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a1地块二期浐灞塔酒店初步设计说明书-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a1地块二期浐灞塔酒店初步设计说明书-精品.docx(4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西安A1地块二期浐灞塔酒店 初步设计说明书 二一年五月2 西安 A1地块二期浐灞塔 酒店初步设计说明书 二一年五月初步设计文件目录 第一篇 设计总说明第二篇 总平面设计说明第三篇 建筑设计说明第四篇 结构设计说明第五篇 给排水设计说明第六篇 暖通设计说明第七篇 电气设计说明第八篇 消防篇第九篇 环保篇第十篇 卫生篇第十一篇 节能篇第十二篇 无障碍篇第十三篇 各专业初步设计图(另附)第十四篇 概算(另附) 第一章 设计总说明一、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一)初步设计的主要依据文件1、立项文件 2、西安市规划局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3、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地质报告。4、建设单位和我院签定的设计合同5. 10
2、年05月21日版西安A1地块二期浐灞塔建设标准6. 建设单位10年05月21日提供的西安西安A1地块二期浐灞塔方案图、彩图册(电子版)7. 建设单位提供的“酒店论坛路由管网图(市政条件)”8.国家相关规范、标准。(二)进行初步设计的主要气象、地理、地质条件1、用地自然条件及现状1.1、自然条件浐灞河三角洲A块地位于西安市平原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受大陆季风影响,温度季节变化明显,四季分明。年降水量一般为504.7719.8m,冻土深度为0.50m。地震设防为8度设防。1.2、地形地貌现状用地位于西安市东北郊浐灞生态区,浐、灞河交汇处的人工湖内,该位置原为浐河河
3、床,拟在此填岛作为建筑用地。场地北侧为挡水坝,东边为灞河河堤,西边为浐河河提,南侧为现凯宾斯基酒店所在的两河高河漫滩。湖内场地表层为近年淤积层,场地低洼开阔平坦,总体呈西高东低之势。河床内勘探点地面标高介于375.82377.76m,连廊南端位于河漫滩上标高介于378.76384.19m。1.3、现状河流及水文规划场地周边有浐河、灞河。浐河由南流向北。灞河由东南向西北。两河相汇后向北注入渭河。洲头百年一遇水位为381.7m。规划场地内沿灞河已修建有河堤,浐河沿岸河堤未完全建成,按已有相关规划设计。河堤修建后,堤位高度比百年一遇洪水位高2m。1.4、现状用地高程根据已建的图纸,用地东南侧半岛河堤
4、处高度383.70,此处道路高度384.90。拟建场地高度383.70,拟建场地河底高度379.602、用地道路交通现状2.1、对外交通,本项目拟建场地位于两河交汇的人工湖内,填岛作为建筑用地,在用地的东南侧拟建桥梁与浐灞半岛巡河路连接。桥梁设双车道与人行道。桥梁上另建连廊连接本工程建筑与半岛上已建酒店。2.2、内部交通现状。岛内环建筑设置消防道,形成岛内环路。3、用地景观现状A1地块位于浐河、灞河交汇处。已建凯宾斯基酒店周边景观已建成,用地东南部现状为自然地形。拟建场地位于A1地块端头两河交汇的人工湖内,周围为自然水景。5、用地市政配套现状用地内已有供水、供电、燃气、通讯的管道,规划用地内排
5、水采用雨污分流制,利用现状自然溪流,雨水经过处理之后排入自然水体中。污水通过专门设置的污水处理设备进行生物净化以达到排放标准,需要在规划中考虑其位置和规模。(三)其他设计依据资料据修规资料,本工程地块用地性质为公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防。本工程坐标及标高采用西安市坐标系及全国统一标高。二、工程设计的规模本工程总建筑面积48155平方米,其中地下9033平方米,地上39122平方米。建筑高度为149.0米。三、承担设计范围根据甲方要求,本设计为土建设计图,但不包含结构设计,且不包括玻璃幕墙、旋转餐厅、停机坪、室内精装修。玻璃幕墙、旋转餐厅、停机坪、室内精装修另出专项设计。本设计的范围:建筑、给
6、排水、电气、暖通的设计及建筑工程概算。厨房、洗衣房、水源热泵机房、水族箱由于无具体任务书,设计预留给排水和通风装置。建筑照明预留电量。四、设计指导思想和特点项目定位:中新浐灞半岛A1地块为以欧亚经济论坛会议中心永久性会址为主体的综合性建筑群体,具有会议中心、酒店、公寓、总统套房、俱乐部、地下停车库等综合性服务功能。本项目类型为超高层五星级国际化酒店。1. 目标客户群:国际、国内和西安市区及其周边区域的高端政务、商务客群。3.、以带有中国文化元素的现代风格为主,充分体现国际化酒店会议中心应有的形象特质。整体风格上既能够体现出西安城市发展的时代风采,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4、建筑形式力求新颖,尽量
7、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设备,以提高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四、竖向设计本工程室外地坪高度384.15,以建筑为中心向四面找坡,至岛边缘为383.70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 本项目的立项文件及建筑用地规划许可证的情况请再落实。2. 本项目市政条件及早向各有关主管部门联系落实。3. 需提供详细的酒店论坛路由管网图(市政条件)4. 项目设计阶段需要多个相关二次设计单位(厂家)的协同配合以作为各专业设计的依据。包含但不局限于以下专业:幕墙、旋转餐厅、停机坪、酒店专用蜂窝墙体、水源热泵、专业洗衣房、专业厨房、建筑照明、电扶梯、专业水族箱等。需在施工图进行之前,提供其相关资料。5. 本项目是否进行超限审查,
8、需在施工图设计开始之前落实。 第二章 总平面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 10年05月21日版西安A1地块二期浐灞塔建设标准2. 建设单位10年05月21日提供的西安西安A1地块二期浐灞塔方案图、彩图册(电子版)3. 建设单位提供的“酒店论坛路由管网图(市政条件)”。4、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地质报告。5、国家、地方、行业有关规范、规程。二、院区概括 1、院区位置 本项目位于西安市东北郊浐灞生态区,浐、灞河交汇处的人工湖内,该位置原为浐河河床,拟在此填岛作为建筑用地。场地北侧为挡水坝,东边为灞河河堤,西边为浐河河提,南侧为现凯宾斯基酒店所在的两河高河漫滩。2、自然条件 规划场地周边有浐河、灞河。浐河由
9、南流向北。灞河由东南向西北。两河相汇后向北注入渭河。洲头百年一遇水位为381.7m。规划场地内沿灞河已修建有河堤,浐河沿岸河堤未完全建成,按已有相关规划设计。河堤修建后,堤位高度比百年一遇洪水位高2m。湖内场地表层为近年淤积层,场地低洼开阔平坦,总体呈西高东低之势。河床内勘探点地面标高介于375.82377.76m。3、建筑坐标及高程系统 本项目所采用的坐标系统及高程系统采用西安市坐标系及全国统一标高。三、总平面设计1、总平面布置 本项目拟建场地位于两河交汇的人工湖内,填岛作为建筑用地。酒店主出入口设在岛的东侧;后勤、货品出入口设在岛的西侧。在岛西侧设置32个停车位,主要解决内部停车。岛内暂不
10、考虑宾客停车 。2、竖向布置及道路 用地的东南侧拟建桥梁,桥梁设双车道与人行道。桥梁上另建连廊连接本工程建筑与半岛上已建酒店。岛内环建筑设置消防道,形成岛内环路。环路宽度为6m。拟建场地高度383.70,拟建场地河底高度379.60.建筑零标高为384.30。3、绿化、美化布置 拟建场地位于A1地块端头两河交汇的人工湖内,周围为自然水景。场地属于水中填岛,面积较小;场地中除建筑占地和道路占地外,都作为景观用地统一规划设计。详见景观专业图纸。第三章 建筑专业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本初步设计依据修规及业主要求,在规划部门批准及业主认可的方案基础上依据现行规范编制。本工程为超高层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
11、度,屋面防水等级为II级,地下室防水等级I级。建筑类别为一类,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一级。设计依据的主要规范及规程: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陕西省建筑节能设计导则(试行)民用建筑热工设计标准 陕西省实施细则陕DBJ24-8-97陕西省建筑节能设计导则(试行)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外墙外保温设计规程JGJ144-2004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3建筑地面设计
12、规范GB50037-96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95(2001年修订版)国家、地方、行业有关规范、规程。二、概况 本工程地上35层,地下3层,地上层高3.96.0米,建筑檐口高度149.0米,地下层高5.0米。功能为酒店配套及设备用房。三、平面设计及剖面设计1,平面为中心核心筒的四方形平面,四边设置客房。与已建酒店通过拟建架空连廊连接,首层中部设大堂,由大堂通过扶梯自然过度到二层,与连廊连通。2,地上首层至三层设置
13、为酒店配套用房功能。设大堂吧一处,中餐厅、西餐厅、宴会厅各一处,另于三层设置SPA、健身房、健身操室及商务中心。3,地上四至十一层、十三至二十五层、二十七层至二十九层均为酒店客房。共设自然间数377间,床位423个。其中二十九层为总统套房。4,十二层、二十六层依据规范设置避难层。三十五层屋顶为停机坪。5,三十层至三十五层设计为一个球形空间,中设旋转餐厅、观光平台以及其配套用房。6,地下一层设置KTV娱乐及棋牌室。其余地下房间均为设备用房。7,剖面 各层空间通过中心核心筒连接。首层至二层设置自动扶梯。四、造型设计本设计针对西安历史文化特点,从大雁塔之印象中汲取灵感,演绎当代唐风,塔体拔地而起,逐
14、层扭转收放,形成冲天之势。又与整个地块中建筑相呼应,位置形象似仰天天龙,顶上球形餐厅恰似龙口明珠,成就了浐灞半岛的整体龙形规划。立面造型运用已建酒店的语言元素,与之相呼应,又采用了不同的局部处理手法,体现现代建筑的高科技美感。五、建筑主要装修标准1、屋面:防水等级为级,平屋面为上人屋面。防水卷材2道3厚SBS卷材防水层。2、公共空间楼地面采用进口高档石材,各餐厅及娱乐空间内部装修同时考虑美观和声学效果,客房地板采用双层吸声地毯,具体做法将在精装修设计中进一步细化。3、外墙面:外墙面整体为玻璃幕墙,幕墙内侧沿楼层处做防火、保温处理。玻璃幕墙采用安全玻璃,防火分区墙两侧的区格采用防火玻璃。4、门窗
15、:外门为铝合金中空玻璃保温门,主入口设旋转玻璃门一樘。所有外门与幕墙风格一致,统一设计、安装。幕墙每层设局部开启扇。5、其它:落地玻璃幕墙内侧设不锈钢安全栏杆,高度1100mm。6、 墙体:内隔墙为双面双层夹岩棉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厚度为200mm。局部采用埃特板隔墙。第四章 结构设计说明结构说明另见钢结构设计说明第五章 给排水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 建设单位关于本工程的设计任务书、设计要求和该公司提供的有关资料。2. 建设单位提供的本工程周围城市市政管道概况资料。3. 国家现行的设计规范、规程。(1)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2009年版)(2)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16、GB50013-2006(3)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4)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4-2001(2005年版)(6) 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95(7)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8) 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GB50400-20064. 本项目建筑、结构、采暖空调、电气和总图等专业提供的作业条件图和设计资料。二、 工程概况本工程总建筑面积48155平方米,其中地下9033平方米,地上39122平方米。建筑高度为149.0米。地上35层,地下3
17、层,地上层高3.96.0米,建筑檐口高度149.0米,地下层高5.0米。功能为酒店配套及设备用房。三、设计范围本工程室内生活给水系统、热水系统、排水系统、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淋系统、灭火器配置。四、室外给水排水工程(一)室外给水工程设计1. 水源(1) 本小区的供水水源为城市自来水,水压0.33MPa。(2) 从市政给水管网引入两根DN200的管道,经总水表后供给小区,在红线内以DN200的管道构成环状供水管网。2. 用水量(1) 生活用水量:最高日417.45m3/d,最大小时55.63m3/h,平均小时31.77m3/h。(2) 主要用水项目及其用水量,详表一(3) 消防用水量,详表二。各用
18、水项目用水量汇总表 表一序号用水项目使用人数或单位数单位用水量标准小时变化系数(K)使用时间(h)用水量(m3)备注平均时最大时最高日1客房423床400L/(人日)2.5247.0517.63169.22员工150人100L/(人日)2.5240.631.56153餐饮600人次/日60L/(人次)1.5103.65.436每次300人,每日二次4健身120人次/日60L/(人次)1.580.91.357.25洗衣房1860kg/日60L/(kg次)1.5813.9520.93111.66锅炉房、换热站补水1161.51.5247小计27.6348.373638未预见水量按本表1至6项之和的
19、15%计4.147.2654.459合计31.7755.63417.45系统名称设计流量(L/s)火灾延续时间(h)一次消防用水量(m3)备注室外消火栓系统303324室内消火栓系统40343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351126中危险级I级,喷水强度6L/(m2min)作用面积160m2水喷雾灭火系统301108变配电室,柴油发电机房,程控机房,锅炉房合计990其中室内消防用水量666 m3消防用水量标准及一次灭火用水量 表二3. 给水管道系统(1) 本工程消防为二路供水,均从市政给水网引入本小区室外生活消防合用环状给水管。(2) 在本建筑物外的生活给水引入管上设水表井。(3) 管材采用球墨铸铁管,
20、橡胶圈柔性接口。(4) 水表井和阀门井均采用砖砌筑。井盖采用球墨铸铁井盖和盖座,位于行车道上者为重型;位于非行车道上者为轻型。(二)室外消防给水工程设计1. 室外消防给水由建筑物周围的室外给水、消防合用管网提供,设地下式消防栓,保证室外消防并供消防车取水,向建筑物加压供水。2. 室外消防用水量为30L/s。(三)室外污水工程设计1. 城市污水管道情况:本工程周边城市道路均有城市污水管道,允许本工程污水排入。2. 本工程采用生活污水与雨水分流制排水的管道系统。3. 生活污水排水量:详表三。 表三序号用水项目使用人数或单位数单位用水量标准小时变化系数(K)使用时间(h)用水量(m3)备注平均时最大
21、时最高日1客房423床400L/(人日)2.5247.0517.63169.22员工150人100L/(人日)2.5240.631.56153餐饮600人次/日60L/(人次)1.5103.65.436每次300人,每日二次4健身120人次/日60L/(人次)1.580.91.357.25洗衣房1860kg/日60L/(kg次)1.5813.9520.93111.66小计26.1346.873397未预见水量按本表1至6项之和的15%计3.924.0350.858合计30.0550.9389.85本工程生活污水汇集并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室外污水泵房,经由污水泵提升后排入一期污水管道,最终排至市
22、政污水管网。4. 室外排水管道采用U-PVC双壁波纹管,橡胶圈接口。5. 本工程采用塑料检查井,车行道下采用重型球墨铸铁井盖和盖座,非车行道下采用轻型球墨铸铁井盖和盖座。(四)室外雨水工程设计1. 室外道路边及广场适当位置设置平箅式雨水口、收集道路、人行道雨水,排至附近河道。屋面雨水经落水管排至室外雨水检查井,并经室外雨水管道排至附近河道。2. 雨水管采用U-PVC双壁波纹管(加筋型),橡胶圈接口。3. 雨水口、雨水检查井均采用塑料检查井。五、建筑物内给水排水设计(一)生活给水系统1. 用水量:本建筑各部分的生活用水量详见表一2. 给水系统:(1) 室内生活给水由小区市政管网直接供,水压0.3
23、3MPa。(2) 从小区供水管网接出给水引入管,引入室内,并在每根引入管上设水表,水表井内安装倒流防止器。(3) 系统分区本工程生活给水系统分五个区,地下三层到地上三层为低区,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给;四层到十二层(避难层)为加压一区,由设在地下三层生活水泵房的生活水箱和加压一区变频给水设备供给,加压一区变频给水设备同时给十二层(避难层)的中间水箱供水;十三层到二十层为加压二区,二十一层到二十九层为加压三区,三十层到三十五层为加压四区,加压二、三、四区分别由十二层(避难层)的中间水箱和加压二、三、四区变频给水设备供给。(4) 管材:室内水平干管、室内立管采用不锈钢管,法兰或焊接连接;阀门采用不锈
24、钢明杆阀门;埋地及末端支管道采用不锈钢管,阀门采用不锈钢闸阀。 (二)热水系统1、本工程设置全日制集中生活热水系统,采用机械循环,供回水温度55/50。设计小时耗热量为3850000kJ/h。2、热源为水源热泵,并设燃气锅炉作为备用热源。生活热水用水量见表四:生活热水用水量表 表四序号用水项目使用人数或单位数单位用水量标准小时变化系数(K)使用时间(h)用水量(m3)备注平均时最大时最高日1客房423床160L/(人日)3242.828.4667.682员工150人50L/(人日)3240.310.947.53餐饮600人次/日15L/(人次)1.5100.91.359每次300人,每日二次4
25、健身120人次/日25L/(人次)1.5120.250.383.05洗衣房1860kg/日30L/(kg次)1.586.9810.4655.89合计11.2621.59142.983、本工程热水系统供水分区同给水系统。低区、加压一区的水加热器设在地下三层的生活水泵房内,加压二、三区的水加热器设在十二层(避难层),加压四区的水加热器设在二十六层(避难层)4、热水循环各区热水系统均采用上行下给式立管循环系统,热水供水温度为55,由安装在水加热器热煤管道上的温度控制阀自动调节控制 。循环泵的启、停温度为55/50。5、热煤水循环热煤水循环泵的启、停由设在水加热器罐体上的温度传感器控制,泵的启、停温度
26、为60 、55。6、管材及管道敷设形式:同生活给水。 (三)生活污水系统1. 室内采用粪便污水与洗浴废水合流排水管道系统。2. 生活污水排水量详本说明书表三。室内地面层(0.000m)以上的生活污水重力流排出;地面层(0.000m)以下的废水排水沟汇集至地下三层污水处理间集水坑内,用潜水排污泵提升后排至室外污水泵房,经由污水泵提升后排入一期污水管道,最终排至市政污水管网。室内地面层(0.000m)以上的厨房排水汇集至地沟经排水立管排至室外隔油池。地面层(0.000m)以下的厨房经隔油后汇至集水坑,再由污水泵提升后排入室外污水管网。3. 卫生间设专用通气立管,符合设置环形通气管的卫生间均设环形通
27、气管。4. 管材:室内干管及立管采用柔性接口机制铸铁管,末端支管可采用UPVC排水管。压力排水采用镀锌钢管,焊接。(四)屋面雨水排水系统1. 设计参数:(1) 设计降雨历时:t=5min(2) 设计重现期P50a(3) 屋面径流系数:=0.92. 屋面雨水采用内落式重力流雨水排水系统。屋面雨水由87型雨水斗收集经雨水管道排至室外雨水检查井,排入附近河道。3. 管材选用:采用柔性接口机制铸铁管,橡胶圈柔性接口。(五)卫生洁具标准1. 卫生洁具均采用节水型,并符合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2002的要求。(六)室内消防工程设计详见消防篇(六)防腐及保温热水供回水管、室内空调冷凝水管做保温,在管
28、井、吊顶内敷设的给水管、消防管、排水管做20mm厚岩棉套管防结露保温层,外做铝箔防潮层;六、节水节能措施详见节水节能篇七、环境保护措施详见环境保护篇八、卫生防疫措施详见卫生防疫篇九、尚待解决的问题 需要明确当地消防部门消防车的加压能力,即加压泵的扬程参数,或告知能扑灭火灾的具体高度。十、主要设备器材表主要设备器材表序号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湿式报警阀组DN150,PN=1.6MPa套62雨淋阀DN150套13水流指示器DN150个454室内消火栓箱18007001601795室内消火栓SG16D65Z-JDN65消火栓口 19mm水枪 L25m衬胶水龙带 6mm自救消防卷盘套1796玻璃喷
29、头个4850其中50个备用8水雾喷头个9水泵接合器SQX150-A型个1210潜污泵80QW45-22-5.5Q=45m3/h H=22mN=5.5kW台4消防电梯集水坑,每坑2台,互为备用11潜污泵65QW20-22-3Q=20m3/h H=22mN=3kW台4消防水泵房、生活泵房集水坑,每坑2台,互为备用12潜污泵50JYWQ25-22-1200-4Q=25m3/h H=22mN=4kW台4污水处理间集水坑,每坑2台,互为备用13潜污泵50QW25-22-4Q=25m3/h H=22mN=4kW台4水源热泵机房、洗衣房集水坑,每坑2台,互为备用14加压一区变频给水设备AAB45/0.77-
30、2-15其中水泵Q=45m3/h H=77mN=15kW/台套1水泵2台,一用一备15加压二区变频给水设备AAB30/0.59-2-7.5其中水泵Q=30m3/h H=60mN=7.5kW/台套1水泵2台,一用一备16加压三区变频给水设备AAB25/0.92-2-15其中水泵Q=25m3/h H=90mN=15kW/台套1水泵2台,一用一备17加压三区变频给水设备AAB10/1.22-2-7.5其中水泵Q=10m3/h H=120mN=7.5kW/台套1水泵2台,一用一备18消火栓泵XBD20/40-150D/10-LQ=40L/s H=2.0MPaN=132kW/台台2一用一备19消火栓泵X
31、BD20/50-150D/8-LQ=40L/s H=2.144MPaN=160kW/台台2一用一备20水加热器RV-03-8H(1.6/1.6)容积8m3,换热面积22.3m2台10地下三层生活水泵房内4台,十二层4台,二十六层2台21增压稳压设备ZWL-XZ-13立式隔膜式气压罐:SQL1000X006,工作压力比=0.67,标定容积450L。水泵:25LGW3-10X5,N=1.5kW。套1水泵2台,一用一备22生活水箱5.0X4.0X2.5m有效容积40m3个1地下三层生活水泵房23生活水箱5.0X4.0X2.0m有效容积30m3个1十二层(避难层)设备间24消防水箱5.0X2.5X2.
32、0m有效容积18m3个1三十五层消防水箱间25第六篇 暖通设计说明6.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西安A1三期酒店,地下三层、地上三十五层,总建筑高度为147.4m,总建筑面积为48000m2。其中地下三层为设备用房、厨房、员工餐厅、KTV娱乐、宿舍等;首层为餐厅、厨房;二层为餐厅、宴会厅、厨房;三层为健身与商务办公,四层以上为客房,十二层、二十六层为避难层,屋顶为旋转餐厅。6.2 设计依据6.2.1. 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6.2.2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 20096.2.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 20096.2.4.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6.2
33、.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6.2.6.陕西省建筑节能设计导则试行6.2.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版)6.3设计范围本次设计内容包括采暖、空调、通风与防排烟设计。6.4 设计计算参数6.4.1.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室外大气压:冬季 959.2hPa 夏季:978.7hPa采暖室外设计计算参数: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5 C 室外风速2.7m/s。空调室外设计计算参数: 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冬季-8 C 夏季35.2 C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6 C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湿度:67%6.4.2. 空调室内空气设计参数(参见表3.8.1
34、)。表3.8.1 室内空调设计参数房间名称夏 季冬 季新风量标准噪声标准温度相对湿度温度相对湿度m3/h 人dB(A) 客房 25 50 20 50 50 35 餐厅、宴会厅 25 60 20 50 30 40 办公、会议室 25 50 20 50 30 45 健身中心 25 50 20 50 30 45 商业、服务 26 60 18 50 30 55 大堂、走道 26 60 18 40 15 55厨房 30 16KTV娱乐25 50 20 50 3045员工宿舍26 5020 50 3035员工餐厅265018 30% 2045酒吧26 5020 30% 1045采暖室内设计计算参数: 大堂
35、:18 C 6.4.3. 围护结构热工计算参数: 玻璃窗:铝合金单框双层玻璃窗(6+9+6) K=1.8W/(m. C);幕墙: K=1.8W/(m. C)外墙:200mm钢筋混凝土墙+80mm聚苯乙烯保温板 K=0.60W/(m. C)屋顶:120mm混凝土板+50mm挤塑聚苯板 K=0.50W/(m. C)隔墙:200mm混凝土空心砌块墙+50mm聚苯乙烯保温板K=1.21W/(m. C)6.5 空调、采暖、系统冷热源及卫生热水系统热源:6.5.1. 本工程地下三层水源热泵机房内设置四台水源热泵机组,提供夏季制冷、冬季供热冷热源,为节省能源及提高机组运行效率水源热泵机组采用三联供机组,夏季
36、利用制冷废热生产生活热水热源。6.5.2. 机组总装机容量为:制冷量854x4KW,供回水温度7/12 C;制热量984x4KW,供回水温度50/45C;高温热水制热量98x4KW,供回水温度70/60 C6.5.3. 为满足五星级宾馆客人对环境温度的不同需求,空调系统采用四管制,配合四管制系统,将四台机组中一台设为独立运行机组,在过渡季可满足独立的供冷(秋冬过渡季)或供热(春夏过渡季)的需求,当另三台机组满负荷运行时仍不能满足冷热负荷时,单台机组并入,此四台机组并联运行6.5.4. 本工程卫生热水热源夏季水源热泵满负荷运行时由水源热泵机组二级冷凝器生产卫生热水热源,供回水温度70/60 C;
37、当冬季水源热泵机组满负荷运行时,由单设的燃气热水锅炉提供卫生热水热源,热水锅炉装机容量1163KW,供回水温度90/65 C;当冬夏两季负荷量未超过装机容量的3/4时及过渡季节时,将一台水源热泵机组转换为卫生热水专用热源,此时要求热泵机组供回水水温达到70/60 C,此事燃气锅炉作为备用(辅助)热源使用6.6 采暖系统6.6.1. 本工程仅首层大堂处、地下一二层员工洗浴冬季做辅助性地板辐射采暖系统,采暖总热负荷为35.4KW。6.6.2. 本工程采暖热源为地下室内的水源热泵机房,提供为50/45C的热水。6.6.3. 采暖系统采用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管道敷设于垫层内。6.6.4. 采暖系统计量装
38、置设在分集水器前面。6.6.5. 室内明装采暖管道采用热镀锌钢管,丝接。埋入沟槽及垫层部分采用带阻氧层PB管,使用条件等级5级,管材系列S6.3,管壁厚度为2.0mm,热熔连接。6.6.6. 采暖管道及附件(铜截止阀除外)除锈后刷防锈漆两道,不保温管道再刷调和漆两道。穿越不采暖房间的管道应做保温,做完防腐处理后外做30mm难燃B1级高品质闭泡,橡塑绝热保温材料保温,外缠玻璃丝布保护层。6.7 空调系统6.7.1. 空调总冷负荷为3300KW,空调冷指标为70W/m,总热负荷为4100KW,标热指标为85W/m。6.7.2. 冷热源:由地下三层的水源热泵机组提供,实现冬季供热,供水温度为50/4
39、5 C,夏季供冷,供水温度为7/12 C。采用补水泵定压的方式。6.7.3. 本工程首层大堂及挑空部分采用组合式空调机组,餐厅及宴会厅采用吊顶式空调机组,办公、会议室、健身房、宿舍、KTV娱乐、客房及其他房间采用新风机组加风机盘管系统。6.7.4. 空调水系统采用四管制,实现能同时供冷供热的功能。过渡季最大程度的采用新风。空调水系统分高低两个区,在十二层避难层换热间设置一套冷热水换热装置提供高区空调水系统。6.7.5. 空调冷热水管采用焊接钢管。空调冷凝水管采用热镀锌钢管,法兰连接。6.7.6. 空调送回风管道采用双面铝箔聚氨酯复合风管。6.7.7. 空调冷热供回水管保温采用难燃B1级高品质闭
40、泡橡塑绝热材料保温,厚度为30mm;空调凝结水管,需作防结露保温,材料同空调水管的保温材料,厚度为19mm。6.8 通风系统6.8.1. 地下室水源热泵机房、变配电室等设备用房设机械通风,水源热泵机房通风量以6次/H计算,变配电室通风量以6次/H计算,水泵房以4次/H计算,污水泵房10次/H计算。6.8.2. 其他员工宿舍、KTV娱乐用房等按新风量的80%排风。6.8.3. 地上餐厅、办公、健身房、大堂等平时通风系统,排风量按新风量的80计算,新风按人员计算。6.8.4. 卫生间采用机械通风,公共卫生间按10次/h换气次数计算,四层以上客房卫生间按新风量的80%排风。6.8.5. 所有通风管道
41、均采用镀锌钢板制作,厚度按现行规定选用。6.9 防、排烟系统6.9.1. 核心筒的防烟楼梯间与合用前室分别设加压送风系统。防烟楼梯间地下部分的加压送风系统的加压风机设在首层楼板下,防烟楼梯间地上部分的加压送风系统共分成三段,加压风机分别设在12层与26层的避难层及屋面上;合用前室的加压送风系统分两段,加压风机分别设在12层与26层的避难层楼板下。另一防烟楼梯间设加压送风系统,前室不设,地上于地下分开设置,加压风机分别设在首层与三层的楼板下。6.9.2. 楼梯间加压风口采用自垂百叶风口,隔两层设置一个风口;前室采用常闭多叶送风口(带信号控制),每层均设6.9.3. 地下室没有外窗的房间与超过20
42、米的内走道设机械排烟与补风系统,排烟量按f最大防烟分区面积乘以60m3/h. m2换气量计算,补风量为排烟量的50计算。6.9.4. 地上超过20米的内走道设机械排烟系统,通过门窗缝隙自然补风。排烟量按走道面积乘以60m3/h. m2换气量计算。6.9.5. 本工程防排烟系统有以下风口或阀门需要控制:排烟口(排烟专用)、排烟防火阀(排烟专用)、常闭正压送风口、防火阀。要求着火时能迅速开启消防风机、风口及阀门,并同时关闭平时用风机。6.10节能设计6.10.1. 空调水系统的分支管的平衡阀的设计,可以很好的平衡个管路之间的水系统平衡。6.10.2. 全空气系统加大新风比,并增加热回收装置。6.10.3. 制冷、供热设备的性能系数和效率均高于节能标准要求。6.11废气排放处理、降噪、减震6.11.1. 所有风机的出入口处设不少于200mm的不燃性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