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一.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60329390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338.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化学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一.ppt(7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学化学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中学化学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一)(一)广州市第四届中青年教师素质大赛之教学设计与实施比赛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化学科李南萍活动背景介绍继续教育课程l l课程编号:课程编号:l l课程名称:基于化学核心观念的教学案例研究与实施课程名称:基于化学核心观念的教学案例研究与实施l l所属专业:化学所属专业:化学l l课程类型:学科专业课课程类型:学科专业课l l培训类型:面授培训类型:面授l l主讲教师:李南萍主讲教师:李南萍 戴光宏戴光宏l l课时数及学分:课时数及学分:3030课时,课时,3 3学分学分l l上课时间及地点:上课时间及地点:广州市第四届中青年教师素质大

2、赛之教学设计与实施比赛l l提交一个章节(若干课时)的教学设计及其中1个课时的教学录像l l参加专题培训l l翻译美国教材living by Chemistyliving by Chemisty指定部分l l具体安排见通知教学设计要求本节内容分析l l分析本节内容的逻辑关系、前后知识的联系、学生构分析本节内容的逻辑关系、前后知识的联系、学生构建知识过程中思维的障碍点等建知识过程中思维的障碍点等课时内容安排l l分几个课时,各课时的教学主题分几个课时,各课时的教学主题各课时教学设计l l教学内容主线分析:包括课型分析、核心内容的教学教学内容主线分析:包括课型分析、核心内容的教学主线分析主线分析l

3、 l教学目标设计与分析:教学目标及教学目标设计说明教学目标设计与分析:教学目标及教学目标设计说明l l教学环节设计:主要教学环节及各环节所要达到的目教学环节设计:主要教学环节及各环节所要达到的目标标教学设计格式案例物质的分类 本节教材内容分析本节教材内容分析l l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根据组成特点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如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酸、碱、盐、氧化物等,并学习了从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但并没有系统地学习每一类物质的性质,因此关于物质性质的知识是零散的,更缺乏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方法。l l进入高中阶段,整个人教版必修的教材编排主线就是以物质分类

4、为指导,系统研究常见无机物的性质和应用,形成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方法。l l作为物质分类观念形成的关键课题,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章的主题就是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其基本逻辑线索是:物质的分类(纯净物的分类混合物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分类,学习这些分类的方法都是为其后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提供学习和研究工具。本节课时内容安排第一课时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第二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必要时可以安排习题课各课时教学设计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教学内容主线分析:教学内容主线分析:l l课型分析:l l内容主线分析:在从已有经验形成“物质分类”的化学视角,在物质分类的实践中领悟“分类”方法的实

5、质是分类标准的确定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中拓展“化学物质分类”的应用,体会“同一种元素的不同类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是完善物质分类观,初步形成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方法的重要课题。教学目标设计与分析:教学目标设计与分析:l l对于学生来说,本节内容中,分类标准和分类方对于学生来说,本节内容中,分类标准和分类方法是新的知识点,而物质分类的视角和应用是初法是新的知识点,而物质分类的视角和应用是初中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教学中,强调的重点不同,中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教学中,强调的重点不同,对后续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影响也不同(见表对后续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影响也不同(见表1 1的分析)。的分析

6、)。目标目标层次层次 目标内容目标内容 核心核心 教学策略教学策略对后续学习的对后续学习的指导作用指导作用 第一第一层次层次 会根据不同的标会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常见化学物准对常见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初质进行分类,初步学习树状分类步学习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法和交叉分类法。创设情境感受创设情境感受物质分类的重物质分类的重要意义;提供要意义;提供大量物质体会大量物质体会树状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的交叉分类法的关系关系 没有突出分类没有突出分类的根本目的,的根本目的,只是为分类而只是为分类而分类,对新物分类,对新物质的学习基本质的学习基本没有指导作用。没有指导作用。目标目标层次层次 目标内容目

7、标内容 核心核心 教学策略教学策略对后续学习的对后续学习的指导作用指导作用 第二第二层次层次 除上述目标外,除上述目标外,还要求从类别的还要求从类别的角度复习初中所角度复习初中所学习过的常见物学习过的常见物质的性质质的性质 提供大量的反提供大量的反应事实,帮助应事实,帮助学生归纳同类学生归纳同类物质性质的共物质性质的共同特点,从而同特点,从而复习初中关于复习初中关于酸、碱、盐、酸、碱、盐、氧化物和单质氧化物和单质的性质。的性质。部分学生可以部分学生可以从复习过程中从复习过程中自己感悟到自己感悟到“同类物质性质同类物质性质相似相似”的观念,的观念,但这种观念对但这种观念对后续学习的作后续学习的作

8、用却没有清晰用却没有清晰的认识。的认识。目标目标层次层次 目标内容目标内容 核心核心 教学策略教学策略对后续学习的对后续学习的指导作用指导作用 第三第三层次层次 建立同类物质性建立同类物质性质相似的观念,质相似的观念,感受物质分类思感受物质分类思想对于研究物质想对于研究物质性质的巨大指导性质的巨大指导作用。作用。提供大量的反应提供大量的反应和应用事实让学和应用事实让学生感受到同类物生感受到同类物质性质相似的观质性质相似的观念,而且要让学念,而且要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生有机会运用自己习得的观念预己习得的观念预测新物质的性质。测新物质的性质。为后续元素化为后续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打合物的学习打下方法基础

9、,下方法基础,遇到没有学过遇到没有学过的新物质,敢的新物质,敢于从组成上分于从组成上分析其可能具有析其可能具有的性质,从而的性质,从而形成学习和记形成学习和记忆元素化合物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序。知识的序。l l基于上述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初步认识分类的方法;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初步建立同类物质性质相似的观念,初步学会不同类物质间转化的方法。教学环节设计环节一:学习分类方法,感受分类标准的重要性环节一:学习分类方法,感受分类标准的重要性 l l由于纯净物的分类在初中已初步介绍过,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列举不同类别物质的实例,引导学生按组成或性质的不同对金属、氧化物、酸、碱、盐

10、进一步分类,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发现酸和盐分类时出现交叉情况,提醒学生注意分类时要设定好标准,引入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由于学生是在列举初中所学的物质和书写化学式的过程中体会什么是树状分类法,什么是交叉分类法,因此对于分类标准的重要性和分类方法的运用是自然形成的,顺利达成教学目标和。l l(具体教学过程)(具体教学过程)环节二:建立环节二:建立“同类物质性质相似同类物质性质相似”的观的观点点 l l本环节是本节课的核心、重点内容,以复习CaO、CO2的性质为切入口,以类比的方式迁移到Fe2O3和SO3的性质,引出碱性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的概念。进一步强化“掌握了一种物质的性质就学会了一类物质的性

11、质”的观点,让学生体验分类研究的重要性。l l(具体教学过程)环节三:归纳不同类物质间转化的方法,环节三:归纳不同类物质间转化的方法,再次强化同类物质具有共性的观点再次强化同类物质具有共性的观点 l l利用课本实践活动3,让学生讲出实现CaCaOCa(OH)2CaCO3和CCO2H2CO3 CaCOCaCO3 3的转化方法,进而引导学生讲出这些物质所属的类别和归纳出其他物质类别间转化的关系,从中再次强化“掌握了一种物质的性质就学会了一类物质的性质”的观念。l l(具体教学过程)(具体教学过程)环节四:树立利用分类方法学习化学的观环节四:树立利用分类方法学习化学的观念念l l通过介绍必修一课本的

12、分类编排知识,使学生感受到分类法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结束语回归到课本实践活动4,使学生体会到掌握方法比死记硬背更重要。l l(具体教学过程)常见课型与教学模式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课基本技能课元素化合物课学生试验课习题讲评课复习课基本概念(理论)课概念(理论)课要提供尽可能充足的化学事实(实验、模型或图表数据等),帮助学生形成概念。概念(理论)课要重视概念建立过程的教学,要注意运用准确、简明和逻辑性强的语言,通过归纳的方法,抽象化学事实和化学现象的本质特征;或通过演绎的方法,分析新概念与原有概念的异同,给概念下定义。要在初步建立概念后,通过正、反例分析以及范围、条件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理论)

13、的内涵。要在初步建立概念的基础上,及时通过概念的运用,巩固概念,并在后续学习中发展概念。案例1:元素教学内容分析:l l学生已经知道什么?组成世界上众多物质的基本成分元素只有100多种通过水的电解实验,知道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l l学生学习的难点是什么?原子与元素的区别和联系教学目标分析:l l知道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l l加深对“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观念的理解l l知道元素和原子的关系是集合与个体的关系教学环节设计l l环节一:元素概念的建立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些?他们之间有什么的数量关系?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是:以

14、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这种碳原子是哪种碳原子?为什么必须强调是这种碳原子?自然界中几种不同的碳原子的微观构成原子质子数中子数 电子数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碳66612碳67613碳68614上述几种碳原子的总称就是碳元素。环节二:给元素的概念下定义l l投影自然界中的氧16、氧17、氧18三种原子的微观构成表。l l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l l分析“相同核电荷数”、“一类”、“总称”的涵义环节三:辨析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l l你认为元素与原子是什么关系?请举例说明。分析下列变化中,反应物和产物的组成元素。l l红磷(

15、P)氧气(O2)五氧化二磷(P(P2OO2)l l水(水(H H2 2OO)氢气氢气(H(H2)氧气氧气(O(O2)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l l元素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元素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l l世界上的物质都是由世界上的物质都是由100100多种原子组成的多种原子组成的l l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l l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点燃通电案例2:化学平衡常数教材内容分析:l l学生已有知识学生已有知识 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定性)化学平衡的移动(定性)l l学生学习难点为什么要引入化学

16、平衡常数(化学平衡常数的化学涵义)l l在相同温度下,体系由一个平衡状态移动到另一个平衡状态,勒夏特列原理只能解决移动的方向问题,化学平衡常数能够定量描述两个平衡状态之间体系的组成关系l l工业生产上最关心的是原料的转化率,而通过平衡常数能够计算原料的最大转化率教学目标设计与分析l l知道转化率、浓度商的概念和表达式知道转化率、浓度商的概念和表达式l l通过对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中物质浓度、转化通过对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中物质浓度、转化率、浓度商数据的分析,建立化学平衡常数的率、浓度商数据的分析,建立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概念l l了解化学平衡常数、转化率、物质浓度之间的了解化学平衡常数、转化率、物质

17、浓度之间的计算计算l l能够用浓度商与化学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判断能够用浓度商与化学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平衡移动的方向教学环节设计环节一:提供数据,感受平衡建立过程中浓度商、转化率的变化过程,初步形成平衡常数的概念l l某温度下,将某温度下,将H H2 2和和I I2 2各各0.10mol0.10mol的混合气体充入的混合气体充入10L10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可逆反应: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可逆反应:l lH H2 2(g)+I(g)+I2 2(g)=2HI(g)(g)=2HI(g)状态状态H H2 2浓度浓度c(Hc(H2 2)I I2 2浓度浓度c(Ic(I2 2)HIH

18、I浓度浓度c(HI)c(HI)浓度商浓度商I I2 2的转化的转化率率起始起始状态状态2 2状态状态3 3平衡平衡1 10.00800.0080平衡常数平衡常数状态状态4 4增大增大H H2 2浓度浓度状态状态5 5平衡平衡2 2已知已知平衡常数平衡常数环节二:理解平衡常数的涵义l l对于上述可逆反应,科学家进行了大量实验,对于上述可逆反应,科学家进行了大量实验,测定了不同反应体系达到平衡时的浓度商测定了不同反应体系达到平衡时的浓度商平衡常数,见教材表格。平衡常数,见教材表格。l l分析上表数据,你发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分析上表数据,你发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l l平衡常数的定义、规范的表

19、达方式、属性平衡常数的定义、规范的表达方式、属性环节三:平衡常数的应用l l利用平衡常数与浓度商的关系判断平衡移动方利用平衡常数与浓度商的关系判断平衡移动方向向l l平衡常数与平衡状态是体系组成成分的浓度、平衡常数与平衡状态是体系组成成分的浓度、转化率的计算转化率的计算基本技能课从教学特征看,主要包括计算技能、化学用语书写技能、有机物命名技能、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等内容为主的课属于这一课型。还有一些由于考试而衍生出来的一些专项技能的训练也可属这一课型,如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NA问题等某些新授课和复习课中都可能包含技能课课型特征技能课课型特征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合理组织范例。l l举例必

20、须符合本课的教学目标、符合本班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l l举例必须精,必须典型l l所举例的呈现顺序要经过合理安排范例(例题)的剖析要紧扣化学概念、化学原理和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要有思路分析和方法归纳,要突出学科观念、思想、原理、方法的指导作用。要讲练结合,要有充分的学生活动量,训练内容的组织要有内在联系和针对性,提倡通过题组设计发挥训练的整体功能。案例3:化学式教学内容分析l l化学式的化学含义是什么?化学式的化学含义是什么?是描述物质组成的化学语言,包括性和定量两方面,是描述物质组成的化学语言,包括性和定量两方面,元素符合表示定性组成,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元素符合表示定性组成,元素符号右下

21、角的数字表示定量组成。示定量组成。化学式的书写规范是出于交流的方便人为制订的化学式的书写规范是出于交流的方便人为制订的l l学生已有的知识是什么?学生已有的知识是什么?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已知水、氢气、氧气的组成已知水、氢气、氧气的组成 部分氧化物的名称部分氧化物的名称教学目标设计与分析l l能根据物质的组成书写化学式,能描述化学式能根据物质的组成书写化学式,能描述化学式的意义。的意义。l l能根据化学式对物质进行命名,能根据名称书能根据化学式对物质进行命名,能根据名称书写化学式。写化学式。教学环节设计环节一:学习根据物质的组成书写化学式的基本方法l l范例范例1 1:通

22、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水是由氢: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一个水分子中含有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 2个氢原个氢原子和子和1 1个氧原子(文字描述),你也知道,我们个氧原子(文字描述),你也知道,我们常用常用“H“H2 2O”O”这个式子就可以表示上述文字所包这个式子就可以表示上述文字所包含的意义。你觉得含的意义。你觉得“H“H2 2O”O”这个式子中各种符号这个式子中各种符号和数字是怎样表述上述文字意义的?填写下表和数字是怎样表述上述文字意义的?填写下表符号符号意义意义符号符号意义意义H HOO2 2讨论:你是否发现了什么规则?练习:如果用符号表示下面

23、的文字意义,该如何书写?l l1 1、文字描述:某物质中只含有氮元素和氧元、文字描述:某物质中只含有氮元素和氧元素,一个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素,一个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1 1个氮原子和个氮原子和2 2个个氧原子。氧原子。l l该物质的符号:该物质的符号:l l2 2、文字描述:研究发现,不同条件下获得的、文字描述:研究发现,不同条件下获得的铁的氧化物组成不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得到铁的氧化物组成不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得到的氧化物(甲)中铁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是的氧化物(甲)中铁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是3:43:4;铁丝一定条件下还可形成另一种氧化物;铁丝一定条件下还可形成另一种氧化物(乙),铁原子与氧

24、原子的个数比是(乙),铁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是2:32:3。l l氧化物(甲)的符号:氧化物(甲)的符号:l l氧化物(乙)的符号:氧化物(乙)的符号:小结:l l这种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这种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式子叫化学式。环节二:化学式书写的一般规则及命名l l练习:练习:氧化物:氧化物:其他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盐、氢化物其他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盐、氢化物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气态单质、固态单质、金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气态单质、固态单质、金属单质属单质 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含有原子团的物质:常见原子团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含有原子团的物质:常见原

25、子团环节三:进一步理解化学式的含义从化学式分析物质的组成案例4: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学内容分析l l离子反应的本质是什么?离子反应的本质是什么?离子反应本质是溶液中离子平衡移动的结果。必修阶段只离子反应本质是溶液中离子平衡移动的结果。必修阶段只要求从某些离子相遇会发生反应生成水、气体、沉淀的角要求从某些离子相遇会发生反应生成水、气体、沉淀的角度理解。度理解。l l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化学含义是什么?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化学含义是什么?是描述离子反应的化学语言。是广义的化学方程式的一种,是描述离子反应的化学语言。是广义的化学方程式的一种,符合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规则。如尊重事实,元素守恒、原符合化学方程

26、式的基本规则。如尊重事实,元素守恒、原子守恒、电荷守恒等子守恒、电荷守恒等l l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概念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概念教学目标分析l l以实验以实验2-12-1作为范例,通过分析混合前后溶液中作为范例,通过分析混合前后溶液中的离子组成,建立起离子反应的概念。的离子组成,建立起离子反应的概念。l l知道离子之间的反应是有条件的,从反应产物知道离子之间的反应是有条件的,从反应产物特点来分析,能够生成水、气体、沉淀的反应特点来分析,能够生成水、气体、沉淀的反应才能进行。才能进行。l l知道离子方

27、程式是描述离子反应的语言。通过知道离子方程式是描述离子反应的语言。通过实验事实理解实验事实理解“参加反应的离子参加反应的离子”的含义。的含义。l l通过实验通过实验2-22-2,和对表格的分析,知道离子方程,和对表格的分析,知道离子方程式可以代表同一类型的化学反应式可以代表同一类型的化学反应 教学环节设计环节一:离子反应概念的建立环节一:离子反应概念的建立实验实验混合前混合前溶液中溶液中的离子的离子混合后混合后溶液中溶液中的离子的离子减少减少的离的离子子是否发是否发生反应生反应产物及产物及其状态其状态CuSOCuSO4 4溶液溶液NaClNaCl溶液溶液CuSOCuSO4 4溶液溶液NaOHN

28、aOH溶液溶液稀盐酸稀盐酸NaOHNaOH溶液溶液说明:l l后面补充产生气体的反应、后面补充产生气体的反应、Cu(NOCu(NO3 3)2 2溶液与溶液与NaOHNaOH溶液的反应溶液的反应l l前面两组物质的分析由教师演示实验并示范分前面两组物质的分析由教师演示实验并示范分析填表。提供药品由学生实验并分析。析填表。提供药品由学生实验并分析。l l允许学生自己选择药品混合,按上表分析允许学生自己选择药品混合,按上表分析小结: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的反应,实际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这种反应叫离子反应;上述减少了的离子就是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相类似,用这些实际参加

29、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就叫离子方程式。环节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其意义练习:l l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上述离子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上述离子反应(发现应(发现CuSOCuSO4 4溶液和溶液和Cu(NOCu(NO3 3)2 2溶液分别与溶液分别与NaOH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相同)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相同)环节三:巩固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概念l l写出写出NaNa2 2COCO3 3和和CaCOCaCO3 3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学生不知道如何处理子方程式(学生不知道如何处理CaCOCaCO3 3,有的,有的写离子,有的写化学式;此

30、时可根据离子方程写离子,有的写化学式;此时可根据离子方程式的概念进行讨论,并补充实验)式的概念进行讨论,并补充实验)案例: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高二盐类水解习题课)环节一:单一组分溶液中,只有一种离子发生水解,离子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l lNaNa2 2S S溶液中存在哪些粒子?这些粒子的来源是溶液中存在哪些粒子?这些粒子的来源是什么?这些粒子之间存在哪些量的关系(相等、什么?这些粒子之间存在哪些量的关系(相等、大小等)?大小等)?l l练习:学习与评价(选修练习:学习与评价(选修4 4)P1218P1218、12011201环节二:单一组分,但另一个阳离子或阴离子会干扰某离子的水解l l

31、例题:物质的量相同的下列溶液中,例题:物质的量相同的下列溶液中,NH4+NH4+浓浓度最大的是(度最大的是()A.NHA.NH4 4Cl B.NHCl B.NH4 4HSOHSO4 4 C.CHC.CH3 3COONHCOONH4 4 D.NH D.NH4 4HCOHCO3 3环节三:溶液有两种组分,且相互影响水解元素化合物课元素化合物课包括无机元素化合物课和有机化合物课 元素化合物课的课型特征元素化合物课的课型特征元素化合物课要充分利用基础理论的指导作用,揭示知识内在联系。l l指导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理论依据有:指导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理论依据有:物质分类、氧化还原、离子反应、元素

32、周期律物质分类、氧化还原、离子反应、元素周期律 元素化合物课要以实验为基础。l l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模型和其他直观手段来感受、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模型和其他直观手段来感受、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发现和发展的过程,初步学会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发现和发展的过程,初步学会化学思维方法。化学思维方法。l l实验的设计与组合要能深刻地揭示反应规律,有利于实验的设计与组合要能深刻地揭示反应规律,有利于掌握化学事实。掌握化学事实。l l实验要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实验要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元素化合物课要尽可能紧密地贴近生活、联系实际。案例6:氧气的性质案例7: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习题讲评课

33、 讲评要有针对性,要在内容和学生系统分析后选择重点讲评。l l针对教学目标针对教学目标l l针对学生思维的障碍碘针对学生思维的障碍碘讲评要分析思路和归纳方法(分析正确和错误的原因,分析怎样组织正确的思路,总结同类题解题方法),讲评要在重点内容上延伸和拓展(其他解法、题目归类、联系和变型等)。讲评在必要时要有强化训练。l l题组要有层次性题组要有层次性l l题与题之间要有联系题与题之间要有联系复习课 复习课要对复习内容进行合理的重组,通过知识的整理突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结构。复习课要有鲜明的针对性,要根据目标突出主线和重点。复习课要有必要的例题(或讲评)和训练;课堂结构上,讲、练、评三者要

34、有合理的比例。复习课要在重点内容上设置情境,调动兴趣,发展能力。案例8: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复习课基本的化学观念元素观微粒观变化观分类观结构观(物质结构的层次性、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化学价值观山东师范大学毕华林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郑长龙 教授元素观(世界的物质性)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同一种物质的组成是固定的(元素的种类和比例固定)元素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是不变的化学家用元素符号和化学式来描述物质的组成物质的组成决定其性质变化观(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是有层次的(如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机体的变化、人的思维等)物质的变化是有条件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物质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其变

35、化)物质的变化包括质变、量变和能量的变化物质的变化遵循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化学反应方程式是描述物质变化的语言物质的变化是有方向、快慢和限度的(平衡观)分类观可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物质和化学变化进行分类可以根据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物质微粒观物质的组成是有层次的宏观、微观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认识物质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粒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粒子是极其微小的。微粒处于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物质微粒观物质的结构决定其性质(微粒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使微观粒子聚集成宏观物质,且这种作用有强弱之分,存在空间取向。)物质的变化是构成物质的微

36、粒间结合方式的改变原子(或原子团)是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化学的基本思想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物质结构的层次性)物质变化的思想守恒的思想动态平衡思想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物质多样性与规律性相统一的思想绿色化学的思想(原子经济性的思想)化学学科基本方法哲学方法论:如唯物辩证法、矛盾分析方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等。一般科学方法论:l l观察方法观察方法l l实验方法(包括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测定方法)实验方法(包括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测定方法)l l科学抽象的方法(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科学抽象的方法(比较、分类、归纳、概括)l l模型方法(宏观和微观相联系的方法)模型方法(宏观和微观相联系的方法)l l

37、假说方法假说方法l l信息加工方法信息加工方法具体科学方法:l l物质分类研究的方法物质分类研究的方法l l物质的制备(或合成)方法物质的制备(或合成)方法l l分离提纯方法分离提纯方法l l分析方法(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鉴定)分析方法(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鉴定)实验研究方法实验观察方法有序观察实验方案设计方法实验条件控制实验记录方法记录表格设计、描述语言实验现象、数据分析的方法对比、比较、归纳、概括living by Chemisty简介 living by Chemisty 的结构的结构l l共六册共六册l l每册每册2030课时,每课时课时,每课时50minl l一年学完,主要是为升社区学院

38、的学生打基一年学完,主要是为升社区学院的学生打基础础l l以真实情境为素材,学习相关的化学知识以真实情境为素材,学习相关的化学知识 living by Chemisty 的教学理念的教学理念l l实践经验对于知识建构具有重要的作用l l每个人将新信息吸收到已有知识结构中的方式都是不同的 l l使用这套教材,你将很少要求学生不加怀疑地接受任何信息作为科学事实。l l术语、正式的定义通常是在学生探究、仔细分析、得出一个观念之后再介绍给学生。l l要控制您自己不要直接告诉学生“事实”那些化学家似乎确信无疑的知识 l l您只是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避免提前讲授,让教学内容在学生天生的好奇心驱动下呈现出来

39、living by Chemisty正文主要栏目l lKey ideas 教学思路l lWhate take place 教学情境l lMaterials 教学用品l lExploring the topic 探究主题l lChemCatalyst 导入练习l lActivity 探究活动l lWorksheet 学案l lMaking sense 形成观念l lCheck-in 形成性练习l lWrap-up 小结l lHomework 家庭作业案例案例6: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反应方程式(第一课时)导入练习导入练习l l 下面是一条描写形成剧毒物质氢氰酸的化学下面是一条描写形成剧毒物质氢氰酸

40、的化学“语句语句”:l lNaCN(s)+HCl(aq)NaCN(s)+HCl(aq)NaCl(aq)+HCN(g)NaCl(aq)+HCN(g)l l这些化学符号包含了哪些信息?列出其中至少四这些化学符号包含了哪些信息?列出其中至少四个信息。个信息。l l为什么在这里有一个箭头?为什么在这里有一个箭头?l l箭头的左边和右边有什么不同?箭头的左边和右边有什么不同?l l如果你亲自动手做这个实验,你将观察到什么现如果你亲自动手做这个实验,你将观察到什么现象?象?实验探究l l探究目的:怎样利用化学符号来描述化学反应?探究目的:怎样利用化学符号来描述化学反应?l l猜测:猜测:下面的化学符号和文

41、字表述描述的是同一个反应。下面的化学符号和文字表述描述的是同一个反应。仔细比较符号和文字表述,填写下表:仔细比较符号和文字表述,填写下表: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HCl(aq)+NaHCOHCl(aq)+NaHCO3 3(aq)NaCl(aq)+(aq)NaCl(aq)+H H2 2O(l)+COO(l)+CO2 2(g)(g)文字表述:盐酸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溶文字表述:盐酸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溶液、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液、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符号符号 所表示的意义所表示的意义 NaCl NaCl H H2 2O O(l)(l)COCO2 2 (g)(g)符号符号 所表

42、示的意义所表示的意义 HCl HCl(aq)(aq)+NaHCONaHCO3 3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l l戴上护目镜。l l量取2mL、3.0mol/L的碳酸氢钠(NaHCO3),倒入试管中。l l量取2mL、3.0mol/L的盐酸(HCl),缓慢地加入上述试管中。仔细看和听进行的反应。l l加入3.0mol/L的HCl后要轻轻地振动试管。l l在实验数据记录表的“反应过程中的现象”一栏中记录你所观察到的现象。反应过程中的现象反应过程中的现象 反应后的现象反应后的现象 加热过程中的现象加热过程中的现象 加热后的现象加热后的现象 l l将试管套入试管夹。l l在实验数据记录表的“反应后的现象”

43、一栏中记录你所观察到的现象。l l在酒精灯上轻微加热试管。注意试管口不要对着人。小心试管中的液体不要飞溅出试管。l l在实验数据记录表的“加热过程中的现象”一栏中记录你所观察到的现象。l l继续加热试管,直到蒸干液体,包括试管壁上的液滴也要蒸干。l l在实验数据记录表的“加热后的现象”一栏中描述试管中的物质。l l清洁实验仪器及桌面。回答下列问题:l l你有哪些证据可以说明产生了CO2(g)?(当加入HCl(aq)时有气泡产生。)l l你有哪些证据可以说明产生了NaCl(aq)?(当水分蒸发掉后,有固体物质剩余。)l l你有哪些证据可以说明产生了H2O(l)?(由于反应是在水中进行,很难说是否

44、有水产生。)l l有哪些是反应方程式中没有说但你观察到了的信息?(实验观察可以告诉你一些物质的表观现象,如产生的溶液是无色的、澄清透明的,反应中有气泡产生等)l l有哪些是反应方程式中告诉了你,可是实验中没有观察到的?(方程式中告诉你是氯化钠存在于溶液中,即使你看不到。它还告诉你逸出的气体的成分。)l l反应后加热液体的目的是什么?(为了显示溶解在水中的氯化钠固体。)l l如果在反应结束时你看到了一些固体物质沉积在液体的底部,这个反应还是上面所描述的反应吗?为什么是或为什么不是?结论:l l化学方程式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将要发生的反应。方程式还可以告诉我们一些反应本身没有告诉我们的东西。例如,简单地从我们的观察并不知道盐酸与碳酸氢钠水溶液反应,所生成的透明液体中溶解了氯化钠。方程式告诉了我们这个信息,于是我们就可以通蒸发液体看到剩余固体的方法来发现证据证明方程式所告诉我们的。这个证据使我们坚信方程式与真实反应是相一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