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发展畜牧业的做法和建议.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0087454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田发展畜牧业的做法和建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和田发展畜牧业的做法和建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和田发展畜牧业的做法和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田发展畜牧业的做法和建议.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和田发展畜牧业的做法和建议作者:孟大庆 | 时间:2010-12-15一、社会经济概况全地区辖7县1市,89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1386个行政村,6232个村民小组,辖区内驻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四师,总人口195万,其中维吾尔族占96.3%、汉族占3.5%、其他民族占0.2%,有维吾尔、汉、回、塔吉克、柯尔克孜等22个民族成份。近年来,全地区各族干部群众保持和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和田精神,忘我工作,同心同德、奋力拼搏,不断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2009年,全地区生产总值达84.77亿元,同比增长10.4 %(不变价),其中:第一产业增加产值30.68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

2、加值16.65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37.44亿元,增长17.1%。地区人均生产总值4386元,增长11.66%。三大产业比例由上年的38.9:16.2:44.9调整为36.2:19.6:44.2。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66.1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68%。其中农业产值41.51亿元,增长2.86%;林业产值8.03亿元,增长35.03%;牧业产值15.27亿元,增长9.99%;渔业产值0.21亿元,增长2.0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11亿元,增长9.08%。粮食播种面积235.23万亩,增加10.6万亩,总产105.07万吨。林地面积达1169.57万亩,林

3、果总面积突破210万亩。二、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近年来,和田地区畜牧业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坚强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畜牧厅、畜牧科学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畜牧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两大目标,抢抓机遇,大胆创新,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强化工作措施,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核心,把握“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开拓创新现代畜牧业”两个方向,统筹畜牧业与其它产业协调发展,坚持牲畜存栏“山区稳,农区增”的原则,按照“突出特色、体现绿色、形成规模、争创品牌”的发展要求,把增加畜产品社会有效供给摆到首要位置,重点发展小畜,稳步发展大畜,加快发展家(特)禽养殖,

4、做大做强手工羊毛地毯业,努力建设优质特色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不断增强畜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支撑作用,努力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使畜牧业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农牧民持续增收做出了积极的努力。截至2010年,全地区天然草场总面积为3984.4万亩,可利用面积2928.6万亩,其中夏秋草场面积为1429.9万亩,冬春草场面积为1033.9万亩,四季草场面积为398.8万亩。草场退化总面积为635.67万亩。全地区建设人工饲草地面积达32.96万亩。同年底,牲畜存栏485.24万头只,同比增2.93。其中:适龄母畜325.13万头只,同比增4。繁殖成活牲畜342.34万头(只),同比增4.3

5、。牲畜出栏384.41万头只,同比增6.4,其中:商品数324.39万头;年末家禽存栏398.74万羽,出栏648.77万羽。肉类总产量7.52万吨,同比增8.2%;牛奶产量2.98万吨,同比增6.7%;禽蛋产量1.00万吨,同比增17.1%。畜牧业人均纯收入达到507.36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00.57元,增幅24.72,畜牧业发展异军突起。三、主要做法和经验(一)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各项措施落实。和田地区历届党政高度重视畜牧业工作,2008年自治区畜牧业工作结束后,和田地区立即进行了贯彻落实,及时召开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畜牧工作会议,明确了工作目标,细化了工作措施。一是调整充实领导班子。切实从

6、组织上加强了对畜牧业工作的领导,形成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集中精力抓的工作局面,为畜牧业发展、农民增收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二是落实目标绩效责任制。地委、行署把畜牧业生产任务、目标列入目标绩效考核,与各县市签订责任状,年底兑现奖罚,使地区畜牧业各项生产指标有抓手、能落实。四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地区财政每年拿出不低于100万元、县市财政不低于50万元的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畜牧业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全地区畜牧业发展的环境。五是积极优化内部结构。在种植结构上,采取间作套种模式,使和田的种植业由“粮、经”二元结构转变为“粮、经、草”三元结构。养殖业由“肉、蛋”二元结构转变为“肉、蛋、奶”三元结

7、构,生产方式逐步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山区、农区、城郊区产业布局已见雏形,牛羊肉、和田羊毛、和田驴三个优势产业带已经初步形成。(二)狠抓草场建设,夯实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一是建设“双百万”草场。自治区畜牧业工作会议以来,地委、行署高度重视饲草料基地建设,全力推进“双百万”工程建设,把“双百万”草场建设列入年终目标绩效考核范围,实行奖罚责任制,有效地缓解了饲草料不足的局面。同时,大力开展饲草种植试验,开展人工双层草场建设适宜模式筛选和新饲草品种引进推广试验,选取了适合和田地区推广的优良牧草品种苏丹草,从今年开始在林地间套种3600亩,平均单产达到8吨以上,为解决和田饲草料不足找到了一条出路

8、,积累了经验。二是改变传统饲养方式,提高饲草料利用率。加大对全地区秸秆粉碎和青贮制作的力度,大力推广长草短喂、短草槽喂、“三贮一化”和饲草料调配技术,提高青贮饲料的制作数量和质量,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加工利用水平,缓解草畜矛盾。三是继续抓好天然草场保护工作,促进草原畜牧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强草原监理工作,严格贯彻落实草原法、草原法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制定并出台了关于在全地区范围内严禁采挖甘草麻黄草等草原药材及固沙植物的通告,强化执法力度,加强草原执法监管,依法严厉打击乱开垦、乱采滥挖、非法占用草原等违法行为,提高全社会对保护草场、草地的认识和保护天然草场的自觉性,有效的制止了非法乱垦滥挖乱占草原行

9、为,保护了广大农牧民的合法权益。同时,加大天然草场监测、病虫害防治和产草量的测算工作力度,加大了天然草场虫害防治工作力度,及时解决虫灾防治中的问题,防止草场虫灾大规模爆发,保障了山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三)加强疫病防控,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和灾害处置能力。近年来,和田地区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上,立足于防,建立了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机制,实行工作一票否决,将“政府保免疫密度,业务部门保免疫质量”工作机制落到实处,切实做到了御病于和田之外,确保了在本地区内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我们要求各县市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各级动物疫病防治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切实加强疫情监测,完善预案,提高对突发

10、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处置能力,取得了牲畜口蹄疫、禽流感、小反刍兽疫和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重大胜利。基本完成了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和兽医体制改革工作。在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工作中,按照定编、定员、定岗、定责的原则,明确了每一个村的防疫人员、产地检疫人员的工作范围和职责;实现全地区乡镇兽医站人员、业务、经费、资产等全部归县畜牧兽医局统一管理的“三权归县”制度,为畜牧业健康有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四)加快实施牧民搬迁,促进地区畜牧业和谐发展。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调研摸底。根据自治区牧民搬迁工作要求,各县市委、政府高度重视,相继召开了县市牧民搬迁工作会议,成立了领导小组,积极开展摸底调查工作

11、;二是结合实际,在迁入地的选择上基本采用了异地搬迁牧民安排在水土开发区,零星搬迁和就近安置的牧民安排在乡政府和村委会附近的做法。同时认真组织相关业务部门,从本县市、乡镇的实际出发,制定出了本县市牧民搬迁初步规划方案。三是积极宣传动员,营造良好的牧民搬迁工作氛围。在调查摸底的同时,各县市积极组织有关领导和干部深入基层,及时向广大农牧民宣传牧民搬迁工作的现实意义,使广大农牧民真正了解到搬迁工作的目的是为增加其收入和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宣传动员,绝大多数山区牧民对牧民搬迁工作积极响应,参与热情高涨。四是制定优惠政策,促进牧民搬迁工作的顺利实施。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摸索,通过制定优惠政策调动牧民的搬迁

12、积极性,如民丰县,统一补助标准,对新建房户每户补助1.2万元,减免搬迁户建房自用材有关税费;允许搬迁户保留原有的土地、草场及房基地,免除草场使用费,适当减免水电费;对搬迁牧民在3-5年内不下达粮食订购任务和棉花种植任务;对在搬迁区内从事商业服务业的免除三年的市场摊位费和市场管理费;农业开发项目向搬迁区倾斜等。在自治区党委及人民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先后启动了策勒县博斯坦乡和乌鲁克萨依乡牧民搬迁定居试点工程,共投资2705.66万元建成博斯坦乡阿卡新村和乌鲁克萨依乡玉龙新村,两个新村共搬迁牧民 141 户,新村基本上达到了水、电、路畅通,房屋、棚圈、厨房、厕所及庭院、围墙、大门齐全,并配备了10-3

13、0亩的草料地。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地区已定居户数达到2151户,人口7760人,占游牧民总户数的17.90,占游牧民总人口的17.27。目前全地区还有9866户,37157人未实现定居,今后,我地区将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力争用3年时间使牧民全部搬迁完毕,实现“搬得来、住得下、能致富”,使牧民生产生活得到显著的改善。(五)强化科技支撑,不断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和田畜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是科技支撑能力较弱,为此,我们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内聘外请。主要聘请了自治区畜牧科学院研究员为我地区畜牧业发展的技术顾问,为全地区畜牧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同时,在本地技术人员管理上求突破,根据技术人

14、员职称,实施评聘分离,要求每年承担与职称相对应的科技服务工作,一方面进行畜牧技术推广示范,另一方面手把手地教给农民养殖技术,解决怎么干的问题。二是加大畜牧业科技培训力度,提高技术人员素质。紧紧围绕畜禽科学养殖、牲畜快速育肥、重大动物疫病控制及常规动物疫病防治、肉用羊杂交改良、畜牧法制等基础专业知识和实际应用科技,对全地区广大畜禽养殖大户、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村级防疫人员进行畜牧技术培训。积极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到自治区、兄弟地州以及疆外省市学习深造,有效提高了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应用水平和能力。三是强化科技推广工作,开展畜牧养殖科技示范活动。到2010年全地区推广畜牧业先进技术11项,积极开展畜牧业标

15、准化生产示范,制定了和田地区养殖大户标准,通过抓畜牧大户,抓养殖小区建设,有效地带动了散养户的养殖规模和效益,促进了地区畜牧业步入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六)落实惠农政策,增强畜牧业发展后劲。一是农机补贴政策。2010年,在国家给予补贴30%的基础上,地区财政再给予30%的补贴,农牧民自筹40%的资金。全地区今年共购置铡草机2979台,国家和地区给予了177.27万元的补贴资金,农牧民自筹资金236.36万元。通过项目资金和农机补贴政策的支持,极大的提高了农牧购置农机械的积极性。目前全地区饲草加工机械数量达到5378台,为提高饲草加工利用率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良种牛冻精和种公畜补贴政策。全地

16、区新开设牛配种站186座,参与配种技术员214人;冷配受胎率达到83,补贴政策惠及2.71万户农牧民。纳入国家和自治区种公畜补贴的种公羊2510只、种公驴55头,种公畜补贴资金220余万元。惠农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发展畜牧业的热情。(七)争取项目支持,营造畜牧业良好发展环境。今年以来,全地区紧紧抓住自治区、地区加快畜牧业发展及对口支援等机遇,认真把握各类项目政策,紧密结合当前和今后畜牧业发展的实际,按照适度超前、优化结构、突出重点的原则,积极编制、筛选、申报了人工双层草场建设、种畜禽购置补贴、畜禽良种体系建设、畜禽养殖小区建设以及科技培训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项目。利用自治区财政专项资金90

17、00余万元加大对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畜牧业发展。各县市财政支持畜牧业发展的力度也呈现出逐年加大态势。仅2010年全地区共拿出2015.8万元专项资金发展畜牧业。如民丰县财政拿出914万元对本县无水草场改良、标准化棚圈建设进行支持。同时,我们还积极借助北京、天津和安徽省对口支援的大好机遇,筛选畜牧业发展建设项目,力求在畜牧业发展资金投入上有新的突破。(八)积极扶持引导,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初见成效。一是扶持畜牧养殖大户。通过制定一系列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在资金场地税收等方面给养殖户最大的优惠和支持,充分调动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全地区累计发展养殖大户6104户,仅2010年新增养殖大户657户。二是

18、扶持发展养殖小区。重点在城郊附近发展养殖小区,全地区养殖小区累计达到82个,今年新建养殖小区44个,同比增加36个,增幅450%。三是不断提高民牧民组织化程度。积极发展畜产品专业协会和农牧民经济合作组织,建立农牧民畜牧业专业化生产者利益保护机制,通过农牧民专业化经济合作组织的形式加强与产业龙头企业(或者大户、个体专业经营公司)的合作,建立各类畜产品生产、经营运作体系,推动畜牧业畜产品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切实保障农牧民从事畜牧业生产获得经济利益,促进农牧民养畜增收。(九)立足消费市场,大力发展家(特)禽产业。按照地区“大幅提高家(特)禽养殖总量”的发展规划,加强了对家禽养殖业工作的组织领导、

19、技术服务,从政策上给予扶持,资金上予以帮助,促进了家禽养殖健康持续发展。一是利用扶贫资金大力扶持种苗场,加大蛋禽孵化力度,结束了和田本地不能孵化鸡苗,蛋禽产品靠外调的历史。二是充分发挥庭院养殖的作用。利用地区庭院改造的大好时机,积极宣传动员农民大力发展庭院养殖,有效地促进了和田特色的家(特)禽养殖业发展,2010年末家禽存栏达398.74万羽,比去年同期增幅16.7%,家禽出栏达648.77万羽,比去年同期增幅67.3%,不但丰富了市场,弥补了牛羊肉供应不足的现状,更加有效了增加了农民收入。三是积极发展本地品种,突出特色养殖。如民丰县大力发展黑鸡养殖,全年发放黑鸡62万羽,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了

20、和田黑鸡保种场和繁育场,并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和田黑鸡特色家禽品种,有力地带动了和田本地家禽品种养殖的发展。皮山县以孵化场为龙头,利用庭前屋后积极发展家禽养殖。洛浦县通过招商引资,建立了獭兔养殖基地,加快推进了特色养殖发展步伐。(十)积极推进牛羊育肥业的发展。近几年来,针对牛羊肉市场价格居高不下,肉食供应紧张的问题,全地区狠抓牛羊育肥业的发展。一是结合实际,加大了牛羊育肥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和田地区牛羊育肥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引导全地区牛羊育肥产业的快速发展;二是积极利用外地资源,鼓励调运牲畜证件齐全,遵照调运牲畜条例的牲畜调运商,把区外或其它地州的架子畜调运到我地区进行育肥生

21、产,加快我地区家畜育肥产业的发展;三是加大了对基层广大专业技术干部和从事养殖业、育肥业科技示范户的培训力度,努力引导有经济头脑、会经营、懂管理、有闯劲的农牧民加入到牛羊育肥业中,积极扶持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力地推动了牛羊育肥业的快速发展。如策勒县魅力特色养殖农民专业技术合作社,建设畜圈1.08万平方米,一次性可育肥5000只羊,今年育肥2万只羊,利润在100万元以上。四、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一)饲草资源严重不足。根据和田地区现有的羊、牛、禽等畜种结构来看,除家禽以外,草食家畜是本地区的主体畜种,这就需要有充足的饲草资源作保障。随着本地区牲畜总量在逐年增加,饲草的缺口也在逐年加大,畜牧业发展

22、面临的困难和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如何在现有资源和农业种植作物结构基本确立的前提条件下增加饲草资源总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我们当前所面对的最现实、最根本的问题。(二)畜牧业发展进程远远落后于农业、林业等其他产业,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和田地区畜牧业是一个传统产业,畜牧业在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中起步较晚,发展进程与农业、林业等大农业产业相比差距较大,开拓空间被其它行业占据,特别是在养殖小区建设、标准化生产棚圈建设、可利用的土地和空间等方面受到极大限制,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等现代畜牧业生产方式难以落实,与发达地区差距很大。(三)畜牧业发展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多年以来,和田地区畜牧业缺乏有效的资

23、金支持,畜牧业生产方式、技术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等方面都落后于其他省区,在区内也落后于其它地州。(四)和田地区现有的畜牧业生产模式,以及整体畜牧业生产现状,对我们开辟现代畜牧业发展新局面带来诸多障碍,需要在今后畜牧业发展过程中进行讨论和研究予以解决。(五)畜牧业生产缺乏金融信贷支持。全地区各类金融贷款不能满足当前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各类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牧力度不够,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单一,对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后劲不足。五、今后的发展思路进一步不断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支持新疆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战略决策上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十七届

24、五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富民安居”、“富民兴牧”现场会精神上来,努力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扎实有效地做好服务工作,全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重点发展小畜,稳步发展大畜,加快发展家(特)禽养殖,做大做强手工羊毛地毯业,努力建设优质特色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重大战略部署。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畜牧业生产“一个转变,三个提高”,即:转变全地区畜牧业生产方式,明显提高小畜个体生产水平,显著提高大畜良种比例,大幅提高家(特)禽养殖总量,使畜牧业人均收入增长速度明显提高,肉食产品产量占全疆肉食总量比重明显增加。在着力建设饲草料基地和推动牧民定居上尽快突破,按照实施“双百万”工程的要求,用5年时

25、间,保护性建设100万亩优质天然草场,用5年左右时间建成100万亩人工饲草料基地。在畜禽个体品质及肉食总量上有较大的突破,在争创名优品牌发展壮大畜牧业龙头企业上有所突破,在强化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上尽快突破,积极用好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同时,充分利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对口支援等重大机遇,争取项目资金扶持畜牧业大发展,加大对畜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加大投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积极改善畜牧业发展环境。六、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建议和政策期盼(一)大力发展饲草产业,解决饲草供给不足这一突出矛盾,是有效推动畜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2008年地区畜牧业工作会议上,地委明确提出了“双百万

26、”工程建设的发展战略,这正是解决和田地区现代化畜牧业快速发展的根本性战略。对此,我们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围绕和田地区发展“双百万”工程建设任务,探索和开发林、粮、草兼作的农业生产模式。下大力气,组织农、林、牧科技人员联合攻关,来解决畜牧业饲草料不足的问题,以增加全地区的饲草供给。同时还可以通过粮食玉米品种的改变,采用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在保证粮食产量稳定的前提下,增加秸秆产量,增加饲草供给。另外,要充分利用国家、自治区对牧业机械购置进行补贴等政策,加大饲草粉碎机械的购置力度,以解决本地区饲草加工机械不足的问题,提高饲草粉碎率,提高饲草利用率。二是在有条件的县(市),水土资源充足的区域,

27、结合牧民定居,生荒地的开垦,建立人工双层草场,扩大饲草料种植总面积。紧密结合水土开发区盘活工程建设,大力实施农业高新节水灌溉,利用节约的水资源,开辟新的人工饲草料地,增加优质饲草料供给数量。三是在天然草场保护、利用方面,积极争取天然草场保护项目,严格控制草场载畜量,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优先安排草原生态补助奖励资金,积极申请退牧还草工程项目,争取列入国家退牧还草工程范围内。通过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建立一定规模的高效饲草料地,增加全地区饲草料总量。(二)确立畜牧业主导产业,选择和田地区特色养殖模式,建立和田地区现代畜牧业发展路径。1、结合和田地区的地理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特别是水土资源与人口发展的

28、需要,以及畜牧业发展现状的客观现实需要,必须确定和田地区畜牧业主导产业和现代畜牧业发展路径。一是肉的生产。根据和田人民日常生活对畜产品的需求,加快促进发展牛、羊、禽肉的生产,这是和田地区畜牧业的第一产业,也是我们最基本的奋斗目标。二是蛋、奶、毛(绒)的生产。扩大禽蛋生产规模,增加地区自给保障能力,实现自给有余。充分利用和田的区位优势,发挥本地畜牧业特有的畜禽资源优势,如:和田羊、新疆驴、策勒黑羊、和田黑鸡、于田麻鸭等特有畜种,按照“突出特色、体现绿色、形成规模、争创品牌”的发展要求,加快推进蛋、毛等特色畜禽产业发展,努力建设优质特色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充分利用国家、自治区对奶牛、生猪养殖小区建

29、设扶持力度的加大,以及全面推进学生饮用奶计划的实施为契机,加大招商引资和扶持本地现有乳品加工企业工作力度,加快本地乳品加工企业的建立,促进地区奶业的发展。2、建立符合和田地区畜牧业发展实际要求的现代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特色养殖模式。逐步推行依托一家一户的养殖模式,开发和建立一种家庭式的专业化养殖和标准化生产的畜牧业生产模式,把养殖小区的概念转换成畜牧业生态养殖小区,进而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和谐、水土资源高效利用与人口增长需要的和谐。同时结合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的要求,推进专业化、标准化生态养殖小区建设,推行牲畜养殖与农业、林果业发展相协调的养殖小区建设,实现畜牧业的发展与农业、林业

30、的发展协调、互补,实现农、林、牧三大产业和生态系统的和谐共存。(三)加大对畜牧业生产条件的建设投入力度。和田地区牲畜存栏占全疆的10%左右,建议在项目资金安排上给予同比例的支持。紧密结合国发200732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以及自治区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积极通过农办、财政、发改委、扶贫和经贸等部门,争取国家、自治区在天然草场建设、饲草料基地建设(尤其是林粮草兼作项目)、牧民定居、防疫基础设施、饲草粉碎机械购置、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和种质资源保护等有特色、符合和田实际、能惠及广大农牧民的畜牧业项目,推动和田地区畜牧业的发展。其次,和田地区现有村级防疫员1220名,

31、担负着全地区1386个行政村的牲畜免疫等服务工作。在劳务报酬方面,和田地区财政自给能力差,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防疫费取消以后,虽然自治区给予了一定的资金支持,但仍不能满足当前稳定村级防疫员队伍的需要,建议纳入社会公益性岗位,解决劳务报酬的问题。(四)提高牲畜个体生产水平。在稳定现有牲畜数量的前提下,提高牲畜个体生产水平,利用畜禽改良技术,提高肉羊、牛的个体产肉量,扩大家禽养殖规模,逐步实现本地区畜产品供给量的大幅提高。在各县市农区畜牧业生产体系中,建立肉羊经济杂交生产技术体系,开展肉用羊经济杂交技术推广。(五)推动饲料工业的发展。第一,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建立专业化的饲料生产企业,促进本地区畜

32、牧业的发展。第二,加大本地区现有饲料企业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强适合本地畜禽生产的饲料产品的研制。同时,积极引导农牧民使用本地饲料企业生产的优质饲料产品,进一步扶持本地饲料企业的发展。(六)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农牧民的培训。开展多层次,多方面的技术培训,加大品种改良、疫病防治、饲养管理、牲畜育肥等方面的技术培训,重点结合农牧民实际技能需求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利用各类政策性培训资金,利用学校冬季寒假空闲教室,大规模开展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汉语培训,提高农民畜牧养殖水平。同时,利用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向农民开放,将畜牧、兽医、草原高质量热情服务延伸到村级,免费为农民提供就业服务,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

33、移。(七)组织倡导畜产品专业化协会和农牧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建立农牧民畜牧业专业化生产者利益保护机制,通过农牧民专业化经济合作组织的形式加强与产业龙头企业(或者大户、个体专业经营公司)的合作,建立和田地区畜牧业各类畜产品生产、经营运作体系,推动畜牧业畜产品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切实保障农牧民从事畜牧业生产获得经济利益,促进农牧民养畜增收。推动畜产品专业化、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推动和田地区现代畜牧业发展。七、畜牧业发展需要重点支持的项目(一)实施“双百万”工程,开展饲草料基地建设。全地区保护性建设100万亩优质天然草场;配套建设100万亩人工饲草料基地,强势推进绿洲外围新的饲草料基地建设。该

34、项目建设已经列为和田畜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恳请自治区有关部门对百万亩人工饲草基地建设项目给予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扶持。估算投资20亿元。(二)全力支持牧道通达工程建设,实现机械化转场。和田地区昆仑山区地势险峻,坡度大,道路狭窄,崎岖不平,由于雨水冲刷,加之多年失修,牧道艰险,有的已不能通行,人畜转场困难,山区草场不能充分利用。多年来,牧民转场大多靠牛、驴等畜力进行搬运,行路艰难且事故频发,牲畜死亡率高,对牧民生活和畜牧业生产带来很大影响,冬季山区遭受雪灾牲畜缺草缺料时,经常由于牧道无法通行,草料无法运送导致牲畜挨饿或冻死,对畜牧业造成很大损失。和田地区现有牧道长度为2827.5公里,可通车长度为1

35、133.5公里,牧桥20座,涵洞15座,可转场牲畜200.2万头只。目前,急需维修牧道的长度为1694公里,新建牧道2079.5公里,牧桥112座,涵洞578座。估算投资4.8亿元。(三)继续实施牧民搬迁定居工程,转变牧民生产生活方式。坚持“三通、四有、五配套”的标准,采取以就地就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主、异地安置和插花安置为辅的办法,用3年的时间完成全地区29个乡镇82个村,9866户,37157人牧民安置任务,使牧民定居安置状况有一个质的改变。估算总投资12.5亿元。(四)牧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草场缺水问题是昆仑山区草地畜牧业生产中的突出问题,和田地区境内昆仑山区东部、西部冬春场供水条件极差

36、,导致大面积的缺水草场长期无法利用,造成资源上的浪费,严重影响当地畜牧业生产发展。和田地区的无水缺水草场主要分布在昆仑山区中山带以下的冬春场,面积达689.86万亩,其中缺水草场149.24万亩,占21.63%,严重缺水草场达540.62万亩,占78.37%。草地饮水半径都大于4公里,放牧利用季节,人畜饮水距离较远,花费时间长,人畜饮水比较困难。有些无水缺水草场上牲畜饮一次水往返需一天或一天以上的时间,人畜饮水极为困难。拟在和田地区七县一市新建蓄水池184座,沉淀池24座,铺设管道696.5公里,储水池23座,人畜饮水池(30立方米)97座,项目总投资1.2亿元。(五)支持建设牧草种子田2万亩

37、,草种补助10万亩。通过实施“牧草种子”工程,主要推广新疆和田大叶苜蓿、苏丹草、红豆草和青贮玉米等优良牧草品种。所需资金8000万元。(六)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进程,加大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设施建设。畜禽养殖小区是一种新型的畜牧业生产组织形式,它有利于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有利于加快畜牧业现代化建设,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加农牧民收入。项目拟建设100个高标准、高效益、规模化养殖小区,10个养殖场,培育10000户科技示范养殖大户。养殖业逐步向养殖大户、专业养殖场、养殖小区集中;规模养禽场、养禽小区和养禽大户饲养量占总饲养量的60%以上,主要通过专项资金补贴和自筹资金完成。估算投资27亿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