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各单元复习要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科学各单元复习要点.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2、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但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种皮等各不相同。4、播种凤仙花的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5、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的方向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每天约5毫米。6、凤仙花种子萌发时,最先出土的第一对“叶子”是由种子的子叶发育而来的。以后长出的叶子是由叶芽发育而来的,它们是不同的。凤仙花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是为了吸收
2、更多的阳光。7、种子萌发的条件是:水分、温度和空气。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水分、温度和空气等8、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9、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10、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光合作用是植物绿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出养料,并释放氧气。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11、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运输水分的方向是从下向上,运输养料的方向是从上向下。植物生长初期茎的生长速度较快,中期生长速度最快,后期较慢最后几乎停滞。12、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过花开
3、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13、凤仙花的植株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组成的。叶缘有小锯齿,叶柄肉质多汁。果实呈纺锤形,有白色茸毛,成熟时果皮能裂开,颜色由绿色变成黄褐色。种子是球形的,呈褐色。一株凤仙花大概能结出二十多个果实,每个果实一般有十七八粒种子。14、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15、凤仙花等植物的茎是垂直地面向上生长,叫直立茎;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它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缠绕茎;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攀缘茎;红薯的茎平卧
4、在地面蔓延生长,这样的茎叫匍匐茎。16:植物的根( 具有 )吸收水分的作用。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1、自然界中的动物有很多种,它们身体的(外形)、(结构)以及(生活习性)千差万别,但所有的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个过程就是它们的(生命周期)。1、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的,蚕卵是有生命的。蚕卵是扁圆形的,像芝麻那么大。蚕卵的颜色变化:淡黄色-玫瑰红色紫黑色。快要孵化出蚕宝宝的蚕卵颜色是紫黑色的。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4956天2、为什么要在蚕窝上扎小孔,洒水?(因为这样能够保证蚕窝内的含氧量,以及提高蚕对桑叶的采食量和吸收率。)5、蚕的一生要经历:蚕卵
5、-蚕-蛹-蚕蛾四个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蚕是蚕的生命周期中的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所以蚕的一生为:卵-幼虫蛹成虫。然后从卵开始又产生一个新的循环。6、蚕宝宝的外形特征:形态是圆筒形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两侧各分布着6只黑褐色的单眼,下方具咀嚼式口器,下唇中间有1个小孔,为吐丝孔。8、蚕蛹的体形粗短,身体呈纺锤形,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长有黑色的眼睛,眼睛下面有一对触角的原始体。胸部长有胸足。腹足、尾足消失。胸部、腹部都有环节。胸部背面有一盾片,从盾片生出两对翅。鼓鼓的腹部长有9个环节,从第2个-7个腹节两侧都有发达的气门。体色呈褐色。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9、蚕蛹经过
6、1015天会变成蚕蛾,蚕蛾全身披着白色鳞毛,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着眼睛和1对触角,口器退化。胸部长着两对翅和三对足。由于两对翅较小,已失去飞翔能力,腹部已无腹足,末端体节演化为外生殖器。6.雌蛾和雄蛾的区别:雌蛾体大,触角灰色,腹部肥大,翅短小,爬行慢;雄蛾体小,触角黑色,腹部狭长,翅大,爬行较快,翅振动飞快,腹部后端稍突起,翅稍举起。8蚕茧用热水浸泡,用竹签把丝头挑出来,将丝一圈一圈地绕在纸板上,就可以知道丝有多长。在蚕茧内,除蛹外,还有一层蜕掉的皮。养蚕,抽取蚕丝织成丝绸,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发明之一。9、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10、
7、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变态。常见的昆虫:蜜蜂、蚂蚁、苍蝇、蚊子、蝴蝶、甲虫、蝗虫、蟋蟀、螳螂、蜻蜓、蝉、蟑螂等都属于变态的。青蛙和蟾蜍也属于变态的。从卵孵化而来:蚊子、苍蝇、蝗虫、鱼、青蛙、鸡 由母亲直接生下来:猫、狗、人、牛、猪。5动物分类方法2种,一种按变态和不变态分类;另一种按卵生和胎生(由有母亲直接生下)分类。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也要经历这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不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繁殖方式各不相同,寿命的长短也不相同。6、人和其他动物一样,也有
8、自己的生命周期。15岁以下称为儿童,16岁至35岁称青年,36岁至60岁称中年,60岁以上称老年第三单元 温度和温度计一、 填空题1、 物体的冷热程序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2、 人们能常用温度计来测量物体的冷热程度。3、 25摄氏度可以写成 25 ,34读作: 34摄氏度,零下8摄氏写作:-84、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是_,我们常用_温度计 进行测量。5、读温度计上指示的温度时,应该平视6、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7、冰是固体状态的水。8、液态的水降到0时开始凝固成冰。9、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这种现象叫凝结。
9、10、水在自然界有三种不同的形态:分别是液态、固态、气态,它们会互相转化。11、大约在1593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12、用来测量人体温度的温度计叫做体温计,刻度一般在3542之间,每一摄氏度细分成10个小格。13、23摄氏度可以写成23,零下8摄氏度可以写成-8。14、测量水的温度,需要选择测量值在0100范围的温度计。15、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16、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二、简答题:1、 什么叫做蒸发?为什么我们无法看见?答: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我们叫做蒸发。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
10、小,我们无法看见。2、 怎样测量水的温度?答: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3、 冰和水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答:冰和水共同点是:无色、无味、无气味、透明。不同点是:冰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坚硬,而水无固定形状,会流动。4、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使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第四单元 磁铁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一般情况下,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固定的(比较磁力大小,
11、可以用磁铁吸引回形针的数量来判断。)。磁铁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条形、U形(蹄形)、环形、圆饼形等),因为它们有不同的用途。磁铁不能吸引铜、铝等其他很多金属。(钴镍可以被吸引)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铁质物和其他物品分开,可以采用磁铁吸铁质物的方法。)3、磁铁磁力两端强,中间弱,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4、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5、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接近时,有时会往一块吸,叫相互吸引;有时会往两边推,叫相互排斥。(我们称为同极相斥,异极相吸)6、两块磁铁吸合在一起,磁力会增大;把相互排斥的两个磁极结合在一起,磁
12、力会减小。7、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指南针 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一般的指南针都由磁针和方位盘等组成。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制成了“司南”。8、用指南针定方向的方法:(1)把指南针盒放平,让磁针自由转动。(2)待磁针停止摆动后,转动指南针盒,使方位盘上标明的南(S),北(N)方向与磁针指的南、北方向一致。(3)对照方位盘确定出各个方向。9、指南针方位盘上字母的含义是:N北;S南;W西;E东;NE东北;SE东南;SW西南;NW西北。10、做指南针可以用钢针、铁钉等物。用磁铁的磁极在钢针(或铁钉)上沿一个方向摩擦,重复做20次30次。然后要标明南、北极。11、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磁铁同极相斥的磁力悬浮起来的。部分综合题:1、把一只老鼠和一盆花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罐内,放在阳光下,老鼠会憋死吗?不会,因为老鼠会呼出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的叶子能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供老鼠呼吸。2、如果在冰中加入大量的盐,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玻璃杯壁上出现一层冰霜。因为冰中放盐后使冰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0以下的玻璃杯就直接变成了小冰晶。3、有A、B两块大小、形状相同的物体,已知一块为磁铁,一块为铁块。问:只利用这两物体,判断磁铁和铁块?方法:用A去吸B的中间,如果能吸住,A为磁铁;不能,则A为铁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