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记叙文阅读高频考点解题技巧(实用!).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0308693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记叙文阅读高频考点解题技巧(实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记叙文阅读高频考点解题技巧(实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记叙文阅读高频考点解题技巧(实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记叙文阅读高频考点解题技巧(实用!).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记叙文阅读高频考点解题技巧以课本为纲,突破阅读难点(一)记叙文文体1、记叙文概念2、记叙文分类3、记叙文六要素(二)考点解读考点1:把握记叙的线索考点2:理清记叙的顺序考点3:记叙人称及其作用考点4:把握文章的主旨:考点5:理解赏析标题考点6:概括人物性格特点考点7: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考点8:关键句段的作用考点9:抒情方式及其表达效果考点10:赏析描写方法及其表达效果考点11:赏析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考点12:品味字词的表达效果考点13:鉴赏表现手法(-)文体概述1概念记叙文是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2、分类(1)写

2、人记叙文:通过描述人物的外貌、行为、心理、语言和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来刻画 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反映作品主题,如邓稼先、回忆鲁迅先生(节选)。(2)叙事记叙文:以表达事件为主,着重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通过事情的表达 表现作品主题,如驿路梨花。(3)写景记叙文:以写景为主,通过写景寄托感情,表现主题,如春、济南的冬天。(4)状物记叙文:以写物为主,通过写物抒发感情,寄托志向,如紫藤萝瀑布一棵小桃 树。3、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第1页共12页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课文例如:紫藤萝瀑布:“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 底的舱。”运用比喻的修

3、辞手法,将紫藤萝花比作“帆 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紫藤萝花的样 子。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描写形象,表意丰富,生动有趣。课文例如:伟大的悲剧:“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 猎作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挪威国旗以人的情态,表达了斯科特和伙伴们极度痛 苦的心情。3、反复的修辞手法:屡次强调,给人深刻的印象;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课文例如:紫藤萝瀑布:“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运用 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盛开的紫藤萝花的繁盛。4、排比: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人微,能收到层次清楚、描 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运用

4、排比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运用排比抒情,节奏 和谐,增强语势,表达强烈的感情。课文例如: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 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用“卓越”“热情澎湃”“大勇”高 度概括出闻一多在人生不同领域的成就和特点,条理清晰,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5、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课文例如:紫藤萝瀑布:“(藤萝)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运用 夸张的修辞手法,暗示生命的绵延长远,引人遐思。6、反问: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课文例如:一棵小桃树:“这花儿莫不就

5、是我当年耍做的梦的精灵吗? ”运用反问的修 辞手法,强调了 “小桃树”和“我”之间不同寻常的关系。7、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课文例如:太空一日:“为什么两边没有同时出现裂纹呢?因为两边用了不同的材料。” 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8、引用:增添文学性或趣味性。课文例如:邓稼先中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悲壮、凄凉的气氛,表现了邓稼先工作 环境的艰苦,突出他不辞劳苦的精神。考点12:品味字词的表达效果1、词语的含义:分析字词的本义和语境义(深层含义/引申义)课文例如:散步:“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熬过” 一词中“熬”有忍受疼痛 或艰苦的生活等的意思,“熬过”形象地写出

6、了母亲的坚强,流露出“我”的欣慰。3、词性的角度: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第10页共12页 课文例如:驿路梨花:“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闪 出”一词写出了哈尼小姑娘们动作的轻快、活跃,表现出她们活泼、快乐的特点。3、词语的感情色彩: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课文例如:春:“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辞卖弄清脆 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贬词褒用,“卖弄”本是贬义的词,有“炫耀、显摆”的意思, 用在这里是“表演”的意思。从听觉角度生动地描绘出鸟儿在和煦的春风中尽情鸣叫的可爱 情态。4、修辞角度课文例如:紫藤萝瀑布:“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

7、淡的局部,在和 阳光互相挑逗。”“挑逗”一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花在微风的吹拂 下摇摆的风姿,把紫藤萝花的活泼、顽皮、可爱表现了出来,表达了作者对紫藤萝花 的喜爱之情。答题模式:XX词带有的意思/运用了修辞手法,写出了的特点/内容,表 达了的情感。考点13:赏析表现手法1、比照(1)概念:将几个不同人、事、物进行比照;或把同一人、事、物不同阶段所呈现出来的 特征、行为等进行比照。(2)作用: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揭示本质;加强感染力;给读者留下鲜明印象。 课文例如:邓稼先中把邓稼先与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比照着写,把邓稼先放在中、美广 阔的社会背景下,高度评价了邓稼先朴实无华

8、、没有私心的人格魅力。2、设置悬念(1)概念:设置疑团,不作解答,以唤起读者“穷根究底”的欲望和急切期待的心理。(2)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课文例如:驿路梨花行文开始不久就给读者设置了悬念,即“这是什么人的房子?主人 是谁? ”而这个问题后来又两次误测,直到文章结束才得到解答。这样,就紧紧地吸引读者 一口气把故事读完,想知道个究竟,收到引人人胜的效果。3、衬托:(1)概念: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而的、有差异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 月的表现于法叫衬托。用类似的事物作陪衬叫正衬,用反面的、有差异的事物作陪衬叫反付。(2)作用:特点鲜明,矛盾突出

9、,形成强烈反差,突出主要人物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 想、悄感寺。课文例如:爱莲说通篇以菊花作旁衬,以牡丹作反衬,突出莲花傲然不俗、超脱卓群的 品性,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高洁品性。第11页共12页4、象征(1)概念:把抽象的思想感情用某一特定的具体事物表现出来。(2)作用:便要表达的感情更为含蓄、深刻,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深奥的道理通俗化, 激发联想,感染力强,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课文例如:驿路梨花一文中,作者用洁白如雪、不虚浮、不艳丽的梨花的具体形象,象 征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把本来抽象的社会主义风气的本质特征鲜明地揭示出来。5、伏笔(1)概念:上文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或物,对下文将要出现的人或事

10、预先作的某种提示或暗 示;或者说是前文为后文情节埋伏的线索。(2)作用:交代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让读者看到下文时,不至于产生突兀、疑 惑之感。有助于全文到达结构严谨、情节开展合理的效果。课文例如:阿长与山海经:“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 是怎么一回事。”为下文长妈妈为“我”买回山海经埋下伏笔。6、照应(1)概念:文章前后的内容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是对同一情况做出的解释、说明或交代。(2)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令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故事情节)更加严密。课文例如:紫藤萝瀑布结尾写道:“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 了脚步。”该句与开头的“我不由得停住了脚

11、步”相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结构清晰。第12页共12页(二)考点解读考点1:把握记叙的线索1、以事件开展为线索以事物为线索课文例如:散步是以“散步”这件事为线索来记叙的。2、以事物为线索课文例如:台阶一文围绕“台阶”,按“回忆旧台阶-亲为建新台阶做准备一建造新台阶一一新屋建成,父亲老了”行文。3、以时间变化为线索课文例如:雨的四季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分别写了雨在不同季节的不同特 征。4、以地点转移为线索课文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地点的转移为线索,分别回忆了儿时在百草园和三味 书屋的情景。5、以感情为线索课文例如:阿长与 山海经以“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具体表现为“不大 服

12、不耐烦一空前敬意一敬意淡薄至消失一新的敬意一深切的怀念。”6、明线和暗线课文例如:一棵小桃树明线是小桃树的经历,暗线是“我”的成长经历。解题思路:分析标题。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课文课文例如果文章线索是思想感情,那么要注意文中表达感情变化的词语。考点2:理清记叙的顺序(1)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开展、结局的顺序来表达。分为按时间顺序表达,按地点转换 顺序表达,按事情内在逻辑联系表达。作用:叙事完整,条理清晰,脉络清楚,使读者印象深刻。(2)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 序表达下去的一种方法。作用:文章曲折有致,制造悬念,引人人胜。增加叙事波澜,使文

13、章结构富于变化,防止 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课文例如: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从叶圣陶先生的逝世写起,抒发悲哀的感情,引出对 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的回忆。(3)插叙:在表达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 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作用:使情节更加完整。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生动饱满。帮助展开情节,第2页共12页 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饱满课文例如:带上她的眼睛中插叙交代“落日六号”的失事过程,解开所有的疑惑和悬念, 使情节更加完整,把小说情节推向高潮。(4)补叙:表达结束时,补充交代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作用:对表

14、达中提到的主要事件或人物做补充交代,推动情节开展,使人物形象更饱满,使 中心更突出。在文章最后对影响事件开展的关键伏笔给予披露,使之真相大白。课文例如:阿长与山海经:“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 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 守寡的孤孀。”补充交代了长妈妈的悲苦身世,再次强调了长妈妈的地位低下、不被人重视。 令插叙与补叙的区别:插叙插入的是基本领件之外的有关情况,去掉它并不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补叙补人的那么 是基本领件开展之中的有机环节,去掉它会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答题思路:概括倒叙/插叙/补叙的内容十对主要情节、人物

15、等方面的具体作用(十与中 心事件及主题的关系和作用)。考点3:记叙人称及其作用(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角度展开表达。作用:表达亲切自然,感情真挚。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能自由表达思想感情 和渗透作者的主观意识。课文例如:阿长与 山海经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所叙之事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亲眼 所见、亲耳所闻,使读者有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同时也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调动了 读者的阅读兴趣。(2)第二人称:以“你”“你们”的口吻或角度展开表达。作用:缩短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增强文章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课文例如:土地的誓言:“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文

16、章开始用第三人称,但随着情绪逐渐激动,作者直接与所表达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 以“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3)第三人称: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以一种表达发生在他人身上的事情的口吻,把 人物的经历、事情的经过展示给读者。作用: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比拟灵活自由,便于叙事和议论。课文例如:伟大的悲剧以第三人称的视角来表达,赞美了斯科特一行勇于探索、为事业 而献身的精神。考点4:把握文章的主旨:解题思路:(1)从文章标题入手第3页共12页 课文例如: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的标题说明这篇文章是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回忆、怀念, 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2)从文章的关键性语句(一

17、般是抒情、议论句)课文例如:紫藤萝瀑布:“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 的。”这个带有象征意味的句子,深化了文章的主旨,告诉人们: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都缺乏以使人畏惧人生,人应该是豁达、乐观、发奋和进取的。 (3)从文章记叙的事件入手课文例如:老山界主要表达了长征中红军克服重重困难,翻越一座难走的山一老山界的 故事,表现了红军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敢于战胜一切困 难的英雄气概。(4)从分析人物形象、景物特征入手课文例如: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宽厚待人、严于律己的做人品质和力求 完美、一丝不苟的作文态度,赞

18、颂了叶圣陶先生“确是人之师表”的高尚情操。(5)从体会思想感情入手课文例如:阿长与山海经赞颂了劳动人民淳朴、宽厚、善良、热情的品质,表达了 作者对长妈妈深深的怀念之情。(6)分析文章背景入手课文例如:邓稼先是杨振宁在好友邓稼先逝世后所写,高度赞扬了邓稼先伟大的爱国主 义精神和献身国防科技的崇高情怀。答题模式: 写人叙事散文:本文通过记叙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表现(反映、 歌颂、揭露、批判)了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的感情。 写景状物抒情散文:本文通过描写的景物(事物),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考点5:理解赏析标题1、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分析。驿路梨花标题一语双关

19、,字 面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深层含义即标题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课文例如:驿路梨花一语双关,字面上是指驿路上的梨花,实指梨花其人、梨花精神(即 雷锋精神)。1、标题的作用(1)内容上:说明写作对象;表达主要内容、事件;揭示文章情感、主旨、道理。(2)结构上:标题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起到总括全文、提纲挈领的作用。(3)表达上:假设标题新颖或运用某种修辞等,那么标题还有生动形象、新颖含蓄、引起读者 阅读兴趣的作用。第4页共12页 课文例如:带上她的眼睛标题新颖,设置了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考点6:概括人物性格特点1、抓住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进行综合分析课文例如:台阶:“父

20、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 得却露出些尴尬的笑。”运用神态、动作描写,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内心无比喜悦却又手 足无措的样子,这也折射出父亲的内敛与厚道。2、通过人物所做的事情来分析课文例如: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中通过写吃鱼丸一事,表现鲁迅先生做事认真、深入 实际的严谨品质。3、结合作者对人物的介绍或评价来分析课文例如: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 有严的一面,是律己。”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叶圣陶先生是一个待人厚、律己严的人。4、结合文章的社会历史背景来分析课文例如:老王:“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

21、你还有钱吗? ”结合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以及老王困窘的生活处境,更可见老王的善良、纯朴。答题模式:XX是一个的人,从XX人物描写/XX事件/作者评价/社会背景可以 看出。考点7:记叙文的表达方式1、表达: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开展变化老王:“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瞪,我坐,一 路上我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做的叙说和交代。课文例如:老王:“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瞪,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交代了 老王的身份,也说明“我”与老王关系融洽。2、描写: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课文例如:阿长与山海经:“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 一个大字。生动传神地

22、描写了长妈妈的睡姿。3、抒情:抒发和表达作者的情感。课文例如:阿长与山海经:“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流 露出作者对长妈妈深切的感激与怀念之情,寄托着作者对长妈妈的衷心祝愿。4、议论:作者对某个对象发表见解,以说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课文例如:伟大的悲剧:“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 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议论抒发感悟,既总结了全文,又画龙点睛,照应题目。5、说明: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第5页共12页 表达方式。课文例如:令考前须知: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为记叙和描写,为了更鲜明地表现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

23、感染力,有 时在记叙中也夹杂一些抒情和议论。一篇文章可以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他表达方式。 考点8:关键句段的作用1、开头位置作用: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点明中心。渲染气氛为下文作辅垫/引出 下文。埋下伏笔,设置悬念。课文例如: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开头两段:“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土地的誓言第一段第一句话:“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挚痛的热爱。”总领 全文,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2、中间位置作用:承上启下,总领下文,使文章结构更严谨。伏笔或铺垫,推动

24、情节开展。总结 上文,呼应前文课文例如: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 有严的一面”起过渡作用,总结上文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品德,引起下文叶圣陶先生律 己严的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赞扬。3、结尾位置篇末点题。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卒章显志,升华主旨。首尾呼应(照应前文或标 题)。令人深思,给人警醒或留有思考的余地。课文例如:说和做一-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最后一段:“他,是口的巨人。他,是 行的高标。”总结全文,强调闻一多先生是言行一致的伟人。答题模式:义X句/段起到开篇点题/总领全文/设置悬念/承上启下/首尾呼应的作用, 承接上文,引出下文/为做铺垫,

25、点明了中心/表现了感情。考点9:抒情方式及其表达效果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概念;不依托任何事物,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把内心活动和情感直接抒发出来的一种抒情 方式。课文例如:土地的誓言:“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 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直抒胸臆, 这是作者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表达了作者坚定的信心、不向任何困难屈服、愿为故乡死而后第6页共12页 己的壮志。2、间接抒情(1)借景(物)抒情概念: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 想寄寓在此经景此物中。课文例如:荷叶母亲通过写荷叶在风雨

26、中保护红莲的景象,来抒发对母爱的赞美之情。(2)托物言志概念:通过对某一事物的描写和表达,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使读者在欣赏文章时获得独 特的审美享受。课文例如:紫藤萝瀑布的作者借花喻人,根据自我经历、情感的需要,抓住紫藤萝花像 瀑布的特点,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从“流动向前”的紫藤萝瀑布中,得到向前奋进的力 量,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努力向上的思想感情。考点10:赏析描写方法及其表达效果(一)从描写对象1、人物描写(1)肖像(外貌)描写作用: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课文例如:老王:“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

27、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外貌描写,生 动形象地刻画了老王的外貌特征,突出他的病态,写出了他的身体极度虚弱,生命将逝。(2)语言描写作用: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课文例如:太空一日:“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语言描写,表现了地面工作人员对“我”的担忧以及看 到“我”安然无恙时的激动心情。(3)神态描写作用:反映人物的心理、精神面貌。课文例如:秋天的怀念:“当一切恢复寂静,她又悄情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眼 边儿红红的”是神态描写,表现了母亲强忍着内心的悲伤。(4)动作描写作用:反映人物的心理,展示

28、人物的精神面貌,直接表达人物性格并推动情节开展。课文例如: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抓”“扣”“伸”等动作描写。表 现了鲁迅光生的干练、轻捷和不顾一切、勇往直前的坚毅精神。第7页共12页(5)心理描写作用:揭示人物内心,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题。 课文例如:皇帝的新装:“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 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心理描揭示了帝复杂而又 微妙的心理变化过程,充分暴露了皇帝内心的怯懦、虚伪。答题模式:运用描写,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形

29、象,表现了性格(或心理),体 现了精神品质等。2、环境描写(1)社会环境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开展、深化主题。 课文例如: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 紧张。”交代了当时“凶多吉少”的社会背景,更能表达出闻一多先生的大无畏精神。(2)自然环境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课文例如:驿路梨花:“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 们身上。”交代了故事发生在夜晚的山间。渲染气氛,为下文做铺垫。课文例如:驿路梨花:“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 在迷茫的暮色中。”“挨”“延

30、伸”“消失”由近及远,描写出了山峦的层叠和一望无际;“迷茫的暮色”又说明“我们”行进山中时已经到了黄昏时候。这样描写山峦,点明时间, 衬托出“我们”的焦急心情,为下文“小屋”的出现做铺垫。 烘托人物性格、情感、心理课文例如:老山界:“路上有几处景致很好,浓密的树林里,节的开展,银子似的泉水 流下山去,清得透底。”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气氛,写出了红军战士翻 越老山界后的愉悦心情。推动故事开展,暗示人物命运和结局。课文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太阳已经没在西边低矮的树梢下,夜幕开始降临。” “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悬崖下面的地面开始变得模糊。”营造出了夜晚来临、 天色越来

31、越暗的场景,推动了情节的开展。深化主题。课文例如:植树的牧羊人:“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 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突出牧羊 人植树的伟大,深化文章主题一一保护环境,共建绿色地球。答题模式:烘托/渲染心情/气氛,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开展,表达了作者的感情。第8页共12页(二)从描写角度1、细节描写作用:对象可以是人、物、景,作用是小中见大,于细微处见精神。课文例如:回忆鲁迅先生(节选):“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 嗽起来。”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了鲁迅先生乐观开朗的性格特点。答题模式:通过细节,表现了。3、正面

32、描写和侧面描写作用:正面描写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描写烘托突出人物。事物。课文例如:台阶:“父亲一天砍一担半把已经磨穿了底的草鞋脱下来,垒在门墙边。”采用正面描写,写父亲出发很早,回家很晚,正面表现父亲 的勤劳、辛苦、执着而坚韧。“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写父亲穿破的草 鞋“堆得超过了台阶”,从侧面表现父亲的劳累,表达了父亲为实现目标不断努力的执着与 坚韧。答题模式:运用正面/侧面描写,从正面/侧面写出了,表现 了。4、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作用:动静结合,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动静相对,使形象更加生动形象。课文例如:春:“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

33、 运用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描绘出了花的繁密,展现了一幅五彩缤纷、充满生机的春的画面。 5、虚实描写作用:虚实结合,借助想象,能拓展表现空间,扩大意境,深化主题。课文例如:一棵小桃树:“那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存着一个欲绽的花芭,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运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 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实写),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 红的光(虚写)。”采用虚实结的描写方法,表现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给予作者 希望和信念。6、多感官绘景作用:突破语言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课文例如:紫藤萝瀑布:“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 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运用通感的手法,使无形的香味化成有形的颜色,用诉诸视觉 的色彩写嗅觉感受,富有诗意,具体地表现了花香给“我”带来的的缥缈轻柔的感受。答题模式:运用了描写手法,表现了,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考点11:赏析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1、比喻: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第9页共1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