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微创诊疗器械公司治理分析(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镜微创诊疗器械公司治理分析(参考).docx(5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内镜微创诊疗器械公司治理分析内镜微创诊疗器械公司治理分析目录一、 群体极化的影响因素2二、 群体极化的解释机制4三、 不完全契约与权力配置7四、 管理者心理契约的特点9五、 产业环境分析12六、 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6七、 必要性分析22八、 公司简介23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24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24九、 发展规划分析25十、 SWOT分析28十一、 法人治理39十二、 项目风险分析51十三、 项目风险对策53一、 群体极化的影响因素究竟是什么触发了群体极化,James(1968)对群体极化现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明确的阐述。群体极化之所以会发生,主要原因是所有决策问题都是与人类
2、普遍持有的价值观相互关联。比如管理者的宗教信仰、道德观念、风险态度等会影响他的国际化决策、并购决策或研发决策等。Myers&David(1976)通过实验发现,决策者对决策问题的熟悉程度也会影响群体极化的发生。如果群体讨论很熟悉的问题,那么群体极化就不容易发生。反之,如果问题对群体成员来说很陌生,那么群体极化就容易发生。另外,社会参照也是影响群体极化的因素。Hogg(1990)等人的实验发现,如果决策群体面临冒险的外部集团,决策群体会向谨慎极化;面临谨慎的外部集团,则决策群体会向冒险极化;而一个处于社会参照中部的,同时面临冒险和谨慎外部集团的群体则不会极化。Shupp&Williams(200
3、8)及Masclet等(2009)的研究表明,群体转移会随着风险的变化而变化:当获利的可能性很高时,群体较个体表现得更厌恶风险(高风险情境),而在获利可能性比较低的情况下群体倾向比较冒险的方案(低风险情境)。不同设计的博弈条件也会影响群体极化的结果。Davis等(1974)通过实验调查了双倍赌局对个体和群体决策的吸引力,他们发现群体转移取决于对打赌的未来期望值。若期望值为负,个人偏好分布呈正偏态,反之,则为负偏态。群体分布服从放大的个体分布。期望价值为零的赌局不能引起任何转移效应。但是,之后的群体决策会围绕选择类别模型聚拢得更为紧密(对称性的)。Asch(1956)用实验证明从众行为是导致群体
4、极化现象的行为基础,持异见的个体人数达到一定规模,从众行为才会发生。同时,只有群体中持有相同意见的成员达到大多数时,才会发生极化行为。即当群体成员的意见分布满足一定条件的时候,群体极化现象才会发生。决策群体中个体最初的观点差异对群体极化的影响并不明确Durham的研究支持个体最初的观点差异性越大,讨论之后,群体极化程度越高;而Swol(2009)认为持有独特见解的成员对于团队的讨论贡献更大,但不一定会激发极化现象。社会决策方案模型假设若存在简单的多数人小集体,那么他们基本上可以控制群体的选择或者(缺乏多数人小集体时)这个群体的多数人可以让群体按他们自己的偏好进行选择。Zajonc等(1968)
5、进行了不断的事项选择,尝试完成了类似的实验,结论支持规模较大的团队更可能出现风险性转移。Cason&Mul(1997)在一个独裁者博奔的实验中发现,团队决策往往由那些更关心他人的群体成员所主导,使得群体的决策比个人的决策更加利他。而Luhan等(2009)重做了这一实验,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他们发现越自私的群体成员对群体决策的影响越大,使得群体的决策比个人的决策更加自私。Ambrus等(2009)通过礼物交换和彩票选择的游戏发现,如果没有审议和表决程序,群体的决策不会出现极化现象。当有审议过程但不制定决策规则时,群体的决策会往更自私的方向偏移。Lee(2007)发现群体极化现象发生,通常需要具备
6、以下条件:第一,必须具有群体讨论的平台:第二,成员在群体讨论中自由表达意见;第三,群体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去个性化成员会导致更强的群体认同,从而提高群体极化程度。群体偏移也取决于群体采用的决策规则的类型。比如,Harrison等(2007)的研究和大多数研究一样,主要考察当群体采用大多数原则而非一致性原则时的群体转移。他们的研究表明,在乐透的选择实验中,个体和群体的风险态度没有明显差异。二、 群体极化的解释机制不同的学者已经从多个理论视角解释了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逻辑。社会比较理论利用社会动机和社会情感过程来解释群体决策结果的转移。社会比较理论认为,在团队讨论中,个体成员会通过与他人比较来对自己的
7、观点和能力作出评价。该理论强调个体期望获得有利的自我感知与自我呈现,会为了维持社会期许的形象而调整自己的反应,群体讨论后加强了个体原本的倾向。群体成员在作决策时,首先是将个人观点暴露在持有不同偏好的团队中,然后会将自己的观点与群体其他成员的观点相互比较,在了解群体中大多数成员所接受的观点后,个体可能会使自己的意见顺从群体的偏好。而且当个体发现其他人和自己保持相同观点时,为了得到其他人的认可和喜欢,会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得更为强烈,群体极化就会发生。Pruitt等(1971)认为,当个体发现他人比自己预期得更偏好自己所持有的倾向时,他的态度会发生偏移,可能因为他发现群体比自己想象得更偏好自己的初始倾
8、向,也可能是因为当个体发现群体中的其他人比自己更为极端以后,为了获得更高的群体认同,会更强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社会理论认为,群体讨论时所产生的新论点起不到实质作用。些学者基于说服理论,从信息影响的角度解释群体极化现象,即个人根据从群体开始讨论时获得的赞成与反对的论据,来作出自己的决策。该理论考虑信息对群体决策产生的影响。群体讨论时,一开始的论据非常有限,而且容易被引导至某个特别的方向。如果群体成员已经倾向于某个方向,他们就会在这个方向上提供更多的论据,只有极小部分的论据会转移到另一个方向。因此,与最初观点一致的论据就会呈现出更强的说服力,进而使群体成员更加确信原来的观点。最后,开始时的讨论倾向
9、经过群体讨论后可能得到进一步放大的结果。根据以上的理论解释,如果分别考虑社会比较与说服性论据的影响,则均能观测到群体极化现象。但是现实中,社会比较与说服性的论据并不是各自独立地运作的,而是通过一定的机制相互影响着。论据的表达和社会动机的影响在整个交流过程中往往是同步存在的。论据清晰地表达出个人的观点,另一方面社会动机也会影响论据的传播。Myers(1976)通过对先前群体极化研究的总结提出了一个群体极化产生原因的概念整合框架:论据是引发沟通的起点,在假定人都是受社会情境影响且都是理性的前提下,社会动机直接促使人们以言语表达出符合社会期许且符合自己内心观点的论据。通过提供那些快要达到自己接受程度
10、上限的论据,个体依据他人观点测试了自己的观点,并且开始按照群体偏好的方向表达自己。观点的表达会通过降低不和谐程度或自我归因过程对个人的态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观点的表达还构成了观点陈述者的认知复述以及其他群体成员作出反应的信息来源。由此产生的认知学习和复述过程能够显著地导致后续态度的转变。自我分类理论认为,成员在群体中会先定义自己的身份,再基于身份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修正。该理论认为成员在群体中共享一个群体准则,是能够最好地定义某一群体与其他群体有所区别的内容,是群体的原型。个体会将自己与原型比较,差别越小,他与群体外个体的差异就越大,个体对所在群体的归属感就越强。归属感可以促进群体内部成员之间
11、的互相交流,这有利于彼此认同身份。群体成员向群体一致认同的准则趋近强度越大,群体极化越有可能发生。三、 不完全契约与权力配置契约理论的发展和演化是研究公司治理问题的基础之一,契约理论把企业定义为一系列契约的集合,把企业与市场分别看成是不同性质的契约:市场可以说是一种完备的契约,而企业则是一种不完备的契约,在契约不完全的情况下必然会产生公司治理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管理学者主要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企业问题。Jensen等人把代理关系定义为一种契约关系,委托人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权,要求代理人提供有利于委托人利益的服务。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双方可能的利益冲突,代理人可能表现出道德风险,而不
12、是根据委托人的利益行动。委托人要让代理人努力工作,就必须通过契约对他们进行监督和激励。所以,代理理论分析企业问题,是聚焦于委托人如何选择或设计最优契约来克服代理问题。但代理理论遗漏了一个重要的因素:缔结契约的过程是有成本的,契约条款规定得越周密,规范契约条款的成本就越高。契约能够自我实施的范围就越大,契约的事后执行成本就越低。因此,当事人必须进行权衡以签订一份最佳契约。Hart等人认为,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特别是相关变量的第三方不可证实性,使得契约是不完全的,即契约双方不可能在初始设立契约时就对所有的或然事件及其对策做出详尽的规定。交易成本经济学将缔约成本、不完全契约与专用性投资引入企业制度分
13、析,强调不完全契约对企业运作带来的影响。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角度看,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在不完全契约的条件下,设计出能够节约交易成本的企业制度与治理结构。但是Tirole等人认为,契约当事人所真正关心的并不是具体的或然事件本身,而是或然事件对支付的影响。契约的根本目的在于要对预期的“支付或然情况”做出某种规定,只要当事人设计出能够自我实施的契约方案,那么第三方的不可证实性就不是特别重要了。Hart等人认为,在契约不完全的环境中,物质资本所有权是组织所有权力安排的基础,物质资产所有权的拥有者将拥有对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控制权。不完全契约理论的核心在于最佳的财产权结构安排应该是什么?Hart等人相信,设
14、计最佳的所有权安排是实现企业目标一总盈余最大化过程中最重要的财产权结构安排,并且认为“在均衡状态,产生最高社会盈余的所有权结构将被选择”。契约的不完全性是说契约双方签订的契约在事前是不完全的,但在事后是完全的。拥有剩余控制权的契约方可以提高其事后讨价还价的地位,同时也能激励与其进行交易的另一方,为从交易中获益而进行关系专用性投资。因此,应该将资产所有权授予拥有最重要的关系专用性投资的一方,或者拥有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本的一方。但是,Aghion&Bolton(1992)回到了传统的投资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否定了“股东单边治理是最优治理结构”的传统观念。他们认为,企业最有治理结构的安排取决
15、于代理人利益与组织利益的关系。如果企业家的私人收益与总收益之间是简单正相关关系,那么企业家单边控制最有利于企业的剩余价值创造,进而可以实现最优效率;否则,控制权的相机配置才是最重要的。四、 管理者心理契约的特点心理契约是由人们所持有的,对与交易另一方所达成的交换协议的本质信念所构成的,是典型的隐性契约。这种契约并不需要相互的认同,只是存在于交易双方的心目中。Davis(1997)基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观点,认为高层管理者的心理契约对其行为有重要的影响。管理者会基于心理契约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行为进行预期,进而决定自己的行为选择。尤其是在战略决策制定过程中,管理者的行为选择对最后决策质量的影响至关重
16、要。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逻辑,交易双方之所以能够结成各种关系,都是为了各自索取有价值的东西。而心理契约是一系列与人的义务和权利有关的互惠期望的集合,是交易双方达成协议并能够守约的重要影响因素。例如,雇佣就是一个心理契约,雇员(管理者或员工)在知道雇主(股东)会实现他们的期望的前提之下履行其责任。麦克尼尔(1985)将管理者与组织之间的契约划分为以经济交换为基础的交易契约和以社会情感交换为基础的关系契约两种类型。交易型契约有具体的期限,而且可以观察到结果,同时不受个人情感影响。关系型契约有明显主观性,它涉及较长时间和更高水平的个人承诺。双方行为选择都会受到个人情感因素的影响。交易型契约主要集中于交
17、换物品,或者一种商品或服务于另一种商品或服务的直接交换,而关系型契约则倾向于一般化的互惠原则。管理者和企业之间的心理契约具有典型的关系型契约属性。高层管理者要负责确定组织目标和战略规划,这需要高层管理者对企业忠诚和有归属感。高层管理者要有解决复杂环境带来的各种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他们具有复杂特殊的知识。而这种特殊的知识是高层管理者通过专用性投资获得的,这就使得高层管理者和企业之间建立起一种互惠互利的依赖关系,而高层管理者和公司双方都愿意维持这种关系,这些都是关系型契约的特征。由于高层管理者工作性质的复杂性,基于代理理论设计的各种激励约束机制并不能完全解决高层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高层管理者的心
18、理契约作为关系型契约,是以信任为基础的。许多公司都将对高层管理者的激励与企业的业绩挂钩,这恰恰说明了企业和高层管理者之间信任的缺乏。当管理者发现公司并不信任他们的工作时,那些原本会真诚地为公司工作的高层管理者的努力程度会被降低。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使高层管理者拥有更多的企业经营信息。他们可能利用信息不对称,对公司的正常运转设置障碍。所以当契约违背发生在高层管理者身上时,会给公司造成一些特殊的问题。时间也是影响高层管理者关系型契约的重要因素。管理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主要是股东)不断地重复互动,必然会把对社会情感的考虑引入契约执行中来,从而带来相互信任度的提高和对其他方利益的关注。相关研究发现,高
19、层管理者在公司中任职的时间越长,就会更加关注那些社会情感因素,契约的关系性特征就会越强。从心理契约的角度来看,高层管理者作为复杂的社会人,对其进行激励约束时,在现有的主流公司治理机制中,和经济因素相关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不全面的。与公平、期望等问题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心理契约对高层管理者的行为会产生重要影响,应该将代理理论与社会理论整合在一起,构建对高层管理者的全面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五、 产业环境分析强化协同、开放理念,抢抓国家推动双向开放新机遇,强化政策引领和载体支撑,加快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环渤海地区合作,主动对接“一带一路”,着力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全方位开放能力和水平,提升城市竞争优势(一)深
20、化京津秦对接合作1、全力承接非首都功能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发挥比较优势,根据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点、途径、方式,建立部门、县区对接国家部委和北京“1+2”模式。积极承接非紧密型行政辅助服务、央企总部、金融后台服务、医疗教育、文化等功能,重点承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型企业、高端制造生产加工环节、清洁加工业、仓储物流等产业。建立健全优势互补、共建共享京秦对接合作机制,加强配套体系建设,力促重大承接机构和项目尽快落地,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吸引更多非首都功能和产业向我市疏解和转移。2、建设核心承接载体统筹市域城镇空间结构、承载能力、产业基础、设施配套等因素,加快建设北戴河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及央
21、企总部承接平台、北戴河新区非首都功能集中承接平台、大开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承接平台、大临港产业承接平台,打造“多层次、多功能、强带动”承接载体,进一步优化市域产业空间布局。支持北戴河新区建设微中心,鼓励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创客新城,加快昌黎县城建设卫星城步伐。3、推进京津秦公共服务互通共享将弥合京津秦公共服务差距作为融入京津秦协同发展的重要任务和深化对接合作的基础性支撑,重点围绕要素市场、医疗教育、社会保障、金融服务、信息信用等领域,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对标北京开展同城化试点,加快完善政策体系,逐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对京津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有效促进京秦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二)全面提升
22、开放水平1、提高融入全球经济能力强化港口辐射带动功能,加强与环渤海港口对接合作,推动建设蒙古国出海口和陆海国际联运枢纽,打造对接“一带一路”的国际综合物流通道。加快实施承秦铁路项目,打通秦皇岛港与二连浩特口岸综合运输大通道,主动对接冀蒙俄国际货运班列,加密沿海港口集装箱国际远洋航线,积极拓展国际、国内双向腹地,提升国际陆海交汇节点城市地位。不断完善北戴河机场综合服务功能,全力争取航空口岸正式对外开放,积极培育开通国际国内航线,拓展城市空中大通道。借助北戴河优势,积极承办国内外高端会议,打造北戴河会议精品品牌。以承接首都教育资源疏解为突破口,吸引国内外优质资源向大北戴河布局,建立国际人才流动机制
23、,推进人才培训国际化和国际认证本地化,培育国际教育品牌。2、培育口岸开放新优势推动港口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口岸、保税、航运服务等功能,加强与北京内陆港对接,打造北京新兴出海口。加快政策创新,构建便利化通关环境和贸易机制,全面提升开放层次和水平。借鉴推广上海自贸区试点经验,对接天津自贸区,推动相关政策向我市延伸,打造天津自贸区功能分区。落实京津冀区域通关、检验检疫一体化政策,与京津共推“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合作,加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提高通关效率,促进贸易便利化。谋划建设北戴河机场空港产业园,打造冀东地区航空货运基地。3、完善招商引资模式改革招商机制,创新招商方式。强力推行代办制,通
24、过改善软环境、动员全社会、依靠企业家、围绕产业链开展招商,最大化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带动经济提质提速发展。探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投资新兴产业、高新技术和新兴业态。支持跨国企业来秦设立采购中心、区域总部。推动优势产业主动融入中韩自贸区。鼓励优势企业在境外建立长期稳定战略资源供应基地和生产制造基地,支持企业并购境外优质资产、国际知名品牌、研发中心和营销网络,推动优势产能有序向境外转移。完善支持“走出去”政策体系,加强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的政策指导和信息服务。完善对外投资合作预警、风险防范和境外突发事件处理机制。(三)统筹优化开放载体功能1、推动综合保税区建
25、设争取出口加工区优惠政策向临港物流园区、东扩港区延伸,完善国际贸易、进出口加工等功能,形成外向型产业新平台。整合出口加工区、保税仓库等资源,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谋划建设综合保税区,发展壮大国际中转、国际贸易、国际货运等业务。谋划利用综合保税区与市域内开发区、园区合作,集聚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等企业,统筹增强开放载体功能。加快建设生物医疗保税区。2、引导园区差异化发展进一步明确市域各类开发区、园区功能定位,探索推进“一区多园”模式,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按照投资意向实施差异化招商。支持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戴河新区深化国际合作,推进建设国别特色园区。引导秦皇岛临港物流园区、北戴河新区高新技术产
26、业园区、秦皇岛空港产业聚集区、圆明山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等发挥比较优势,深化与国内外对接合作,集聚现代物流、高新技术、文化旅游等产业。支持县域产业园区依托各自优势,错位发展、强化区域对接合作,共同拓展国内外市场。深度参与环渤海区域合作,积极推动与东北地区合作,拓展与长三角、珠三角和蒙晋等地区合作。3、完善园区承载功能完善“引进来、走出去”政策体系,加强外商投资和经济合作的政策指导与信息服务。完善园区管理体制,创新园区运行机制。着力完善园区商务配套、生活配套功能,引导重点产业园区实现产城互动融合发展,增强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大力加强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产业园区构建“云+网+端”的信息基础
27、设施,提升园区智能化发展水平。到2017年实现省级以上开发区实现“十通一平”。到2020年,力争每个县区建设1个第四代产业园区。六、 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主要机遇(1)监管政策规范行业发展2019年,医疗器械检验检测机构能力建设指导原则医疗器械检验工作规范等陆续出台,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有助于引导、释放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医院资源,净化科研环境。2020年,国家积极开展医疗器械抽检工作,发布医疗器械质量抽查检验工作程序,明确医疗器械质量抽查检验工作,严格把控行业规范。2021年,医疗器械合规管控程序得到不断完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修订,对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作出了
28、进一步部署,规定了医疗器械产品注册与备案、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与使用、不良事件的处理与医疗器械的召回、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内容。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强制性行业标准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加强了医疗器械强制性行业标准的管理。(2)医疗器械国产化发展趋势2021年,为继续提高国产医疗企业的创新能力,加快高端医疗设备的国产化进程,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利好国产器械的相关政策。2021年5月,国家财政部及工信部联合发布的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审核指导标准(2021年版),明确规定了政府机构(事业单位)采购国产医疗器械及仪器的比例要求。广东、四川等地发布进一步规范进口产品采购的通知。进口医疗器械
29、采购量减少及国产医疗设备采购的利好政策,有助于提高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创新能力,增加国有医疗器械市场占有率。疫情以来,国家鼓励公立医院建设,保障医疗资源供给。2021年6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加强设备配置,医疗器械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为医疗器械厂商带来更多机会。国家政策支持国产医疗设备和医用耗材,鼓励提高国产医用设备配置水平,引导医疗机构优先采购和使用国产医用耗材,有利于国产厂商提升市场占有率。包括河北、陕西、安徽、江西、贵州在内的大部分地区已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优先采购国产设备。(3)各类创新提供持久动能2017年
30、,修订版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新增与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相对应的类别,具体体现为对医学影像与病理图像的分析与处理。2018年,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推进研发基于人工智能的临床诊疗决策支持系统,开展智能医学影像识别、病理分型和多学科会诊以及多种医疗健康场景下的智能语音技术应用,支持研发医疗健康相关的医用机器人、医疗设备和可穿戴设备等。通过提升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未来医疗器械的诊疗效率和效果有望再上新的台阶。2018年,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重磅出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监管创新”成为新时期行业发展的新特点,绿色通道的设立将使更多新产品快速上市,并带动研发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过
31、去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主要是通过制造和销售产品来为医疗机构提供价值服务,未来医疗服务模式将发生重大变化,产业价值链将从功能型向服务型转变。2019年,创新医疗器械不断涌现,医疗器械领域的发明专利数量也呈上升趋势。在广州开幕的首届“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峰会”,以“创新引领发展质量铸造未来”为主题,深入研讨医疗器械注册管理法规政策、创新医疗器械技术应用等业内关注的前沿热点话题,积极探索医疗器械创新发展之路。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司副司长杜惠琴明确国家药监部门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战略,不断推出鼓励创新举措,推动创新驱动产业发展。2020年,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发布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申请审查结
32、果公示(2020年第22号),共2个创新产品进入特别审批绿色通道。(4)下游需求扩充市场空间随着民众健康意识的日益增强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主动接受早癌筛查的人会越来越多。以消化系统疾病为例,近三年住院人数平均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2019年突破一千万人。2022年5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提出“多渠道扩大癌症早诊早治覆盖范围,指导各地结合实际普遍开展重点癌症机会性筛查”。就诊人数的增加将直接带动医疗器械尤其是一次性耗材的需求增加。我国目前的早癌筛查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内镜微创诊疗器械市场的发展空间巨大。消化道内窥镜诊疗器械下游行业主要为各级医疗机构。下游行业决
33、定了市场容量和消费需求,并直接影响着消化道内窥镜诊疗器械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疫情以来,国家鼓励公立医院建设,全国兴起了公立医院建设热潮。根据卫健委发布的2021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截至2020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达102.29万个,其中综合医院达20,133家。与2019年相比,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增加15,343个,综合医院增加170个。2021年6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强设备配置,医疗器械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为医疗器械厂商带来更多机会。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和不断完善、医疗机构的不断增多、人口及
34、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快速增加,都将促进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随着患者和医院对消化道内窥镜手术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内窥镜微创手术的占比不断提高,也将进一步带动消化道内窥镜诊疗器械需求规模的快速增长。2、主要挑战(1)市场集中度低,生产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我国的医疗器械行业分散、市场集中度低,境内生产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普遍较小。根据国家药监局的统计年报数据,截至2021年6月末,全国实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2.75万家;相比之下,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的成份股仅60余只,其中2021年营业收入超过20亿元的上市公司不足20家。境内医疗器械龙头企业中,迈瑞医疗、英科医疗和迪安诊断的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
35、为252.70亿元、162.40亿元和130.83亿元,而根据EvaluateMedTech的统计,国际医疗器械巨头美敦力(Medtronic)、强生(Johnson&Johnson)和雅培(AbbottLaboratories)在2017年的销售规模就已达到300亿美元、266亿美元和160亿美元,差距明显。在内镜微创诊疗器械的细分领域,境内企业与波士顿科学、库克医疗、奥林巴斯等境外龙头企业在销售规模、资金实力、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综合竞争力尚未达到一流水平。(2)创新能力有待加强,人才培养任重道远我境内镜微创诊疗器械的研发工作起步较晚,自主创新历程较短,整体技术开发能力尚有欠缺。
36、目前,内镜微创诊疗器械的高端市场仍由波士顿科学、库克医疗、奥林巴斯等境外企业占据,境内企业大多难以突破技术瓶颈,生产经营局限于中低端市场,竞争激烈但附加值低。产学研一体化方面,行业内仅有实力较强的企业与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研究,研究成果较为封闭,而且缺乏常态化机制,与高校的联系不够紧密。这也导致高校的人才培养脱离产业实际,难以适应企业创新发展的需求。随着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概念的兴起,境内高校相继开设前沿课程,然而由于缺乏医疗器械相关专业知识,学科之间难以深度融合,交叉创新成果还较为少见,对复合背景、能出成果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仍然任重道远。七、 必要性分析1、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作为
37、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2、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
38、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八、 公司简介(一)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x(集团)有限公司2、法定代表人:许xx3、注册资本:126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0-3-137、营业期限:2010-3-13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二)公司简介公司秉承“以人为本、品质为本”的发展理念,倡导“诚信尊重”的企业情怀;坚持“品质营造未来,细节决定成败”为质量方针;以“真诚服务赢得市场,以优质品质谋求发展”的营销思路;以科
39、学发展观纵观全局,争取实现行业领军、技术领先、产品领跑的发展目标。 本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第一”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公司坚持“责任+爱心”的服务理念,将诚信经营、诚信服务作为企业立世之本,在服务社会、方便大众中赢得信誉、赢得市场。“满足社会和业主的需要,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的企业观念,面对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的良好机遇,正以高昂的热情投身于建设宏伟大业。(三)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12月2019年12月2018年12月资产总额2938.142350.512203.61负债总额1587.271269.821190.45股东
40、权益合计1350.871080.701013.15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度2019年度2018年度营业收入11076.808861.448307.60营业利润2426.331941.061819.75利润总额1979.621583.701484.71净利润1484.711158.071068.9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484.711158.071068.99九、 发展规划分析(一)公司发展规划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未来几年内公司的资产规模、业务规模、人员规模、资金运用规模都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随着业务和规模的快速发展,公司的管理水平将面临较大的考验,尤其在公司迅速扩大经营规模
41、后,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将进一步复杂化,在战略规划、组织设计、资源配置、营销策略、资金管理和内部控制等问题上都将面对新的挑战。另外,公司未来的迅速扩张将对高级管理人才、营销人才、服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公司需进一步提高管理应对能力,才能保持持续发展,实现业务发展目标。公司将采取多元化的融资方式,来满足各项发展规划的资金需求。在未来融资方面,公司将根据资金、市场的具体情况,择时通过银行贷款、配股、增发和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合理安排制定融资方案,进一步优化资本结构,筹集推动公司发展所需资金。公司将加快对各方面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同时加大对人才的资金投入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确保公司
42、发展规划和目标的实现。一方面,公司将继续加强员工培训,加快培育一批素质高、业务强的营销人才、服务人才、管理人才;对营销人员进行沟通与营销技巧方面的培训,对管理人员进行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的教育。另一方面,不断引进外部人才。对于行业管理经验杰出的高端人才,要加大引进力度,保持核心人才的竞争力。其三,逐步建立、完善包括直接物质奖励、职业生涯规划、长期股权激励等多层次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公司将严格按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对公司的要求规范运作,持续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决策和用人机制,充分发挥董事会在重大决策、选择经理人员等方面的作用。
43、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内部决策程序和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各项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保证财务运作合理、合法、有效。公司将根据客观条件和自身业务的变化,及时调整组织结构和促进公司的机制创新。(二)保障措施1、推动区域交流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采取园区共建、技术合作、资本合作和贸易换资源等多种方式,加强与市场需求大的沿线国家开展贸易合作。加强同区域内优势产业合作,在重点领域合作实现突破,合作取得积极成效。2、加强组织领导加强部门间协同配合,建立会商机制,统筹协调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成立行业专家、行业协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等组成的决策咨询专家组,对产业结构调整、重大项目实施等提供咨询指导,推动
44、行业交流和合作。3、加快新型产业推广应用鼓励和支持企业、行业协会等机构合作,共同编制新型产业应用技术标准、为新型产业的广泛应用提供支撑。4、加强行业管理完善运行监测网络和指标体系,定期发布行业信息,促进行业平稳运行。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加强信息交流、行业自律、企业维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5、推进品牌建设鼓励企业将品牌建设作为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品牌宣传与推介,加快推进品牌建设。建立完善企业诚信评估指标体系,加强行业自律和品牌质量监督。6、加大政策支持充分利用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政策,支持产业服务高端产品发展。加大政策对产业各方面的支持。鼓励优势骨干企业推进联合重组,提高核心竞争力,带
45、动产业转型升级。十、 SWOT分析(一)优势分析(S)1、自主研发优势公司在各个细分领域深入研究的同时,通过整合各平台优势,构建全产品系列,并不断进行产品结构升级,顺应行业一体化、集成创新的发展趋势。通过多年积累,公司产品性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公司多年来坚持技术创新,不断改进和优化产品性能,实现产品结构升级。公司结合国内市场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升级技术,充分体现了公司的持续创新能力。在不断开发新产品的过程中,公司已有多项产品均为国内领先水平。在注重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的同时,公司还十分重视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2、工艺和质量控制优势公司进口大量设备和检测设备,有效提高了精度、生产效率,为产品研发
46、与确保产品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公司是行业内较早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之一,公司产品根据市场及客户需要通过了产品认证,表明公司产品不仅满足国内高端客户的要求,而且部分产品能够与国际标准接轨,能够跻身于国际市场竞争中。在日常生产中,公司严格按照质量体系管理要求,不断完善产品的研发、生产、检验、客户服务等流程,保证公司产品质量的稳定性。3、产品种类齐全优势公司不仅能满足客户对标准化产品的需求,而且能根据客户的个性化要求,定制生产规格、型号不同的产品。公司齐全的产品系列,完备的产品结构,能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对公司来说,实现了对具有多种产品需求客户的资源共享,拓展了销售渠道,
47、增加了客户粘性。公司产品价格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有较强性价比优势,在国内市场起到了逐步替代进口产品的作用。4、营销网络及服务优势根据公司产品服务的特点、客户分布的地域特点,公司营销覆盖了华南、华东、华北及东北等下游客户较为集中的区域,并在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初步建立经销商网络,及时了解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贴身服务,达到快速响应的效果。公司拥有一支行业经验丰富的销售团队,在各区域配备销售人员,建立从市场调研、产品推广、客户管理、销售管理到客户服务的多维度销售网络体系。公司的服务覆盖产品服务整个生命周期,公司多名销售人员具有研发背景,可引导客户的技术需求并为其提供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及时、
48、深入的专业技术服务与支持。公司与经销商互利共赢,结成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公司经销网络较为稳定,有利于深耕行业和区域市场,带动经销商共同成长。(二)劣势分析(W)1、资本实力不足公司发展主要依赖于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公司产能建设、研发投入及日常营运资金需求较大,目前的信贷模式难以满足公司的资金需求,制约公司发展。尤其面对国外主要竞争对手的资本实力,以及智能制造产业升级需求,公司需要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优化产品结构,增强自身的竞争力。2、产能瓶颈制约公司产品核心技术国内领先,产品质量获得客户高度认可,但未来随着业务规模扩大、产品质量和性能不断提升,订单逐年增加,公司现有产能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面对未来逐年上升的产品需求量,产能成为制约公司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可能会削弱公司未来在国内外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三)机会分析(O)1、符合我国相关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近年来,我国为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先后出台了多项发展规划或产业政策支持行业发展。政策的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