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特别加时练(15)高三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特别加时练(15)高三总复习.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特别加时练(15) 高三总复习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特别加时练(15)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疾病谱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此带来了医学目的、医学模式的变革。世界卫生组织在迎接21世纪挑战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应当以人类的健康作为医学的主要研究方向。” “世卫组织的这一论断,恰恰与中医药学的基本理念一致。”“中医药作为国际医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为促进人类健康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表示,中医药学本质上是健康医学的先驱:中
2、医药学强调养生保健治未病的预防疾病思想,是一套完整的医学知识体系。这种医学特色和优势契合了当前的医学发展需求,这也是中医药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与基础。 目前,中医针灸和藏医药浴法分别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本草纲目和黄帝内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以“简便健康”著称的中医药,成为受人追捧的养生保健方式,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10月29日中医药越来越“国际范儿”) 材料二: 伊朗有位“洋中医”阿米尔?胡曼?卡扎米,现任世界针灸联合会副主席,曾获得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学位,主攻针灸临床。现在,他不仅在北京中医药
3、大学任教,还在北京、德黑兰等城市出诊,用手中的银针医治了众多病患。 同时精通中西医的他对这两种医疗方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一些病,比如感染,最好用西药进行治疗;有一些病,比如糖尿病、心脏病等,主要用西药治疗,但将中西医结合则能获得更好的效果;而对于一些慢性病、神经性疾病、疑难杂症等西医已经没有明显疗效的疾病,中医却往往有很好的治疗和康复效果,对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被中医药良好的疗效征服。数据显示,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每年13000多名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药,有70多个国家设立了中医学院或针灸学院,103个国家认可使用针灸疗法,其中,18个国家已经
4、将其纳入医保体系范畴。 (摘编自人民网12月17日洋中医胡曼:将针灸作礼物送给世界更多患者) 材料三: 上世纪60年代,引发疟疾的疟原虫对当时常用的奎宁类药物已经产生了抗药性,全世界都在研发新的抗疟药。屠呦呦从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获得启迪,最终发现了青蒿素。屠呦呦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将基于青蒿素的复合疗法作为一线抗疟治疗方案,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使非洲疟疾致死率下降66%,5岁以下儿童患疟疾死亡率下降71%。 近年来,中药在治疗危急重症方面的良好成效,让世界看到了中药的“能耐”。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学者从中药古方中萃取芍药、黄苓、甘草、大枣等4种植物的有效
5、成分,重新组合后制作出效果稳定的抗癌药。日本的一项研究证明,黄苓对骨髓瘤胞有抗增殖作用。在日本,许多汉方药企业建立了自己的汉方研究机构和中药材生产基地。韩国也成立了汉方药专门研究机构。在欧洲,英国、意大利等国也已经有公司以中草药为基础,进行中医药治疗肿瘤、糖尿病的研究与尝试。 (摘编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9月9日中医药与世界的70年:让世界看到中医药的魅力) 1.下列不属于中医药在治疗危急重症方面具有良好疗效的一项是() A.日本研究证明黄苓对骨髓瘤细胞有抗增殖作用。 B.耶鲁大学萃取植物有效成分用于制作抗癌药。 C.世卫组织推荐基于青蒿素的复合疗法用于抗疟。 D.对一些西医没有明显疗效的慢性病有
6、康复效果。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疾病谱发生巨大变化,由此带来了医学目的、医学模式的变革,当代医学应当研究人类的健康而非疾病。 B.胡曼精通中西医,他认为主要用西药治疗的疾病:比如感染、心脏病、糖尿病等,如果中西医结合则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C.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每年13000多名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药,有103个国家设立了中医学院或针灸学院。 D.屠呦呦受我国中医药古籍的启迪,发现了全新抗疟疾药物青嵩素,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3.请结合材料,分析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不断发展的原因。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7、。 材料一: 2018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1.5%,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1.0%,就业率持续缓慢下降,较2014届的92.6%下降1.6个百分点。2018届本科毕业生“受雇工作”的比例为73.6%,连续五届持续下降;“自主创业”的比例为1.8%,较2014届的2.0%略有下降;“正在读研”的16.8% 及“准备考研”的3.3%较2014届分别增长3.2个、1.4个百分点。 由于深造的分流,毕业生待就业压力没有明显增加。2018届本科毕业生待就业比例为4.2%,较2014届的4.5%略有下降。 (摘编自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材料二: 材料三: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陈何芳表示,在
8、社会转型背景下,“就业难”一直被认为是“考研热、读研热”的主要原因。这种没有明确发展方向、塞于推迟就业而表现出的逃避心理和逃避行为,会使个体在读研期间因缺少心理准备和学业规划,产生被动学习、无所适从等问题。更会因为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而缺少前进的动力,进而虚度光阴。这种动机是把学历的衍生功能作为读研的动力,缺少对学术本身的兴趣,因而也缺少为之奋斗的动力,进而影响读研的收获和成效。“仅就改善就业的功利目标而言,这样的读研方式,其实已经很难保证3年后他们就能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甚至可以说,在这样的动机状态下,他们的求学体验也很难幸福,因为如果不具备学术热情,研究生阶段所必需的大量的阅读、研讨、课程论文和学位论文的撰写。都可能让他们痛苦不堪。” 河南某高校教师焦翔宇表示,确实有一些同学以考研为名逃避就业,这些同学报名的原因可能是家庭压力、从众心理或侥幸心理等。但她同时也认为,考研是一件好事:“站在学校和老师的角度,还是鼓励去考,毕竟进一步的学习会对学生个人非常有益。”“考研的内驱力应该是提升自己、实现自我,只有这样才能学有所成。如果抱着其他目的考研、读研,最终也达不到自己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