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会性发展 全套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社会性发展 全套教案.doc(5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儿童社会性发展教案学前教育专业 第一章 绪论教学目标:1.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性、儿童社会性的概念及意义。2. 能够掌握儿童社会性研究的方法并灵活运用。教学重点:1.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概念2.儿童社会性研究的方法教学难点:儿童社会性研究方法的灵活运用第一节 概念界定、研究起源与意义一、概念的界定早在20世纪30年代国外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就已经开始,而我国则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这方面的研究。(一)社会性概念东西方学者对社会性概念界定的差异:西方:伯根(1976)认为儿童的社会性是由其稳定的内部结构和通过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那些特性。不注重下准确的定义,而侧重研究社会
2、性发展的心理结构。幼儿社会性发展心理结构包括社会情感、社会行为技能、社会认知、自我意识、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六大系统。我国:1广义与狭义说(陈会昌)2先天与后天合成说(傅安球,1953)3杨丽珠、吴文菊从发展心理学和幼儿教育角度看,认为幼儿社会性是指幼儿在其社会性基础上,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性行为,并以独特的个性与人相互交往,相互影响,适应周围社会环境,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幼儿心理特性。定义:社会性是指与他人交往时表现出的行为模式、情感、态度、认识,如果通俗的理解就是如何与人相处和交往的
3、行为总和。(教材)(二)社会性与社会化二者的关系谈到社会性必然涉及到社会化的问题。社会化是指人的社会行为模塑过程,是从生物实体成长为社会实体的过程,儿童形成了为其生存环境所认可的行为模式、情感、态度、认识。可见社会化是社会性形成的过程,而社会性是指社会化这一过程的内容与结果。所以,社会性与社会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两者又是紧密联系的。(三)研究儿童社会性发展始于20世纪初,起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因为人们对儿童本身的兴趣使然;一个是对发展的关注,对发展的性质、过程及结果感兴趣。二、研究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意义首先,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开展充实了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对儿童的认识更为全面。其次,
4、从人文视角来看,研究儿童的社会性使我们承认对儿童的认识更为人性化,将儿童视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个体,而不仅仅是智慧发展和知识的容纳器。第三,从心理健康角度来看,童年期的经验可能对人的一生都存在影响,是成年期某些心理疾病和障碍的“始作俑者”。最后,研究儿童社会性发展,在一定程度为深入认识儿童心理学理论问题提供了一定的论据。第二节 儿童社会性研究问题的选择与研究层次一、研究问题的来源(一)理论:理论存在的一个就是提出新问题并用研究加以验证。(二)研究方法和技术:心理学传统的研究方法不适合于年龄小的儿童。(三)社会的需要:社会发展与技术变革的结果之一是新问题的诞生。(四)知识本身:由于理论、方法和
5、社会需要等种种原因使我们有了研究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结果,又进一步增加了新的研究问题。二、研究的层次任何研究都是不断深入的,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描述、解释、预测和干预是心理学研究的四个层次。描述是心理学发展初期的主要研究层次,目的在于了解心理现象的基本事实和表现,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描述心理现象之后是对这些现象的解释,回答“为什么”的问题。知道现象产生的原因,我们就可以预测特定条件下的人的行为表现具有什么特征。如果我们对心理现象产生原因有了清楚地认识,那么我们就可以对儿童的行为进行干预或控制。第三节 研究设计一、横向研究横向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点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心理进行考察研究的设计。二
6、、纵向追踪研究纵向追踪研究是指对同一个体或同一群体在较长时间内进行定期考查的研究设计。三、聚合式交叉设计将两者结合起来的设计,即包含了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的一种研究设计。第四节 收集资料的技术一、自然观察(一)自然观察的概念与意义概念:就是通过对儿童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行为表现进行有系统、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最大的优点是情景真实,所以儿童的行为表现也就更真实。这种研究方法所得的结果生态消毒高;同时观察法还可以读儿童发展进行描述,弥补了实验室研究只有数据没有 “人”的不足,能看到研究中活生生的人。(二)如何通过观察获得高质量的资料观察信度是一个需要特别注
7、意的问题,观察研究的信度一般包括三种类型:1.不同观察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不同观察者对同一观察时间的复合程度;2.稳定系数同一观察者在不同时间对同一事件观察的符合程度;3.信度系数不同观察者在不同时间内观察的复合程度。(三)观察法的种类1有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2时间取样和事件取样(四)观察资料的编码获得了观察资料之后的工作是对观察结果的处理编码,这一环节是科学结论得出的一个重要保障。二、个案个案研究是对一个或少数几个个体进行系统研究的方法,可以使用追踪观察和回溯调查的手段。日记法和传记法是研究儿童个案最常用的方法。三、调查访谈法调查访谈法是通过谈话的途径来了解研究问题获得资料的方法。四、测量法测量
8、法就是通过心理测验来研究心理的一种方法,测验材料一般采用标准化量表,也可使用自编测量工具。五、实验法严格的实验法是实验室进行的,通常严格控制各种变量,操纵自变量,考察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研究方法。自然实验法是在日常生活中,适当控制条件,考察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第五节 研究方法的多元取向一、实证研究的性质与不足,表现出如下特征:经验证明性;系统性;控制性;定量性;公开性;方法的局限;取样的局限;时间的局限;伦理的局限;研究者效应。二、研究方法的多元取向(一)什么是质的研究?又译为定性研究。值得研究是以作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景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研究现象进行整体性研究,使用归纳法分
9、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二)质的研究方法与定量研究方法的区别、联系定量研究就是对事物的量的分析和研究,事物的量就是对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程度以及构成事物的共同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而质的研究从属于自然主义的范式,即研究在自然情景中进行,研究所使用的定义也只适用于特定的条件和情境。第二章 指导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理论教学目标:1.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儿童社会化的几种经典理论。 2掌握儿童社会化的新理论。教学重点: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班杜拉社会学习论。教学难点
10、:理解和运用心理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第一节 儿童社会化的经典理论一、心理分析理论(一)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弗洛伊德(18561939)在从事精神病的治疗和研究工作中,提出了人格及其发展理论。其理论核心是,认为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里比多)是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三部分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指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是原始的本能的,是人格结构中最难接近的部分,同时它又是最强有力的部分,是无意识的。在心理发展中,年龄越小,本我的作用越重要,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自我”是意识的一部分,是满足“本我”需要的途径,他不会凭冲动
11、随心所欲,而是控制本我的冲动,遵循现实的原则,考虑现实的要求。它是从本我中发展起来的,是联系本我和外界现实世界的中介。“超我”是由于自我不足以控制本我而出现的。它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良心,一个是自我理想。儿童接受来自成人的要求,并将成人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就是良心;自我理想是指抽象的、积极的、个体为之奋斗的目标。人格的三部分在正常情况下是相对平衡的,如果这种平衡的,如果这种平衡遭到破坏,就会产生病态。“自我”和“超我”都是人格的控制系统,“自我”控制的是“本我”的原始冲动;“超我”根据一定的标准,力图延迟满足“本我”的需要,并且不完全满足“本我”的需要。可见,“本我”和“超我”存在对立
12、的一面。在心理发展阶段上,弗洛伊德根据里比多集中投放身体部位的不同,将儿童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01岁)里比多的发展是从嘴开始的,吸吮本能使儿童得到快感。肛门期(13岁)儿童的兴趣集中到肛门区域,一排泄为快乐。前生殖器(36岁)儿童开始出现恋母情结或恋父情节,依恋于与异性父母。潜伏期(611岁)儿童性的发展处于停滞或退化的状态,是一个相当平静的时期。青春期(1113岁)儿童产生摆脱父母束缚的愿望,性冲动强烈,容易与人发生冲突。(二)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艾里克森(19021994)在承袭精神分析理论主要观点的同时,重视社会因素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根据不同时期与社会环境冲突的不同
13、,提出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第一阶段为婴儿期(出生2岁),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心里冲突表现为信任对不信任。第二阶段是儿童早期(2岁4岁),主要任务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第三阶段是学前期或游戏期(4岁7岁),发展的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内疚感。第四阶段是学龄期(7岁12岁),该阶段的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第五阶段是青年期(12岁18岁),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矛盾冲突是统一性对角色混乱。第六阶段是成年期(18岁25岁),任务是活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矛盾时亲密感对孤独。第七阶段是成年中期(约至50岁),主要任务是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第八阶段是老年期(直至死亡),主
14、要任务是获得完善感和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三)心理分析理论的贡献与不足弗洛伊德的理论开创了无意识研究理论,在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对于理解人的心理又有了一个新视角;在心理发展的动力上,他强调人的性本能作用。他的不足是对性驱力作用的夸大;在发展中只强调内部需要,而没有看到社会因素在人发展中的作用;研究结论多以思辨为主,缺少足够的论据。埃里克森理论克服了弗洛伊德只强调发展的内部因素而不考虑外部因素的不足,埃里克森强调社会因素在人发展中的作用;他的发展观由过去的只讨论儿童的发展,拓展为生命全程的发展;他的发展阶段论,强调了不同时期存在不同的任务和矛盾,阶段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这体现了辩
15、证的哲学思想。二、社会学习理论华生(18781895)创立的行为主义,主张心理学要研究人的行为而不是意识,强调环境在人发展中的重要性,否认有机体内部过程在心里产生发展中的作用。与此同时认知心理学逐渐强大,影响着心理学的发展,行为主义开始注重内部心理过程,班杜拉的思想观点开始向认知方面转变,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一)观察学习的概念观察学习在班杜拉的理论中具有核心地位,观察学习又称为替代学习,是指对他人行为及其强化结果的观察。据有如下特点:首先,观察学习并不具有必然的外显反映。其次,强化在学习中不是关键的因素,因为观察者没有表现外在的操作,也就不能获得强化,但学习依然可以发生。第三,强调认知过程在
16、观察学习中起重要作用。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的基本类型有三种:直接的观察学习、抽象的观察学习、创造性观察学习。(二)观察学习的过程1注意过程对榜样的知觉2保持过程示范信息的存在3再造过程由记忆向行为的转换4动机过程从观察到行动(三)自我效能理论班杜拉于70年代末提出自我效能这一概念,是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这种预期是认知与行为的中介,决定着行为。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依赖于以下五种信息源。一是行为的成败经验;二是替代性经验;三是言语劝说;四是情绪唤起;五是情景条件。(四)社会学习理论的贡献与不足吸收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用信息加工理论解释行为的过程,克服了极端环境论的倾向。结论
17、具有可推广性,以大量的实验为基础,结论可靠性强。该理论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作为一种理论,其内在的结构和逻辑性尚需完善,欠缺在实证研究基础上的理论建构。三、认知发展理论(一)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1关于智慧的起源和发展关于发展的阶段,他认为儿童智慧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岁2岁)是儿童智慧的萌芽阶段,儿童靠感知和运动来适应世界。前运算阶段(2岁7岁)儿童能够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表象进行思维,但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具体运算阶段(7岁11岁)智慧活动依靠概念进行,所谓预算是指在心里进行操作,将外部动作内化为头脑内部的动作。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是思维发展的最高阶段,运算活动不受具体事
18、物内容的局限。关于影响儿童发展的具体因素,皮亚杰认为有以下四个方面: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平衡过程。2道德认知(判断)发展除研究儿童思维发展外,皮亚杰还研究了儿童的道德认知的发展(祥见第七章)。(二)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柯尔伯格(19291998)在继承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又对皮亚杰理论做了进一步的修改、提炼和扩充,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水平的三水平六阶段的学说(祥见第七章)。(三)认知发展理论的贡献与不足揭示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基本历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关于道德发展阶段的理论,为理解儿童道德行为提供了一个参考框架。认知发展理论对道德的研究,是以理智之上为原则的,而在现实生活中存在
19、着人文取向的伦理道德观,这是认知发展理论研究忽视的地方。第二节 儿童社会化的新理论一、习性学:现代进化论习性学又称动物行为学,作为生物学的一个研究分支,是研究动物进化和动物行为机能的学科。开创该领域研究先河者为洛伦滋和廷伯根。该理论强调环境的作用,认为对特定物种行为的理解最好是在它生存进化的环境中进行,每个物种有区别于其它物种的行为模式,就像每个物种有区别于其它物种的身体特征一样。这种对动物的观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心理学研究有很多启示。第一,这种研究能区分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生物印刻的行为模式是先天固有的,但他的机能却是于后天对环境中客体的识别有关。第二,学习时间非常重要,生物印刻现象只能在
20、特定二段占的时间内获得,这个事件被称为敏感期。第三,对低等动物研究结果为发展心理学研究注入了活力, 开始了对儿童“固定行为模式”,即何种环境刺激引发该模式的出现进行研究,对婴儿微笑和吸吮反映的研究就是一个成功的例证。二、行为遗传学:个体差异的生物学基础行为遗传学是研究基因类型如何与环境交互作用从而影响行为特征的学科,是基于遗传学和行为科学的边缘学科。基本观点:1.所有的心理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都受一床基因的影响;2.非共享环境影响比共享环境影响更重要;3.遗传基因影响环境的测量。三、生态系统观:现代环境论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了儿童发展的生态学模型,他指出人类发展的生态学就是人与其直接生活环
21、境之间相互适应的科学。(一)环境与发展相结合的生态学范式。该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发展是人与环境的复合函数。(二)在环境中考察发展(三)从神态学的角度看“人”的特征四、现代认知观: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观该学派用“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解释人类心理的本质。他认为发展是指心理的发展,是个体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他提出了三个重要问题:一是“最近发展区”思想;二是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三是关于学习的最佳期限问题。第三章 社会性发展的遗传和适应的物质基础教学目标:人类社会性发展的遗传基础与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人类社会发展与社会
22、环境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遗传的物质基础。第一节 人类发展的遗传物质基础一、遗传的物质基础伟大的遗传学家孟德尔及其弟子,通过经典的遗传实验说明,人类通过生殖将遗传物质传递给下一代。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如下定律:孟德尔第一遗传定律等因基因分离规律孟德尔第一遗传定律费等因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孟德尔第一遗传定律基因连锁与交换规律(一)基因与性状的表达基因是DNA分子上能决定生物性状的功能性遗传单位,基因通过转录与翻译两个基本过程来合成蛋白质,不同蛋白质表达不同的性状,它通过表达对表型产生专一性的遗传效应。(二)基因突变人体的一切基因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都是通过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而决定的,如果基因发生
23、突变,那么由它编码的蛋白质的合成就会出现异常,造成蛋白质分子结构异常或合成数量上的异常,从而表现为形状上的异常。二、遗传的方式(一)单基因遗传单基因遗传是指某种性状的遗传主要是受一对等位基因(即同源的、在同一基因座上表达同一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所决定,质量性状多半属于但基因遗传。(二)多基因遗传人类遗传性状的表达都是受多个基因共同控制的,每个基因对表型的作用效应都不太大,但众多微效基因的共同作用却可以形成明显的累加效应。由于多基因遗传的性状形成都是多个遗传因子和多个环境因子双重作用的,所以也被称为多因子遗传。第二节 人类发展的适应于进化的物质基础一、生命的起源 有一种理论,最早的基因其实是由核
24、糖核酸(RNA)组成的。现在流行的另一种理论是“新陈代谢先行”,就是释放能量和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化学反应在分子自我复制前出现了。但另一种说法是生命根本不是起源于地球,而是来自太空的小行星和彗星。二、适应于进化的物质基础中性突变的产物是生物适应于进化的物质基础。物种经由进化而发展,进化有其特定的驱动机制,而自然择优尤为重要,他倾向于保留那些最有利于物种生存延续的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变异,增强适应性,提高物种生存和繁殖的机会。三、适应行为的进化(一)研究基因环境对行为的影响1环境变化法,将基因相同的动物分别至于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因为基因的变异保持为0,故任何性状的变化都必定存在于环境上的根源。通常采用的
25、方法是进行同卵孪生子与异卵孪生子的比较研究。2基因变异法3收养子女的研究(二)不同父母亲行为的适应性 从进化的观点看,不同的父母行为模式是生物适应的结果。父母的社会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养育子女的行为模式。(三)文化的进化 就文化的生物学意义而言,生物进化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与基本动力机制,文化作为进化的结果又反作用于进化。四、社会适应行为的生物机制 简言之,人的社会性行为是生理机制、尤其是脑与腺体的活动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第三节 人类社会发展的遗传和适应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一、适应性行为及其调整(一)社会启动者: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激起或启动动物某种社会性反应(包括人的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反映和
26、动物类社会反映)的特定物种刺激。劳伦兹假定,人类婴儿聪明伶俐的长相包括娇小、圆脸的脸颊与较大的额头,就是一种社会启动者。婴儿的苦也是社会启动者性质的行为,是激起父母的养护反应、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的重要手段。(二)怯生与依恋:研究表明,依恋与怯生这两种社会行为的产生和发展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因而能够得到生物意义上的最好解释,如怯生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第一年末儿童大脑神经纤维髓鞘化的结果。从进化意义上,怯生和依恋都是人类适应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即都是适应性的。(三)表情: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非言语交流方式,近年来得到广泛研究。表情作为一种适应行为,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它通过提供对有意义情绪体验的
27、感官反馈,即对情绪经验的自我意识和生理感受,执行生物学功能。另一方面,它通过向他人传达特定的非言语信息和意义,影响他人的社会行为而执行社会功能。(四)亲社会行为:人类作为类人猿进化的结果,其道德与亲社会行为是动物利他行为的社会延续。(五)攻击行为:习性学家劳伦兹在广泛观察的基础上指出,攻击是人必须存在的本能,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其他早期的社会性行为由于人类具有通过学习改变和修正其行为的能力,而且随着人的生长发育和胜利、心理不断成熟,其行为的改变和修正,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这也是适应的本质表现。第四章 家庭、父母与儿童的社会化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家庭及父母对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意义。教学
28、重点:家庭内外环境对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影响。教学难点:父母与儿童的双向影响。第一节 亲子互动的双向影响一、父母对儿童的影响(一)父母的教养观念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1父母教养观念的内涵:一般认为父母教养观念是指父母在抚养子女方面所持有的有关儿童发展、儿童教育的看法和认识,它包括父母的儿童发展观、家庭养育观、儿童教育观等。(1)儿童发展观是指父母对儿童发展的本质、儿童发展的特点以及儿童发展与内外环境关系等问题的看法。(2)父母养育观是指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与教育等问题的看法。(3)父母期望观,即父母对儿童发展的期望,它是指父母对儿童发展目标的看法。2父母教养观的来源余国良在综述国外有关自我建构观和文化建构
29、观的理论和研究之后,认为家长教育观的来源,是自我建构观和文化信息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二)父母的教养行为、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 1父母的教养行为是父母教养观念的体现,是在亲子互动中表现出来的。以塑造儿童的行为为目的;以表达情感为目的;以了解儿童为目的。2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教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倾向,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的一种组合方式,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二、儿童对父母的影响(一)儿童的出生顺序 儿童出生的顺序不同,父母与儿童的互动方式也存在差异。(二)儿童的性别 在每一家庭中,父母依据自己对性别角色标准的理解对孩子施以种种影响,在为孩子取名、穿
30、衣打扮、玩具购买乃至孩子的行为方式及态度倾向的引导诸方面均体现着父母对性别角色标准的基本看法。(三)儿童的行为特征 儿童的行为特征也影响父母的行为方式。如虐待儿童,父母虐待儿童往往是那些经常不高兴、不乖巧或长相不招人喜爱的孩子。(四)儿童的年龄和发展水平 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各方面的能力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父母对他们的情感表达方式、行为方式及惩罚的类型。第二节 家庭环境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一、家庭外部环境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一)社会文化背景儿童社会性发展是在文化传递过程中进行的,社会文化影响着儿童社会性发展。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父母的生活方式、心理特点、价值观及可接受行
31、为的标准是不同的,对儿童社会性发展期望也存在差异。(二)压力和社会支持父母体验到的压力对父母教育儿童的效果往往具有消极影响。父母感到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婚姻关系和人际关系、经济原因、父母的个性特征以及与儿童教育有关的因素。二、家庭内部环境对儿童社会性的影响(一)家庭结构和规模1家庭结构:就是指家庭各成员不同的层次和序列组合。研究认为,家庭结构对儿童社会性发展有重要影响。家庭环境越复杂,儿童受到的影响自然也就越多。刘昂待人家庭儿童的个性好于三代人家庭的儿童。而单亲家庭的子女均不同程度地比完整家庭差。2家庭规模:较小的家庭规模对亲子关系会有积极作用,儿童出现问题行为的纪律也会随家庭规模的大小
32、而变化。然而家庭规模和结构对儿童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什么结构和规模的家庭都可能对孩子产生良好的影响,也可能产生不良的影响。(二)社会经济地位社会经济地位是一个人多年来的教育、声望、工作能力以及收入等众多因素的具体体现。社会经济地位高的父母更多地与孩子进行交流,更多地鼓励孩子并赋予他们更多的自由去探索世界。(三)家庭生活环境据Wachs(1976)报告,家庭环境的规律性与早期认知发展呈正相关。所以父母应为儿童创建一个充满吸引力、引导儿童去探索、发现、了解世界、进入人际关系的家庭环境。三、父母个人的因素包括:母亲就业;父母被抚养的经历;父母的性别;父母的个性特征;父母的婚姻质量等。本章作业1父母教
33、养观念的内涵是什么?父母的教养观念怎样影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2儿童对父母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3家庭内、外部环境对儿童社会性的影响有哪些?第五章 儿童依恋的发展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儿童依恋的发生与发展。教学重点:儿童依恋的发展、依恋类型、影响依恋形成的因素、依恋理论研究以及早期依恋对后期行为的影响。教学难点:依恋的发生与发展,以及依恋对儿童后期行为的影响。第一节 儿童早期情绪发展的研究一、儿童早期情绪的发生与发展研究(一)新生儿的情绪反应新生儿以出世,立即就可以表现出哭、安静、四肢划动等情绪,这些被称为原始的情绪反应。(二)婴儿早期情绪反应的种类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对500多名初生婴儿观察
34、后指出,新生儿已有三种主要的情绪反应:怕、怒和爱。1936年,加拿大心理学家布里奇斯提出了关于情绪分化的比较完整和的理论和(02)岁儿童情绪分化模式。她认为,初生婴儿只有皱眉和哭的反应,这种反应是未分化的一般性激动,是强烈刺激引起的内脏和肌肉反应。3个月以后,婴儿的情绪分化为快乐和痛苦。6个月以后,又分化为愤怒、厌恶和恐惧。12个月以后,快乐的情绪又分化为高兴和喜爱。18个月以后,分化出喜悦和妒忌。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于(19471948)年观察了500多个出生(110)天的婴儿所反应的54种动作的情况(1963)。根据观察结果,他提出了既不同于华生的原始情绪高度分化,也不同于布里奇斯关于出生时
35、情绪完全未分化的观点。他认为,新生婴儿已有两种完全可以分辨得清的情绪反应,即愉快和不愉快。二者都是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关的表现。林传鼎提出从出生后的第一个月的后半月到第三个月末这一段时间内相继出现了6种情绪,即欲求、喜悦、厌恶、忿急、烦闷、惊骇。这些情绪不是高度分化的,只是在愉快和不愉快的轮廓上附加了一些东西,主要是面部表情,而惊骇则是强烈的特殊体态反应。(46)个月已出现由社会性需要引起的喜悦、忿急,逐渐摆脱与生理需要的联系,如对友伴、玩具的情感。从3岁到入学前,陆续产生了亲爱、同情、尊敬、羡慕等20多种情感。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新生儿已有两种可以区分的情绪,即积极的、愉快的情绪
36、和消极的、不愉快的情绪。但是这两种情绪的分化还只是相对的,积极或消极的情绪表现往往与他们内脏器官活动状况的好与坏有关。因而有学者认为这些反应仍然是一种无条件反射。二、微笑最早的依恋萌芽形式(一)微笑的发展过程第一阶段:自发的微笑(0周5周)这个阶段的婴儿的微笑主要是用嘴作怪相,它与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不稳定有关。第二阶段:社会性微笑(5周6个月左右)这个阶段的婴儿虽然还不能区分那些对他有意义的个体,但是人的声音和人的脸特别容易引起他们的微笑,即社会性刺激更能引起婴儿的微笑。第三阶段: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6个月7个月)随着婴儿处理刺激内容能力的增加,能够认出熟悉的脸和陌生面孔,婴儿开始能对不同的个
37、体做出不同的反应。婴儿对熟悉的人会无拘无束地微笑,而对陌生人则带有一种警惕的注意。(二)关于出声笑的研究一般来说,四个月左右大的婴儿不仅会熟练地微笑,还开始了出声的笑。与微笑一样,出声的笑也是一种极为适应的反应模式,它有助于维持婴儿与照料者间的密切联系。斯罗夫和武斯克对头一年出声的笑作了研究。研究表明,随年龄增长,出声笑的数量也在增加:从(46)个月时的10,增加到(79)个月的37,直到(1012)个月时增加为43(1972)。(三)有关笑的几种理论解释1发生学理论发生学的代表鲍尔贝认为,会笑的婴儿比不会笑的婴儿更容易吸引成人,引起成人的反应。因此,在种系发展进化中,那些能对社会性刺激做出微
38、笑反应的婴儿就幸存下来了,而那些缺乏自发行微笑的婴儿就被淘汰。这样的进化过程使那些在刺激作用下产生自发性微笑的种系发展起来。2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虽然微笑出现的时间有生物学的规定,但仅用遗传或成熟并不能说明个体在笑的频率以及笑的发展速率上的差异。一些心理学家用社会学习理论来解释这一发展上的差异,认为微笑可以通过强化加以改变。3知觉再认理论知觉再认理论认为,儿童自身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机体,他们在接受外界刺激时总是试图用自己头脑中已形成的心理映像即内部图式来影响新刺激的输入。当新刺激与内部图式能够对应匹配时,婴儿就理解了新刺激的意义,并为自己的成功感到高兴,所以就会做出微笑的表示。第二节
39、 依恋发展及其影响因素一、依恋及其作用依恋是指儿童与抚养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情感联结。这个人主要是母亲,或与婴儿有密切联系的人以及家庭的其他成员。依恋可以激发父母或抚养者更精心地照料婴儿,使依恋的双方在心理方面获得一种慰藉和安全感;如果这个感情联结被破坏,则会造成依恋的双方尤其是依恋者的分离焦虑和痛苦。因此,依恋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最早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情感,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依恋情感建立的积极与否,直接影响着儿童情绪情感、社会行为、性格特征和对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二、儿童依恋的发展(一)鲍尔贝的依恋发展阶段论第一阶段(0个月3个月):对人无差别反应阶段第二阶段(3个月6个月):
40、对人有选择反应的阶段第三阶段(6个月3岁):特殊情感联结形成阶段(二)谢弗和爱默逊的依恋发展阶段论第一阶段:非社会性阶段(0周6周)他们指出在这一阶段,婴儿只能发出哭、笑等无定向的信号,这些信号不一定专门指向人或具体的个人。第二阶段:无分化的依恋阶段(6周7个月)在该阶段,婴儿会对任何人发出信号并从中得到安慰与关注。第三阶段:具体依恋阶段(7个月11个月)七个月以后,婴儿的依恋具体指向特定的个体,依恋行为的组织也更具有选择性。(三)依恋的类型1.婴儿期的依恋类型(1)安全型依恋这类婴儿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的玩弄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比较积极并不总是偎依在母亲身边,只是偶尔需要靠近或接触母亲,更多
41、的是用眼睛看母亲、对母亲微笑或与母亲有距离地交谈。(2)回避型依恋这类婴儿对母亲在不在场都表现的无所谓。母亲离开时他们并不表示反抗,很少有紧张或忧虑的表现;母亲回来了,他们也往往不予理会,表示忽略而不是高兴,自己玩自己的。(3)反抗型依恋反抗型依恋的婴儿每到母亲要离开之前,总显得很警惕,有点大惊小怪。当母亲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苦难、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他大喊大叫。但当母亲回来要亲近他、抱他时,他又反抗与母亲接触。 在这三种依恋类型中,每一种依恋都有一定的外在行为表现特征,安全型依恋的婴儿情绪健康、稳定、自信、友善、乐于探索,反映了亲子关系的和谐性,情感的互容性。回避型婴儿似乎缺乏对
42、爱的反应,倾向排斥、独立,情绪活动的水平低,反映了亲子间情感联系的缺乏。而拒绝型婴儿情绪不稳定,排斥与接纳并存,依附性强,缺乏自信,反映了亲子关系的矛盾性及情感需要的冲突,儿童难以实现自我统一。2.儿童期的依恋类型(1)和谐型依恋父母能敏锐地觉察孩子寻求亲近与关注的期望并给予积极的反应,创造一种有利于儿童成长的“无条件的爱”的氛围,从而实现亲子间行为的整合与和谐。(2)不完全和谐型依恋父母根据孩子的期望与要求表现出“有条件的爱”,如不是完全必要,父母并不愿意轻易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与期望,儿童也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获得帮助与必要的关注。(3)不和谐型依恋父母对孩子的求助与关注要求表现出厌烦甚至愤
43、怒,使儿童的期望无法得到实现,从而破坏了原有的亲子和谐与行为整合的依恋关系,造成一种不能合作甚至对立的状态。亲子双方都未找到一种合适的互动方式以实现新的水平上的行为整合。(四)影响依恋的因素儿童依恋的发展如同其心理发展一样是受许多因素影响的。父母养育方式、家庭生活环境、与儿童自身的气质特点等成为影响儿童依恋形成的主要因素。第三节 研究依恋发展的理论一、习性学理论 以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贝为代表的习性学理论认为依恋是一套本能反应的结果。这些本能反应对于种系的保护和生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正是婴儿的微笑、抓附、哭、跟随等行为表现,引出了母亲对孩子的兴趣和爱护,同时也通过这种交往增强了母子间的联系与接
44、触。鲍尔贝认为母亲在生物学上做好了对婴儿反应的准备,就像婴儿被预先的安排好如何对照顾者为他们提供声音、食物、形象时作出的反应一样。依恋无须学习,它可以被环境中所存在的合适的刺激所激起。二、心理分析理论 心理分析理论强调了婴儿在与能够满足其生物需要对象保持接触时,投入性能量“里必多”的重要性。按照心理分析理论,出生后头两年,嘴是满足本能需要的渠道。由于母亲为婴儿提供食物,于是,母亲便成为与满足需要相联结的对象,也自然地成了依恋的对象。三、社会学习论 社会学习理论与心理分析理论一样十分重视喂食在依恋形成中的作用。按照社会学习理论者的观点,由于照顾者总是与满足婴儿的食物需要相联结,减少了饥饿这个基本
45、的内驱力,从而使照顾者获得了二级强化的性质,成了满足婴儿需要的客体,于是,婴儿就产生了对母亲的依恋。在社会学习理论者看来,依恋是一组通过学习获得的行为。四、认知理论认知理论并不强调满足需要的动机在依恋中的作用,而是强调婴儿的依恋必须具有某些认知能力。首先,婴儿必须学会区分环境中不同的人。其次,婴儿必须具有认知永久客体的能力。第四节 早期依恋对后期行为的影响一、动物依恋行为对后期行为的影响哈洛和他的同事在对罗猴的研究中发现,隔离时间长的幼猴不论它是由金属母猴抚养,还是有布母猴抚养,都会造成心理上的失调。这些猴子与那些由母猴抚养并与其它小猴在一起玩耍的猴子相比,显示了许多异常的行为模式。婴猴行为失
46、常的严重性与隔离时间的长短、隔离所选择的时间有关。根据这个研究,哈洛确信“婴母联结”在灵长目生活中处于中心地位,母亲的教养是所有灵长目动物正常发展的中心。二、儿童早期依恋行为对其以后行为的影响早期依恋对儿童以后心理发展的影响表现为以下三方面:1.安全的依恋有助于培养婴儿对自己、对父母、对同伴的信任感以及积极的探索能力,为儿童个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儿童的行为特点和个性心理特点是儿童与家庭、学校与社会长期相互作用的产物。其中儿童早期与父母、照顾者的个性的确是影响个性的重要因素。但是,早期的这类影响,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很难说就是确定不变的,还须考虑儿童进入幼儿园、学校以后生活环境的变化
47、、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以及其它因素可能给发展带来的影响。3.个性是儿童经验的历史与现实活动统一的产物,它既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连续体,又具有相对的可塑性。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大,因而必须十分重视早期依恋的形成,同时,也要正视现实环境对儿童个性的塑造。本章作业1什么是依恋?婴儿早期情绪反应与依恋形成有何关系?2分析安斯沃斯的三种依恋类型,谈谈影响依恋形成的因素有哪些?第六章 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与坚持性的发展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产生与发展。教学重点:提高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策略。教学难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策略的具体运用。第一节 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及其发展一、自我控制能力的产生第一阶段(0个月3个月左右)保护儿童免受强烈刺激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