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栽培.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0077360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 页数:84 大小: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植物栽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园林植物栽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植物栽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植物栽培.doc(8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园林植物栽培廖昌福 郑庆平编第一章:植物与植物生理第一节 植物学基础知识第二节 植物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形态、构造及功能第三节 园林植物与外界环境因子的关系第四节 植物的水分代谢第五节 植物的矿质营养第六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第七节 植物的呼吸作用第八节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第九节 植物激素第二章 土壤肥料第一节 土壤第二节 城市绿地土壤第三节 肥料第四节 营养元素对园林植物生长的作用第五节 无土栽培第三章 园林植物保护第一节 病虫害基础知识第二节 园林植物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一)第三节 园林植物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二)第四节 园林植物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三)第五节 农药第四章 园林树木第一节 园林树

2、木的分类第二节 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及其规律第三节 园林树木各论第五章 花卉第一节 花卉基础知识第二节 花卉的分类第三节 花卉的栽培与管理第四节 花卉的生长发育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第五节 花卉的繁殖第六节 花卉在园林中的应用第七节 花期调控第八节 花卉的生长习性与生态习性第九节 常见花卉的栽培与管理第一章:植物与植物生理第一节:植物学基础知识一、概述 植物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已知植物的总数就有50余万种。它们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各不相同,千差万别一在不同的杯境里生长着不同的植物种举。从热带到寒带以至两极地带,从平地到高山,由海洋到大陆,到处都分布着植物,它们的分布或多或少都有一定

3、的地理范围。这些物体有单细胞的、有群体的,也有多细胞的。这些现象都反映了植物界在漫长的岁月一中,从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发展成为绝大多数陆生的、大型而复杂的植物体。植物的多样性来自连续不断的种的群邱雄程。很多植物在体内具有叶绿素,吸收太阳光能,表现植物所特有的绿色,这些植物被称为绿色植物。另一大类不具叶绿素的,称为非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能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这不仅解决了绿色植物自身的营养,也维持了非绿色植物和人类的生命。通过非绿色植物如细菌、真菌等对死的有机体的分解,即所谓矿化作用,又可把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再为绿色植物所利用。总之

4、,植物在、自然界通过光合作用和矿化作用,也就是合成和分解,使宇宙间物质循环往复,永无止境。 植物界是如此广阔而复杂,有从肉眼看不见的低等植物藻、菌,到分化程度很高的、结构复杂的高等植物一种子植物。低等植物的结构简单,多以孢子繁殖后代;而种子植物则结构复杂,用种子繁殖后代。植物的生活周期长短也不一致,高等植物中的被子植物有多年生木本和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的草本。植物界是由最初的原始植物逐渐进化而来的,在进化过程中,有不同的适应方式,随着进化过程的推进,出现结构和功能上的特化,因而有不同的形态和结构,发展成为各式各样的植物,其中种子植物,特别是被子植物是最高等的类群。种子植物是高度进化的植物,植

5、物体具有多种器官。各个器官是由一定类别的植物组织构成的,而植物组织又是由植物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植物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生活的植物细胞由原生质体和细胞壁组成。细胞壁包围在原生质体的外面。原生质体包括细胞质、细胞核、质体、线粒体及其他细胞器等结构。二、植物细胞繁殖植物细胞的繁殖方式有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3种。(一)无丝分裂是一种比较简单而原始的分裂方式。在细胞进行分裂时,首先是细胞核伸长,接着核的中间凹陷并慢慢分成两部分,然后细胞质分为两部分,中间产生新的细胞壁,这样由原来的1个细胞形成了2个细胞。大多数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产生愈伤组织、形成不定根和不定芽、叶柄和花梗伸长、单子叶植物节

6、及叶片基部的分生组织都是用无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分裂。无丝分裂过程简单,时间短,速度快,这对植物的迅速生长和创伤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有丝分裂是高等植物细胞增殖的最普遍的一种分裂方式。根、茎顶端的伸长生长及根、茎的增粗生长都以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细胞分裂。有丝分裂的结果,是由一个母细胞产生2个与母细胞在遗传性上完全相同的子细胞。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仍保持母细胞的染色体数,即为2n,这就保持了物种特性不变。(三)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分裂,两次分裂之间的间隔很短。这两次分裂的过程和有丝分裂的过程基本相似,但两次分裂时染色体只纵裂一次。是植物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形成性细胞时所进行的细胞分裂。例如,产生精子

7、的花粉和产生卵细胞的胚囊形成时,都要经过减数分裂。由减数分裂所形成的细胞再经过几次或多次有丝分裂,便形成精子和卵细胞。二、植物组织和植物器官(一)植物组织的概念细胞生长和分化的不同,在植物体内形成了很多不同类型的细胞群。我们把来源相同,形态构造相似,执行同一生理功能的细胞群,称为组织。组织是植物体内细胞生长、分化的结果,也是植物体复杂化和完善化的产物。构成植物体的组织种类很多。通常可按其发育程度和主要功能的不同,以及形态结构的分化特点,进行分类。概括起来,根据植物组织形态、构造和功能上的不同,一般把组织分为分生组织和永久组织两大类。其中分生组织是具有分生能力的细胞。永久组织一般没有分裂能力。由

8、于形状、构造和功能的不同,永久组织分为:薄壁、保护、输导、机械和分泌组织。(二)植物器官 若干个不同的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形态构造和执行某种生理功能的一部分植物体,叫做植物的一个器官。如根、茎、叶主要是进行营养生长的器官,故称为植物的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主要是完成种族延续的,即繁衍后代的器官,故称为植物的繁殖器官。 第二节、植物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形态、构造及功能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以后,根、茎、叶相继发育,成年的园林植物体是由多种组织组成的。其中具有显著形态特征和特定功能,易于区分的部分称为器官。大多数成年植物的营养生长时期,整株植物可分为根、茎、叶三部分,它们担负着植物的生长,因此称为营

9、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被子植物进行有性生殖的器官,所以称为生殖器官。当营养生长达到一定阶段,开花、结果、产生种子,繁殖后代,这个过程称为生殖生长期。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是交替进行的。一、根根是植物在生长期适应陆地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地下部分的营养器官。根的主要功能是将植物固着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类。此外,根也能合成许多重要的物质如氨基酸、激素和植物碱等,并兼有贮藏和繁殖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根据根的发生部位不同,可以分为主根、侧根和不定根三类。种子萌发时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这种由胚根直接生长形成的根,称为主根。当主根生长到一定长度时,就会从内部侧向生出许多支根深蒂固,称为侧根。主根

10、和侧根都从植物体固定部位生长出来的,均属于定根。从茎、叶、老根或胚轴上生出根来,这些根发生的位置不固定,都称为不定根。一株植物所有根的总体,称为根系。据有明显而发达的主根,主根上再生出各级侧根,这种根系称为直根系。绝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都属于这种类型。如,银杏、松、杉、木棉、蒲公英等。主根生长缓慢或停止,主要由不定根组成的根系,称为须根系。单子叶植物都属于这种类型。例如,棕竹,竹、棕榈类等。根据不同的植物其根系在土壤中分布的的深度不同,分为深根性和浅根系两种。主根发达,垂直生长能力强,能伸到较深的土层中。具有深根性根系的树种叫深根性树种。例如,马尾松、樟树、芒果等。主根不发达,侧根或不定

11、根向四面扩张,根系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具有这种根系的树种叫浅根性树种。例如,刺槐、悬铃木、枫扬、银桦等。二、茎茎是联系根和叶的轴状体结构。许多茎除具有输导和支持作用外,还能制造和贮藏养料,进行营养繁殖。(一)芽及其特性芽是处于幼态而未伸展的枝、花和花序,也就是枝、花或花序尚未发育的原始体。芽依着生部位分,有顶芽和侧芽。生长在枝条节部的芽叫作“侧芽”,因为它们位于叶柄基部和枝条之间的“叶腋”部位,因此又叫作“腋芽”,它们比顶芽瘦小于枝条侧方叶腋着生的芽叫侧芽,又叫腋芽;着生于枝顶的芽,叫顶芽。芽的发生,有它的固定位置,称为定芽;芽着生没有固定位置的,称为不定芽。如,泡桐的根出芽,大岩桐的叶生芽等

12、。芽依性质分为叶芽、花芽和混合芽。在树木幼年时期的营养生长阶段,只有能抽生枝叶的叶芽,当树木性成熟进入生殖发育阶段,萌发成单花或花序的芽,称为花芽。一般花芽比叶芽肥大。萌发后既能形成枝条又形成花或花序的芽,称为混合芽。芽依活动能力不同,分为活动芽和休眠芽。休眠芽多着生在枝干的基部,芽虽已形成但在当年或第一、二年不萌发,又称为潜伏芽(或称稳芽)。这些隐芽在植株正常生长的情况下都不萌发,但当顶芽或腋芽受到损伤而不能再抽生新梢和叶片时,茎部贮存的营养物质就会促使隐芽萌发。在修剪工作中,我们常常利用隐芽萌发来进行老树更新。隐芽则可代替顶芽和侧芽,因此又叫作“预备芽”。(二)茎枝的习性种子植物茎的生长习

13、性主要有直立茎、缠绕茎、攀援茎和匍匐茎四种。茎背地面而生直立的,称为直立茎。茎幼时柔软,不能直立以茎本身缠绕于其他支柱上升的,称为缠绕茎。蔓生匍匐于地面,在触及地面的节部产生不定根,称为匍匐茎。依靠特殊的变态器官攀援于其它物体上才能起立生长的,称为攀援茎。园林树木的分枝,主要有单轴分枝、合轴分枝和假二叉分枝三种类型。总状分枝:从幼苗开始,主茎的顶芽活动始终占优势,总是由顶芽不断向上伸展,形成一个直立主轴,而侧枝则较不发达,这种分枝方式称为单轴分枝,又称总状分枝。大多数的裸子植物如松、杉、柏、银杏等,一部分被子植物如山毛榉、杨树类等。合轴分枝:主茎的顶芽在生长季节中,生长缓慢或死亡或顶芽为花芽,

14、由紧接着顶芽下面的腋芽伸展,代替原来的顶芽,每年同样交替进行,使主轴继续生长,这种主轴是由许多腋芽发育而成的侧枝联合而成,称为合轴分枝。大多数被子植物都是合轴分枝,如槐、桃、柳等。假二叉分枝:具有对生叶的植物,当顶芽停止生长后,或顶芽是花芽,在花芽开花后,由顶芽下的两侧腋芽同时发育成二叉状分枝,其外形上似二叉分枝,因此称为假二叉分枝。 这种分枝方式实际上是合轴分枝的另一种形式。如,丁香、茉莉、樟树等。也有少数树木是不分枝的如许多棕榈科的植物。了解树木的分枝习性,对研究观赏树形、整形修剪,提高光能利用或促使早成花,选择用材树种,培育良材等,都有重要意义。三、叶(一)叶的功能叶是进行光合制造有机营

15、养的主要器官。它的主要功能是光合作用、呼吸,蒸腾作用,。叶还执行分泌和气体交换吸收等多种生理机能,常绿树木的叶片还有贮藏养分的机能,有的叶还有吸收营养物质的功能,以及进行营养繁殖的功能。(二)叶的构成叶起源于茎尖周围的叶原基。发育成熟的叶分为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这三部分具全的称为完全叶,缺少任何一部分或两部分的叶称为不完全叶。叶柄是叶片与枝连接的部分,起输导和支持作用。托叶是叶柄基部的附属物,通常成对而生。植物的叶有规律地着生在茎的节部。叶在茎上排列的次序称为叶序。常见的叶序有互生、对生、轮生和簇生四种。叶可分为单叶和复叶两类。一个叶柄上只生一叶片,不论是完整的或是分裂的都叫单叶;一个叶柄

16、上着生两个以上完全独立的小叶片,则叫做复叶。(三)叶的生长叶大小与前一年或前一生长时期形成叶原基时的树体营养和当年叶片生长日数、迅速生长期的长短有关。生长期长,迅速生长期也长,则叶大,反之则小。不同部位和不同叶龄的叶片,其光合能力也是不一样的。初展之幼嫩叶,由于叶组织量少,叶绿素浓度低,光合产量低。随叶龄增加,叶面积增大,生理上处于活跃状态,光合效能大大提高,直到达到一定的成熟度为止,然后随叶片的衰老而降低。展叶后在一定时期内光合能力很强;常绿树也以当年新叶光合能力最强。叶面积系数: 叶面积系数指总叶面积与树冠投影所占土地面积的比值,叶面积系数高,则表明叶片多,及之则少。为提高绿化质量,利用乔

17、、灌、藤和喜光与耐荫植物进行复层混交,以提高绿地的叶面积系数。(四)叶的寿命植物的叶并不能永久存在,而是有一定叶的。叶的寿命长短因各种植物不同,一般植物的叶,寿命不过几个月,也有能生活一年或多年的,松树的叶就能活35年。1 落叶树:叶春季长出,到秋冬就全部脱落,叶的寿命只有一个生长季,这样的树称为落叶树。如杨、柳、榆、木棉、合欢等。2 常绿树:植株上虽有一部分老叶脱落,但仍有大量的叶子存在。同时,每年又增生新叶,就整个植株来看是常绿的,故称为常绿树。如松、柏、女贞、龙眼、荔枝、芒果等。四、花(一)花的发育及其组成部分1、花的发育花是被子植物重要的繁殖器官。从演化的角度来看,花是一种适应繁殖功能

18、的变态短枝。花的各个组成部分,如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等,都是叶的变态。被子植物复杂的生殖过程,就是从花开始的。花芽分化:花是由花芽发育来的。当植物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时,有些芽的分化随着就发生质的变化。芽内的顶端分生组织即生长点停止叶原基的分化,而向横向扩大,使向上的突起逐渐变平。分化次序一般是按花尊、花冠、雄蕊、雄蕊的顺序先后形成若干轮小突起,这些小突起就是花各部分的原基。由这些原基发育成花的各部分,这个过程叫花芽分化。2、花的组成被子植物的完全花通常由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等六部分组成。一朵花中,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这四部分都具备的称为完全花,缺少某些部分的称为不完全花。

19、花梗是着生花的小枝,同时又是茎向花输送营养物质的通道。花托是花梗顶端部分,一般略成膨大状,花的其它部分按一定方式着生在它的上面。花被是花萼和花冠的总称,由扁平瓣片组成。花被着生在花托外围或边缘部分,有保护雌雄蕊群和引诱昆虫传粉的作用。花被由于形态和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内、外两层,外层的称为花萼,内层的称为花冠,象这样的花称为双被花,大多数被子植物的花都是双被花。花萼是一朵花上所有萼片的总称,通常包被在花的最外层,萼片多为绿色,叶片奖,在结构上与叶相似。花萼的颜色,通常是绿色的,外形与叶相似,能进行光合作用。但也有其他颜色的,如白玉兰、绣球花萼白色。花冠是一朵花中花瓣的总称,位于花萼之内,一轮或

20、多轮。花冠按其形状分为整齐花冠和不整齐花冠。整齐花冠是指一朵花的几个花瓣的形状大小相似,又称为辐射对称花冠。不整齐花冠是指组成一个花冠的几个花瓣,其大小和形状不相同。雄蕊是由花丝和花药两部分组成。雌蕊是由子房、花柱、柱头三部分组成。在一朵花中,雌蕊和雄蕊都具有的,称为两性花。有些植物一个花梗上只着生一朵花,称为单生花。有些植物则在一个花梗上有序的排列着多数花,此排列顺序称为花序。花序可分为无限花序和有限花序两大类。无限花序:花轴基部的花先开,然后向顶端依次开放,这样的花序叫无限花序(总状类花序)。无限花序又可分为以下几大类:(1)、总状花序:具有长花序轴,各花着生在花轴上,花有梗并近似等长。(

21、含圆锥花序),如葡萄、女贞、文冠果等。(2)、穗状花序:形态与总状花序同,但花无梗或近似无粳,花直接着生在花轴上,如紫穗槐、车前草等。(3)、柔荑花序:具有长花序轴,花无梗,单性,无花辫,苞片显著,花轴往往柔软下垂,如杨、柳。(4)、肉穗花序:与穗状花序相似,但花轴肥大肉质,如风梨、半夏等。如果肉穗花序的外面具有一个大苞片,特称为佛焰花序,如马蹄莲等天南星科植物。(5)、伞房花序:和总状花序相似,但下部的花梗长,渐上花梗渐变短,使整个花序的花朵排列在一个平面上,绣线菊等。(6)、伞形花序:花集生在花序轴的顶端,花梗近等长,很象伞骨状,加樱桃、五加、石蒜、君子兰。(7)、头状花序:花序轴顶端膨大

22、呈圆球状,其上着生多数小花,如悬铃木、枫香、喜树、千日红等。(8)、蓝状花序:花轴顶端肥大成盘状,花无梗,着生于盘上,万寿菊等大部分菊科植物都是此花序。(9)、隐头花序:花轴顶端膨大,中央凹陷成肉质中空的囊状体,花密生于囊状体的内壁上,如无花果、榕树等。有限花序:花在花序的顶端先开放,花开的次序由上而下或由内而外,花开后花序就停止伸长,这样的花序叫有限花序(聚伞类花序)。有限花序又可分为以下几大类:(1)、单歧聚伞花序:花轴顶端的花先开,以后在花的下方向一方分枝,则花序卷曲成镰刀状,称为卷伞花序。分枝向两个方向互换,则使花序直立成蝎尾状,如鸯尾等。(2)、二岐聚伞花序:花轴顶端只生一花先开,但

23、在花的下端为假二叉分枝,以后各枝上再以同样方式继续分枝,如石竹、大叶黄杨等。(3)、多歧聚伞花序:花的生长方式与分枝方式和二岐聚伞花序相同,但它的分枝在两个以上,如大戟等。花部发育成熟后,花萼、花冠开展时称为开花。若先萌发枝叶,然后在枝上开花,称为先叶后花,如一品红、木芙蓉、紫薇等。若花芽先萌发,花后放叶,称为先花后叶,如蜡梅、玉兰等。若是混合芽,花叶同时开放,称为花叶同放,如垂丝海棠、红叶李等。五、果实传粉、受精和种子发育,对果实的形成有显著影响。受精后胚珠发育为种子时,能合成植物激素,子房内新陈代谢活跃,于是整个子房迅速生长,发育为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成,这类果实称为真果,被子植物的果实大多

24、属于真果。由花托、花筒、花序轴参与发育形成的,这类果实称为假果。真果的结构比较单纯,外为果皮,内含种子。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可分为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三层。果实根据形态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单果、聚合果和聚花果三种类型。六、种子植物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成的,一般都是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的。胚种皮是种子外面的保护层。胚是种子的最重要部分,胚是幼小的植物。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胚乳位于种皮和胚之间,是种子内贮藏营养物质的部分,在种子萌发时供胚生长用。种子是有生命活动的,所以存在着寿命问题。风干了的植物种子一切生理活动都很微弱,胚的生长几乎停止,处于休眠状态。当获得适当的温度、充

25、足的水分和足够的氧气时,种子的胚便由休眠状态转变为活动的状态,这个过程叫做萌发。而超过一定期限的种子,就会丧失生活力,不再萌发。第三节 园林植物与外界环境因子的关系植物的生长发育除取决于自身的遗传因素外,还取决于环境因子。不同的植物对环境有不同的要求,这主要是与原产地的气候条件长期依存而形成的生物学特性。外界环境因子中影响最大的是温度、光照、水分、空气和土壤,这些因子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只有满足对环境因子的要求,植物才能正常地生发育。一、温度植物只有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生长。这个范围的下限称为生长最低温度,上限称为生长最高温度。在此范围内,植物生长最快的温度称为生长的最适温度。植物发育的

26、某一阶段,特别是发芽后不久,需要受到适当的低温影响,花芽形成被促进的现象叫做春化作用。各种植物春化作用所需的温度和时间不同。二、光照光照是绿色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条件。一方面作用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光合作用离不开光的参与,另一方面光照影响植物的形态建成。适宜的光照度可以满足光合作用的需要,制造出足够的光合产物供植物正常生长。光照度还可以影响植物茎的粗细、节间的长短、叶片的大小和薄厚。光周期主要表现在昼夜日照长短周期性的变化。它对植物开花有诱导效应。例如根据花卉对光周期的反应特性,一般分为短日照花卉、长日照花卉和日照中性花卉三类。根据花卉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不同,可分为阳性花卉、中性花卉、阴性花卉和强阴性

27、花卉4类。详细见第五章第四节。树木对光照需求程度而言,也可分为以下3类。1、喜光树种:在全日照下生长良好,不能忍受荫蔽的树木,如马尾松、杨属、柳属、银杏、悬铃木、桃、柠檬桉等。2、耐荫树种:有较高的耐荫能力,但在气候较干旱的环境中,常不能忍受过强的光照。如、八仙花属、天目琼花、棣棠等。3、中性树种:在充足光照下生长最好,亦能忍耐不同程度荫蔽者,如元侧柏、桂花、女贞、榆属、枫杨等为种类。 光照对园林植物的观赏效果也有一定影响。很多彩叶树种,如红叶李、金叶女贞等在光照不足条件下很难发挥其色彩优势,不仅生长不良而且黯然失色。三、水分植物的一切生理代谢活动都必须在适当的水分环境中才能进行。但是植物种类

28、不同,水分要求有明显的差异。如依不同树木对水分需要与适应性不同分为耐旱、湿生和中性树木三类。1、耐旱树木:能生长在干旱地带,具有高度耐旱能力的树种,它们在长期的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了在生理与形态方面具有适应大气和土壤干旱的特性。如沙棘、胡杨等。2、湿生树木:需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在干燥或中生的环境中,常致死亡或生长不良 。如水杉、红树等。3、中生树木:绝大多数树种均属此类,但其中亦分别有略耐旱的或较耐低湿环境的树种。四、土壤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土壤不仅起到固定植物的作用,而且能不断地供给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空气、水分和营养等物质。不同的土壤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植物的分布及其生长发育,土壤是通过水

29、分、肥力、空气、温度、酸碱度及微生物条件,影响着树木的分布及其生长发育。土壤酸碱度是重要因子,通常用pH值表示。简易测定的方法是,将土壤加适量的水溶解成土壤溶液,用石蕊试纸测定,再与比色板对照。凡pH值大于7的为碱性土,凡pH值小于7的酸性土, pH值等于7的为中性土。相应的适应上述土壤条件的植物就分为酸性土植物、中性土植物和碱性土植物三类。另外空气中的成分及粉尘、微生物有害气体等比例不同,使得植物的反应、受害也有各种变化;风则通过生理与机械伤害植物。通常直根系,材质坚硬的树种抗风性强。第四节、植物的水分代谢一、水是植物主要的组成成分。植物体一般含较多的水分,有的甚至高达90以上。不同植物的含

30、水量有很大不同,草本植物的含水量为70%一85,木本植物的含水量稍低于草本植物。植物一方面从环境中不断地吸收水分,以满足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另一方面植物又不可避免地要丢失大量的水分到环境中去。这样就形成了植物水分代谢的三个过程:吸收水分、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水分的排出。植物需水量大多消耗于蒸腾,植物每吸收1000克水,大约有990克用于蒸腾,只有10克保存在体内。植物需水量这样大,因此,必须有足够水分供应,才能保证植物能正常生活和确保植物体的水分平衡。二、水在植物生活中的意义1、水分是原生质的重要成分。原生质的含水量一般在70一90%,使原生质呈溶液状态,保证了代谢作用正常地进行。如果含水量

31、减少,原生质呈凝胶状态,生命活动就大大减弱。例如休眠的种子。如果细胞失水过多,可能引起原生质破坏而导致死亡。2、水分是代谢过程的反应物质。水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原料,它还作为反应物质参加植物体内很多化学反应如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水解过程。3、水分是植物对物质的吸收和运输的良好溶剂。水是很多物质的溶剂,土壤中所有矿物质、氧、二氧化碳等都必须先溶于水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和在体内运转。4、水分能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水能维持细胞和组织的紧张度,使植物器官保持直立状态,以利于各种代谢的正常进行。5水分可以调节植物的体温水由于有较大的热容量,当温度剧烈变动时,能缓和原生质的温度变化,、以保护原生质免受伤害。

32、总之,水在植物生命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满足植物对水的需要,是有机体正常生长最重要的条件。三、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根系是陆生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它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分,满足植物体的需要。(一)、根系吸水的部位植物有庞大的根系,但根系的吸水部位仅限于表面未木栓化的部分。吸收水分最旺盛的部位是幼嫩的根毛区。(二)、根系吸水的动力根系吸水有两种动力:根压和蒸腾拉力,后者较为重要。1、根压主动吸水的动力由于植物根系的生理活动而使流液从根部上升的压力叫作根压。根压是根系本身代谢的结来,便根的细胞从外向内产生一系列的吸水陡度(愈向内吸水力愈高),只要导管中溶液保持一定的浓度,并大于土壤溶液浓度,就会

33、产生根压、吸水,并能将水压送到茎、叶各个部分的平衡。2、蒸腾拉力被动吸水的动力叶片蒸腾时,气孔下腔附近的叶肉细胞因蒸腾失水而向旁边的细胞取得水分,如此传导下去,便导致向导管吸水,最后根就从环境吸收水分。这种吸水完全是由于蒸腾失水而产生的蒸腾拉力所引起的,是由枝叶形成的力量传到根部而引起的被动吸水。当叶片蒸腾失水时,叶肉细胞吸水力增大,把茎部导管中的水柱拉引上升,结果引起根部细胞水分不足,加大细胞吸水陡度,迫使根部细胞产生更大的吸水力,向土壤吸收更多的水分,以补偿叶片蒸腾水分的消耗,维持水分。在一般情况下,蒸腾拉力是根部吸收水分的主要动力,因为叶肉细胞的细胞液渗透压很高(20-40大气压),而一

34、般植物根压只有1-2大气压,个别植物也只能达到3-10大气压。(三)土壤影响根系吸水的外界条件外界条件中的大气因子可影响蒸腾速率,从而间接影响到根系的吸水。但土壤因子则可直接影响到根系吸水。1、土壤中可利用的水土壤中的水分可分为重力水、毛细管水和吸湿水3种。毛细管水及一部分重力水,可被植物根系吸收,其中以毛细管水为水分吸收的主要来源。而吸湿水被土粒紧紧地吸附着,不能被根部吸收。2、土壤中温度温度的高低能直接影响根系吸水,温度低,水的滞性增加,土壤中水的移动减缓,、根系就不易得到水分;同时,在低温条件下,原生质粘性增大,甚至变成凝胶状态(在00C时原生质粘度要比200C时增加3-4倍),这样,水

35、分就不易通过原生质,细胞间水分运输也由于原生质粘度增大受阻而降低速度。但是,土壤中温度过高也会导致根的强烈木栓化,而减少根的吸收表面积匕因此,维持土壤合适温度才能保证植物充分、有效地吸收水分。3、土壤通气状况土壤中缺乏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短期可使细胞呼吸减弱,影响根压,继而阻碍吸水,如果通以空气,则吸水量增加。4、土壤的溶液浓度土壤溶液中含有一定的盐分,在一般的情况下,土壤溶液的浓度较低,根系可以从土壤中获得水分。但如果土壤溶液的浓度高于根系细胞液泡的浓度时,根系的吸水就困难了。(四)、水分运输的途径 绝大部分陆生植物体内的水分运输途径可表示为: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的皮层、根的中柱鞘根的导管

36、茎的导管叶柄的导管叶脉的导管叶肉细胞叶肉细胞间隙气孔内室(气室)气孔空气中。四、蒸腾作用(一)、蒸腾作用及形式:植物体以水蒸气状态,通过植物体表向外界大气中失散水分的过程,叫做植物的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是在叶片上进行的。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发展有庞大的叶表面积,以充分吸收少量的CO2和接受太阳光能。但是庞大的叶面积暴露在空气中,风吹日晒,又能促进水分的散失。因为接收太阳能的受光面也是受热面,而热量正是蒸腾的动力。叶片的蒸腾作用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角质层的蒸腾叫角质蒸腾;一是通过气孔的蒸腾叫气孔蒸腾。植物的蒸腾主要表现为气孔蒸腾,不同种植物调节气孔开闭的能力是不同的。阴生植物和大部分

37、树木在择微协水时,就能减少气孔开张度,甚至能主动关闭气孔,阳生草本植物仅在担当干燥的环境中,气孔才慢怪关闭,以调控共气孔蒸腾。同一种植物生扮在不网地区的个体卜甚至同一个体不同部位的叶片,它们的气孔各有不同的开闭规律。气孔关闭后,主要靠角质层蒸腾。角质层扩散阻力很大,旱生植物和针叶植物扩散阻力可高达400秒厘米;湿生植物叶片可达20-100秒厘米,在低温和叶片外表皮干缩时,角质层扩散阻力会大大增加。在硬叶植物中,角质层蒸腾仅占总蒸腾20分之一。因此气孔蒸腾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形式。(二)、蒸腾作用的意义蒸腾作用对植物生命活动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蒸腾作用是植物被动吸水的动力。高大的植物,仅靠根

38、压是无法维持水分代谢平衡的,必须有蒸腾所形成的强大拉力才能使水分大量吸收或迅速上升。2、蒸腾能促进植物体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与传导,使溶于水的盐类迅速地分布到各部位去。3、蒸腾作用能降低叶片温度。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要吸收大量的日光能,其中大部分外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也产生大量的因水分汽化需要消耗很多热能,能降低叶片温度。(三)、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影响蒸腾的外界条件有光、温、凤、大气湿度等等。光照能增加气孔开张度以加速蒸腾,在强光下,温度增加,叶内细胞间隙的蒸气压也随之增加,而空气中的蒸气压却相应变小,增加了叶内外蒸气压差值、增加了蒸腾量。风能把叶面附近的水气吹走,。使叶内外蒸汽压差值迅速增大,更加

39、速了蒸腾速率。当空气相对湿度增大时,空气蒸汽压也增大,叶片内、外压差变小,蒸腾变慢。五、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一)、植物的需水规律植物幼苗期营养面积小,耗水量不大,需水量少;营养生长旺盛期,植物需水量增加;植株衰老期,需水量又下降。适时进行灌概就是指,应该在植物需水量较多的时候,供给适宜的水量。植物最需要水分的时候,称水分临界期。此期间缺水,植物最敏感,因为该期正是植物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缺水会显著削弱代谢过程的进行。水分临界期,一般是在生殖器官的形成与发育阶段,即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阶段。(二)、潜溉指标1、形态指标植物缺水时,会发生形态的变化,如幼嫩茎叶萎蔫叶色转深、植株生长速度下降、

40、不易折断等。2、生理指标植物缺水的变化,最早是在生理上反应出来。如细胞及叶片水势降低,气孔开张度变小、细胞汁液浓度增高等。灌溉应该在缺水症状以前进行(三)、灌溉的方法灌溉应根据植物的需水规律和潜溉指标以适合植物生长的需要,同时,灌溉应重视水质和水温。灌溉的方法,应向喷灌和滴灌法发展,才能充分提高水分利用率。第五节 植物的植物的矿质营养一、植物的必需元素植物对土壤中的矿物质通过根系吸收进人体内,运输到需要的部位加以同化利用。称矿质营养。植物需要矿物质土壤往往不能满足,因此通过施肥成为提高园林植物产量和质量的主要措施。植物必需的有16种,碳(C)、氢(H)、氧(0)、氮(N)、磷(P)、硫(S)、

41、钾(K)、钙(Ca)、镁(Mg )、铁(Fe)、锰(hin)、硼(B)、锌(Zn)、铜(Cu)、钥(14io)、氯(C1),其中需要量大的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等,这些元素叫大量元素。需要量较少的有铁、硼、铜、锌、锰、氯、钥等叫微量元素。二、矿质元素的吸收(一)、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原理及形式土壤中的无机盐要溶于水成为离子状态,才能被根部吸收。根系吸收矿质元素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它包括被动吸收和主动吸收。 1、被动吸收 当外界某种离子浓度大于根细胞内的浓度时,离子通过扩散作用的方式进入植物细胞,这种吸收不需要能量的供应,只靠细胞内外的浓度差进行。 2、主动吸收 矿质离子通过离

42、子交换的形式进入原生质的表面,然后与载体结合,进人原生质内部,这种吸收要靠呼吸作用提供能量来实现。主动吸收是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一种主要形式。(二)吸收矿质元素的部位1、根系 根系是植物主要从土壤中的无机盐中取得矿质元素的吸收器官。其中根毛区是根系吸收矿质的主要区域。影响根部吸收矿质元素的内部条件:首先是根自身的扩展速度,范围及表面积大小。其次,根的代谢强弱直接影响主动吸收的效率,此外根部生理活动分泌的酸可帮助溶解土壤中某些不溶物质。植物本身的浓度也影响着吸收,浓度大吸收慢。外部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根对矿物质的吸收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快。相对而言,氧气供应越好根系吸收矿质元素越多。土壤溶液浓度:

43、施肥应做到“薄肥勤施”。土壤酸碱度能改变矿质盐类的溶解度,影响矿质元素的吸收。2、植物地上部分的吸收 植物地上部分吸收矿质营养,这个过程称为根外营养(根外追肥即基于这一原理)。地上部分吸收矿物质的器官主要是叶片,所以也称为叶片营养。根外追肥常用来解决一些靠土壤施肥不易解决的特殊问题。植物进行根外追肥,应考虑植物种类和不同生长期,还应注意施用方法,施用浓度以及气候影响等。根外追肥的时间以傍晚或16:00以后较为理想。(三)合理施肥园林植物中由于它们的用途不同,施肥的侧重点也不同。一般观叶植物多施氮肥,观花、观果植物多施磷、钾肥要偏多,同一植物在不同生育期对各种矿质元素的吸收量也不同。种子萌发期,

44、一般不需从外界吸收肥料,幼苗期植物主要进行营养生长。此期要多施氮肥,肥要淡,次数要多;成苗后,植物将进人生殖生长,这时磷、钾肥要偏多施用。第六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一、光合作用的概念及意义(一)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吸收太阳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藏在有机物里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二)、光合作用的意义1、把无机物变成有机物 地球上有机物的主要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人们将绿色植物喻为庞大的合成有机物的绿色工厂。绿色植物合成的有机物质,不仅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或全部动物界提供食物,还是某些工业的原料。2、将光能贮藏在有机物中 光合作用是今天能源的

45、主要来源。植物在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同时,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贮藏在有机物中。有机物所贮藏的化学能,除了供植物自身和异养生物之用外,更重要的是向人类提供营养和活动的能量,光合作用转化的能量超过人类所利用的其他能源(如水力发电、原子能)总和的几倍。3、保护环境 清除空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和补充消耗掉的氧气的角度来衡量,绿色植物可称得上是一个自动的空气净化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地球上的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等全部生物在呼吸过程呼出二氧化碳,工厂中和生活中燃烧排出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使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较稳定,从而保护环境。氧气大多数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因此,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也只有在

46、地球上产生光合作用以后才能得以发生和发展。因此光合作用是地球上一切生命存在、繁荣和发展的根本源泉。二、叶绿体及其色素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而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重要细胞器。叶绿体具有特殊的构造,并含有多种色素,以适应进行光合作用的机能。一般叶绿体中含4种色素,即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以及叶黄素,后两者合称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为蓝绿色,叶绿素b为黄绿色,胡萝卜素为橙黄色,叶黄素为金黄色。绿色的叶绿素和黄色的类胡萝卜素两大色素之间的比例基本决定植物的叶子呈现的颜色。绿色的叶绿素比黄色的类胡萝卜素多,占优势,故正常的叶子总是呈现绿色。秋天、条件不正常或叶片衰老时,叶绿素较易被破坏,数量减

47、少,而类胡萝卜素则比较稳定,所以叶片呈现黄色。 (一)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的过程极其复杂,整个过程可人为分成光反应和暗反应两大步骤。1、光反应 光反应必须在有光的情况下,在叶绿体内进行。在这个反应中,水被叶绿素吸收的光能分解成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氢氧根离子(OH)再生成水并放出氧。2、暗反应 暗反应的主要内容是二氧化碳被固定和氢离子(H)还原二氧化碳,这个反应是不需光的一系列由酶催化促进的反应,因此称为暗反应。(二)、光合作用的产物光合作用的直接产物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碳水化合物、有机酸、氨基酸和蛋白质。但最主要的还是碳水化合物。(三)、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合作用同其他生理过程一样,受到一系列内外因素的影响,植物的种类,植株的年龄以及植物体内叶绿素的含量等都对光合作用有影响。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1、光照强度 一般植物在很弱的光照下,便能进行光合作用。光愈弱,光合作用也愈弱,如果光照强度增大,光合作用也就增大。光照强度常用的光照强度单位为米烛光(即1烛光距离2米外的强度)。实际的光照强度,可用照度计直接测量出来。(1)、光饱和点 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的强度与光照强度成正比。但当光照强度达到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