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第八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第八册).doc(3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沙 漠 之 舟教学目标:1、 学习课文,了解骆驼适应沙漠生活的生理特点,明白人们为什么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2、 学习课文抓住特点,选择有关材料、具体化的写作方法。3、 能将课后资料进行修改,插入课文相关段落,完善和补充课文内容。教学重点:清楚骆驼适应沙漠生活以及它如何帮助人们穿越沙漠,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原因。教学难点:学习课文抓住特点、选择有关材料、具体化的描写方法。教学准备:搜集有关描写骆驼身体特点和生活习性的相关资料。教学时间:两课时第 一 课 时教学目标:朗读课文,合作学习课文重点内容教学过程:一、 齐读课题,设疑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新课,请大家齐读课题。你知道“沙漠之舟”
2、是指谁?(骆驼)对!那你知道他为什么被称为“沙漠之舟”吗?(请知道的同学简单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了解骆驼适应沙漠生活以及为什么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原因。二、 朗读课文,了解内容,理清脉络1、 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顺。2、 同位齐读,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3、 按照内容的不同,把课文分成两段。4、 说说两段段意。三、 合作学习,解决重点1、 教师出示思考题:骆驼为什么适应沙漠气候?它被称作“沙漠之舟”的原因是什么?2、 依照思考题,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注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去)。3、 小组汇报学习情况,全班交流。(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有条理的回答问题)(1) 骆驼适应沙漠生
3、活的原因:身体高,脖子长,所以能忘到很远的地方,也就能认路;嗅觉灵敏,能帮人们找到水源;刮风时鼻孔回闭起来;腿上有平病,不会被热的沙子烫伤;脚掌又宽又厚,两个脚趾分开,不会陷到沙子里;驼峰里能储藏脂肪。(2) 因为骆驼能给人带路,预报大风,驮运物品,所以人们把它看作是读过沙漠之海的航船,称它为“沙漠之舟”。四、对照板书,总结全文。五、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第 二 课 时教学目标:熟读课文,合理修改课文资料,补充课文内容;学习本文写作特点。教学过程:一、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二、完成课后练习二:修改资料,插入课文1、熟练朗读课文第一段内容。(1) 了解写作特点:本段以“总分”方式构段,围绕总起句进
4、行具体描述。(2) 了解内容之间的联系。通过朗读思考,明白骆驼独特的身体特点是适应沙漠生活的必备条件;沙漠独特的环境也为骆驼身体特点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天地”。2、了解本段内容之间的联系和写作特点后,放手让学生修改课后的资料,加入课文第一段。3、交流。(只要学生修改的合理,就要肯定)三、作业: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观察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练笔。语 文 天 地教学内容:完成训练中的六项内容摘录笔记、读一读、畅所欲言、初显身手、课文分析、金钥匙教学时间:两课时第 一 课 时教学内容:完成语文天地中的四项内容摘录笔记、读一读、畅所欲言、初显身手教学过程:一、 我的摘录笔记1、 读词语和句子。2、 引
5、导学生找到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3、 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词语的用法。4、 说出自己还想积累的好词佳句。二、 读一读抓住题目想象诗的内容。带着阅读期待自读故事,了解诗意。引导学生分组给古诗配置插图,巩固诗意,体会意境。三、 畅所欲言课前安排学生搜集有关船的资料。紧紧围绕所选的话题向大家介绍:介绍见过的船,要突出亲眼看到的;介绍设计的,要突出亲手设计、亲手制作;介绍知道的船,可结合单元学习内容谈。四、 初显身手小组为单位,每人叠一只小船。根据船的特点给船起个好听的名字。如果愿意,还可以写一首小诗或者祝福的话。第 二 课 时教学内容:完成后三项练习教学过程:一、读短文1、自由朗读诗歌,说说诗歌主要
6、讲了什么?2、同位齐读,讨论每节讲了什么?3、边看图边读诗,借助图画理解诗意:初航前、初航时、初航后,我的心情有哪些变化?4、交流:抓住重点词句,想象词句中的丰富内涵,体会“我”对纸船无限的希望与祝福。二:金钥匙1、读文中丁丁和冬冬的话,你从中读懂了什么?2、 交流:我知道了自主阅读的方法和步骤。3、按照这样的方法和步骤进行独立阅读。三:课文分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1、自由朗读短文,说说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根据课后提示浏览课文,画出新闻发生的时间、地点、结合课题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3、交流,引导体会新闻构成的三个要素;体会新闻迅速及时、知识可靠的文体特点。4、 体会宇宙飞船以“
7、神舟”命名的巧妙。教师强调新闻的特点和要素,为新闻稿的写作做好准备。第九单元太阳太阳的话学习目标:、阅读诗歌,了解诗意,体会太阳渴望唤醒人们,敲开人们心灵的急切心情。激发学生热爱太阳、热爱生活的情感,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感情的朗读、背诵诗歌。教学重、难点: 体会太阳渴望唤醒人们、敲开人们心灵的急切心情。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过程: 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学习生字。教学过程:一: 激趣导入 1、 学生听谜语,猜太阳. 2 、请几位同学在黑板上画一个太阳,说说心理想对太阳说的话. 3 、你们对太阳说了这么多,她也有话想对同学们说, 她的话都写在一首诗中,你们
8、想读吗? 4、 出示课题,全班齐读课题.二 整体感知课文 1 、师读课文. 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2、 学生自己读课文,读后你体会到了什 3、 指名分节读课文 . 此次以读准字音为标准. 学生互评. 边读边评边正音三、学习生字:、小组自学生字,、练习带拼音组词书写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了解诗意,体会太阳的心情。教学过程:一、复习。1、 检查学生读生字卡片。2、 全班朗读课文,检查课文的读音以及长句子的断句。二、整体感知课文。听老师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象。三、学习课文第一节学生自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指名说能把自己体会到的感觉读出来吗?指名读生互评,师引导学生体会并读出太阳要来到我们周围的心情师
9、可适当范读四、学习课文第二节1 学生自主读文,边读边想象.2 启发学生想象太阳带来了色彩缤纷的花朵,带来了树林中泥土与树叶的方向,深深地吸一口气,好舒服呀!看,太阳还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和阳光,我们可以在草地上踢球,唱歌,跳舞多么快乐啊! 请大家再试试读这节诗.自由练读,指名读,其他学生评读. 3 太阳还会带着什么向我们走来? 激发学生想象,用 “我带着(),快乐地向你走来。”的句式续说句子,由此体会到太阳把一个五彩的世界带给了我们。齐读课文第二小节。五学习课文第三节回忆课文第一节,放手让学生自己试着按照同样的方法读好第三节。六创设情景,升华情感打开门窗,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师升合作读课文。配上音
10、乐,学生边做动作,边有感情的诵读。七拓展延伸想想自己会对太阳说什么。海上日出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范围”“一刹那”等词语。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4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重点:品读词句,感知海上日出的壮观。学习难点:体会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内涵。课前准备:课文插图授课时数:两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学习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写了海上日出的哪几种景象。一、导入课题:海上日出同学们,你们看过大海吗?海上的日出就更美了,咱们今天一块去看看。二、启发谈话本文选自中国著名作家巴金的海行杂
11、记。1927年1月,巴金从上海乘“昂热号”四船去法国留学时,把旅途中的见闻随时记下,本文写的是船至红海中作者看到日出时的实际情况。这篇海上日出是作者在船上几次看到海上日出所得的总的印象的具体记录。海上日出的景象如何,作者是怎样描绘的,你们读读课文,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就会明白了。三、自读课文1出示自读要求(1)读。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语句读正确、流利。(2)画。画出生字词,拼拼读读,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2学生自读课文3检查自读情况。(1)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2)检查字词自学情况,口头完成下列练习。 范。扩词:范围、模范、范例、示范、典范等。 一刹那。近义词有:转眼间、一转眼、一眨
12、眼、瞬间等。 镶。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a给句子中带点的词换上一个词,使句子的意思不变b用带点的词说一句话。例:小红的裙边上镶了一条粉红的花边,显得更漂亮了。(3)交流思考情况。课文中哪几个小节描绘了海上日出的景象?(25节)可分为几种不同情况的日出?(一般情况下的天气晴朗和特殊情况下的天气多云)四、再读课文质疑可能存在的问题有;1 为什么作者看到“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就“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2 太阳出现“小半边脸时”为什么“红得很却没有亮光”?3 太阳向上升时,为什么是“一纵一纵地”?解决的办法:问题1:引导学生读课文第一小节,自求解答。问题2:太阳出现“小
13、半边脸时”红得很,是因为早晨海面上有大量水蒸气蒸腾,太阳光透过水蒸气发生折射显出七色,而红光穿透力强,人们只看到红色,看不到别的颜色可为什么没有“亮光”呢?因为太阳出现小半边脸时光亮不大,透过浓密饱含水蒸气的空气层时,太阳光被反射、折射,能量消耗多了,光线透不过来,所以“没有亮光”。问题3:太阳升起来时,为什么是“一纵一纵地”?因为早晨海面上大量水蒸气上升。太阳光透过水蒸气才能射到地面上。水蒸气不断向上涌动,使阳光产生波动现象。这种不断波动的光射人的眼里,就造成“一纵一纵”的感觉。 五、作业 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日出的景象,从中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方法。 2体会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4、第二课时学习内容:1品读词句,体会日出时景象的伟大奇观。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有序描写,巧妙用词的方法。学习过程:一、复习检查1课文具体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哪几种情况。板书:天气晴朗 多云2分男女生读这两部分的内容,边读边想象,看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蓝天、红霞慢慢升起的太阳 太阳射在黑云背后的景象)3再现海上日出的景象。4说一说,要是你亲眼看到海上日出的这一过程,你想说什么?(太神奇了、海上日出不愧是伟大的奇观)5过渡:作者是怎样观察、描写海上日出这一奇观的呢?请同学们先读读课文的2、3小节,想想作者在观察或用词造句方面那些独到之处二、品读词句1学生自读,思考以上的问题并在文中作上记号。2同桌或小
15、组交流自读情况。3全班交流自读情况。(归纳如下)。a观察方面:不仅观察了太阳的形状,还观察了太阳的色彩亮光及其动态(太阳慢慢升起的情景),即能从多角度进行观察。b写作方面:有序,能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写。c用词造句方面更妙,具体表现如下:(1) 作者所用的词语准确地反映了事物的特点。(2)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非常形象、逼真地写出了太阳上升时的艰难程度及样子的壮观,精神的顽强。(3)反映了观日出的真实感受。 4指导朗读。(1)个人尝试读,找找感觉,看看该如何处理语气(语调)和 语速。(2)在小组里读一读、评一评。(3)展示读。(4)回忆学法。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观察海上日出
16、这一部分内容的。(5)板书:品读词句 体会语感5过渡: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自读特殊情况下(多云)海上日出这部分内容。6学生自读。7 检查自读情况。在学生读懂的基础上重点交流“这时候,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的理解。(这句话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8齐读2至5节。小结:这段主要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整个过程,抓住了景物变化的特点,写出了海上日出美丽雄奇的景象。三、学习最后一节1这句话与全文是什么关系?(总结全文)2自读体会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赞叹)四、总结全文1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海上日出这篇文章在写作方面有什么特色?3感
17、情朗读全文。五、作业1、 背诵课文。 2、 完成课后作业板书设计:日出前 蓝红亮海上日出 日出时 脸 升 云霞 夺目日出后 躲 透 太 阳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2、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3、收集太阳和自己熟悉星球的资料,并进行适当的处理。4、根据本文的写作结构和说明方法,仿写一篇介绍星体的说明文。教学重、难点:1、读懂课文,了解太阳的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关系。2、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3、收集和处理有关星球的信息。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导语:太阳,我们每天都能看见,早晨,从方升起,把光明带给大地;傍
18、晚,从西天落下,黑暗便来临。太阳对于我们好像是挺熟悉的;其实又是很陌生的。因为对于太阳的真实情况我们知道得太少了。需要不断地去研究它,揭开它的奥秘。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太阳。现在就请同学们来做个小小“科学研究员”,了解了解太阳。请挂牌上岗,大家一起进入实验室研究太阳,好吗?比一比,看谁的工作最出色。(一)课前交流整体感知1、资料交流、感受新知(网络)课前大家一定收集了很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谁来为大家展示你所收集的资料。2、创设情境、引发质问(媒体演示“七彩奇观”)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此时,距离地球一亿五千万公里的太阳一下子推到学生眼前。此时教师做出一副倾听的样子,神秘地问:“你们听到了
19、什么吗?好像有谁在很远、很远的地方说:同学们,你们认识我吗?在哪里呢?噢,原来在这里。”学生们一看到笑哈哈的太阳,都乐了。问:他是谁呀?师:(板书课题)你们认识它吗?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吗?有问题可以直接问太阳公公。学生质问:师:同学们向太阳公公提了许多问题,有些问题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有些问题同学们可以用课外时间从科普读物中了解;或是到网上去查寻。有些问题现在还没有答案,等同学们长大后再去探索。那么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哪些知识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看谁是一名合格的“科学研究员”!(二)自学课文,理清结构。1、自学课文(课件演示“太阳探密”):关于太阳有多远、多大、多热,与人的关系,课文上说得
20、很清楚。现我们就把这篇课文当作一份资料来研究学习。研究科学,要提出问题,还需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查阅资料,有的还要搞实验。现在就请你们阅读这份有关太阳的资料。看谁通过自己的阅读找到答案。2、理清结构指导:对于这类科普的说明文,一般一个自然段说明一个意思。我们阅读时,要一边读一边想每一自然段主要讲的什么,要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板书,一个自然段一个意思)要求学生读后把每个自然段概括的内容写在旁边,像加注一样。板书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1、太阳远2、太阳大3、太阳热4、太阳与人的关系5、太阳与雨雪6、太阳与风9、太阳与杀菌10、总结指导(2):归纳课文的内容,理清课文的层次结构。引导学生交流,各
21、抒己见。(三)、创设太阳的小型展览的情境,进行巩固练习。激发兴趣,明确要求。1987年9月23日,在我国看到罕见的日环食,为了帮助同学们认识太阳我们这些小小科学家,举办一个关于“太阳”的小小展览会。展览会用多种形式,用图画,用幻灯,还有动画演示、介绍、说明太阳与人的关系,这是展览会主要的部分。现在请一人扮演动画中的太阳公公,一个扮小朋友,两人对话。小朋友提问,太阳公公回答,帮助小朋友认识太阳。同座对话。(全班进行分角色普遍训练)指名扮演讲解员。(四)总结写法,点明意图这篇课文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主要介绍了太阳的特点和与人类的关系。第一部分(第一至三自然段)分别讲了太阳的远、大、热三个特点。第二
22、部分(第四至八自然段)具体讲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下一节课我们将一起来利用网络,进一步的学习太阳一文的写作方法,并仿照它的写法写一篇自己熟悉星球的说明文。课后请大家收集有关的资料,作好下节课上课的准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理解课文的说明方法。教学过程:(一)形成练习,再创结构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的认识了太阳,并了解了课文的基本结构。下面请大家根据自己收集资料的情况,完成练习。(出示练习)(二)根据课文,建构文章学了太阳一文的结构后,可以单独创作文章,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网上写作活动。你们小组准备写什么,怎样写?小组成员共同协商后,先分工合作,再写作。教师作用:1、资料源提供,
23、如果有的同学对于天文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打开课前的网站,搜索,查找有关的资料和信息。2、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以了解学生的进展。(三)展示作品,驱动学习生利用投影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作文。师:刚才太阳公公也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想知道太阳公公在说什么吗?让我们仔细的听一听。(课件演示)太阳说:四(五)班的小朋友真能干,这么快速度就能完成一篇说明文了。为了奖励大家,太阳公公愿意亲自给大家作个自我介绍,大家想听吗?四(五)班小朋友们,我叫太阳,我离你们很远很远,我很大很大,我的温度很高很高。我这样自我介绍行不行?师:为什么不行?引导学生探讨几种说明方法: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假设。师:那谁来为太阳公
24、公做一做自我介绍:生自由畅说。(四)、自学第二部分:再读课文,运用不同形式进行检查。(媒体显示表格)太阳的知识数字说明远大热第一段:1、太阳有多远、多大、多热,你们这些小小科学家自己能找到答案吗?(学生回答,教师将数字填入表中。)2.指点:从表上我们可以知道课文上说太阳远、大、热是通过什么来说明的?(板书:列数字)3.文章中是不是光用数字来说明的?还用了什么办法?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后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进行指点。(1)、用传说。(媒体显示“美丽传说”)如果这里不用传说,光用数字,这三节课文就变为:太阳离我们很远,有一亿五千万公里。太阳很大,有130万个地球大。太阳很热,表面温度有6千度,
25、中心温度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2)、指点:“传说”是流传在民间口头的故事。研究科学非常讲究科学性,必须说明它的实质。5师读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理解承上启下句子的作用。师:太阳与我们的关系到底怎样呀?从哪儿可以看出来,下面请大家拿起笔,用自己的读书方法认真的学一学48自然段。出示自学要求:1、认真朗读课文2、四人小组交流3、汇报学习情况。指名读,品读,齐读。听了大家朗朗的读书声,我想太阳公公此时一定笑得更灿烂了,不信,请你们看(媒体演示“温馨家园”)(五)、应用新知、修改文章通过今天大家的努力学习,我们又深一层的学到了说明文的写作方法。下面就请大家把刚才学到的好的说明方法,好的句子和句式应用到
26、你们自己的文章中去。把自己的文章写得更加通俗,具体。(六)、学生谈收获1.这一课的学习,使我们懂得了太阳有多远、多大、多热。知道了太阳与人的关系密切。没有太阳就没有动物、植物、人类,没有风云雨雪霜,没有这美丽可爱的世界。2.学习这篇文章也使我们懂得了怎样阅读说明文。说明文一般在写作上常用“引用传说”“列举数据”“进行比较”等方法来说明事物。所以在阅读时,针对这些特点,可采用“逐段读思学概括”“引用传说增兴趣”“列举数据画表格”“简笔绘画明因果”等方法。(七)、媒体显示:“放眼太阳系”同学们,希望你们不要辜负了太阳对你们的期望。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多读课外书,认识自然,改造自然。
27、板书设计:太阳1、 太阳远2、太阳大3、太阳热4、太阳与人的关系5、太阳与雨雪6、太阳与风、太阳与杀菌、总结语文天地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和交流自己的日积月累,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2、朗读词语,学习两句古诗,体会诗句描绘的意境。3、走到户外,感受阳光,为写作文打基础。4、开卷有益学习太阳城,了解转换器、热交换器、蓄能器的特点,以及太阳能的作用,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介绍事物的方法。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兴趣。朗读太阳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难点:了解转换器、热交换器、蓄能器的特点。时 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朗读摘录笔记、词语、古诗,积累语言。走到户外,感受
28、阳光,作自己喜欢的事情。教学目标:一、摘录笔记:1、学生齐读词语,交流“清净、一刹那”的意思,并用这两个词语练习说话。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摘录笔记,评出“摘录大王”在全班交流。二、读一读:1、用各种形式朗读词语,说说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2、交流词语意思。3、选词说话。4、学习古诗:反复朗读体会诗意,通过想象体会意境。三、初显身手:1、朗读题目,明确要求。2、作好准备:A、确定时间,选择阳光充足的时间。B、确定地点:学校操场。C、准备好实验用品:镜子、喷雾器、肥皂水等。3、活动过程:A、学生先独自或小组进行实验探究,感受阳光。B、集体演示交流,分享成功。C、谈自己的收获。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29、朗读太阳城一文,了解转换器、热交换器、蓄能器的安装位置以及功能,了解太阳能的作用,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的想像介绍事物的方法。教学过程:一、自读自悟:1、学生自己朗读文章,读准字音。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想一想:自己明白了什么?并交流。3、指生朗读课文,思考:本课的“能”指什么?(能量)文章围绕“太阳城”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指生交流。二、师生交流:1、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应该怎样分段?2、交流:1、(1)直接点明太阳城的特点:完全采用太阳能作为资源。 2、(23)简要介绍太阳城接受、转换、储存太阳能的设想。 3、(46)具体介绍太阳能的作用。 4、(7)表达对太阳城的无限向往。3、小组内
30、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读出自己得体会。4、指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十单元 路乡村大道教学目标:1、这首诗语句优美,充满激情,教学时采用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诗歌的内在美和形式美,感悟朴实的劳动人民热爱生活和积极进取的精神。2、通过教学,让学生结合诗人的经历理解本诗,读透字面背后的内容:经历风雪,生活才有意义,才会美好。教学重难点: 感悟诗歌内容及内在联系让学生懂得要经过千锤百炼才会体会到生活的伟大。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更多免费教案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分站 结合诗人的经历理解本诗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描绘乡村大道的诗歌。二:检查预习:1.分小节读
31、课文,看是否能读正确,读流利。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3.交流本诗作者郭小川的个人资料,弄清诗人写诗的背景。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补充。 郭小川,本名郭恩大,当代著名诗人,1919年9月2日生于河丰宁县,1933年到北京,积极参加抗日救亡爱国运动,并开始诗歌创作。1938年参加八路军,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作协秘书长。他一生写了许多诗歌来反映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被誉为“战士诗人”。他的诗歌富于思想性,感情真挚,豪放自由,语句铿锵,著作有团泊洼的秋天、边塞新歌、乡村大道、三门峡、甘蔗林一青纱帐等,他的诗歌创作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三:自读自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1.按要求自学1)认真读
32、课文,思考诗人笔下的乡村大道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在感受深的地方写下自己的体会。2、小组讨论交流3、全班交流四:理解重点语句再读诗歌,诗人都把乡村大道比作了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乡村大道有哪些显著特点?全班交流学习情况参考: 第一小节:写出了乡村大道的长远和宽阔 第二小节:写出了乡村大道的险峻和曲折 第三小节:写出了乡村大道的坎坷和丰沃朗读全诗,感悟诗歌内容。作业:字词两遍第二课时教学目的: 多种形式朗读、体会诗歌蕴涵的精神。教学过程:一:听写字词 丝绦 缔造 干涸 沟壑 匍匐二:重点理解最后一小节1、乡村大道有哪些特点?2、最后一小节与前三小节有何联系?3、你懂得了什么?(要经过千锤百炼才
33、能体会到生活的伟大)三:拓展延伸1、第三小节不要这部分行不行?2、谈一谈作者写“乡村大道”有什么特别的意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乡村大道”既指自己家乡的道路,也指人生之路的起点,抒发了诗人扎根生活、植根人民,永葆劳动人民本色的情怀。四:有感情朗读1、分小组读2、男女对读3、全班齐读作业:选自己喜欢的小节,熟读成诵板书设计: 长远和宽阔 扎根生活乡村大道 险峻和曲折 植根人民 坎坷和丰沃丝绸之路教学目的:1、了解我国古代丝路的线路、交流的内容,及其在古代经济、文化交流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对照古代丝路,了解当代亚欧大陆桥在各国交流中的优势。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能够分析出图中包含的信息,并能
34、将书本中的信息转化到图上;通过对古代丝路和现代亚欧大陆桥的学习,逐步具备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感受丝路的美丽风光,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教学准备:挂图、录像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我国古代丝路的线路、交流的内容,及其在古代经济、文化交流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对照古代丝路,了解当代亚欧大陆桥在各国交流中的优势。2、通过对古代丝路和现代亚欧大陆桥的学习,逐步具备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今天上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好东西,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下。(西游记视频展示)。刚才的镜头大家都很熟悉,对,是西游记。会唱的同学一起唱,不会唱的
35、同学一起把拍子打起来!唐僧“西天取经上大路”,“大路”指的是什么路呢?(丝绸之路)。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主题丝绸之路,那么今天的丝绸之路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先来领略一番丝路的风光。在欣赏的同时,想想丝路风光留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美,西域风情,荒漠)是啊!到处是沙漠,戈壁,但昔日这儿却延伸着一条繁华的丝绸之路。这么具有西域风情,沙漠风情的丝绸之路是由谁来开辟的呢?(一)丝绸之路的开辟1、如此具有西域风情的丝绸之路是由谁开辟的呢?(汉,张骞)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幻灯)。他告别当时的汉武帝,一路西行,出使西域。现在就让驼铃声带领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吧!(录像)正是有张骞这样的先行者,才开通了历史上著名
36、的丝绸之路。这条丝路的线路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同学们请看地图。(二)丝绸之路的线路(出示)这是一张丝绸之路的线路图,请找到丝路的起点。1、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什么地方?(长安)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是当时汉朝的都城,就像今天我们的首都北京。当时各地丝绸和其他的商品集中在长安以后,组成商队,穿过河西走廊,到达敦煌。之后分南北两路,北路从玉门关出发(春风不度玉门关),经过西域、中亚,到达西亚和欧洲;南路从阳关出发(西出阳关无故人),同样经过西域、中亚,到达罗马和阿拉伯国家,再到欧洲;南路的另一路则是到达印度。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走的就是南道中的这条道路。2、设想你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你会经过今
37、天哪些国家和地区?南道会经过哪些国家和地区?北道又会经过哪些国家和地区?四人小组合作,小组作好记录。南道: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意大利、沙特阿拉伯、印度、孟加拉、尼泊尔、克什米尔地区等;北道: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可见路途非常的遥远。3、观察线路图,你认为在当时我国境内的丝路上有哪些重要的城市和地区呢?(长安、楼兰、敦煌等)我们从这张图片中发现现在的敦煌非常的凄凉,而当时的敦煌却是非常的繁华。敦煌是当时东西方贸易的中心和中转站,是中原通往西域交通要道的“咽喉之道”,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现在,请同学们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用集体的智慧来再现一下当时的繁荣景象,来当一回小演
38、员。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商人,在敦煌你是如何交易的呢?提示:1.你扮演哪方的商人?2.选择好你的货物。3.准备和对方商人交换什么货物?学生表演(繁荣背景,如何交易,筹备干粮,水等)从同学们的表演中,我们知道在当时的敦煌存在着物资的交流,而且交流的物资非常得广,有西方的毛皮、珠宝玉石、药材等,还有中原的丝绸、瓷器、陶器、铁器等。事实上,在当时的敦煌,不仅存在着物资上的交流,还存在着文化的交流。现在保留下来的敦煌的艺术宝库莫高窟就可以印证这一点。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个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敦煌莫高窟保存着最完好的佛教艺术,曾经有位著名的敦煌学者指出:“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
39、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学者的论说充分说明敦煌所处的地理位置在历史上的重要性,而这种重要性则是丝绸之路带给它的。第二课时教学目的感受丝路的美丽风光,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三)丝绸之路的交流作用1、敦煌的艺术来自于东西方的交流,来自于东西方的使者们的间接创造。正是由于这些使者们的往来,使得丝绸之路异常的活跃,异常的繁荣。那么,丝绸之路的开辟在古代有什么重大意义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文,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丝绸之
40、路的重大作用,并找出史实来印证这句话。找到了吗?一起大声告诉我,好吗?(丝绸之路沟通了欧亚两块大陆,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同学们能不能结合书本和你已有的知识,举出实例来印证这句话呢?(可作适当补充)(幻灯)总结:丝绸之路的开辟丰富了东西方人们的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增强了东西方人民的友谊。所以说,丝绸之路不是一条商道,而是一条友谊之道。(四)丝绸之路的补充事实上,“丝绸之路”并不是只有这一条,广义上的丝绸之路是指当时对中国与西方所有来往通道的统称。除了张骞开通的官方通道“西北绿洲丝绸之路”外,你们还知道其他的丝绸之路吗?(学生回答)总结:中国的丝绸之路早在公元前就已经分为
41、海陆两路了,此外,还有长城以北充满血腥和暴力的“北方草原丝绸之路”,因为这条丝绸之路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各个民族、部落纷纷想争夺控制权,因此充满了血腥和暴力。四川云南山道崎岖的“西南丝绸之路”和风平浪静的“海上丝绸之路”由于主要以丝绸和香料贸易为主,又称“海上香丝之路”千余年过去了,由于航海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喜欢上了更为方便的海上运输,于是曾经辉煌的丝绸之路渐渐被人们放弃,敦煌也同样衰弱了,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但是随着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一条新兴的丝绸之路重新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那就是亚欧大陆桥。(幻灯:亚欧大陆桥的简介,线路图)亚欧大陆桥的简介:新亚欧大陆桥东起江苏连云港、山东日照等沿海港口
42、城市,西至荷兰鹿特丹、比利时安特卫普等欧洲口岸,是横跨亚欧两大洲,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实现海陆海统一运输的洲际铁路,经过了三十多个国家。新亚欧大陆桥的贯通,代替了昔日缓缓西行在茫茫戈壁上的骆驼队,被称为当代的新丝绸之路。2、那么,亚欧大陆桥与昔日的丝绸之路相比较有什么优势呢?在今天有着什么重要作用呢?(小组活动)(1).经过的国家更多,到的地方更远; (2).交通工具:骆驼,马洲际铁路,火车;(3).节省时间,节省运费。(大陆桥横穿大陆,比绕道海路近得多,一般比传统的海运路线缩短一半左右。由于大陆桥运距较近,且能使用铁路集装箱专用直达到车,中间环节少,运行速度快,从而节省了大量的途中运输时间。
43、)3.东西方沟通:间接直接。(新亚欧大陆桥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互补性:一方面,对于日本和西欧等发达国家来说,这一区域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巨大市场,是它们输出资金、技术和管理的理想之地;对中国、中亚和东欧国家来说,通过沿桥开放,可以更好地吸收国际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经济振兴。另一方面,亚太地区经济的迅速增长,越来越需要开拓欧洲市场,而欧盟为谋求发展也需要到亚太地区寻求贸易伙伴,选择投资对象,亚太与欧洲的双向辐射越来越明显。)所以,大陆桥运输越来越受到国际的广泛重视。总结:亚欧大陆桥虽然不是一座真正的桥,但却是起着桥梁的沟通作用。许多专家学者断言,新亚欧大陆桥的诞生,预示着世界经济在
44、江河经济、海岸经济的基础上,将逐步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时代-陆桥经济时代。课后探究:谈谈你今天的最大收获?总结:张骞出使西域后开通的丝绸之路可以讲是古代中西方交流的代名词,促进了东西方各国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到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中,相信中国的未来会更加辉煌,更加灿烂。语文天地教学目的:1、积累名言警句2、“畅所欲言”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3、“开卷有益”学习邓稼先热爱祖国,默默奉献的优秀品质。4、“金钥匙”促成阅读习惯的养成。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 完成积累,“畅所欲言”“金钥匙”教学过程:一:抄书比赛1、全班限定时间开展书写比赛2、请写得又快又好的谈经验3、把好方法运用到今后的学习中二:读一读1、先让学生读熟这句话2、说说自己的理解3、背诵4、鼓励课后继续搜集有关路的名言警句三:畅所欲言1、联系实际谈自己认识的更多的路2、在你知道的路中,你最愿意探索的是一条什么路?3、为什么?四:金钥匙养成阅读习惯的三条基本要求:一是:每天阅读的数量必须保证,养成坚持阅读的习惯二是:边读边记,养成作批注的习惯三是:养成查阅工具书的习惯第二课时教学目的:通过读课文,体会“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