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角度预测未来中日关系发展趋势(精)讲课稿.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60176379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2.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经济角度预测未来中日关系发展趋势(精)讲课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从经济角度预测未来中日关系发展趋势(精)讲课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经济角度预测未来中日关系发展趋势(精)讲课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经济角度预测未来中日关系发展趋势(精)讲课稿.ppt(6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从经济角度预测未来中日关系发展趋势(精)序言序言中日关系集中体现和浓缩了国家关系的复杂性,它既是邻国关系,又是大国关系;既是“东西”关系,又是“南北”关系;既有历史上和平与对立的双重关系,又有现实中依存和竞争的双重关系。中日关系正处于历史上的关键时期,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是两国人民,特别是两国政治家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从战略角度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从战略角度看待和处理问题,主要就是从历史、全局、未来角度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双边贸易双边贸易据日本海关统计:2009年,中国、美国和韩国是日本前三大出口贸易伙伴,出口额分别为1096.1亿美元、37.4亿美元和472.5亿美元,下

2、降12.3%、31.7%和20.5%,占日本出口总额的18.9%、16.2%和8.1%。2009年,日本进口排名靠前的国家是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和一些产油国家。其中,自中国和美国进口分别为1224.8亿美元和588.8亿美元,占日本进口总额的22.3%和10.7%。直接投资直接投资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始于1979年,当时仅为1400万美元。2004年底日本累计对华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达461亿美元,约占我国引进外资总量的9%左右,超过欧盟25国对华累计直接投资的总和。近年来,我国企业开始实行“走出去”战略,“三九”集团和海尔集团、海信集团等开始向日本国内进行直接投资,在日本设立了销售公司。中国对

3、日直接投资仍处于起步阶段,投资额也很小,但这毕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政府间资金合作政府间资金合作亦即日本对华ODA,包括对华日元贷款、无偿援助和技术合作。其中日元贷款规模最大,从1979年到现在,累计总额已超过3万亿日元,约占中国接受外国政府贷款总额的一半左右。日本对华ODA一方面支援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和经济建设,另一方面也为日本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更多机会,促进了双方的经济合作。对日影响对日影响对日本来说,现在中国已成其最大贸易伙伴和总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出口国之一。据日方统计,从年至年,日本对华出口年均增长达,远高于同期日本总出口年均增长的水平。年,日本对华出口为亿美元,年增至亿美元,年间增

4、加了倍多。日本对华出口占其总出口的比重也从年的上升到年的。对日影响对日影响中国还是日本对外投资的主要对象,每年在华日企的产值高达数百亿美元。日本所以能摆脱“失去的十年”(1985-1995年日元升值,导致财富向美国转移,就是所谓的“失去的十年”)的经济低迷局面,连续年实现经济回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对华贸易和投资。因此,日本学者指出:“离开作为世界经济发动机的中国,就谈不上日本经济的恢复和产业的发展。对中影响对中影响对中国来说,日本是主要的外贸对象、出口收入来源之一及最大的外资来源国。年,中日双边贸易占当年中国外贸总额的近八分之一;对日出口达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出口收入的近十分之一。到年月底,日本

5、对华实际投资约达亿美元,约占中国吸收外资总额的十二分之一。对中影响对中影响日本还是中国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主要对象国。年,中日技术贸易额达亿美元,同比增长,而该年中国同美国的技术贸易额为亿美元,同比增长。中日技术贸易无论总量和增幅都超过中国同美国的技术贸易。2、中日双方的竞争关系中国的发展对日本不是威胁,而是机遇。这一观念正为越来越多的日本人所接受。但并不是说中日经济之没有竞争。区域竞争“中国制造”VS“日本制造”区域竞争区域竞争“雁形经济结构”是日本经济学界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提出、六七十年代开始推行的一种经济模式,其目的是为建立以日本为核心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集团提供理论依据。1988年5月,日

6、本总理大臣咨询机构“经济审议会”曾提出过一个“东亚经济圈”的构想,圈内成员包括日本、亚洲“四小龙”和东盟。“东亚经济圈”借用的经济模式就是“雁形经济结构”,而日本将自己定位为东亚经济圈中的“头雁”。区域竞争区域竞争然而,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等影响,日本经济在高速发展中潜伏的泡沫开始破裂,大量企业破产,失业率居高不下,日本经济进入了持续十年的衰退期。而中国利用成本低廉的劳动力,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世界各国,特别是与东南亚国家。中国与东盟(10+3)关系走在了日本前面,挑战日本“东亚经济圈”。“中国制造中国制造”VS“VS“日本制造日本制造”其实,高技术的竞争是中国制造VS日本制

7、造的核心所在。因为劳动力成本底,贴近市场等原因,低成本、低附加值的制造业中国具有巨大优势。中国制造目前只是高新技术远远落后日本,而日本政府要求日本制造业保证有10左右的核心产业留在日本。日本为什么要将核心技术紧紧攥在手里?上海华虹NEC前总裁国吉敏彦曾向记者吐露苦衷:“日本是个资源贫乏的岛国,技术是日本最重要的资源,如果将技术倾囊出让,日本就会变得一无所有。“中国制造中国制造”VS“VS“日本制造日本制造”但日本企业也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与它反其道而行之的欧美企业乘虚而入,抢占了中国市场。如今,曾在中国市场独领风骚的日本汽车和家电产品已风光不再。这也是日本企业近两年重新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企

8、图卷土重来的重要原因。尽管它不想给中国提供核心技术,“但它后来会发现,它不得不向中国提供技术,因为欧洲国家在向中国提供技术,美国在向中国提供技术。”西门子家电中国公司销售总经理吴建科说。“中国制造中国制造”VS“VS“日本制造日本制造”中国虽然已成为世界加工厂,但中国的制造能力主要集中在轻工领域,重化工业的制造能力仍然落后于日本。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日本重化工业在整个日本经济结构中的比重超过50,但目前中国的重化工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仅占有30多的比例。“中国制造”和“日本制造”各有所长,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制造和日本制造可以并驾齐驱,未来的东亚经济会出现中国和日本两个金字塔的结构。随着中国

9、服务业对外开放,日本企业也将加入这一行业,形成合作与竞争双重关系。在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况下,日本企业遵循市场指导增加对华投资。从长远来看,中日经济应该是合作与竞争并存,合作大于竞争。“中国制造”畅销全球3 3、中日双方贸易的特点及趋势、中日双方贸易的特点及趋势双边贸易规模继续扩大,我国对日逆差可能进双边贸易规模继续扩大,我国对日逆差可能进一步增加。一步增加。对日贸易增长慢于中国外贸平均增长水平,日对日贸易增长慢于中国外贸平均增长水平,日本作为我国贸易伙伴的重要性将略有降低。本作为我国贸易伙伴的重要性将略有降低。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趋势加快,对日技术密中国出

10、口商品结构升级趋势加快,对日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比重将继续提高。集型产品进口的比重将继续提高。中日之间的经济互补性长期存在,中国的比较中日之间的经济互补性长期存在,中国的比较劣势将有所缩小。劣势将有所缩小。日本企业对华投资有所放缓,但今后仍然具有日本企业对华投资有所放缓,但今后仍然具有增长的潜力和可能性。增长的潜力和可能性。双边贸易规模继续扩大,我国对日逆差可能进一步增加双边贸易规模继续扩大,我国对日逆差可能进一步增加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00-2007年期间,中日双边贸易的规模扩张趋势比较明显,2002年超过1000亿美元,2006年又突破了2000亿美元;2007年达到2320亿美元。其中

11、,我国进口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对日本的出口,累计贸易逆差相对于贸易总额的比例从1990-1999年的平均1.9%扩大到2000-2007年的8.9%表明中日双边贸易的不平衡程度在2000年以后继续扩大,中国在进口方面对日本的依赖程度仍然高于出口。双边贸易规模继续扩大,我国对日逆差可能进一步增加双边贸易规模继续扩大,我国对日逆差可能进一步增加预计这种格局今后将持续,2009年双边贸易超过3000亿美元,贸易逆差将增加到400亿美元左右。对日贸易增长慢于中国外贸平均增长水平,日本作对日贸易增长慢于中国外贸平均增长水平,日本作为我国贸易伙伴的重要性将略有降低为我国贸易伙伴的重要性将略有降低根据海关统计

12、计算,20002007年期间,中国对日出口和进口的年均增长速度均低于全国外贸平均增长水平,尤其是出口低了12.1个百分点。受其影响,中日双边贸易额在我国双边贸易中的排名已经由第一位下降到第三位。根据日本海关统计,日本对外贸易的国别结构2000年以来出现较大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对华贸易比重由2000年的9.9%,提高到2007年的17.7%,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总体来看,中日双边贸易具有继续扩大的潜力,日本作为中国重要贸易伙伴的地位并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第三大贸易伙伴的地位。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趋势加快,对日技术密集型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趋势加快,对日技

13、术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比重将继续提高产品进口的比重将继续提高长期以来,中国对日出口中以劳动密集型商品为主,机电产品的比重在1992年仅有4.4%,2000年提高到21.1%,2006年进一步上升到33.8%,超过了纺织品成为第一大类对日出口商品。纺织品则在2000年以后明显下降。从进口来看,中国主要进口机械设备等资金密集型商品的结构不但没有改变,反而更加明显。机电产品、金属、化工产品等进口的比重均出现上升,纺织品则明显下降。这种结构变化说明中国的技术和资金密集型商品在对日出口中地位明显提高,商品结构升级效果明显,今后具有继续扩大的可能性;但是对机械类商品进口仍将长期保持较高的对日依赖性。中国出口商

14、品结构升级趋势加快,对日技术密集型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趋势加快,对日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比重将继续提高产品进口的比重将继续提高联想公司最新发布的一款全新的智能手机乐Phone中日之间的经济互补性长期存在,中国的比较劣势中日之间的经济互补性长期存在,中国的比较劣势将有所缩小将有所缩小双边贸易主要商品的特化系数(一般来说,某种产品的贸易特化系数越接近 1,说明出口额远远超过进口额,该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就越强;反之,如果贸易特化系数越接近于-1,则说明进口额远远大于出口额,该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就越弱。)表明,中国原有的比较优势商品仍然保持了优势,并且具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中日之间的经济

15、互补性长期存在,中国的比较劣势中日之间的经济互补性长期存在,中国的比较劣势将有所缩小将有所缩小另一类是差距有所扩大,但逆差的相对程度并不高,如化工产品由1992年的24.0%扩大到2006年的38.7%。从产业分工的角度来看,除了纺织品的产业内贸易程度下降,垂直分工趋于明显之外,机电设备等其他商品总体上产业内贸易程度上升,水平分工特征加强。这主要是由于这些产品的加工贸易比重比较高,中国的加工组装能力明显提高的表现。总体来看,中日之间存在的经济互补性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下去,多数比较劣势商品的劣势差距将明显缩小。日本企业对华投资有所放缓,但今后仍然具有增长日本企业对华投资有所放缓,但今后仍然具有增

16、长的潜力和可能性的潜力和可能性20002006年期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累计达到333亿美元的规模,超过了20世纪90年代10年的对华直接投资总和,但是年均增长速度仅有7.9%,比90年代平均水平降低14个百分点。20062007年期间,日本的投资出现了20%30%左右的下降,由于企业正在进行区域布局调整,未来的走势存在不确定性,在中国吸收外来直接投资的重要程度将可能继续下降。日本企业对华投资有所放缓,但今后仍然具有增长日本企业对华投资有所放缓,但今后仍然具有增长的潜力和可能性的潜力和可能性但从日本的角度来看,2000年以后,中国在日本企业对外投资目的地中的排名是上升的,比重也有明显提高。目前虽

17、然仍然低于美国、欧盟,但已经超过了东盟,成为第三大投资目的地。因此,今后随着经济形势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变化,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仍然具有继续扩大的潜力。中日经济关系中的主要问题和风险中日经济关系中的主要问题和风险中日双方在全球商品市场的竞争关系日渐中日双方在全球商品市场的竞争关系日渐明显。明显。中国产品整体仍然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位置,中国产品整体仍然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位置,与日本存在较大差距。与日本存在较大差距。中国与日本在获取资源领域的竞争激烈程中国与日本在获取资源领域的竞争激烈程度可能超过工业品的市场竞争。度可能超过工业品的市场竞争。中日之间的贸易摩擦难以避免,甚至可能中日之间的贸易摩擦难以避免,甚

18、至可能上升为宏观经济政策层面的摩擦。上升为宏观经济政策层面的摩擦。中日双方在全球商品市场的竞争关系日渐明显中日双方在全球商品市场的竞争关系日渐明显由于产业转移和经济发展模式的雷同化,中日两国之间的产业结构具有相似特点,贸易结构十分接近。一般来说,出口商品结构是否相近是评价双方商品竞争关系的标准之一,如果二者的贸易结构非常相似,表明比较优势相近,目标市场趋同,更容易成为竞争对手。反之,表明双方的比较优势不同,目标市场差异较大,具有互补关系。中日双方在商品市场的竞争关系明显。例如,根据同全球贸易统计的计算,在中国和日本面向全球市场的出口中,一般机械、电气机械所占比重都很大,而且比较相近,在全球出口

19、中所占份额也较多,说明这两种商品在各自出口和全球市场中具有相近的地位,目标市场领域相互重合,具有明显的竞争关系。中日关键商品出口类别结构中日关键商品出口类别结构中国产品整体仍然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位置,与日本中国产品整体仍然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位置,与日本存在较大差距存在较大差距由上图分析:中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已经明显提高,与日本之间的竞争领域正在扩大。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结构趋同和产业内贸易扩大有着直接的关系,随着跨国公司制造业基地转移的推进,产业分工进一步细化,产品生产链条跨境延伸,同类产品可能既有出口,也有进口。差别在于价值含量的多少。从全球市场来看,各国企业在产业链条中的位置是决定利益分配和价

20、值含量的关键因素。汽车、计算机及通讯设备等是产业内贸易特征最为突出的产品。,二者在产业竞争力上的表现存在一定差别。整车出口是最能体现汽车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标志。IT产品的竞争力则更多来自其核心零部件,如芯片等。中国产品整体仍然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位置,与日本中国产品整体仍然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位置,与日本存在较大差距存在较大差距因此,中国与日本具有竞争关系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电气机械、产业机械、精密仪器等大类产品的加工组装领域,在具有核心技术含量的关键零部件方面总体优势不强,与日本的差距还很大。随着中国产业技术水平的逐步提升,这种格局将会发生一定变化,但要真正占领制高点,在价值链的高端占有一席之地还需要做出

21、长期的努力。中国与日本在获取资源领域的竞争激烈程度可能超中国与日本在获取资源领域的竞争激烈程度可能超过工业品的市场竞争过工业品的市场竞争由于自然禀赋和人口规模所决定,我国和日本同属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对外部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不可避免的在资源的获取方面存在竞争。相似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这种竞争的激烈程度。根据国际贸易统计,从全球角度来看,中国和日本都属于进口外部资源商品,尤其是矿产品、原油较多的国家。2006年,日本进口的矿物燃料占日本进口额的27.9%;中国也占到11.3%;而且中国和日本的进口分别占全球的9.8%和5.4%。此外,铁矿石、大豆、动

22、物产品等资源性商品领域,中日两国进口规模和占全球比重也属于较高水平。中国与日本在获取资源领域的竞争激烈程度可能超中国与日本在获取资源领域的竞争激烈程度可能超过工业品的市场竞争过工业品的市场竞争在主要依赖于境外获取资源的压力下,日本必然加大资源供给保障的力度,其中油气资源的供给保障将成为重中之重。日本虽然在节能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产业发展对能源的新增需求有限,但是由于需求总量大、生活消费仍然保持较快增长、对外部油气资源的依赖程度远高于中国等原因,从长期来看在全球资源总体紧缺的形势下,为了提高资源供给保障的能力,日本最多采取的方法就是发挥自身资本优势,扩大资源开发领域的投资,获得更多分配权益。这种趋

23、势对我国在获取资源方面将形成较大压力。由于在主要工业品领域,中日之间存在一定的互补性,产业分工较为合理,市场竞争将是相对有限的,所以未来的资源竞争的激烈程度及其对两国关系的影响可能超过市场竞争。中日主要资源的进口结构和在全球的份额中日主要资源的进口结构和在全球的份额中日之间的贸易摩擦难以避免,甚至可能上升为宏中日之间的贸易摩擦难以避免,甚至可能上升为宏观经济政策层面的摩擦观经济政策层面的摩擦长期来看,知识产权保护将成为日本对华贸易壁垒的主要手段和表现形式。除此之外,以食品安全为理由的农产品贸易壁垒将是另一个容易引发贸易摩擦的领域。2006年开始实施的农产品进口肯定列表制度就是具有代表性的贸易壁

24、垒之一。与这些贸易层面的摩擦相比较,日本在涉及经济制度和政策层面的摩擦可能进一步扩大,对中国外部环境的影响也较为深刻。中日之间的贸易摩擦难以避免,甚至可能上升为宏中日之间的贸易摩擦难以避免,甚至可能上升为宏观经济政策层面的摩擦观经济政策层面的摩擦这些摩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领域:一是东亚区域合作。与中国关于以10+3为基础推动东亚合作进程的积极主张相反,日本出于牵制中国、争取地区合作主导权的目的,主张把区域外大国纳入东亚合作机制,实际上起到了延缓合作进程的作用;二是日本为了树立自身在解决气候变暖问题上的良好形象,会加快推动京都议定书框架的修订,不顾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在中国承诺减排义务方面

25、施加压力;三是要求中国大幅度提高人民币汇率的浮动范围,开放资本市场和给予外资企业准入前国民待遇等。这些要求超越了中国经济的现实条件,可能对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总之,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将进入贸易摩擦和政策摩擦的多发期。日本虽然过去对华很少使用反倾销等传统贸易壁垒,但今后以知识产权保护、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为理由的贸易保护行为将可能继续扩大。中日之间的贸易摩擦难以避免,甚至可中日之间的贸易摩擦难以避免,甚至可能上升为宏观经济政策层面的摩擦能上升为宏观经济政策层面的摩擦未来处理中日经济关系的主要对策未来处理中日经济关系的主要对策倡导新的合作原则倡导新的合作原则

26、坚持对话与交流坚持对话与交流加快结构调整,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和风险加快结构调整,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和风险防范能力防范能力倡导新的合作原则倡导新的合作原则倡导新的合作原则,将深化合作作为对日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适应新时期国际经济关系演变和中日经济关系发展的需要,中国应明确并积极倡导以下合作原则:战略互惠的原则战略互惠的原则和谐双赢的原则和谐双赢的原则创新协作的原则创新协作的原则开放包容的原则开放包容的原则战略互惠的原则战略互惠的原则即从全球化伙伴的战略地位出发,增进相互理解和信赖,相互认同对方的战略性合作伙伴的地位,并承担起相应责任;在全球和地区事务中共同发挥积极作用,为维持世界和平和秩序、消除贫困

27、、稳定能源供给、保护地球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为双方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合作机制。和谐双赢的原则和谐双赢的原则中日经济关系的历史已经证明,双方关系良好,则贸易和投资往来活跃,两国人民都会从中享受实惠;反之会使两国经济往来受到影响,贸易和投资风险上升。维护中日经济关系的稳定,加强双边合作,将为两国带来更多的利益,有利于两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创新协作的原则创新协作的原则创新是竞争力的源泉,也是科技和经济实力的保障。日本在技术创新方面已经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通过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技术创新,有利于改变长期以来欧美技术垄断的格局,促进本地区技术进步和升级。此外,中日两国之间的协

28、作关系也应当推进创新,形成有利于合作关系持续发展的新机制和新路径。开放包容的原则开放包容的原则即坚持开放的市场经济,适应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形势发展的需要,相互学习和借鉴对方在市场开放方面的经验,共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在合作过程中应兼顾对方的实际情况,采取一定的灵活性,尽可能减少开放过程中的结构调整成本,为两国企业带来更多实惠。坚持对话与交流坚持对话与交流坚持对话与交流,表达中方关切与主张。中日之间已经建立了各种对话与交流机制,2007年启动的经济领域高层对话机制,进一步提高了对话的权威性和重要性。为未来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中国应积极利用这些机制,强调中方关切的问题和主张。提高综合经济实

29、力和风险防范能力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和风险防范能力加快结构调整,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和风险防范能力。面对未来中国与日本等主要贸易伙伴之间在市场、资源获取、贸易摩擦、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风险。除了通过加强磋商和对话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将压力当作动力,主动采取积极措施,加快结构调整,增强风险应对能力。中日近年来出现的负面变化中日近年来出现的负面变化日本极右势力抬头。日本极右势力抬头。日本违反平等互惠原则。日本违反平等互惠原则。日企对华投资下降。日企对华投资下降。极右势力抬头极右势力抬头日本极右势力抬头,其鼓吹的“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对中日经济关系造成冲击。主要表现是:受中日

30、政治关系低迷影响,日本国内出现对华经贸“风险论”,其鼓吹者提出要选择别的国家作为日本新的重要贸易和投资伙伴,以冲淡和减低其对华经贸的依赖,即所谓“中国”方案;日本坚持将经济问题政治化,拒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日本专家研究表明,如日本同中国建立自贸关系,可使其年增个百分点。尽管如此,日本却宁愿同遥远的其他国家积极推进自贸关系建设,而不肯将与中国建立自贸关系一事提上日程。这些对中日经济关系的发展无疑会造成消极影响。极右势力抬头极右势力抬头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多次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日本违反平等互惠原则日本违反平等互惠原则日本违反平等互惠原则,对中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加筑关税与非关税

31、贸易壁垒。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日本实施主要针对中国的农产品“肯定列表制度”,规定对种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设定总计达个残留标准,是原标准的倍;对没有设定标准的,将执行“一律标准”,即含量不得超过毫克千克,几乎为现有仪器的最低检测限度。这些极其苛刻的规定严重影响了中国农产品对日出口。日企对华投资下降日企对华投资下降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产品升级换代加速,许多国产商品质量已接近或赶上日本产品的水平,而有些日本对华出口商品质量下降,使得中国消费者对日产品的青睐降温。同时,中国对外资的特惠政策有所变化,开始对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率进行调整,使之趋于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日企对华投资的积极性。此外,中国劳动力成

32、本逐渐提高,各国企业在华竞争激烈,也使日本对华投资增幅下降,减少了对华发展援助。中日之争中日之争经济经济-前面已分析前面已分析历史历史-日本侵华日本侵华资源资源-东海油气田东海油气田主权主权-钓鱼岛钓鱼岛历史历史-日本侵华日本侵华篡改教科书懂历史的日本人,目前不敢谈历史;对历史了解不多的人,却又歪曲历史,盲目相信保守派出版的歪曲历史的书籍。“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等历史名词都被一一踢出历史教科书。历史历史-日本侵华日本侵华参拜靖国神社本来是日本政坛的禁忌,但是1997年后,日本的首相和大臣一再参拜,明目张胆地向包括甲级战犯在内的所谓“军神”致敬,认为他们是为亚洲带来和平。资源资源-东海油气田

33、之争东海油气田之争资源资源-东海油气田之争东海油气田之争中日东海油气田之争源于中日专属经济区界线的划分之争。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沿岸国可以从海岸基线开始计算,把海里以内的海域作为自己的专属经济区。专属经济区内的所有资源归沿岸国拥有。中日两国之间的东海海域很多海面的宽度不到海里,为此:日本主张 以两国海岸基准线的中间线来确定专属经济区的界线,即所谓的“日中中间线”。由于日方提出的中间线主张没有依据,中方一直没有承认。中方主张 东海海底的地形和地貌结构决定了中日之间的专属经济区界线划分应该遵循“大陆架自然延伸”的原则。主权主权-钓鱼岛钓鱼岛主权主权-钓鱼岛钓鱼岛中国早在明朝就有关于钓鱼岛的

34、历史文献记载。日本称钓鱼岛属其冲绳县管辖,但日本的冲绳县在距今约年前曾是独立的琉球国。在日本年开始吞并琉球国之前,中国曾与琉球国有过约年的友好交往史,最先发现并命名了钓鱼岛等岛屿。在明朝永乐元年(年)的顺风相送一书中便有关于“钓鱼屿”的记载。到清朝,中国与琉球的界线在钓鱼岛南面海槽一带已成为中国航海家的常识。清朝第二次册封史汪楫年赴琉球,并写下使琉球杂录。该书第五卷中记载了他途经钓鱼岛、赤尾屿后为避海难而祭祀时,船上人告诉他船所经过的海槽(当时称为“过郊”或“过沟”)即是“中外之界”。此后,年赴琉的周煌在其琉球国志略第十六卷中也提到汪楫“问沟之意,曰中外之界也。”证实了“黑水沟”是“与闽海界”

35、,以海槽相隔,赤尾屿以西的钓鱼岛各岛皆为中国领土。-历史记载太多啦,而日本就那么几个,不提也罢!战争战争 战争总是令人不舒服的话题,尤其是中国和平了近20年,绝大多数国人也许从未考虑过且无法面对自己的一生中是否会面临一场战争。包括现在在网上声称要对日本复仇,或者要对其他和中国有外交摩擦的国家进行战争行动的网友当中,战争也只是挂在嘴上的一种情绪的宣泄而已,大概没有多少人是真的认为会发生他们所说的战争。尽管没人或者说大多数人不愿意发生战争,但是很遗憾,战争从来都是不请自来。由于中日两国历史上积攒而来的种种恩怨,再加上中国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及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大国意识的与日俱增,同时,日本在世界事

36、务中作用的日见衰落,在历史上的盛气凌人,由此导致的心理失衡,特别是涉及两国核心利益的领土和主权问题的各抒己见及做法,加上日本国内极右势力的猖獗鼓动,很有可能由于相互之间维护自身的利益和情绪化的举动而动用武力,出现“擦枪走火”的事件,进而爆发两国间的军事冲突。战争战争 总的来说,中日两个大国,战争规模过大,意味着你死我活,不论输赢,都损失太大,谁也玩不起。而且随着中日经济贸易关系的深化发展,中国与日本将会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中日之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小。加之世界形势,尤其是中国周边形势趋于缓和,各国越来越注重发展本国的经济,和平与发展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同期望。因此,我们认为中日之间的战争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近期可能会由于资源、领土等问题发生一些摩擦,但这些摩擦无碍中日关系朝深化互利共赢的方向发展的大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