
15、企共建传统 文化研究中心、文化场馆等,共同开展文化传承、弘扬活动。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推动传统文化作品进校园、进企 业、进社区,增强文化育人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完善校际合作育人机制,推动院校科研团队、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共享共 建,打造校际文化共同体,实现校际间文化育人资源的互联共享。加强与社会资源的交流,探索校社合作文化育人的新 模式,共同开展理论研究,丰富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拓展文化育人优质资源。注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Z.2017-02-27.参考文献陈礼龙,陈新文.高职院校“以人为本”治理改革动因、逻辑与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21 (19) : 46-50.2李玉玲,孟祥建.论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J .文化学刊,2018(7): 170-171.3章兢,何祖健.从“知识育人”到“文化育人”整体论视野中的大学素质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8 (11) : 11.4张弘.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融合与共生J.教育与职业,2016: 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