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中生物教案范文汇总9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高中生物教案范文汇总9篇.docx(5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有关高中生物教案范文汇总9篇有关高中生物教案范文汇总9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生物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中生物教案篇1 一、教材内容分析 呼吸作用是生物界中所有生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生命活动。“细胞呼吸”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中第三节的内容。教材首先简要概括地介绍了呼吸作用的概念,再重点讲述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三大部分内容,为学生了解不同生物生命活动的过程奠定了基础。它与前面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2、、主动运输、酶、ATP等内容紧密联系,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及规律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细胞呼吸是一个微观的化学反应过程,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把细胞呼吸的过程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提出并解决疑惑,敏锐地发现生成性问题,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掌握本节课所揭示的细胞呼吸的本质,使知识结构完整化、逻辑化、系统化,并能在一定范围内迁移应用。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说明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探讨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能力目标通过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
3、及过程,培养归纳、分析、比较的能力;通过资料和图片阅读。 思考讨论,问题探究等活动,培养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树立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逐步学会自觉地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养成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生命科学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教学难点:细胞呼吸的原理及本质。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导入新课(2min) 由上节课内容的回顾引导学生记忆探究实验的相
4、关结果;使学生对细胞呼吸有总体的认识: 回顾细胞呼吸的概念。上节课的探究实验得知细胞呼吸分为两类: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对于绝大多数生物来说,有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 (二)学习新课(36min) 1、有氧呼吸(17min) (1)让学生快速阅读P9394有氧呼吸部分。(2min) (2)教师做出下列总结:(4min) 有氧呼吸的顺利进行需要有氧的参与。作为生物体内的代谢反应,还需要有酶的参与。(提示:本章第一节内容)在前面学习细胞器的时还了解到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提问:从生物学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出发,线粒体的哪些结构与此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线粒体为什么被称为细胞的“动力车
5、间”,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呢? ppt展示线粒体结构示意图,标示出各部分结构名称。说明线粒体基质与内膜上分布着有氧呼吸相关的酶。 (3)播放ppt及Flash动画展示并讲解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7min) 第一阶段:葡萄糖的初步分解(发生在细胞质的基质中)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分子葡萄糖脱氢氧化成两分子丙酮酸,脱下少量的氢H,释放少量的能量,一部分能量散失,少量储存在ATP中。 第二阶段:丙酮酸的彻底分解(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两分子丙酮酸氧化脱羧,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H,释放出少量能量,一部分能量散失,少量储存在ATP中。 第三阶段:H和氧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6、上)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前两阶段产生的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生成较多的ATP。列出每个过程的反应方程应式,强调H的写法,讲解酶的催化作用以及各阶段生成的能量多少。 由三个阶段的反应方程式推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请学生上台写出反应式,并修正讲解。(1min) (4)教师做小总结:(4min) 根据有氧呼吸的过程可知:氧化分解1mol葡萄糖需要消耗6mol氧气和6mol水,将产生12mol水和6mol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形成38molATP。 其表达式为:C6H12O66H2O6O26CO212H20能量 通过表格比较三个阶段,它们有哪些共同点与不同之处呢? 共同点:都需
7、要酶的参与;不同点:从反应场所,反应物,生成物,放能四个方面进行比较。 强调:反应场所从细胞质到线粒体中,又从线粒体基质到线粒体内膜上的区别。第三阶段产生大量能量,与氧气参与反应有关。各阶段的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的联系:第一阶段产生的丙酮酸参与第二阶段的反应;第一、二阶段的反应产物H作为第三阶段的反应物参与反应。 2、无氧呼吸(7min) (1)让学生快速阅读P9495有氧呼吸部分。(1min) (2)播放ppt及Flash动画展示并讲解有氧呼吸的两个阶段:(3min) 反应场所(细胞质基质)。 过程: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相同;第二阶段丙酮酸分解不彻底,而有氧呼吸丙酮酸被彻底分解。无氧呼吸的
8、第二阶段根据产物的不同分为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 板书两种无氧呼吸的反应表达式: 乳酸发酵:C6H12O62C3H6O3少量能量酒精发酵:C6H12O62C2H5OHCO2少量能量 (3)引导学生参考有氧呼吸的概念归纳得出无氧呼吸的概念,并试着标出关键词。(3min) 特点:不需O2;有机物分解不彻底;放能少。 了解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196.65KJ),与有氧呼吸(2870KJ)相比较少。 提问:与有氧呼吸相比,同样是分解葡萄糖,为什么无氧呼吸只能够释放少量能量? 答: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分解不彻底,大部分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因此只释放出少量能量。 3、细胞呼吸原理及运用(7min) (1
9、)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5min) ppt出示并填写相应表格,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揭示细胞呼吸的本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2)构建知识框架,通过箭头表明细胞呼吸的两种类型及其产物,分析得出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5min) (3)运用细胞呼吸原理,分析生产实践中的现象。介绍细胞呼吸原理常常运用的几个领域。(2min) 发酵技术:酿酒等;农业生产:晒田等;粮食储藏和果蔬保鲜:低温储藏等。 (三)布置课下作业(2min) 完成P96页习题,尝试把归纳所学知识,画成表格或概念图。 高中生物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3.关注
10、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群落的演替过程。 三、板书设计: 一、演替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四、教学过程: 引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2.火山爆发后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在火山爆发中,有些物种可能会绝灭;在恢复过程中外来新物种可能会进入。群落结构因此而发生了变化,一般不能恢复原来的群落结构。 板书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问题以“本节聚焦”的问题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 板书一、演替的类型 学生活动学生带着“思考与讨论1”,阅读P79P
11、80,并完成“思考与讨论”。 提示1.因为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而从裸岩中获取养分。 2.通过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起了有机物,这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条件。而苔藓生长后,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其结果是逐渐取代了地衣。 3.能找到这些植物。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了灌木的优势,但在森林中各种类型的植物都是存在的。 板书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彻底消灭了的地方的演替。 次生演替:指在原有
12、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讲述我国东北科尔沁草原地区的农田,在弃耕后开始出现恢复演替,这是一种次生演替。耕作前的原始植被为贝加尔针茅草原,开垦后种了几年玉米,后因产量下降而弃耕。弃耕后的12年内以黄蒿、狗尾草、猪毛菜、苦荬菜等杂草占优势;23年后,黄蒿占优势;34年后,羊草、野古草、狼尾草等根茎禾草入侵,并逐渐占优势,进入根茎禾草阶段;78年后,土壤变坚实,丛生禾草开始定居,并逐渐代替了根茎禾草,恢复到贝加尔针茅群落。这一过程需要经历1015年,根据耕作时期长短,土壤侵蚀程度,以及周围原始物种的远近而有所不同。
13、 板书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学生活动学生带着“思考与讨论2”,阅读P81,并完成“思考与讨论”。 提示1.至少有两种因素在小路周围的杂草分布中起作用:一是人的践踏,从耐践踏而言,车前草最强,狼尾草次之,狗尾草最弱;二是植物之间的竞争,在远离人践踏的地方,茎秆较高的狗尾草优先获得阳光,车前草等处于劣势。 2.如果小路被废弃后,人的践踏活动停止了,在路周围会慢慢长出茎秆较高的植物,逐渐成为优势植物。于是,就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 板书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讲述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边际土地开垦史。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在黑龙江三江平原、新疆和华南地
14、区有计划地组织大规模垦荒,在其他江河、荒原、沼泽和丘陵地区也开展了规模不等的垦殖活动。19521990年,全国累计开垦荒地3.58107hm2,其中80%是1970年以前开垦的。大量开垦直接导致农牧渔业生产能力和环境质量下降。开垦的结果是:水土流失,江河蓄洪能力下降,以及土地严重退化。这些问题已引起各方面广泛关注。我国已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牧还草等重要政策,并从20xx年1月起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条例。 退耕还林。1999年开始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试点,20xx年全面实施,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3.18106hm2,荒山造林3.25106hm2,中央累计投入达232亿元。规划在20xx年
15、前退耕还林1.47107hm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73107hm2。工程建成后,工程区将增加林草覆盖率5个百分点,水土流失控制面积8.67107hm2,防风固沙控制面积1.03108hm2。这是50多年来我国涉及范围最广、任务量最大、农民参与度最高的生态建设工程。 退田还湖。1998年以来,为治理长江水患,国家实施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的方针。5年来的“退田还湖”,已使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面积由3950km2“长”到了5100km2,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面积增长了35%,恢复到60年前的4350km2。两大湖区为此搬迁的移民相当于三峡移民的1.4倍。两大湖泊的扩容,改善了长江流域的生
16、态。目前,长江干流水面恢复了1400多km2,增加蓄洪容积1.31010m3。这是历史上自唐宋以来第一次从围湖造田转变为大规模的退田还湖。 退牧还草。从20xx年起,用5年时间,在蒙甘宁西部荒漠草原、内蒙古东部退化草原、新疆北部退化草原和青藏高原东部江河源草原,先期集中治理6.67107hm2,约占西部地区严重退化草原的40%。“退牧还草”将采取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3种形式进行,实行草场围栏封育,适当建设人工草地和饲草料基地,大力推行舍饲圈养。力争5年内,使工程区内退化的草原得到基本恢复,天然草场得到休养生息,变过牧超载为以草定畜,达到草畜平衡,实现草原资源的永续利用,建立起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17、相适应的草原生态系统。 要点解析 1.群落的演替是一个群落取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这个过程直到出现一个顶极群落才会中止。群落这种依次取代现象就叫演替。如:一块农田,如果人们不去耕耘和种植,任其自然发展,不用多久,就会长满各种野草。多年以后,农田又会发生变化,草本植物减少,各种灌木又繁茂地生长起来。再过若干年,一些高大的乔木也在这里生长起来,灌木又处于次要地位。经过漫长的时间,最终这块农田演变为一片森林。在不受外力的干扰情况下,它将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森林群落,而不会被别的群落所取代,成为顶极群落。 2群落的形成总是从没有生物生长的地段开始的,这种没有生物生长的地段称为裸地。裸地可分为原生裸地和次生
18、裸地。前者指从来没有生物生长或虽曾有过植物生长,但被彻底消灭了,没有留下任何植物的传播体及原有植被影响下的土壤。后者指原来有植物生长,因植被遭受破坏后形成的裸地。这种裸地虽然没有植物生长,但原有的土壤条件没有被破坏或破坏不够严重,在土壤中还保留了植物的繁殖体,如种子、根、茎等。原有的植物繁殖体和残存的土壤条件在群落形成过程中将起一定的作用,故次生裸地上群落形成的速度比原生裸地快。次生演替过程的长短,主要决定于群落受干扰的强度和所持续的时间。例如,森林的次生演替取决于森林的利用方式,砍伐方式(择伐、皆伐)及其对林内优势树种的苗木、幼树和地被的破坏程度都为群落的演替造成了不同的条件,影响群落的复生
19、和变化过程。在森林群落的演替过程中,动物群落的演替也是十分明显的。 3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是由群落本身的生命活动造成的,与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没有直接的关系;有些情况下,是群落内物种生命活动的结果,为自己创造了不良的居住环境,使原来的群落解体,为其他植物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诱发演替。 4外界环境条件如气候决定着群落的外貌和群落的分布,也影响到群落的结构和生产力。气候的变化,无论是长期的还是暂时的,都会成为演替的诱发因素。地表形态(地貌)的改变会使水分、热量等生态因子重新分配,转过来又影响到群落本身。土壤的理化特性对于置身于其中的植物、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火也是一个重要的诱发演
20、替的因子。影响演替的外部环境条件并不限于上述几种,凡是与群落发育有关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态因子都可成为演替的外部因素。 5人类的活动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所有的自然因子,因为人类社会活动通常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可以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促进、抑制、改造和建设的作用。放火烧山、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等,都可以使生物群落改变面貌。人还可以经营、抚育森林,管理草原,治理沙漠,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司于自然发展的道路进行。人甚至还可以建立人工群落,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控制之下。 五、教后感: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
21、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教育学生要尊重自然,热爱自然,而不是破坏自然。 高中生物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学会怎样才能检测生物组织中的化合物的方法,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 :通过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 :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本课的重点,用实验方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几种物质是是难点 三、教学策略: 1.利用“问
22、题探讨”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观察、讨论、交流中学习新知识。 本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细胞的物质组成,认同生命的物质性。由于学生在初三已经学习了化学的基本知识,所以在进入这部分学习时,通过让学生比较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的含量,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在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中,认识到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与组成地壳的元素有相似性又有区别。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分别观察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图和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细胞干重的百分比)图,之后再介绍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2.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碳为什么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这个问题。 如果学生对原子结构的知识有
23、较好的基础,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碳原子核外电子分布特点,以及碳的性质,为学生理解碳链是构成生物大分子的骨架奠定基础。 学生熟悉元素周期表,很容易找到碳所在的第14族位置,它的原子序数是6,说明一个碳原子核中含有6个质子,核外有6个电子,由于电子排布的不同,在最外层有4个电子,这样,碳原子就具有了4个能够成键的价电子。正是这4个价电子,能够使碳原子之间、碳原子与其他元素的原子之间结合形成更多的化学键。由于每个碳原子可以形成4个化学键,所以就有可能形成含有成千上万个甚至更多个碳原子的物质。利用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就能够理解C元素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了。 3.利用表解和“思考与讨论”获得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24、的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在学习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时,如果由教师直白地讲解细胞的化合物组成,不利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思考与讨论”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表解,获得相应的知识信息,提高学习能力。 四、教学用具:实验材料、ppt幻灯片 五、课前准备:学生预习实验过程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引入 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对于生命是有什么物质感到非常神秘,认为生命是特殊物质构成的,一直到19世界,仍然人们仍然认为生物产生出来的物质,在体外是不可能合成的。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两年的化学化学知识,知道自然界的物质都是有元素来组成的,那么组成生命的元素有哪些呢? 分
25、析p16的表格,提出问题,从这个表格中,同学们能对组成生命的元素有什么印象。 分析资料,发表自己的看法(组成生命的元素在地壳中也存在,说明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的统一性;另外细胞中的各种元素与地球组成的比例不一样,也说明了生命物质的特殊性。 (二)组成细胞的元素概述组成生命的元素。结合p17两个饼形,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大量元素(C、H、O、N、P、S、K、Ca、Mg)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某些元素的作用;微量元素。提出问题:在两个统计图中显示出那些元素的含量是最大的?可以简单解释一下碳在生命物质中的地位观察图表,归纳。 (三)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指导学生完成讨论题 分析数据,完成讨论题:1(略)2最多的
26、有机物是蛋白质、最多的无机物是水;3如土豆的块茎的细胞还有糖类多;肌肉细胞含有蛋白质多;皮下组织的细胞还有脂肪多。 (四)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以问题引导:你的实验材料选择了什么?你预测你的实验材料还有什么有机物比较多?你选择的试验仪器和试剂是什么? 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实验、汇报实验结果。 (五)练习 (六)总结幻灯片展示本课的要点: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什么(C、H、O、N);组成细胞重要化合物(无机物、有机物);检测糖类等物质的方法(包括试剂、操作、反应结果) 高中生物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理解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2.说明内
27、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4.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图文转换能力和组织合作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教具与教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讲述与学生练习、讨论相结合。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大家打开课本的章首,上面一图是雪山环境,如果把一杯水放在雪山的环境中,这杯水的温度是低还是高,哪么在这个环境中的边防士兵的体温又
28、是多少呢?下面一图是炼钢炉旁边的工人,这个环境温度如何?如果放一杯水在炼钢炉旁边,这杯水的温度与放在雪山的那杯相比较那个高?炼钢炉旁边的工人的体温又是多少?为什么放在雪上和炼钢炉旁边的水的温度一高一低,然而在这两个环境中的人体温却一直是37左右?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人体内的环境人体内环境和稳态。 结合问题,讲述新课: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展示课本第二页问题探讨) 这两幅图中图1是什么细胞?图2是什么细胞?他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图1是血细胞,生活在血浆当中。图2是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直接生活在水环境当中,从水获取营养物质并把代谢废物排入水中。 血浆大部分是水环境
29、,也就是说血细胞也生活在水当中。从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单细胞生物的细胞还是多细胞生物的细胞都是生活在水中的。 那我们知道人体也是由细胞构成,人体内的细胞是否也生活在水环境中呢? 大家看课本P2相关信息,成年男性含水60%。成年女性含水50%。教师讲述:曹雪芹曾经说过女人是水做的。从这则资料看来男人更是水做的。也就是人体内含水量特别的多。因此我们把人体以水为基础的液体成为体液。 我们知道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组成人体的细胞(如血细胞)外有没有液体呢?哪么细胞内呢? 我们又根据体液分布的位置不同又把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血液是不是体液呢? (展示血液组成成分) 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细
30、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我们称为血浆,简述细胞外液的概念。 既然血液中有细胞,那么血液是不是体液?如果不是,那么血液中的什么成分是体液呢?什么成分是细胞外液? 血液不是体液,血细胞内的液体和血浆是体液,血浆是细胞外液。 血浆存在于血细胞外,所以血浆是属于细胞外液。血浆就构成了血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 我们知道血细胞和血浆存在于血管内,哪么我们人体除了血细胞外还有很多其他细胞,哪么这些细胞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呢? (展示课本P3图11) 请大家看一下红色的是什么?蓝色的呢?绿色的管这些又是什么管呢?这些管内是什么呢?在这些管外还有一些细胞,这些细胞由叫什么细胞呢?这些细胞之间有间隙吗?如果有,间隙中的液
31、体叫什么呢? 红色和蓝色管是血管,内有血液,其中红色的是动脉毛细血管,蓝色的是静脉毛细血管。绿色的管为毛细淋巴管,管内有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以及淋巴液,淋巴就是他们的直接生活环境。管外的细胞为组织细胞,在细胞于细胞之间存在一些间隙,在这间隙中也充满着液体成为组织间隙液又称为组织液。组织液就构成组织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 通过以上的讲解,血浆、组织液、淋巴这些是不是细胞外液? 血浆、组织液、淋巴这些都是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这个环境与我们人体周围的这个环境有很大的区别,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细胞生活的环境在体内,所以我们把细胞生存的环境称为内环境。 大家考虑一下细胞外液
32、和内环境是否相同? 是相同的,都是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 血浆中水是怎样进入细胞,细胞代谢产生的水又是怎样进入血浆?通过课本P3图11简述三种细胞外液的关系。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内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细胞外液的成分有那些呢? (展示P4资料分析血浆的化学组成) P4资料分析中的讨论题 通过研究表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成分相近但不完全相同,最主要差别在于血浆含较多蛋白质。细胞外液成分类似海水,反映生命起源于海洋。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我们知道细胞外液是一种液体,在化学学习时,我们没接触到一种液体就要了解一种液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我们把这些统称液体的理化性质。哪么细胞外液都
33、有哪些理化性质? P5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1、渗透压:溶液中溶质的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微粒数越多,吸引力就越大也就是渗透压越大。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 2、酸碱度:人的PH为7.357.45。PH的稳定与酸碱对物质有关。 3、温度:人的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我们在前面讲过了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细胞生活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都来自于细胞外液,那么细胞外液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又是从外界吸收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是怎样进入细胞?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是怎样排出体外? (展示课
34、本P5思考与讨论) (展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细胞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废物的排除都需要通过内环境,因此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综合知识,本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学习了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中三者之间的关系,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以及外界物质如何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交换。着重要掌握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中三者之间的关系,外界物质如何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交换。 五课堂作业 1、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人体的内环境 B人体内的细
35、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 C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 D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环境交换物质 2、内环境中不含() A血红蛋白B尿素 C葡萄糖D二氧化碳 3、血浆中的水来自() A组织液B血浆、消化道 C淋巴、组织液D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4.人体占体液总量比例最多的是() A.细胞内液B.细胞外液 C.血浆D.组织液 5.人体组织液中的氧气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需要 通过的磷脂分子层() A.2层B.3层 C.4层D.6层 6.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A.血浆体液体液B.血液体液淋巴 C.血浆组织液淋巴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 答案:CADADC
36、六板书设计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细胞的生活环境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细胞内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1.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等 2.内环境中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血浆中的主要成分) (1)水,占90% (2)气体,以氧气和二氧化碳最为重要 (3)各种无机离子,钠、氯、钾、碳酸根、磷酸根的量最多 (4)有机化合物,如蛋白质、脂质、葡萄糖、核苷酸、维生素等 (5)各种激素 (6)细胞代谢的废物,氨、尿酸、尿素等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1)溶液的渗透压:约770kPa (2)正常人血浆的PH为7.
37、357.45 (3)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度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五布置作业: P6第一大题和第二大题 六教学反思 1.本节内容较多,较抽象,较难理解,因此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图片、多媒体动画。对每个知识点要提出几个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再进行总结。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内环境的组成是本节课的重点,要利用直观图片引导学生识别图中的各种结构和成分,为学生更好理解血浆组织液淋巴的内在联系。 3.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要以课堂讨论解决知识问题、课后建构模型巩固知识的形式呈现,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 高中生物教案篇5 一、教学目
38、标: :初步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了解中国合成牛胰岛素事件。;培养分析分析资料的能力。 :了解中国是首个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物的国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成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阅读访谈,学习科学家们实事求是、艰苦钻研的精神。 二、教学过程: (一)以概述细胞与分子模块作为引入。 师:比较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生物知识特点,大家拿到课本可能会想,初中的时候不是已经学过细胞了吗?为什么高中还要再学呢?初中的生物知识着重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大概情况,而且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化学知识和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很多知识在初中阶段是没有办法说明白的。就拿细胞结构来说吧,初中的时
39、候,老师只能让学生知道动物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至于细胞为什么是有生命的,细胞是怎么样生活的,都没有办法说得清楚。只有在同学们在初三、高一学习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后我们才可以对生命进一步的学习。学习科学就是这样,当你掌握的知识越多时候,反而觉得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就更多。 这个学期开设的分子与细胞模块,将为我们在化学分子的层面上,解释细胞的结构以及生命活动。解答在初中阶段没有办法解开的谜团,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事件以及科学家访谈录 师:要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我们先来看一个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杰出成果。(展示出我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背景资料)。 学生阅读背
40、景资料和阅读课文中的访谈录,以问题引导: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生物学上有什么重大的意义?从访谈录中,你认为造就了这次成功的因素是什么?阅读完了这些资料,你觉得对于你学习高中生物,在方法上有什么启发呢? (三)简单介绍高中生物的教材、学习方法和意义 1.教材分为必修3个模块、选修3个模块。必修: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简述三者之间知识结构上的关系;必修: 1.高中新教材的特点:需要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增加了探究活动(什么是探究活动、探究活动的流程: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作出结论)、模型制作等,这些都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 2.学习生物学的意义:生物学在现代社会
41、中的地位和相关领域的成果,各个学科之间的边界已经模糊,而出现了多学科的交叉;学习生物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互动,更加是能力培养和思维方式不断完善的过程。 高中生物教案篇6 一、激发兴起,导入新课 教师在上课之初,可以提问学生,谁愿意说一说自己有无曾经对某种物质过敏的现象?如果学生不愿意承认,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打消顾虑,指出大多数过敏反应来得快,去得也快,一般不会引起组织细胞的损伤。也可以请学生说一说听过见过的别人的过敏反应,指出过敏反应虽然是一种常见病,却和人们谈虎色变的艾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癌症一样属于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了解这些病的发病机理,有效地防病治病是我们学习、研究免疫学的重要目的。 二、
42、复习旧知 引导学生回忆什么叫免疫,回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理解到人体的免疫功能正常时可以对非己抗原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发挥免疫保护作用。当免疫功能失调时,就可引起各种疾病。 三、学习新课 (一)过敏反应 请负责该内容的调查小组介绍相关资料,在可能的范围内让学生把他们掌握的内容说足说透。学生事前准备的文字材料、数字、图表要用摄像头当堂打出来,效果会更好。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1过敏反应的举例和类型 学生举的实例可能会很多,尤其是走访专家医生和查阅资料之后,正好弥补了教材内容的不足。因为课本上讲的只是临床上最常见的I型过敏反应疾病,其他类型的均未涉及,所以如果学生举
43、的实例中除了有书本上的实例外,还有如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教师也要肯定,因为有些自身免疫病其发病机理相似于型、型、型过敏反应。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能引起I型过敏反应的物质与具体的过敏反应症状联系起来,例如: 全身性过敏反应:引起过敏性休克,主要是药物过敏,如青霉素、头孢霉素,普鲁卡因,链霉素等。 呼吸道过敏反应:引起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如花粉、尘螨、真菌、毛屑等。 消化道过敏反应: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休克,如鱼、虾、蟹、蛋、奶等食物。 皮肤过敏反应:引起麻疹、湿疹、血管性水肿,如药物、食物、肠道寄生虫、冷热刺激等。 这样进行总结,学生以后再遇到类似情况可以自己判断,有效预防。 2过敏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在总结上述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上述反应就属于过敏反应,而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就叫过敏原,由于I型过敏反应同学听到见到的比较多,它的三个主要特点也容易理解,即: 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一般不会损伤组织细胞; 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3机理 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是一个复杂和抽象的过程,按照书上的示意图和文字叙述,学生可能不易理解,学生汇报查阅的资料也可能过于复杂。教师可将I型过敏反应发生的机制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