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第十七章(18页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华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第十七章(18页DOC).doc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423第十七章短期政策取舍抉择本章要点当你学完本章后,你将能够1、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取舍关系。2、区分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并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取舍关系的变动。3、解释联储怎样影响预期通货膨胀率以及预期通货膨胀率如何影响短期取舍关系。 本章的任务是探究我们在实施财政和货币稳定政策时所面临的权衡。我们希望得到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但是我们是否能够同时得到两者?为了得到低一点失业率的益处,一定要付出高通货膨胀率的成本吗?或者为了得到低通货膨胀率,一定要承受很高的失业率吗?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在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进行取舍吗? 如果我们必须做出取舍,将会面临怎样的情形?我们将会
2、面临永久的还是暂时的取舍?也就是说,我们是否必须承受长久的高失业来获得长久低通货膨胀的好处?或者我们不得不通过一段时间内的付出来确保长久的收益?另外,这种取舍会如何严峻?我们必须以失业率上的更高损失来获取低通货膨胀率的些微收益吗?或者我们是否能够以些微的失业率损失来获得很低的通货膨胀率?本章将会回答这些问题。42417.1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当自然失业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时描述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shortrun Philips curve)是当自然失业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时,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向下倾
3、斜的曲线,沿着该曲线失业率递增的同时通货膨胀率递减。 图171给出了一条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在这个例子中,自然失业率是6,预期通货膨胀率是每年3。如果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失业率将等于自然失业率,而通货膨胀率将等于预期通货膨胀率,即图中的B 点。该点是这条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固定点。 使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水平之上的扩张运动减少了失业率而增加了通货膨胀率。在这一扩张过程中,经济可能会达到图中的A点,该点所表示的失业率为5,而通货膨胀率为每年4。使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水平之下的衰退增加了失业率而减少了通货膨胀率。在这一衰退过程中,经济可能会达到图中的C点,该点所表示的失业率为7而通货膨胀率为每年2。短期菲利普斯
4、曲线描述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一种取舍抉择,因为沿着一条给定的曲线,要获得较低的失业率就必须要付出更高的通货膨胀率的成本,而要获得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同样必须支付更高的失业率的成本。例如,在图171中,失业率从6减少到5必须承受通货膨胀率从每年3到4的一个百分点的增加。插入原书424页图图171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SRPC)描述了在特定的自然失业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下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在这条曲线上,如果失业率是6,每年的通货膨胀率将是3。更高的失业率引起较低通货膨胀率,而更低的失业率伴随着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横:失业率(劳动力的百分比)纵:通货膨胀率(百分比/年)蓝线:
5、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的短期取舍关系B点:固定点:自然失业率=6%;预期通货膨胀率=3%/年横6:自然失业率纵3:预期通货膨胀率425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取舍关系是短期的,因为当预期通货膨胀率或自然失业率改变时这种取舍关系也会变化。我们稍后将在本章探究这些变化的影响。17.1.1总供给与短期菲利普斯曲线AS-AD模型解释了沿着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提供了理解向上倾斜的总供给曲线的另一个视角。两条曲线是在短期内货币工资率不变的前提下产生的。当价格水平发生变化而货币工资率不变时,实际工资率发生变化,劳动需求量和所生产的实际GDP也发生变化。(第八章1
6、83184页对这一过程提供了一个简单的介绍,而第十四章347349页做了详细的解释。)实际GDP的变化将改变失业率,而价格水平的变化也将改变通货膨胀率。我们将会更加仔细地研究AS-AD模型中所使用的变量与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之间的关系。1) 失业率与实际GDP在给定的一段时间内,在资本数量固定并且技术水平给定的条件下,实际GDP决定于所雇佣的劳动力的数量。在充分就业条件下,实际GDP处于潜在GDP水平,而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如果实际GDP超过潜在GDP,就业率便超过充分就业水平,而失业率降低到自然失业率以下。类似到,如果实际GDP低于潜在GDP,就业率便低于充分就业水平,而失业率上升到自然失业率
7、以上。奥肯定理:失业率与其自然率之差每增加1个百分点,潜在GDP与实际GDP之差便要增加两个百分点。失业率与实际GDP之间的数量关系被经济学家阿瑟M奥肯(Arthur M. Okun)第一个估计出来,因而被称为奥肯定理(Okuns Law)。奥肯定理表明,当失业率超过自然失业率每一个百分点时,实际GDP与潜在GDP之间的差距都将增加2。如果自然失业率是6而潜在GDP是10万亿美元,那么当实际失业率是7时,实际GDP便是9.8万亿美元,即是潜在GDP的98,或低于潜在GDP2。当实际失业率是5时,实际GDP是10.2万亿美元,即为潜在GDP的102,或超过潜在GDP2。表171归纳了这个关系。插
8、入原书425页表表171横栏:失业率(百分比) ,实际GDP(1996年万亿美元)2) 通货膨胀率与价格水平通货膨胀率被定义为价格水平的百分比变化。所以从上一期的价格水平开始,通货膨胀率越高,当前时期内的价格水平越高。假设去年的价格水平是100,如果今年的通货膨胀率是2,那么价格水平上升到102;如果通货膨胀率是4,那么价格水平上升到104。通过失业率与实际GDP的关系以及通货膨胀率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确立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总供给曲线之间的关系。图172描述了这种联系。426如果今年经济按照其充分就业水平增长,实际GDP等于潜在GDP,即10万亿美元,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即图172
9、中的6。图(a)中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上的B点与图(b)中总供给曲线上的B点描述了这种情况。在图(a)中通货膨胀率是每年3(预期通货膨胀率),在图(b)中价格水平是103(预期价格水平)。如果不是仅仅沿着充分就业水平增长,经济扩张过于强劲,以至于实际GDP达到10.2万亿美元,即图(b)中总供给曲线上的A点。在这种情况下,失业率是5,即图(a)中的A点。在图(a)中通货膨胀率是每年4(高于预期值),而在图(b)中价格水平是104(也高于预期水平)。最后,如果经济的扩张低于潜在GDP,实际GDP可能是9.8万亿美元,即图(b)中总供给曲线上的C点。在这种情况下,失业率是7,即图(a)中的C点。在图(
10、a)中通货膨胀率是每年2(低于预期值),而在图(b)中价格水平是102(也低于预期水平)。插入原书426页图图172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总供给曲线菲利普斯曲线上的A点对应总供给曲线上的A点:在图(a)中的失业率是5,而通货膨胀率是每年4,在图(b)中实际GDP是10.2万亿美元,而价格水平是104。菲利普斯曲线上的B点对应总供给曲线上的B点:在图(a)中的失业率是6,而通货膨胀率是每年3,在图(b)中实际GDP是10万亿美元,而价格水平是103。菲利普斯曲线上的C点对应总供给曲线上的C点:在图(a)中的失业率是7,而通货膨胀率是每年2,在图(b)中实际GDP是9.8万亿美元,而价格水平是102
11、。(a)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横:失业率(劳动力的百分比)纵:通货膨胀率(百分比/年)图中:SRPC上的A、B、C点对应于(b) 总供给曲线横:实际GDP(万亿美元)纵:价格水平(GDP平减指数)红线:潜在GDP图中:AS上的A、B、C点427 3) 总需求波动 总需求波动引起沿着总供给曲线的移动和等价的沿着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总需求的减少引起沿着总供给曲线从B点到C点的移动,相对以前而言,降低了价格水平,也减少了实际GDP。相同数量的总需求的减少也引起了沿着菲利普斯曲线从B点到C点的移动。通货膨胀率降低了,而失业率增加了。类似地,总需求的增加引起沿着总供给曲线从B点到A点的移动,相对以前而言
12、,提升了价格水平,也增加了实际GDP。相同数量的总需求的增加也引起了沿着菲利普斯曲线从B点到A点的移动。通货膨胀率升高了,而失业率减少了。了解历史美国的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之所以被如此命名,是因为新西兰经济学家AW(比尔)菲利普斯发现了英国大约100年间的失业率与工资通货膨胀率数据之间的关系。菲利普斯在1958年得出了这一重大发现,也就是在约翰F肯尼迪当选为美国总统的前两年。在那以后不久,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个年轻的美国经济学家,保罗A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和罗伯特M索罗,都急于帮助新上台的肯尼迪政权实施低失业率政策,他们希望利用美国的数据得到一条菲利普斯曲线。附
13、图显示了他们的成果:在他们所研究的20余年中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数据中并不存在可辨认的关系。在对1950年代的数据加大权重以后,同时基于大衰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将1930和1940年代视为特殊时期,萨缪尔森和索罗提出了图中所示的美国的菲利普斯曲线。他们相信美国的菲利普斯曲线为一个以后不断得到认同的观点提供了支持,即新肯尼迪政权能够实施一种低失业率的政策,它仅会导致温和的通货膨胀率。进入1960年代以后,萨缪尔森和索罗的菲利普斯曲线显现出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似乎存在一种永久的取舍关系。但是在1960年代后期和1970年代初期,在上升的通货膨胀预期面前这种关系消失了。插入原书427页图横:失业率(
14、劳动力的百分比)纵:通货膨胀率(百分比/年)图中:萨缪尔森和索罗的美国菲利普斯曲线资料来源:录入原书427页428观察世界经济通货膨胀与失业附图显示了英国和美国在二十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内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数据。正像萨缪尔森和索罗所使用的美国数据那样,每个国家的数据都没有显示出清晰严密的取舍关系。短期取舍关系发生了很多变动。在失业率最低时,最高的通货膨胀率并没有发生。而且发生在1930年代大衰退时期的最高失业率并没有导致最低的通货膨胀率,虽然在1931到1932年的大衰退期间美国的价格水平确实迅速下降。插入原书428页图(a) 美国:19001997年横:失业率(劳动力的百分比)纵:通货膨胀率(GD
15、P平减指数,百分比/年)(b) 英国:19001997年横:失业率(劳动力的百分比)纵:通货膨胀率(GDP平减指数,百分比/年)资料来源:录入原书428页17.1.2我们为什么关心菲利普斯曲线我们已经看出,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是观察总供给曲线的另一种视角。你也许会想,我们为什么关心菲利普斯曲线?总供给曲线难道还不足以描述短期取舍关系吗?使用菲利普斯曲线有两个原因。首先,菲利普斯曲线直接关注两种政策目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第二,只要货币工资率或者潜在GDP发生变化,总供给曲线都会移动,而这种变化每天都会发生,因此总供给曲线所描述的不是一种稳定的取舍关系。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也不是一种稳定的取舍关系,但
16、是它比总供给曲线更稳定。只有当自然失业率改变或者当预期通货膨胀率发生变化时它才发生移动。429检查站17.11、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取舍关系。应用题17.1表1描述了2003年可能发生的五种情况,这些情况的发生依赖于该年的总需求水平。潜在GDP是7万亿美元,自然失业率是5。a. 计算每种可能情况下的通货膨胀率。b. 利用奥肯定理寻找与表1中每个失业率相对应的实际GDP。c. 2003年的预期通货膨胀率是多少?d. 2003年的预期价格水平是多少?e. 绘出2003年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f. 绘出2003年的总供给曲线.g. 分别在两条曲线上标出对应于表1和你所计算出的数据的A、B、C、
17、D和E点。练习题17.11. 对于应用题中所描述的经济,2003年处于表1中B行所描述的状态。表2描述了2004年依赖于该年总需求水平的五种可能情形。潜在GDP已经增长到7.35万亿美元,但是自然失业率依然保持在5的水平。a. 绘出2004年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b. 利用奥肯定理求出与表2中每个失业率相对应的实际GDP。c. 2004年的预期通货膨胀率是多少?d . 2004年的预期价格水平是多少?e. 绘出2003年的总供给曲线。f. 分别在两条曲线上标出对应于表2和你所计算出的数据的A、B、C、D和E点。2. 将2004年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总供给曲线与2003年进行比较。根据短期菲利普斯
18、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定义,你认为在这两年中可能发生了什么变化使得这些曲线发生了移动?插入原书429页2表表1,表2横栏:价格水平(2002年=100) ,失业率(百分比)应用题17.1答案a. 和 b. 通货膨胀率等于价格水平减去100;实际GDP等于潜在GDP减去潜在GDP的x,其中x2(失业率自然失业率),即奥肯定理。c2003年的预期通货膨胀率是每年6。d. 2003年的预期价格水平是106。e. 图1描述了2003年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f. 图2描述了2003年的总供给曲线。g. 图1和图2中曲线上的A、B、C、D和E点是题目所要求的点。43017.2短期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短期菲利普斯曲
19、线描述了当自然失业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不变而总需求改变时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短期取舍关系。但是,在一段时间以后,自然失业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会发生变化。而我们也可以从数据上看出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实际波动并不总是严格服从菲利普斯曲线。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短期取舍关系。而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变化也形成了一条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让我们来看一下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性质。17.2.1长期菲利普斯曲线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描述充分就业状态下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垂直线。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long-run Philips curve)描述了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时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在第
20、八章我们学过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时的失业率是自然失业率。所以在长期菲利普斯曲线上只有一种可能的失业率,那就是自然失业率。 相对地,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时的通货膨胀率可以取任何值。我们在第十三章(327330页)学过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时,对于一个给定的实际GDP增长率,货币增长率越高,通货膨胀率就越高。对长期经济的这种描述告诉了我们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一些性质。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定位在自然失业率水平上的一条竖直线。在图173中,它是竖直线LRPC。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告诉我们在自然失业率水平下任何通货膨胀率都是可能的。插入原书430页图图173长期菲利普斯曲线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描述了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时
21、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竖直线。在长期中,不存在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取舍关系。横:失业率(劳动力的百分比)纵:通货膨胀率(百分比/年)图中左:在长期中,通货膨胀率决定于货币增长,它可能处于任何水平,而右: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431不存在长期取舍关系因为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竖直的,所以在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长期取舍关系。在长期中,唯一可行的失业率水平是自然失业率,但是任何通货膨胀率都可能发生。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可以被认为是观察AS-AD模型中潜在GDP线的另一种视角。让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一对应结果。17.2.2AS-AD模型的长期调整AS-AD模型解释了总需求变化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图1
22、74描述了长期影响。去年的总需求是AD0而总供给是AS0。价格水平是100,实际GDP等于潜在GDP,等于10万亿美元。(为了叙述的方便,假设不存在经济增长,因此潜在GDP保持在10万亿美元的水平。) 情况一:今年的总需求从AD0增加到AD1。货币工资率上升以使实际工资率保持在充分就业状态。因此总供给移动到AS1,价格水平上升到103,即通货膨胀率是3,而实际GDP保持在潜在GDP的水平。情况二:今年的总需求从AD0增长到AD2。货币工资率上升以使实际工资率保持在充分就业状态。因此总供给移动到AS2,价格水平上升到107,即通货膨胀率是7,而实际GDP保持在潜在GDP的水平。在AS-AD模型中
23、,任何价格水平在长期中都是可能的,但是只有唯一一种实际GDP能够发生,那就是潜在GDP。总需求和总供给共同决定了价格水平。插入原书431页图图174 AS-AD模型的长期调整去年的总需求是AD0而总供给是AS0。价格水平是100,实际GDP等于10万亿美元(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如果总需求增加到AD1,而总供给改变为AS1,价格水平增长3,达到103。但是如果总需求增加到AD2,而总供给改变为AS2,价格水平则增长7,达到107。在两个案例中,实际GDP保持在10万亿美元的水平,而且因为经济一直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所以失业率保持在自然失业率状态。横:实际GDP(万亿美元)纵:价格水平(GDP平减指
24、数)红垂线:潜在GDP43217.2.3预期通货膨胀预期通货膨胀率:人们对通货膨胀率的预测,并以之确定货币工资率及其他货币价格。当AD和AS曲线相交在潜在GDP水平时便达到充分就业状态。我们将会看到在充分就业状态下,通货膨胀率等于预期通货膨胀率。预期通货膨胀率(expected inflation rate)是人们预测出来用于确定货币工资率和其他货币价格的通货膨胀率。假设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麦当劳的服务生每小时工资为7美元。在没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每小时7美元的货币工资率使得服务市场处于均衡状态。但是在10的通货膨胀率条件下,不变的货币工资率意味着实际工资率下降和服务生短缺。现在货币工资率需
25、要上升10以维持服务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如果麦当劳的员工和其他人都预期到10的通货膨胀,货币工资率将上升10以防止劳动力继续短缺。如果关于通货膨胀率的预期被证明是正确的,价格水平将按预期上升10,而实际工资率保持不变,仍然处于充分就业均衡状态。实际GDP保持在潜在GDP水平,而失业率也保持在自然失业率状态。因为在充分就业状态下实际的通货膨胀率等于预期通货膨胀率,我们可以将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解释为当通货膨胀率等于预期通货膨胀率时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关系。图175绘出了对应于两个预期通货膨胀率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每条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描述了一个特定预期通货膨胀率下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取舍关系。当预期通货
26、膨胀率发生变化时,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将会移动,并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相交在一个新的预期通货膨胀率。插入原书432页图图175 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如果自然失业率是6,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LRPC。如果预期通货膨胀率是每年3,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是SRPC0。如果预期通货膨胀率是每年7,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是SRPC1。横:失业率(劳动力的百分比)纵:通货膨胀率(百分比/年)预期通货膨胀率为每年3%预期通货膨胀率为每年7%433在图175中,当预期通货膨胀率是每年3时,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是SRPC0,而当预期通货膨胀率是每年7时,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是SRPC1。17.2.4自然率假说自然率假说:该假说认为,当货
27、币增长率发生变化时,失业率在短缺内会发生变化,但最终仍会回到其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上。自然率假说(natural rate hypothesis) 认为,当货币增长率变化时(即总需求增长率变化时),失业率会出现暂时变化,最终会回到自然失业率水平。图176描述了自然率假说。首先,总需求增长使得通货膨胀为每年3,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的A点。然后总需求增长得更加迅速,使得通货膨胀率最终达到每年7。但是在短期内,因为货币工资率不变,所以总需求的增加引起实际GDP增加而失业率降低。通货膨胀率增长到每年5,而经济从A点移动到B点。最终,人们预期到更高的通货膨胀率,货币工资率增加。当预期通货膨胀率从每年3上升到
28、7,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从SRPC0向上移动到SRPC1。通货膨胀增加,实际GDP回到充分就业水平,而失业率回到自然失业率水平。在图176中,经济从B点移动到C点。插入原书433页图图176自然率假说通货膨胀率是每年3,且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A点。然后通货膨胀率增加。在短期内,通货膨胀的增加引起失业率的降低,即沿着SRPC0移动到B点。最终,人们预期到更高的通货膨胀率,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上移动到SRPC1。在更高的预期通货膨胀率水平下,失业率回到自然失业率水平,这就是自然率假说。横:失业率(劳动力的百分比)纵:通货膨胀率(百分比/年)434了解历史事实对自然率假说的检验附图描述了美国从1960年到
29、1971年11年间的经济,说明自然率假说为这些年的现实情况提供了良好的描述。自然失业率在6左右,所以长期菲利普斯曲线LRPC处在这个失业率水平上。在这段时期的开始,通货膨胀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均为每年1左右。所以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是SRPC0。直到1966年,预期通货膨胀率依然保持在每年1的水平,但是实际通货膨胀率缓缓上升,而失业率降低到自然失业率水平以下。经济沿着SRPC0从A点向上移动到B点。然后,从1967年到1969年,通货膨胀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都增加了。到1969年,经济已经移动到C点。到1970年,预期通货膨胀率在每年5左右,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已经向上移动到SRPC1。当人们逐渐预期到更
30、高的通货膨胀率时,失业率逐渐增加;到1971年,失业率已经回到自然失业率的水平,而经济已经移动到D点。请注意这段时期内的实际事件和图176中自然率假说之间的相似性。有趣的是,自然率假说作为我们在第八章所学的古典二分法的应用被哥伦比亚大学的埃德蒙德S费尔普斯(Edmund S. Phelps)和芝加哥大学的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提出时,这些实际事件尚未发生。插入原书434页图横:失业率(劳动力的百分比)纵:通货膨胀率(百分比/年)资料来源:录入原书434页17.2.5自然失业率的变化如果自然失业率发生改变,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都会发生移动。当自然失业率增加
31、时,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都会向右移动;当自然失业率减少时,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都会向左移动。图177描述了这些变化。当自然失业率是6时,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LRPC0。当预期通货膨胀率是每年3时,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是SRPC0。在预期通货膨胀率不变时自然失业率的增加会使两条菲利普斯曲线向右移动至LRPC1和SRPC1。而预期通货膨胀率不变时自然失业率的减少会使两条菲利普斯曲线向左移动至LRPC2和SRPC2。435插入原书435页图图177 自然失业率的变化初始自然失业率是6,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LRPC0。预期通货膨胀率是每年3,而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是SRPC0。自然失业
32、率的增加使两条菲利普斯曲线向右移动至LRPC1和SRPC1,而自然失业率的降低使它们向左移动至LRPC2和SRPC2。横:失业率(劳动力的百分比)纵:通货膨胀率(百分比/年)图内:自然失业率为图外:预期通货膨胀为每年3%17.2.6 自然失业率是否发生变化?我们从第六章(152页)已经知道经济学家在自然失业率的大小或它的波动幅度上的观点并不一致。大多数观点认为自然失业率改变很慢,甚至根本不改变,从1960年以来的实际平均失业率都在6%左右。 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质疑自然失业率不变的观点,他们相信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改变会引起自然失业率的变化。2000年的自然失业率很可能降低到了4,然后在20
33、02年增加到5或者6的水平。但是经济学家还没有一种测量自然失业率的明确方法,因此估算自然失业率仍然是很麻烦而且有争议的事情。我们在第八章(198203)已经了解了决定自然失业率的诸多因素。这些因素可以划分为两类:影响寻找工作人数的因素和影响工作配额的因素。寻找工作的人数受人口统计方法的变化、失业补贴和结构性改变的影响。而工作配额取决于效率工资、最低工资和工会工资。没有人能够确定这些因素在影响自然失业率方面究竟有多重要。但是就他们确实能够产生影响而言,436他们可能在1970年代增加了自然失业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即1940年代后期和1950年代初期出生率迅速膨胀(“出生潮”),导致1960年代后
34、期和1970年代初期进入劳动力行列的年轻人数量迅速增加。新进入者数量的增长增加了寻找工作的劳动力数量,这很可能增加了自然失业率。作为对世界石油价格飙升的一种回应,发生在1970年代和1980八十年代的结构性变化可能进一步增加了1970年代后期和1980年代初期的自然失业率。观察美国经济短期取舍关系的变动如果预期通货膨胀率或者自然失业率增加,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取舍关系会变得更加不利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会相互对应于更高的水平。如果预期通货膨胀率或者自然失业率下降,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取舍关系会变得更加有利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会相互对应于较低的水平。当取舍关系变得更加不利时,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上
35、方移动。当取舍关系变得更加有利时,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当自然失业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不变时,短期取舍关系是固定的。附图描述了美国取舍关系的移动情况。在1981年和1986年之间,自然失业率在6左右,而预期通货膨胀率下降。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LRPC0,而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从SRPC0向下移动到SRPC1。取舍关系得到改善。在1986年和1993年之间,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在每年3不变,而自然失业率保持在6不变。两条菲利普斯曲线保持在LRPC0和SRPC1。取舍关系不变。在1993年和2000年之间,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但是自然失业率从6减少到5左右。两条菲利普斯曲线分别从LRPC0和SR
36、PC1移动到LRPC1和SRPC2。取舍关系再次改善。最后,从2000年到2002年,自然失业率保持在5不变而预期通货膨胀率也保持不变。两条菲利普斯曲线保持在LRPC1和SRPC2。取舍关系不变。插入原书436437页各图(a) 改善的取舍关系:19811986年(b) 不变的取舍关系:19861993年(c) 改善的取舍关系:19932000年(d) 不变的取舍关系:20002002年横:失业率:(劳动力的百分比)纵:通货膨胀率(百分比/年)图a中:下降的预期通货膨胀率改善了19811986年期间的取舍关系图c中:下降的自然失业率改善了19932000年期间的取舍关系437到1980年代和1
37、990年代,出生潮的一代已经进入中年,劳动力市场的新进入者数量减少,自然失业率也可能有所降低。1990年代期间,技术的迅速进步引起了生产能力的增加,也引起了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进而使寻找工作的时间缩短,降低了自然失业率。我们刚刚所提供的对自然失业率变化的描述是与实际数据相一致的,也是与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短期取舍关系的变动相一致的。但是它仍然是一种推测,而非可靠不变的认识。438检查站17.22、区分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并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取舍关系的变动。应用题17.21. 图1给出了一条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一条长期菲利普斯曲线。a. 鉴别两条曲线哪一条是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哪一条是长期菲利普
38、斯曲线。b. 预期通货膨胀率是多少?c. 自然失业率是多少?d. 如果预期通货膨胀率增加到每年7.5,绘出新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e. 如果自然失业率增加到每年8,绘出新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2. 在图1所示的经济中,总需求开始更加迅速地增长,最后,通货膨胀率增加到每年10。解释在该经济中失业和通货膨胀的改变过程。练习题17.21a. 在一个经济体中,自然失业率是每年7,而预期通货膨胀率是每年4,绘出该经济体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1b. 如果预期通货膨胀率改变为每年3,绘出新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1c. 如果自然失业率变为6,绘出
39、新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2. 在练习题1中,总需求的增长开始变慢,最终通货膨胀率降低到每年2。解释在该经济中失业和通货膨胀的改变过程。应用题17.2答案1a.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竖直线LRPC,而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是向下倾斜的曲线SRPC0(图2)。1b. 预期通货膨胀率是每年5。预期通货膨胀率是LRPC与SRPC0交点处的通货膨胀率。1c. 自然失业率是6。LRPC是位于自然失业率水平的竖直线。1d.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上移动,但是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没有变化(图2)。1e.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都向右移动(图3)。2. 图4描述了失业和通货膨胀的改变过程。当人们的预
40、期值发生变化时,通货膨胀率提高到每年10,失业率回复到自然失业率水平。插入原书438页各图图1,图2,图3,图4横:失业率(百分比)纵:通货膨胀率(%/年)43917.3预期通货膨胀我们已经看到预期通货膨胀率在决定短期均衡的位置时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当预期通货膨胀率水平较低时,比如处于2000年的水平,短期取舍关系比预期通货膨胀率较高时更有利,如1980年。预期通货膨胀率对短期取舍关系的影响向我们提出了三个问题:l 哪些因素决定了预期通货膨胀率?l 短期取舍关系对预期通货膨胀率变化的反应速度如何?l 政策怎样才能使预期通货膨胀降低?17.3.1哪些因素决定了预期通货膨胀率?预期通货膨胀率是人们预
41、测出来用以确定货币工资率以及其他货币价格的通货膨胀率。为了预测通货膨胀率,人们使用与预测其他影响生活的因素相同的方法。数据是用于预测的第一个因素,比如关于我们希望预测的现象过去表现的数据。当人们在2000年下很大的赌注认为老虎伍兹将会赢得英国公开赛时,他们的预测主要依据老虎和其他高尔夫选手在至今为止时期里的表现。科学是进行预测的第二个因素,比如有助于理解我们希望预测的现象的专门学科。如果我们想知道明天是否会下雨,我们要求助于气象学。科学并不是数据的替代品,它是告诉人们怎样解释数据的知识。所以为了预测通货膨胀,人们要利用关于过去通货膨胀和其他相关变量的数据,还要运用旨在理解导致通货膨胀的力量的经
42、济科学。我们已经了解了有关的经济学知识:ASAD模型。我们知道货币增长率在长期中决定总需求增长率。而且我们也知道实际GDP的长期增长率就是总供给的长期增长率。所以货币的长期增长率减去实际GDP的长期增长率便决定了长期通货膨胀率。当经济状态随着经济周期变化时,通货膨胀率便围绕着它的长期趋势变动。在一个扩张的经济中,通货膨胀率超过它的趋势水平,而在衰退的经济中,通货膨胀率低于它的趋势水平,因为总需求的变动引起沿着总供给曲线的移动。而且我们知道货币增长率是影响总需求波动的众多影响因素之一。联储决定了货币增长率,所以对通货膨胀的预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联储行为的预测。基于这一观点,专业的联储观察家和经
43、济预测人员使用大量数据和复杂的经济统计模型来预测通货膨胀率。理性预期:利用所有有关数据和经济理论做出的通货膨胀预测。当所有有关数据和经济学理论被用于预测通货膨胀时,预测的结果被称为理性预期(rational expectation)。对于通货膨胀率的理性预期建立在对联储货币政策的预测和对其他影响总供给与总需求作用力的预测之上。当然决定性的因素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44017.3.2短期取舍关系对预期通货膨胀变化的反应速度如何?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变化会逐渐移动短期取舍关系,原因是短期取舍关系依赖于货币工资率的增长率。只有当货币工资率的增长率作为对预期通货膨胀率变化的反应而发生变化时短期取舍关系才会发
44、生变化。 某些货币工资率会很快对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做出反应。但是大部分货币工资率受制于长期合同。目前的合同很可能是在一年、两年甚至三年前达成的。而用于确定这些货币工资率的通货膨胀的预期是过去的理性预期,而不是基于目前状况。所以即使人们现在改变了对将来的通货膨胀预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也不能立即使用新的预期,而必须一直等到他们达成新的长期合同。 长期劳动合同的存在意味着短期取舍关系只能逐步对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做出反应。如果联储增加了通货膨胀率的长期趋势,短期取舍关系需要花费数年才能向上移动以对这种变化做出反应。短期取舍关系对预期通货膨胀率变化的逐渐的反应过程造成了围绕充分就业的波动。例如,在1
45、970年代通货膨胀增加时,短期取舍关系向上移动而变得更加不利,但是在若干年里实际通货膨胀率超过预期通货膨胀率,同时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类似地,在1980年代通货膨胀降低时,短期取舍关系向下移动而变得更加有利,但是在若干年里实际通货膨胀率低于预期通货膨胀率,同时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17.3.3政策怎样才能使预期通货膨胀降低?如果联储打算降低通货膨胀率,它可以采取的行动方针有两种:l 出人意料的通货膨胀降低l 可信的通货膨胀降低宣示1) 出人意料的通货膨胀降低在图178中,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而使预期达到每年10。失业率处于自然失业率状态,即6。经济位于其长期菲利普斯曲线L
46、RPC和短期菲利普斯曲线SRPC0相交的A点。没有人预期联储会改变它的货币政策,但是联储确实改变了它的政策,开始将通货膨胀率慢慢降低到每年3的目标。联储提高利率以减慢货币增长。在预期通货膨胀率不变的情况下,工资率继续以过去的速度增长,但是总需求增长减慢。沿着SRPC0失业率上升而通货膨胀率下降。预期通货膨胀率逐渐下降而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下移动到SRPC1。联储降低了通货膨胀但是付出了经济衰退的代价。经济沿着红箭头的方向运动,失业率保持高于自然失业率的水平,直到最后经济达到B点的状态。441插入原书441页图图178降低通货膨胀经济最初处于短期菲利普斯曲线SRPC0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LRPC相交处的A点。自然失业率是6,而通货膨胀率是每年10。总需求增长率的出人意料的下降减慢了通货膨胀,增加了失业率。与此同时,经济沿着SRPC0下滑。失业率在调整到B点的过程中超过6。按照另一种方案,关于总需求增长率降低的宣布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