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传统风俗作文1000字(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明节传统风俗作文1000字(3).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清明节传统风俗作文1000字(3)清明节传统的风俗作文1000字10篇(3)清明节传统的风俗作文1000字范文七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正如唐代大诗人杜牧的名诗一样,每年的清明都是伴着蒙蒙细雨而至,它总给人一种忧愁的感觉。这不,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伴随着蒙蒙细雨来了。星期六,一放完学爸爸妈妈就把我和弟弟接回了老家。一路上,细雨蒙蒙,路旁有许多的油菜。远远望去,一排排的油菜花就像一条漂亮的星河。我望着下着蒙蒙细雨的天空,一想到今日是清明节,我的脑海里就闪过婆婆的这个名字。听到婆婆这两个字,我的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转,心里特别的心酸。心想:婆婆,你已经去世三个多
2、月了,可是只要一想到您的名字,我的脑海里就会出现你为我做的一切。小时候,你为我剥瓜子吃,我们一起照相、一起闲聊。以前那些失去婆婆的人,都说我好华蜜还有一个这么健健康康的老婆婆。但是过了一些日子,我的婆婆也走了,她不在我的身边了。现在我也和那些失去婆婆的人一样心酸。其次天,又是下着蒙蒙细雨,虽然下着蒙蒙细雨但是阻挡不了我去祭拜祖先和公公婆婆的决心。我带着雨帽,穿着雨鞋上了山。因为公公婆婆的坟墓都葬在山坡上路很陡峭,所以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上了山,来到公公婆婆的墓前(因为公公婆婆的坟墓是葬到一起的)。我看到了有叔叔阿姨拿着镰刀把坟墓上面的杂草除干净,栽上了许多野菊花,还找来一根细细的木棍插在坟墓
3、上,树棍上面还插了一条挂坟的纸,我不解的问爸爸:爸爸,坟墓上为什么要插一根彩条呀?爸爸微笑的对我说:那不是彩条,那是挂坟的纸。意义嘛!就是代表我们来祭拜过了。有一个爷爷拿出两个蜡烛,还摆了鸡、猪肉、还烧了黄纸。还有一个叔叔拿着一卷鞭炮,拿烟点燃碰、碰、。这如同雷声音,耳朵都震聋了。该拜公公婆婆了一位爷爷说。我当心翼翼的来到坟前,心里对在天上的公公婆婆说:公公婆婆我是你们的外孙女我叫禹佳懿。今年10岁。你们在天上过的好吗?有一次,我问奶奶我说:奶奶,公公长的帅不帅?婆婆长的好不好看?奶奶像一朵百合花一样微笑着说:公公长的很帅。婆婆长的可好看了。我虽然没有见过您们,但是我能从奶奶的笑容里感受到了公
4、公婆婆是两位很慈爱的老人。公公婆婆我现在在班上是担当班长的职业,我们全家人都很健康平安,你在天上肯定要保佑我们。我们明年的清明再来拜见您们二老。就这样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公公婆婆的坟墓。下山的过程中,我看到许多坟墓,我对着天空说:天空、白云,有的人能活的到一百多岁,为什么有的人却活不久呢?有的人说:因为老天爷只给了他(她)那几年的华蜜,甚至是几天。而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觉得一个人的命运完全驾驭在自己的手中,假如自己不珍惜生命,死神就会来临。生命在于运动,在于生活饮食是否有规律。在烟雾充满的山野中,我们踏着泥泞的小路往回走。路上扶老携幼的扫墓人,或三五成群,或一两个姗姗独行,不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
5、统节日啊,是那么的有意义。清明节传统的风俗作文1000字范文八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着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季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
6、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愿。杨柳是春天的标记,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蒸蒸而上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福。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似乎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妙祝福。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7、: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给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寒食原委在清明的前几日?有几种说法。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称寒食节,这样正好是清明节的前二天。唐代元稹的诗云:初过寒食一百六,认为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清明节与冬至本身所处的日期,就有一天的差异。因为寒食和清明的日子相近,而古人在寒食中的活动又往往持续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和清明也就没有严格区分了。清明前后流传着许多传统的风俗活动。如寒食赐火,清明扫墓,春游郊游,打马球,放风筝,荡秋千,斗鸡,拔河等。这些活动随着岁月的赓续交替,社会的嬗递改变,有的习俗已被淘汰,有的仍遗留至今并给予了新的内容。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