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自学指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管理学》自学指导.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了解行政与行政管理是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二、掌握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系统的科学,其学科特点是比较突出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性;2、实践性;3、系统性;4、技术性;5、发展性。三、掌握行政管理真正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即科学管理时期、行为科学时期和系统理论时期。第一章 行政环境 一、掌握人们把围绕行政管理主体并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行政管理活动的客观因素的总和,称之为行政外境。它具有如下特点:1、多样性;2复杂性;3可变性;4互动性。二、了解对复杂多样的行政环境,可以从内容、社
2、会结构、行政环境具体作用过程及地域、行政环境对行政主体的影响范围等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三、了解行政环境是行政管理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制约条件,是行政活动的前提和出发点,但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不是消极的、被动的、无能为力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创造性的。行政管理和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1、行政环境制约和影响行政管理系统及其活动;2、行政管理反作用于行政环境。四、掌握中国的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1、宏观环境与行政管理。我国现阶段的宏观行政环境是制约和影响行政管理的重要因素,又是行政管理的改造对象;宏观环境为我国行政管理的实施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也为我国行政管理的发展提出了许多限制因素。2
3、、我国自然环境的特点,决定了我国政府行政管理工作要做到 (1)树立环境意识,保护生态平衡;(2)合理开发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3、组织环境与行政管理。我们把政府看成是一个严密的组织,处在这个组织之外的所有组织,就成为政府组织环境构成的基本要素。这些组织主要有:政党、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社会团体等,这些组织都对我国行政管理产生直接的、间接的决定和影响作用。第二章 政府职能 一、 掌握政府职能与其他职能相比,它具有广泛性、适应性、执行性、层次性、动态性等特点。二、掌握政府政治职能,也称阶级统治职能,是政府最主要的职能之一。它的内容比较广泛和复杂,主要有:阶级专政职能;军事保卫职能;社
4、会治安职能和民主职能。我国政府的政治职能,主要是通过发挥国防、外交、公安、安全等职能部门的作用来行使的。三、政府经济职能鲜明地体现着上层建筑决定于并服务于经济基础的特性。它具有全局性;综合性;协调性;服务性等特点。在现代国家,政府管理经济的一般职能有:(1)产权界定和保护;(2)宏观经济调控;(3)提供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4进行收入再分配,缓解收入分配不公。四、政府文化职能是国家行政管理最古老、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并且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内容和方式。我国现阶段的文化事业一般包括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卫生、体育、文物、图书馆、博物馆等。政府的文化职能,一般是通过文化管
5、理机构来实施。五、政府社会职能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保证社会正常秩序的基本前提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职能是政治职能的基础。政府的社会职能,一般是通过建立专门机构来行使的。我国的民政、公安、环境保护等部门是行使这些职能的机构。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这是近些年给政府提出的一项突出的、特殊的社会职能。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政府职能七、掌握政企分开是中国实施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八、掌握实现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途径:1、充分认识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价值和影响;2、强力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3、政治体制改革与行政体制改革同步进行;4、抓住政企分开这一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
6、。第三章 行政体制 一、行政体制又称行政管理体制,它由该国的基本的政治制度规定,受该国经济制度、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制约。就行政体制各组成部分的地位和关系而言,行政体制的核心是行政权力的划分和行政职能的配置。二、掌握行政体制具有如下特点:(1)行政体制产生的先导性;(2:行政体制存在的永久性; (3)行政体制对行政效率影响的全局性: (4)行政体制各构成要素的可变性。三、行政体制的功能可分为积极功能和消极功能。四、行政体制是由若干相关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基本要素主要有:行政权力体制;行政领导体制;人事管理体制;行政监督体制;中央与地方关系体制和行政区划体制。五、三权分立制度是根据近代分权学说建
7、立起来的。六、现代议行合一制的雏形是1871年法国无产阶级革命所建立的巴黎公社。议行合一制的基本特征是:(1)由人民直接或间接选举的代表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2)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机关产生,各自对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并受其监督。议行合一制的理论依据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议行合一制比起三权分立制度更能体现人民意志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七、在现代国家中,行政领导者以不同的组织原则和方式、方法,组织并形成了多种类型的领导体制,这些领导体制,按照各机关参与最高决策事务的人数,可划分为首长制和合议制;按照上下级组织享有决策权的大小,可分为集权制和分权制;按照机关内部各组成 单位之间的职
8、权性质和工作范围,可划分为层级制和机能制;按照行政领导是否统一,可划分为完整制和分离制等。同时,这些类型在各国又有不同的存在形态和称谓,如美国的总统制,英国的内阁制,瑞士的委员会制,中国的国务院制等。上述类型或形态各有优劣利弊,对行政效率都各自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也各自有消极的制约作用。八、行政区划是国家进行分权管理,实施有效统治的重要手段之一。行政区划与地方各级政权相互依存。第四章行政组织 一、行政组织专指政府组织,是政府组织的静态结构和动态活动过程的统一。我国的行政组织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单位。行政组织具有政治性、社会性、权威性、法制性和系统性等特点。三、行政组织的类
9、型主要有: (1)领导机关; (2)职能机关; (3)办公机关;(4)咨询机关;(5)派出机关;(6)信息机关。 四、传统组织理论亦称早期组织理论或古典组织理论,形成于20 世纪20年代前后。泰罗的科学管理组织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组织理论和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是传统组织理论的突出代表。五、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又称新古典缉织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包括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组织理论,以巴纳德为代表的组织平衡理论和以西蒙为代表的决策过程组织理论等。六、系统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又称现代组织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以后,是系统理论在组织科学领域运用的直接产物。影响较大的有以卡斯特和罗森茨
10、韦克为代表的系统组织理论,以伍德沃德和菲德勒为代表的权变组织理论。七、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社会主义行政组织原则的构想1、政府官员由群众直接选举和进行监督,政府和官员应是人民的“公仆”;2、社会主义行政组织应是巴黎公社“议行合一”的组织形式;3、社会主义的政府应是“廉价政府”;4、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府只应有“为数不多的重要职能”,主张实行“大社会”、“小政府”。八、列宁关于社会主义行政组织的理论1、行政组织要精简高效;2、行政组织要实现民主管理;3、克服行政组织中存在的官僚主义现象;4、行政组织活动要实现科学化。九、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组织理论1、坚持共产党对行政组织的领导;2、
11、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3、坚持精干效益原则;4、注重行政组织的作风建设; 5、强调思想教育的作用和改善思想教育的方法; 6、强调行政组织建设必须以政府职能为依据,以法律制度为准绳。 十、行政组织结构是指行政组织各层级、各部门依据法律准则确立的排列组合关系。这些结构模式主要有:直线式;直线参谋式;直线能式;直线综合式和多维式。合理的行政组织结构是实现行政目标,提高行政效率的物质基础,其主要功能在于:1、促进行政目标的实现;2、有利于稳定人员情绪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3、促使行政组织系统保持良好的沟通; 4、是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前提。十一、影响行政组织层极设置的因素1、行政组织的层级设置取决于组织规
12、模和组织的管理幅度; 2、行政组织的层级设置还应综合考虑以下具体因素:(1)组织内部工作任务的相近程度;(2)组织内各工作岗位的接近程度;(3)组织成员的素质条件;(4)工作任务需要协调的程度。十二、行政组织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主要有: (1)职能目标原则;(2)完整统一原则; (3)精简原则; (4)法制原则; (5)职、责、权一致原则;(6)动力原则。第五章 行政领导 一、行政领导的权力属于政治权力的一种。它指行政领导者和行政领导集团依靠特定的强制性手段,为有效地执行国家意志和实现一定行政组织目标,依法对其领导对象进行管理、控制的能力)。行政领导的权力来源于何处?古往今来,不同行政文化观的人
13、持有不同甚至相反的观点,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血统论的行政文化观认为,行政领导的权力来自世袭;2、金钱论的行政文化观认为,行政领导权力来自财富;3、唯意志论的行政文化观认为,行政领导的权力来自超人的意志;4、法治论的行政文化观认为,行政领导者的权力来自法定地位,来自法律的规定与认可;5、历史唯物论的行政文化观认为,行政领导的权力来自人民的委托,组织的授予,并通过体现人民意志的法律形式。具体来说,行政领导的权力来源有三:(1)行政职位;(2)行政授权;(3)行政规章制度。 二、行政领导的功能:1、确立本组织目标;2、组织与协调下级的工作;3、协调本组织与外部的关系;4、激励下属努力为实现
14、组织目标而工作并对他们的工作及时予以评价和控制;5、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起用人才。三、行政领导方式主要有强制命令方式、疏导教育方式、物质激励方式和榜样示范方式四种。 四、按照行政管理过程中决策参与的范围、行政权力分配的集散程度以及行政监督方式的不同,行政领导类型可分为集权型、分权型和放任型三种。五、行政领导方式的综合运用:1、要承认各种领导方式的局限性;2、要注意发挥各种行政领导方式的优势;3、要系统综合发挥行政领导方式的结构优势;4、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领导活动更应注重榜样示范方式和疏导教育方式的运用。六、行政领导者是指依据国家法律行使行政权力,在行政领导活动中承担相应责任,处于领导、决策地位
15、的人员。他们具有一般行政人员所没有的特点:1、行政领导者的工作手段主要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与监督;2、行政领导者的工作对象不仅是物质要素,更主要的是非物质要素,即行政信息;3、行政领导者的工作性质是脑力劳动、生产性劳动和创造性劳动; 4、行政领导者是职位、权力、责任的综合体。七、行政领导者的产生方式主要有四种,即选任制、委任制、考任制和聘任制。根据不同标准,行政领导者可进行多种类别划分。八、行政领导者群体结构是指行政领导者在领导群体或领导班子中的排列组合。优化的行政领导者群体结构,其意义体现在:1、有利于行政领导者个体作用的发挥; 2、有利于发挥行政领导群体的整体功能;3、有利于行政
16、领导群体的新陈代谢,使领导群体处于动态平衡中,实现行政权力的正常交接。九、行政领导者群体结构的合理形式:1、行政领导者群体专业知识结构合理形式的基本要求是具有不同专业知识人员的优化组合;2、行政领导者群体智能结构合理形式的基本要求是具备不同智能人员的优化组合;3、行政领导者群体气质结构合理形式的基本要求是不同气质性格人员的优化组合;4、行政领导者群体年龄结构合理形式的基本要求是群体成员由老、中、青优化组合。十、行政领导者群体结构的优化组合1、加强每个行政领导者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思想观念,是行政领导者群体结构优化组合的基础;2、从行政管理活动的实际需要出发,优化行政领导者群
17、体结构;3、动态调整,维持行政领导者群体结构的优化组合; 4、面向未来,建设年轻化的行政领导群体。第六章 人事行政 一、人事行政是人事管理活动的一种,它应坚持以下原则:1、坚持党的领导; 2、德才兼备;3、适才适应;4、合理流动;5、人事统一。二、人事行政自产生以来,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以恩赐官僚制为核心的人事行政时期;二是以分赃制为核心的人事行政时期;三是以功绩制为核心的人事行政时期。综观人事行政向现代化演进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现代人事行政发展的趋势:1、人事行政科学化;2、人事行政法制化;3、人事行政队伍专业化;4、人事行政业务范围扩大化;5、人事行政的地位更加突出。三、现代意义
18、上的考试录用制度最早确立于英国。目前,世界范围内实行公务员制度的国家一般都实行了考录制。考录制包括考试制和录用制。世界各国公务人员考试录用的技术环节可能存在差异,但贯穿于考试录用过程的基本原则都是一致的。这些原则是:1、公开原则; 2、平等原则;3、竞争原则;4、择优原则。四、我国国家公务员培训的类别,主要有初任培训、任职培训、 专门业务培训和更新知识培训。公务员培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按需设教、讲求实效的原则。培训是国家公务人员管理的一项制度,也是提高公务员素质的重要措施。充分发挥培训在公务人员管理中的作用,关键是要实现培训的科学化、法制化。五、公务人员考核的内容大致有两类,一是
19、单纯对工作实绩的考核;二是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我国公务员考核是以上两类考核内容的综合,即在考核德、能、勤、绩的同时,重点考核工作实绩。从目前各国的实践看,考核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考核的客观公正性问题。六、工资制度在人事激励中能否充分发挥作用,取决于制度本身的公平性与合理性。科学的工资制度应体现如下原则:1、统一原则;2、公平原则;3、平衡原则;4、适应原则;5、明确原则;6、定期提薪原则。七、监督制就是对公务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各种行为是否遵守了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进行监察和督导的一系列规定。对公务人员实施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监督;法制监督;品德监督;职务活动监督;工作作
20、风监督和日常工作监督。依据监督主体的不同,对公务人员实施的监督可分为一般行政监督、法制监督、社会监督、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等。第七章机关管理 一、机关管理的功能,可概括为辅助功能、服务功能、协调功能和保障功能。 二、机关管理的原则包括:1、分工协作原则;2、制度化原则;3、科学化原则;4、勤俭节约原则;5、安全保密原则。三、机关管理的作用:1、机关管理提供基础性工作条件,保障行政管理各项职能活动的顺利进行; 2、机关管理使行政领导者和一般行政人员能够充分利用和节约时间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3、机关管理促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4、机关管理是加强行政组织自身管理,切实搞好廉政勤政建设,树立政府良好形象
21、的重要途径。四、机关管理现代化1、机关管理观念现代化;2、机关管理人员素质现代化;3、机构设置现代化;4、机关管理手段现代化;5、机关管理法制化。五、机关文件管理工作,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文件的类别、格式和行文关系都要规范统一;2、严格遵守文件处理程序,实现办文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3、文件处理要及时迅速;4、严格控制文件数量,提高文件质量。六、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应从以下四个方面作出努力:1、严格档案接收工作;2、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3、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 4、做好档案的移交工作。第八章行政道德 一、行政道德是指从事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国家公务员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中,处
22、理自身与工作对象之间、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以及公私、得失等关系时,所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规范。它除具有其它社会道德所共有的特点外,还具有如下几个显著特点:1、明显的政治性;2、一定的强制性; 3、很强的表率型。二、行政道德的功能:1、导向功能;2、调节功能; 3、控制功能;4、教育功能;5、激励功能。三、为人民服务是行政道德的基本原则,其主要依据是:1、它是由我们国家和政府的性质决定的;2、它是由我国政府工作人员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决定的;3、它是由为人民服务这一基本原则在行政道德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四、以为人民服务作为我国行政道德的基本原则,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摆正同
23、人民群众的关系;2、要坚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一切向人民负责;3、要忠实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五、行政道德规范,是行政道德原则的具体化,是行政道德关系和要求的反映,是政府工作人员应当坚持和遵守的行政道德准则,是行为范例和行为禁条的统一。具体说,我国政府工作人员应当坚持和遵守以下行政道德规范:l、忠于政府; 2、忠于职守; 3、公正廉洁; 4、遵纪守法; 5、实事求是; 6、甘为公仆; 7、团结协作。第九章行政决策 一、行政决策是众多决策的一种。与其他决策相比,它具有的特点是:1、行政决策的主体是拥有行政权力的组织和个人;2、行政决策的结果具有普遍的约束力;3、行政决策的内容具有广泛
24、性;4、行政决策的目标具有非营利性。 二、行政决策在整个行政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前提和依据;2、行政决策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全过程;3、行政决策从根本上决定着行政管理的成败。三、行政决策活动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行政学界并无一致的看法,但大致可以概括如下:1、信息准全原则;2、科学预测原则; 3、系统分析原则; 4、对比择优原则; 5、程序适当原则; 6、切实可行原则;7、大胆创新原则; 8、动态调整原则; 9、民主参与原则; 10、依法决策原则。 四、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分为五个基本环节:1、调查研究,发现问题;2、科学预测,确定目标; 3、科学设计,拟定
25、方案; 4、综合评价,选择方案; 5、实施检验,调整完善。五、行政决策体制是指承担行政决策的组织机构和人员的权责分配及决策制度的总称。现代行政决策体制,是一个由行政决策中枢系统负责确定行政决策目标和选定行政决策方案,由行政决策信息系统负责收集、处理和提供行政决策信息,由行政决策咨询系统负责设计、论证、评价行政决策方案,既密切合作又相互制约的完整的行政决策系统。第十章行政执行 一、行政执行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将行政决策付诸实施,以达到预期目标的全部活动。在对其涵义的理解上,有两种观点是不可取的。一种是把行政执行同行政管理等同起来;另一种是把行政执行等同于行政决策。行政执行具有目的性、经常性、强
26、制性、实务性、时效性和灵活性等特点。二、行政执行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1、行政执行是行政管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2、行政执行是检验和修正行政决策的最好尺度; 3、行政执行是行政领导者的一项主要责任; 4、行政执行的效果是评估、判断行政管理工作的客观依据。三、行政执行过程分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准备阶段的内容,主要包括法律准备、计划准备、组织准备、思想准备、物质准备和技术准备。具体实施行政计划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由管理工作的若干功能性环节所组成的,这些环节主要包括指挥、沟通、控制和协调。工作总结是行政执行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管理过程的最后一道程序。四、影响行政执行的因素1、客观因素。即非执
27、行机关和执行人员的因素。如决策因素、环境因素、客体因素等;2主观因素。即行政机关和行政执行人员的因素,这是主要的因素。如组织因素、个人因素、领导因素、群体因素等。 五、行政指挥是行政执行的主要环节之一,是领导作用在行政执行过程中的直接体现。行政指挥在执行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1、保护作用; 2、推进作用; 3、激励作用; 4、预防作用。六、要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指挥者,必须具备一些不可缺少的条件1、指挥者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是拥有指挥权; 2、敢于指挥; 3、善于指挥。七、行政沟通的意义和作用1、行政沟通是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有效途径; 2、行政沟通是提高行政管理有效性的保
28、证; 3、行政沟通是实现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条件; 4、行政沟通是改善人际关系,鼓舞士气,增强组织凝聚力的重要手段。八、按沟通渠道、信息流向、沟通的线路、沟通媒介、结构模式等对行政沟通进行划分,可以有各种不同类型的行政沟通。而行政组织采取何种沟通方式,要视实际情况来定。但无论哪一类型的沟通,也不管什么样的沟通关系模式,其目的都是在追求无误率、速度和满意率的最佳效果。九、行政控制要有效进行,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是要有计划; 二是要有组织机构。按照控制的时间先后、控制的程度和控制方式等进行划分,行政控制有不同的种类。十、行政控制的方法主要有:自我控制;预算控制;法律规章控制;组织控制;工作
29、程序控制和行为规范控制。十一、行政协调的根本作用在于解决各个部门之间和人员之间所发生的矛盾和冲突,保证决策目标的实现。具体作用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即凝聚作用、平衡作用和放大作用。十二、行政协调的原则:1、从整体出发,统筹兼顾,力求平衡的原则; 2、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第十一章行政监督 一、行政监督的特点:1、行政监督主体的广泛性; 2、行政监督对象的特定性; 3、行政监督的法制性。二、依据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对行政监督可有不同的分类,但由于标准和角度的不同,内容上自然有交叉和重合,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界限并不十分清楚,它们往往是错综复杂的相互补充的关系。三、行政监督的原则主要有:确
30、定性原则;公开性原则;民主性 原则;有效性原则和经常性原则。四、行政监督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就是要检查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国家法律和政府决定的贯彻执行情况。具体作用有:预防作用、补救作用和改进作用。五、一般行政监督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按照隶属关系和机关协作关系而产生的监督。它可分为上下级之间的互相监督、主管监督和职能监督。六、法制监督是一种外部监督。它不同于其他监督,具有显著的特点:1、具有国家意志性; 2、具有国家权力性; 3、具有国家强制性。法制监督根据监督主体或监督内容的不同可分为立法监督、司法监督和检察监督;根据法制监督阶段的不同,可分为事前监督、日常监督和事后监督。七、社会监督是一种外
31、部监督,是法制监督的一部分,主要包括政党监督、社会团体监督、公民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八、行政监察的特点 1、行政监察由政府所属专司监察职能的监察机关实施; 2、行政监察是范围广泛的综合性的行政监督;3、行政监察是一种经常性的、具体的行政监督; 4、行政监察享有国家赋予的权力,其监察对象是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九、根据行政监察法有关规定,我国行政机关的监察权包括检查权、调查权、建议权和决定权。监察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1、依法行使政权,不受其他行政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2、实事求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在适用法律和行政纪律上人人平等;3、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监督检
32、查与改进工作相结合; 4、依靠群众。十、审计监督属于国家行政机关内部的一种特种监督,它具有如下特点:1、审计监督的专职性;2、审计监督的独立性;3、审计监督范围的广泛性。 审计监督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发挥着作用,具体说,审计监督具有防护作用、评价作用和促进作用。十一、审计监督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合法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客观公正原则和建设性原则。十二、审计监督的方法,包括一般方法和技术方法。第十二章依法行政 一、依法行政的作用和意义1、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2、是从严治政,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的根本要求; 3、是改革和发展新形势的迫切需要。二、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1、提高政
33、府立法质量,是切实推进依法行政的前提; 2、严格行政执法,是依法行政的关键;3、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是切实推进依法行政的保障; 4、加强对依法行政的领导。三、违法行政法律责任的特征:1、违法行政法律责任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2、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实施了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3、违法行政的人员要承担违法行政行为产生的行政法律责任,并且根据性质的不同受到相应的行政法律制裁。四、行政法律规范制定的原则主要有: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法制统一原则; 3、民主原则; 4、符合实际的原则。五、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行政法律规范执行的手段主要包括行政决定、行政监督检查、行
34、政强制执行和行政处罚等。其中,任何一种行政法律规范执行手段都有特定的适合条件和执行对象。六、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的区别表现在:1、制裁的对象不同; 2、制裁的行为性质不同; 3、制裁的原则不同。七、行政处罚应遵循的原则,有处罚法定原则和公开公正原则。第十三章 行政方法 一、行政方法的特点,主要有实践性、条件性、策略性、创造性等。二、传统行政方法的特点:1、直接源于实践; 2、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3、简单易行。三、现代行政方法,具有系统性、技术性、量化性、主导性等特点。四、系统方法应注意把握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 2、综合性原则; 3、层次性原则; 4、优化性原则; 5、动态性原则; 6、模型
35、化原则。五、目标管理方法的特点: 1、以目标为中心2、重视成果的管理;3、注重“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 4、强调整体性、协调性管理。六、在行政管理中,运用网络规划技术有如下优点:1、缩短工作周期,减少费用; 2、能够指明关键所在,抓住主要矛盾;3、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4、有利于探索和掌握行政管理的规律。七、科学预测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1、直观型预测; 2、探索型预测; 3、规范型预测; 4、反馈型预测。第十四章 财务行政 一、财务行政的作用:1、财务行政为国家政权的存在和活动提供物质保证;2、财务行政具有控制和监督政府行政管理的作用;3、财务行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稳定和发展经济、监
36、督国有资产等作用。二、国家决算的作用:1、它能向国家权力机关和全体人民全面、真实地反映国家预算的执行情况;2、它能检验和考核政府行政效率; 3、它能为改进政府工作和编制下年预算提供数据资料。三、我国实行分税制的指导思想:1、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调动中央与地方的积极性,促进国家财政收入的合理增长;2、合理调节地区间财力分配; 3、坚持统一政策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四、我国实行分税制的主要内容:1、中央与地方收入的划分;2、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支出的划分。第十五章行政效率 一、行政效率具有综合性特点,主要表现在: 1、是定性与定量的统一;2、是经
37、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3、是局部效益和整体效益的统一; 4、是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的统一;5、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二、行政效率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1、是衡量行政管理活动优劣的综合指标;2、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3、是行政改革的准绳;4、提高行政效率始终是行政管理学研究的主题和宗旨。三、测量行政效率的必要性在于,可以明确行政目标、行政权力、行政职能等的实现程度;可以明确人、财、物等资源作用的发挥程度;可以为实施奖惩提供客观依据。四、行政效率测量的方法,常用的有直接测量法和综合测量法,其中,直接测量法又包括直观判断法、标准比较法、行政费用法、时 效法等。五、从行政管理实践来看,影响和制约行政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1、环境因素2、体制因素; 3、人员因素; 4、决策因素; 5、法制因素; 6、方法因素。六、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1、增强现代效率观念;2、完善行政管理体制;3、建设高素质的行政管理人员队伍;4、努力实现行政决策的科学化;5、健全行政法制;6、实现行政管理手段的现代化;7、改善行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