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基础古代政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基础古代政治.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假期作业 单元测试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60分。1.孟子告子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了 ( )A.西周初年的分封制 B.东周末年周王室的衰落C.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D.战国时期的群雄并立2. 中国古籍中有些人名,如刘敬先、殷孝祖(宋书),杨延宗(新唐书),汤显祖(明史)等。导致材料中这一现象出现的因素是 ( )A.程朱理学 B.宗法制度 C.王位世袭制 D.礼乐制度3.依据西周的政治制度,周王与诸侯之间具有 ( )君臣关系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等级从属关系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A. B.
2、 C. D.4.“(楚庄王十六年)伐陈,杀夏征舒。已破陈,即县之。”“(韩桓惠王十年)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楚国和赵国分别分封了陈国和韩国 B.楚庄王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C.秦国在新征服的地方设立了郡县 D.出现了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的局面5. 下图形象的反映了西周时期两种重要的政治制度,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都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前者在政治方面的体现是分封制前者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后者是属于上层建筑A B C D6.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集权制度。关于右面的“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表述不正确的是()A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
3、九卿制度B秦律的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法制国家C 中央机构职责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 D秦朝开始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7.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的直接原因是 ( )A.秦要加强对边疆的有效控制 B.秦统一后统治区域空前扩大C.秦要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管理 D.秦要加强对全国人民的统治8.右图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其 中“海内皆臣”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交通发达,水陆并用 B.疆土辽阔,臣民众多C.国家一统,皇帝集权 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9.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
4、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A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1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其中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 ) A.世卿世禄制的废除 B.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C.封建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D.第一个封建王朝建立11.汉书载:“秦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以为郡县。”根据这段材料,我们不能得出的信息是 ( )
5、A.秦朝统治者对分封制的弊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B.周朝末年,宗法制和分封制都趋于瓦解C.秦朝统治者吸取教训,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D.为防止分封制的弊端,秦主要官员由皇帝任命12.“邓氏自中兴后,累世宠贵,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其余侍中、将、大夫、郎、谒者不可胜数。”(后汉书邓寇列传)这一现象与当时的选官制度有关。“当时的选官制度”是 ( )A军功爵制 B世袭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13.汉书载:“丞相初置吏员十五人,皆六百石,分为东西曹。东曹九人出督州为刺史。”由此看出当时刺史的任务是 A选拔地方人才 B征收地方赋税 C监察地方官员 D管理地方行政14.按唐制,中男(16至21岁的
6、男丁)不服兵役,成男(22岁以上的男丁)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 (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兵部15.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钱穆先生的观点是 ( )A.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B.唐朝三省相互牵制C.唐朝皇帝还未拥有足够的专制权力 D.唐朝实行集体决策机制16.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对全国的有效控制 B.扩展疆域和势力范围C.解决地方人浮于事的
7、弊端 D.改变地方无权的状况17.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都对我国的政治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对于这三种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 ) A.都与世袭制相辅相成 B.地方长官都由中央任命C.都加强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度 D.都为后世的统治提供了制度借鉴18.张三及第后,在中央负责政令草拟和颁布皇帝诏令的工作,当时他应是任职于 A.中书省B.门下省 C.尚书省D.行中书省19.网上书店介绍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时说:“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文臣将兵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就
8、此,同 学们展开了讨论 ( )甲: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乙:秦朝开创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基础丙: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丁: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A.乙丙对,甲丁错 B.甲丙对,乙丁错 C 甲乙错,丙丁对 D.甲乙对,丙丁错20.某一本历史著作有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的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它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文中所指的制度是 ( )A汉
9、代内外朝 B唐代三省制 C明代内阁制 D清代设军机处21.明史载:“(内阁)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这说明 ( )A.明朝的内阁实际上就是丞相 B.明朝的宰相虽无其名却有其实C.明朝内阁实际上承担了宰相的职能 D.明朝的宰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22.从明初废丞相到清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最能说明的是 ( )A.皇权战胜了相权 B.皇权、相权的矛盾不断缓和C. 皇权不断得到强化 D.皇权、相权的矛盾得到根本调和23.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其侍从顾问;康熙帝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任职。从中可以看出 ( )A明清饱学之士享有政治特权 B明太
10、祖和康熙帝处于危机境地C明清皇帝推行重视文人政策 D二者都是强化专制皇权的产物24. 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 )西周实行分封制 西汉设置刺史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宋朝设立参知政事A B C D25.康熙帝统治时期,清朝中央构出现三足鼎立状态,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26.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 ) A.皇宫建筑布局愈益合理 B.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27.下图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变化图,较为正确的是28.
11、下列对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B.有利于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活动C.易导致特权意识和官本位意识 D.可以消除割据,维护国家统一29.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这里的“国家政体”是指 ( ) A王位世袭制度 B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选官制度 D监察制度30.下列地方行政制度,具有很强的割据性的有西汉封国;唐末藩镇;北宋的“路”;元朝的行省 ( ) A. B. C. D.二、非选择题3130分“创新是一
12、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材料一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子语类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晋、冀、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材料四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近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矣。
13、赵翼檐曝杂记回答:(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有何作用?(12分)(2)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材料二中作者对此看法如何?(6分)(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4分)(4)材料四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6分)(5)上述内容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怎样的演变趋势?(2分)32.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科举考试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通过设立各种科目公开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创始于隋,形成于唐,完
14、备于宋,强化于明,至清趋向衰落。历经1300余年,对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观念和社会风尚有重大影响。材料二:诗赋是唐代科举考试中的重要考试项目。作诗赋既要具备足够的自然常识、文化知识,还要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并要有激情。这一切都有助于活跃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感情。但科举考试在于选拔官吏,并非选拔诗人,诗赋作得好,并不一定善于吏治。唐代宗时礼部尚书杨绾批评开元、天宝之际的进士“以声律为学,多昧古今”,“六经则未尝开卷,三史则皆同挂壁”(旧唐书卷一一九杨绾传)。他认为经史知识是居官所不可缺少的。北宋的王安石,南宋的朱熹,从不同的观点出发,前者认为诗赋无补于治国,后者认为诗赋
15、无助于人的道德修养,都要求取消诗赋。但直到清末,诗赋一直是进士科的考试项目。材料三:南闱放榜图清代科举考试江南乡试放榜图 以上均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根据以上材料,选择恰当角度,对上述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作点评。假期作业 单元测试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5 ABDDA 6-10BBCAC 11-15DCCCC 16-20ADABC 21-25CCDDA 26-30DADBC31、(1)朝代:秦朝、元朝;4分;制度:三省六部制。2分;作用:三省六部制使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使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这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6分
16、(2)措施: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作者看法:防止地方割据取得成功,但导致地方军事力量削弱,造成在外族进攻时的失败。(6分)(3)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元朝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4分)(4)职能是迅速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作用是使皇权得到空前强化。反映了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6分)(5)君权与中央集权不断加强。(2分)32.科举制产生是古代选官制度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历史进步。它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拔官吏的方式,破除了先前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有利于扩大封建统治的基础;有利于提
17、高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文化素养,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也利于促成社会普遍而持久的读书风尚。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确实产生了许多像文天祥这样的封建名臣。但是,科举考试的内容大多与治国治民的实际要求相去甚远,也就导致考生钻研诗赋、醉心八股的消极倾向。总之,科举制是封建统治者选拔奴仆的考试,出现类似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10分假期作业 单元测试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5 ABDDA 6-10BBCAC 11-15DCCCC 16-20ADABC 21-25CCDDA 26-30DADBC31、(1)朝代:秦朝、元朝;4分;制度:三省六部制。2分;作用:三省六部制使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
18、确,提高了办事效率;使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这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6分(2)措施: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作者看法:防止地方割据取得成功,但导致地方军事力量削弱,造成在外族进攻时的失败。(6分)(3)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元朝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4分)(4)职能是迅速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作用是使皇权得到空前强化。反映了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6分)(5)君权与中央集权不断加强。(2分)32.科举制产生是古代选官制度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历史进步。它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拔官吏的方式,破除了先前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有利于扩大封建统治的基础;有利于提高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文化素养,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也利于促成社会普遍而持久的读书风尚。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确实产生了许多像文天祥这样的封建名臣。但是,科举考试的内容大多与治国治民的实际要求相去甚远,也就导致考生钻研诗赋、醉心八股的消极倾向。总之,科举制是封建统治者选拔奴仆的考试,出现类似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