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心理学第五讲新教学教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心理学第五讲新教学教材.ppt(1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家庭教育心理学第五讲新5 夫妻向父母的过度 l孩子是人间最美的礼物,但他也是两个相爱男女所犯下的最美错误。l狗猫,生下来几个月就能生活自立,并且永远不会威胁到人的尊严。l孩子呢,他有漫长的成长期需要父母去扶持、操劳,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的成长期还有延长的趋势。同时,在他们刚刚懂了一点东西的时候,他们又会要求自己的权利,显示独立性,并且可能会威胁到父母的尊严。5.1 为什么要孩子?l医学的发展给当代人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选择机会:要不要孩子和什么时候要孩子。生理上原因已经几乎不再成为年轻的夫妻要不要孩子的理由,要孩子成了夫妻主动选择和计划的事。那么夫妻想要孩子的动机是什么呢?原因可能有很多,例
2、如,孩子给夫妻带来很多新的体验,使年轻人满足了自己父母的希望,等等。具体地说来,有如下一些原因,它们共同影响、共同作用,使得夫妻作出了自己的选择。为什么要孩子?l第一完成社会的期待l目前,生孩子是还是人类繁衍自身的最重要手段,从社会的一般期望来讲,作为夫妻,有了孩子才算“功德圆满”,自己也有一种成就感。传统的观点 类别有孩子的夫妻没有孩子的夫妻道德抚养孩子似乎是夫妻的一种道义上的责任。不要孩子似乎是在拒绝一种道义或宗教上的责任自然有孩子的家庭显得很自然没孩子的家庭显得不自然性能力有孩子是夫妻性能力的证明没有孩子似乎有暗示了性无能的可能性婚姻的价值孩子赋予了婚姻的意义,避免离婚,可能增加婚姻生活
3、的满意度没有孩子似乎降低婚姻的意义,增加了离婚的可能性,减低婚姻生活的满意度心理健康作父母显示了社会性的成熟和人格的稳定没有孩子似乎表明了社会性的不成熟和情绪的不稳定5.1 为什么要孩子?l第二两个人连接起来的感觉。l孩子是夫妻双方公同的创造,通过孩子夫妻双方感到自己溶合在一起了。他们不仅共同造就了孩子的生命,还要一起抚养孩子,一起教育孩子,总之,孩子是双方结合的结果,也给双方的结合创造了更多的机会。5.1 为什么要孩子?l第三生命有“后”的感觉l孩子带着自己的基因和影响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使脆弱、短暂的人体体会到生命的延续及永恒的意义,使为人父母者更能勇敢地面对生活。l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
4、为大。舜不告而取,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l父母的欢欣是秘而不宣的,他们的忧愁与畏惧亦是如此。他们的欢欣他们不能说,他们的忧惧他们也不肯说。子嗣使劳苦变甜,但是也使不幸更苦。他们增加人生底忧虑,但是他们减轻关于死亡的记忆。由生殖而传种是动物同有的。-培根5.1 为什么要孩子?l第四清楚的人生目标,感到自己被需要、有价值。l作了父母之后,夫妻成了爸爸、妈妈,成了孩子的保护人,孩子的需要成了父母的需要,父母必须保护、抚养、指导孩子,因此人生的目标更为实际和明确。l人们渴望生存,但人们更渴望被人需要,这种对生存价值的需要比生存本身更为有强烈。人是唯一会因为活着没有意义、失去生活目的而去自杀的物种
5、。被孩子需要是父母的一大快乐之一。5.1 为什么要孩子?l第五体验新的生活ll自己的孩子从降生到幼年,从幼儿园到中学,从青年到他们又成家,父母目睹着孩子这系列成长过程,心中时时会产生喜悦、惊奇或迷惑,从而产生了被赋予新的生命、又活了一次的感觉。这么近距离、这么长时间地观察另外一个人的生命,这是只有父母才有的机会和权力。5.1 为什么要孩子?l第六经济上的原因l中国有句老话,“养儿防老”,的确在过去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自然经济条件下,老人在自己失去劳动能力后主要依靠家庭,依靠孩子照顾自己。但是,在当今的城市中,“养儿防老”的观念基本上消失了,当代的城市父母都知道自己的老年主要时靠自己、政府和社会,对
6、孩子经济上对家长进行回馈的希望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了。相反,经济的原因成了很多夫妻不要孩子的理由,因在在城市抚养孩子不仅需要投入精力,而且还要花费大量的金钱。经济上的原因l中低等收入的父母和孩子之间往往有一种隐含的契约父母对孩子进行投资,孩子以赡养年迈的父母作为回报,这种契约不全靠社会制裁来得到执行父母和孩子都能因为这种契约而生活得更好一些。(家庭论)5.2 胎教l胎教:通过各种措施提高妊娠期母亲的心理健康水平,过一种平静愉快的生活。l大任之性端一诚庄,唯德之行。及其有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而生文王。文王生而明圣,大任教之一而识百,卒为周宗。君子谓大任为能胎教。(刘向,烈女传)l
7、周后妃任成王于身,立而不岐,坐而不羌(qiang),独处而不据,虽怒而不詈,胎教之谓也。(大戴礼记)生活事件的累计l生活中的压力是逐渐积累的。l为了评价生活事件的变化对个人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影响,Holmes和他的助手发展出了一个记分量表,来评价压力增加时人们的健康危险性。表14-5列出了他们的社会再适应评价量表(SRRS)。读者注意,生活事件的效果通过生活变化指数(LCUs,分配给每种生活事件的分值)表达出来。l在使用这个量表时,要求把个人去年一年所有的生活事件的生活变化指数加起来,把总数跟下面的标准进行比较。生活危机l0-150:没有明显的问题l155-199:轻微的生活危机(疾病的概率为3
8、3%)l200-299:中度的生活危机(疾病的概率为50%)l300或300以上:严重的生活危机(疾病的概率为80%)ll根据Holmes的观点,当一个人的生活变化指数总分超过300点时,那么这个人在近期内就会感到很焦虑,患病或出事故的概率很高。孕妇需要特别的帮助l根据下面的社会再适应量表的具体项目可以看出,与怀孕有关的压力事件就有8项之多(加星号的项目),生活变化指数累计高达238,属于中度的生活危机,身心疾病的患病率达到50%,这一危机事件须要夫妻双方的高度重视,及有关的亲戚、朋友和各种社会服务机构的热情帮助才能顺利度过。生活事件量表l1配偶死亡100l2离婚73l3夫妻分居65l4囚禁6
9、3l5亲密家庭成员的死亡63l6受伤或生病53l7结婚50l8失业47l9婚姻调解45l10退休45l11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变化44l12怀孕40生活事件量表l13性行为困难39l14新家庭成员的到来39l15事业重新调整39l16经济状况的变化36l17亲密朋友的死亡37l18工作种类的调整36l19跟配偶争吵次数的变化35l20为了大宗买卖而进行贷款或抵押31l21贷款或抵押的结清30l22工作责任的变化29生活事件量表l23孩子离家29l24法律上的麻烦29l25卓越的个人成就28l26配偶开始或停止工作26l27学期开始或结束26l28生活条件的变化25l29个人习惯的改变24l30与
10、老板有麻烦23l31工作时间或条件的变化20生活事件量表l32居住地的变化20l33学校的变化20l34娱乐的变化19l35教堂活动的变化19l36社会活动的变化18l37两万美元以下的贷款17l38睡眠习惯的变化16l39经常住在一起的家人数目的改变15l40吃饭习惯的变化15l41假期13l42圣诞节12l43小小的违法行为11怀孕相关生活变化指数l12怀孕40l13性行为困难39l16经济状况的变化36l22工作责任的变化29l29个人习惯的改变24l31工作时间或条件的变化20l34娱乐的变化19l36社会活动的变化18l40吃饭习惯的变化15l生活变化指数累计高达240,属于中度的生
11、活危机,身心疾病的患病率达到50%,这一危机事件须要夫妻双方的高度重视,及有关的亲戚、朋友和各种社会服务机构的热情帮助才能顺利度过。胎教措施l1丈夫及周围人的细心照顾,减轻孕妇的心理压力。l2孕妇自己的心理调节,如听一些舒缓轻松的音乐、干一些自己喜欢的轻松的事情,如散步等,保持愉快、轻松的心态。l3戒除不良习惯,如抽烟、喝酒、熬夜等。l4不接触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不接触放射性物质等。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l新生儿:出生后第一个月l婴儿期:一个月到第一年l先学前期:1-3岁,学步儿阶段l学前期:3-6,7岁,童年初期l学龄初期:6,7-12,13岁,童年中期l少年期:12,13-14,15岁,童年
12、晚期l青年早期:14,15-17,18岁。6 新生儿阶段(一个月之内)l这是一个忙得人扬马翻的阶段。婴儿的母亲在从分娩中康复,新生儿从分娩创伤中恢复,其他的家人在忙乱中适应。l新生儿的任务:适应子官外的环境。宫内温暖的羊水,舒服的环境,充足供应的脐带,而分娩是这一切全不中断,必须有一番艰苦的适应,婴儿才能安然的生存下来,这些适应包括:呼吸、体温的维持,开动本能的吮吸反应,启动消化功能等等。l所以有人认为这是人生遭到的一次最重大的打击。是一个从王子到平民的降级。6.1 新生儿的社会性反应l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生来就对人敏感。研究表明,出生刚一天的新生儿听到别的乳儿哭时,自己也会同情地哭起来,但是
13、,播放人工合成的哭声,新生儿则不会对之作出哭声的回应(当然,要是把他们吓着了,可能也会哭起来)。出生不到一周的新生儿,就会主动寻找并特别专注地注视大人的眼睛,并能够模仿大人的表情。当成人向这些孩子眨眼、吐舌头,新生儿就会模仿并做出这些动作。新生儿对语言的反应l美国还进行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表明新生儿会跟随成人说话的节奏活动自己的身体。在研究中,给刚出生12-24小时的孩子播放这样的录音,有意义的英语、有意思的汉语、无意义的音节和纯粹的噪音,结果发现,这些刚出声的美国新生儿会随者英语或汉语节奏的变化,活动身体,而无意义的音节和噪音则不能引起相应的反应;用人对孩子发出这样的声音,结果也一样,有意义的
14、语言会引发孩子按照语言的节奏进行活动,而无意义的声音则没有这种效果。可以肯定的是,那些进行上述实验的刚出生的美国孩子是不懂英语和汉语的,但是他们反应表明,他们能从音调中区分出那些是有意义的,那些是没有的意义的。对母亲的反映模式阶段l有研究发现,出生6到10天的新生儿就能把头专向粘有母亲乳汁的乳罩,这表明这么大的新生儿已能辩别母亲的气味。出生两个星期的孩子,如果一个陌生人和母亲同时出现在他眼前,新生儿会更多地注视母亲。l总之,现代的很多研究发现都证实,新生儿对人类,对具有社会意义的声因,对抚养他的母亲,会进行特殊的注意,发出特殊的发应。l这些反应从生存意义上讲,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如果一个新生儿对
15、成人的任何东西都没有反应,无论母亲做什么对他没有感觉或没有反应,那么抚养者或母亲可能会感到沮丧,并会最终减少跟这样的孩子的接触。6.2 新生儿的个体差异 l从一出生起,不同孩子的行为差异就非常大,而孩子的不同行为方式又会影响到母亲对孩子的反应。AnnelieseKorner曾经研究过刚出生4天的新生儿的行为,发现他们在以下5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1)自发的啼哭的频率和持续时间;(2)被安抚和平息的难度;(3)对抚养者身体上的配合程度;(4)自发的口腔动作或发声行为;(5)通过口腔动作或发声来得到安慰。新生儿和乳儿在这方面的差异会极大地影响母亲或抚养者对待孩子的方式,从而影响到孩子本身的需要得
16、到满足的程度。循环l那些经常哭并且不容易平息的孩子,那些被抱起来后身体挣扎和僵硬的孩子,那些不会通过嘬手指和咿咿呀呀来自我安慰的孩子,往往会给第一次当母亲的人带来很多困扰,消耗母亲或抚养者更多的精力,使他们更加疲惫,从而对孩子的照顾更加不周到,对自己照顾孩子的能力更加失去信心;而那些不经常哭,对母亲的拥抱比较配合、会自我安慰的孩子则可能让母亲更加自信,对孩子的照顾也更为尽心。6.3 新生儿的养育措施 l1事前的精神准备,夫妻双方在孩子诞生前的一两个月就孩子出生后带来的变化,了解新生儿的一般需要和活动规律,掌握照料新生儿的一些基本方法,如如何为孩子洗澡,如何抱新生儿等,这样不至于在孩子出生后手足
17、无措。l2丈夫要通过请假或其它手段,保证每天用一定的时间跟妻子、孩子接触,为妻子提供人力和心理上的支持,分担妻子巨大的心理压力。l3丈夫与妻子等抚养者应观察新生儿的特点,根据新生儿的反应速度、适应性的强弱采用不同的方法,使新生儿的生物节律逐渐适应成人的生活,如白天清醒的时间多一点,晚上睡的时间多一点。6.3 新生儿的养育措施l4建立社会支持系统。例如,请产妇的母亲或婆婆帮助照料孩子和产妇,提供指导和帮助;跟妇产医院或保健院建立固定联系,定期请医生上门或者到医院去检查和指导;产妇的同学、朋友或同事经常上门沟通信息,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和安慰。l总之,新生儿的诞生对年轻夫妻来说不仅仅只是一种初为人父母
18、的欣喜,它更是一种严重的生活危机,它不仅需要夫妇双方鼓起勇气、调动情感、运用智慧来应付,也需要社会各有关方面的支持。7 婴儿期 l弗洛伊德:口腔期l皮亚杰:感觉运动阶段之一部分l艾利克森:基本信任对不信任l婴儿的三大任务:在母亲的爱护下吃、睡、玩7.2 家人或母亲的爱护l艾立克森认为婴儿期最主要的心理社会发展任务就是建立基本的信任感,而婴儿的信任感最主要的是来自他与母亲的关系。l以喂食为例。假设你要给婴儿喂一些流质食物。你用什么方法喂他?喂食方式l一位母亲也许小心地等婴儿口张开后才将勺子慢慢地送进孩子的嘴里。每当添加新的食物时,一些父母会从婴儿的反应来领会他们的暗示。如果婴儿做怪相或吐出食物,
19、他们也许先换另一种食物,稍后再喂原来那种食物。如果这种尝试仍然行不通,他们也许会暂时把那一勺食物放一边,等下一次再试。但是另一些父母也许会因此而发动一场战争,要强给婴儿灌下去。喂食方式l当你试图鼓励孩子去尝一种新的食物,或者让他从杯子里喝水时,如果孩子反抗,并表现出恼怒,这是说明他还没有准备好。那么你就只好停下来了。不要强令婴儿干他所不喜欢或感到恼火的事。允许他慢慢适应,但要仔细观察他的能力变化,以便在适当时候,再让他尝试新的行为。喂食与依恋l玛丽安斯沃斯和SM贝尔两位心理学家根据母亲喂孩子的方式把母亲划分为两大类:敏感的喂食者和不敏感的喂食者。l他们想弄明白的是:如果他们了解到一个母亲在最初
20、的三个月以什么方式喂婴儿,是否能预测到一岁的时候,婴儿以什么方式依恋自己的母亲?安全依恋l属于敏感喂食者的母亲在孩子一岁的时候,很可能已经与孩子形成了稳定的依恋关系。这些幼儿在陌生的实验者面前,把母亲当成自己进行各种试探性活动的后方。当母亲离开实验房间后,他们表现出明显的思恋母亲的特征,如不时地看母亲离开的那个门口等。非敏感性喂食l属于非敏感喂食者的母亲很可能与婴儿形成相对淡漠的依恋关系。这些婴儿中的一部分显示出一种“回避型依恋”。他们常常忽视自己的母亲,正像容易从陌生人处得到安慰一样。母亲对于他们来说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另一些婴儿则显示出一种“抗拒型依恋”。在面对陌生人时,他们很难将母亲视
21、为自己进行探险活动时的后方,一旦母亲离开房间,他们会变得高兴起来。可爱(或麻烦)的婴儿是怎么产生的?l杜拉德斯特顿、罗伯特侯甘和玛丽S安斯沃斯1971l1敏感迟钝l毋亲如何细心协调婴儿发出的信号和信息?她能否从婴儿的视角看问题?她是否更多的以自己的内部需要而不是以孩子的信号来调整她自己的愿望、情绪以及行动?l2接受拒绝l母亲在多大程度上接受孩子的“婴儿气行为”,包括那些让她感到不愉快的事情?她在多大程度上能接受照看孩子的责任而不抱怨自己的行动被限制了?l3合作干涉l为了尽可能不干预和约束孩子,母亲能在多大程度上通过改变环境和自己的日程来避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她能创造条件让婴儿愉快地接受自
22、己的要求吗?她是否能将自己的婴儿看作一个独立的人,她是否会不考虑孩子的情绪、愿望或正在进行中的活动而武断地干涉孩子?如何抚育婴儿l1)让婴儿身体舒服l2)给婴儿提供刺激l3)过一种让婴儿可预期的生活l4)给婴儿建立规矩1让婴儿身体舒服l父母要关心婴儿的生理需要,让他吃好、穿好、洗好澡、及时换尿布等等。但是另一方面,同样重要的是也要关心他的情感需要。这就意味着,他哭的时候抱抱他;他不高兴或发火的时候安慰他;而且还要冲他微笑,同他说话。2 给婴儿提供刺激l1)色彩鲜艳的卡片、小汽车和球之类玩具可提供视觉刺激;钟、铃、音乐盒、录音带之类可以刺激其听觉,硬木、橡胶等无毒材料做成的可以含在嘴里的玩具可以
23、刺激婴儿的口腔,并帮助他探索物体的硬度、形状和味道。这样的玩具能鼓励婴儿去探索、去证服环境,也有助于建立其创造性思考技巧。而这一技巧可能会使他受益终生。2 给婴儿提供刺激l2)健康、活跃的婴儿对你的搂抱、谈话、唱歌都有反应。在有很多与人的交流和大量刺激的情形下,他们会迅速成长。做父母的职责就是要保证婴儿生活的环境有趣、有刺激,并且同他的发育水平相吻合。但是在第一年里,除了教他几个新词、新活动、新任务、新游戏之外,还有更多的事要做。你可以通过设计一个安全而具有挑战性的环境来刺激他的成长。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环境就是这样一个环境:你的孩子尽力同周围的环境熟识,并且有机会让他四处移动来探索他自己的世界。
24、3 父母自己过一种让婴儿可预期的生活l孩子不论年龄多大,父母行事前后一致是极为重要的,但这一切必须从婴儿期开始。你能否树立自己的权威会影响孩子的安全感。当孩子意识到父母会满足自己的要求时,前后一致就会得到孩子的信任。你行为一致可以帮助孩子树立安全感。l要想行事一致,父母必须天天以可预见的方式对孩子作出反应。举例来说,这可能意味着每天吃饭、洗澡和玩游戏的时间大致相同。这也意味着你的心绪不能大起大落。4 给婴儿建立规矩l婴儿期的后期,你也要树立自己的权威形象,因为这关系着你的孩子开始学习规矩和限制的程度。当他的行为越规时,你必须让他知道你的期望是什么,以及什么才是可以允许的行为。在这一年龄段,你要
25、温和地处理此事。l例如,当他拉扯你的眼镜时,或者拧你的鼻子时,如果你不想让他把你的眼睛或鼻子当做当然的玩具,你可以说“不”,并温和地把他的手从眼镜上拿开,以让他知道什么事是不允许干的。8 先学前期(1-3)学步儿阶段l弗洛伊德:肛门期l皮亚杰:感知运动智力期和综合时期;前运算阶段l熟练地运用获得的感知觉;能够利用头脑中的表象进行一些思维活动。l艾利克森:自主对羞怯和疑虑1-3岁教养重点l发展主动性l发展自我认识l达成身体的控制l发展沟通技巧l学习表达及控制情绪8.1 发展主动性l这个时期的幼儿的天性就是不断的发现:发现他自己,发现他的家庭及每个家人,而且开始发现门外是一个宽广的世界。最令父母感
26、到麻烦的是,幼儿的行为在在都想证明自己是与父母不同的独立个体。l在孩子发展其主动感的过程中,他会表现得很坚持而顽固,而又很不一致。l试著在争取主动的地位,不必老是听别人的,受别人(尤其是父母)的控制。发展独立性l第一年结束的时候,被爱呵护的婴儿首次建立了他们稳定的人际关系。现在,他们准备跨出迈向独立的重要一步。他们开始学习走路。他们进入学步时期。学习走路带来两个戏剧性的结果。l1真正的探索开始了。初学走路的孩子有探究事物的强烈冲动。他们喜欢拉开抽屉,打开盒子和壁橱。他们喜欢翻遍所有他们能找到的感兴趣的东西将收拾好的东西统统倒出来。所有的这些行为也许让父母感到很头疼,但他们却觉得很得意。l2独立
27、能力的产生。和新生儿时期相比,学步的孩子有更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能更多的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们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8.1 发展主动性l主动感的发展也与一些生理发展相配合,包括学习走路、自己喂食、控制大小便等等。此外还有一些发展任务是由父母教给他的,例如,自己穿脱衣物、不黏着母亲、跟别人一起玩、以及做一些动作、陪父母做简单家务等等。8.2 发展自我认识l这个时期的自我认识的过程包括两个因素:l(1)自己与物质环境;l(2)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人与自然l从婴儿时期的只会爬行,到幼儿时期开始走路,对孩子来说虽只是跨出一小步,对其整个人生来说却是迈出一大步,因为从此他的活动空间扩大了,可以探索的事物就更
28、多了。皮亚杰认为孩子是世界上最自然的科学家,以其好奇心去发现并验证环境中的事物。l他们从操纵物体中认识自我他又发现他居然可以用自己的力气来他又发现他居然可以用自己的力气来“控制控制”,敲击的音,敲击的音量,也会很兴奋,乐此不疲,虽然大人听起来觉得很刺耳。量,也会很兴奋,乐此不疲,虽然大人听起来觉得很刺耳。创造安全的环境l就算父母很体谅孩子的发展需要,愿意忍受这段吵闹和混乱的时期,最大的顾虑是安全,因此往往明知探索是孩子所需要的,而又是必然的,仍不能让他自由的去探索。事实上,“限制”或“监视”可能不是最好的办法,在三岁以前,把周遭环境中的不安全的地方改善一下,提供给孩子一个安全的环境。人与人l人
29、与母亲l人与父亲如何跟两三岁的孩子说再见?l对于两三岁的孩子来说,与父母,尤其是经常照顾自己的母亲的分离,不管是分钟,还是一天,都是一种难以忍受的焦虑情景,但是,父母上班、会见朋友等行为是不能时时刻刻都带着孩子的,如何克服孩子的这种焦虑,如何跟孩子说再见呢?下面的方法可以减弱孩子的焦虑感。事先找好照看孩子的人或地方l两三岁的孩子是需要人照顾的,所以不能把他们单独放在一个地方,一定要事先找好照看孩子的人。这个人必须是孩子已经认识并且喜欢的人。当然也应该是父母自己可信赖的人。如果你要把孩子放在别人家或托儿所,最好在这之前要带孩子在那里玩上几次,不再觉得陌生。走得堂堂正正l在你离开前一刻钟左右,不妨
30、告诉孩子:呆会儿你要离开。一般不要偷偷走开,当面跟孩子说完再见然后再走。不要刻意抑制孩子的情绪。在父母要离开自己时,孩子难受、哭闹都是正常的,不要在这时责备孩子。但是也不要为孩子的眼泪打动而改变了要走的决定,或花很长的时间安慰他;如果父母这样做了,孩子尝到哭闹的甜头,他就会变本加利,父母大概再也不能轻易离开家门了。可以安慰、不能贿赂l如果孩子对你的离开非常不安,可以用一些常规的物品安慰孩子,如帮他拿下一个他非常爱玩的玩具,或者留下你不用的手包、照片等,在他拿着这些熟悉的妈妈用的东西的时候,心里会有一种安全感。但是如果孩子这时提出什么要求,如要给他买玩具什么的,不能随口答应,如果这是答应孩子,等
31、于是贿赂孩子,既不利于孩子认识到亲子之间的分离是正常现象这一实事,孩子也会借此要挟。主动参与、按时回来l在离开时,最好让孩子也主动参予,如让孩子帮你递一下包、外套等;让孩子给你挥挥手,说再见等。通过这些行为让孩子产生参与感和成就感。l要出门时,告诉孩子回来的时间。如“时针到六时,妈妈就回来了”。并且在第一次与孩子分手后,回来时千万不能迟到,就在孩子习惯后,也一般不要在接孩子时迟到,实在不得已也最好打电话通知一下。在回来后,见到孩子也要兴高采烈地对孩子说:“妈妈回来了,又见到乖宝宝了”,并亲热地抱抱他,让孩子知道你也非常想见他。与父母分离是正常的事l通过上述这些步骤,既让孩子了解父母离开是正常的
32、事,但是父母不会把孩子扔下不管,同时也非常想见到孩子,这样孩子就会有安全感了,也会慢慢适应每天必须的分离。与母亲分离的能力l如何与两三岁的孩子说再见?l事先找好照看孩子的人或地方l走得堂堂正正l可以安慰、不能贿赂l主动参与、按时回来l与父母分离是正常的事父亲的参与l父亲的参与有助於幼儿与母亲分离,此时幼儿逐渐在身体上较独立,父亲也较“英雄有用武之地”,他可以带孩子去散步、去动物园。幼儿与父亲的关系若良好,一方面可使幼儿不致过分依赖母亲,另方面对幼儿的心理及社会发展均很重要。父子父女关系有时需母亲的协助,一旦父亲与子女建立了互信,子女再学习信任他人就容易多了。8.3控制自己的身体l幼儿时期的生理
33、发展主要的是透过游戏,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大肌肉和小肌肉的发展,大肌肉的发展是由走到胞、跳、攀爬、单脚跳,小肌肉的发展则使幼儿能翻书页、玩小积木和组合玩具、握第、画图,到了三、四岁,幼儿更喜欢这种操作技巧,如拿剪刀剪东西、手指画、串珠游戏、木工等等。8.3 身体的控制l大小便的训练大概在两岁到两岁半之间开始,这不是容易的事,但父母从孩子的行动上可以得到一些暗示,当他想大小便时,表情总有些不同,有时是在吃过东西後,由於肠胃蠕动,比较会想大小便。l有警觉的父母若仔细观察,就会注意到,而能把握正确的时机为幼儿准备好便盆,慢漫的培养他大小便的良好习惯。l刚开始有些幼儿可能会显得不太合作,有时可能是因为当父
34、母训练的方法不太一致,使他无所适从;有时则是因为当他做对了,缺乏父母的鼓励;有些幼儿明明知道应该如何,但往往贪玩而随地或随时大小便;有时父母会很愤怒,反而引起幼儿的罪恶感。8.4 发展言语能力l社会化过程中最主要的工具是语言,沟通技巧的发展建立在幼儿对语言的有效使用。在婴儿时期,孩子喜欢听人讲话,有时自己也试著发出一些声音。幼儿期沟通技巧的发展包括:1)建立语汇;2)练习发音;3)将字串成句子。l语言与行为配合l父母与孩子的对话,父母对孩子的言语要求对孩子沟通技巧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因为孩子需了解别人的期望,才会学到合宜的行为,才会被人接纳。父母要有耐心,如果孩子没听懂,可以重覆或用不同的说法,
35、说到他懂了为止。l皮亚杰认为这个年纪的孩子将自己视为宇宙的中心,谈话时也多以“宝宝”、“妞妞”“我”、“我的”为主,父母会发现:要跟他沟通真不容易,幼儿只想自己,不能了解父母的立场及看法,有时跟他讲理或争论并没有用,当他不肯接受父母的解释时,父母须强制规定,也许可以使他容易了解父母的要求。8.5 学习表达及控制情绪 l幼儿的情绪通常比较单纯而明显,事实上,也来得急去得快,常在父母还来不及处理,或才想出对付他的办法时,幼儿已经“事过境迁”了,使得父母自讨没趣。l愤怒是幼儿较普遍的情绪,而且是以负面的行为表现,如抗拒、不合作、发脾气哭闹等。惧怕也是幼儿常有的情绪,他怕幻想中的魔鬼、怕黑暗、怕痛、怕
36、恶梦,尤其想像力的发展更是幼儿惧怕的主因。害怕的来源有些是从成人或姊妹中来的,还有电视节目、故事书、鬼怪图片等等。8.5 学习表达及控制情绪l如何让幼儿能学习以合理的方式表达他的情绪,是父母的一大难题,通常父母知道孩子在生气、害怕、或嫉妒时,总会设法阻止,有的父母会跟幼儿解释、讲道理,希望他明白为什么不可以。l自我认识8.5 学习表达及控制情绪l有效方法:接受并承认孩子的感受和情绪。父母对幼儿的情绪表达的反应会影响他的主动感,如果父母的反应使幼儿觉得表达情绪是错的,他可能会感到羞愧、怀疑。其实情绪本身是健康的,表达情绪也是应该而且必须的,只是表达的方式有待学习、改善。l父母的榜样也是最主要的“
37、身教”,是幼儿最主要的模仿对象,如果父母缺乏自省自觉,不能接受自己的感觉和情绪,不能分清感觉、情绪和行为的关系,会使幼儿迷惑混淆。HOMEl环境测量的家庭观察(HOME)l(适合刚出生到3岁儿童)l观察项目种类:l1 母亲的情绪和言语反应l2 避免限制和体罚l3 家居环境的组织l4 提供合适的玩具l5 母亲与孩子的关联l6 日常刺激的丰富性HOMEl一母亲的情绪和言语反应l1 在访问期间,母亲至少两次自发地对孩子说话。l2 母亲对孩子的声音进行言语反应l3 在访问期间,母亲告诉孩子一些物体的名称,或者有意用一种“教”的方式说一些人或物体的名称。l4 母亲的声音明确、清晰,能够听得见。l5 母亲
38、与观察者主动沟通:问问题或进行一些自发的评价l6 母亲的言语表达轻松、自然,说话的长度适宜(不只是进行一些非常简短的回答)l7 母亲允许孩子偶尔“胡闹”一番。HOMEl一母亲的情绪和言语反应l8 在访问期间,母亲自发地表扬孩子(的个性或行为)两次或两次一上。l9 在跟孩子讲话,或者谈到孩子时,母亲的声音透露出一种积极的情绪。l10 在访问期间,母亲至少拥抱或者亲吻孩子一次。l11 在访问者表扬孩子时,母亲表现出一种积极的情绪反应。HOMEl二避免限制和体罚 l12 在访问期间母亲没有向孩子喊叫。l13 母亲不向孩子表达口头的烦恼或敌意。l14 在访问期间母亲从不打孩子。l15上一周母亲只有一次
39、或一次也没有在肉体上惩罚孩子。l16 在访问期间母亲从不责备或羞辱孩子。l17 在访问期间干涉或者限制孩子的行动不超过三次。l18至少有十本书放在房间显眼、顺手的地方。l19 养有一只宠物。HOMEl三家居环境的组织l20 如果母亲不在家,至少有三个相对固定的人中的一个来照看孩子。l21 每周至少一次有人带孩子去杂货店。l22 每周孩子至少到户外四次。l23 孩子定期去医疗机构或者看医生。l24 孩子有固定的场所来放置自己的玩具或“宝贝”。l25 孩子玩耍的地方看起来很安全或者没有危险。HOMEl四提供合适的玩具l26 孩子有一些促进肌肉活动的玩具或设施。l27 孩子有一些能够推或者拉的玩具。
40、l28 有轻便婴儿车、学步器(扶车)、童车、踏板车或三轮自行车。l29 在访问期间母亲为孩子提供玩具或者提供有兴趣的活动。l30 家里有符合儿童年龄的学习设备:可爱的玩具、角色扮演的玩具(橱具、劳动工具玩具等)。HOMEl四提供合适的玩具l31家里有符合儿童年龄的学习设备:小汽车、桌子、椅子、幼儿椅(前面有挡板或小桌板)、彩笔。l32 家里有手眼协调玩具:能插入和拔出插板、七巧板、魔方等整体协调玩具、念珠。l33 家里有允许重新构建手眼协调玩具:镶嵌玩具、积木、建筑玩具。l34 家里文学艺术和音乐类玩具。HOMEl五母亲与孩子的关联l35 孩子处在母亲的视野内,母亲经常看孩子。l36 母亲在做
41、自己的事时,会跟孩子谈话。l37 母亲有意识地鼓励孩子做一些相对孩子的超前的事情。l38 母亲按照自己的观点发明一些孩子的“玩具”。l39 母亲给孩子的活动或游戏提供时间限制。l40 母亲给孩子一些能够促进孩子发展新技能的玩具。HOMEl六日常刺激的丰富性l41 父亲每天都参与孩子的抚养与照料。l42 每周母亲至少给孩子读三次故事。l43 每周孩子至少与父母共进一餐饭。l44 父母带孩子去访问亲戚朋友,或者有亲戚朋友到家里来。l45 孩子至少有三本属于自己的书。8.3 父母应该怎么对待学步儿?l1)让孩子尽量安全地区摸索8.3 父母应该怎么对待学步儿l2)设定规则,孩子对不端行为承担合理的后果
42、l教给孩子规则时,明确性也很重要。不要仅仅只是说“不”,而要对规则作出具体陈述,并陈述规则的理由。l逻辑结果:与行为有关、对孩子合理、对大人合理。8.6 父母应该怎么对待学步儿?l3)使用替换法,转换注意力l尊重孩子的另一种途径是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能做的同时,告诉他们什么是能做的。通过这种办法来教给孩子另一种可接受的办法。如果一个学步的孩子在墙上乱画,你可以说:“不,不要在墙上画(规则)。会把墙弄脏的(规则的理由)。”但不要在此停下来,要给孩子一些纸,并对他说:“给,你可以在纸上写。”l提供能吸引孩子注意力的另一事物。“不,你不能拿那把刀,瞧这些大壶和盘子!”或者翻开一本孩子喜欢的故事书,开始提
43、问:“嗨,这家伙在干什么?”“这儿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提问或许引起他们的兴趣。8.6 父母应该怎么对待学步儿?l4)提供选择:给孩子提供选择的机会,给他们一个选择空间。增加其主动性。l不肯牵着父母的手过马路的两岁半的孩子,看看怎样可以和平解决冲突。l在一个十字路口,母亲正要拉住孩子过马路,像往常一样,孩子进行了反抗。但是这一次,当她从母亲紧握看的手中挣脱出来后,她伸出了另一只手。“这儿,”她说,“拉这只手。”l从这以后,父母没忘让孩子自己来选择:“嗨,孩子,现在我必须牵着你的手。你喜欢我牵哪一只是这一只,还是那一只?”4)提供选择l朝三暮四l前运算阶段:具体形象性;不可逆性;刻板性l假如你两
44、岁半女儿不肯穿衣服,你可以说:“你是先穿上衣,还是先穿裤子?”l假如你正拜访一位朋友,到该告辞的时候了,而你一岁半的儿子玩兴正浓,他说:“不回家!”你抱起他,他开始大叫:放我下来!放我下来!”你可以说:“你想要我抱着,还是让我拉着?”8.6 父母应该怎么对待学步儿?l5)强化受欢迎的行为,尽可能忽略不恰当的行为l用蜂蜜捉苍蝇比用醋捉得多。l鼓励孩子的正面行为也有利于巩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良好关系。l对一些危害不大的负面行为,如孩子发脾气了,你可以完全不理睬他。转过身去,忙你自己的事情,拿起一本杂志开始阅读,或者仅仅是走出房间。如果每次孩子开始做蠢事时,你都这么做,他也许很快就停止发脾气了。8.6
45、 父母应该怎么对待学步儿?l6)讲故事l年龄小的孩子喜欢听一些以他们为主要人物、稍加改编的简单的故事。l心理学家的教子故事:l两岁的孩子马修参加狂欢节不愿意离开,父亲一边抱着他往回走,一边讲:6)讲故事l从前,有个小孩名叫马修巴巴拉。他喜欢参加狂欢节,喜欢乘船。于是,有一天,他的爸爸妈妈带他去小镇参加狂欢节。他骑旋转木马,坐船,乘飞机,参加快乐房子之旅等等。但是,当爸爸巴巴拉说“到回家的时间了”的时候,马修巴巴拉并不想回去。他说:“爸爸,求求你,我能不能再坐一次飞机?”爸爸说:“我知道你非常想再坐一次飞机,马修,但现在是回家的时间了。时候已经不早了,而且妈妈和我都累了。”马修巴巴拉感到非常伤心
46、。他哭起来,大滴的眼泪滚过脸颊和下巴。爸爸抱起他,搂在怀里,并将他放进汽车。马修将头靠在父亲的扇膀上,他觉得越来越困在梦中,狂欢节又来到了镇上。6)讲故事l因为我试图对马修在那一刻的感受有所反映,所以我的故事总是围绕着孩子的经历或类似的某一件事情来讲。l我发现像这样的故事散发着一种能使人平静下来的魅力这种魅力一直持续到马修大约5岁的时候。那时他宣布:“我再也不想听马修巴巴拉的故事了!”他看了我一眼,好像在说:“爸爸,我知道你在做什么。你不要指望用老一套的马修巴巴拉故事糊弄我了!”l这个例子说明,适用于某一发展阶段的方法,却并不一定适用于稍后情况更复杂的发展阶段。8.6 父母应该怎么对待学步儿?
47、l7)将规则编成压韵的儿歌l小孩子喜欢有韵律的语言,所以你对孩子的期待可以转化成类似儿歌的规定,这样他们就能更好地领会并遵守它们。另外,把规定变成押韵的儿歌并不是太难。例如:l听故事,不讲话,好孩子,快坐下。l玩具满地扔,爸妈好心疼,玩具收起来,爸妈笑起来。l宝宝爱卫生,脸蛋真干净;饭前先洗手,保证少生病8.3 父母应该怎么对待学步儿?l1)让孩子尽量安全地区摸索l2)设定界限,让孩子对不端行为承担合理的后果l3)使用替换法,转换注意力l4)提供选择l5)强化受欢迎的行为,尽可能忽略不恰当的行为l6)讲故事l7)将规则编成压韵的儿歌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l新生儿:出生后第一个月l婴儿期:一个月到第
48、一年l先学前期:1-3岁,学步儿阶段l学前期:3-6,7岁,童年初期l学龄初期:6,7-12,13岁,童年中期l少年期:12,13-14,15岁,童年晚期l青年早期:14,15-17,18岁。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l新生儿:出生后第一个月l婴儿期:一个月到第一年l先学前期:1-3岁,学步儿阶段l学前期:3-6,7岁,童年初期,幼儿期l学龄初期:6,7-12,13岁,童年中期l少年期:12,13-14,15岁,童年晚期l青年早期:14,15-17,18岁。9 幼儿期的家庭教育l9.1关于幼儿期的基本理论l弗洛伊德l皮亚杰l艾利克森l里克纳弗洛伊德l3-5岁:性蕾期l性器官是儿童获得快乐的一个中心。恋
49、父情结和恋母情结l儿童开始认同父母的价值观,超我(道德自我)逐渐形成和发展,形成与年龄、性别相适应的许多人格特征。性教育l三岁的女孩问父母:l为什么男孩子有阴茎,而女孩子没有?l答案:l1)是啊,所以做女孩子比较吃亏。l2)没有就没有啦,别这么多事。l3)因为男孩子生下来就跟女孩子不一样。告诉你,女孩子有子宫,男孩子就没有。皮亚杰l认知:前运算阶段l特点:具体形象性;不可逆性;刻板性l道德认知:l前道德阶段:4-5岁以前。自我中心,行为完全受结果支配。l他律道德阶段:4,5-8,9岁。遵守规范,重视违反规则的事实与结果,不考虑意向。艾利克森l主动对内疚(3-5岁)l儿童活动更为灵巧,语言更为精
50、练,想象更为生动。开始出现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幻想。如果父母肯定儿童的主动行为和想象,儿童就会获得主动性;如果父母经常讥笑和限制儿童的主动行为与想象,儿童就会缺乏主动性,形成内疚。如果危机得到解决,儿童就会主动性,行为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如果危机没有得到解决,儿童就会形成自卑感。柯尔伯格l前习俗水平:大约在学前至小学低年级。又分为两个阶段。l1惩罚与服从阶段:根据行动的有形结果判定行为的好坏,凡不受惩罚的行为、服从权威的行为都被看成对的。(幼儿)l2工具性的享乐主义:正确的行为就是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行为。你对我好,我对你好,互惠互利,具有即时性和功利性。(小学低年级)幼儿阶段的突出特征l一个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