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山地农业“黔货出山”机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善山地农业“黔货出山”机制.docx(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完善山地农业“黔货出山”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带动作用,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组织模式,探索出“订单收购+分红”“土地流转+优先雇用+社会保障”“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典型利益联结模式,较好地促进了贫困群众脱贫增收。一、 完善“黔货出山”机制按照省内省外、线上线下相统筹的原则,健全山地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持续推进黔货“风行天下”。深化农产品“七进”工作,依托全省农产品流通大数据平台,整合各级各部门、医院、学校等消费资源,搭建供需交易平台,强化生产信息、销售渠道、订单需求等服务,建立稳定的农产品销售渠道。依托东西部对口协作机制,引导贵州蔬菜集团、贵阳农业农垦集团等大型国有
2、企业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重点目标市场开设贵州农产品销售档口(专区),积极争取开行贵州通往一、二线城市的生鲜特色农产品高速货运专列,支持各市(州)在对口帮扶城市开设分销中心。加强与京东、顺丰等大型流通企业的战略合作,支持流通企业与产地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建立稳定的供销关系。加强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扶贫832”电商平台合作,推进脱贫地区特色农产品线上销售,支持大型电商平台与重点产区、脱贫地区建立长期稳定的农产品供销关系。二、 主要挑战农业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加。新冠病毒全球蔓延,世界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多变,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农业产业安全和贸易安全受到严重影响,优势农产品出口受阻,进口农产
3、品对外依存度增加,农产品供需平衡面临新的挑战,农业农村经济运行不可预见性增加。同时,我省仍处于农业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期,结构调整仍在持续优化,协调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难度增大。农业结构布局还需优化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多、小、散”局面未发生根本改变,部分单品产能过剩、效益不高、利润率低、品种同质化等问题仍然存在,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产品“走出去”步履艰难。产业空间分布总体上比较分散,以点状、块状分布为主,产业集群化水平低,产业发展强县不多,尚未形成专业化、集群化、网络化的乡村产业布局结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还不高。我省部分农产品种植面积及产量已具备一定规模,但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基
4、地占比小,农业生产方式比较粗放,整体效益不高。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较差,耕地破碎,连片平整土地少,且耕地质量不高、中低产田比重较大,超过60%的耕地缺乏有效灌溉,高标准农田比例小、建设标准不高。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产现代化装备条件差,农业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滞后。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不完善,肉禽类、果蔬冷链流通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较低。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不充分,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加工转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7个百分点。特色农产品产加销衔接不畅,农业多功能性拓展不足,品牌化建设滞后。龙头企业市场化程度不高,农业经营主体实力不强,全省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数量
5、仅占全国的2.27%。农民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特色农业联农带农富农能力不强,农民还不能充分享受产业融合增值收益。农业发展要素保障能力不足。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足,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薄弱,特色产业自育品种占有率不高。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山地特色农业人才比较缺乏,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薄弱,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民整体素质总体偏低。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发展等用地保障还有一定难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突出,农业保险覆盖面不够等。三、 主要机遇交通条件历史性改善拓展特色农业发展空间。交通基础设施发生历史性变化,在西部率先实现了“县县通高速”、民用航空
6、“市市有机场”,“市市有高铁”项目全部获批建设。2020年,全省高铁运营里程达到1527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7607公里,综合密度居全国第一,形成贯通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川渝滇等地区的高铁通道,我省作为西南地区重要陆路交通枢纽的优势越发凸显,为吸引农业投资、集聚要素资源、促进“黔货出山”创造了良好条件,有利于拓展山地特色农业发展空间,促进山地特色农业从相对封闭型发展模式向现代开放型产业模式加快转型。数字经济先行优势赋能特色农业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近年来,我省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把大数据作为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
7、战略引擎,数字经济增速连续6年全国第一,实现历史性突破。良好的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为提升山地特色农业生产效率、质量安全水平和产业链价值链水平提供了新手段,有利于增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动能,提升我省山地特色农业核心竞争力。居民消费升级提供特色农产品强大需求支撑。我国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一万美元,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对优质特色农产品、生态产品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同时,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积极改善城乡消费基础设施,为我省发挥生态环境优良、立体气候明显、生物资源多样等优势,扩大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提供了强大消费市场
8、支撑。农村改革纵深推进激发特色农业发展活力。全省农业农村改革的领域、深度不断拓展,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纵深推进,为推进耕地林场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有利条件。农村“三变”改革深入推进,激活自然资源、存量资产、人力资本,为山地特色农业发展集聚资源要素创造了新模式。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深化,为开展两权抵押、发展特色农业保险等提供支持。利益联结模式不断创新,促进农民、基层组织、龙头企业等各种资源有效整合,有助于丰富与健全特色农业经营组织形式。脱贫政策稳定有利于特色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设置五年过渡期并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
9、稳定,农业科技创新、农产品物流、重大水利工程等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加快实施,有利于加快补齐我省山地特色农业基础设施短板。我省持续推进脱贫地区产业帮扶,扶持脱贫人口因地制宜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为山地特色农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四、 做优品牌型农业,打造知名“贵字号”品牌方阵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品牌强农战略,发挥山地特色资源优势,以农业标准化为基础,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保障,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着力培育特色品牌,打造贵州特色农产品“绿色、生态、健康、营养”品牌形象,持续提升山地特色农产品价值和市场竞争力。(一)构建特色农业发展标准体系坚持以标准保证质量
10、、提高效益,分产业、全链条完善山地特色农业发展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应用,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水平。建立全产业链标准体系。聚焦重点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突出抓好产品质量标准,推进农业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包装标识等全流程标准化建设。重点针对空缺的标准、没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特色优势产业领域,制定修订一批结构合理、协调配套的生产、加工、物流和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鼓励社会团体和企业制定高于现有标准的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培育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团体标准、企业标准,推动重点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依托自身产品技术工艺,研究制定领先于行业的产品标准。推动质量标准和技术规程、方法标准、物流标准等协调发展,增
11、强标准研制能力,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系统完备、协调统一的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适应生产技术变化特点,适时修订或废止特色优势产业相关标准。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支持,推动具有行业影响力的辣椒、食用菌、茶叶、刺梨等特色优势产业重要环节的地方标准转化为行业标准。推动标准互联互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时推动山地特色优势农产品及加工品从“有标准”向“高标准”升级。瞄准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目标市场,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标准接轨,坚持先进实用的要求,参考国际标准,创制实施高质量标准,助推“黔货出山”。立足我省实际,针对粤港澳大湾区目标市场的团体标准,制定修订相应产业地方标准,逐步提升山地特色优势产业标准水
12、平。充分发挥贵州茶叶、辣椒、食用菌等产业全国领先优势,联合国内相关省份、国际组织等,研究推进茶叶、辣椒、食用菌标准国际化。强化标准推广应用。加强农业标准技术培训与推广,将农业标准化纳入农业龙头企业、高素质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内容,提升标准化人才队伍的业务素养和专业技能,开展面向小农户的标准宣传培训。支持引导省内大型商超、农产品批发市场优先销售标准化生产的农产品,提高生产主体执行标准、宣传标准、按标生产的自觉性。建立健全农业标准示范推广体系,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加工和物流标准化示范企业,创建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市,建成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13、加大标准使用监督力度,强化产品明示执行标准,推行产地标识管理、产品条码制度,做到质量有标准、过程有规范、销售有标志、市场有监测。(二)实施特色农业品牌培育行动深入实施“贵州绿色农产品”整体品牌建设工程,推进特色农产品品牌维护和升级,加快构建产品品质优、科技含量高、知名度响亮、地域特色鲜明的现代山地特色农业品牌体系。健全山地特色农业品牌体系。促进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协同发展,打造山地特色农业品牌强省。着力提高贵州绿茶、贵州刺梨、生态贵椒、黔药等省级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提升“都匀毛尖”“遵义朝天椒”“赤水金钗石斛”“麻江蓝莓”“织金竹荪”“兴仁薏仁米”“大方天麻”“施秉太子参”等市县级
14、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推动小、散、弱的区域公用品牌优化重组,集中打造一批地域特色突出、产品特色鲜明的“贵字号”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构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农业企业品牌+农产品品牌”的品牌体系,促进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与公用品牌共同提升。引导涉农企业树立“品牌兴企”意识,强化企业质量建设,推动“老干妈”“贵三红”“黔五福”“同济堂”“贵茶”“亮欢寨”等企业品牌做大做强,扶持发展一批竞争力强的特色优势企业品牌。鼓励企业加强产品品牌、企业形象创意设计,培育壮大“刺宁吉”“哆吉栗”等有较强影响力的优质产品品牌。鼓励企业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标识,积极争创“中华老字号”“贵州老字号”
15、。优化品牌发展机制。制定贵州农产品品牌目录制度(试行),组织开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农业企业品牌和农产品品牌标准制定、评价认定和培育保护,实行目录动态管理,遴选优势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专场通告,规范农产品品牌创建标准,建立全省特色农产品品牌评价体系。采取“行业协会+公用品牌持有者+品牌授权用标主体”等模式,加强区域公用品牌的运营维护,加快形成区域公用品牌良性发展机制。健全特色农业品牌监管保护机制,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管理,推动企业加强农产品商标、地理标志注册,加大套牌和滥用品牌行为的惩处力度。建立品牌使用许可制度和退出机制,完善使用地理标志的申请标准和退出程序。健全农
16、业品牌诚信体系,将品牌信誉纳入诚信体系管理。增强品牌营销能力。针对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品牌建设培训,提升市场主体品牌意识。建立政府引导、企业自愿的展会参加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资助企业自主参加专业性农产品展会。充分利用“中国品牌日”“中国农民丰收节”、农交会、辣博会、茶博会、药博会等活动,引导企业利用电商平台等多种模式及“网红带货”等销售方式,加强品牌推介和产品展销,支持各地整合机场、火车站、汽车站、高速服务区、旅游景区等平台资源,建立特色优势农产品购物网点,设置特色农产品品牌宣传广告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创建和完善各类品牌展销中心和体验店。(三)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坚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农业现
17、代化的关键环节,把安全发展贯穿农产品生产全过程,深入贯彻落实“四个最严”“产出来”“管出来”要求,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推进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健全以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为核心的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机制,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全面监管,压实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农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形成一种自律国律相结合、协同发力的监管新格局。推进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应用。实现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平台与国家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对接;利用追溯平台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数据中心,数据分析应用能力进一步提升。引导生产经营主体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
18、为基础,实现追溯、监管、执法、检测数据互联互通、便捷共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格化监管。建立健全主体名录,把正常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全部列入监管主体名录并全部推动进入国家追溯平台。引导入网主体实施生产经营档案电子化管理,指导主体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关于记录生产档案的要求,运用国家追溯平台记录日常生产经营情况。实现入网主体日常巡查全覆盖,实行网格化管理,把入网主体知法、懂法、用法和守法,掌握禁限用农兽药,严格落实安全间隔期、休药期制度,落实生产记录制度、种植养殖用药档案,试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等情况作为重要的巡查检查内容。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19、监测执法队伍。建立健全省、市、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和队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标准化建设。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农业综合执法的重要内容,提升基层执法能力,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移送机制和重大案件督查督办制度,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举报奖励办法。全面建成布局合理、职能明确、功能齐全、运行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满足农产品全过程监管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持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严格落实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每千人1.5批次要求,充分利用监测结果开展分析会商和综合研判,为产业安全保驾护航。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原则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家
20、庭农业、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十四五”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五、 持续攻坚发力,强化山地特色农业发展保障体系坚持改革创新,大力实施人才培育、用地模式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保障、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五大要素支撑工程”,夯实山地特色农业发展基础。(一)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打造山地农业领军人才队伍。依托“贵州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黔归人才计划”“雁归兴贵”等引才项目,引进一批农业产业重点人才及团队。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科技人员兼职兼薪、分享股权期权、领办创办企业、成果权益分配等激励办法,选拔一批基础好、发展潜力大、创新意
21、识强的中青年科技骨干,培养一批山地农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和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到2025年,新培育20个以上科技创新团队、培养50名以上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强现代农业企业家队伍建设,培育一支具有现代经营理念、具有战略思维、熟悉国家产业政策、热心服务“三农”的企业家队伍。发挥企业培养引进人才主体作用,支持龙头企业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引进科研创新人才及团队,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经营管理和生产基地服务人员的培训。创新金融扶持政策,探索对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人才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开展信用贷款、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性农业保险等业务,降低发展产业融资成本,提高创业兴业积极性。着力培育农业技术人才
22、队伍。加大对基层农业科技人员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的政策倾斜,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广泛开展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培育一批既有较强创新能力又熟悉产业发展需求的科技创新与推广复合型人才。建立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工作的激励机制,引导毕业生充实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发展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推进专职服务农业的科技特派员制度建设,深化专职科技特派员年薪制试点,推进重大科技项目与科技特派员项目“两项结合”。加快建设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基地,支持科技特派员通过许可、转让、入股等方式开展创新创业活动,领办、创办、联办公司或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到2025年,新选派科技特派员20
23、00名。深入开展农业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引导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开展专家服务基层活动,探索推进农业产业导师制。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队伍。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推进农民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有效衔接,以经营管理型、专业生产型、技能服务型农民为重点,分类分层开展全产业链培训。实施农民教育培训提质增效行动,围绕接续推进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加强培训基地建设,继续组织培训机构送教下乡。实施山地特色农业带头人分类培育计划,统筹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返乡下乡创新创业者和专业种养加能手等培养行动,加快培育现代青年农场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农业经理人等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带头人队伍。依托贵州大学、贵
24、州农业职业学院等,实施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计划,推动农民学历教育提质增效。健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强化农广校培训组织能力建设,提高培训规范性。支持农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承担实习实训任务,引导专业协会、技术服务公司等主体进课堂,提供专项技术培训服务。加强训后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适时筹办全国山地农业职业技能大赛,宣传展示高素质农民风采。“十四五”期间,每年至少培育高素质农民2万人。(二)产业发展用地保障工程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认真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加强确权登记数据信息化管理和综合应用,建立健全省、市、县土地承包管理信息系统。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纳入统一登记,切实保障农民权
25、益。完善耕地调整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健全农村闲置地和撂荒地利用机制,推动山区细碎化农地整理。探索开展农户承包地市场化有偿退出试点,引导有稳定非农就业收入、长期在城镇居住生活的农户自愿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健全设施农业用地保障机制。细化设施农业用地范围,出台农业配套设施和辅助设施的建设标准。严禁新增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建设畜禽养殖设施、水产养殖设施和破坏耕作层的种植业设施。严格控制新增畜禽养殖设施、水产养殖设施和破坏耕作层的种植业设施等农业设施建设用地使用一般耕地。确需使用的,应经批准并符合相关标准。优化设施农业用地指标管理,对耕地转为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实行年度“进出平衡”,即耕地转为农业设施建设用地的
26、,应当通过农业设施建设用地整治为耕地等方式,补足同等数量、质量的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进出平衡”方案由县级人民政府编制并组织实施。养殖设施符合相关规划、建设安全和生物防疫等要求的,可以建设多层建筑。强化建设用地保障机制。优化耕地保护、村庄建设、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用地布局,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可以预留一定比例的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山地特色农业发展。根据规划确定的用地结构和布局,优先保障项目建设用地需求,支持山地特色农业发展。探索推行适宜山地特色农业加工、仓储物流、休闲旅游等用地需求的“标准地”制度。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健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供应、作价出资(入股)等工业用地市场供应
27、体系,多样化保障特色农业加工、流通用地需求。积极稳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可优先用于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项目。鼓励以乡镇或村为单元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腾退的集体建设用地,优先保障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项目建设用地需求。积极稳妥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三)农业基础设施强基工程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围绕灌溉排水、田间道路、土地整治、农田防护和输配电等重点,以县为主体,聚焦重点区域,统筹整合资源,试点探索创新,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形成高标准建、高标准管、高标准用的农田建设新格局,不断提升耕地
28、质量和产出水平。加强田间道路与乡村道路连通,融入区域交通网络,提高互联互通水平。合理布局农田输配电工程,保证动力电供应和安全。加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统筹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实施、农田水利基础建设、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加快提高农业水利化水平。推进骨干水源工程建设,逐步建设贵州水网,加强特色农业供配水水源保障。加快实施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因地制宜建设农田管网灌溉设施,构建“骨干水源+灌溉管网+喷滴灌”现代高效农田灌溉管网,不断健全农业灌溉设施体系,提高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实施大江大河主要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形成标准适宜、安全可靠的河流洪水防御体系。推进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和农业水价改革,完善管
29、护机制,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经费,确保农田水利设施长期发挥效益。健全林下经济基础设施配套。加快林下作物灌溉用水配套建设和节水改造,完善引水渠道、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设施建设,支持使用水肥一体化新技术、新设备,加快建立与山地林下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节水灌溉体系。实行防火通道建设与产业路建设相结合,推进林区“断头路建设”和重点区域道路工程建设。加大对林区防火、管护站点、有害生物防治等基础建设投入,加快完善林区基础设施。支持从事林下经济的企业建设规模化生产基地供电、供水、通讯等配套设施,允许企业利用林间空地建设必要的移动类设施、立体栽植设施、生产管护设施、生产资料库房和采集产品临时储藏室。依
30、托“一云一网一平台”,开展野外视频监控功能开发,加强对重点林区、重点部位的全天候监管。(四)农业投融资机制创新工程强化财政投入保障。地方政府要加大对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到2025年,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达到50%以上。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模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围绕推进现代农业设施建设,重点支持符合条件高标准农田、现代种业提升、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现代农业园区、智慧农业、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配套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利用好贵州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基金,通过担保、保险等增信分险和政府和资本合作(PPP),撬动更多金融资
31、本、社会资本投入山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金融产品创新。持续深化政银担、金特贷、金农贷、三变贷等试点,拓宽农业农村产权抵质押范围,稳步推广农村承包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林权质押等业务,积极探索应收账款、大型农机具、生物性资产、仓单、农业保单等抵质押融资业务。发挥好农业信贷担保作用,进一步创新担保产品,扩大担保覆盖面。深入推进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常态化服务,持续完善“政银担”合作机制。支持各类金融机构探索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中长期信贷模式。引导金融机构强化涉农信贷差异化管理,适当下放涉农信贷审批权限,简化贷款审批流程,实施差异化考核,提高开展涉农信贷业务的灵活性和积极性。积极
32、推广价格指数保险、气象指数保险、区域产量保险等涉农保险,逐步推进收入保险、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保险、“保险+期货”等试点。引导工商资本“上山下乡”。鼓励工商资本重点投向良种种苗繁育、高标准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等适合企业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持工商资本投资开展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允许工商资本在国有林场、森林公园等开展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的特许经营。探索工商资本下乡投资产权保护体制机制,营造法治化便利化基层营商环境,稳定工商资本下乡投资预期。围绕休闲农业与山地旅游、康养等领域,探索由村集体经济、工商资本等共同组建混合所有制公司,配套建立企业
33、依法依规使用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的市场风险损失免责机制。(五)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工程完善农村产权权能。落实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政策,总结提炼息烽县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经验。深化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加快实现“三变”改革行政村全覆盖,引导和鼓励农民、村集体将土地经营权、集体荒山、经营性建设用地等资源资产入股新型经营主体,广泛开展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股份合作。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权同价,按照用途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期设定与国有建设用地享有同样产权期限,签订出让合同并允许转让,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上的标准化厂房等颁发不
34、动产证并允许抵押贷款。积极探索抵押物托管、再流转、再入股、第三方托底回购等处置模式。深化林权林场改革。巩固集体林权改革前期成果,推行林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放活林地经营权、落实林木处置权、保障业主收益权,推行林地经营权登记制度。健全林权评估认证体系,建立林权管理服务中心、林权交易平台、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林业融资担保、林权收储等服务机构。推行“生态银行”机制,收储整合零散林木资源。创新集体林经营机制,鼓励社会资本以合作、入股等形式参与集体林区发展,鼓励发展家庭林场和股份合作林场。在保持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支持大型企业集团整合集体林资源,参与承包管护、森林经营、景观开发
35、、公共配套设施等市场化运营。深化重点生态区位人工商品林赎买改革,完善林业采伐权,实行采伐限额单项控制,取消木材生产计划制度。建立国有林场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和分配激励机制,开展国有林场场长任期森林资源考核和离任审计。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落实农村集体经济法人地位,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探索联合经营、委托经营等经营方式,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组建经济联合体,鼓励集体经济强村带弱村发展。加大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特色农业扶持力度,对特色农业项目优先予以扶持,优先安排特色农业发展需要的设施农用地、建设用地等用地指标。加强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示范社建设。探索开展农村集体混合经营试点示范,支持农村集
36、体经济组织与社会资本组建混合所有制经营实体。允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探索人才加入机制,鼓励推行设置职业经理人等市场化运行模式。继续实施国有企业“百企帮百村”、民营企业“千企兴千村”行动。六、 发展科技型农业,提升山地特色农业技术创新应用水平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面向重点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关键技术瓶颈,围绕农业全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把农业科技创新融入山地特色农业发展全过程全要素,着力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全面提升山地特色农业科技水平。(一)实施现代种业提升行动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健全种业科技创新链条,打好种业翻身仗,提高自育品种占有率,保障山地特色农业供种安全和品种质量。加强种质
37、资源保护利用。开展全省农业种质资源的全面普查、系统调查与抢救性收集,尽快摸清种质资源家底,完成第三次农作物普查与收集、畜禽种质资源普查及系统调查工作,完成第一次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加大珍稀、濒危、特有资源与特色地方品种收集力度,重点开展关岭猪、贵州白水牛等濒危农业种质资源抢救性保护和收集保存,实现应收尽收,应保尽保,确保种质资源不丧失;建立省级统筹、分工协作的农业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体系,分类组建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专家委员会,制定相应的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标准,对优异种质资源重要性状表型与基因型进行精准鉴定评价。构建分子指纹图谱库和资源表型数据库,加强高通量鉴定等先进技术应用,深度发掘有育种利用价
38、值、品质性状优异的标记基因和等位基因;统筹建设一批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和畜禽、水产种质资源保种场(区)和地方特色种质资源原生境保护区,加快补齐资源保存短板,提升种质资源的保存与共享能力。强化特色农业种质资源创新。制定特色品种中长期育种计划,强化育种技术、优良基因挖掘、育种材料创新等基础性研究,开展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新选育一批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作物和畜禽新品种。大力推动“换种工程”,加强种子(苗)生产轻简化、机械化、工厂化以及加工贮藏、质量检测、高产高效栽培、病虫害防控、品质测试等相关技术研究。推进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农作物种苗育种创新中心等种业科技研究平台建设,培育一批以特色地方品种开发为主
39、的专精特种业企业,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提升山地特色农业良种保供能力。继续推进大方天麻、湄潭茶叶、从江香猪、兴义矮脚鸡、长顺绿壳蛋鸡等国家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和管理,聚焦重点特色品种,新(扩)建良种繁育基地8个。加快推进集约化商品苗繁育基地建设,建设一批标准化、集约化、现代化的育苗工厂。加快新优品种展示推广基地建设,建成一批新品种展示基地。推进生产主体“看禾选种”,促进“农企对接”。推进种子市场观测点建设,加强种子供需信息的定点监测、定期采集、应急监测与信息发布,确保种子供种安全。(二)加强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围绕提升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科技赋能强农工程,完善山地特色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依托创新链延
40、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贯通供应链,走出一条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山地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式发展新路。推进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申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推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扩容提质,优化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创新高地。建立贵州山地特色和优势作物病虫害防控研究平台,健全动物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深入实施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实施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植物功效成分提取等重大科技项目,加快生物技术集成转化和产业化应用。完善山地特色农业协同创新体系。继续实施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产业技术体系项目,打造山地特色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升级版。围绕山地特色农业育种制种、产品精深加工
41、、冷藏保鲜、山地机械、农业数字化等重点领域,支持科研院所联合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共建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农(林)业科技实验示范基地,开展提质增效技术研发与应用,建立系列化、标准化、高质量的特色产业技术成果包。加大农业科技型企业扶持力度,新增培育涉农高新技术企业30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自主建立高水平研发机构,或与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组建高水平研发机构。 健全山地特色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推进农业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改革,系统梳理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需求,围绕重大任务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围绕农业科技前沿方向,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多技术领域集成创新,重点开展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
42、应用示范,突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完善高校和科研院所农业科技服务考核机制,将服务“三农”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作为学科评估、人才评价等各类评估评价和项目资助的重要依据。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乡村振兴智力服务。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基地。支持企业牵头搭建跨高校、科研院所和地区的资源整合与共享平台。(三)强化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健全山地特色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打通科研向产业转换最后一公里,推动科技成果落实到产业发展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健全山地特色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明确公益性职责,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以公益性服务机构为主体、多种成分共
43、同参与、相互补充的现代农技服务体系。强化基层农技队伍建设,加快解决“网破、线断、人散”问题,确保农技人员归队归位、专职专用。积极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服务组织等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强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绩效管理,实现全程全覆盖。创新山地特色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围绕农业优势重点产业,实行一个产业一个核心技术团队、一条科学发展路子、一套技术支撑方案,实现每个坝区和合作社技术团队全覆盖。构建“专家+农技人员+示范基地+示范主体+辐射带动户”的链式推广服务模式,推动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提高山地特色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加快农技推广
44、服务信息化步伐,全力推进农技推广在线服务,引导农技人员、专家教授等通过移动互联网工具、12316“三农”服务热线、12345政府服务热线等在线开展问题解答、咨询指导、互动交流、技术普及等服务。加强山地特色农业科技示范。推进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水城、播州、黄平)建设,打造全省山地特色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域和优质品种、绿色技术展示窗口。依托全省各类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山地特色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开展农技指导和培训服务。按照“选好一个、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原则,以示范效果好、辐射带动强的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种养大户、乡土专家等为重点,精准培育一批农业科技示范主体。资料来源:贵州省关于加快山地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