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地质灾害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0324063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滑坡地质灾害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滑坡地质灾害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滑坡地质灾害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滑坡地质灾害调查报告.doc(6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绪言4第一节 任务由来 4第二节 地质灾害概况及危害情况 4第三节 勘查目的与任务 4第四节 勘查工作评述 5第二章 勘查区自然条件及地质环境条件9第一节自然条件 9一、勘查区地理位置与交通及区域经济状况 9二、气象与水文概况 11第二节 地质环境条件 11一、地形地貌 11二、地层及岩性 11三、地质构造与地震 14四、水文地质条件概述 16五、不良地质现象 17六、人类工程活动 17第三章 滑坡基本特征及类别 17第一节 滑坡地形地貌17第二节 滑坡空间形态及其类型与规模18一、号滑坡上段18二、号滑坡下段19三、号滑坡20第三节 滑坡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20一、号滑坡上段20

2、二、号滑坡下段21三、号滑坡22第四节 滑坡水文地质22一、滑坡区含水层的含、富水性及隔水层的性质22二、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及动态变化特征27三、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化学类型与性质29第五节 滑坡岩土物理力学性质29一、滑体岩土物理力学性质29二、滑带土物理力学性质30三、滑床岩土物理力学性质35四、滑坡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35第四章 滑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37第一节 滑坡变形宏观分析37一、号滑坡上段37二、号滑坡下段和号滑坡37第二节 滑坡稳定性极限平衡法分析 38一、计算的工况条件 38二、计算参数 38三、计算方法及公式的选择 39第三节 滑坡稳定性敏感因素分析 59第四节 滑坡稳定性综合

3、分析 60第五章 滑坡发展变化趋势及危害性预测 61第一节 发展变形趋势 61第二节 危害性预测61第六章 综合分析与建议 62第一节 综合分析 62第二节建议62一、防治工程设计参数(表17) 62二、防治工程措施 64三、下步勘查工作建议 64结语 65第一章 绪言第一节 任务由来兴山县金乐滑坡勘查是兴山县境内一个特大型滑坡勘查工程项目,也是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应急抢险实施项目之一。为贯彻国务院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2005年10月三期蓄水(坝前水位156m)和2009年汛后四期蓄水(坝前水位175m)必须防治的中期规划的指示,2005年3月8日,受湖北省地质灾害防

4、治中心“关于委托承担三峡库区湖北省兴山县金乐滑坡勘查工作的函”(鄂地灾防函20054号)的委托,湖北省鄂西地质工程勘察院承担“兴山县金乐滑坡勘查”任务。根据湖北省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应急抢险实施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鄂三地防办发20055号),兴山县金乐滑坡纳入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应急工程治理项目之一,总序号为45号。第二节 地质灾害概况及危害情况金乐滑坡区位处兴山县高阳镇大峡口的香溪河左岸滑坡、崩塌多发区和老滑坡易复活变形区内。由于区内地形地貌复杂,地形起伏变化大,岩土组分与结构和地质环境条件较复杂,又兼每年雨季暴雨频繁,因而不同程

5、度的地质灾害屡有发生。进入本世纪以来,于2003年夏季,即在原金乐小学北面和东南面,先后发生过两次滑动变形,致使数座农宅倒塌、金乐小学被迫停课,滑动方量45104m3。对目前金乐滑坡区525名常住居民的生产、生活,均造成严重威胁。第三节 勘查目的与任务在武汉长意岩土工程有限公司于2004年5月提交的“规划勘查报告”中,金乐滑坡包括滑坡和滑坡两个滑坡体。通过此次进一步勘查,原滑坡实际上为由标高约300m以上和以下两个主滑方向不同的两个滑坡一构成。为使本次勘查成果与“规划勘查报告”和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立项命名相协调,该两滑坡体仍分别以号滑坡下段予以命名。号滑坡仍与“规划勘查报告”命名一致。针对兴

6、山县金乐滑坡区的地质环境和地形地貌条件复杂及灾害体危害程度严重以及防治工程时间紧迫的特点,本次勘查工作的目的与任务,因滑坡体的不同而有一定差异:对号滑坡上段,主要是初步查明滑坡的分布范围、规模、边界条件、形态特征、滑体物质组成与结构、滑带及滑床特征,并初步评价其稳定性等,从而为可研性防治工程设计及下步勘查工作提供工程地质依据;对号滑坡下段和号滑坡主要勘查目的与任务则是:1、查明滑坡区地质环境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现象和水文地质条件。2、查明各滑坡分布范围、规模、形态特征、边界条件、滑体结构与物质组成、滑带特征及其埋深与标高、近期变形特征;研究滑坡的成生条件、形成机制和

7、诱发因素、测试滑带和滑体与滑床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渗透性能;分析滑坡的变化特点与规律。3、评价各滑坡体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为防治工程初步设计提供工程地质依据。4、详细调查滑体上建(构)筑物类型、分布、数量和变形破坏情况,分析、评价和预测各滑坡变形的相关性与危害程度等。第四节 勘查工作评述2003年10月11月,武汉长意岩土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意公司”)曾对金乐滑坡进行了“规前”勘查工作,并于2004年5月提交了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规划防治兴山县金乐滑坡规划勘查报告。“长意公司”在该次勘查中,将金乐滑坡划分为两个滑坡体,分别命名为金乐滑坡和金乐滑坡。前者包括标高300m以上、滑动方向22

8、5和标高300m以下、滑动方向转折为284两滑体在内,并按上述主滑方向布设和施工了JLZK1JLZK5五个勘查孔,孔距136.66266.81m,除JLZK1 、JLZK3和 JLZK5三孔达到揭穿滑带目的外,其余两孔孔深仅钻至2034.90m,均为在滑体内终孔,未能达到揭露滑带的目的;另外在JLZK3东面约32m地段布设探井一个,井深仅施工至15m,亦未达到施工目的。金乐滑坡在主滑方向上布设勘查孔3个(JLZK6、JLZK7和JLZK8),孔深22.1027.50m,均达到施工目的。在所提交的“规前”勘查报告中,均未附各勘查钻孔地质柱状图,故各勘查孔的情况(包括滑体和滑带的物质组份、结构及简

9、易水文观测等)不详。“规前”勘查报告中,金乐滑坡的滑体厚度在中部为3545m,前后缘较薄为1015m,平均厚度30m,体积1183104m3。金乐滑坡,滑体平均厚度约18m,体积106.2104m3。两者均定为碎、块石土滑坡类型。我院自2005年3月8日接受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兴山县金乐滑坡勘查任务后,于3月中旬即派工程地质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踏勘,并收集“长意公司”的“规前”勘查资料,随后即着手编写勘查设计。2005年4月上旬设计初稿完成,经省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初审后,认为金乐滑坡成因机制和滑体、滑带结构复杂,有必要首先开展物探和1/500地形图测量工作。“设计书”则于2005年4月中旬修改补

10、充完成,并报送“湖北省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地质勘查设计书评审专家组”审查(详见附件1)。我院根据专家组的审查意见对勘查设计进行补充修改后,于2005年4月24日,即组成“兴山县金乐滑坡勘察(查)项目部”,包括地质、测量、钻探、山地工程等专业的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和10台钻机工人,以及后勤保障人员,相继进入勘查现场,实施各项勘查工作。勘查范围包括号滑坡与号滑坡后缘和南北边界以外100200m,前缘以香溪河河床为界。至2005年6月10日,经专家组审定的34个钻孔,均已全部完成;3个探井(浅井和竖井)亦于2005年6月18日完成;设计的PD1平硐,于6月29日达到设计长度60m,随后即按设计要

11、求进行现场大面积剪切试验工作。完成各项勘查工作量及勘查质量情况分别见表1和表2。兴山县金乐滑坡勘查完成勘查实物工作量表表1主要勘查项目质量情况简表表2-1工作项目名 称质 量 情 况备 注地形及剖面测量控制测量采用GPS,地形、剖面及点位测量采用全站仪,各类仪器使用前均经过检定合格,性能良好,测量作业规范,工序严密,方法正确;各类要素取合理,处理恰当,测量范围,精度及各种图件的制作(电脑成图)均能满足相关技术要求。工程地质测绘测绘范围在东、南、北三面,超出滑坡边界以外100200m;各工程地质点、水文点、裂隙点、构造点、地貌点、地层分界点等,均填入专门卡片,并用仪器法定位;重要地质点并拍照登记

12、。在0.90km2测绘范围内,计工程地质观察点428 个,水文点5个,地貌点12个,裂隙点25个,构造点4个,合计观察点474个,其密度为点526.7点/km2,基本满足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要求4.1.5要求。岩芯钻探开孔口径150mm,终孔110mm;滑体岩芯采取率7890%,滑带采取率9096%,滑床采取率8590%,且各孔均测定初见水位、滑体和终孔稳定水位,并记录了出现严重漏水、涌水的情况和孔深;钻孔深度均穿过滑带进入完整或较完整基岩312m,一般多在58m;孔深误差均1%;孔斜亦均在1度以内。钻孔施工质量均达到设计目的,满足技术要求5.1.2条要求,除保留做地下水动

13、态监测的ZK2、ZK4、ZK7、ZK13、ZK18、ZK27和ZK29外,其余各孔均用粘土或水泥封孔。井 探施工完成的TJ1、TJ2和TJ3探井,随掘进深度,均及时进行素描、拍照和地质编录,并对揭露的滑带测定产状和取样等,满足了技术要求5.1.3.3要求。各探井井口均设置有钢筋砼井盖。主要勘查项目质量情况简表表2-2工作项目名 称质 量 情 况备 注平 硐随平硐掘进,均及时进行地质编录和拍照、素描,详细记录地层岩性与特征,遇滑带(包括次级滑带)和裂隙(缝)、出水点等均详细描述,对重要地质现象部位,并在支护前预留观察窗。满足或基本满足技术要求5.1.3.3条要求。槽 探布设的11条探槽,主要目的

14、是揭露滑坡边界,开挖后除进行地质描述和素描外,并及时拍照,基本满足技术要求5.1.3.3要求。物 探物探采用高密度电法,仪器使用前均经过检定,性能良好,物探剖面与勘探剖面图基本一致,测点位置及测点高程均经过全站仪施测,点位密度和电测深度均满足要求,物探成果在采用相应的软件作一次解释后又根据钻探成果进行二次解释。最终成果满足地质要求。水文地质试验钻孔抽水:采用井用潜水泵抽水,稳定时间6.06.5小时,水位变化幅度3%(与S值相较,下同),水量变化幅度小于平均涌水量的1%。钻孔注水:采用定水头法试验,动水位变化1.5%,水量变化2%,稳定时间45小时。满足技术要求6.2.4条要求。试坑渗水:用单环

15、法试验,定水头法进行,定水头时间34小时。钻孔注水试验采用流量表观测各时段的注入水量岩土样采取与测试岩土采样典型,取样位置合理,样品密封与送检及时,基本为在采样后1-2天内送到实验室测试,制样及试验操作规范,各种试验仪器均经过校验合格,所得试验数据真实可靠。主要勘查项目质量情况简表表2-3工作项目名 称质 量 情 况备 注水样采取与分析水样分别在抽水试验孔(ZK4)和泉水、地表水中用洗净的新购PVC瓶采取;侵蚀性CO2分析的水样,取样后加入CaCo3粉3g。承担水分析的单位为湖北省地质矿产局鄂西地质实验室(通过计量论证),取样和分析均符合有关规范要求,质量合格。现场大体积重度试验现场开挖试坑实

16、测土石重量。试坑规格长0.400.45m,宽0.350.40m,深0.300.40m ,体积0.0520.087m3。并用注水法确定试坑体积。试验方法与成果基本符合有关技术要求。质量合格。地下水和地表水动态监测滑坡区共布设8个地下水动态监测孔和2个地表水监测断面。在勘查期间每隔56天各测一次水位与流量,遇降中大雨期,则在雨后加密观测。观测质量符合技术要求8.5条要求。地下水观测工具为电测水位仪;地表水采用流速仪、断面法观测滑体变形监测滑体变形监测点布置及监测方法均较合理且各监测点埋设水泥桩。勘查期间为采用钢卷尺量测结合宏观巡视,质量基本符合要求。现场大面积剪切试验在平硐中进行第二章 勘查区自然

17、条件及地质环境条件第一节 自然条件一、 勘查区地理位置与交通及区域经济状况(一) 地理位置与交通金乐滑坡位处湖北省兴山县高阳镇南面约5km、香溪河左岸金乐村的杨家院金乐湾的斜坡中及下部,地理座标为东径1104605,北纬311049。由兴山县大峡口高阳镇复建县级公路横切滑坡区中部。经此复建公路,往北经高阳镇至兴山新县城约21km,往南与宜(昌)兴(山)公路和复建的秭(归)兴(山)公路相接。由滑坡区至宜昌市区约170km,并有公路和水路可通迁建的秭归新县城和归州镇,继而上可通巴东、巫山、奉节、万州和重庆,往下经宜昌市可达武汉、上海。交通尚称便利(见图1)。图1 交 通 位 置 图(二) 区域经济

18、状况兴山县为宜昌市辖的山区县。县境内磷矿资源和小水电资源丰富,当地工业主要是磷矿开发和配套的磷化工产品,为宜昌地区内主要磷矿产地和兴山县支柱产业之一;此外,兴山县又是唐代王昭君的故乡,因而,开发昭君品牌的旅游业,对促进当地的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亦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金乐滑坡区一带,目前无工矿企业分布。全村现有居民525人,当地经济收入主要靠种植果园和农作物及外地务工。农田计710亩,其中果园和经济作物旱地560亩,水田150亩,岭坡地带种植少量经济林木(松树、杉树)。据2004年资料统计,当地人均年收入3050元,经济欠发达。二、气象与水文概况勘查区一带属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区。春季冷暧多变,

19、夏季闷热,暴雨频繁;秋多阴雨和伏旱;冬季多雨雪。四季分明。受长江“峡谷暖流”和山区地形制约,小气候特征明显。据兴山、秭归气象站近40余年来观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7.6,极端最高气温43.1(1959年5月),极端最低气温9.3(1977年1月)。相对温度平均73%。多年平均降雨量1245mm,平均降雨日数134天;雨季(59月)平均降雨日数68天,占全年降雨总日数的50.75%,降雨量则占年总降雨量6977%;日最大降雨量162.9mm(1982年7月20日),小时最大降雨量54.8mm(1987年8月6日),并以降雨强度大、雨势猛为特点。雨季常暴发山洪、滑坡等灾害。香溪河是勘查区内最大

20、的地表水系,其流域面积约3000km2。多年平均流量65.5m3/s,历史最大洪峰流量3920m3/s(1935年7月3日),枯季最小流量7.73 m3/s,平均坡降14.2,具暴涨、暴落的山区河流特点。据长江三峡库区水土流失区划研究成果,在香溪河两岸宽度1020km范围内,属较强水土流失区,年侵蚀模数在6000t/km2左右,年平均流失厚度约2.5mm。在勘查区内,发育两条冲沟,即龚家沟和望柱湾沟,总体流向均为自东而西,并注入香溪河。平水期流量0.501.50/s,枯季流量在0.000.05/s之间,暴雨时最大可至0.501.50 m3/s,但雨停后流量迅速衰减,亦表现为山区溪沟流量暴涨、暴

21、落的特点。第二节 地质环境条件一、地形地貌勘查区处香溪河左岸第一斜坡中上部和下部,属正地形。地形总体倾向西南西,坡角一般在2545度之间;地貌类型属构造侵蚀中低山区。山顶高程5001400m,在第一斜坡顶部标高350600m,形成单斜山地形。香溪河于勘查区西缘自北向南流,为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在勘查区内,河床标高138140m。滑坡区内发育两条主要冲沟,深520m,沟底宽度多在25m间,成为滑坡区内大气降水集聚和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主要排泄廊道。二、地层及岩性勘查区一带分布地层主要为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中统巴东组(T2b)、上统沙镇溪组(T3s)、侏罗系下统桐竹园组(J1t)、中统聂家山

22、组(J2x)和下沙溪庙组(J2x),以及第四系崩坡积(Q4col+dl)、滑坡堆积层(Q4del)与坡残积层(Q4 dl +el)。而滑坡区内分布地层主要为J2x、Q4col+dl、Q4del、Q4 dl +el地层,三叠系和聂家山组与桐竹园组则分布于滑坡区以北东的分水岭和香溪河左岸第二斜坡以上。各地层岩性特征见图2。三、地质构造与地震勘查区一带在区域地质构造上,位于扬子准地台、上扬子台坪鄂中褶断区、黄陵断穹西翼与秭归向斜北东翼的过渡区内。地层倾向200240,倾角4055,总体为单斜构造产出。滑坡区内目前未发现显而易见的断裂构造存在。岩体连续性较好。区域性断裂构造分布于勘查区以外,诸如NNE

23、向的新华断裂、北北西向的通城河断裂、远安断裂及仙女山断裂等,与勘查区平距均在570km。勘查区适位处这些区域性断裂构造夹持的相对稳定、较完整的地段内(见图3)。勘查区周缘的工程地质测绘结果,显示岩体中构造裂隙颇为发育,主要发育以下三组:一是走向NNE,倾向NWW,倾角7080;二是走向NEE近EW,倾向SSES,倾角70左右;三是走向NWNWW,倾向NNENE,倾角6575。其中尤以前两者为最,发育密度一般14条/m,甚者可达34条/m。由于上述构造裂隙的穿切,使岩体完整性降低,这点不仅有利于岩体的风化作用进行和坡积与坡残积碎块石土的成生,而且对崩积块石土的形成,都是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勘查区

24、内下沙溪庙组长石砂岩和泥质粉砂岩中构造裂隙的发育情况见图4及图5。勘查区处长江中下游地震活动较弱的地震区内。历史上无破坏性地震记录。自1959年在宜昌和三峡区内建立地震台网监测以来,仪器记录到的地震震级最大为5.1级,即1979年5月22日的秭归龙会观地震;次为1959年1月保康马良坪的4.8级地震。总体而言,本区地震水平不高,并以弱震和微震频繁、震源深度浅(一般816km)为特征。四、水文地质条件概述区内地下水类型有三:一是分布于三叠系云质灰岩、白云岩的岩溶水;二是分布于侏罗系砂岩中的裂隙水;三是滑坡堆积层和崩坡积层中的孔隙水。东面分布于分水岭地带的嘉陵江组白云岩和云质灰岩,其分布面积较广,

25、厚度亦较大,具有赋存较丰富岩溶地下水的条件。但由于其上覆有巴东组、沙镇溪组及侏罗系下统的隔水和相对隔水层阻隔,因而对勘查区的地下水并无水力联系。勘查区一带由于地形坡陡,冲沟发育,有利于地下水和地表水排泄。根据1/1000工程地质测绘和勘查钻孔资料,含水层主要为下沙溪庙组中的灰黄、灰绿、青灰色长石砂岩,中含裂隙承压水;次为崩坡积层中的孔隙水,富水性弱较弱,出露泉流量大都0.1/s。下沙溪庙组中的泥质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则属极弱含水相对隔水层。区内地下水的运移受地层产状、断裂构造和地形地貌条件制约。就滑坡区一带而言,地下水主要为自东向西流,并以香溪河河谷为其最低排水基准面(标高140m左右)。地下

26、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由于区内地形坡陡,冲沟发育,有利于降雨后地表水的集聚和排泄,因而地下水的补给条件与排泄条件相较,以后者较前者有利是特征。滑坡区一带出露泉水稀少、流量小,与上述的补、排特征乃是密不可分的。五、不良地质现象勘查区一带目前发现的不良地质现象主要为人工边坡(公路开挖切坡)的坍塌和边坡土体滑移变形,并在雨期尤其是降大暴雨期易形成小型泥石流,以致危及公路的安全和使坡下农田被毁;另外,由于下沙溪庙组的岩性总体表现为较硬的长石砂岩与较软的粉砂质泥岩互层产出的特点,因而差异风化现象明显。在泥质粉砂岩分布广的地段,由于强风化层厚度较大,饱水后极易软化,从而容易引起坡残积土顺坡滑动变形。六

27、、人类工程活动人类工程活动对金乐滑坡区地质环境的影响主要为:一是目前在滑坡中部切坡修建的移民复建公路,将使坡体的平衡状态受到一定破坏,目前在标高280285m路基东侧,多处形成高度1020m人工切坡,在暴雨冲刷作用下,不可避免会出现局部坍滑变形;二是三峡水库蓄水至156m和175m高程后,由于滑坡前缘抵香溪河河床,因而,亦将不可避免地会软化滑坡前缘滑带和滑体,尤其是当库水位由175m降至156m和145m时,将可能会引发滑坡体的局部乃至整体滑动变形,以致危及坡上500余居民的安全和移民复建公路的正常运行。第三章 滑坡基本特征及类别第一节 滑坡地形地貌金乐滑坡区在地形地貌上,总体为东、南、北三面

28、高,西面低的负地形,地形总体自东向西倾,与基岩地层倾向一致或近于一致,属正向地形(见照片1)。其中号滑坡上段,地形由北东向南西倾,自上而下于标高468458m、448440m和385370m形成三级宽度80120m的宽缓平台。在第一平台以上至滑坡后缘,地形坡角1945度;第二平台后缘第一平台前缘,坡角一般在1742度间;第三平台后缘第二平台前缘,地形坡角为2243度。三级平台以下至移民复建公路,地形坡角一般由2544度(参见附图1及3-1)。上述三级平台的出现,乃是该滑坡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因滑体物质组分或滑床形态与性质不同而导致滑坡运动差异的产物;也有可能是滑坡在一次较大规模滑动变形后,又经

29、历多次再滑动变形而引起。该滑坡的南侧和北侧,大体以两近东西北东、南西向冲沟为界。滑坡后缘标高约475490m,南东面分布北东南西向岭脊,标高485370m;北西面的近东西向山梁,标高为500340m,在平面上构成自北东向南西倾斜的“箕”状地形。号滑坡下段,在平面形态上为自东向西倾的狭长状形态。地形标高自东侧的标高300m左右向西倾斜,至香溪河左岸坡脚140m,相对高差约160m。该滑坡在纵向上,于标高240260m分布一狭条状凹地,其宽度2030m。凹地以东,地形倾向北西西西,倾角3550度;以西,地形向东倾,倾角1638度。该凹地的形成,无疑也是该滑坡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滑块产生差异运动所致,

30、只不过是由于后期南北两侧侵蚀作用和后期经人工改造而已。该滑坡中部,地形坡角3046度,前缘临香溪河左岸地段,地形较陡,坡角一般多在3557度之间。滑坡南侧以龚家沟为界,沟底标高280140m,平均坡角约13度,与滑体中部岭顶高差2040m;北侧以望柱沟为缘,沟底标高自东而西亦由280140m,平均坡角14度,沟底与滑坡中部岭顶高差2545m(参见附图3-3)。号滑坡位于号滑坡下段北面,两者隔沟相望,其北面为近东西向山梁。地形上构成东、南、北三面高,西面低落的负地形。地形总体倾向西。地形坡角:东部(移民复建公路两侧)3149度;中部3239度;下部2751度,并以前缘临香溪河岸坡为最陡。该滑坡在

31、纵向上于标高210220m和230235m亦存在两较平缓台地,这点除与后期人工改造(修建梯田)有关外,与原始地貌就为滑坡洼地亦密不可分(参见附图3-2)。第二节 滑坡空间形态及其类型与规模一、号滑坡上段通过1/1000工程地质测绘结合主勘探线9个钻孔和拟防治工程线的4个钻孔(ZK8、ZK23、ZK24、ZK31)的资料综合分析研究,有理由认为:号滑坡上段,实际上就是金乐村内较早期形成一个独立的崩坡堆积体,后因自然地质作用而形成滑坡,并属一较老滑坡体。该滑坡在平面上呈北东南西向展布的“鞋底”状,长约767m,宽223383m,平均宽342m,主滑方向约220度。后缘呈“圈椅状”,高程460475

32、m,滑壁由J2x紫红色、紫褐色泥质粉砂岩构成,其倾角4043度;前缘位处ZK7ZK23和ZK7ZK8孔之间,高程约285290m,宽度225m;北西和南东侧基本上受两侧北东南西向冲沟和基岩露头控制。滑床总体受下沙溪庙组泥质粉砂岩和长石砂岩制约。该滑坡在纵向上,自上而下发育三级宽缓平台,高程分别为468458m、448440m和385370m,平台宽度80120m不等,其中以一、二级平台为最明显,为金乐村一带主要居民集聚和农宅较集中的场所。根据1/1000工程地质测绘和钻探揭露,该滑坡的上段即由ZK3孔以北东,长约300m,宽233433m,平均393m,主滑带位于J2x紫红色泥质粉砂岩中,属于

33、岩质滑坡类型(编号为上-1)。滑体厚度14.50(后缘)62.50m,平均厚38.70m,平面分布面积9.99104m2,滑动体积386.61104m3。该滑坡的下段即由ZK4ZK7孔,长约400m,宽度217373m,平均295m,主滑带主要受基岩面控制,中下部于ZK6孔一带,切穿泥质粉砂岩强风化带,但总体属碎石土滑坡类型(编号上-2)。滑体后缘位于ZK3与ZK4孔之间。标高385370m的三级平台,乃是该滑坡的成生过程中的产物。滑坡前缘位于ZK7孔西侧。由于受后期成生的号滑坡下段滑体的改造与破坏,地表剪出带不明显。根据ZK8孔(无滑带)和ZK23孔的钻探资料判断,其前缘已为号滑坡下段的后缘

34、滑坡堆积碎、块石土所覆(参见金乐滑坡号滑坡上段1-1工程地质剖面图)。该滑体厚39.3046.00m,平均43.00 m,平面分布面积11.8104m2,滑动体积507.4104m3。合计号滑坡上段两滑坡体的滑动方量约894.0104m3。二、号滑坡下段工程地质测绘(1/1000)和竣工的33主勘探线9个钻孔与44、55副勘探线5个钻孔资料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该滑坡段属一挽近期成生的、独立的碎块石土滑坡。该滑坡平面上呈近东西方向展布的狭长状,主滑方向约282度。后缘切割号滑坡上段的剪出带,其分布高程约300320m;前缘直抵香溪河河谷,高程140m。滑坡南北两侧以近东西向的深切冲沟为界,并受J2

35、x的泥质粉砂岩和长石砂岩制约。该滑坡与号滑坡上段滑坡体的关系,表现为既具独立性,彼此又具密切的关联性,其滑体上部尤其是ZK24ZK28孔一带,包括了上段滑坡前缘以南西的堆积碎块石土,后经多年的自重压实和地表水的淋滤入渗与风化等作用产物的充填,使上、下段滑体在结构上存在紧密相连性。而在ZK28孔以西,钻探揭露结果,在主滑带以上,又显示存在12个次级滑带,反映由于挽近期受香溪河河床深切和河水的浸润作用,其临香溪河一侧,曾出现过23次的滑动变形。根据钻探揭露结果,号滑坡下段,滑体厚11.9056.05m,以滑坡中部ZK28、ZK29所见为最厚,近前缘剪出带的TJ3探井为24.60m,后缘的ZK23Z

36、K25孔一带,厚度为11.9027.40m;滑坡南、北两侧厚度较薄,为3.2019.80m。横剖面方向上,以滑体中部为最厚,南、北两侧向中部倾斜,呈“锅底”状。该滑体平均厚度27.00m。滑坡东西向长度768.00m,南北向宽度130240m,平均183.00m,平面分布面积14.054104m2,滑动体积约380104m3。三、号滑坡该滑坡平面形态似“鞋底”状,呈265度方向展布,东、南、北三面高,西和中部低,构成一负地形。滑坡体东西向长约583m,南北向宽95217m,平均宽约140m。后缘呈“圈椅状”,标高330m左右。其北侧以近东西向山梁南侧的冲沟为界,南以J2x紫褐、紫红色泥质粉砂岩

37、和长石砂岩及冲沟为缘,其南西侧与号滑坡下段的北西侧为冲沟分离,但两者初期堆积物仍为重叠分布,只不过是因后期地表水冲蚀作用而呈目前现状而已。前缘直抵香溪河河床,标高约140m。滑床主要受J2x泥质粉砂岩制约。根据钻探揭露结果,该滑坡体厚度6.8023.50m,平均厚16.20m,以近前缘的TJ2探井揭露为最厚,次为滑体中部ZK14ZK17孔一带,厚度一般在2022m间。滑体南北两侧及后缘ZK11ZK13孔一带,厚度较薄,为6.8017.70m,平均为11.67m。该滑坡在纵向上,于标高210225m可见一平台,但宽度仅40m左右。滑体平面分布面积8.162104m2,滑动体积132.22104m

38、3,总体仍属碎石土滑坡类型。总计金乐号滑坡上、下段和号滑坡的滑动体积为1406.22104m3。第三节 滑坡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一、号滑坡上段(一) 滑体金乐号滑坡上段东北部的岩质滑坡,组成滑体的物质为:上部(厚1333m)主要由灰黄色碎、块石夹粉质粘土构成;碎、块石成份绝大多数为灰黄、灰白、灰绿色长石砂岩,块径一般520cm,最大可达54cm;碎、块石含量5590%不等,一般在6080%之间,其间为可塑状粉质粘土、局部为含粘质粉砂充填,结构稍密中密。下部为强风化和碎裂状的紫红、紫褐色泥质粉砂岩及灰黄、灰绿色长石砂岩块石组成。由于滑坡在滑动变形过程中压、剪应力的共同作用,使本来裂隙和层间结构面就

39、较发育的岩体,多呈碎裂、碎块状产出,但层理仍可辨认。(二)滑带土 该滑坡的滑带土均以紫红、紫褐色可塑状粉质粘土为主夹碎砾石组成,碎、砾石直径13cm为主,次园状,其厚度0.201.00m。滑带中砾石含量510%,其中可见滑坡擦痕和磨光面。滑面在纵向上坡角718度,平均13度,自北东向南西倾。(三)滑床 由J2x的强中等风化的泥质粉砂岩为主,局部(ZK2)由中风化的长石细砂岩构成。其中泥质粉砂岩呈薄中厚层状构造,抗风化能力弱,岩体多为碎裂块状产出;长石细砂岩为中厚层状构造,抗风化能力相对较强,但其强风化带岩石,亦呈碎裂块状,甚者用手可捏碎呈细砂状,因而滑坡在成生过程中,主滑动面亦主要为沿其强风化

40、与中风化岩界面发育。二、号滑坡下段(一) 滑体 号滑坡下段滑体的东部,主要为灰黄、灰绿、灰红色碎、块石夹粉质粘土组成,碎、块石成份绝大部分为长石砂岩,呈棱角状,直径一般多为325cm,最大者可达1.50m(ZK28孔),其含量5090%,以6080%之间为多数;在垂向上,滑体中部多夹23层厚度0.402.00m可塑状粉质粘土。滑体西部,在垂向上,上部主要由灰黄、灰白、灰绿和紫红色碎、块石夹粉质粘土组成,中部常夹56层可塑状粉质粘土,单层厚一般0.52.0 m;下部含34层角砾,厚度在13m间,最厚者达4.50m。结构以中密为主,局部稍密。(二)滑带土根据钻探揭露资料,号滑坡下段中部和东部,常可

41、见两层滑带,即上部的次级滑带和下部的主滑带。前者分布深度13.7027.20m,标高234.205256.254m,滑带厚0.501.80m,其成份为紫红色可塑状含砾粉质粘土构成,含1030%的长石砂岩或泥质粉砂岩碎、砾石,砾径0.505cm,次园状次棱角状,在碎石中可见明显的磨光面和擦痕;其中ZK28孔于孔深14m左右,滑带土中含较丰富腐植质和炭化物,局部还可见已近炭化的植物根茎,表明该地段为昔日的地面,后为滑坡堆积物掩覆所致。后者分布深度多在11.9056.05m,标高191.855298.633m,滑带土主要亦为由可塑状紫红色含砾粉质粘土组成,厚0.403.50m,砾石含量2030%,径

42、0.20.5cm为主,少数1cm左右,次园、次棱角状,砾石中可见滑坡擦痕和磨光面。主滑面在纵向上,自东向西倾,坡角1030度,平均23.3度。号滑坡下段滑体西部主勘探线揭露结果,在垂向上亦普遍可见2个滑带:上部次级滑带埋深为16.0023.70m(标高176.034203.179m)和埋深29.4239.50m(标高162.614186.679m),滑带厚分别为0.300.40m和1.001.50m,滑带土由紫红、褐红及灰绿色可塑状含碎、砾石粉质粘土构成,碎、砾石直径0.25cm,以0.20.5cm为主,呈次园次棱角状,含量1030%,其中可见磨光面和滑坡擦痕。下部的主滑带埋深24.5052.

43、50m,标高142.02173.679m;滑带土由紫红、灰绿色含砾粉质粘土组成,砾石直径0.21.00cm为主,含量30%左右,次园次棱角状,其中可见擦痕和磨光面。于ZK29孔孔深52.5053.00m的滑带土底部,含较多腐植质,但未发现植物根茎,应为老滑坡在滑移过程中移地堆积的产物。滑面自东向西倾,倾角1024.71度,平均19.44度。据PD1平硐施工结果,于硐深3132m和49.350.5m以及深60m的次级滑带中,在碎石土中,均可见具磨光面的砾石和擦痕(参见附图5-4),但均无明显的连续滑动面,反映号滑坡下段目前滑动距离不大的特点。(三)滑床该滑坡的滑床,于ZK30孔以东,由灰黄、灰绿色碎石土组成;ZK30孔以西,主要由灰黄、青灰色长石砂岩及紫红色泥质粉砂岩构成。自后缘至前缘,滑床面总长度约为560m。三、号滑坡(一)滑体该滑坡滑体物质在上部主要由灰黄、棕黄夹灰红色碎、块石土构成,中为可塑状粉质粘土充填,碎、块石成份主要为灰黄、灰白、灰绿色长石细砂岩,夹少量泥质粉砂岩,粒径220cm不等,最大者为2830cm,棱角状,其含量一般多在6080%,局部达90%;其中部和上部多夹有12层厚度0.402.10m粉质粘土。于ZK15孔以西,顶部普遍分布一层厚度3.504.70m的可塑状含砾粉质粘土,其中砾石含量2030%不等。滑体总体为中密状,局部为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