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炉前坐李群玉孤灯照不寐风雨满西林多少关心事书灰.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60184880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炉前坐李群玉孤灯照不寐风雨满西林多少关心事书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火炉前坐李群玉孤灯照不寐风雨满西林多少关心事书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火炉前坐李群玉孤灯照不寐风雨满西林多少关心事书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炉前坐李群玉孤灯照不寐风雨满西林多少关心事书灰.ppt(6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火炉前坐李群玉孤灯照不寐,风雨满西林。多少关心事,书灰到夜深。【赏析】这首诗写得含蓄深远,透露出作者的寂寞身世和内心的孤愤。诗的起句写室内情景:一盏孤灯,照着无法成眠的诗人。灯是“孤”灯,已经表现出那种寂寥的情境;而青灯照壁,夜不能寐,更隐隐透出一种莫名的愁情。这种在绝句中称为“写景陪起”的起句,在这里起了渲染气氛、烘托环境、刻画内心情态的作用,并点明时间,勾画出诉之于视觉的形象。第二句宕开一笔,由室内而室外,描绘出一个具有特征的空间,构成诉之于听觉的形象。“风雨满西林”,风声,雨声,林涛声,落木的萧萧声,声声入耳。一个“满”字,更笔酣墨饱地写出了雨烈风狂的情状。是西林的风雨声撩人愁思,使诗人

2、长夜不寐?还是满林风雨象征着诗人难以平息的心潮?从诗人情景交融之笔看来,恐怕是二者兼有吧。第三句在绝句的写作中是很重要的一环,元代杨载在诗法家数中说:“大抵起承二句固难,然不过平直叙述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于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这首诗的第三句就有转折得力、另开新境之妙。在前面两句实以写景之后,第三句出之以虚写情,使前面的形象描写具有思想内涵的深度,并使全诗跌宕顿挫而逼出末句。在这里,诗人点明“多少关心事”,然而,是家事?是国事?抑或家事而兼国事?他都没有一字提到,只在第四句勾勒了“书灰到夜深”的诗人自己的形象。这一句其妙有三:一是点明“火炉前坐”的

3、诗题;二是“夜深”照应起笔的“不寐”,开合有致;三是通过关于“书灰”动作的细节描写,深入而含蓄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创造了一个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情境。“书灰”是活用“书空”的典故。晋书殷浩传记载,浩为中军将军,受命领兵去平定“胡中大乱”,中途将领叛乱,功败垂成。桓温就此“上疏告浩”,“竟坐废为庶人,徙于东阳之信安县”。浩被黜放,“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诗人未便明言的隐衷,也许可从此典推测一点消息吧。(李元洛)(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原文在第八课)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何灌行事有成的一组是(3分)()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或著崖石皆没镞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得

4、善田二万六千顷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A BC D【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析】说的是何灌不许辽人前来取水的做法,与“行事有成”无关说的是何灌针对水浅如何运粟的打算,不属于“行事有成”。【答案】D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活用词和特殊文言句式。2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3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1读准字音木直中(zhn)绳(ru)以为轮槁(o)暴(p)锲(qi)而不舍须臾(y)跬(ku)步舆(y)马 骐(q)骥(j)镂(lu)驽(n)马跂(

5、q)而望 参省(xn)乎己6特殊句式(1)判断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直接把主语和谓语放在一起表示判断。)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格式为“者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用否定词“非”表示否定判断。)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格式为“,也”。)(2)倒装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状语后置。第一个“于蓝”,表示动作“取”的处所。第二个“于蓝”表示比较。“于”相当于“比”。)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状语后置,介词结构“于水”,表比较。)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3)省略句以(之)为轮。7走近作者荀子(约前313前238),战国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名况,当时人尊称

6、他荀卿。汉代著作因避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赵国人。游学于齐,后三为祭酒(学长),继赴楚国,由春申君用为兰陵(今山东苍山兰陵镇)令,后终老其地。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虽属儒家学派,但也受到各家的影响,成为先秦时期的一集大成者。批判和总结了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对古代唯物主义有所发展。反对天命、鬼神迷信之说,肯定“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即自然运行法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承认人能通过“天官”(感官)和“天君”(心)的知觉作用认识客观世界,并强调思维对于感觉的辨别和验证,认为认识上的“公患”是“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为获得全面的正确的认识,

7、必须使心“虚壹而静”。但又把“心”看做“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和孟子的“性善说”相反,认定人性生来是“恶”的,“其善者伪也”,要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才可以为善,重视环境(“注错习俗”)和教育(“化性起伪”)对人的影响。政治上主张礼法兼治,王霸并用,坚持“正名”之说,强调封建等级制,反对世袭制。提出“明分使群”来说明国家制度和伦理道德的起源。在经济上提出强本节用、开源节流和“省工贾、众农夫”等主张。其“正名”学说包含着丰富的逻辑理论,对建立古代名学作出了贡献。为驳斥墨子的“非乐”,曾作乐论,系统论述了“礼乐”思想,认为“人不能无乐”,强调“美善相乐”。所作散文说理透辟,

8、结构谨严。其赋篇对汉赋的兴起有一定影响。著作有荀子。8了解背景荀况著有荀子32篇,内容涉及政治、哲学、治学方法、立身处世之道、学术论辩等方面。其文笔雄辩,说理透彻,气势浑厚,多用排比,又善用喻,有独特的风格。“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在“劝学”中,“劝”字不再是通常理解的“劝告”之意,而是“劝勉”的意思。“劝”的繁体字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本课设计两课

9、时第一课时(讲读13自然段)1吃透文本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说学习的意义非常重要,所以不能停止;另一方面是说对待学习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方法,那就是不能停止。第二段,论述学习的意义。作者多次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所用对比的事物常见、易懂,通过连类对比,自然使读者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第三段,论述学习的作用。“跂而望”不如“登 高 之 博 见”,“登 高 而 招”“顺 风 而 呼”“假 舆马”“假舟楫”都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同理,君子要善于利用学习的帮助来弥补自己的不足。2设疑激智(1)课文中心论

10、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论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2)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与荀子所说的“学不可以已”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荀子把“学而时习之”改为“学不可以已”,且通过君子之口说出来,这对纠正人们学习上常犯的不能持之以恒的毛病,更有针对性。由此可以看出,荀子抓住关键,解决了根本问题。就强调的程度来看,孔子虽然也“劝学”,但“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论语季氏)的根深蒂固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对学习目

11、的及其重要性的全面而正确地认识,而荀子则认为礼仪道德和系统认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这就在新的认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儒家“劝学”传统,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3)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 论 证 了 什 么 问 题?用“轮”“木”“金”的 比 喻论证了什么问题?“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 平;“轮”“木”“金”的 比 喻 论 证 了 学 习 可 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4)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什么观点的?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

12、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习的作用。(5)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而荀子却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二人的说法孰对孰错呢?两位儒家大师的观点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相悖。“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的是学习需要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学与思要结合起来。荀子并没有否定思考。他反对的是单靠坐在房间里苦思冥想的学习方法。他主张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以亲身的体验,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雄辩地证明了空想不如“善假于物”的学习。君子之所以能超过一般人的才德,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外物好好学习。推论起来,人如果善于利

13、用外物好好学习,也就可以成为有才德的君子。荀子把“所学”和“善假于物”联系起来,“这意味着学习的目的是要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知识去改造客观世界。”(引自严北溟关于劝学的说明)(6)“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这四个比喻中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强 调“臂 非 加 长”“声 非 加 疾”“非 利 足”“非 能水”,这 就 强 调 了“见 者 远”“闻 者 彰”“致 千 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

14、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答案答案】C(A省:省:xn,B跬:跬:ku,D跂:跂:q。)【答案】A(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答案】CE(CE都是“停止”的意思。A通“矣”,B已经,D治愈。)【答案】cbfdfa【答案】C(水:名词活用作动词,游泳,其它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6根据课文填空,使上下文连贯起来。(1)课文第二段作者用“_”作比,说明了学习可以使人超过原有水平;再用“_”的比喻说明一切事物本性都可以改变;最后用“_”作比,说明人的品行气质可以通过学习加以改造。(2)第三段先用“_”比喻说明学习的作用;再用“_”四个比喻,暗示人们只有借助学习才能增长知识才干;最后从这一串比喻中引出了“_”

15、的结论。【答案】(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2)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第二课时(讲读第4自然段)1吃透文本第四段,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论证学习要逐渐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2设疑激智(1)荀子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的?荀子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学不可以已”。从学习的意义方面论述。作者用了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人要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学习的意义是重大的,所以“学不可以

16、已”。从学习的作用方面论述。作者用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能够弥补不足,并得出结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于利用学习的帮助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因而“学不可以已”。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方面论证,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因而“学不可以已”。(2)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本文设喻的特点是什么?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

17、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三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四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3)有人说,劝学是一篇具有浓厚人文特色的文章,从开篇到结尾始终把“人”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进行论述,“人”实质上是反复咏唱的主旋律,透过文字,我们可

18、以发现写了哪些人呢?写了“君子”“吾”。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知 明 而 行 无 过”,“善 假 于 物”。吾:“尝终日而思”“跂而望”,知道“不如须臾之所 学”“登 高 之 博 见”;知 道“登 高 而 招”“顺 风而 呼”“假 舆 马”“假 舟 楫”的 效 果,是“善 假 物”的结果。但“吾”比“君子”低一个境界。(4)荀子散文具有怎样的特点?荀子认为“君子必辩”(非相),特别强调论辩的重要性。因此,与先秦其他诸子一样,荀子的说理文擅长论辩。但荀文以其说理的清晰、论辩的透辟、逻辑的周密,在先秦诸子说理文中别具一格。思想的深邃丰富,理论的系统严整,使其不仅单篇行文缜密,而且全书各章相

19、互照应,论证严谨周详。性恶篇开首即云:“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提出了“性”和“伪”两个概念。人的天性有耳目之欲,声色之好,因而出现争夺、残忍、淫乱等现象,要改变这种现实,必须用礼义进行教化,使人从善,并明确界定“性”是“天之就也”,即先天自然本性。“伪”即人为,“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即后天通过礼义的学习而形成的道德观念。区分了“性”和“伪”之后,再进一步论证“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矣”。提出“圣人化性而起伪”,“故圣人之所以同于众而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众者,伪也”,“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矣”。性恶论是荀子礼乐法术论的理论基础,故而不仅此篇论述周密,而且与荀子的整个理论系统相一

20、致。由于性恶,故须教育,教育当以礼义为本;也由于性恶,故须施行赏罚,于是性恶论和隆礼重法的主张,就相互贯通,相辅相成。荀子在文辞上,也相互呼应,如礼论云:“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认为“性”是一种原始材料,如性恶篇中认为“性”是一种天然之情致,而像劝学篇中“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等观点,也和“圣人化性起伪”的观点息息相通。总之,荀子之文思想严整,论证全面。为说明观点,层层论述,反复推详,一篇中首尾一贯,一气呵成,整体理论系统严密,各篇之间颇有照应,故而周密严谨,恢宏博大,风格浑厚。荀子大量运用许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譬喻,深入浅出,生动巧妙地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

21、,使深奥的理论浅显易懂。如劝学篇,几乎都是引类譬喻重叠构成,并且譬喻的运用变化多端,或正反为喻,或并列为喻,辞采缤纷。荀子还喜欢用大量排比句法,或以韵语描写、抒情,增强了气势,调谐了音节,更富于说服力和感染力。【答案】(1)B(2)A(3)D(4)D(5)B【答案】(1)C(向远处看。A每月阴历十五,B盼望,D声望。)(2)D(听到。A使听到,B闻名,C名声。)【答案】D(都当“比”讲。A在,B对,C向。)【答案】A(名词作动词用,使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作动词。)5下列句子与其他各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陈胜者,阳城人也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答案】D(

22、D为定语后置,其它都是判断句。)6本文紧扣“_”这一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第二段论述的是_,第三段论 述 的 是 _,第 四 段 论 述 的 是_。全文主要运用了_和_的论证方法。【答案】学不可以已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原文展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苏洵辨奸论【名句背景】宋代的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都是著名文学家,相传苏洵27岁才发愤读书,通读经史百家,下笔顷刻数千言,得到宰相韩琦看重。后来成为秘书省的校书郎,参与国家的礼书修订。【名句译释】事物存在一定会到来,道理存在有一定的规律。只有心静的人,才能够看到一点苗头就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月亮周围有一圈光晕就能知道将要刮风,柱子下面的石基湿润就能知道将要下雨,这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名句评析】“月晕而风,础润而雨”是人们从日常天气现象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作者引用人们熟知的民间谚语,通俗易懂地说明只要静下心来认真观察,我们就能从微小的迹象中了解发展的趋向或即将发生的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