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经济史第三章(19页DOC).docx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59044996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94.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经济史第三章(19页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经济史第三章(19页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经济史第三章(19页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经济史第三章(19页DOC).docx(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第三章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与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第一节 农业生产技术的变革与春秋战国时代的农业经济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应用和牛耕技术的运用,以及农业政策的革新,使得农业经济迅速发展。一、铁农具的出现与普及铁器的出现以及在农业生产上的开始使用是在春秋时期,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突出标志。国语齐语载:“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鉏、夷、斤、劚,试诸壤土。” “美金”即铜,“恶金”即铁,说明春秋时期在农具方面已采用铁制工具。考古资料也证明春秋时期冶铁业的发展及铁器的使用。在湖南长沙、江西九江、河南洛阳和江苏六合、陕西凤翔等地下发掘中,都发现了许多春秋中后期的铁制工具。这

2、一时期的铁器主要有犁、铧、钁、锸、斧、锄等农业生产工具。二、牛耕技术的使用及发展铁制农具出现以后,牛耕渐渐出现,如论语中的“犁牛”之词,国语晋语九中又有“宗庙之犧,为畎亩之勤”记载,证明春秋时期以铁器、牛耕为代表的生产力大大提高,从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牛耕,通常也指的是犁耕,牛用于耕作,就是因为有了犁。早期,用作耕地的主要是耒耜,耜是直接刺土耕地的,耒是耜所附之柄。而这时耜发生了改变,即把原来用木片制的改成用铁制的。这种变化使耒耜这一原始的工具演变成“犁”。战国时期犁耕使用已较多,一些国家还采取大力推崇的政策,如秦国除重视铁农具的生产外,也极为推崇牛耕技术。并对牛耕进行严格的管理,设官专门

3、管理耕牛,对耕牛进行评比。三、耕作方式的进步西周春秋时期盛行休耕制。所谓休耕制,主要是根据“菑”、“新”、“畬”三种土地,进行不同休耕时间的安排。按礼记坊记郑注所云。“畬”是不易之地,第一年种,第二年还播种;“新”是一易之地,即种一年休一年;“菑”是再易之地,即种一年休两年。采取休耕制是因为生产工具及手段还比较落后,强调通过保护土地的肥力来尽可能获得多产。这种修耕制到 春秋后期仍盛行,有所变化的只是耕作单位的改变。西周春秋时期,我国还处于奴隶制剥削时期,主要是奴隶们集体耕作的方式,而春秋末期。奴隶制逐步瓦解,封建生产关系开始产生,这时休耕主要由各个家庭单位进行自我轮种,按户授地进行休耕。战国时

4、期,由于铁农具的普遍使用及牛耕的发展,休耕地在逐渐减少。除了在一些土质恶劣的地区还存在着休耕外,在土地肥沃的地区,都放弃了修耕制,采用连作制,不再进行轮种。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中心都在北方。因为土地的不同,北方耕作方式与南方差别很大。中原地带,主要为旱地,采用的多是垅作法。垅作法就是把土地分成亩和甽(圳)两部分,挖土成垅,则为亩,土地被挖掉之后的田沟则为甽。田沟比田垄湿润。在高旱地区,即在甽里播种,在低湿地区,则在垅上耕种。这种耕作方法比较适于北方,长期以来为北方人民所沿用。南方地区。水网密布,地广人稀,农业绝少,并且大多为极粗放的初期农业。史记平准书云:“江南火耕水耨”。直到汉末,这仍是江

5、南一带大田耕作的唯一方法。这种方法包含了两层内容:一为火耕,二为水耨。四、水利工程的开发及兴修自古以来,在农业生产区,灌溉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农田水利建设早在西周时期就已为人们所重视,西周亦又简单的沟洫。春秋时期,各国较重视水利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楚国和吴国。楚国令尹孙叔敖主持修建的期思陂与芍陂极为有名。期思陂在今河南固始县,期思就是当时位于今天固始县西北的一城邑名。此陂的作用就是从期思放水灌溉位于固始县的田地。芍陂在今安徽寿县南,为一大水库。这两大水库对楚国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吴王夫差命人开凿的邗沟也是当时的一项重大水利工程,是我国最早的一条人工运河。春秋时期,邗沟南起扬州

6、,北至今江苏淮安县北,全长150公里,沟通了江淮两大水系,对于沿长江、淮河两岸的庄稼灌溉生长,发挥了积极作用。战国时期水利事业空前发展。前360年,魏国在黄河以南开凿运河“大沟”,从今河南原阳县北引河水,横过济水,注入今郑州市与中牟县之间的圃田泽。前339年,又引圃田水东流,继而把大沟运河延伸到大梁城北,并绕城南流,经颖水,入淮河,贯通了济、汝、泗、淮诸水流,开通了著名的“鸿沟运河”。此工程不仅用于灌溉,而且可行舟交通。战国时期还有其它众多水利工程,其中最著名的当都江堰、郑国渠、漳水渠。第127 页分别介绍。这一时期的水利灌溉工具也得到了发展,桔槔就是当时利用杠杆原理新发明的一种汲水工具。庄子

7、天地有记载:“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方丈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翁而出灌,滑滑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卬而视之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若泆(溢)汤,其名为槔”。这说明桔槔在中原地区已开始使用。桔槔的制作结构是:在井边的树木或木架上用绳固定一横木作支点,木的一端系桶,另一端系石块等重物,下拉绳索入井盛水,松开,桶则自动上升,直接把水倒在田地里。桔槔巧妙运用了杠杆原理,代替了过去抱汲瓶灌溉的原始笨拙方法,非常省力。这种发明不仅使每日灌溉的田亩数增多,而且打破了原来只能由高处向低处引水灌溉的局限,高地也较方便地得

8、到了灌溉,从而进一步扩大了灌溉面积。五、耕作水平的提高春秋战国以来,不仅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善,而且为获得高产,在铁器与牛耕的基础上,农民主观上也逐步注重提高耕作水平。1、因地制宜,精耕细作农作物生长离不开土壤,并且土壤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农作物生长状况,不同土质适合于不同的农作物。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知道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土质,而安排不同的作物的生长。正所谓“土地所宜,五谷所殖”。并且,土质不同,耕作次序也不同;不同的耕作管理,产量也会有很大差别。此外,均匀地播种,也能使土地得到通风透光,这一时期改变了过去无规则的散播漫种,而实行条播匀种,以防止由疏密不当、纵横不宜而影响光照与通风程度。除

9、深耕、匀种外,锄草也是作物生长的关键。2、注意施肥,强调农时农田施肥从商周到战国,越来越得到农民的重视。当时的肥料主要有粪肥,施粪肥田,又叫“粪田”。另一种肥料即草木灰费和腐殖质,这在南方比较普遍。无论是粪田,还是草木灰肥田,都是为了改良土壤,营养禾苗,从而获得高产。而要获得高产,除精耕细作、肥田外,还要注意防止病害,以保护禾苗茁壮成长。防止病虫害是战国时期农业科学发展标志之一。当时人们已掌握了一定的防治病虫的知识。同时,这一时期人们认识到农时的重要性,“无失民时”、“不违农时”、“无夺农时”,不仅仅是农民的要求,也为政府统治着所重视。六、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的初步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技术发

10、生变革的同时,各国政治家们更纷纷推行重农政策,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其中比较突出的有春秋时齐国的管仲,战国时魏国的李悝,秦国的商鞅。132页分别介绍。因此,战国时期的农业经济在一系列重农政策及农业生产技术变革的推动下,取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表现为:1、荒地的开垦劳动工具的改进和政府提倡,为开垦荒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西周时荒地遍处的情况,经春秋时期的垦辟,到春秋末年发生了很大变化。战国时期,垦荒运动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其一,开垦规模大、面积广。由于铁农具的普遍使用及牛耕水利事业的发展,提高了垦作效率,大量荒地得到了开垦。魏国李悝变法推行“尽地力之教”时,即强调垦荒。商鞅变法的农战政策中,重要的一条就

11、是奖励垦荒,此外,韩、赵、魏之民到秦垦荒,为关中地区农业发展打下了基础。并且韩、赵的垦荒运动也较为突出。其二,这一时开垦出来的荒地,有许多已不再像以前实行休耕、在生产中再度抛荒土地,而是基本实行连作制,进行连续耕种,以“尽地力”。2、粮食作物的普遍种植及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当时的粮食作物主要有粟、黍、菽、粱、稻、麻等。战国时期由于铁农具的普遍使用及牛耕的发展,水利事业的兴修,为面积的产量已有很大提高。第134页介绍。第二节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的逐步发展魏晋南北朝一般认为是封建社会的发展并渐趋成熟时期,这一时期,以农业为代表的封建经济也有了逐步发展。虽然这一时期是一个大动荡的时期,社会发展极不

12、稳定,但战争动乱有时更能体现出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因此这一时期的各个王朝、各族统治者对农业都极为重视。一、耕作水平的提高1、生产工具的改进这一时期生产工具得到不断改进。秦至汉,随着冶铁业技术的提高,铁农具得到了更广泛的使用,在西汉时期成为主要的生产工具。盐铁论水旱说:“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用不具,则田畴荒,谷不殖。”在此基础上,汉至魏晋南北朝,铁农具无论在种类与性能上都进一步得到了发展与创新。秦时冶铁业已有所发展,在官营冶铁业中,秦还设有专门的铁官,如司马迁之先司马昌时,为“主铁官”。铁器的制造有用于军事武器的,但主要用于铁农具。西汉时期,铁农具种类很多,

13、有犁、钁、锸、铲、锹、锄、廉、耙等。近年来,在西汉统治的区域内,几乎都有铁铁农具的出土。铁农器在其时不仅种类增多,适用范围扩大,而且在性能上,尤其是铁犁铧,比战国时有了更大的进步。铁犁铧有大中小之分,主要是铁口犁铧,尖峰双翼犁铧、蛇状梯形犁铧以及大型犁铧等,以适应耕垦不同的土地。西汉后期,铁犁已逐渐普及到了更为广阔的地区;东汉王朝,则已推广到了其境内主要地区,即使是当时较为偏僻的庐江地区也开始使用铁犁耕作。并且东汉铁犁在西汉基础上又有所改进,过去,西汉时用的耕犁是长辕犁,笨重且不方便。东汉时出现了短辕犁,起土省力,操作灵活,便于耕作小块土地适合小农家庭,弥补了长辕犁的缺陷。魏晋以来,单辕犁又发

14、展到双辕犁,并且长短辕犁使用范围逐渐扩张,辕开始在曲度上有了变化,为后来唐代曲辕犁的出现打下了基础。2、牛耕的普遍使用牛耕虽在春秋时已出现,但它的普遍使用,是到了西汉中期以后。而进一步向各地推广,则是到了东汉王朝时期。汉初,适应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在牲畜比较缺乏的情况下,政府曾禁止杀牛、盗牛,农民也重视饲养牛、马等牲畜,促进了牛耕的推广。武帝时,边远地区也有使用牛耕的,如汉书昭帝传注引应劭曰:“武帝始开三边,徙民屯田,皆与犁牛。”武帝末年,在搜粟都尉赵过的主持下,开始了比较广泛的推广牛耕与改进田器的活动,赵过推广牛耕,先在三辅之公田上,后又到边郡及居延城,结果是“边城、河东、弘农、三辅、太常民,

15、皆变代田,用力少而得谷多。”汉末,由于战乱,造成耕牛的大量减少,保护耕牛更为严格。如“曲周民父病,以牛祷,县结正弃市。”并且官贷耕牛与课民买牛政策不断推行,如永元十六年,“遣三府椽分行四周,贫民无以耕者,为雇犁牛直。”三国志魏志中记载曹操为恢复农业生产,兴屯田,“科取官牛”、“计牛输谷”,或置使者监盐官卖盐,“以其直盐市犁牛,百姓归者以供给之”。3、铁犁牛耕技术的改进有牛耕,即由铁犁。铁犁、牛耕相结合的耕作方式代替了自古以来的人力耕田,即二人并耕之“耦犁”,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飞跃。人们对驱牛使犁的方式也是在不断改进的。原是一牛挽犁,到汉武帝时期,搜粟都尉赵过在此基础上,发明了二牛三人一组的“耦

16、犁法”,史称“用耦犁,二牛三人,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具体说就是二牛抬杠式,即以二牛挽犁,一人在前牵牛,一人在后扶犁,一人在辕头一侧掌握犁辕,控制犁地之深度。此耕作方式,不仅省力,并能大大提高产量,因此使用范围不断扩展。到西汉末年,牛耕技术又有所改进,仍是二牛抬杠式,但有一人操作即可,扶犁者可同时用牛鼻穿环来控制牛的方向,用犁箭控制耕地的深度。这种二牛抬杠式的耕作在秦汉时期是主要的耕作方式。在许多遗志或古迹上也还有这一类的壁画。魏晋以后,出现使用双辕犁的一人一牛的耕作方式,因为这时期牛的数量减少,并且人力也由二为一,此方式不断推广,中原及其他地区也都运用。因此,铁犁牛耕在西

17、汉王朝后,适用范围大大推广。但全国各地冶铁业及耕作水平不一,铁犁牛耕在各个地区使用大体也不平衡。大体说来,北方牛耕铁犁已占统治地位,而江南地区则基本上还处于火耕水褥之中,铁农具、牛耕远不及北方普遍。并且蓄养一两头牛非一般小农家庭所能承受,因而这一时期相当多的小农家庭仍是火耕水褥。然而铁犁牛耕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不仅有利于精耕细作,而且极大地提高了耕作能力。4、耕田与整地保墒技术的提高西汉成帝时汜胜之著有一部农书,书中详细介绍了农民的丰富生产经验和科学的生产技术,是对当时精耕细作的农业的一大总结。后世人称此书为汜胜之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耕作技术,在正史中没有记载,而齐民要术第一卷即言及耕田,强调了

18、耕田与土地燥湿关系及耕地深度与季节的关系等。随着农具的改进,耕作方法也只见得到改良。比较突出的“代田法”的发明,“区田法”的产生及作物轮被重法的实施。汉武帝末年,赵过发明代田法。其中心环节则是论耕法的改进。做法:优点:142页。此外,汜胜之书中还记载了汉代另一种耕作方法,即“区田法”。143页。赵过之“代田法”,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以利于休养地力,但垄沟之间仍是互相易代,并且代田法推行的地区主要还是在干旱少雨的关中及边地一带。因此汉代主要还是用休耕方式恢复地力。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从齐民要术可以看出,此时在继承汉代的基础上,还用轮种及绿肥方式,恢复提高地力。二、栽培技术的改进魏晋南北朝时期十分注意

19、对良种的选育、培育。齐民要术种谷第三记载了粟、黍、梁、小麦、水稻等各个粮食品种的种类,种植时可根据土壤、气候等不同的条件,选取不同特点的种类。选育良种的具体步骤,除汜胜之书提到穗选法外,还强调种子选好后,为避免种粒的混杂,要进行单种、单收、单打,在下种前,用水淘去浮粃,然后晒干,准备播种于地等。播种时注意时令。其次注重每亩播种量。再次,则是播种方式。当时播种主要有三种方式:一为撒播,二为点播,即挖穴点种。三即为当时最先进的播种方式条播,播种时既能体现行距,亦简单易行。西汉时期,专门用于条播的工具,即赵过创制的“耧犁”。使用这种耧犁有很多优点,使用此工具播种行距均匀,深浅一致,落种均匀。出苗整齐

20、,有利于作物生长 ,效率高,是古代农业机械的重大发明。东汉时,水稻的栽培技术又有明显进步。三、农产品加工技术的进步在农产品加工方面,过去谷物粉碎脱皮,主要靠人工舂臼。汉武帝时,出现了畜力拉的大石磨,此外,两汉时期还出现了筛谷扬糠的风车,利用人力脚踏的践碓及利用水力推动的水碓(堆)和水碓磨等谷物加工工具也出现了,大大提高了舂米效率。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水碓已较为普及,尤其在一些士族庄园。晋杜预在这种旧式水碓基础上又创制出了连机水碓,较前又大大提高了粮食加工效率。四、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秦汉时期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致力于兴修水利。而魏晋南北朝虽战争频仍,但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各政权都未懈怠。这一时期的

21、水利事业发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治理黄河据汉书沟洫志载,汉初,黄河经常决堤泛滥,给农业及人民生活造成极大的灾难。西汉政府曾多次大规模组织人力、物力,对黄河进行治理。汉武帝时,黄河又绝于瓠子,久治无效。公元前109年,武帝痛下决心,征调民力,亲临现场,巡视工地,沉白马玉璧于河中祭祀祷告,下令附属群臣,官自将军以下都亲自背负薪柴填河,终于堵住瓠子口。经过这次治理,以后八十多年里,黄河下游没发生过大的水灾。直到西汉后期,黄河又发生水患灾害,每次政府也派人治理,未取得明显的功效。东汉初期,黄河仍不断泛滥成灾。政府派著名水利专家王景、王吴主持治理。这次治理较前更为科学,经这次大修,河流能顺利入海,加

22、上上流土壤植被的保护,此后八百多年间,黄河没有改道。2、新建水利工程秦王朝兴建过一些大的水利工程,诸如凿灵渠,治鸿沟,通淮河,修泗水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护人民生活,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秦统一全国,继续对南越用兵,在进军岭南过程中,为解决粮食运输困难,秦始皇命御史监史禄主持开凿了灵渠。此渠利用自然条件修成,技术含量较高,沟通了湘江和漓江,即沟通了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对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水闸的使用为世界最早的通航措施。此外灵渠也具有防洪灌溉功效。图片汉初“从民之欲,而不扰乱”,着力于恢复正常的农业生产秩序,加之国力不强,所以除零星的水利工程兴修外,没有大的举措。到汉武帝时,大为

23、改观,当时水利建设达到高潮,尤其在关中开凿了许多渠道,形成了一个系统庞大的水利灌溉网。规模较大的有漕渠、龙首渠(这是我国第一条地下水渠,此法后被推广到新疆,称为坎儿井)、六辅渠、白渠、成国渠等。除关中外,汉武帝还在今河南、山东、甘肃、内蒙古等地也开凿了不少灌溉渠道,如前119年,西汉政府自朔方西至令居通渠并置田官;汉武帝后,终西汉一代,水利工程仍处在不断兴建中,形成一个个灌区。东汉的水利灌溉工程,主要是对西汉原有水利的修复、治理。也修建立一些灌溉渠道。除了国家政府所主持兴建的一些大型水利设施外,就两汉乡村来说,大多数还是利用当地小型设施进行灌溉,主要是一些小型陂塘和水井。汉末三国西晋时期,为屯

24、田发展农业之需要,北方兴建了一些水利工程。其中规模较大的、比较重要的有潞河车箱渠。十六国时期没有什么大规模建设,在北魏时期,因为深刻认识到农业与水利的关系,兴起了北朝修水利之高潮。随着南方政权的建立,江南地区一改以前水利设施的面貌,在军事屯田上、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的需要下,针对地区差异,在一些干旱和雨量不足的地区,也兴修了许多新的水利工程。尤其是江淮地区,处于南北的政权的交界处,为屯田垦荒,就必须开凿沟渠,兴修水利。这些水利工程的建设大大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与发展。3、修复就有水利工程西汉文帝时,蜀郡太守文翁在原有基础上,对都江堰进一步修复、扩建。东汉时,充分利用旧有水利工程,虽没有大的举措,

25、却满足了农业生产和灌溉需求。除为屯田而新修一些水利工程外,汉末三国主要是对前代沟渠进行了修复。北魏时期,又出现了许多兴修水利的高潮。太和十二年,冯太后和孝文帝下诏,要求长城以北、阴山以南的北方六镇和云中、河西、关内各郡开水田,通渠灌溉。无论兴建与修复,北朝规模均较南朝大。新建与修复有许多是分不开的,有的水利工程师叔同旧有河渠而又兴建新陂池进行灌溉。但无论如何,在魏晋南北朝战争频繁的情况下,对水利设施的陆续修建或恢复对农业生产发挥了作用。此外,灌溉工具在这一时期也有了新发明。汉灵帝时,宦官毕岚创造了翻车、渴乌两种提水灌溉工具。翻车是在河边汲水的水车,渴乌是洒水用的曲筒。后经三国时马均的改良,汲水

26、机车更为轻便。东汉时杜诗曾制作过水排,三国时该做人排,原都用于鼓风冶铁,但亦可用于排灌,并且用力少功效大。晋书杜预传载东晋时杜预曾制作人排机械,很可能是对人排排灌工具的一种改进。五、粮食品种及产量的增加两汉时期,垦田及户口数不断增加。156页数据。两汉时期出现的这种垦田数及人口数在历史上是空前的。垦田面积的扩张、人口的增加,加上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大大促进了农业产量的提高。汉末三国时期,战乱频仍,人口大量减少。西晋时期,由于社会秩序稳定,占田制的实行,人口激增,仍无法与东汉相比。终魏晋南北朝,军阀纷争,割据分裂,土地抛荒,人口大量耗减,但各王朝在其短暂统治时期,为巩固政权,采取了一系列劝农垦荒

27、、发展经济的措施。南朝后推广开垦湖田,扩大了开垦面积。北魏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的推行,使土地也得到大量开垦 ,并且这一时期由于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人口较西晋太康年间南北人口总和还多出一倍。表现在:1、粮食产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虽由于战争的影响,总产量没有什么提高,但单位亩产量有所提高。总的说来,魏晋大部分地区是广种薄收,然亩产平均较汉代应有提高。2、经济作物的发展经济作物的生产得到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58页(1)种植规模大,分布广泛。(2)随着种植技术的提高,经济作物种类大大增加。(3)西汉政府对人民不太熟悉的经济作物,亦积极劝导。(4)栽培技术的提高。汉书艺

28、文志、四月民令、别录中都有专门对瓜果等经济作物栽培方法的介绍。诸如植物嫁接术、利用温室栽培技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争造成人口迁移,南北交流频繁,作物品种也出现了南北之间的交流。在经济作物方面棉花已由零星种植开始转为在局部地区种植,只是还仅在新疆、两广、福建等地。第三节 隋唐宋辽金元时代农业发展的成熟隋唐宋辽金元时代是封建社会进一步向前发展、封建农业进入成熟的时期。其间,虽有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如隋末农民起义,唐中期的安史之乱及后来的藩镇割据、军阀混战、唐末农民起义,五代十国长期混乱,宋金对峙,元末红巾军起义等不可避免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这一时农业经济发展还是进入了成熟期。一、人口的繁殖

29、与田地的垦辟隋代初人口近410万户,人口约3000万,超过西晋统一时的人口数。160页数据。人口的增加带来了农业生产劳动力的增加,因而垦田面加大大提高。隋唐之际,由于暴政及战争对社会经济的破坏,造成人口锐减,因而唐初全国户数只有200多万,贞观初也不满300万。人口增加是田地垦辟的结果,进而也成为田地垦辟的动力。唐前期垦田数逐渐增加。隋至唐前期的户口分布总体上与前代大致相同,但仍偏重于北方。河南、河北为户口最密集区,有所谓“大河南北,人户殷繁,衣食之源,租赋尤广”之说。这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北方仍是统治中心 ,在全国安定统一的局面下,发展势头仍较猛,经济仍处于全国政治中心。但南方从魏晋到唐前期

30、,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南北户口在逐渐缩小,而且南方更有农业发展的潜力。公元754年冬,安史之乱爆发,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战场。战争历时七年多,北方经济受到大破坏。乱后出现的是藩镇割据,北方再次惨遭劫难。战乱必然引起民户骤减,唐元和时期,户数与开元天宝时期相比,已大大降低。唐末农民大起义终于造成唐王朝的灭亡和五代十国的大分裂,北方居民有减无增,而且点滴大量荒芜。到后周世宗时,由于统治清明,奖励农田开垦,又检括民户,在显德六年(959年)全国编户达到了230万,已属五代之最。宋初以来,户口又得以增长北宋的人口周密主要集中在南方,北方只有一两个地方人口较密集。这是中唐以后人口中心南移、南方发展速度渐

31、超北方的结果。并且在这一时期,南方人民因地制宜,开展“圩田”、“沙田”、“架田”、“山田”等多种形式的农田生产,使耕地面积大大增加,还一直影响到南宋及元。辽、金时期是古代少数民族契丹、女真统治时期,主要统治区域在北方。辽原以畜牧业为主要生产部门,后来农业比重不断增长,特别是辽统治者占据燕云、渤海地区后,尤为重视农业,曾多次下令垦荒。女真族在与汉族的交往接触中,也逐渐改变了以游牧、狩猎为主的经济格局,开始注重农业的发展。在灭北宋而统治中原后,曾主力恢复经济,鼓励耕垦官田,并把垦荒与官员奖惩、农民纳租相联系,因此,在河北、河东、山东地区出现了“寸土悉垦”的局面。从熙宗到章宗统治的半个世纪里,尤其是

32、金世宗时推行的政策,使北方农业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人口逐渐增殖。南宋统治区域虽只有北宋的三分之二,但由于北方人民又惨遭破坏。远处采取了一系列重农政策来恢复,尤其是忽必烈统治时期采取退耕还牧,招集流民、鼓励垦荒、发展屯田等措施,垦田面积逐渐增加,只是缺乏统计。至于元朝人口,元初时,北方人口锐减,。以后在农业生产恢复的基础上缓慢发展。直到元代中后期,农业生产出现衰败,从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二、生产技术的改进及水利事业的兴修这一时期,生产技术及水利事业都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尤其是南方水利的兴修,更是体现和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先看农具。在翻土整地方面,这一时期最突出的就是犁的结构的又一次重大改进,可

33、从晚唐人陆龟蒙所著耒耜经中的江东犁看出。江东犁有几大特点;其一,犁辕已缩短,并由直辕改为曲辕,犁重减轻,单牛牵引即可,因而操作灵活,易于转弯;其二,犁尖尖锐,利于深耕,其三,添置了犁评,通过对其控制,可调节入土的深浅。耕犁一般应以畜力牵引,在耕牛缺乏的情况下,只好用人力。北宋时创造了用人力推动的“踏犁”,使用踏犁翻土,四、五个劳动力的功效可相当于牛耕的一半,从而满足了畜力不足地区的耕田的需要。在播种收获方面,这一时期,尤其宋元时代,改进、创造了许多农具。在灌溉提水方面,传统的桔槔、辘轳虽仍有使用,但已显得比较落后。这时期,人们主要使用一些先进的水车,除前代的翻车外,唐时还发明了连筒、筒车、水轮

34、等效率更高的水车。农业生产工具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而农田技术管理也直接影响到土地的利用及粮食产量的增加。这一时期,精耕细作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在治虫、施肥、耕作上积累的经验更加丰富。当然,农业发展离不开水利事业的兴修。这一时期,农田水利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尤其是南方水利事业迎来了一次高潮,并逐渐在历史上超过了了北方,有力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南方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开发。隋唐前期,全国的经济重心还在北方,因此,水利工程建设也偏重于北方,南方相应地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隋朝修复了许多水利工程。而唐政府更是重视农田水利的兴修。唐前期130多年中,修建的水利工程多达160项,分布于全国广大地区。北方

35、多是开渠引水灌溉,而南方则注重于修筑堤堰,陂唐等蓄水工程。中唐以后及五代,全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方掀起了水利建设的热潮,而北方受战争动乱的影响,则出于一个相对低落的时期。五代南方各国都重视水利灌溉及抵御水害,防水治水。通过利用江南的河流、湖泊修筑大量的堤堰、石塘。宋辽金元时期,北方水利事业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与发展,南方水利工程在有利的形势下,又有了显著的进展。北宋时期,修复旧有渠堰,扩建新的陂塘,特别是在王安石变法期间,“人人争言水利”,在全国掀起了一个规模空前的农田水利建设高潮,水利事业大大超过前代。170-171页。南宋建立后,宋金并立时期,南方各地兴建的水利工程大大超过北宋时期。辽及金

36、初,由于人为及自然原因,使北方水利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元代兴修的水利工程,尤其是在南方的水利工程,虽比不上宋代,但也有所恢复、进展。由于水利工程的兴修,扩大了水稻的种植面积,同时促进了南北作物品种的交流,尤其是出现了这时期极有特色的土地利用,增辟了农田开垦的范围。三、作物品种的交流及土地利用的扩大 隋唐时代,北方水稻种植面积有了扩展,如长安、河南道、洛阳等地,都有一定的生产,但旱作地区仍以种植稷、麦、桑、麻为主。当时,华北平原农业发达,一年两熟的粟麦轮作发展很快。而南方麦作生产随着中唐后大量北人南移,不断推广,尤其是稻麦轮作范围也有所扩大。但水稻栽培仍是南方最主要的。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水平

37、又有显著提高,这不仅能弥补水分供应不足,而且使土壤环境改善,非常有利于稻秧的继续成长。北宋时期,南北农作物品种得到进一步交流,原奖江北农民杂种五谷,江南农民专种粳稻的现象又有所改观。随着北方灌溉的发展及南方防旱的需要,北方稻田、南方麦田面积逐渐扩大。 此外,一些优良的粮食品种也得到推广,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占城稻。占城当时是以国家名,位于今越南中南部,此地出产的水稻即占城稻具有抗旱、耐涝、生长力强,不择地而生的特点,并且穗长、无芒、得米率高,因此适于普遍栽种。大约在北宋以前就已传入福建,在1105年,因江淮两浙地区大旱,宋真宗遣使到福建,取占城稻种三万斛,分给三路农民种植。此后这种优良品种不断向北

38、推广。南宋时,南方麦的种植渐趋普遍。这主要是由于北方人的大批南迁,所谓“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他们对于面食的要求,造成买家上涨,种麦获利较高,因此南方大量种植麦,江、浙、湖、湘、闽、广地区所中的春小麦,“极目不见淮北”。许多地方都形成了稻麦两熟,出现了“处处稻分秧,家家麦上场”、“插秧收麦喜村村”的景象。此外,由于占城稻与粳稻相比,优点得到进一步体现。南宋初年,江南西路所种稻田,十分之七八即是占城稻,而苏、湖一带大片稻田也改种了占城稻,其时,占城稻已逐渐成为南方劳动人民的主要食粮。金代因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及受汉族农业生产的影响,金代女真人在北方也开始推广水稻的种植,尤其是章宗时

39、期,政府曾多次下诏开发水田。元代实现了南北统一,使农作物交流更广泛,但主要的仍然是江北的粟、麦、黍、稷、豆向南方的进一步推广,南方水稻向北方的新进展,水稻种植远远超过其他作物而成为元代的主要粮食作物。北方地区仅仅是河南一地,甚至是在元中后期经济发展衰退的情况下,还有以大都为中心的西至西山,东至迁民镇,南至保定、河间,北至檀州、顺州等地水稻的大量栽培。伴随着水稻种植的推广,土地的开垦,尤其是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开发范围不断扩大,主要是圩田、梯田、淤田、涂田、湖田等的垦辟。圩田,即围田。因江南水乡地区,江河湖泊周围多低洼地,河身高,田面低,使田地易受水涝之灾。由此劳动人民在洼地周围筑成堤坝,内以围

40、田,外以隔水,构成一块块如城状的圩地。每圩方圆数十里,沿堤建有水闸,“旱则开闸引江水之利,潦则闭闸拒江水之害”,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从而“旱涝不及,为农美利”,保证了农田收成的稳定。南宋杨万里有诗云:“圩田岁岁镇逢秋,圩户家家不识愁”。五代时期,南唐和吴越人民就已经开始修建圩田,宋元时逐渐增多。北宋中期以后,太湖流域及长江沿岸 江宁、芜湖等地,兴建了大批圩田,北宋中叶,仅从宣州(金安徽宣城)到池州(今安徽贵池县)就有千亩以上的圩田。到元时,圩田不仅数量多,而且规模也大。梯田,又名山田。南方人民在山坡开垦出的类似梯形的一层层水平的田地,天内一般引水灌溉,种植水稻。农民看山为田,为前代早有,但垦

41、辟梯田,种植水稻,主要在宋代才出现。宋时福建和五岭山区,湖南湘江两岸开辟了大量的山田。江西抚州、袁州等地农民开垦山坡,层层而上,直达山顶,南方山地不仅得到了充分利用,而且被改造的非常美丽,正如杨万里所描写:“翠带千根束翠颠,青梯万级拾青天”。淤田,也叫沙田。沿河沿江两岸因泥沙沉淀形成的沙滩地,经开垦成田,则为淤田或沙田。此在北方较多,北方河流泛滥后沉淀,在两岸留下了肥沃的沙土,开垦后则为美田。在南方,长江下游两岸,泥沙也易淤积成田。淤田一般土质好、水源足,产量也高,“比之他田,其收十倍”,由此,比较有吸引力。劳动人民往往不是等待河水的自然泛滥,而是直接引水灌溉淤田。汉代就有淤田,宋代则是大发展

42、时期。除圩田、梯田、淤田外,还有在广阔的水面上,用木桩作架的架田,在沿海海滨作堤,冲洗带有盐分的淤积泥土,垦辟而成的涂田等,都是这一时期人们争取土地、增加种植面积的手段。由此,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四、经济作物的推广及粮食产量的增加饮茶之风在南方盛行,六朝以后渐然北方,尤其是中唐以后,茶风极盛。不产茶的北方已是“茶为食物,无异米盐”,茶叶成为南北人民日常饮料之一。同时在与突厥、回鹘、靺鞨等少数民族的互市中,茶叶为其中大项。甚至在中外通商贸易中,作为土特产品,茶叶成了重要输出品。社会需求量的增加,刺激了南方茶叶的生产,植茶面积不断扩大,茶产区遍及四川、云南、湖南、江西、贵州、浙江、安徽、江苏、福建、

43、广东、广西等南方诸省各个州的丘陵、山坡地带。茶户也逐渐增多,史载江淮人“什二三以茶为业”。当时从南方运往北方的茶叶,“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不仅在南方,北方的一些城市里也已有专门煎茶出卖的茶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更是促进了茶叶的生产及茶品贸易。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开始征收茶税,饶州浮梁在大河年间,每岁税茶“十五余万贯”,后来政府又专制榷茶使。征收茶税成了唐后期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并一直影响到后代。此外,有关茶叶的著作也不断出现。唐德宗时陆羽作茶经,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茶叶采制和饮用的专著。五代十国时期之茶叶极为发达,

44、茶树在闽、楚、南唐、吴越、蜀等南方诸国大量种植,茶叶成为南北贸易的大宗。宋元时期茶的种植在唐的基础上又有了很大发展,栽培已遍及大半个中国,茶园十分普遍。北宋时,淮南、江浙、福建、荆湖等地出现了许多专门种茶“茶户”。南宋时期,仅东南地区产茶的州就有66个,县242个。茶的品种不仅很多,而其制作技术远超唐代,名茶辈出。举例:180页。中唐以前,虽四川蜀锦、扬州织锦已较有名,但丝织业重心还在北方,尤其河南、河北道。入唐后,江南丝织业有了很大发展,到唐后期,南方已超过北方,特别是越州地区。丝织业的发展也体现并推动着蚕桑业向南方的推进,植桑养蚕已发展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五代时期,南方桑树栽培很发达。南唐奖

45、励耕织,规定三年内载桑树满3000棵,则赐帛500匹,唐境由此桑树满野。宋代丝织业又有新的发展,丝织业仍占主要地位,南宋民间丝织业更是遍布城乡,出现了专门从事丝织的“织户”。当时桑麻种植已在全国各地普及,并产生了专门种桑养蚕的农户。而四川地区,早在五代时,就有“蚕市”,宋代更是兴盛。北方河朔、山东地区,养蚕业仍很发达,“养蚕之利逾于稼穑”。大面积的种桑养蚕,不仅促进了丝织业的进步,也带动了桑业的商品化过程。金元统治者进入中原后,都十分重视种桑养蚕,发布劝课农桑的政策,发展经济作物。元世祖忽必烈在即位之初,就设立了“司农司”,专掌农桑水利,并颁布农桑辑要一书,强调垦田植桑,指出“务要田畴开辟,桑

46、麻增盛”。终于使战乱后的中原“新桑遍野”,太湖流域也发展成了蚕桑业中心。除丝织业外,棉纺织业在这一时期更是取得了重大发展。在唐代,棉纺织业就已发展显著,尤其后唐后期,南方棉纺织业逐渐兴盛。植棉区不断扩大,除吐鲁番外,云南、福建、两广地区的棉花种植越来越普遍。关于棉花的传播:182页。元代南北统一,民族交流加强,棉花种植在南北各地也不断普及推广。元中后期,栽种棉花的区域已达全国大部分地区,为棉纺织业的发达提供了前提。同时由于棉布的价廉舒适,御寒耐穿等特点,非常适合普通百姓的需要,由此引起人们衣着上的重大变化。元代丝、麻、棉布并用,推动了棉纺织商品经济的发展。当然这一时期的经济作物并不仅仅局限于种

47、茶、栽桑、植棉。蔬菜、水果、花卉、药材等的比重也在逐渐增大,从而体现了隋唐宋辽金元时期多种经营的发展,为明清时期经济作物、粮食的商品化打下了基础。农业生产的成熟还表现在粮食产量的增加上。隋代国库极其殷实,政府在全国设置了许多官仓。开皇年间有河阳仓、常平仓、广通仓、黎阳仓等。炀帝时,又有洛口仓、回洛仓等。仓内布帛米粟所积甚多。唐代由于耕地面积的增加,生产工具及水利事业的发展,粮食产量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正如杜甫忆昔云:“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在粮食产量增加的同时,唐王朝粮食面积产量自然也有很大提高。肥沃的良田有亩收六至十石者。宋代平均亩产较复杂。当时南

48、北农作物品种的交流,存在着水稻与粟、麦德杂种。即使同一地区,因为精耕细作程度不同,尤其是圩田、淤田的发展及占城稻的推广等,产量不一。但总体提高,因而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金代亩产与北宋北方地区水平相近。第四节 明清时代的农业状况一、耕地的垦辟及农田水利建设元末农民大起义,造成“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北方近城,地多不治”的一幅才残破景象,为恢复农业,朱元璋首先采取了鼓励屯垦,兴修水利等措施。首先,确认在战争中,农民已耕垦成熟的土地,归自己所有;其次,用优惠条件刺激垦荒事业的发展。在中原地区,用“计民授田”法,奖励垦荒,并且对新垦的荒地,规定免除三年徭役,后又免除三年租税,。同时,还进行大规模移民垦荒,以扩大面积。此外,还大力推行军屯、民屯、商屯来增广垦殖,因而屯田区遍及河南、山东、陕西、山西、宁夏、北平、直隶、云南、四川等各边防卫所。不仅荒地的垦辟能增加耕地的面积,而且土壤的改良,也使许多过去原本不能耕种的土地成为可耕之田。明代土壤改良是其农业发展、增广耕地之一大特色,这主要是在山东、畿辅等盐碱区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管理制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