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入门基础知识闽南佛学院教材.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59782790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PPT 页数:122 大小:5.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教入门基础知识闽南佛学院教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佛教入门基础知识闽南佛学院教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佛教入门基础知识闽南佛学院教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教入门基础知识闽南佛学院教材.ppt(1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佛教入门基础知识闽南佛学院教材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本本 讲讲 纲纲 要要一、佛教常见名词一、佛教常见名词二、佛教发展简史二、佛教发展简史三、佛教派系与佛法之传播三、佛教派系与佛法之传播四、佛教基本教义四、佛教基本教义五、佛教修学步骤五、佛教修学步骤一、佛教常见名词一、佛教常见名词佛教佛教:佛教就是佛陀对:佛教就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九法界众生至善至善圆满的教育。圆满的教育。佛教是一种教育,教育目的就是为令一佛教是一种教育,教育目的就是为令一

2、切众生都能达到佛陀那样至善圆满的境切众生都能达到佛陀那样至善圆满的境界。界。佛陀与一切众生之关系是佛陀与一切众生之关系是老师与学生的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关系。在善恶业报规律上是平等的,众。在善恶业报规律上是平等的,众生若能依教修行也可以成为像佛陀那样生若能依教修行也可以成为像佛陀那样的老师。的老师。众生众生,是指,是指众缘所生众缘所生的生命体,这里的生命体,这里“众缘众缘”是指是指色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等五蕴。因有等五蕴。因有情识活动,所以也叫做情识活动,所以也叫做“有情有情”。因每因每一众生的身、语、意行为不同,感召一众生的身、语、意行为不同,感召的果报体也不一样,也就是生命层次的果报体也不一样,

3、也就是生命层次有高低之别。主要概括为十种,叫做有高低之别。主要概括为十种,叫做十法界十法界。十法界十法界佛教的生命观佛教的生命观:佛教中把生命层次划分为佛教中把生命层次划分为十个等级,十个等级,称为称为十法界。十法界。其中又分为其中又分为四种圣人四种圣人与与六种凡夫六种凡夫。四圣四圣佛佛缘觉缘觉声闻声闻菩萨菩萨六种凡夫六种凡夫简称简称“六凡六凡”,通常说的六道轮回,通常说的六道轮回也就是指这六道。也就是指这六道。六六凡凡天天道道畜畜生生道地地狱狱道道鬼鬼道道修修罗罗道人人道道十法界十法界一、佛法界,一、佛法界,自觉、觉他、自觉、觉他、觉行共满之觉行共满之境界。境界。二、菩萨法界,二、菩萨法界,

4、为无上菩提修为无上菩提修六度六度万行万行之境界。之境界。三、缘觉法界,三、缘觉法界,为入涅槃,修十二因缘为入涅槃,修十二因缘观之境界。观之境界。四、声闻法界,四、声闻法界,为入涅槃,依佛之声教为入涅槃,依佛之声教修四谛观法之境界。修四谛观法之境界。五、天法界,五、天法界,修上品十善,兼修禅定,修上品十善,兼修禅定,生于天界,受静妙之乐之境界。生于天界,受静妙之乐之境界。六、人法界,六、人法界,修五戒及中品十善,受人修五戒及中品十善,受人中苦乐之境界。中苦乐之境界。七、阿修罗法界,七、阿修罗法界,行下品十善得通力自行下品十善得通力自在之非人境界。在之非人境界。八、鬼法界,八、鬼法界,犯下品五逆十

5、恶,受饥渴犯下品五逆十恶,受饥渴苦之恶鬼神境界。苦之恶鬼神境界。九、畜生法界,九、畜生法界,犯中品五逆十恶,受犯中品五逆十恶,受吞啖杀戮苦之畜类境界也。吞啖杀戮苦之畜类境界也。十,地狱法界,十,地狱法界,犯上品五逆十恶,受犯上品五逆十恶,受寒热叫唤苦之最下境界。总之感受果寒热叫唤苦之最下境界。总之感受果报有十种不同,故谓之十法界。报有十种不同,故谓之十法界。菩萨菩萨声闻声闻人道人道鬼道鬼道地狱道地狱道畜生道畜生道修罗道修罗道天道天道缘觉缘觉佛佛心心 尽管生命层次有差别。而且每个层次尽管生命层次有差别。而且每个层次的福报、智慧、寿命长短以及生存与的福报、智慧、寿命长短以及生存与生活环境各不相同。

6、但业力的规律是生活环境各不相同。但业力的规律是平等的,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平等的,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生命层次之高低是可以通过各种行为生命层次之高低是可以通过各种行为相互转化的相互转化的。不平等的生命现象是由不平等的不平等的生命现象是由不平等的行为造成的,行为造成的,如果把我们的现有生命如果把我们的现有生命状态看成是一种结果,那么必然会有状态看成是一种结果,那么必然会有跟这个结果相应的诸多原因。跟这个结果相应的诸多原因。三业:三业:业业就是就是行为活动行为活动的意思。的意思。1,从行为的施发者来说,有三种:从行为的施发者来说,有三种:身业、口业、意业。身业、口业、意业。2,从行为的性质

7、来划分也有三种:从行为的性质来划分也有三种:善业、恶业、无记业。善业、恶业、无记业。六根:六根:根根,能生之义。以能对外境产生感知,能生之义。以能对外境产生感知认认识识,所以叫做,所以叫做“根根”。根有六种:。根有六种:一、眼一、眼能见色者是。以能对色而生能见色者是。以能对色而生眼识,故谓眼根。眼识,故谓眼根。二、耳二、耳能闻声者是。以能对声而生能闻声者是。以能对声而生耳识,故谓耳根。耳识,故谓耳根。三、鼻三、鼻能嗅香者是。以能对香而生能嗅香者是。以能对香而生鼻识,故谓鼻根。鼻识,故谓鼻根。四、舌四、舌能尝味者是。以能对味而能尝味者是。以能对味而生舌识,故谓舌根。生舌识,故谓舌根。五、身五、身

8、能感触者是。以能对触而能感触者是。以能对触而生身识,故谓身根。生身识,故谓身根。六、意六、意能知法者是。以能对法而能知法者是。以能对法而生意识,故谓意根。生意识,故谓意根。此六根,又有此六根,又有“六受六受”、“六入六入”、“六六处处”等名。等名。六尘:六尘:尘尘即即染污染污之义。谓能染污情识,而使之义。谓能染污情识,而使真性不能显发,真性不能显发,涅槃经涅槃经中称此六尘,中称此六尘,名六大贼,以能劫夺一切善法故也。名六大贼,以能劫夺一切善法故也。一、色尘一、色尘,谓青黄赤白之色,谓青黄赤白之色,及男女形貌色等,及男女形貌色等,是名色尘。是名色尘。二、声尘二、声尘,谓丝竹环佩之声,谓丝竹环佩之

9、声,及男女歌咏声等,及男女歌咏声等,是名声尘。是名声尘。三、香尘三、香尘,谓旃檀沉水饮食之,谓旃檀沉水饮食之香,及男女身分所有香等,香,及男女身分所有香等,是名香尘。是名香尘。四、味尘四、味尘,谓种种饮食肴膳美,谓种种饮食肴膳美味等,味等,是名味尘是名味尘。五、触尘五、触尘,触,即着也。谓男,触,即着也。谓男女身分柔软细滑,及纱衣上服等,女身分柔软细滑,及纱衣上服等,是名是名触尘。触尘。六、法尘六、法尘,谓意根对前五尘分,谓意根对前五尘分别好丑,而于心中存留别好丑,而于心中存留五尘影像五尘影像,是名是名法尘。法尘。六根清净:六根清净:即六种感官与外境相对时,不于境中生即六种感官与外境相对时,不

10、于境中生起起喜欢喜欢或或不喜欢不喜欢之念,就是对种种外境之念,就是对种种外境无动于心,但心中了了分明。这在佛教无动于心,但心中了了分明。这在佛教中是相当高的境界。中是相当高的境界。六根不净:六根不净:即对境生心,为境所转。从这一点来说,即对境生心,为境所转。从这一点来说,凡夫莫不如此。凡夫莫不如此。四大: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是由四大所造,如人体的毛发爪牙,皮是由四大所造,如人体的毛发爪牙,皮骨筋肉等是坚硬性

11、的地大;唾涕脓血,骨筋肉等是坚硬性的地大;唾涕脓血,痰泪便利等是潮湿性的水大;温度暖气痰泪便利等是潮湿性的水大;温度暖气是温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动性的是温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动性的风大。风大。四大皆空:四大皆空:是指地水火风等四种物性没有永恒性,是指地水火风等四种物性没有永恒性,没有自主性,是因缘条件和合而存在。没有自主性,是因缘条件和合而存在。四大不调:四大不调:是指身体健康受损。是指身体健康受损。五蕴:五蕴:蕴者,积聚之义蕴者,积聚之义。谓众生由此五法积聚谓众生由此五法积聚成身,复因此身积聚有为烦恼等法,能成身,复因此身积聚有为烦恼等法,能受无量生死也。受无量生死也。亦名五阴者,阴

12、即盖覆亦名五阴者,阴即盖覆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也。翻译名义云: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也。翻译名义云:积集有为,盖覆真性。是也。积集有为,盖覆真性。是也。一、色蕴一、色蕴,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诸根和合积聚,故名色耳、鼻、舌、身诸根和合积聚,故名色蕴。蕴。二、受蕴二、受蕴,受即领纳之义。谓六,受即领纳之义。谓六识与六尘相应,而有六受,和合积聚,识与六尘相应,而有六受,和合积聚,故名受蕴。(六识、六尘、六受者,故名受蕴。(六识、六尘、六受者,眼识受色尘,耳识受声尘,鼻识受香眼识受色尘,耳识受声尘,鼻识受香尘,舌识受味尘,身识受触尘,意识尘,舌识受味尘,身识受触尘,意识受

13、法尘也)受法尘也)三、想蕴,三、想蕴,想即思想之义。谓意想即思想之义。谓意识与六尘相应,而成六想,和合积聚,识与六尘相应,而成六想,和合积聚,故名想蕴。(六想者,谓意识着色想故名想蕴。(六想者,谓意识着色想色、着声想声、着香想香、着味想味、色、着声想声、着香想香、着味想味、着触想触、着法想法也。)着触想触、着法想法也。)四、行蕴,四、行蕴,行即迁流造作之义。行即迁流造作之义。谓因意识思想诸尘,造作善恶诸行,谓因意识思想诸尘,造作善恶诸行,和合积聚,故名行蕴。和合积聚,故名行蕴。五、识蕴,五、识蕴,识即了别之义。谓以识即了别之义。谓以眼、耳、鼻、舌、身、意六种之识,眼、耳、鼻、舌、身、意六种之识

14、,于诸尘境上,照了分别,和合积聚,于诸尘境上,照了分别,和合积聚,故名识蕴故名识蕴。佛教中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五蕴所成。佛教中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五蕴所成。大千世界大千世界佛教之世界观佛教之世界观合称三千大千世界,略称大千界、大千。合称三千大千世界,略称大千界、大千。为古代印度人之宇宙观。古代印度人以为古代印度人之宇宙观。古代印度人以四大洲及日月诸天四大洲及日月诸天为一小世界,为一小世界,合一千合一千小世界为小千世界;合一千小千世界为小世界为小千世界;合一千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合一千中千世界为大千世界。中千世界;合一千中千世界为大千世界。今之俗语乃袭用佛教今之俗语乃袭用佛教“大千世界大千世界”一词

15、,一词,转用于形容人间之纷纭诸相。小千、中转用于形容人间之纷纭诸相。小千、中千、大千并提,则称千、大千并提,则称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三界: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的众生所

16、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缘起论缘起论佛教之宇宙发生论佛教之宇宙发生论事物之待缘而起事物之待缘而起。一切之有为法,皆自。一切之有为法,皆自缘而起者。中论疏十末曰:缘而起者。中论疏十末曰:缘起者体缘起者体性可起,待缘而起,故名缘起。性可起,待缘而起,故名缘起。法华法华经方便品曰:经方便品曰:佛种从缘起。佛种从缘起。俱舍论俱舍论九曰:九曰:诸支因分,说名缘起,由此为诸支因分,说名缘起,由此为缘能起果故。诸支果分,说缘已生,由缘能起果故。诸支果分,说缘已生,由此皆从缘所生故。此皆从缘所

17、生故。维摩经佛国品曰:维摩经佛国品曰:深入缘起,断诸邪见。深入缘起,断诸邪见。小到个体生命,大到宇宙都是依因待缘小到个体生命,大到宇宙都是依因待缘而起,也就是因缘条件和合而现起。而起,也就是因缘条件和合而现起。佛教中有四缘之说:佛教中有四缘之说:因缘:主因,内因。因缘:主因,内因。增上缘:助缘,外缘。增上缘:助缘,外缘。所缘缘:所缘指外境,外境为人产生认所缘缘:所缘指外境,外境为人产生认识之缘,叫所缘缘。识之缘,叫所缘缘。等无间缘:指心念活动,前念为后念生等无间缘:指心念活动,前念为后念生起之助缘。起之助缘。四缘者:一因缘,二等无间缘,三四缘者:一因缘,二等无间缘,三所缘缘,四增上缘是也。所缘

18、缘,四增上缘是也。一、因缘一、因缘亲辨自体生自果为因,以因亲辨自体生自果为因,以因为缘。为缘。二、等无间缘二、等无间缘心心所法,次第无间,心心所法,次第无间,相续而起。相续而起。三、所缘缘三、所缘缘心心所法,由托缘而生,心心所法,由托缘而生,还是自心之所缘虑。还是自心之所缘虑。四、增上缘四、增上缘六根能照境发识,有增上六根能照境发识,有增上力用,诸法生时,不生障碍。力用,诸法生时,不生障碍。十二因缘十二因缘佛教轮回说佛教轮回说1无明无明(贪嗔痴等烦恼)(贪嗔痴等烦恼)2行行(造作诸业)(造作诸业)3 识识(业识投胎)(业识投胎)4 名色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但有胎形六根未具)5六入六入(长

19、成眼等六根人形)(长成眼等六根人形)6触触(出胎与外境接触)(出胎与外境接触)7 受受(与外境接触生苦乐感受)(与外境接触生苦乐感受)8 爱爱(对境生爱欲)(对境生爱欲)9取取(追求造作)(追求造作)10 有有(成业因能招未来果报)(成业因能招未来果报)11 生生(再受未来五蕴身)(再受未来五蕴身)12 老死老死(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三世两重因果三世两重因果未来果未来果老老死死生生现在因现在因有有取取爱爱现在果现在果受受触触六六入入 名名色色识识过去因过去因行行 无无明明受受爱爱取取有有生生老老死死无无明明行行识识名色名色六入六入触触三藏三藏佛教的典籍佛教的典籍三藏是佛教

20、典籍之统称,按内容划分三藏是佛教典籍之统称,按内容划分为为经藏,律藏,论藏经藏,律藏,论藏。经经是关于修行方法的一类典籍,诠释是关于修行方法的一类典籍,诠释“定学定学”。如。如地藏经地藏经、金刚经金刚经、弥陀经弥陀经、法华经法华经、华严经华严经等,有佛说的,也有佛弟子说而得等,有佛说的,也有佛弟子说而得到佛陀认可的。到佛陀认可的。律指律指戒律,是佛教教主与后世祖师规定僧戒律,是佛教教主与后世祖师规定僧人遵守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律典中包括两人遵守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律典中包括两方面内容,就是方面内容,就是戒戒与与律。律。戒是戒是个人行为准个人行为准则则,生活中什么应作什么不应作,有一定,生活中什么应

21、作什么不应作,有一定的尺度。的尺度。律是律是团体共住规约,处理团体事团体共住规约,处理团体事务之依据务之依据。戒根据对象可分为戒根据对象可分为在家戒在家戒与与出家戒出家戒,在家人受的戒为在家人受的戒为五戒与菩萨戒(六重二十五戒与菩萨戒(六重二十八轻)、八轻)、出家人受的戒为出家人受的戒为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十重四十八轻)。新出家的沙弥受持十条戒律叫做新出家的沙弥受持十条戒律叫做沙弥戒沙弥戒,二十岁后受的二十岁后受的大戒大戒二百五十条,叫做二百五十条,叫做比比丘戒丘戒,还有,还有十重四十八轻十重四十八轻叫做叫做菩萨戒菩萨戒。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合称为沙

22、弥戒,比丘戒,菩萨戒合称为三坛大三坛大戒。戒。论论就是后代祖师解释佛经或根据佛经中就是后代祖师解释佛经或根据佛经中某一议题进行发挥的书籍。按佛教专业某一议题进行发挥的书籍。按佛教专业术语可以分为术语可以分为“释经论释经论”与与“宗经论宗经论”。如如阿弥陀经白话解阿弥陀经白话解、金刚经讲义金刚经讲义、法华经句解法华经句解、大乘玄论大乘玄论、维摩经玄疏维摩经玄疏等。等。三藏法师三藏法师:佛教中的经、律、论全部通达称为佛教中的经、律、论全部通达称为三藏三藏法师。法师。三宝:三宝:佛、法、僧佛、法、僧称为三宝。称为三宝。佛:佛:就是觉就是觉悟宇宙人生悟宇宙人生真理的圣人,真理的圣人,如释迦牟尼如释迦牟

23、尼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等。佛等。法:法:是指释迦佛等圣贤所说与著述的是指释迦佛等圣贤所说与著述的一切佛教典籍,如一切佛教典籍,如法华经法华经,金金刚经刚经以及种种律典与论典等。以及种种律典与论典等。僧:僧:就是指传承与弘扬佛法的出家人,就是指传承与弘扬佛法的出家人,出家人中有出家人中有贤圣僧贤圣僧与与凡夫僧凡夫僧之别。之别。贤圣僧:贤圣僧:就是那些修行有一定成就,就是那些修行有一定成就,达到达到“圣位圣位”或或“贤位贤位”的境界的人。如的境界的人。如我们近代的弘一法师,太虚大师等。我们近代的弘一法师,太虚大师等。凡夫僧:凡夫僧:就是修行功夫还不够,还达就是修行功夫还不够,还达不到圣位贤位,还

24、有很多习气毛病的不到圣位贤位,还有很多习气毛病的出家人。出家人。虚虚云云老老禅禅师师印顺导师弘一大师能海上师归依:归投依靠的意思。归依:归投依靠的意思。归依佛归依佛梵语佛陀,华言觉。自觉、觉他,故梵语佛陀,华言觉。自觉、觉他,故名佛也。名佛也。归者,反还之义。谓反邪师,归者,反还之义。谓反邪师,还事正师也。依者,凭也。凭佛大觉,还事正师也。依者,凭也。凭佛大觉,得出三途及三界生死。故经云:归依得出三途及三界生死。故经云:归依于佛,终不更归依其余外道、天神。于佛,终不更归依其余外道、天神。归依法归依法法即轨则之义。谓佛所说,若教若理,法即轨则之义。谓佛所说,若教若理,可为众生修行轨则,故言法也。

25、可为众生修行轨则,故言法也。归者,归者,反邪法,还修正法也。依者,凭佛所反邪法,还修正法也。依者,凭佛所说教法,得出三涂及三界生死。说教法,得出三涂及三界生死。故经故经云:归依于法者,永离于杀害。云:归依于法者,永离于杀害。归依僧归依僧:梵语僧伽,华言和合众,谓出家三乘梵语僧伽,华言和合众,谓出家三乘之人,其心与佛所说事理之法和合,故之人,其心与佛所说事理之法和合,故名僧也。名僧也。归者,反外道邪行之侣,归心归者,反外道邪行之侣,归心出家三乘正行之伴也;依者,凭信出家出家三乘正行之伴也;依者,凭信出家正行之伴,得出三涂及三界生死。正行之伴,得出三涂及三界生死。故经故经云:归依于僧者,永不复更归

26、依其余外云:归依于僧者,永不复更归依其余外道。道。七众弟子七众弟子佛教团体之称呼佛教团体之称呼七众者,谓七众者,谓出家五众出家五众,比丘、比丘,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在家二在家二众,众,优婆塞、优婆夷也。优婆塞、优婆夷也。一、比丘一、比丘,梵语比丘,华言乞土。梵语比丘,华言乞土。谓上乞法以资慧命,下乞食以资以色谓上乞法以资慧命,下乞食以资以色身也。身也。亦名苾刍,盖苾刍,雪山香草亦名苾刍,盖苾刍,雪山香草名,草有五义,以喻比丘五德。(五名,草有五义,以喻比丘五德。(五义五德者,一体性柔软义,喻比丘折义五德者,一体性柔软义,喻比丘折伏身语粗犷之德;二引

27、蔓旁布义,喻伏身语粗犷之德;二引蔓旁布义,喻比丘度人不绝之德;三馨香远闻义,比丘度人不绝之德;三馨香远闻义,喻比丘戒香芬馥之德;四能疗疼痛义,喻比丘戒香芬馥之德;四能疗疼痛义,喻比丘能断烦恼之德;五不背日光义,喻比丘能断烦恼之德;五不背日光义,喻比丘常向佛日之德也。)喻比丘常向佛日之德也。)亲近承事佛法也。亲近承事佛法也。二、比丘尼二、比丘尼(亦名苾刍尼),(亦名苾刍尼),梵梵语尼,华言女。语尼,华言女。大智度论云:尼得无大智度论云:尼得无量律仪,故应次于比丘。又佛以仪法量律仪,故应次于比丘。又佛以仪法不便,故在比丘之后。不便,故在比丘之后。三、沙弥,三、沙弥,梵语沙弥,又云室利梵语沙弥,又云

28、室利摩理洛迦,摩理洛迦,华言息慈。谓止息世染之华言息慈。谓止息世染之情,慈济群生也。情,慈济群生也。以初入佛法之时,以初入佛法之时,多存俗情,多存俗情,故须息恶行慈故须息恶行慈,是名沙弥。,是名沙弥。四、沙弥尼四、沙弥尼,梵语沙弥尼,又云室,梵语沙弥尼,又云室利摩理迦,华言利摩理迦,华言勤策女勤策女。谓精勤策进佛。谓精勤策进佛法功行故也。法功行故也。五、式叉摩那,五、式叉摩那,梵语式叉摩那,华梵语式叉摩那,华言学法女。行事钞云:式叉尼具学三法,言学法女。行事钞云:式叉尼具学三法,一学根本,二学六法,三学行法,是名一学根本,二学六法,三学行法,是名学法女。(根本者,谓不杀、不盗、不学法女。(根本

29、者,谓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也。六法者,淫、不妄语也。六法者,不染心相触、不染心相触、不盗人四钱、不断畜生命、不小妄语、不盗人四钱、不断畜生命、不小妄语、不非时食、不饮酒也。不非时食、不饮酒也。行法者,谓大尼行法者,谓大尼之戒行也。)之戒行也。)六、优婆塞六、优婆塞,梵语优婆塞,华言清,梵语优婆塞,华言清净士。梵语旧云邬波索迦,华言净士。梵语旧云邬波索迦,华言近事男近事男。谓其自行清净,谓其自行清净,亲近承事佛法亲近承事佛法。七、优婆夷,七、优婆夷,梵语优婆夷,华言清梵语优婆夷,华言清净女。梵语旧云邬波斯迦,华言净女。梵语旧云邬波斯迦,华言近事女近事女。谓其自行清净,谓其自行清净,六度六度:

30、六种行之可以从生死苦恼此岸得度到六种行之可以从生死苦恼此岸得度到涅槃安乐彼岸的法门,即涅槃安乐彼岸的法门,即布施、持戒、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布施能度悭贪,持戒能度毁犯,忍辱布施能度悭贪,持戒能度毁犯,忍辱能度嗔恚,精进能度懈怠,禅定能度能度嗔恚,精进能度懈怠,禅定能度散乱,般若能度愚痴。散乱,般若能度愚痴。四摄:四摄:布施摄:布施摄:爱语摄:爱语摄:利行摄:利行摄:同事摄:同事摄:菩萨以此四事摄化众生。菩萨以此四事摄化众生。二、佛教发展简史二、佛教发展简史(一)佛教之创立(一)佛教之创立1,佛教创立前的印度文化背景佛教创立前的印度文化背景 佛教创立前,印

31、度是奴隶制社会,佛教创立前,印度是奴隶制社会,有诸多哲学流派与宗教派系。其中占有诸多哲学流派与宗教派系。其中占主导地位的就是主导地位的就是“婆罗门教婆罗门教”,婆罗,婆罗门教根据门教根据摩奴法典摩奴法典将印度民众分将印度民众分为四个等级,叫做为四个等级,叫做“四姓阶级四姓阶级”。第一阶级是婆罗门第一阶级是婆罗门,婆罗门族婆罗门族是古印度的宗教徒,是古印度的宗教徒,是当时的是当时的贵族,贵族,他们为了维持自身的权利,巩固他们为了维持自身的权利,巩固在社会上的崇高地位,把印度社会在社会上的崇高地位,把印度社会的民的民众众分成四个阶级,分成四个阶级,将将自己列在第一。他自己列在第一。他们的权威都们的

32、权威都依依靠一卷靠一卷摩奴法典摩奴法典,其,其他阶级的种族,要无条件的信奉和接受。他阶级的种族,要无条件的信奉和接受。第二个阶级是刹帝利第二个阶级是刹帝利,是与婆罗门同样被尊敬着的王族。这些王族,是与婆罗门同样被尊敬着的王族。这些王族,就和我国当初封建制度下群雄割据的时代类就和我国当初封建制度下群雄割据的时代类似。似。自古的国王,都是世袭家的天下,国家自古的国王,都是世袭家的天下,国家的土地、财宝,都好像是王族的私有品,别的土地、财宝,都好像是王族的私有品,别的人民都好像为他们服劳役而生的,印度当的人民都好像为他们服劳役而生的,印度当然也不会例外。然也不会例外。第三阶级是吠舍第三阶级是吠舍,这

33、在我国就是所谓这在我国就是所谓农工商农工商的阶级,他们受婆的阶级,他们受婆罗门和刹帝利权势所压迫,罗门和刹帝利权势所压迫,虽有人身自由,虽有人身自由,却无受教育的权利。却无受教育的权利。第四阶级是首陀罗第四阶级是首陀罗,他们是被征服者,婆罗门说他们是初到人间他们是被征服者,婆罗门说他们是初到人间来受生,是一种最下贱的人。在婆罗门金科来受生,是一种最下贱的人。在婆罗门金科玉律的玉律的摩奴法典摩奴法典里第八章第二百七十节、里第八章第二百七十节、及二百七十二节就有这样的记载:及二百七十二节就有这样的记载:初生的初生的人就是首陀罗,假若他们以骂詈的语言侮辱人就是首陀罗,假若他们以骂詈的语言侮辱再生的人

34、再生的人,那就要断他们的舌头;假若他们,那就要断他们的舌头;假若他们举举再生人再生人的名或姓出来侮辱,那就要用的名或姓出来侮辱,那就要用烧红烧红的铁针插进他的口中;的铁针插进他的口中;假若婆罗门的指示他假若婆罗门的指示他不接受,那王者就可以命令用不接受,那王者就可以命令用热油灌入他的热油灌入他的耳里或口中耳里或口中。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首陀罗地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首陀罗地位的低落和生活的悲惨!位的低落和生活的悲惨!2,释迦牟尼佛创立佛教释迦牟尼佛创立佛教(1)佛教创立之时间地点佛教创立之时间地点 佛教约创立于公元前佛教约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在世界世纪。在世界各大宗教中,佛教创立的时间最早。创各大宗教中

35、,佛教创立的时间最早。创始人始人名悉达多,姓乔答摩名悉达多,姓乔答摩,佛徒尊称其,佛徒尊称其为为“释迦牟尼释迦牟尼”(意即(意即“释迦族的圣人释迦族的圣人”)。释迦牟尼生活的年代大约与中国)。释迦牟尼生活的年代大约与中国孔子同时。他是孔子同时。他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净饭王的净饭王的太子太子,其母是摩耶夫人。,其母是摩耶夫人。(2)悉达多太子生平悉达多太子生平相传他诞生于蓝毗尼花园。释迦牟尼长相传他诞生于蓝毗尼花园。释迦牟尼长大后大后深感人间的苦恼深感人间的苦恼,所以,所以29岁时出家岁时出家苦修苦修6年。年。35岁时他发

36、觉苦行并不是达到岁时他发觉苦行并不是达到解脱之路,于是弃而至菩提伽耶的一棵解脱之路,于是弃而至菩提伽耶的一棵菩提树下打坐,静思人生真谛,终于在菩提树下打坐,静思人生真谛,终于在一天晚上大彻大悟而成道。得道后,他一天晚上大彻大悟而成道。得道后,他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弘扬佛教。传教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弘扬佛教。传教45年后,年后,80岁时在拘尸那迦圆寂(涅槃)。岁时在拘尸那迦圆寂(涅槃)。(3)佛教四大圣地佛教四大圣地释迦牟尼出生地释迦牟尼出生地蓝毗尼花园(蓝毗尼花园(今尼泊今尼泊尔境内)、成道地尔境内)、成道地菩提伽耶菩提伽耶、初转法、初转法轮地轮地鹿野苑鹿野苑、涅槃地、涅槃地拘尸那迦拘尸那迦是举世

37、是举世闻名的佛祖四大圣迹。闻名的佛祖四大圣迹。(二)佛教在印度之发展(二)佛教在印度之发展 佛教在其发祥地印度的发展,从公元佛教在其发祥地印度的发展,从公元前前6世纪至公元世纪至公元12世纪大约有世纪大约有1800年的年的历史,大致可分四个时期三个历史,大致可分四个时期三个600年。初年。初600年为原始佛教时期及部派佛教时期;年为原始佛教时期及部派佛教时期;中中600年为大乘佛教时期;后年为大乘佛教时期;后600年为密年为密乘佛教时期。乘佛教时期。1,原始佛教时期及部派佛教时期原始佛教时期及部派佛教时期(公元前(公元前6世纪公元世纪公元1世纪中叶)世纪中叶)这一时期这一时期前前200年为原始

38、佛教阶段年为原始佛教阶段,后后400年为部派佛教阶段。年为部派佛教阶段。前前200年为释迦年为释迦牟尼创教及其弟子传教阶段。释迦牟尼牟尼创教及其弟子传教阶段。释迦牟尼涅槃后,其弟子们有过多次集会,对涅槃后,其弟子们有过多次集会,对原原始佛教教义、戒律发生争议。后分裂为始佛教教义、戒律发生争议。后分裂为两大派系:两大派系:其中较为传统的一派称为上其中较为传统的一派称为上座部佛教;较为改革的一派称为大众部座部佛教;较为改革的一派称为大众部佛教。佛教。2,大乘佛教时期(公元大乘佛教时期(公元1世纪中叶世纪中叶7世纪)世纪)这一阶段从大众部演化而成的大乘佛教这一阶段从大众部演化而成的大乘佛教在印度急剧

39、发展,教化地区亦随之扩张。在印度急剧发展,教化地区亦随之扩张。原上座部佛教被贬称为小乘佛教(原上座部佛教被贬称为小乘佛教(“乘乘”原为原为“车辆车辆”之意)。之意)。大乘佛教认为十方世界都有佛,修行果大乘佛教认为十方世界都有佛,修行果位分为罗汉、菩萨、佛三级,修行的最位分为罗汉、菩萨、佛三级,修行的最终目的在于成佛。该教派弘扬菩萨行终目的在于成佛。该教派弘扬菩萨行”(即寓自我解脱于救苦救难、普度众(即寓自我解脱于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践行之中)。生的践行之中)。小乘佛教小乘佛教又名又名上座部佛教上座部佛教,在理论,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体系上仍接近于原始佛和实践的基础体系上仍接近于原始佛教。小乘佛教

40、认为世上只有一个佛,教。小乘佛教认为世上只有一个佛,即佛祖释迦牟尼。教义重自我解脱,即佛祖释迦牟尼。教义重自我解脱,修行的最高果位为罗汉。修行的最高果位为罗汉。“小乘小乘”原原为大乘佛教对其贬称,近代学者习惯为大乘佛教对其贬称,近代学者习惯上也沿用大乘、小乘称呼,但已不具上也沿用大乘、小乘称呼,但已不具有贬褒之意。有贬褒之意。(三)佛教在印度之衰落(三)佛教在印度之衰落 密乘佛教时期(密乘佛教时期(7世纪世纪12世纪)世纪)这一阶段密宗在印度佛教中占统治和主导地这一阶段密宗在印度佛教中占统治和主导地位。印度密教是大乘佛教部分派别吸收婆罗位。印度密教是大乘佛教部分派别吸收婆罗门门印度教及民间信仰

41、诸神因素印度教及民间信仰诸神因素而形成的而形成的特殊宗教形态。它特殊宗教形态。它以高度组织化了的咒术、以高度组织化了的咒术、仪轨、世俗信仰为其特征。仪轨、世俗信仰为其特征。密宗自称受法身密宗自称受法身佛大日如来深奥秘密教旨传授,为佛大日如来深奥秘密教旨传授,为“真实真实”言教,故名密教。相对而言,其他大乘教派言教,故名密教。相对而言,其他大乘教派被称为显宗(显教),即受应身佛释迦牟尼被称为显宗(显教),即受应身佛释迦牟尼所说种种经典的传授。所说种种经典的传授。12世纪末至世纪末至13世纪初,随着伊斯兰世纪初,随着伊斯兰教的侵入,佛教基本上在印度消亡。教的侵入,佛教基本上在印度消亡。三、佛教派系

42、之产生与佛法外传三、佛教派系之产生与佛法外传(一)派系之形成(一)派系之形成1,早期之派系早期之派系佛陀在世时,弟子中即有思想趋向保佛陀在世时,弟子中即有思想趋向保守或革新之差异,佛陀圆寂一百年后,守或革新之差异,佛陀圆寂一百年后,教团开始分化为教团开始分化为上座部上座部与与大众部大众部两大两大派系,前者为派系,前者为保守派保守派,后者为,后者为革新派革新派。随后三四百年中又分出诸多派系。其随后三四百年中又分出诸多派系。其中上座部分为十二个派系,大众分为中上座部分为十二个派系,大众分为八个派系。八个派系。上座部十二说转部十一经量部十饮光部九法藏部八化地部七密林山部六正量部五贤胄部四法上部三犊子

43、部二雪山部一有部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多闻部说假部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2,中期之派系中期之派系(公元(公元1世纪中叶世纪中叶公元公元6世纪)世纪)这一时期,大乘佛教兴起,先后形成这一时期,大乘佛教兴起,先后形成中观派中观派与与瑜珈派瑜珈派两大派系。两大派系。(二)佛法对外传播(二)佛法对外传播佛教在印度向外传播主要是三个途径:佛教在印度向外传播主要是三个途径:一是向南方斯里兰卡,二是向中国汉地,一是向南方斯里兰卡,二是向中国汉地,三是向西藏,一般称为三是向西藏,一般称为南传佛教南传佛教,汉传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佛教,藏传佛教。1,南传佛教:南传佛教:南传佛教全称南传佛教全称“南传上座部

44、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或称,或称“巴利语系佛教巴利语系佛教”、简称、简称“南传佛教南传佛教”,指,指斯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家等国家的佛教,因由印度向南传入,故名。据的佛教,因由印度向南传入,故名。据大大史史和和岛史岛史等记载,释迦牟尼逝世后二等记载,释迦牟尼逝世后二百余年,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阿育王举行佛百余年,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阿育王举行佛教第三次结集,并派传教师向周围国家和地教第三次结集,并派传教师向周围国家和地区传播上座部佛教。其王子摩晒陀等比丘被区传播上座部佛教。其王子摩晒陀等比丘被派往今斯里兰卡创立以大寺为中心的上座部派往今斯里兰卡创立

45、以大寺为中心的上座部佛教僧团。佛教僧团。南传佛教崇拜佛牙、佛塔和菩提树等。南传佛教崇拜佛牙、佛塔和菩提树等。在宗教修持上主张修在宗教修持上主张修“戒、定、慧戒、定、慧”三三学和学和“八正道八正道”。特别注重禅定,并保。特别注重禅定,并保持原始佛教的某些戒律,如持原始佛教的某些戒律,如托钵化缘托钵化缘、过午不食过午不食、雨季安居雨季安居等。南传佛教使用等。南传佛教使用巴利文佛经,将释迦牟尼的巴利文佛经,将释迦牟尼的“诞生诞生”、“成道成道”和和“涅槃涅槃”合并在一起纪念,合并在一起纪念,称为称为“卫塞节卫塞节”。2,汉传佛教汉传佛教(1)佛教初传概况)佛教初传概况佛教是在大约西汉末年,东汉初年时

46、由佛教是在大约西汉末年,东汉初年时由印度从西域传入的。根据记载,汉哀帝印度从西域传入的。根据记载,汉哀帝元寿元年(前元寿元年(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出使大年)博士弟子景卢出使大月氏,其王使人口授月氏,其王使人口授浮屠经浮屠经。到了。到了东汉永平十年(东汉永平十年(67年),汉明帝梦见金年),汉明帝梦见金人,于是派人去西域,迎来人,于是派人去西域,迎来迦叶摩腾迦叶摩腾与与竺法兰竺法兰两位高僧,并且带来了许多佛像两位高僧,并且带来了许多佛像和佛经,用白马驼回首都洛阳,和佛经,用白马驼回首都洛阳,皇帝命人修建房屋供其居住,翻译皇帝命人修建房屋供其居住,翻译四四十二章经十二章经。也就是现在的白马寺。也就

47、是现在的白马寺。因此,在中国佛教史上,多以汉明帝永因此,在中国佛教史上,多以汉明帝永平十年作为佛教传入之年。平十年作为佛教传入之年。白马寺白马寺成为成为中国第一座佛寺。中国第一座佛寺。四十二章经四十二章经,也,也成为中国第一部汉译佛经。成为中国第一部汉译佛经。(2)佛教在中国发展中创立之宗派)佛教在中国发展中创立之宗派中国佛教有十个宗派,小乘两个宗派。中国佛教有十个宗派,小乘两个宗派。大乘八大宗派。大乘八大宗派。宗派宗派小乘小乘俱俱舍舍宗宗成成实实宗宗大乘大乘天天台台宗宗三三论论宗宗唯唯识识宗宗华华严严宗宗律律宗宗禅禅宗宗密密宗宗净净土土宗宗A.略说十宗略说十宗a.小乘小乘 二宗二宗 俱舍宗俱

48、舍宗:以真谛法师翻译:以真谛法师翻译俱俱舍论舍论而兴起的一个宗派。而兴起的一个宗派。成实宗成实宗:因罗什法师翻译:因罗什法师翻译成成实论实论而兴起的宗派。而兴起的宗派。b.大乘八宗大乘八宗 天台宗天台宗(法华宗法华宗)南北朝智者大师奠基。南北朝智者大师奠基。净土宗净土宗开宗立派于唐代的善导大师。开宗立派于唐代的善导大师。律宗律宗始于南北朝法显、慧光大师,殿基始于南北朝法显、慧光大师,殿基于唐终南道宣律师。于唐终南道宣律师。禅宗禅宗咸认南北朝达摩祖师东渡中国起始,咸认南北朝达摩祖师东渡中国起始,大盛于唐六祖惠能大师。大盛于唐六祖惠能大师。法相唯识宗法相唯识宗(慈恩宗慈恩宗)唐玄奘法师起始。唐玄奘

49、法师起始。华严宗华严宗(贤首宗贤首宗)唐杜顺法师起始,但真正立派于唐杜顺法师起始,但真正立派于贤首法藏法师。贤首法藏法师。密宗密宗(真言宗真言宗)唐玄宗时,由善无畏、金刚智与唐玄宗时,由善无畏、金刚智与不空三藏先后传入汉地,号称开元三不空三藏先后传入汉地,号称开元三大士。大士。3,藏传佛教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常被人以为是一种具神秘及原藏传佛教常被人以为是一种具神秘及原始民族色彩的宗教,始民族色彩的宗教,一一 般人把它称为般人把它称为“西藏密宗西藏密宗”或或“喇嘛喇嘛教教”。藏传佛教是佛教各宗派中的一部。藏传佛教是佛教各宗派中的一部份。份。藏传佛教主要分为四大主流派别藏传佛教主要分为四大主流派别,分

50、别为:分别为:格鲁派、萨迦派、宁玛派及噶格鲁派、萨迦派、宁玛派及噶举派。举派。在中文中,这四主流派别因其服在中文中,这四主流派别因其服饰及建物之特色而常被称为饰及建物之特色而常被称为“黄派黄派”、“花派花派”、“红派红派”及及“白派白派”“藏传佛教藏传佛教”教徒认为:教徒认为:“藏传佛教与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为佛教三大体南传佛教并称为佛教三大体系。系。藏传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其下又藏传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其下又可分成密教与显教传承。虽然藏传佛教可分成密教与显教传承。虽然藏传佛教中并没有小乘佛教传承,但是说一切有中并没有小乘佛教传承,但是说一切有部及经量部对藏传佛教的形成,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