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一上语文《语文园地四》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59082990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5.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一上语文《语文园地四》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一上语文《语文园地四》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一上语文《语文园地四》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一上语文《语文园地四》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语文园地四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一、教学目标(一)能借助拼音读名言,把名言读正确;能背诵名言,了解意思,初步培养珍惜时间的意识。(二)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花生生长的常识,感受大自然事物的神奇。(三)分享和大人一起读小松鼠找花生的收获;能学习课堂上演一演的读书形式,回家进行表演。二、教学准备学生准备:与大人一起读一读小松鼠找花生。三、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师生玩对子歌的拍手游戏。对子歌上对下,大对小。正对反,女对男。前对后,开对关。(一)日积月累1.导入。(1)师生一起拍手,玩对子歌的拍手游戏。选一选读书的好时间:早晨、中午、晚上,觉得什么时候最合适?(2)学生回答,引出“早晨

2、”。(教师出示“早晨”词卡,读准“晨”)早晨可是一天中最好的时间。古人很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齐读句子)2.借助拼音读名言。(1)正确朗读“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借助词卡读准“一”“一年之计”、“一日之计”“之春”“晨”。把两句话读正确,根据学生实际正音,可关注生字的发音,巩固“一”字的变调。(2)朗读理解。早晨是一天中最好的时间。早晨是我们读书的最好时间。所以我们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大家锻炼身体的最好时间。所以男生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环卫工人给城市打扫的最好时间,所以女生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花朵最娇嫩的时候,所以大家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一天中最好的时间,那一年中最

3、好的时间呢?(PPT出示:一年之计在于春)引导学生找“春”。一年中最好的时间当然就是春天。春天是柳树发芽的季节,所以我们可以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桃花开放的季节,所以你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农民伯伯耕种的最好季节,所以你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也是小朋友长个子的黄金季节,所以我们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要抓住春天、早晨这最美好的时间,抓紧时间,早做计划,早做准备,这就叫作: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板贴)(3)正确朗读“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学生读句,读准“一”的变调,读准3个前鼻音“寸、阴、金”。教师出示词卡:“一寸光阴”“一寸金”,读好词语。一起读完整的话。(指名读,个别读

4、)(4)借助微课理解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3.运用积累。(1)用一用。小丸子很喜欢睡懒觉,早上总是不肯起床,上学总是迟到。你可以用今天学过的一句话来告诫她吗?(2)背一背。(二)和大人一起读。1.交流,初读。(1)交流。学生交流回家与大人一起读的情况。与老师i起读,体会不一样的“与大人一起读”。(2)读题,认识主人公。读好“小松鼠”“鼹鼠”“找花生”。(3)读词语和句子。旁边许多格外鲜艳每天自言自语结花生种花生(自己读,同桌读,开小火车读)教师出示有难度且容易读错的句子。花生已经开花了,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这是花生的花。到了秋天,会结花生。等花结了果,我就把花生摘下

5、来,留着冬天吃。(学生读,齐读)(4)学生自由读课文。2.初步尝试表演读。(1)师生分角色表演读。教师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到鼹鼠与小松鼠的对话。学生合作表演小松鼠与小鼹鼠的对话。(2)同桌表演读。(3)请个别学生分角色表演读。对于表情语气到位的,及时表扬;不到位的地方,教师指导后再演一次。(4)男女生合作表演读。3.解惑。(1)认识花生的花。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到描写花生花的句子:花生已经开花了,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学生读。小结:原来花生的花是这样的。小松鼠等着吃这美味的花生呢!它每天都到地里去,看看结花生了没有。谁来演演小松鼠?(2)认识花生的果。通过教师的朗读,学生的配合表演,

6、体会小松鼠找不到花生的失落的心情。教师读,全班同学演,再次体会失落的心情。随机理解“自言自语”。能解决小松鼠的疑惑吗?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你是怎么知道的?(3)了解花生的生长过程。4.复习表演。戴上头饰,师生合作表演读。5.方法总结。今天小松鼠找花生的故事,用了演一演的方式。其实呀,这就是老师要教给大家的和大人一起读的新方法。不仅可以跟着爸爸妈妈读,也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表演读。那今天就去试一试。还可以把表演的视频发到微信群。曹冲称象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一、教学目标(一)复习生字词,进一步巩固14个生字;通过认识秤,区别“秤”和“称”,识记“秤”。(二)重点学习第四自然段,流利地

7、朗读第四自然段。通过边读边想象、观看动画、句子填空等策略读懂曹冲称象的方法。并借助课后题有序地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三)通过两种方法的对比,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能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他乐于动脑的品质。二、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具:一杆秤。三、教学过程(一)字词巩固,复习导入1.串讲故事,复习词语。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曹冲称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古时候有人送了一头大象给一个叫曹操的人,(出示词语“曹操”,齐读)他就带着他的儿子曹冲(出示词语“曹冲”,齐读)和官员们(出示词语“官员们”,齐读)去看。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就像四根柱子。(出示

8、词组“四根柱子”,齐读)。大家边看边议论,都想知道这只大象的重量。(出示词语“重量”,齐读)2.引出问题。用什么办法来称出大象的重量呢?请你仔细读课文第四至五自然段,找找谁想出了什么办法。(二)找出方法,初步感知1.学生交流。谁想出了称象的办法?(官员和曹冲)2.找一找官员和曹冲的称象办法,画出来。3.汇报交流。(三)了解结果,整体把握1.引导思考。最后,谁的办法成功地称出了大象的重量?课文哪一段告诉了我们?2.学生齐读第五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果然”这个词,体现了曹冲说得没错,他的方法真的可以秤出大象的重量。(四)细读“官员方法”,理解失败原因1.教师引导。曹冲的方法跟官员的方法相比好在

9、哪里呢?仔细读一读,比一比。2.官员的方法。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1)认识秤。你认识秤吗,谁来介绍一下?秤是测量事物轻重的工具,(出示实物秤)它有一根长长的木杆,叫“秤杆”,(学生齐读:秤杆)秤杆上面有刻度,显示重量。挂下来的是秤砣,秤靠秤砣移动来保持秤杆的平衡。(2)操作秤。教师动手用秤称出一本书的重量。接着,不移动秤砣,称出同样重量的一杯水。引导学生理解:刻度不变,称出来的物体(一本书和一杯水)重量相等。(3)引导识记生字“秤”。“秤”和“称”很像,现在你知道为什么“秤”的右边有一个“平”了吗?(秤杆保持平衡的时候才能称出重量)(4)总结引导。要称重量,官员马上想到了生活当中的

10、秤。称又轻又小的东西用小秤,(出示图片称药材的小秤,学生齐读:小秤)称重的东西用大秤。(出示图片两人扛起来称牲畜,学生齐读:大秤)官员看到这又高又大的大象,就想到要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听上去好像挺有道理的,可是这个办法真的管用吗?(5)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6)教师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读出否认的语气。(五)细读“曹冲方法”,尝试复述过程1.教师引导。曹冲的方法又是怎样的呢?2.随机出示句子: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1)学生开火车读曹冲的方法,一人读一句。教师在评

11、价中引导读好两句话的停顿。第一句:“看船身下沉多少。”(出示一艘船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看图指“船身”,明白要在“船身”一词后面停顿。第二句:“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请学生说说在哪里停顿,并指名读。(2)教师与学生合作读曹冲方法的句子,并出示课文插图,请学生把相应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出示句子: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请学生看图理解“船舷”,并想想那条线该画在哪里,为什么。(引导学生在找线的过程中理解:这条线就相当于秤杆中的刻度,刻度不变,称出来的物体重量就相等)(3)引导想象。我们再读读接下去的句子,如果需要画别的插图,你会怎么画呢?(学生畅谈

12、,厘清方法的步骤)(4)出示动画,教师引导观看:边看动画边想,动画中放的这是方法中的哪些内容,用简单的几个字来说一说。(教师播放动画,并分步停顿,引导学生交流)(5)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句子填空,在填空的过程中不仅关注有关称象方法的句子,更应关注方法中的顺序词“再”“然后”。并请学生补充其他的顺序词。(6)引导排序。教师出示课后第二题,请学生给句子排序,并说给同桌听听。指名说。(7)引导复述。看着这些句子,你能把曹冲称象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吗?学生准备,点名复述。教师引导评价。三星评价内容:*精音响亮、大方。*能用上正确的顺序词。*能把方法说清楚,说完整。(六)方法比较,感受聪慧1.引导思考。仔细

13、读了两种称象的方法之后,你觉得曹冲的方法好在哪里?2.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畅谈感受。3.引导关注用词的准确:曹冲可真聪明啊,你知道曹冲那时几岁吗?(“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作者为什么不说“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而要用上一个“才”字呢?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感知:曹冲虽然年纪小,但是有超人的智慧。4.运用练习。请学生在下面的句子中加入“才”,让表达更加深刻。(1)五点,妈妈就起床做早饭了。(2)我买这个铅笔盒用了两元钱。(七)练习书写,学习小结1.教师引导。曹冲用一艘船代替大秤,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今天我们就来学写“秤”“称”。(1)仔细观察,发现两个字的相同点。相同点:左右结构,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2)认真比较,发现它们的不同点。不同点:写“秤”的时候,最后“平”的一竖要写长;而“称”左右两边高低差不多。2.教师范写。学生练习。3.书写评价。二次练写。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读了曹冲称象这个故事,认识了聪明的曹冲,知道了他称象的方法。回家以后,请你用上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把曹冲称象的方法有序地说给家长听一听。附板书:4曹冲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