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区联动中心培训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闵行区联动中心培训提纲.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闵行区联动中心培训提纲一、单位简介(一)单位性质。上海市闵行区城市综合管理应急联动中心为正处级事业单位,隶属于区政府。目前,内设4各科室,即办公室、联动协调科、应急指挥科、信息管理科。中心设一个主任、三个副主任,四个科室,其中25个事业编制人员和32个辅助用工。(二)工作职责1、承担区城市综合管理和应急联动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及区应急管理办公室的职责。统一受理本区城市和社会管理中服务类、管理类和执法类案事(件)信息(包括区长信箱、区党务信箱、民生服务热线等)。2、牵头组织设立区、镇和村三级联动网络,负责全区城市综合管理“大联动”机制运行管理,统筹全区街面和社区网格化巡管工作,协调、指导、
2、检查和测评区相关职能部门和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大联动”机制实施工作。 3、按照事项分类,集中派发城市和社会管理各类案(事)件信息至相关职能部门或街镇“大联动”分中心分类处置,并及时跟踪、督查有关处置情况。4、负责制定本区突发事件和应急工作总体预案,统一受理全区范围内各项突发事件和应急救助报警,指挥、协调、调度和监督联动单位处置全区应急求助和突发事件处置。5、负责协调全区城市综合管理和应急联动信息化建设,及时收集、分析和研判区有关职能部门、各街镇上报的基础信息,为区委区政府领导统筹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提供辅助决策服务。二、闵行区“大联动”机制基本内涵及初步成效以“整合资源抓源头、服务民生谋发展
3、、综合治理保稳定、化解矛盾促和谐”为最终目标;以“管理力量大整合、社会服务大集中、信息采集大平台、矛盾隐患大排查、社会治安大联防、行政执法大联勤”为工作思路;通过设立三级“大联动”网络, 真正落实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充分整合各类管理资源;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以建立网格化的责任机制为基础,以社会建设中的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为重点,狠抓社会前端管理,加强依法行政,构建集综合服务、综合管理、综合执法为一体的新格局。同时,以城市综合管理“大联动”改革为契机,进一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建设,构建“和谐闵行”。按照中央、上海市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大联动”是体制、机制创新,它不改变现有行
4、政管理组织体制,不改变各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责,旨在优化和完善城市管理运行机制,实现城市综合管理三大效能:一是社会协管力量的有效整合与统一管理;二是各类政府管理信息的集中采集与共享;三是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管理、执法的协调与联动。(一)组织体系上,基本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条块联动、公众参与” 社会管理新格局一是整合了公安110指挥中心、城管网格中心、民生热线、党务信箱、区长信箱、区应急值班等城市常态和应急管理资源。二是街镇建立了党政领导分工负责的“大联动”组织架构,完成了分中心和工作站建设任务。三是基本形成了“大采集”、“大受理”、“大派发”、“大协调”、“大应急”五大工作联动机制。(二)运行
5、机制上,由力量分散向协同作战转变,由条线管理为主逐步向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转变一是整合社会协管力量。社区层面整合了综合协管、房屋协管、就业援助、文化协管等6支管理力量,街面分别整合市容环境管理力量和治安巡逻力量,整合包括楼组长、物业保安、志愿者等各类人员36000多名。二是建立了条块联动协调机制。区联动中心委托授权统一指挥协调,以信息系统建设为平台,有效整合各单位、各部门信息资源、执法力量,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三是管理重心逐步下移。各街镇以分中心为平台,整合各类管理力量,强化以块为主管理功能。条线职能部门管理重心下移,逐步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三)管理方式上,从“处置问题”向“
6、发现问题”延伸,从“事后执法”向“前端管理”转变,确保了社会和谐稳定一是以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务为重点,建立了问题大发现、信息大采集工作机制。2011年,民生热线共受理群众来电39531个,同比2010年增长110%;13个街镇共采集社区巡管基础信息25338条,同比2010年上升55.8%;城市网格化平台共立案件,同比上升7.7%;受理党务信箱、区长信箱来信4255件。二是一些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011年,区有关职能部门共现场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事)件24701起,办结各类违法违规案(事)件20647起,平均办结率为81.5%,同比2010年上升2.8%;城市网格化平台共处置件,同
7、比上升10.4%;办结党务信箱、区长信箱案件3731件,办结率为87.69%。三是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机制,确保城市公共安全。2011年,全区共发现上报公共安全隐患信息10283条,查处10202起,办结9849起。其中,查处非法液化气灌装案件95起,收缴液化气钢瓶1000多个;打击无证非法行医窝点441处;查处消防安全隐患案件5732起。(四)管理模式上,实现常态管理与应急管理有机结合一是依托大联动 “三级管理、四级网络”,以有效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为重点,建立了覆盖全区的应急管理工作网络,形成了1个总体预案、13个分预案、35个专项预案的应急预案体系,建立了全区应急无线指挥网的常态化联动
8、呼点机制。二是探索社区应急管理单元建设,在莘庄镇部分区域完成了风险要素排摸、隐患地图绘制、居民应急编组、避险避难场所划分等工作。(五)电子政务上,以信息平台建设为支撑,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区、联通共享的城市综合管理大联动信息平台目前, 52个区相关职能部门、13个街镇、521个基层工作站均已开通大联动信息系统终端,初步建成了以六大领域为重点的安全生产监管系统,一个全面覆盖、联通共享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已初具规模。(六)基层党建方面,完善了基层组织管理网络,延伸了党委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触角通过网格管理,拓展了基层组织与群众沟通的桥梁,了解和处理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的渠道更加顺畅,政府的服务效率更加提
9、高,由此也推进了基层党建和社会建设工作,促进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二、民生服务热线简介(一)基本情况2006年5月1日,闵行区政府为及时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民生问题,启用了“”民生热线电话。该热线电话24小时在本区范围内受理群众的各类求助、投诉和举报事项。原民生服务热线“”由区信访办归口管理,是完善信访制度的重要举措。2009年下半年开始,闵行区委、区政府在充分调研基础上,以推行城市综合管理“大联动”机制为新举措,破解城市和社会管理难题,以民生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为此,2010年4月底,成立区城市综合管理和应急联动中心。6月开始,区联动中心先后整合了城市化网格中心、民
10、生服务热线、区长信箱、党务信箱、区应急值班等城市常态和应急管理资源。8月1日,区城市综合管理和应急联动信息平台正式运行,原“”民生热线由信访办正式划归区联动中心管理。22011年元旦开始,闵行区全新的“”民生热线正式启用, 24小时为地区群众提供一条方便、快捷的“绿色通道”,及时传递地区群众的“急、难、愁”问题,通过全天候受理和集中派发,由相关职能部门快速处置,目标是打造“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闵行区民生“110”服务品牌,进一步塑造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政府良好形象。同时,进一步加强社会面宣传工作,面向全区基层,印制、发放了25万份“”宣传单。(二)初步成效目前,“”民生热线主要成效,表现在三个方
11、面:1、统一受理,群众投诉更加方便。“”热线电话采取“集中受理、分类处理”的方式,整合21个区级职能部门34部城市管理类服务电话,市民群众只需拨打一个电话“”,就能全天24小时及时获得相关部门对投诉、举报、咨询等问题的解决、解答,大大方便了市民群众投诉反映问题,拉近了市民群众与党委政府之间的沟通距离。据统计,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5月31日,“”民生热线共受理群众来电55413个,其中立案16863件,咨询归档38555个。2、扁平管理,处置流程更加优化。原来民生热线受理群众投诉举报后,先派发至各单位信访部门受理,再由各单位信访部门派发至本单位业务科室处理。目前,区联动中心受理群众民生
12、投诉举报电话后,第一时间通过系统派单至区相关部门或街镇联动分中心,并以短信捆绑方式通知具体责任人,减少了中间流转环节,实现了事项分类明晰、责任主体明晰、处置要求明晰。3、以人为本,解决问题更加高效。原来民生热线案件处置时限要求长短不一,一般为15天至30天,与群众迫切诉求有一定的距离,且各单位、各部门处置情况缺乏动态监督与考评。目前,民生热线反映的问题,区联动中心规定7天内处置完毕并反馈结果,特殊情况经准后方可适当延期,否则将被记录为超时红灯案件。区领导、各单位和各部门负责人可以随时通过区大联动平台门户,掌握各单位、各部门的案事件处置情况和工作绩效。由于各单位、各部门对民生问题的重视,案件处置
13、效率明显提高。(三)民生热线来电热点难点问题及处理办法1、热点难点问题(1)占道无证经营(城管、房管)(2)违法搭建(城管、房管、规土)(3)暴露垃圾(环卫部门)(4)噪音扰民(公安、城管、环保等)(5)电信井盖(科委)(6)黑车、机动车乱停放(建交委、公安)(7)房屋群租、居改非(房管、工商、文广局等)(8)路面积水(水务局、公路署、镇街道)(9)无证照经营(工商、食药监、质监局等)(10)架空线坠落(科委、电力、有线、公安等)2、处理原则(1)依法行政,明晰职责;(2)条块结合,以块为主;(3)统一指挥,相互配合;(4)全程跟踪,绩效考核。(四)业务培训加强专业建设,进一步规范案件分类、业务流程、结案标准,平台工作人员应该具备五个基本能力,即案件受理能力、指挥派发能力、协调督办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应用信息化手段的能力。1、定期业务技能培训2、建立案件讲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