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培训教材无线网络规划流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培训教材无线网络规划流程.doc(7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兴通讯UMTS网规网优初级教材无线网络规划流程中兴通讯UMTS网规网优部目录1 WCDMA无线网规概述41.1 自干扰系统41.2 软容量的特性41.3 混合业务51.4 其他特点61.5 WCDMA和其它系统规划对比62 WCDMA网络规划流程72.1 流程框图72.2 需求分析72.3 传播模型测试和校正82.4 规模估算82.5 网络仿真82.6 站点勘测和设计92.7 详细规划93 需求分析103.1 网络定位103.2 覆盖要求103.3 容量要求103.4 网规信息收集114 无线传播模型测试和校正124.1 传播模型介绍124.1.1 Okumura-Hata模型124.1.2
2、 COST-231模型154.1.3 通用模型164.2 传播模型测试184.2.1 测试设备准备184.2.2 测试站点选择184.2.3 测试路线选择204.2.4 测试环境准备224.2.5 测试结果处理274.3 传播模型校正274.3.1 传播模型校正的操作流程274.3.2 传播模型校正的具体步骤285 规模估算315.1 规模估算基本思路315.2 覆盖规划325.2.1 链路预算325.2.2 覆盖规模估算365.3 容量规划375.3.1 混合业务容量估算方法比较375.4 小结386 网络仿真396.1 网络仿真流程396.2 网络仿真模型及输入406.3 网络仿真结果分析
3、416.3.1 仿真出图416.3.2 仿真结果输出457 网规勘查477.1 基站选址477.1.1 基站站点的选择477.1.2 站点选择的一些基本策略487.2 数据采集487.3 勘查表487.4 站型确定及应用原则497.4.1 宏基站507.4.2 微基站ZXWR B03C517.4.3 直放站527.4.4 射频拉远ZXWR B03R537.5 天馈选型558 详细规划(无线参数规划)578.1 频率规划578.1.1 频谱分配578.1.2 保护带宽578.2 邻区规划588.3 公共信道功率规划598.4 码资源规划618.4.1 WCDMA码资源618.4.2 小区搜索过程
4、628.4.3 下行扰码规划638.4.4 下行信道化码规划658.5 切换参数规划668.5.1 频内切换(Intra-frequency handover)668.5.2 频间切换(Inter-frequency handover)688.5.3 系统间切换(Inter-system handover)698.6 位置区LAC规划708.7 路由区RAC规划701 WCDMA无线网规概述WCDMA无线网络规划的任务就就是在满足运营商提出的覆盖范围、容量要求、服务质量的前提下,运用理论分析,仿真,测试和勘查等手段,估算网络规模,设计网络构架,并以可控的成本完成无线网络的配置和部署。并根据系统
5、的实际表现和性能,对系统进行评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措施,解决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使系统性能得到逐步改善,提供最优的服务质量。服务质量系统覆盖系统容量优化及调整建网投资图 11网络规划的平衡关系WCDMA无线网规网优相对于GSM、CDMA系统的无线网规网优有很多共通性,但又有其内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规划优化复杂程度大大增加,这都与其自身的技术特点相关的。WCDMA的无线接入技术特点决定了WCDMA网络规划的特点、难点和解决方法,因此我们先要以WCDMA的无线技术特点为线索,概述一下WCDMA的特点和相应的网络规划的特点。 1.1 自干扰系统WCDMA系统是自干扰系统,
6、其干扰源主要是由于WCDMA系统是自干扰系统,其现象就是对于上行而言,随着用户数的WCDMA系统多径转输,且各信道共享频率、时间和功率资源,信道间的隔离又完全由特征码的统计特性的正交性来实现,而扰码以及扩频码的正交性都并不理想,因此必然会引入过多的干扰。同时不合的站点规划布局,又会带来其它小区的干扰。增多,上行干扰会增加,用户所需要的上行发射功率也随着增加;对于下行而言,同样随着用户数的增多,下行干扰也会增加,用户所需要的下行发射功率也随着增加。因此如果一个用户的功率非常高,则会导致其他用户的功率攀升。来自其它小区的干扰严重时体现就是导频污染。因此针对WCDMA系统的自干扰特点,必须进行细致的
7、规划,采用闭环功率控制、接纳控制和负荷控制等手段以避免用户的功率攀升。WCDMA无线网规网优的一个重要目标,也就是通过合理的规划优化,使系统内干扰最小化1.2 软容量的特性系统的容量是指系统能提供的可供同时通信的最大用户数。WCDMA系统的容量要用硬容量和软容量两方面同时衡量。硬容量是Node B为每个小区分配的信道数目限制(由基带通道数和频率资源决定),这与二代系统相同,它决定每个小区最大可同时处理多少个用户的通信。软容量限制源于CDMA的自干扰特性和对多种业务支持的特性。系统会为了减少干扰,保证业务质量而拒绝新的用户接入;在同样情况下,系统可能会拒绝高速业务而允许占用资源少的低速业务申请;
8、在网络繁忙时,降低某种业务质量要求而减少资源占用;这些都要用系统软容量来表示。结果导致因干扰或功率受限而允许的接入用户数或总的数据吞吐率是不固定的而与无线环境、业务构成和比例密切相关。随着ASIC技术的发展,系统的处理能力已不是容量的瓶颈,而软容量最终决定了系统的能力。WCDMA系统是上行干扰受限、下行功率受限系统。衡量移动通信的最重要的性能指标包括:网络覆盖、容量、业务服务质量。任何资源受限系统都必须通过合理的资源分配和调节来平衡系统中各自矛盾的需求。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形象的概括了容量、覆盖和业务质量之间的“三角”关系。容量,覆盖和业务质量都
9、有不同的极限,分布在目标三角形的顶点。如下图所示,为了达到更好的业务质量,会使得容量和覆盖受到影响;同理,为了达到较高的容量,则覆盖和业务质量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恶化。网络规划的目标使是网络的覆盖、容量和业务质量达到综合最优。图 12 容量、覆盖与服务质量之间的关系覆盖和容量密切相关。小区容量的增加导致干扰的攀升,从而导致小区覆盖的收缩。反之,小区容量的下降会导致干扰下降和覆盖的增加,这就是所谓的“小区呼吸”效应。通过链路预算,不同业务因覆盖距离不同所需要的发射功率不同。对于宏小区,覆盖距离越远,需要上下行功率越高,小区容量下降。相反,对于微小区,覆盖距离较短,小区能够支持的用户容量显著增加。业务
10、服务质量与覆盖和容量同样密切相关。业务服务质量对应链路性能上的指标是解调BLER和吞吐率。在WCDMA系统中最终影响这些指标的关键因素是服务链路所消耗的功率和码道等受限资源。 一般来说,功率资源配置越高,该业务的服务质量越高,覆盖越远,但容量会下降;相反,当该业务功率配置较低,用户服务质量会下降,覆盖降低,但小区支持的容量会上升。业务质量也是受限于区域覆盖和容量。比如是否存在覆盖盲区、上下行链路覆盖是否平衡,在容量要求下通信质量是否依然能够满足要求等,其中就涉及到掉话率、呼通率、切换成功率、话音的清晰度、PS域的时延、吞吐率各个方面是否满足要求。1.3 混合业务 WCDMA系统可为用户提供灵活
11、、广泛的多种类型的业务,这是WCDMA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同的传播环境下,WCDMA系统要求达到不同的传输速率目标值,如在高速移动中可达144 kbps,在步行情况下达384 kbps,在室内环境下达2 Mbps。WCDMA系统支持可变速率业务、混合业务、高速数据分组业务(多媒体等);还支持上、下行速率不对称的业务(上网等);并且为考虑到以后业务发展的要求,同时提供足够大的容量和灵活的速率匹配方法的数据承载能力。为了描述以上不同业务的业务质量,系统规定了如数据率、误码率、传输时延、时延抖动等等参数。总而言之,在WCDMA系统中,使用单一的爱尔兰模型无法准确地描述用户的业务需求,因此我们要采用更复
12、杂的业务模型。不同业务,速率不同,其覆盖与容量都不同,QOS要求也不相同;混合业务的不同比例和构成,系统容量也不同,因此这必然大大增加了无线网络规划的难度。1.4 其他特点WCDMA系统其他一些技术特点也会影响网络规划,如WCDMA系统支持软切换,它给系统带来额外的增益,可改善覆盖情况。再如WCDMA使用的一些新技术,天线分集、智能天线、多用户检测等,都会给系统带来性能的提升,如果实际系统采用了这些技术,规划时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影响。1.5 WCDMA和其它系统规划对比WCDMA无线网规网优相对于GSM、CDMA系统的无线网规网优有很多共通性,但又有其内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规划优化复杂程度大
13、大增加。这里对三个系统的网规有一个对比,见下表。表格 11 WCDMA和其它系统规划对比WCDMAGSMCDMA 2000干扰分析码道间非正交性干扰载频间干扰码道间非正交性干扰覆盖不同业务不同覆盖;存在小区呼吸效应覆盖能力一定,覆盖和容量可分开考虑不同业务不同覆盖;存在小区呼吸效应业务模型混合业务;承载和业务类型丰富;数据业务建模是难点语音业务为主;业务模型简单混合业务;数据业务相对简单容量软容量;混合业务容量估算是难点硬容量;容量计算简单明了软容量;混合容量计算相对简单站址规划选址要求较高选址相对简单选址要求较高仿真重要;覆盖,容量,质量的仿真简单(主要是预测覆盖)重要;覆盖,容量,质量的仿
14、真频率规划简单复杂(是GSM规划的关键和难点)简单扰码规划简单无较复杂2 WCDMA网络规划流程WCDMA网络是一个自干扰、软容量的系统,覆盖、容量和质量密切相关,需要在保证覆盖的情况下,合理设计网络负荷,同时又要控制系统干扰,使三者之间达到最佳平衡。网络规划的最终目标是要为运营商提供一张可持续盈利和发展的精品网络,在保证网络覆盖、容量和业务质量的基础上,实现综合的规划成本、建设成本、运维成本最低。针对WCDMA网络的技术特点,“一次规划,分步实施”是一种科学、经济、灵活的无线网络规划策略。一次规划重点确保网络规划总体目标,以规划为起点,优化为手段,在初期就考虑后续扩容时如何降低对现网运行系统
15、的影响,使无线网络易于建设和维护。但是,运营商有限的资金投入和放号用户增长规律,决定了WCDMA的网络建设不可能一步到位实现全网覆盖。因此WCDMA的网络建设可以分步进行,包括在时间上分期建设,以及根据地域规划有重点有步骤的建设。2.1 流程框图网规流程图如下图所示。图 21 网络规划流程框图2.2 需求分析在规划开始前,有必要和运营商进行有效地沟通,获取更多的信息,为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规划前,就要完成网规信息的收集工作,明确运营商可以提供的资源,如:网络定位,现网2G基站信息、电子地图、可用频率等。还要根据运营商要求的业务区,确定规划区的覆盖区域划分,了解规划区的地物、地貌
16、,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用户(数)密度分布,混合业务模型,确定业务区域划分,以及规划设计所要达到的目标。只有对运营商提出这些需求进行充分有效地分析,才可以制定出满足运营商提出的覆盖、容量、QoS等要求的规划策略。2.3 传播模型测试和校正无线传播模型测试与校正是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重要步骤,在无线网络规划过程中,无线传播模型帮助设计者了解预选站址在实际环境下的传播效果。设计者可以通过将传播模型运用在规划仿真软件中的方法来预测出所规划的基站的各种系统性能指标。但是需要知道的是,由于实际环境中电磁波多径传播的复杂性,因此能够完全准确地反映实际传播环境的模型是不存在的,只可能是尽可能的接近实际情况。在实际地
17、移动通信系统中,由于移动台不断运动,传播信道不仅受到多普勒效应的影响,而且还受地形、地物的影响,另外移动系统本身的干扰和外界干扰也不能忽视。基于移动通信系统的上述特性,严格的理论分析很难实现,需对传播环境进行近似、简化,从而使理论模型误差较大。此外,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省、市的无线传播环境千差万别。如果仅仅根据经验而无视各地不同地形、地貌、建筑物、植被等参数的影响,必然会导致所建成的网络或者存在覆盖、质量问题,或者所建基站过于密集,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就需要针对各个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进行测试,通过分析与计算等手段对传播模型的参数进行修正。最终得出最能反映当地无线传播环境的、最具有理论可靠性的传播
18、模型,从而提高覆盖预测的准确性。2.4 规模估算在预规划阶段,需要达到的目标是给出预测的基站数量和配置。通常的做法是从覆盖与容量两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首先通过无线链路预算结合传播模型,得到每种待规划业务的覆盖半径,再由待覆盖面积计算所需站点数;然后根据语音与数据业务的等效处理模型,结合各自的业务模型,将各种业务折合成某种虚拟的等效业务,从而得出为了支持所给业务容量所需的站点数。取覆盖与容量两方面需求的最大者,即可对网络的规模有初步的认知。但该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准确的,估算过程中诸多参数的取值差异会导致输出结果的较大差异性。2.5 网络仿真为了进一步确认和分析预规划阶段给出的基站数目和相应配置的
19、无线性能,需要通过WCDMA网络规划仿真工具对规划结果进行评估。通过仿真工具,可以有效地模拟现实网络的性能,对于规模估算的结论加以映证,通过物理调整和参数调整,使得网络性能最优化,并输出仿真报告,指导后期的网络建设和优化。仿真是规划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阶断,可以认为是最早的优化。在仿真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在现实网络中肯定会出现。但是对于3G这样的复杂系统,影响因素众多且相互藕合,理论上的容量覆盖预测值往往误差较大,也就是说仿真并不能反映出实际网络中的所有问题,仿真的作用也是有限的。2.6 站点勘测和设计在完成了仿真工具设计之后,需要对规划的站址进行现场勘测,选择合适的建筑物作为最终的实施站址。基站站
20、址选择是将工具设计的结果应用于具体的无线环境。同时还需要对站点进行天馈选则和站点设计,以满足实际的覆盖需求。这些结果都可以返回工具重新仿真、预测、调整,直到满足要求。2.7 详细规划站点勘测和设计完成后,经过适当的调整,最终网络拓扑确定后,还需要对系统的参数进行详细规划,包括下行基站各个信道的发射功率、频率、码资源、切换参数、小区重选参数以及邻区关系等。3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规划工作的第一步,也可以理解为准备阶断的工作,明确网规工作的输入输出,只有必要的信息都具备后,规划思路确定后,才可以有效地开展规划工作。需要明确的是,这类信息往往是需要运营商提供给我们的,不可以本末倒置,因为很多信息的确
21、定都是涉及到运营商自身的市场策略和运营方式的考量,已经超出了网规网优的工作范畴。3.1 网络定位3G网络与现有2G网络的关系遵循网络建设的延续发展,2/3G协同组网已经十分普遍,2/3G网络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必然是共存互为补充的。2G是3G覆盖的延伸,3G是2G业务的延伸,2/3G可以是一张网;2G以承载话音业务为主,3G以承载数据业务为主;2G为3G打下品牌基础,为3G培育市场和业务环境。R99和HSPA的关系当前HSPA已经成为UMTS网络标配,HSPA与R99的业务协调和分配也相当重要。一般情况下,R99承载会话类和流类业务,HSPA承载交互类和背景类业务。载波分配考虑到网络建设的阶断性
22、,一般初期是由HSPA和R99混合载波组网,后期可以考虑HSPA单独载波组网3.2 覆盖要求覆盖目标区域的界定以业务为驱动,划定有效目标覆盖区域,以及是否考虑室内覆盖,交通干道覆盖和热点地区覆盖等。覆盖区域的分类根据无线环境,业务密度划分区域类型,还可参考现网站点分布和话务分布进行区域划分连续覆盖业务的确定WCDMA不同业务不同覆盖,业务定位影响建网成本,常规的是要求CS64业务连续覆盖。覆盖率指标的确定需要依据RSCP和Ec/Io等指标来明确,比如在Dense Urban,要求95%的区域,RSCP= -85dBm, Ec/I0= -10dB等。3.3 容量要求用户数预测需要明确每个区域的用
23、户数。可以根据现有2G用户预测新增3G用户。业务预测需要明确各种业务的比例。不同应用环境的用户分布比例是不同的,不同应用环境中高中低端用户的分布比例也是不同的。业务承载策略数据业务的承载策略涉及运营商自身的运营的考虑,当前HSPA承载数据业务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考虑承担更多比例的数据业务量。业务模型业务模型需要明确,即各种业务的业务量大小,PS业务需要明确上下行比例。HSPA业务需要重点关注。网络负载设计科学利用2G话务分布预测3G话务分布业务承载策略:业务承载策略详见下表。表格 31 业务承载策略类别实际业务时延要求(单向)承载速率是否合适HSPA承载承载策略实时类语音150ms12.2kb
24、ps否DCH承载可视电话150ms64kbpsVoIP150ms15.339.6kbps是HSPA承载互动游戏250msN/A部分HSPA部分承载流类实时音频流2s4.725kbps是考虑一定的策,HSPA与DCH共同承载实时视频流2s64kbps2Mbps交互类Web浏览4sN/AHSPA承载WAP浏览4sN/A电子商务4sN/A背景类FTP无严格要求N/AE-mail无严格要求N/A3.4 网规信息收集网规信息收集模板如下,基本囊括了网规需要的信息。4 无线传播模型测试和校正4.1 传播模型介绍这里主要介绍三种常见的传播模型,其中通用传播模型为仿真软件Aircom自带传播模型,目前我们无线
25、传播模型测试和校正采用的都是通用传播模型。4.1.1 通用传播模型(Aircom自带传播模型)4.1.1.1 适用范围Frequency: 0.5G2G基站天线挂高Hb:30200m终端高度Hm:110m通信距离:135km。4.1.1.2 传播损耗公式Path loss = k1 + k2log(d) + k3Hms + k4log(Hms) + k5log(Heff) + k6log(Heff)log(d) + k7(diffraction loss) + clutter loss (1)其中,K1 衰减常数K2 距离衰减常数K3、K4 移动台天线高度修正系数K5、K6基站天线高度修正系数
26、K7 绕射修正系数Clutterloss地物衰减修正值d 基站与移动台之间距离(km)Hms 移动台天线有效高度(m)Heff基站天线有效高度(m)4.1.1.3 通用传播模型典型参数取值表格 41通用传播模型典型参数取值Dense UrbanUrbanSuburbanRuralHighwayK1158154148143140K24845423938K300000K400000K5-13.82-13.82-13.82-13.82-13.82K6-6.55-6.55-6.55-6.55-6.55K70.40.40.40.40.44.1.2 Okumura-Hata模型4.1.2.1 适用范围Fr
27、equency: 150M1500M基站天线挂高Hb:30200m终端高度Hm:110m通信距离:135km。4.1.2.2 传播损耗公式其中:传播距离d的单位为km,f的单位为MHz;为传播损耗中值;、 基站、移动台天线有效高度,单位为米;基站天线有效高度计算:设基站天线离地面的高度为,基站地面的海拔高度为,移动台天线离地面的高度为,移动台所在位置的地面海拔高度为。则基站天线的有效高度,移动台天线的有效高度为。(注:基站天线有效高度计算有多种方法,如:基站周围510公里的范围内的地面海拔高度的平均;基站周围510公里的范围内的地面海拔高度的地形拟合线;等等;不同的计算方法一方面与所使用的传播
28、模型有关,另外也与计算精度要求有关。)移动台天线高度修正因子:远距离传播修正因子:对于UMTS规划,基站的覆盖半径通常少于20km,也即。为对应各种地物的衰减校正因子,具体参数取值见下节描述。4.1.2.3 各种地物的衰减修正因子1. 密集城区 Dense Urban 校正因子:3dB2. 一般城区 Mean Urban校正因子:0dB3. 郊区Suburban校正因子:4. 农村Rural校正因子:5. 开阔地Open(Highway)校正因子:6. 准开阔地Qusi Open校正因子:以900M为例,计算得到的各种地物的衰减校正因子如下所示:表格 42 Okumura-Hata模型地物衰减
29、因子理论值KCLUTTER(900M)Dense Urban3Urban0Suburban -9.94 Rural-19.21 Qusi Open-23.05 Open-28.55 以上校正因子理论计算值比实际情况略夸张一些。实际项目使用中,可根据模型项目具体情况调整以上各参数取值。以下是一般的建议值。表格 43 Okumura-Hata模型地物衰减因子建议值KCLUTTER(850/900M)Dense Urban0Urban-2Suburban-6Rural-15Qusi Open-17Open-204.1.2.4 转化为通用传播模型表达式将Okumura-Hata整理为通用传播模型的表达
30、式,以900M为例,k1-k7取值见下:表格 44 Okumura-Hata的通用传播模型k1-k7取值dense urbanurbansuburban ruralQusi Openopen (Highway)k1149.83 146.82 136.87 127.61 123.77 118.27 k244.944.944.944.944.944.9k3000000k4000000k513.8213.8213.8213.8213.8213.82k6-6.55-6.55-6.55-6.55-6.55-6.55k7000000具体的折算过程excel见下:4.1.3 Cost231-Hata模型4.
31、1.3.1 适用范围Frequency: 1.5G2G基站天线挂高Hb:30200m终端高度Hm:110m通信距离:135km。4.1.3.2 传播损耗公式其中: 传播距离的单位为km,的单位为MHz;为传播损耗中值;、 基站、移动台天线有效高度,单位为米;移动台天线高度修正因子(与Okumura-Hata模型相同):远距离传播修正因子(与Okumura-Hata模型相同):对于UMTS规划,基站的覆盖半径通常少于20km,也即。为对应各种地图的衰减校正因子,具体参数取值见下节描述。4.1.3.3 各种地物的衰减修正因子各种地图的衰减修正因子与Okumura-Hata模型相同:1. 密集城区
32、Dense Urban 校正因子:3dB2. 一般城区 Mean Urban校正因子:0dB3. 郊区Suburban校正因子:4. 农村Rural校正因子:5. 开阔地Open校正因子:6. 准开阔地Qusi Open(Highway)校正因子:以2000M为例,计算得到的各种地物的衰减校正因子如下所示:表格 45 Cost231-Hata模型地物衰减因子理论值KCLUTTERDense Urban3.00 Urban0.00 Suburban -12.27 Rural-22.38 Qusi Open-27.06 Open-32.56 以上校正因子理论计算值比实际情况略夸张一些。实际项目使用
33、中,可根据模型项目具体情况调整以上各参数取值。以下是一般的建议值。表格 46 Cost231-Hata模型地物衰减因子建议值KCLUTTER(2000M)Dense Urban0Urban-2Suburban-8Rural-17Qusi Open-20Open-224.1.3.4 转化为通用传播模型表达式将Cost231-Hata整理为通用传播模型的表达式,以2000M为例,k1-k7取值见下:表格 47 Okumura-Hata的通用传播模型k1-k7取值Dense UrbanUrbanSuburban RuralQusi OpenOpen (Highway)K1161.21 158.16
34、145.88 135.78 131.10 125.60 K244.944.944.944.944.944.9K3000000K4000000K513.8213.8213.8213.8213.8213.82K6-6.55-6.55-6.55-6.55-6.55-6.55K7000000具体的折算过程excel见下。改变表格中的频点值可以得到其他频点传播损耗对应的k1-k7值。4.2 传播模型测试4.2.1 测试设备准备WCDMA无线传播模型测试主要准备以下设备:表格 48 无线传播模型测试设设备名称说明导频发射机发射频点、功率可调的导频信号路测仪包括接收天线、数据线、GPS 天线、硬件狗测试笔记
35、本电脑安装测试软件,备有电池和电源线车载电源包括点烟器连线、逆变器、电源接线板三角架固定天线全向天线传播导频信号,要求频段和发射机对应馈线、跳线连接导频发射机和天线,要求接头完好站点勘查设备包括数码相机、指南针、测距仪(或海拔仪)和GPS,并备有充电电池和充电器。用于测试站点的勘查。地图要求有详细路线常用工具包括钳子、电源线盘、活动扳手、绳子等关于路测设备及路测软件和导频发射机的介绍,在传模测试和校正的专题中会详细介绍。4.2.2 测试站点选择4.2.2.1 测试站点选择步骤1确定测试区域根据待规划区域的范围或客户需求确定传播模型测试的区域。2划分测试区域首先,根据测试区域地形起伏情况将测试区
36、域划分为三种地形:开阔地、丘陵、山地;然后,根据测试区域所在环境划分为:大型密集城市、中小规模城市、城镇和农村。最后,在测试区域划分的大环境下面,根据各种地物所占大致比例,进一步细分为:密集城区、一般城区、郊区和农村。3初步确定待测点根据划分的测试区域,在地图上标出测试站点的大概位置。4待测站点的勘查对待测站点进行勘查,记录站点的环境信息。5筛选站点根据记录的待测站点数据,按照选站原则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测试站点。6输出测试站点选择报告根据筛选出的测试站点信息,按照XX 业务区传播模型测试站点勘查报告模板的要求输出报告。4.2.2.2 站点选择原则1站点周围不能有明显的遮挡。2站点的天线挂高应和适
37、用该区域模型大致需要的天线挂高接近。站点应高于周围建筑物,但不能高出太多。密集城区测试站点天线挂高应比周围平均高度高10 米左右;一般城区测试站点天线挂高应比周围平均高度高15 米左右;郊区或农村测试站点天线挂高应比周围平均高度高1525 米。3对每种细分后的测试区域选择24 个测试站点,利用多个站点的测试数据进行合并校模,消除位置因素的影响;要求各测试站点周围的地形地貌应与需要校正的模型代表的环境地形地貌一致。对于密集城区,要求测试不少于4 个点;对于一般城区,要求测试不少于3 个点;郊区要求测试不少于2 个点;农村测试不少于1 个点。4对于一些小城市,传播模型可以用一种模型表征,不需要划分
38、为密集、一般、郊区。所以对这些小城市的测试,可以直接在市中心处选择一个典型的站点,然后围绕该站点进行测试。对于中等城市,可以考虑用两种传播模型表征:密集和郊区。对于这些中等城市的测试,需要选择两个典型站点。5在实际的测试中,有时局方强行规定在某一个小城市(密集城区)必须测满一定的点数,譬如3 个点,实际一个点就能跑完整个城市。如果局方一定要测3 个点,每个点还是要测全,路径重复没有关系。但是不要将三个点划分为不同区域跑不同的路线,那样可能导致每个站点数据量都不够,如果三个站点数据合在一起模正,是得不到较好传播模型的。6测试站点周围应包含足够的地物类型,并有相当数量的道路以便测试时各种地物都能到
39、达。7测试站点所在楼面不能太大。如果楼面比较大,天线需要增高,否则楼面(尤其是女儿墙)对测试信号传播影响较大。4.2.2.3 测试站点的环境信息记录1用GPS测量测试站点的经纬度信息。对于比较大的楼面,给出架设测试天线所在位置的经纬度。经纬度采用十进制表示,精确到小数点后五位。2用测距仪(或海拔仪)测量出测试天线挂高(天线中部相对地面的高度)。3按照指南针的指示,用数码相机按照北面、东北、东面、东南、南面、西南、西面、西北八个方向的顺序依次拍摄照片,照片拍摄位置周围不应该有遮挡,能够看到周围的地形地貌。还需要拍摄楼面的照片,照片中要求能看到测试天线。所拍照片要统一命名(XX(业务区)XX(站点
40、名)XX(方向或位置,如北面或楼面)。4给出周围地貌的描述,尤其是有遮挡的情况,需要给出遮挡物的高度以及遮挡物与天线之间大致的距离。4.2.3 测试路线选择4.2.3.1 测试路线选择步骤1了解大概的地理环境首先,需要对当地大概地理环境有所了解。一方面,需要购买当地详细的地图册(地图越详细越好,需要包括主要乡镇的街道图);另一方面,可以向本地人了解当地的地理和人文环境。2制定测试路线根据测试站点周围地形地貌和道路情况,按照路线选择原则设计测试路线。最好能在测试之前,对测试路线进行实地考察。3制作测试路线图在纸制地图上用笔标出具体的测试路线,或者在电子地图上标出测试路线打印出来。具体测试时,可根
41、据条件在agilent 路测软件中添加地图,实时监控测试的路线。4输出路线选择报告按照XX业务区传播模型测试路线选择报告模板的要求输出报告。4.2.3.2 测试路线选择的原则东西向和南北向的道路都应包括;各种距离的位置都应跑到;各种地物附近区域都应跑到;应尽量包括所有能跑到的道路,以一般道路为主,多跑小道(包括地物内的小道),最好选择宽度不超过3米的狭窄道路。避免在同样的路线反复测试。同一条道路上反复跑时,只记录第一次的数据。测试过程中停车时(如红灯)不记录数据(使用测试软件中的暂停功能)。测试半径应该尽量大,保证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最弱低于-120dBm;根据实际测试过程中的信号情况调整测试的
42、路线。对于中小城市的测试,跑到城市边沿信号还没有到-120dBm,也不需要再继续跑到远处的农村。测试过程中保持中速行驶,一般3060km/h。对于城中有湖泊和河流的情况,应该避开湖滨和河滨道路,避开水域做测试。对于城市中心有山的情况,可以测试山背面的信号,这样可以通过信号的衰减,校正得出衍射因子,但是要注意不要测试与基站同一面的山面上的信号,因为可能出现越往高处跑,跑的越远,信号越强的情况,(因为随着海拔的升高,遮挡会越来越少,)这样校正模型时就会出现距离越远,信号越好模型曲线的标准差就会加大。建议采用选择道路的方法:先跑东西向道路,再跑南北向道路,最终测试的道路形成网状结构,下列两图分别是两
43、种理想的路线图,图 41是实际路线图:图 42 路线图一图 43 路线图二图 44 实际情况下的路线图检查采样路线:保证采样路线在以测试站点为轴心,各径向方向上路线分布均匀合理,每个径向方向上保证23组采样数据。不可某方向路线采样太多或太少,每个方向上保证至少2组采样数据。对于超远覆盖站点的测试,由于测试距离比较远,难以按照各种区域都跑到的要求执行。对于这种站点的测试,电测路线只需要沿着希望重点覆盖区域的方向一直测试到接收信号降低到-120dBm以下返回,如果条件许可,可以在返回时平移一段距离后再返回,这样就有了两段可用的数据,有助于超远模型的研究。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李氏定理:在平均采样区间长
44、度为40个波长间隔内,采36或最多50个非相关抽样点能有效的去除快衰落的影响。采样间隔需大于0.38以确保非相关性。要求本征长度为6m,即在6m的距离内要采样36个或最多50个非相关抽样点。4.2.4 测试环境准备进行传播模型测试时,发射机、接收机、天线等设备组成的测试环境如下图所示:图 45 测试环境示意图4.2.4.1 发射端准备全向天线架设于楼顶或现有铁塔上面。测试点架设天线的第一菲涅尔区应确保无障碍。利用大楼顶面安装全向天线时,天线位置应尽量靠近楼边,避免大楼的边沿阻挡波束,并且应在各个方向上同时考虑到楼面边沿阻挡波束的问题。当天线必须离开大楼边沿安装,应尽量使天线架设在离开楼面较高的位置;如果架设于铁塔上,则要求天线高出铁塔最高点1m以上,避免铁塔本身对发射信号影响。天线和发射机连接跳线接头要求连接紧固(以手不能旋动紧固螺冒为准),跳线中段不能有盘绕情况。导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