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至清中叶文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初至清中叶文学课件.ppt(13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清初至清中叶文学清初至清中叶文学w概说w第一章 明末清初的戏剧w第二章 长生殿w第三章 桃花扇w第四章 聊斋志异w第五章 儒林外史w第六章 红楼梦w第七章 清初至清中叶其他长篇小说w第八章 清中叶的戏剧w第九章 清初至清中的诗词文w小结概概 说说w第一节 清初至清中叶社会概况w第二节 清初至清中叶文学概况第一节第一节 清初至清中叶社会概况清初至清中叶社会概况一、清朝是以满洲贵族为核心建立的一个封建王朝。明崇祯十七年(1644)吴三桂勾结清兵入关,打败了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清由沈阳迁都至北京。从顺治元年(1644)到康熙二十二年(1684)是清王朝对全国进行军事征服的阶段,从康熙二十三年(1
2、684)到乾隆六十年(1795)是清政权巩固、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阶段,从嘉庆元年(1796)到道光二十年(1840)是清朝国力下降、社会危机日益严重的阶段。二、在农业经济恢复的基础上,清代手工业产品的品种和数量都超过明代,商品流通范围也进一步扩大,明代后期产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到清代中叶又有所滋长。但清朝还是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三、清王朝在维护满洲贵族特权的同时,竭力笼络和控制汉族地主阶级。乾隆中叶以后,朝政日渐腐败,社会矛盾斗争日渐尖锐。四、清初出现一批具有民族意识和民主倾向的进步思想家。他们部分地代表了工商业者的利益,但主要是地主阶级内部的改革派和进步派。康熙中叶以后,许多学者钻
3、入故纸堆中。乾嘉学派主要从事于考据,虽有戴震这样的学者批判了宋明理学“存天理,来人欲”的反动观点,但从整体上看,乾嘉学派也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今文经学派的兴起,宣传变革,对十九世纪后期文化界发生了重大影响。第二节第二节 清初至清中叶文学概况清初至清中叶文学概况一、诗、词、文创作的成就超过明代。清初顾炎武等写出了不少优秀的爱国诗篇。王士祯创神韵派,查慎行创宋诗派;陈维崧、朱彝尊是词坛宗匠,分别开创了阳羡派与浙西词派,而以纳兰性德为成就最高的词人。魏禧等人的散文继承唐宋派而又有所变化。康熙中叶以后,诗、词、文创作中复古主义、形式主义倾向越来越严重。沈德潜创格调派,论诗主温柔敦厚。其后袁枚继承公安派
4、诗论,主张抒发性情,但主要表现士大夫闲情逸致,流于轻浮;翁方纲又提倡作诗以学问为根底,创肌理派。郑燮、黄景仁不属何派,而能在诗中表现对民生疾苦的同情或穷困知识分子的悲哀。浙西词 派在清中叶势力最大,嘉庆时张惠言提倡比兴寄托,创常州词派,影响及于清末。桐城派的散文到清中叶形成完整的体系,恽敬的阳湖派是其旁枝。骈文也很流行,汪中最为杰出。二、清初至清中叶的长篇小说与短篇小说集约出版一百五十种左右,文言小说集的数量也很多。清初水浒后传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斩鬼传对封建社会人情世态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聊斋志异继承六朝志怪,唐宋传奇,兼取史传、话本及野史笔记之长,以优美文梓描绘了多种题材。乾隆中叶的儒林外
5、史、红楼梦对封建社会作了细致的解剖批判,在语言运用、艺术结构和表现手法等方 面都有独特的创造,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创作的白话小说的最高成就。嘉庆时的镜花缘内容亦有可取。清代也出现了不少落后甚至反动的小说。三、清初昆剧兴盛。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作家创作了不少揭露封建政治黑暗和赞扬人民群众斗争精神的剧本。吴伟业的传奇表现亡国之痛,尤侗、嵇永仁的杂剧和传奇抒发了失意知识分子的牢骚不平。长生殿、桃花扇吸收、融汇元明以来爱情剧和 历史剧的丰富经验,代表了清代文人剧作的最高成就。乾隆年间的吟风阁杂剧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社会问题,雷峰塔传奇则是民间集体创作与文人创作相结合的产物。花部戏的兴起,标志我国戏剧跨入一个
6、新的历史时期。讲唱文学也繁衍出许多新品种,受到城乡人民的普遍喜爱。概说把清初至清中叶的社会概况和文学概况分开来叙述,学习时应把两者结合起来思考。大体可以划分清 初和清中叶两个阶段。清初约当顺治、康熙时期,明王朝覆灭之后,各地抗清武装力量坚持斗争,一批进步思想家强调“严夷夏之辨”,并批判封建制度的腐朽性,于是这一时期的文学就突出表现了爱国思想和民主进步倾向。清中叶约当乾隆前后,清王朝依靠军事征服,巩固了对全国的统治,文学上自然就出现了适应其巩固统治需要的流派。同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重新滋长,清王朝政治的逐渐腐败,文学上又自然地出现了反映“盛世”背后封建社会日益崩溃的历史趋势的作品。联系清初和
7、清中叶的经济状况、政治斗争、文化思想斗争对文学的不同影响,就可以了解清初和清中叶文学的各自特点。第一章第一章 明末清初的戏剧明末清初的戏剧w第一节 明末清初戏曲剧种的演变w第二节 李玉和苏州派作家w第三节 吴伟业、尤侗和其他剧作家w第四节 李渔的戏剧理论第一节第一节 明末清初戏曲剧种的演变明末清初戏曲剧种的演变一、公元世纪后期在苏州兴起的昆剧,至明末清初达到了成熟的阶段。苏州、扬州是昆剧的两 大中心,南京和北京也有不少昆剧班社。二、明中叶江西地区兴起的弋阳腔,明末清初流传到华南、华中许多地区,与各地民间音乐结合,变成了许多新的声腔剧种,如江西北部的乐平腔,安徽南部的青阳腔、太平腔、石台腔、四平
8、腔,浙江的义乌腔,北京的京腔等。他们深受广大农村群众的欢迎,进入城市较晚。第二节第二节 李玉和苏州派作家李玉和苏州派作家一、明末清初苏州地区集中了一批优秀剧作家,都属于知识分子中下层,思想倾向、艺术作风有许多共同点,而且经常互相合作,被称为苏州派。二苏州派的杰出代表是李玉。李玉可能出身于下层,明亡后绝意仕进,专力从事戏剧创作。其剧本见于著录的三十多种,完整保留下来的十八种,残本三种,可考知故事梗概的六种三、清忠谱是李玉的代表作,取材于明天启六年(1626)苏州市人民为反对朝廷逮捕东林党人周顺昌所掀起的一场群众性斗争,基本上依照历史事实,又作了改动、加工,突出了周顺昌不顾个人安危和嫉恶如仇的性格
9、,但又按照封建正流派标准加以理想化。剧本还描写了以颜佩韦为代表的广大市民的反抗行动,这样直接表现波澜壮阔的群众斗争场面,在我国古代剧本中是很少见到的。四、李玉的一棒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简称“一人永占”,曾以一笠庵四种的名称刊行。万民安也是写苏州地区一次市民群众的斗争。千忠戮虽取材于明初“靖难之役”,实是反映清兵入关的社会现实。麒麟阁写隋末农民起义,牛头山写岳飞抗金斗争,都有较大影响。李玉也写了不好的剧本,如万里圆宣扬封建道德,武当山诬蔑明末农民起义。五、李玉优秀剧本的艺术特色:(一)紧密联系舞台演出实际,较多考虑到戏剧结构、戏剧场面、戏剧冲突的设计与安排(二)唱念做打等多种表现手段都得
10、了充分的利用,而且安排得比较均衡。六、苏州派的其他作家:(一)朱佐朝的渔家乐借历史题材表现了反权奸的思想,并且把一个渔家女儿塑造成为父报仇,为国锄奸的英雄人物。(二)朱 的十五贯,又名双熊梦,分别描写熊友蕙和熊友兰的故事。熊友兰的故事采用了短篇话本十五贯戏言成巧祸的情节,加上了况钟断案的结局。解放后浙江省苏昆剧团整理改编这个剧本,删去了第一个故事,对第二个故事进行加工,赞扬况钟注重调查研究的精神,批评过于执主观臆断的官僚主义作风,成为推陈出新的一个典范。(三)叶时章的琥珀匙表现了对当时社会黑暗的不满。(四)张大复的天下乐已失传,只保存下来嫁妹一出。第三节第三节 吴伟业、尤侗和其他剧作家吴伟业、
11、尤侗和其他剧作家一、吴伟业的传奇秣陵春描写南唐亡国后徐适和黄展娘的恋爱故事,寄托对明王朝的怀念,曲梓典雅,情调哀婉,但不适合于演出。他的杂剧通天台描写梁朝灭亡后,沈炯饮酒痛哭,临春阁描写陈朝灭亡后,洗夫人入山修道,都抒发了作者自己的亡国之痛,但流露出浓厚的伤感情绪。二、尤侗有西堂曲腋六种,其钧 天乐传奇揭露科场的不公平,倾吐怀才不遇的愤慨,抒情诗的意味很浓。三、王夫之的杂剧龙舟会取材于唐人传奇谢小娥传,赋予新内容,歌颂坚持民族气节的人,批判怯懦无能之辈,表现了清初的时代精神。四、明末清初还有阮大铖、吴炳、李渔等人,主要创作一些轻佻的风情剧,情节离奇,思想落后。阮大铖写有燕子笺,吴炳写有西园记,
12、李渔写有风筝误。第四节第四节 李渔的戏剧理论李渔的戏剧理论一、李渔曾长期从事戏剧活动,他总结自己多年艺术实践的体会,并吸收前人的成果,在闲情偶寄的“词曲部”和“演习部”中提出了系统的戏剧理论。二、李渔戏剧理论的内容:(一)提出“戒讽刺”、“立主脑”、“脱窠臼”、“密针线”、“减头绪”、“戒荒唐”、“审虚实”,都有不少可取之处。(二)提出“贵浅显”、“重机趣”、“戒浮泛”,还论述了写作曲梓、宾白和设计插科打诨等方面应注意的事项。(三)提出昆剧如何培养演员和进行训练的问题,也涉及导演艺术。三、李渔戏剧理论的特点:(一)非常重视演出效果。(二)理论密切联系创作与演出实际。(三)主张戏剧宣扬忠孝节义、
13、点缀太平,则是落后的观点。明末清初的戏剧这一章内容比较多,但不是重点。学习这一章,先了解这一时期有哪些比较重要的剧作家,他们各有什么代表作,然后主要抓两个问题:一是李玉传奇创作的总的倾向,他的清忠谱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二是李渔戏剧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特点。第二章 长生殿w第一节 洪升的生平和创作w第二节 长生殿的题材和主题w第三节 长生殿的结构和语言第一节第一节 洪升的生平和创作洪升的生平和创作一、洪升出身官僚家庭,但科举考试长期不顺利,常常无所顾忌地评论古今。曾交往一些明代遗民,对明王朝的灭亡曾发出深沉的慨叹。二、洪升擅长诗词,现存部分诗集。所作传奇有九种之多,除长生殿外,全部失传。晚年所作杂
14、剧四婵娟包括四个单折短剧,赞扬了历史上四个有才能的女子,也表现作者高尚的生活情趣。第二节第二节 长生殿的题材和主题长生殿的题材和主题一、唐玄宗和杨玉环的故事,长期流传。许多诗、词、小说、戏剧作品取材于这一故事。二、洪升最早与友人谈论开元、天宝遗事,对李白的遭遇很有感触,于是创作沉香亭传奇,大约以李白为主角,也写到唐玄宗、杨玉环和高力士。不久进行修改,去掉李白,加入李泌辅佐唐肃宗中兴,取名舞霓 裳。后来,以为唐玄宗和杨玉环这样的钟情人物,在古代帝王后妃中少有,就再次修改剧本,成为今天所见到的长生殿。三、长生殿直接继承了白居易长恨歌诗和白朴梧桐雨杂剧的故事情节,又增加了政治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构
15、成了长生殿的政治主题,同时改造和充实了唐玄宗、杨玉环的爱情故事,构成了长生殿的爱情主题。四、长生殿着重描写了唐代天宝年间皇帝的昏庸和政治的腐败,以及统治阶级荒淫奢侈的生活,导致安史之乱,给人民造成深重的灾难。另一方面,剧本还塑造了郭子仪、雷海青等忠臣义士的形象。五、唐玄宗与杨玉环被传说为一对钟情人物,长生殿继续加以渲染,同时对唐玄宗与杨玉环既进行了严厉的谴责,又表现出深切的同情,这可能间接反映了作者对清朝统治者的态 度。作者通过唐玄宗、杨玉环歌颂真诚执着、生死不渝的爱情,只能是一种理想,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六、长生殿着重表现爱情主题,而政治主题包含在其中,起配合与陪衬的作用。作者把唐玄宗、杨玉
16、环写成犯过严重错误的正面人物。两个主题结合得不够好,作者常常陷入顾此失彼的困境。第三节第三节 长生殿的结构和语言长生殿的结构和语言一、结构上,长生殿以唐玄宗、杨玉环的悲欢离合为主线,以社会政治的演变为穿插,形成规模宏大的山岭起伏式的结构。不同场面的交叉,表明统治者生活的腐化导致朝政的败坏。作者经过精心设计,前后两出的环境、出场人物、色彩气氛、宫调套数都不重复。二、曲梓与音乐紧密配合,文情与声情统一。曲梓清新优美,有浓郁的诗情画意。作者善于根据剧中人的不同身分和具体处境,写出不同风格的曲梓。至于宾白,科诨,一般也能把握住个性化、通俗易读和活泼有趣的原则。在清初戏剧中,长生殿与桃花扇都是重点。长生
17、殿的主题思想比较复杂,可以从三方面入手去了解:一是剧本通过哪些描写表现爱国主题,二是剧本通过哪些描写 表现爱情主题,三是剧本对爱国主题与爱情主题关系的处理存在什么问题。对长生殿的艺术成就,则着重抓结构和语言两个方面:可以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场次的安排和各种矛盾的穿插组织去了解其结构方面的特点(如上下两部分的关系),又可以拿作品选所选的单出作例子去说明其语言方面的某些特点(如由人物的不同身分、处境决定曲梓的不同风格)。第三章 桃花扇w第一节 孔尚任的生平和创作w第二节 桃花扇反映的历史真实w第三节 桃花扇的主要人物w第四节 桃花扇的艺术结构第一节第一节 孔尚任的生平和创作孔尚任的生平和创作 一、
18、孔尚任早年从亲友处了解很多南明王朝的情况,后又到过南方,故老传闻,江山胜迹,都足以唤起他的创作热情,促使他写成桃花扇传奇。二、孔尚任的诗歌见于湖海集和其他多种清代诗歌选本。剧本还有与顾采合作的小忽雷传奇,描写唐文宗时宫女郑盈盈和书生梁厚本恋爱的故事。第二节第二节 桃花扇反映的历史真实桃花扇反映的历史真实一、桃花扇描写南明弘光政权由建立到覆灭的故事。二、桃花扇通过弘光政权的兴亡,集中而完整地反映了南明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一方面是藩镇内讧,自相残杀;一方面是奸佞专权,倒行逆施。这就有力地揭示了弘光政权覆灭的一个重要原因,表明阉党余孽是导致亡国的罪魁祸首。三、桃花扇对南明历史的描写,也有不正确的地方
19、:(一)诬蔑农民起义,还赞扬清军镇压农民起义的行为。(二)由于作者忽视人民力量,剧中消极感伤和虚无主义情绪很浓重。第三节第三节 桃花扇的主要人物桃花扇的主要人物一、历史上的侯方域是复社重要成员,有着广泛的社会联系。桃花扇选择他作为剧本主人公,是比较恰当的,但对历史上的原型作了较大的加工改造,以便更好地体现自己的创作意图。(一)写侯方域于明朝灭亡前夕才结识李香君,两人产生坚贞不渝的爱情,这种爱情始终与反对阉党的斗争联系在一起,一直持续到南明灭亡之后,这就更便于达到“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目的。(二)用移花接木的手法,把别人做的好事加到侯方域身上,不但使情节更集中,而且使侯方域在政治上起的作用
20、大为加强。(三)回避侯方域在清初应考的事实,使其集中体现明末复社人士关心国事、注重名节的共同特征,保持了形象的完整性二、李香君原是秦淮河畔的一个妓女,在剧本中塑造得最为成功。(一)以李香君劝告侯方域断绝与阉党余孽来往的故事为基础,创造出更富有戏剧性的新的情节,在却奁一出中表现李香君的见识高出侯方域之上,更具有光彩。(二)改动和加工李香君拒绝阉党余孽邀请的情节,在拒媒、骂筵等出中表现李香君深明大义、嫉恶如仇、不贪富贵、不畏强权的思想性格。三、阮大铖是桃花扇中主要的反面人物。作者以夸张手法着意刻划他一身兼备多种恶劣品质,既是卑贱的小人,又是狡猾的政客和阴险的权臣。四、杨文骢的特点是八面玲珑和看风使
21、舵。复社力量强大时,他曾讨好复社人士,马士英、阮大铖得势后,他又成了马、阮的帮闲、帮凶,但处处给自己留有余地,以便可进可退。第四节第四节 桃花扇的艺术结构桃花扇的艺术结构一、中心线索的设置:选择侯方域与李香君的悲欢离合,作为贯串南明兴亡事迹的线索,同时又以一柄宫扇,作为绾结全剧之物,既是以事为线,又是以物为线。二、情节的埋伏照应:如开头点出复社重要人物住在蔡益所书店,为侯方域、陈贞慧、吴应箕在书店被捕埋下伏笔。又如以柳敬亭、苏昆生在剧中经常起 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全剧情节互相生发,彼此呼应,连环相牵,一丝不漏,因而通体布局无懈可击。桃花扇描写的是南明弘光政权由建立到覆灭的故事,因此学习桃花扇必须
22、对南明弘光政权的历史有一个起码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去了解剧本是如何做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相统一的。剧中人物、事件多是实有的,可以抓着几个重要人物及其活动特别是侯方域、李香君及其爱情上的悲欢,联系历史原型作 一比较,了解剧作家作了什么样的改动,从而突出了什么、强调了什么。从艺术形象上看,李香君是塑造得极为成功的,剧作家赋予她以较浓的政治色彩,我们对她的思想性格,应该结合剧作家对弘光政权的揭露去着重进行分析。其次,通过她与侯方域在爱情上的悲欢如何贯串弘光政权兴亡的事迹,去分析剧本艺术结构上有何杰出的成就,也就是分析剧作家如何“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第四章 聊斋志异w第一节 蒲松龄的生
23、平、思想和创作w第二节 聊斋志异的体裁和故事来源w第三节 抨击封建社会政治黑暗的作品w第四节 描写爱情婚姻故事的作品w第五节 揭发科举制度弊端的作品w第六节 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w第七节 明清其他文言短篇小说第一节第一节 蒲松龄的生平、思想和创作蒲松龄的生平、思想和创作一、蒲松龄长期科举失意,除一度作幕宾外,主要是当塾师。二、蒲松龄追求功名富贵,思想上有庸俗的一面,但因生活在忧愁困苦之中,同情民间疾苦,憎恶封建社会的黑暗,希望有兴利除弊、爱护人民的清官。他看重父子兄弟之间的骨肉情义,又鼓吹封建道德。他不满现实,又宣扬安分守己的生活态度。三、蒲松龄除诗、词、赋、散文之外,还作有戏剧三种、俚曲十四种
24、,以及日常实用书籍多种。四、聊斋志异开始创作于一六七零年左右,到作者将近四十时完成,约四百九十篇。乾隆三十一年始有刻本问世。第二节第二节 聊斋志异的体裁和故聊斋志异的体裁和故事来源事来源一、以搜集来的故事为素材,进行第二度创造,把作者丰富的生活经验和鲜明的爱憎感情熔铸进去,描写得非常委曲细腻。这样就把六朝志怪和唐宋传奇的写作方法结合了起来。二聊斋志异的体裁:(一)短篇小说体,如春风、婴宁等。(二)散文特写体,如偷桃、金和尚等。(三)杂记寓言体,如盗户、快刀等。三、聊斋志异的故事来源:(一)作者的经历,如偷桃是作者青年时看到的魔术杂技表演。(二)作者的亲友的经历,如宅妖是作者友人王俊升见到的李宅
25、怪异。(三)本省或邻近各省的故事,如邵士梅所写的故事发生在济宁。(四)前代小说戏曲中的故事,如胭脂来源于六朝刘义庆幽明录中的买粉儿。第三节第三节 抨击封建社会政治黑暗抨击封建社会政治黑暗的作品的作品一、促织利用小题材表现一个严肃重大的主题,控诉皇帝和各级官僚对人民的野蛮残害。情节富于变化,笔笔转折,显得既凝炼又精巧。二、席方平利用鬼魂告状的情节,着重描写受害者百折不挠向恶势力斗争的精神,塑造了一个勇敢反抗的人物形象。四次告状,各不相犯,步步深入地刻划出形形色色的封建官僚。第四节第四节 描写爱情婚姻故事的作品描写爱情婚姻故事的作品一、婴宁描写书生王子服与狐女婴宁的爱情,抓着娇、痴两个特点表现婴宁
26、的多种美好品质。作品塑造人物,先着重描写一些表面现象和假象,引起读者思考,最后才显露出人物的全貌和本质。二、红玉叙述了冯相如的家庭由建设到破坏到重建的三部曲,把描写爱情与揭露乡绅罪恶结合起来;对女主人公红玉主要是借助他人来加以衬托。三、凤仙描写狐狸精凤仙鼓励丈夫刻苦自励,不满嫌贫爱富的父亲,是个有志气的刚强女性。第五节第五节 揭发科举制度弊端的作品揭发科举制度弊端的作品一、叶生通过叶生的鬼魂帮助他人考中科举的故事,抒发了功名失意者的怨愤和悲哀。表现了科举制度对读书士子精神上的摧残。三、王子安借助于两只狐狸的捣鬼,把生活中某种荒谬可笑的现象推到极端,创造出新的意境,从而淋漓尽致地刻划出迷恋科举功
27、名的知识分子近于疯狂的精神状态,同时也讽刺了考官的不学无术。第六节第六节 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一、真幻交织的情节:奇特幻想总是以现实生活为原始材料,所依据的假想的逻辑,乃是现实生活的逻辑在作者头脑中的变形和延长,从根本上说与现实生活逻辑是一致的。如梦狼、画皮都是如此。更多的作品既包含现实的情节,又包含超现实的情节。二、叙述角度的选择:几乎全用第三人称,但往往借助次要人物的眼睛观察主要人物,并且用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主要人物,如婴宁、娇娜等。这样可以把狐鬼花妖的来踪去迹写得忽藏忽露,写起来自然省力,又可以使狐鬼花妖的才貌品德由现实的人的观感中见其真切而特异。这可看作第三人称与第一人
28、称两种叙述方式的巧妙结合。三、避实击虚的构思方法:尽可能多用虚写,把虚写与实写结合起来。如婴宁写婴宁居处的环境,处处打上人物性格的烙印。又如 妖娜借助于次要人物,引导读者慢慢接触主要人物。四、议论与叙事互相结合:作者模仿史记,常常在一篇末尾发表议论。或画龙点睛,发人深思,如骂鸭;或借题发挥,慷慨陈词,如叶生;或寓庄于谐,妙趣横生,如夏雪;或补充事例,多方譬解,如王子安五、简洁明快的语言:作者荟萃诸家之长,创造了别具一格的简洁明快的文言,比唐宋古文更加浅近,气韵生动,色彩鲜明。由于吸收骈文,词赋的成分,节奏感很强;同时能灵活运用古书中的成语和典故,在灵婉轻快中仍然保持着古朴典雅的美。如婴宁描写王
29、子服与婴宁的相见,翩翩描写花城与翩翩的对话。第七节第七节 明清其他文言短篇小说明清其他文言短篇小说一、明代瞿佑的剪灯新话和李祯的剪灯余话、邵景瞻的觅灯因话,都是传奇小说集,多叙述烟粉灵怪故事,后者描写了商业活动。二、清初至清中叶的文言小说集多种,较著名的有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作者利用狐鬼神怪故事宣扬封建道德和因果报应,也有少数篇章讽刺社会上的不良现象。聊斋志异的内容十分丰富,讲授时按体裁分作三类,大学学习时可以简化为两类,便于掌握:一类是符合严格意义的短篇小说,有完整的故事结构与人物形象,一类是随笔、特写的体裁,截取生活中某一片断或人物的某一侧面。后者也有价值,但影响大的是前者。我们从题材、主
30、题上又把聊斋志异的主要描写内容区分为三类,并举出代表作品进行分析,这一部分是学习时应该切实掌握的。对于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讲授中提到好几个方面,但办要求大家着重掌握一点,这就是鲁迅所说的“用传奇法,而以志怪”。第五章第五章 儒林外史儒林外史第一节 吴敬梓的平生、思想和创作第二节 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第三节 儒林外史的讽刺手法和 艺术结构第一节第一节 吴敬梓的平生、思想和创作吴敬梓的平生、思想和创作一、吴敬梓 出身地主家庭,因不会治家,家产殆尽,三十三岁由家乡安徽全椒移居南京。晚年生活穷困,靠买文为生。二、吴敬梓性格豪爽,喜欢帮助人。他参加乡试未能中举,受到家族富户的歧视,对人情世态有深切的体会。
31、后又不应博学鸿词科的考试。三、吴敬梓大约四十岁以前即已开始创作儒林外史,四十九岁时完成。此书现存嘉庆八年(1803)刊印的卧闲草堂本,五十六回。文本山房集收录了吴敬梓四十岁以前的一些诗、词、赋。解放后又发现他的少数佚诗、佚文。第二节第二节 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一、吴敬梓继蒲松龄之后,用小说的形式,进一步暴露八股取士制度的罪恶。他在儒林外史中一开始就通过周进、范进两个小人物的悲喜剧,写出了科举时代的社会环境,怎样引诱和逼迫读书人落入统治者的圈套,丧失了是非观念,陷入麻木不仁的状态而不自知。二、马二先生是儒林外史中另一个迂儒典型。他忠厚、正直,但一生把作举业当成人生唯一的光明大道,
32、总是热心地向别人宣传举业的重要性。三、儒林外史描写知识分子通过科举作了官就贪赃枉法,不作官在乡里也无恶不作。四、儒林外史还描写了一批假名士,他们多是科举场上败下阵来的知识分子,靠招摇撞骗过日子。五、儒林外史写了两类正面人物。一类是轻视功名富贵、讲求品行学问的知识分子,如杜少卿、迟衡山、虞育德、庄绍光等,大多写得不成功。另一类是功名富贵圈以外的市井小民,如牛老爹、卜老爹等,他们善良纯朴,作者肯定下层人民自食其力等优点,同时把封建士大夫的一些气质加在他们身上。第三节第三节 儒林外史的讽刺物儒林外史的讽刺物法和艺术结构法和艺术结构一、儒林外史运用较多的讽刺手法有以下几种:(一)把一个人物前后截然相反
33、的语言和行为相对照,使读者看清其真实面目,如写对女婿范进两副面孔的胡屠户。(二)描写某个人物由于认识上或品质上存在着缺陷,对自己的真实处境很不了解,盲目去作一些对己无益甚至 有害的事情,其行动越认真积极,讽刺效果就越强烈。如写临死还怕点灯费油而不肯断气的严监生。(三)让反面人物一本正经地讲假话或大话,但轻轻一笔点出漏洞,如写胡乱自吹的匡超人。(四)让反面人物弄巧成拙,事与愿违,或都陷入困境,当场出丑,如写为博取好贤名声而上当受骗的娄三公子、娄四公子。二、儒林外史的艺术结构:(一)全书没有贯串始终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故事,而是由许多分散的人物和自成段落的故事前后衔接而成,其缺点在不能集中刻划人物,优
34、点在运用较为自由灵活,展示广阔的生活面。(二)书中 每个相对独立的段落,是一个或几个精彩的生活片断。这些生活片断往往是社会矛盾的集中点和爆发点,很容易显示人物的思想性格。(三)书中人物与故事,在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指导下,即围绕对待功名富贵的态度问题,作了恰当的安排。鲁迅说儒林外史才真正称得上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讽刺作品。学习儒林外史就要抓住“讽刺”这个特点。首先看讽刺的内容,作者把攻击的矛头指向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通过不同人物多层次、多角度地写出这样的科举制度所造成的危害,我们就要认真分析作者笔下围绕着科举功 名而刻划的各类人物,还可以跟蒲松龄对科举制度的批判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其次,再看讽刺的
35、艺术。讲授中提到好几方面的具体讽刺手法,大家还可以根据鲁迅所说的作者“秉持公心,指 时弊”,“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去加深自己的认识,看看作品如何以喜剧的形式揭示悲剧的内容。第六章 红楼梦w第一节 曹雪芹的家世和生平w第二节 红楼梦的创作过程和抄本w第三节 现存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w第四节 贾宝玉的思想性格w第五节 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形象w第六节 贾家的衰败说明了什么w第七节 红楼梦的艺术特色w第八节 红楼梦研究概况第一节第一节 曹雪芹的家世和生平曹雪芹的家世和生平一、曹雪芹出身贵族世家,后来家庭迭遭变故,彻底衰败。二、曹雪芹晚年居住北京西郊,生活极为贫困。他爱饮酒,擅长诗画,语言幽默,常常
36、发表精辟的见解。第二节第二节 红楼梦的合作过程红楼梦的合作过程和抄本和抄本一、红楼梦的创作大约开始于乾隆十年(1745)。作者先著风月宝鉴,后据以改写为石头记,又名红楼梦,乾隆十九年(1754),红楼梦前八十回基本定稿。八十回以后的三十四或四十回手稿已经散失。二、公元一七五四年左右到一七九一年以前,红楼梦以八十回抄本形式在社会上流传,一般都附有脂砚斋的评语,称脂评本。已发现的脂评本共十几种。第三节第三节 现存红楼梦后四十现存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回的作者一、曹雪芹逝世二十多年后,公元一七九一年,程伟元和高鹗首次出版了一百二十回的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后人称为程甲本。次年又进行修订再版,称程乙本。二
37、、后四十回大约是由高鹗依据曹雪芹的一些原稿及他人续书辑补而成的。第四节第四节 贾宝玉的思想性格贾宝玉的思想性格一、鄙弃功名利禄。不愿走读书应举、为官作宦的道路,不赞成八股取士制度,对封建政权持消极态度。但没有根本否定君权、亲权。二、轻视封建主义的伦常和秩序。不十分重视封建的等级和名份,对待奴婢的态度比较宽厚,甚至体贴和同情他们。但说不上是主张平等、博爱。三、违背封建礼教,追求自由的爱情。和林黛玉都对封建阶级表现了叛逆的倾向,思想性格相投,生活道路一致。但还属于软弱无力的旧式恋爱。四、热爱人生与悲观厌世的矛盾。生活道路坎坷不平,接受佛老哲学的影响,希望从中得到精神上的解脱。第五节第五节 林黛玉和
38、薛宝钗的形象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形象一、林黛玉出身于官僚家庭,但父母双亡,孤苦无依,来到贾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养成多愁善感的性格。她很有才华,始终保持很强的自尊心和自爱心,厌恶周围的丑恶庸俗。她很象旧时代一个孤芳自赏的名士,是上层社会一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薄命女子的典型。二、薛宝钗信奉正统的封建主义思想,是本阶级忠实的女儿。她牢牢地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等级观念极强。她缺乏一般少女的热情和天真烂漫,而表现得很冷静甚至冷酷。她的缺陷不在于耍弄阴谋诡计,而在于忠实地信奉封建道德。第六节第六节 贾家的衰败说明了什么贾家的衰败说明了什么一、贾家原来“功名奕世,富贵流传”,后来“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
39、尽上来了”,还有“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贾赦、贾珍等全是醉生梦死、骄奢淫佚的衣冠禽兽。贾政保守顽固而又庸碌无能。贾母把心思全放在享乐上面。王夫人表面上宽厚仁慈,实际上昏聩残忍。王熙凤是当权者中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支 持贾家残局的是她,但带头从内部腐蚀贾家的也是她。二、贾家衰败的意义:(一)说明大贵族、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动性、寄生性和腐朽性。“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是一条普遍的规律。(二)提供产生贾宝玉这种特殊人物的典型环境。封建统治内部缝隙和缺口的出现,封建阶级丑恶面目的充分暴露及其丧失人心,乃是促使少数人产生叛逆倾向甚至从这个阶级中分化出来的重要原因。(三)造成贾宝玉的爱情婚姻悲剧。
40、随着贾家的衰败,形势变得对贾宝玉、林黛玉越来越不利。只有薛宝钗才能适应贾家的迫切需要,充当挽救颓局的中流砥柱。第七节第七节 红楼梦的艺术特色红楼梦的艺术特色一、情节和细节。作者善于通过生活小事一类描写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和人与人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许多表面上看来平淡无奇的情节和细节,都被赋予了深刻的含意,能有效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如写王熙凤接见刘姥姥。二、逆笔和曲笔。作者刻划人物,有时先写一些与人物主要性格特征相反的次要性格特征,甚至先写一些假象,然后再逐渐显示其主要性格特征,有时只写人物的一些外在表现,而把其本质和作者的看法隐藏起来,让读者自己去思索。如写贾珍哀伤秦可卿之死。三、对比和映衬。
41、不少人物身份教养、生活方式、年龄都相近,作者尽量为他们设计出不同的性格,使之形成鲜明的对比。如写贾府四春,薛宝钗、林黛玉与史湘云三个表姐妹等。同时,作者刻划身份不同而性格相近的人物时,又使他们互相映衬。如写晴雯与林黛玉,袭人与薛宝钗等。四、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红楼梦作为高度成熟的文独立创作的小说,开始出现了大段单独的环境描写和心理剖析。如第四十回写探春居住的秋爽斋,第二十九回写贾宝玉、林黛玉的内心独白。五、艺术结构。开头对整个故事作概括的介绍,与末回的“情榜”首尾相应。全书以贾宝玉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以众多青年女子的不幸命运为陪衬,让许多线索错综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网状的结构形式。大事与小
42、事穿插交错,连环相牵。通过众多事件,众多人物性格得到反复表现,越来越鲜明、饱满。第八节第八节 红楼梦研究概况红楼梦研究概况一、索隐派。寻找隐藏在小说的人物和故事背后的“本事”或“微言大义”。二、新红学派。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胡适等人重新解释红楼梦,考察曹雪芹的家世、生平,但把红楼梦说成曹雪芹的自叙传。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研究概况。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观和文艺观研究红楼梦,取得了巨大成绩。(一)关于红楼梦进步思想的阶级基础,主要有市民说、农民说、地主阶级叛逆说。(二)关于红楼梦的主题,有人认为写四大家族的衰败,有人认为写贾宝玉的爱情婚姻悲剧,有人认为写人的美、爱情的美以及这种美的被毁灭。(三
43、)关于曹雪芹对皇权主义的态度,有人认为是歌颂,有人认为是冷嘲热讽。清代小说有三个重点,即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这三个重点中,红楼梦又是更重要的重点。红楼梦无论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可以称得上博大精深,而要真正理解它、领会它,也实在不容易。我们在讲授中分别从人物形象、故事内容、艺术特色等不同方面进行了分析,提纲挈领,便于大家掌握,但大家在学习中则要融会贯通。大家可以集中从红楼梦描写的中心事件入手去进行分析。红楼梦的中心事件是主人公贾宝玉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同薛宝钗的婚姻悲剧,这就 牵涉到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思想性格。要了解贾宝玉的爱情婚姻悲剧的社会根源与社会意义,这就牵涉到贾府的衰败问题
44、,而分析贾府的衰败,又不能不牵涉到王熙凤这个重要人物以及贾府内外许多青年男女特别是青年女子的命运悲剧。贾宝玉的爱情婚姻悲剧,贾府的衰败悲剧,无数青年男女的命运悲剧共同形成红数梦的悲剧结构,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那么,对红楼梦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就大体心中有数了。第七章第七章 清初至清中叶其他长篇小清初至清中叶其他长篇小说说w第一节 水浒后传和说岳全传w第二节 好逑传等才子佳人小说w第三节 镜花缘第一节第一节 水浒后传和说岳全传水浒后传和说岳全传一、水浒后传:(一)作者陈忱是明末遗民,水浒后传作于晚年。(二)水浒后传是繁本百回本水浒传一部续书,主要写宋江、卢梭义死后,分散在各地的梁山泊头领重新起
45、义的故事。(三)作者谴责朝廷不明和奸臣专权,赞扬人民群众的武装反抗,揭露投降派的丑恶面目,歌颂爱国将邻和起义军抗击金兵入侵和行动,表现了进步的思想倾向。(四)作者忠君思想比较浓厚,对祸国殃民的宋徽宗抱同情态度,还把起义的领袖说成真正忠于宋王朝的人物。除阮小七的粗豪不减当年,乐和的足智多谋很象吴用以外,其余人物的性格都不太鲜明。二、说岳全传:(一)作者钱采、金丰既依据历史,又大量吸收民间传统、写成说岳全传。(二)说岳全传突出描写岳飞是一员杰出的战将和指挥官,勇敢、倔强、耿直,胸怀开阔、正气凛然、忠心为国。牛皋担任岳飞手下的先行官,性格粗豪、莽撞、天真、善良。他们都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三)说岳全
46、传刻划了秦桧、张邦昌等奸臣,表现了人民群众对卖国贼的痛恨。(四)说岳全传的缺点主要是赋予岳飞浓重的愚忠思想、和用天意和宿命论解释岳飞与秦桧之间爱国与卖国的斗争。第二节第二节 好逑传等才子佳人小好逑传等才子佳人小说说一、明朝末年至清代前期,文人创作的才子佳人小说风靡一时。二、好逑传描写铁中玉与水冰心救人危难、反抗豪强,终于结为夫妻的故事。主要人物的性格不象一般才子佳人小说那样简单,情节也没有落入俗套。但作者大力提倡表扬男女严格遵守封建道德,反对自由恋爱。三、平山冷燕与玉娇梨小传把男女主人公吹嘘成神童,才女,他们在结合过程中都遭到小人的破坏,最后男主人公考试高中,由皇帝或高官主持成婚。这类小说虽包
47、含少量进步内容,但从整体上看,主要是供地主阶级茶余酒后娱 乐消遣之用。第三节第三节 镜花缘镜花缘一、清代中叶,随着考据学的兴盛,出现了一批炫耀学问的小说,镜花缘是其中较好的一部。二、作者李汝珍知识比较广博,尤长于音韵之学,镜 花缘一百回是他花三十多年心血写成的。三、镜花缘前半部描写唐敖游历海外四十余国的故事,后半部描写唐闺臣寻找父亲唐敖的故事。书中所写海外诸国,多半来源于古代神话传说,经过幻想的渲染,间接抨击和讽刺了中国社会上的某些不良现象。如考试八股文,迷信风水,歧视妇女等。但作者并不反对封建礼教。四、镜花缘后半部是多种游艺节目和多种学问的大杂烩,没有什么艺术价值。五、夏敬渠的野叟曝言描写文
48、素臣能文能武,官高爵显,妻妾子孙满堂,随时滔滔不绝地谈论经学、史学、军事学、医学、数学、诗学等等,“殊不足以称艺文”。这一章不是重点,只要求对清初至清中叶的其他长篇小说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第八章 清中叶的戏剧w第一节 乾嘉时期剧坛的演变w第二节 地主戏的舞台艺术和剧本体制w第三节 雷峰塔传传奇w第四节 杨潮观的杂剧w第五节 地方戏中的优秀剧作第一节第一节 乾嘉时期剧坛的演变乾嘉时期剧坛的演变一、从十八世纪中叶至十九世纪前期,昆剧趋于衰落,梆子、皮黄等新的声腔和剧种蓬勃兴起。它们盛行于南至广东、福建,北至山西、陕西的广大地区,而且涌进了北京、扬州等城市。二、清叶叶主要声腔、剧种有昆腔、高腔、梆子腔
49、、皮黄腔、弦索腔。第二节第二节 地方戏的舞台艺术和剧地方戏的舞台艺术和剧本体制本体制一、结构形式:一种是曲牌联套的结构,如昆腔、高腔,一种是板式变化的结构,如梆子腔、皮黄腔。板式音乐的出现,突破杂剧、传奇分析,分出的局限,可以更恰当地设计和安排各种容量不同和作用不同的场子。二、角色行当:由民间歌舞发展的地方小戏,角色体制基本上不超出“二小”(小旦、小丑)或“三小”(小旦、小生、小丑)的规模。徽调、汉调、秦腔等地方大戏,继承了昆剧、戈腔诸腔戏的角色行当,并有所发展,其中变化最大的是生行和净行。三、表现手法:板式音乐要求文学剧本填写大致上是七字句和十字句的唱词,一般句句押韵,每个唱段一韵到底。念白
50、方面,地方戏除运用韵白和口语白以外,还创造了一种介乎唱念之间的韵文朗诵艺术。地方戏还反杂技、武术进一步溶入做工、武打之中,丰富了戏剧的表现能力。第三节第三节 雷峰塔传奇雷峰塔传奇一、白蛇精的故事流传很早,原为宣扬宗教迷信,后来在民间逐渐加入一些社会现实生活的内容。二、从现有各种雷峰塔传奇看,民间演出白蛇故事,进一步使白娘子变成了正面人物。乾隆时期方成培据民间演出本进行改编,是一个比较完善的本子。三、方改本中的白娘子大胆追求爱情和幸福的生活,敢于与佛教、道教势力对抗。四、断桥是最精彩的一出。作者安排的戏剧情境,非常有利于展开矛盾;设计了复杂而微妙的戏剧冲突;发扬了昆剧载歌载舞的长处,做工与唱念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