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风筝》.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0140990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风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放风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放风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风筝》.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4 放风筝(教学目标1 在阅读过程中认识生字10个“筝、衫、翱、徘、徊、瞬、逝、翼、移、纯”。积累词语9个“风筝、诗情画意、水灵、翱翔、徘徊、瞬间、消逝、小心翼翼、纯洁”。2 按要求预习课文:读通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用合适的方法理解4个词语“视野、翱翔、徘徊、小心翼翼”。 体会“好像”、“似乎”两个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含义。4 体会男孩爱护公物的好品质。教学重点:用合适的方法理解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含义。教学难点:1、体会“好像”、“似乎”两个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2、体会男孩爱护公物的好品质。教学准备:1、 预习

2、作业(1)读通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查字典理解下列词语。视野翱翔徘徊小心翼翼(3)在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上做记号2、教学媒体。教学过程一 媒体引入,激发情感播放媒体:三月的一天,几朵白云在空中悠悠地飘着。我无意地向天空望了一眼,忽然我的视野中多了一样东西,飘来飘去,忽上忽下。我瞪大了眼睛,看清了原来是一只粉红色的风筝,拖着长长的尾巴啊!这风筝给静静的天空带来了几丝生气,使天空变得更加迷人,更有诗情画意了。一个放风筝的小男孩出现了。出示课题:放风筝学习“筝”,注意读准后鼻音。换部首,帮助学生复习形近字:睁、挣、净。二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 昨天我们预习了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

3、的了解,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 学生交流,小结一位七八岁的小男孩,在放风筝时,不小心踩倒了花坛里的花苗,他搬来了自家栽种的盆花,移植到了花坛里。3、 这是怎样一个孩子?请你读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 4、 学生自读,交流:放风筝的男孩出现了,看样子有七八岁。一张可爱的面孔,忽闪着一双大眼睛,像两颗水灵灵的葡萄。身上雪白的衬衫,就像天空悠悠的白云。小结:这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小男孩。5、 听写上述句子。校对出示朗读,同时出现男孩画面。说明:课前布置了预习作业,上课时要注意反馈预习情况。这一板块旨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读课文,将课后“词句活动室”的练习内容穿插于本

4、环节,让学生进行听写,不仅让学生加深对小男孩外貌的印象,而且也是一个基础技能的训练。三 深入学习,读文析句让我们跟随着小男孩一起放风筝,他一边奔跑一边高喊着:“风筝飞起来了!风筝飞起来了!”风筝翱翔于蓝蓝的天空中,牵动着我的心。1、“翱翔”是什么意思?学生可能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就是飞翔的意思,结合课文内容,作者看见的是风筝在天空中翱翔,让学生想像描述一下,风筝在空中忽上忽下,慢慢向上,进一步理解翱翔与飞翔的区别。指导字形2、 自渎课文49节,用直线划出描写男孩表现的句子,说说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男孩,联系课文说说理由。(1) “远处,那孩子正慢慢地拉回风筝线,风筝终于落地了,孩子呆呆地站着,看

5、着面前的一畦花苗”。联系上下文,可以从他“呆呆地站着”、“看着”的神态和动作中,想像到他当时的内心活动在思考该怎么办,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补种了损坏的花苗,说明男孩诚实的心灵。指导朗读句子(2)师生配合读第五节说话训练:我呆望着天空,站了很久心想:( )师:孩子捡风筝时,踩坏了花苗又跑了,作者以为他是破坏绿化的不负责任的孩子,(3)“不知过了多少时候,那孩子又出现在我的视野里,就像一朵白云悄悄地飘过来。他一手抱着一个花盆,来到风筝坠落的地方,蹲下来,一双小手扒开松土,小心翼翼地把花盆里的花苗拔出来栽进土里。噢,他刚才不小心踩倒了几棵花苗,从自己家里移来几棵补上了。”理解:“小心翼翼”(查字典)

6、指导“翼”的字形 小男孩“小心翼翼”地补种花苗说明了什么?男孩的动作以及“小心翼翼”的神情说明他补种花苗是那么的认真,而且花苗是从自己家移来的,更体现了他懂得爱护绿化,损坏东西就要赔偿的道理。学生交流,指导朗读:孩子用自家的花苗补上了被踩坏的花苗,说明他是一个知错能改的孩子,读时应该带有表扬称赞的语气,3、“风筝又飞起来了,在天空中飘飘扬扬,天空变得越发美了。”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其中“越发“是什么意思?用联系上下文 的方法来理解。(边理解边指导朗读)联系上文“云儿多么纯洁,就如同孩子的心”,体会天空变得越发美了,是为了突出孩子纯洁的心灵。4、理解同时,结合课后练习,比一比,用上“好像“似乎

7、”使两组句子有什么不同?(边理解边品句,加强朗读指导)5、跟着这么一个心地善良纯洁的孩子去放风筝,心里舒畅吗?把我们的喜悦欢快读出来,齐读全文。说明: 说的能力是重要的语文能力,语言表达有序,说明思维有序,语言表达完整说明思维就完整。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老师适时地为学生创设了说的机会,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了我呆望着天空,站了很久心里会想什么?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结合课文内容,展开了丰富想象,发展了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四、全文总结,说话练习1、学了课文,你觉得这是怎样的一个男孩子?可以从外貌上来介绍,也在加上他的品质特点来介绍,可以用书中的句子,也

8、可以自己说。一般写人时,我们都抓住人物特点来介绍的。这是写人文章的一般规律。2、 说话训练学习课文的描写,请仔细观察一个同学,向大家作介绍。抓住他(她)外貌上的特点,然后有顺序地进行介绍,注意不要说出他的名字,让大家猜猜他是谁。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说到底,语文实践就是引导学生生动地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通过品读文本语言文字,学生了解一般写人时,抓住人物特点来介绍的。这是写人文章的一般规律。然后让学生学习课文的描写,请仔细观察一个同学,向大家作介绍,并猜猜他是谁,既能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又能提

9、高学生学习兴趣。关于说课一、教材分析放风筝是一篇小小说,记叙了一位七八岁的小男孩,在放风筝时,不小心踩倒了花坛里的花苗,他搬来了自家栽种的盆花,移植到了花坛里。课文情节并不复杂,但全文语句优美,非常感人。文章中,作者先没有让主人公小男孩上场,首先出现的是一只粉红色的风筝,然后作者描写了小男孩的外貌,一个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正当我看得入神时,风筝落地,小男孩跑了,我正为眼前的美景消失而惋惜时,小男孩出现了,动人的一幕出现了。从“噢,他刚才不小心踩倒了几棵花苗”可以看出,事前,并没有人发觉男孩踩倒花苗,由此,更能体现出男孩美丽的心灵。当风筝重新在天空中飞起时,作者发出了“天空变得越发美了”的感叹。

10、二、学情分析在一、二年级的识字学习中,学生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能较熟练地根据拼音学习生字,读准字音;根据偏旁部首区分字义,记住字形。因此,进入三年级学习的学生识字量比较大,并基本具备了自学字词的能力,查字典、找近义词、联系上下文等已经成为他们理解词语常用的方法。但教师并不能因而放弃字词教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容易混淆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的比较、辨析和运用。多数学生能较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少有顿读、唱读、一字一顿等现象。在老师的引导下,初步能抓通过文中的重点句、品词析句等方法理解课文的中心,并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创设环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在集体

11、中交流自己的感受,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些语言的积累。他们能够教师在教学时要借助想像,创设语言训练的契机,在培养想象能力的同时,让更多的学生乐于说,敢于说,最终善于说才是根本。 三、关于教学目标的制定:目标一:在阅读过程中认识生字10个“筝、衫、翱、徘、徊、瞬、逝、翼、移、纯”。积累词语9个“风筝、诗情画意、水灵、翱翔、徘徊、瞬间、消逝、小心翼翼、纯洁”。本课需在阅读中认识“筝、衫、翱、徘、徊、瞬、逝、翼、移、纯”10个生字,教学中要根据生字本身的特点,在字音和字形上有所侧重。如:学习“筝”,注意读准后鼻音。换部首,帮助学生复习形近字:睁、挣、净。重点指导“翱”

12、的左半部分和“瞬”的右半部分的正确书写。指导学生在书写“翼”时,注意上面的“羽”和不是横折钩,而是横折。目标二:按要求预习课文:读通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用合适的方法理解4个词语“视野、翱翔、徘徊、小心翼翼”。体会“好像”、“似乎”两个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本单元目标继续学习预习课文。要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遇到不理解的词句,你可以联系上下文多读几遍,也可以查阅字典、词典。有效的阅读教学应重视对文本语言的自身思维价值的挖掘,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读懂文字背后的内容,能凭借语言,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推理、判断等逻辑思维活动。故在本课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好像”、“似

13、乎”两个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目标三: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含义。阅读教学以读为本,不应作过多的细枝末节的分析讲解,应多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学习语言文字,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以读为本,充分朗读,让学生读出各自的感受和体验。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联系上下文内容,感悟深奥的思想内涵。目标四:体会男孩爱护公物的好品质。教师展开多层次的阅读,有感情地朗读、品味一位七八岁的小男孩,在放风筝时,不小心踩倒了花坛里的花苗,他搬来了自家栽种的盆花,移植到了花坛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男孩美丽纯洁的心灵,体会到男孩爱护公物的好品质。以上制定的教学目标并非是孤立的,它们是相互联

14、系,又是层层深入的。理解词语的意思只是表面的;通过语言实践的手段,如朗读、说话等,感受词语的内涵是内在的;联系上下文揭示出文章里面的深意才是最核心的。四、关于教学设计(一) 借助媒体,激发情感恰当适时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往往能成为整堂课的亮点。所以在课堂教学一开始就播放一段生机盎然的春季,野外放风筝的录像,让学生的眼睛、耳朵、大脑等多种器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自然的愉悦、和谐,引发直接兴趣,达到“课伊始,情亦生”的境界,为学生创设一个愿读的情境,使学生在最快的时间内进入课文,而且为后面理解词句,练习读文,奠定了情感基础。(二)关键词句,细细品读本课教学应紧扣语言文字设计各教学环节

15、,运用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品词品句,在反复的朗读中体验、感悟,养成学生学习语言、理解语言、品味语言的良好习惯,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和运用能力。在教学体会小男孩爱护公物的品质时,以描写男孩动作神情的语句为抓手,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引导学生品读、感悟。在理解重点句含义时,通过朗读、比较两句句子在表达上的区别,加深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积累,促其寻找方法,探索规律,学会表达。(三)实践活动,拓展语言说的能力是重要的语文能力,语言表达有序,说明思维有序,语言表达完整说明思维就完整。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老师适时

16、地为学生创设了说的机会,让他们有内容可讲,讲得规范。如: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了我呆望着天空,站了很久心里会想什么?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结合课文内容,展开了丰富想象,发展了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说到底,语文实践就是引导学生生动地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通过品读文本语言文字,学生了解一般写人时,抓住人物特点来介绍的。这是写人文章的一般规律。在课文最后的环节然后让学生学习课文的描写,请仔细观察一个同学,向大家作介绍,并猜猜他是谁,既能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

17、了“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读文、读文体验、拓展实践等过程,感悟文本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所以部分简单的生字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完成。对于读音较难、字形复杂的生字教师可以单独加以指导,但这并不是教拼音或字形结构,而是对其巩固复习。这虽不是课文教学的主要部分,却是教学的重要部分。本堂课中的生字在字形上重点指导了“翱、翔、翼”。语文教学,永远离不开听说读写,永远是在想一想、读一读,读一读、想一想,想一想、写一写这样的过程中螺旋上升的。整堂课中,读、想、写

18、并不是人为割裂的,读为想打下了基础,而想象说话又能促进更好地读,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课文人文内涵的理解将一步一步加深。在课文结尾处,让学生学习课文的描写,请仔细观察一个同学,向大家作介绍,并猜猜他是谁,在充分朗读、理解的基础上,学生最后才能有自己多元的感悟。学生的语言选择是开放的,这就要求教师有很强的调控能力,帮助学生用规范的语言表达,并及时记录好的词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素材。训练材料一、 比一比,组词争( ) 回( ) 多( ) 舜( )筝( ) 徊( ) 移( ) 瞬( )二、 填量词一( )面孔 一( )眼睛 一( )白云一( )风筝 一( )花苗 一( )花盆三、 写出表示时间短

19、的词语瞬间 四、语言直播厅学习课文的描写,请仔细观察一个同学,向大家作介绍。抓住他(她)外貌上的特点,然后有顺序地进行介绍,并写下来。案例咬文嚼字,体味语言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关键环节,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抓住一些关键词语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理解力。因此,在教学体会小男孩爱护公物的品质时,以描写男孩动作神情的语句为抓手,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引导学生品读、感悟。教学片段1师: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男孩?请你读读课文,用直线划出描写男孩表现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理由生:我认为他很诚实,很可爱。“远处,那孩子正慢慢地拉回风筝线,风筝终于落地了,孩子呆呆地站着,看着面前的一畦花苗”。师:他“呆呆地站着”、“看着”,说明什么?生1:他在想怎么办,后来他种了损坏的花苗,说明男孩诚实的心灵。生2:他没有马上逃,说明他要承担责任。指导朗读句子运用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品词品句,在反复的朗读中体验、感悟,养成学生学习语言、理解语言、品味语言的良好习惯,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和运用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