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教师备课教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教师备课教参.doc(28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教师备课教参新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教师备课教参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参目 录前言一、教学资料的理念与特点二、设计思路本册教学资料的立意与内容结构一、本册教学资料的立意二、本册教学资料的内容结构第一单元 笑迎新生活第一课 珍惜新起点第二课 把握学习新节奏第二单元 认识新自我第三课 珍爱生命第四课 欢快的青春节拍第五课 自我新期待第三单元过富有情趣的生活第六课做情绪的主人第七课 品味生活第四单元 过健康、安全的生活第八课 学会拒绝第九课 保护自我前 言一、教学资料的理念与特点教学资料是个系统整体,从整体上把握了教学资料,即对教学资料理念、教学资料特点
2、和设计意图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将有助于我们理解、把握每一课的设计意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建议。因此先把我们关于教学资料的理念、教学资料编写的指导思想,以及我们对教学资料特点的认识与老师们交流。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一教学资料的基本理念1 基于“学习论的德育观,以帮助学生“道德学习作为教学资料的主要功能。当代德育的重点逐渐由“道德教育转向“道德学习,即由“培养论转向“学习论,强调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自主的道德学习,引导学生自己认识、自己体验、自己践行。学生是道德学习者,德性的成长发展靠自己学习,别人帮助、引导、促进是必要的,但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学习,好比别人不能代替自己吃饭一样。这是事物的发展必须
3、通过“自己运动黑格尔语的原理。基于这个原理、基于道德学习论的德育观,本教学资料的编写,更多地从学习者“学的角度考虑。教学资料的主要功能是帮助学生的道德学习,教学资料是作为学生道德学习的导引,作为学生通向道德世界的桥梁。 教学资料设计充分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重视学生的参与、体验、践行、思考。教学资料与学生的关系是对话关系,教学资料不是学生的“支配者、“说教者,而是学生的“对话者、“商谈者。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教育引导,而是教师作用的性质和方向不同了。教师与学生也是对话关系,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参谋、伙伴,是学生学习教学资料的组织者、引导者。如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所说:“积极引导学生自主
4、学习、“激发道德学习愿望。教师在组织、引导学生学习教学资料中,当然要帮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但更重要的是活化教学资料中所蕴含的德性精神,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焕发学生道德生命活力,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产生做有道德的人的强烈愿望;帮助学生提高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践行的能力。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2基于“生活德育论,教学资料力求走进学生文化。 学校道德教育旨在促进学生道德生命的成长。 道德生命是在健康、文明、道德的生活中成长与发展的。“课标明确提出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因此教学资料内容的确定充分考虑学生德性成长与
5、学生生活、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使其内容具有实践性、针对性。但教学资料内容的安排以学生自身成长的逻辑为主线。学生的成长,其理性因素的发展是连续性的,有一定的逻辑顺序;非理性因素的发展是非连续性的、间断性的。不同的成长阶段,有不同的矛盾和问题,据此教学资料内容的安排是逻辑和非逻辑的结合,也就是系统性、逻辑性与问题性、针对性结合。所谓系统性逻辑性,就是依据学生生理、心理、德性成长发展的序列安排教学资料;所谓非逻辑的、问题性的,就是结合不同年级学生发展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资料内容。我们依据上述两个方面整合教学资料内容。我们以初中三个年级为参照,标志成长的不同阶段。不同的成长阶段的心身发展
6、及其在生活和社会中所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是确定教学资料内容的依据。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道德学习是学生道德生活或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方面。教学资料作为学生道德学习的引导,就是引导学生过有意义的生活,也就是说,帮助学生提高生活和生命的质量,过积极向上、富有情趣的道德生活。因此教学资料的编写力求走进学生文化心理世界,用他们的眼睛去看,用他们的心灵去想。也就是说,教学资料力求从学生文化心理视界去思考、去设计、去表达。教学资料所设计的单元和每一课内容的选择,考虑是为学生所关心、所希望得到帮助的问题。我们力求做到在案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比较鉴别中辨认观点,在价值冲突的辨析中澄清观点,在自主探究中提炼观点,从而使
7、教学资料为学生所接受、所喜爱。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3体现当前德育改革的精神,以“主流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结合为教学资料编写的总原则。市场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网络信息、价值多元等等,使我们的德育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生态环境。贯彻课程标准有关“导向正确,内容科学的要求,教学资料既要帮助学生学会选择,又要进行主流价值观的引导。没有引导就没有教育。但引导不是代替学生的道德学习,道理已如上述。引导是以主导的价值取向,帮助学生自主的道德建构。教学资料要起这种引领作用,通过课文内容和多种形式的活动设计,引导他们自己认识、体验、践行,促进道德生命自由成长。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原则是道德学习论思想的体现。基于学习论的
8、德育理念和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结合原则,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教学资料的关系、学生与教学资料的关系都是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学资料不是学生的支配者、说教者,教师也不是道德权威,不是道德灌输者。教师作为学生思想品德课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伙伴,与学生共同使用教学资料文本, 教师教学资料学生三者相互对话,教师与学生相互教育和自我教育,共同学习,共同发展。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基于德育美学观,教学资料应是美的存在方式。美是生命的内在需要,德育也应当是美的,德育教学资料应是美的存在方式。美的教学资料是我们的追求。美的教学资料不仅仅表现在呈现方式上,更重要、更根本的是教学资料的内在美,是教学资料所蕴含的美德,教
9、学资料是美德的载体。教学资料作为美的存在方式表现在多方面。在内容选择上,我们力求符合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的要求,即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在组织结构上,注重不同内容的内在联系,有机整合,形成整体,力求和谐统一的美;在呈现方式上,讲究艺术性,贯彻课程标准有关“呈现方式要生动活泼、丰富多样,有利于学生自学的要求。我们还力求语言优美,图文并茂,版面活泼。考虑审美要求,有利于改变说教的面孔,使教学资料人性化、生动化,具有亲和力,不仅能使学生喜欢它,乐意接受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审美情趣,学会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所以,教学资料审美化,不只是关注美的工具价值,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领略思维之美
10、,享受文化财富,使自身变得更加高尚苏霍姆林斯基语。生命是美的,生命需要美。对成长中的少年说,使道德学习和审美学习结合,教育和生活结合,从而使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教学资料编写的审美化,并不在于追求豪华、浮华,而在于使其具有庄重之美,朴实之美,快乐之美;同时也考虑减轻学生负担,减低印制成本。 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二教学资料主要特点1避免德育课程学科化的倾向,追求教学资料内容的整合性生活是复杂的,德性成长是复杂的。生活与德性成长不是某一个学科研究的问题,思想品德课教学资料也是复杂的,做好教学资料也不是某一门学科的学问。为了避免思想品德教育的学科化,教学资料的设计考虑了两个方
11、面问题。一是改变把教学资料仅仅视为传授学科知识工具的状况,从过分重视道德知识传授转向增强课程的育德功能,重视促进德性发展。因此教学资料在注意传授道德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学习。二是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按课标有关规定,“选取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等学习内容有机整合,以生活主题模块的编写方式,统筹设计教学资料结构。也就是说,不按学科知识的系统,而是按生活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矛盾,把心理、道德、法律、国情四学科的内容,整合为统一整体。整合,不是机械相加、简单拼凑,而是依据其内在关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是一项很困难的工作。我们试图作这样的努力,但还存在不少的问
12、题,有待改进。 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2教学资料编写注重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体现教育内容的生成性教学资料是课程内容的载体,也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文本。教学资料应体现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是学生现有生活经验与教学资料内容的互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意义世界,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对教学资料内容都有自己的理解,具有不同的意义;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都可能生成新的教育内容。因此,我们主张用有意义的案例来呈现问题,提供问题发生的情境和分析问题的思路,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建构知识;注重认知工具的给予;注重信息资源的扩展和更新;注重学生生活逻辑的主导,使内容的呈现与活动设计融
13、为一体,即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以利于推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3教学资料有必要的留白,强化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资料内容的表达,要有适当的留白,为学生提供自由想象、自主思考的空间,避免简单化地作定义式的解读;力求在启动学生思维的基础上,在鼓励他们尝试探究的过程中,体现教学资料的开放性、诱导性、引领性。也就是说:要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给学生一种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新颖活泼的语言风格,便于学生接受
14、教学资料编写过程中,作者们不但重视贯彻课标精神,在教学资料内容结构上力求有一定的创新,而且在语言表达风格方面,也注重形成自己的特色。他们认为教学资料是与学生对话的文本,是陪伴学生成长的朋友,因此,不仅应以平等的、友好的语气说话,而且语言应简约、朴实、活泼,形成自己的风格。教学资料的作者认为应当尽自己努力做到:语言简约,但内容丰富,涵义深刻;语言朴实,通俗易懂,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生僻的词语,更少难懂的专门术语,但内容实在,没有空话;语言活泼,丰富多样,不呆板、不僵化,但富有情感、蕴含哲理,尽可能使用中学生喜欢的格言警句。教学资料使用平实、易懂的语言,但并不流于肤浅, 而是包含了生命意义、青春价
15、值、人生哲理等重大主题。只是这些重要而深刻的思想,尽可能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表达而已。教学资料的语言风格,得到了专家肯定,获得了较高的评价。专家们认为该教学资料“新颖、活泼,适合少年阅读“语言朴实、准确、流畅,便于学生接受。当然,这丝毫不意味着我们已做到完美、不存在缺点和问题了。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以上是我们认为应有的德育理念、教学资料理念,是我们劳动所努力追求的目标。也就是说,本教学资料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根本转变。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德育观:“培养论“学习论。理论基础:疏离生活的德育理论 生活德育理论。教学资料功能:讲授的文本 学习的文本;“支配者、“说教者 “对话者、“商谈者。教学资料任务:重知
16、识传授 重育人育德,重道德思维发展;重道德认知学习 重道德情感学习和道德行为学习。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回目录教学资料形态:道德知识载体 美德的载体。二、设计思路一教学资料体系的构建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组织教学资料内容有三个维度:学科的维度:分心理、道德、法律、国情。课程目标的维度: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学生生活的维度:认识自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社会逐步扩展的顺序。 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就本教学资料体系的构建而言,我们的追求是:既要体现综合,又要有整体感;形散神聚,杂而不乱。其基本点是:立足于学生当前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心理历程,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终身信守的价值取向核心概念,分年级
17、组织教学资料的逻辑体系、内容结构。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根据学生现实的成长历程的特点和需求,安排教学资料内容序列,同时结合初中学生不同年段的主要问题,确定各个年级的教育主题,围绕教育主题扩展教学内容。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根据现代教育精神突出“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的育人要求和“学会关心的21世纪教育主题,根据有关德育理论重视尊重、责任的基本价值观,根据我们对课程标准的整体把握,确定以“尊重、关爱、责任为整个初中阶段的基本价值目标。这种基本价值观的培养,将在初中各个年级的教育内容中以不同的方式体现。为体现整个初中阶段基本价值目标的精神,也为统整各年级教学内容,确定各个年级教育的核心概念
18、和教育主题。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根据学生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统一的特点,教学资料内容的组织也表现为逻辑性、系统性与针对性、问题性的结合。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基于上述几方面考虑,我们对各年级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核心概念和教育主题,做了如下归纳。初一年级学生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走向新的学习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统整本年级教学内容的核心概念是关爱、自尊、自强,兼及其他。其教育主题是珍惜初中生活,学做生活的主人。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初二年级是学生青春期过渡的主要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学习分化、同学关系等各种心理矛盾,需要帮助他们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指导他们顺利度过青春期。统整本年
19、级的核心概念是交往、合作、权利、义务,兼及其他。教育主题是学会交往与合作,做尊重法律的公民。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初三年级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结束,学生面临着多种选择:是劳动就业,还是升学?是升普通高中,还是升职业学校? 如何选择和规划未来,是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帮助他们明确责任与使命,学会选择。因此,统整本年级的核心概念是责任、使命,兼及其他。教育主题是承担社会责任,迎接希望明天。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图示:以有意义的生活主题为一级标题,建立相对独立的单元结构。 以体现价值取向的观点表达课题,这是二级标题,即课题作为支撑生活主题的重要环节。以洋溢生活气息、有寓意、个性化的内容,建立
20、框题,也就是三级标题。作为课题的分解和细化,根据“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的追求,在体例的编排上,有两个有特色的举措。一是在单元标题之下,设“主题探究。以主题统整单元的主要内容,安排任务型、课题式的“长作业,使之贯穿单元教学全过程。相对“课后作业的传统方式,这种前置的“长作业的方式,是本教学资料的创意。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作业所含问题与任务置于课文之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作业的实践性、操作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作业的连续性有利于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二是为寻求内容与活动浑然一体的效果,避免视觉上的紊乱,简化了过于繁琐的栏目设置。我们认为道德学习就是道德生活,在道德生
21、活中学习道德。理想的状态是道德活动、道德学习融为一体。教学资料是否具有亲和力,能否为学习者所喜欢,最重要的是教学资料内容本身,即教学资料内容是否为学生所关心、所感兴趣,学生感到的困惑、矛盾教学资料能否提供一种帮助;再就是教学资料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打成一片,即道德学习与道德生活相互融合。教学资料是否被接受,形式上多几个栏目设计,也可能有一定作用,但根本问题是要考虑教学资料的内容与学生成长需要相适合。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二教学资料内容的呈现本教学资料内容的呈现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基于生活问题基于案例情境基于活动体验“路线图:围绕基本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力求内容的呈现生活化、活动化,在启动思维的过程中提炼
22、课程目标的意义。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基本价值观的形成 三、使用教学资料 超越教学资料教学,是教育内容的生成;教学,是教学资料的再创造;教学,使用教学资料又超越教学资料。教学资料是人类文化、智慧的载体,是教与学的文本,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因此教学需充分使用教学资料,发挥教学资料的功能,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教学资料,而要发挥教师自己的创造性,超越教学资料。这就是活用教学资料。所谓教学是艺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教学资料的留白,最充分地体现了教学资料的开放性。这不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学习内容的生成,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教师而言,留白也为教师的教学创新,为自己教学智慧的展示,留有
23、必要的空间。教学,是对教学资料的再创造。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资料学生三者之间沟通的过程,是三者视界融合的过程。教学资料进入实际的教学情境,与影响教学的各种因素学生、教师、教学设备、教学场所等相遇,实际的教育内容是在教学资料与这种种因素相互作用中生成的。教学,使用教学资料,又超越教学资料。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教学资料是美的载体,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向学生充分展示教学资料中美的因素,和学生一起感受、欣赏教学内容中的美。我们还应当超越教学资料,向学生展示我们自身的教学艺术美、教育人格美,从而更有利于师生共同创造美的作品,即创造师生的德性美。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教学过程中教学诸要素的关系中,最
24、基本的是师生关系。教师既充分发挥教学资料的教育功能,也充分发挥自身作为教育资源的作用。这是超越教学资料的重要体现。在复杂的教学情境中,教师激活教学资料中蕴含的人类精神文化财富,促使其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就需要向学生展示自己的知识、情感、思想、性格,袒露自己的精神。这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影响作用。教学应是师生双方以完整的人格相互敞开,师生相互启发,相互激发,相互发现,相互创造,共同成长。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回目录本册教学资料的立意与内容结构一、本册教学资料的立意实验教学材料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是以学生生活与成长的需要来组织和编写的。七年级的学生是处于11岁的青少年群体,在其人生的发展中,也是儿
25、童期走向青春期的时期,是其成长中的一个新起点。初中三年时期,是学生人格与性格定型的时期,对一个人的人生有着重要意义。因而,在初中伊始,需要引导学生“珍惜初中生活,这便是本册书的教育主题。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本册书以落实课程标准中“成长中的我的部分内容为主,以学生自身的成长为我们的关注点,侧重体现对学生成长的关爱,引导学生在关爱生命的前提下,关心自己的生活,关心自己的学习,关心自己的成长,关爱自己的心情,关爱自己的安全与健康,过有尊严的生活。关爱、自尊、自强是这册书的核心概念。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我们认为,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和教学,是学生的教育生活中的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这一部分的教育生活一方面要引导
26、学生的其他方面的教育生活,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的日常生活。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在教学资料的设计过程中注意如下几点。1.引导学生正确解读与自己成长密切相关的学生文化。学生在生活中成长。学生生活中发生的事件,特别是那些在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现象这些已构成一种内涵丰富、有很高教育价值的学生文化,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这些生活中的影响和教育,带有自发的性质,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把握,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如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追星的问题、青春期的问题,就对部分学生的成长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因此,我们认为,选取学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与现象作为教育过程展开的切入点,
27、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与把握这些问题,正确解读“身在其中的“学生文化,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针对性的指导作用。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2.在冲突的解决中引导学生成长。生活是在选择中展开的,学生的成长也是在一个个选择中实现的,在面临冲突时做出正确的选择是思想品德课实效性的重要体现。因此,我们在组织教学资料内容时,有意识地选择学生生活中的冲突情境,选择带有冲突的问题,把学生带到冲突的情境中,思想冲突的解决过程也就是学生的成长过程。如在“珍爱生命一课中,以“水母项链的故事为依据,展开了“关爱的冲突:小月爱水母,却导致了水母的死亡。引导学生思考“小月是真的爱她的小动物水母吗?在这样的冲突解决中,引导学生懂得什么是真正
28、的关爱,以及如何对待自己喜欢的生命。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以反思为主线引导学生过自觉的生活。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我们认为,自觉的生活离不开思考,学生的成长也离不开思考,也可以说,正是在学会了一种对生活的自觉的反思后,一个人才结束了懵懂状态,开始自觉地把握生活。因而,学会对生活的自觉反思,非常重要。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儿童时期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自由的。学生的活动基本上是由家长或学校安排,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在完成家长与老师安排的日程表,属于自己支配的时间比较少。即使在自己支配的时间内,学生也往往是近于无意识的模仿性游戏状态,对生活的自觉与思考很少。进入初中,随着学生身心各方面发展的日渐成熟,
29、学习与生活的模式发生了变化。“我长大了的心态也使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学生开始思考生活方面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学生思考,促进他摆脱原来无意识的生活状态,开始自觉地把握自己的生活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在教学资料的设计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反思生活。如,在“欢快的青春节拍一课,在完成课标内容标准“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的基础上,以“感悟青春和“祝福青春为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青春的真正内涵“青春与年龄的关系。这种反思对于处于青春期的他们自觉地把握自己的青春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回目录我
30、们希望,这册教学资料的教学是学生走进自觉的反思性生活的开始。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二、本册教学资料的内容结构在“珍惜初中生活这一教育主题下,以关爱、自尊、自强为核心概念,根据这一时期学生日常生活与教育生活的特点与学生成长的需要,从引导学生生活的初衷出发,依据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本册书设计了四个相对独立的单元:笑迎新生活,认识新自我,过富有情趣的生活,过健康、安全的生活。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第一单元 笑迎新生活在学生的教育生活中,七年级上半学期是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生活的开始,初中的教育生活与小学生活有着很大的差异。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从学生群体而言,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升入初中,意味他们开始走出村落,
31、开始与更广泛范围内的同龄人接触,共同度过初中的教育生活;对于城市的学生而言,同样也意味着一次同龄群体的重新组合。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从学习内容而言,初中阶段的学习难度增加了,范围扩展了,学科的门类增加了,要求更适合的方法与策略,更合理地安排学习的时间。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这些问题,是学生在进入初中生活后马上面临的问题。依据课标“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部分“增强承受困难和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形成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的目标要求和内容标准中的有关规定,我们设计了第一单元,引导“笑迎新生活,在这个新的环境与集体中愉快地生活与成长,以积极的心态融入新的环境。做新生活的主人,是这一单元的核心设计意图。未经许可
32、 请勿转载本单元设计了两课以达成上述目标。第课“新的起点首先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一个“陌生的校园环境、人文环境。第2课“把握学习新节奏专门设立关于“学习的一课,以引导学生掌握初中学习的新特点、新方法,珍惜学习机会和初中的学习生活。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第二单元认识新自我从学生的成长特点而言,这一时期的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产生“我是初中生了、“我长大了等观念,开始与青春的亲密接触,青春时期的热情、朝气,连同青春的冲动一起叩响少年的心扉,容易出现对自己的一些错误认识,产生“逆反、“从众等有碍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心理。同样,这一时期的学生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答案:,喜欢自己思考人生与意义等重大问题。未经
33、许可 请勿转载针对学生成长的这些特点,依据课标“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部分“能够不断认识自我,悦纳生理变化,认识青春期心理和“客观评价自己,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品质的目标要求和内容标准中的有关规定,我们设计了“认识新自我这一单元,首先引导学生从认识生命的角度认识自我,接着,从了解青春的角度认识处于青春期的自我,最后从发展新自我的角度鼓励学生创造新的自我。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本单元设计了三课以达成上述目标。第课“珍爱生命引导学生珍爱生命,从认识生命的角度引导学生对生命进行思考,从自然生命与人类的生命的关系的广阔平台上认识人类生命的独特性,进而认识自己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从珍爱生命的意义上珍爱自己的
34、生命,提升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第课“欢快的青春节拍针对学生处于青春期的发展事实,引导学生认识青春期,了解青春,将自我定位于“青春的大背景中,引导学生在了解青春的意义的基础上,认识处于青春期中的“我,过欢快的、充满朝气、蓬勃向上的生活。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第课“自我新期待在前两课的基础上,本课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并且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我,认识到自我是常新的,是可以变化、发展的。在这个前提下,以现代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偶像崇拜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新期待,主动把握自我,发展自我。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第三单元过富有情趣的生活青春是蓬勃的时期,也是敏感、躁动的
35、时期,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常常面临情绪波动的困扰。青春是多彩的,也是好奇、冲动的,站在青春的门槛上的学生模仿力很强,分辨良莠的认识能力与自我控制的能力却有待提高,容易沾染不良的嗜好,脱离健康、高雅的生活。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针对处于青春期学生的这些特点,依据课标分类目标中“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能够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及内容标准“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部分“学习调控情绪形成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的目标要求,以及内容标准中“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的有关要求,我们设计了这一单元,引导学生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学会调适自己的情绪,避免在情绪不好的时候伤害他人,让自己的青春散发更夺目的光彩;同时
36、,引导学生学会辨识低俗与高雅的生活情趣,主动追寻高雅的生活,学会品味生活,陶冶自己的高尚情操,学会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本单元设计了两课以达成上述目标。第6课“做情绪的主人保持愉悦、平和的心境,是过富有情趣的生活的基础。本课在引导学生理解情绪多样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调控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生活充满快乐,从而为过富有情趣的生活和陶冶高尚的情操打下基础。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第课“品味生活生活是色彩斑斓的,但只有有高雅生活情趣的人才会体味到生活丰富的乐趣。本课在引导学生识别高雅与低俗生活情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追寻高雅的生活,使自己每天的生活都能充满情趣,时时品味生活的乐趣。未经许
37、可 请勿转载第四单元 过健康、安全的生活青少年在走出小社区村落的情况下,在“我长大了心态的促使下,开始关注社会生活的更广泛的领域,也开始接触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生活是形形色色的,其中,也包括一些不健康的甚至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危害的隐患,如黄、赌、毒、邪教等。这些都会对好奇心强、识别力较弱、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导致学生走上歪路。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针对这一社会生活的现实,依据课标中内容标准“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部分中“能够分辨是非,学会对自己行为负责,以及“学法用法部分中“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养成自我防范意识的目标要求及内容标准中的相应
38、规定,我们设计了“过健康、安全的生活这一单元,引导学生远离生活中的不良习惯与嗜好,远离不健康的娱乐活动;同时,从社会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出发,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并对学生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侵害行为保持高度警惕,掌握一定的自我保护策略。总之,引导学生在复杂的社会情境中,从提高识别力与自我保护能力的角度,帮助学生过健康、安全的生活。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本单元设计了两课以达成上述目标。第8课“学会拒绝从学生生活中面临的形形色色的诱惑说起,引导学生辨识不良诱惑,进而学会拒绝不良诱惑,过健康、向上的生活。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第9课“保护自我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学生生活中可能遇到种种侵害。本课从学生最经常
39、遇到的侵害如学习权利的侵害、健康权利的侵害等入手,引导学生养成保护自我合法权益的意识,了解保护自我的有效措施,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过安全、有尊严的生活。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回目录第一单元 笑迎新生活一、设计这一单元的原因1.初中是学生生活的一个新转折点。学生跨入初中,跨入一个新的学习阶段,这是其成长中的一个转折。在面对新的学校、新的同学和老师、新的班级以及新的学习任务时,学生的反映可能是复杂的,心理上也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应。设计这一单元,是为了引导学生把升入初中看成是值得高兴和祝贺的事情,从而使学生对新的学习阶段充满好奇和热情,编织新的梦想和期待,并能够产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在这个新的阶段有新的
40、发展。因此,把这一单元的名称定为“笑迎新生活,以“笑迎引导学生用乐观、积极、主动的态度迎接新生活,它完全不同于消极、被动适应。“笑表达了乐观、积极主动,还表示了有信心。这里用“迎而不用“应,因为“迎表达了主动、积极的心态,而“应,是“适应、“应对,含消极、被动意思。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2.学生进入一个新的教育生活场所,面对一个新生活的起点。初中生活是学生人生中的一个新起点,新的学校和班级是学生进入初中首先面对的环境。如何引导学生尽快地融入新的大环境和小环境,对新的学校、新的班级产生热爱与归属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以后的生活,是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3.学习生活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内容。
41、学习是学生各种活动中的主导活动,所以对学习问题专门设立一课。在新的学习阶段,随着学习任务的增加与难度的增大,学生在学习方面遇到困难是难免的,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可能会由小学时代的优秀生成为初中时代的后进生。因此,如何认识新阶段学习的新特点,保持乐观积极的学习态度,掌握初中学习的特点与方法,是学生能否在以后的学习中有信心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不断争取进步的基础,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本单元单独设计了“把握学习新节奏一课。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4本单元设计的课程标准依据。在课程标准中,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引导学生适应新的初中生活的内容,但是,对初中生身心发展的多方面要求都与这一新的起点有关。
42、考虑螺旋式课程设计模式,在初中生活开始时设计这一单元,进行有关内容的初步引导。本单元的设计依据是课标中的以下要求: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增进与老师的感情。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二、本单元的设计思路本单元分为“珍惜新起点和“把握学习新节奏两课。第一课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积极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包括新学校、新同学和新集体等方面,以愉快的心情生活在这个新的环境中,并对新集体开始产生归属感与主人公意识。这些都构
43、成学生展开的初中学习生活的环境:外在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第二课专门设计了关于初中生学习生活的内容,因为学习生活是学生在学校这个场所的最主要的活动,但初中的学习与小学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因此设计此课,以引导学生尽快把握新的学习生活的特点,掌握一些学习策略,同时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本单元单独设计一课谈初中的学习生活,主要考虑到初中阶段的学习是学生的一个转折点,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与小学相比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因此,学生很有可能产生一些困惑和不适应,而这个问题处理不好,极容易使学生丧失对以后学习的信心。所以,在初中生活开始时就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初中阶段的学习特点,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44、和策略,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从而珍惜学习的机会。这既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助于形成积极的学习观。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三、单元主题探究的设计 1设计意图本单元的主题探究活动是让同学共同为新的班集体设计班徽。主要是想为学生提供一个为新集体做贡献的机会,班徽的设计可以使他们在做的过程中,思考自己的新班级需要怎样的精神,同时给学生提供一个发挥他们的创造性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新集体产生归属感,增强学生集体意识,萌生集体荣誉感。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2.活动操作建议这个活动的前期设计工作是学生在课堂外进行的,可以在一开学就进行。在设计方案完成以后,教师可视实际情况用某一堂课或是班会
45、课的时间开展后期评选工作。教师还可根据实际的情况,在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小组或是班级其他小群体的力量开展活动,增加学生之间互动的频率,让学生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融入新的集体环境。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回目录第一课 珍惜新起点一、本课的设计意图1 本课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的学习环境、新同学与新的班级,与同学友好相处,对新的学校和班级产生一定的归属感,同时对初中生活充满兴趣,满怀信心地迎接初中生活。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2设计本课的原因1进入初中对学生来说意味着一个新的起点。新起点主要不是从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说的,而是指学生自身成长的新起点。为了珍惜新起点,为了更好地成长,要认识新环境。从小
46、学到初中,意味着学生从一个小学生成为了一个初中生,是学生发展中的新阶段,学习的环境,学习的任务都有了变化;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对学生一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将在这个阶段认识新的朋友,度过自己的青春期,为今后的升学或就业奠定基础。因此,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个新起点的重要意义,并进而珍惜这个新起点,成为本课设计的意图所在。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2学生进入初中后面临着新的学校环境和班级环境。进入初中,学生将在新的学校和新的班级中开始新的学习生活,新的学校或许是学生理想中的学校,也许并非如此,因而引导学生热爱新学校的是很重要的。新的班级是学生所面临的小环境,在这个新环境中,学生之间难免会有陌生感,而学生的
47、初中生活快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班级中同学相处得怎样,人际关系如何,因此,本课从班级人际关系入手,把班级中学生的相互熟悉,建立彼此的友谊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集体对学生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群体心理学的研究,一个好的集体对人的影响也是良性的。尤其对初中生而言,随着自主意识的不断增强,同辈群体对学生的影响力有逐渐加大的趋势。如果说小学阶段学生的首属群体是家庭的话,到初中阶段,学生的首属群体逐渐转变为同伴群体,因此,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对学生的成长是很重要的。正因为如此,本课把如何建设优秀的班集体、形成班级精神作为一个目标。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相对应的课标要求。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与沟通部分: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