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开发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0084106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系统开发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信息系统开发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系统开发复习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系统开发复习提纲.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信息系统开发复习提纲.txt我的优点是:我很帅;但是我的缺点是:我帅的不明显。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令堂可是令尊表姐?我是胖人,不是粗人。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与结构1、信息有哪些主要特性?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的描述,称为信息。特性:可传输性、可加工性、共享性、时滞性。2、什么是信息资源及特性?信息及其载体、信息采集、传输、加工、存储的各类设施和软件,制造上述软硬件的设施,有关信息采集、传输、加工、存储、利用的各种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方法、技术等。3、试述信息化对社会的经济意义?信息化是指人们的信息活动的规模不断增长以至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过

2、程。信息活动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规模和比重不断增加,工业产品中信息成本的比例迅速增加,信息化是以物质生产活动的成熟化为前提的。信息化是生产力的重大变革,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是信息化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广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是推动信息化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但信息化不等于计算机、不等于网络化。信息活动的主体是人而不是机器,技术、组织管理和人是信息化生产力的三个重要因素,也是推进信息化的三项关键资源。4、试述现代社会组织对信息化的基本要求?信息化是指人们的信息活动的规模不断增长以至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过程,信息化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将引起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社会组织和个人

3、行为方式的重大变化,信息化是以物质生产活动的成熟化为前提的,信息化是生产力的重大变革,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是信息化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广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是推动信息化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但信息化不等于计算机、不等于网络化。信息资源的开发,管理与利用需要多方面的工作互相配合,计算机化、通信网络化中是其中的部分内容,而且,信息活动的主体是人而不是机器,人是信息化的社会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技术、组织管理和人是信息化生产力的三个重要因素,也是推进信息化的三项关键资源。在推进信息化的实践中,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任务。5、试述计算机辅助管理各阶段的目标、功能、关键技术

4、与代表性系统?事务管理:目标:提高文书、统计等事务处理工作的效率。功能:统计、计算、制表、文字处理。技术:高级语言、文件管理。系统: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系统处理:目标:提高管理信息处理的综合性、计划性、系统性、及时性、准确性。功能:计划、综合统计、管理报告的生成。技术:数据库技术、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系统:传统的MIS;支持决策阶段:目标:为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的活动提供支持,以改善管理决策的的有效性。功能:分析、优化、评价、预测。技术:人机对话、模型管理、人工智能的应用。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现代的管理信息系统;综合服务:目标:提高人员素质、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功能:上述功能的综合集成,特别是对人

5、们的智能活动提供主动积极支持。技术:信息传输技术,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系统:ISDN系统、因特网、WWW服务器。6、试比较MIS的集中式和分布式的优缺点?信息资源在空间上集中配置的系统称为集中式。优点:信息资源集中、管理方便、规范统一;专业人员集中使用,有利于发挥他们的作用,便于组织人员培训和提高工作;信息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安全措施实施方便。缺点:随着系统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提高,集中式系统的复杂性迅速增长,给管理维护带来困难;对组织变革和技术发展的适应性差,应变能力弱;不得于发挥用户在系统开发、维护、管理方面的积极性与主动精神;系统比较脆弱,主机出现故障时可能使整个系统停止

6、工作。利用计算机网络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等信息资源联系在一起,服务于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实现相互通信和资源共享,就形成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分布式结构,具有分布结构的系统称为分布式系统。优点:可以根据应用需要和存取方式来配置信息资源;有利于发挥用户在系统开发、维护和信息资源管理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系统对用户需求变更的适应性和对环境的应变能力;系统扩展方便,增加一个网络结点不会影响其他结点的工作,系统建设可以采取逐步扩展网络结点的渐进方式,以合理使用系统开发所需资源;系统的健壮性好,网络上一个结点出现故障不会导致全系统瘫痪。缺点:由于信息资源分散,系统开发、维护和管理的标准、规范不

7、易统一;配置在不同地点的信息资源一般分属管理信息系统的各子系统,不同子系统之间往往存在利益冲突,管理上协调有一定困难;各地计算机系统工作条件与环境不一,不利于安全保密措施的统一实施。7、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它由哪几部分组成?试述其功能结构、层次结构与职能结构的关系?管理信息系统是为了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对管理信息进行系统的、综合的处理,辅助各级管理决策的计算机硬、软件、通讯设备、规章制度及有关人员的统一体。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数据及其存储介质;通信系统;非计算机系统的信息收集、处理设备;规章制度;工作人员。功能结构:信息收集;信息存储;问题修理;对话和信息输出;信息管理机构。

8、层次结构:事务处理;业务信息处理;战术信息处理;战略信息处理。【信息系统开发】复习笔记(第二章)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导论1、试述MIS生命周期各阶段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各阶段之间的关系?系统规划:根据组织的整体目标和发展战略,确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明确组织总的信息需求,制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计划;并根据需求的轻、重、缓、急及资源和应用环境的约束,把规划的系统建设内容分解成若干开发项目,以分期分批进行系统开发;系统开发:根据系统规划阶段确定的拟建系统总体方案和开发项目的安排,分期分批进行系统开发;系统运行与维护:是系统生命周期中历时最久的阶段,也是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其功能,获得效益的阶段,分

9、为纠错性维扩、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系统更新:当现有系统或系统的某些主要部分不能通过维护来适应环境和用户信息需求的变化时,或者用维护的办法在原有系统上进行调整已不经济时,则整个管理信息系统或某个子系统就要淘汰,新的系统建设工作或项目开发工作便随之开始。2、试述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原则?结构化方法是基于系统生命周期概念的一种系统开发方法,此种方法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规范的步骤、准则和工具。基本思路是把整个系统开发过程分成若干阶段,每个阶段进行若干活动,每个活动应用一系列标准、规范方法和技术完成一个或多个任务,形成符合给定范围的产品。原则:用户参与的原则、“先逻辑、后物理”

10、的原则、“自顶向下”的原则、“工作成果描述标准”的原则。3、试述早期的MIS开发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工作阶段的划分原则不明确,各阶段的工作缺乏规范的章程、方法、表达工具与标准;系统建设过程用户参与程度低,用户与专业人员对话缺乏有效的手段;系统开发的工作任务集中在系统实施阶段,系统分析、设计工作不深入;系统实施阶段的工作采取“自底向上”的方法,系统总体功能与目标的实现难以保证。4、试述MIS建设工作的复杂性?建设环境的复杂性;用户需求的多样性;建设内容的复杂性;技术手段的复杂性;建设需要资源的密集型。5、试述系统方法的主要原则?整体性原则;分解协调原则;目标优化原则。6、试述生命周期概念对MIS

11、建设的意义?系统生命周期,广义地看,任何系统均有产生、发展、成熟、消亡或更新换代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系统的生命周期。对于复杂系统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从用户提出要求到系统建成,存在着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工作环节。每个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相关环节,进而影响整个系统建设的质量与进程。因此,正确认识系统的发展规律,合理划分系统建设的工作阶段,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相互关系,系统建设工作才会有合理的组织与科学的秩序。【信息系统开发】复习笔记(第三章)三、系统规划1、试述系统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制定MIS的发展战略;确定组织的主要信息需求,形成MIS的总体结构方

12、案,安排项目开发计划;制定系统建设的资源分配计划。2、试述系统规划工作的主要特点和关键问题?特点:系统规划工作是面向长远的、未来的、全局性和关键性的问题,因此它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非结构化程度高;其工作环境是组织管理环境,商层管理人员是工作的主体;因为系统规划不在于解决项目开发中的具体业务问题,而是为整个系统建设确定目标、战略、系统总体结构方案和资源计划,因而整个工作过程是一个管理决策过程;系统规划人员对管理与技术环境的理解程序、对管理与技术发展的见识,以及开创精神与务实态度是规划工作的决定因素;规划工作的结果是要明确回答规划工作内容中提出的问题,描绘出系统的总体概貌和发展进程,但宜粗不宜细;

13、MIS系统规划必须纳入整个组织的发展规划,并应定期滚动。问题:战略计划是核心;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是关键;应变能力是MIS成功的关键问题之一;人、管理、技术应协调发展。3、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核心问题和主要内容?信息系统的目标、约束和结构;了解当前的能力状况;对影响计划的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近期计划。4、试述战略集转移法的基本思路?该方法把组织的总战略看成一个“信息集合”,包括使命、目标、战略以及其他战略变量,战略性的MIS规划就是要把组织的这种战略集合转化为“MIS的战略集合”,而后者由MIS的系统目标、环境约束和战略规划组成。5、什么是关键成功因素法?其基本思路是什么?关键成功因素法就

14、是那些必须经常得到管理人员关注的活动区域,对这些区域的运行情况要经常不断地进行度量,并提供这些度量信息以供决策使用。6、试述BSP(企业系统规划)法的基本出发点和四个主要步骤?一个信息系统必须要支持企业的目标;一个信息系统的战略应当表达出企业中各个管理层次的需求;一个信息系统应该向整个组织提供一致性的信息;一个信息系统应当在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改变时保持工作能力;一个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应由总体信息系统中的子系统开始实现。步骤:定义企业目标、定义企业过程、定义数据类、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7、什么是企业过程?什么是数据类?试述企业过程的三项主要资源的四种数据类?企业过程被定义为在企业资源中所需要的

15、、逻辑上相关的一组决策和活动,它们的分析和识别无需顾及与组织机构的联系。数据类是指支持企业所必需的逻辑上相关的数据。计划和控制资源、产品/服务资源、支持性资源。存档类数据、事务类数据、计划类数据、统计类数据。8、试述U/C矩阵的建立方法和在系统规划中的作用?U/C矩阵是对数据类和企业过程关系的描述,我们将数据类对照企业过程安排在一个矩阵当中,用字母C和U表示哪个过程产生该数据和哪个过程使用该数据。在矩阵中,按关键资源的生命周期顺序放置过程,即计划过程,度量和控制过程,直接涉及产品地过程,最后是管理支持资源的过程。其次是根据过程产生数据的顺序将数据类排在另一轴上,开始是由计划过程产生数据,接着把

16、所有其他数据类列入矩阵中,并在适当的行列交叉处填上C和U。U/C矩阵在系统规划中的主要作用是划分子系统。【信息系统开发】复习笔记(第四章)四、系统分析1、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的系统分析?其主要目标和活动内容有哪些?系统分析工作的特点是什么?系统分析是指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中系统分析阶段的各项活动和方法,也指应用系统思想和系统科学的原理进行分析工作的方法与技术。目标:根据系统规划所确定的系统总体结构方案和项目开发计划,按拟定的项目开发出可以运行的实际系统。活动:系统初步调查、可行性研究、系统详细调查、新系统逻辑方案的提出。特点:工作内容涉及面广、不确定性大;主要面向组织管理问题,工作

17、方式主要是和人打交道;主要成果是文件;追求的是有限目标。2、试述结构化系统分析中主要工具的特点?表达方式规范,表达的内容确切,无二义;形式简洁,易理解,便于和非专业用户交流;便于查询、检索、易维护;便于计算机辅助建模。3、试述数据流图(DFD)的组成与基本符号以及在系统分析中的作用?组成:外部项、加工、数据存储、数据流。作用:DFD的绘制过程,是系统分析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过程自顶向下,逐层分解就是由系统外部至系统内部、由总体到局部、由抽象到具体的系统逻辑模型建立过程;DFD是系统分析人员与用户进行交流的有效手段;DFD是系统设计的主要依据之一。4、试述数据词典(DD)在系统分析中的作用和

18、编写的基本要求?作用:是给数据流图上每个成分以定义和说明。要求:对数据流图上各种成分的定义必须明确、易理解、唯一;命名、编号与数据流图一致,必要时可增加编码,方便查询和检索、维护和统计报表;符合一致性与完整性的要求,对数据流图上的成分定义与说明无遗漏项;格式规范、风格统一、文字精炼、数字与符号正确。5、试述数据流图绘制的主要原则、步骤与方法?原则:明确系统界面;自顶向下逐层扩展;合理布局;数据流图只反映数据流向、数据加工和逻辑意义上的数据存储,不反映任何数据处理的技术过程、处理方式和时间顺序,也不反映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判断与控制条件等技术问题;数据流图绘制过程就是系统的逻辑模型的形成过程,必须始

19、终与用户密切接触,详细讨论,不断修改,也要和其他系统建设者共同商讨以求一致意见。步骤:确定所开发的系统的外部项,即系统的数据来源的去处;确定整个系统的输出数据流和输入数据流,把系统作为一个加工环节,画出关联图;确定系统的主要信息处理功能,按此将整个系统分解成几个加工环节;根据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原则,对上层图中全部或部分加工环节进行分解;直到逐层分解结束;对草图进行检查和合理布局;和用户进行交流,在用户完全理解数据图的内容的基础上征求用户的意见;用计算机或其他制图、编辑工具画出正规的数据流图。6、什么是基本加工?描述表达基本加工逻辑功能的结构化工具的特点是什么?数据流图中所有不进一步分解的加工

20、为基本加工,基本加工有父项,无子项,而非基本加工均有子项。特点:表达方式规范,表达的内容确切,无二义;形式简洁、易理解、便于和非专业用户交流;便于查询,检索,易维护;便于计算机辅助建模。7、试述系统分析中信息收集的重要性、主要内容、策略和基本方法?信息收集是完成系统分析各项任务的基础。内容:组织的信息、人的信息、工作的信息和环境的信息。策略:全面调查策略;关键因素策略;点面结合策略。方法:面谈、调查表、查阅文献和实地观察、实践。8、试述系统分析中系统初步调查的主要目标和内容?目标:从系统分析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角度看新项目开发有无必要和可能。内容:调查内容,包括主要输入、主要输出、主要处理功能以及

21、与其他系统的关系;分析内容,包括现有什么,需要什么,在现有资源下能提供什么,此项目有无必要和可能作进一步的调查与开发。9、试述系统说明书在系统建设中的作用、内容和编写要求?系统说明书是系统分析阶段工作的全面总结,是主管人员对系统进入设计阶段的决策依据,只有系统说明书经过系统开发工作的领导部门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它又是后续各阶段工作的主要依据之一。内容:系统开发项目概述;需求说明;现行系统的状况;新系统的目标、功能和逻辑模型(重点);系统实施计划。要求:全面、系统、准确、详实、清晰地表达系统开发的目标、任务和系统功能。10、系统详细调查的目标和内容是什么?目标: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

22、进一步对现行系统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弄清楚现行系统运行状况,发现其薄弱环节,找出要解决的问题实质,确保新系统比原系统更有效。内容:组织机构的调查;业务处理状况调查;现行系统的目标,主要功能和用户需求调查;信息流程调查;数据及功能分析;系统运营环境分析。【信息系统开发】复习笔记(第五章)五、系统设计1、试述系统设计的目标、任务和主要活动?目标是将系统分析阶段所提出的反映了用户信息需求的系统逻辑方案转换成可以实施的基于计算机与通信系统的物理方案。任务是从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目标出发,根据系统分析阶段对系统的逻辑功能的要求,并考虑经济、技术和运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确定系统的总体结构和系统各组成部

23、分的技术方案,合理选择计算机和通信的软、硬件设备,提出系统的实施计划,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活动:系统总体结构设计;详细设计;系统实施进度与计划的制定;系统设计说明书的编写。2、试述系统设计工作的依据和特点?依据:系统分析的成果;现行技术;现行的信息管理和信息技术的标准、规范和有关法律制度;用户需求;系统运行环境。特点:系统设计工作的环境是管理环境和技术环境的结合。3、试述结构化设计的基本原则?结构化设计方法是从一个具有良好结构的系统的观点出发,基于把一个复杂的系统分解成相对独立的模块的原则,主要研究了将系统分解为不同模块的方法与技术,分析系统分解时产生的各种影响,提出了评价模块质量结构的具体标

24、准,还给出了从表达用户需求的数据流图导出模块结构图的规则。4、试述系统流程图的作用和绘制方法?作用:用图形符号表达系统的执行过程。绘制方法:信息处理的步骤和内容;每一步骤所涉及的物理过程;各步骤之间的物理和逻辑关系。5、试述HIPO技术的内容和作用?内容:HIPO分层图,用此图表示自顶向下分解所得系统的模块层次结构;IPO图,此图描述分层图中一个模块的输入、输出和处理内容。作用:用图形方法表达一个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以及模块的层次。6、试述控制结构图的作用和绘制方法?7、试述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的内容和设计原则?系统的总体结构是指整个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及各部分在物理上、逻辑上的相互关系。原则

25、:分解协调原则;信息隐蔽抽象原则;自顶向下原则;一致性原则;面向用户的原则。8、试述系统总体布局方案选择的原则?处理功能和存储功能应满足系统要求;使用方便;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可变更性好;可靠性高;经济实用。9、试述软件系统模块划分的原则方法与步骤?10、试述模块间耦合和模块内部联系的各种形式及比较研究?耦合:数据耦合、控制耦合、公共耦合、内容耦合。组合:偶然组合、逻辑组合、时间组合、过程组合、通信组合、顺序组合、功能组合。11、什么是代码?它有什么作用?代码就是用来表达客观事物的实体类别,以及属性的一个或一组易于计算机识别和处理的特写符号或记号,它可以是字符、数字、某些特殊符号或它们的组合。

26、作用:标识作用、统计和检索作用、对象状态描述作用。12、试述数据存储总体设计的原则与方法?数据结构的合理性;数据存储的安全性;维护和管理方便。13、试述计算机系统方案选择的主要原则?选择依据;功能要求;市场考虑;系统的配置;培训要求;评价。14、试述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用户界面设计、处理过程设计的目的、内容、原则和方法?15、试述系统设计说明书的作用、内容与编写要求?作用:是从系统总体的角度出发对系统建设中各主要技术方面的设计进行说明,是系统设计阶段的产物,其着重点在于阐述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以及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和方法,编写系统设计说明书将为后续的系统开发工作从技术和指导思想上提供必要的保证。

27、内容:系统开发项目概述;模块设计说明;代码设计说明;输入设计说明;输出设计说明;数据库设计说明;网络环境说明;安全保密说明;系统设计实施方案说明。编写要求:应全面、准确和清楚地阐明系统在实施过程中具体采取的手段、方法和技术标准,以及相应的环境要求,系统建设的标准化问题也是应阐明的一项重要内容。【信息系统开发】复习笔记(第六章) 六、系统实施1、试述系统实施的主要目标和活动?目标:将系统规划、系统分析和设计阶段的工作成果以技术转化成为物理实现。活动:编码、系统测试、系统安装和新旧系统转换。2、试述程序设计步骤和质量要求?步骤:了解计算机系统的性能与软硬伯环境;充分理解系统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的文档

28、,准确把握系统的软件功能,模块间的逻辑关系,算法的详细方案以及输入输出要求;根据设计要求软硬件环境条件,选定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程序代码;程序的检查、编译与调试。要求:正确性、可读性、较高的效率。3、试述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和步骤?方法:即以自顶向下的方式,按照模块化和逐步细化的思想,用一组单入口单出口的基本控制结构及反复嵌套来进行程序设计。步骤:自顶向下的模块化设计;逐步细化。4、试述系统测试的对象与目的以及基本原则?对象:软件。目的:发现错误。原则:测试工作应避免由原开发软件的个人或小组来承担;设计测试方案时,不仅要包括确定的输入数据,而且应包括从系统功能出发预期的测试结果;测试用例不仅要包括

29、合理的、有效的输入数据,还要包括无效的或不合理的输入数据;不仅要检查程序是否做了该做的事,还要检查程序是否同时做了不该做的事;软件中仍存在成熟的概率和已经发现成熟的个数是成正比的。5、试述系统测试的方法与步骤,以及排错方法?方法:人工测试和机器测试。步骤:单元测试、组装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排错方法:试探法、跟踪法、对分查找法、归纳法、演绎法。6、试述系统转换的工作内容和方法?工作内容:确定了系统转换的方式以后,除了做好组织准备、物质准备和人员培训等准备工作以后,最重要并且工作量最大的是数据准备和系统初始化工作。方法:直接转换、并行转换、分段转换。7、试述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及各类语言的关系

30、?分类:基础语言;结构化语言;专用语言。8、试述程序设计风格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标识符的命名;程序中的注释;程序的布局格式;数据说明;输入和输出。【信息系统开发】复习笔记(第七章)七、系统维护与管理1、试述系统维护工作的内容、类型和特点?内容:系统应用程序维护、数据维护、代码维护、硬件设备维护。类型:纠错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特点:采用结构化开发方法与否对系统维护工作有极大影响;系统维护具有很高的代价;系统维护工作对维护人员要求较高;系统维护工作的对象是整个系统的配置;系统维护中经常遇到问题。2、试述系统维护的概念和目的?系统维护是为了保证系统中的各个要素随着环境的变化始终

31、处于最新的、正确的工作状态。目的:保证管理信息系统正常可靠地运行,并能使系统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以充分发挥作用。3、试述系统评价的概念和特点?信息系统在投入运行后,在应用的不断深入过程中,同时伴随着应用环境的发展的变化和管理科学及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有必要不断对系统进行评价,一方面应对系统当前状态有明确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系统今后的发展和提高做准备,信息系统评价应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进行评价,即功能性评价和经济效益评价,同时广泛涉及人机应用系统,还要进行社会效益的评价。特点:包含了信息资源、技术设备、人和环境等诸多因素,系统的交通是通过翻译片的作用和方式表现出来的,而信息的作用又要通过人

32、在一定的环境中,借助以计算机技术为主体的工具进行决策和行动表现出来的。因此信息系统的交通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既有直接的,又有间接的,既有固定的,也有变动的,所以信息系统的评价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4、试述提高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的方法与途径?提高系统可靠性的途径:使系统具有容错能力,要具有这种能力,系统应具备下列功能:故障约束功能、故障检测功能、故障恢复功能。系统安全保护措施可为技术性和非技术性。5、试述信息资源管理的任务、特点和组织形成?任务:对组织中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规划;组建信息资源管理机构,并进行信息技术、设备和人员的配置、维护和培训;负责组织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运行、维护和管理

33、;建立和维护整个组织上的数据信息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对信息资源的新技术和方法进行跟踪研究和管理制度;负责组织内部所有部门提供信息的高层的咨询、服务和维护;综合利用信息资源辅助的高层决策。特点:信息资源管理不是单纯的技术管理,而是为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对信息资源进行的组合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强调面向组织机构,因此信息资源的组织机构相适应,力图在整个组织中发挥信息资源的整个作用,为组织的战略目标服务;强调信息资源战略管理和高层管理,而不仅仅是在操作层、执行层实施管理,并从战略规划和决策的层次上确立信息资源管理的权力结构;信息资源管理强调的是全部信息资源集成一体,统一配置和系统管理,以追求资源配置的全局

34、最优,而不是个别资源构成要素的局部最优;信息资源管理是组织中各层次,各职能管理人员的一个重要任务,而不仅仅是信息主管人员及其下属的职责;作为一种资源管理方法,信息资源管理是以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的。组织机构:功能组织、产品组织和矩阵组织。【信息系统开发】复习笔记(第八章)八、系统开发方法的发展1、试述系统开发中的生命周期法存在的问题?整个系统的开发工作是劳动密集型的,系统开发的软件成本大大超过硬件成本;系统开发的整个工作费时过长,难以适应环境的急剧变化;对用户需求的变更不能做出迅速反应;如果系统所处理的问题比较复杂,不确定性因素较高,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就很难适应;维护工作繁重,专门人才紧缺。

35、2、试述原型法的基本思想和建立系统原型的步骤?思路:是用户与系统分析、设计人员合作,根据用户提出的最基本的问题和想法,先很快建立一个应用软件的骨架,作为应用开发的实验模型,也叫系统原型,用户先运行这个原型系统,熟悉它,使用它,受到启发并取得经验,然后对系统的目标和功能提出精确、具体的要求,在对系统的需求最后决定后,再用传统的方法建设系统,通常原型系统的部分程序可以在后来的系统建设中直接采用。步骤:明确用户基本信息需求;建立初始的原型系统;使用原型系统,进一步明确用户需求;修改和完善原型系统。3、试述面向对象分析的五个步骤?标志对象、定义结构、定义主题、定义属性与实例连接、定义服务与消息连接。4

36、、试述面向对象设计工作的主要内容以及和面向对象分析的联系?面向对象设计是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系统功能和用户操作使用方面的需求以及技术、经济和运行的环境等方面的条件,继续运用面向对象的基本思路与概念,进一步细化,改进和扩展OOD五个层次的模型,以确立系统物理实现的技术方案,即建立系统的物理原型。OOD模型由4个部分5个层次组成,问题空间部分、人机交互部分、任务管理部分和数据管理部分。5、简述CASE技术的目标和功能,以及软、硬件开发环境的构成?目标:使结构化方法可以全面实施;通过自动检查提高软件的质量;使原型的建立有了高效的手段;简化系统的维护工作;加快系统的开发过程;使系统开发人员的精力集中于开创性工作;提高软件的可重用度。功能:能实现一个具有快速响应,专用资源和早期查错功能的交互式开发环境;对系统的开发和维护过程的各个环境实现自动化;具有一个强有力的图形接口,实现了直观的程序设计;CASE工作站是一个完整的环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其目的是为软件系统的开发维护和项目管理提供一个计算机化的辅助胜手段。6、试述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概念?对象、消息、类和类层次、继承性、封装性、动态联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