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盈利会计论文(20页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非盈利会计论文(20页DOC).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2020年12月25日星期五22:01:41摘 要非营利组织的宗旨不是积累或创造财富,而是实现社会公益或成员互益。非营利组织既不拥有企业的商业秘密,也不涉及国家的安全机密,理论上完全可以充分地披露会计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宣传其使命、基本道德标准及操作规程。本文对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的需求与供给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非营利组织当前所披露的信息还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并对如何契合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的需求与供给提出了思路。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信息披露;需求;供给;均衡AbstractThe purpose is not
2、the accumulation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or the creation of wealth, but to achieve social welfare or members of mutual benefit. Non-profit organization owned enterprises is neither a commercial secret, does not involve national security secrets, in theory, can adequately disclosed accounting inf
3、ormation to the public through various channels to promote its mission, the basic ethical standard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is non-profit organiza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on demand and supply issues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that the information disclosed ca
4、n not meet the information needs of the users, and how to fit the needs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suppl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presented ideas. Keywords: Non-Profit Organization;Accounting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Disclosure; Demand; supply; Balance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1 前 言12 非盈利组织的概念23 我国非营利组
5、织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34 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需求分析54.1 基于公益产权的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使用者54.2 非营利组织的会计目标64.3 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使用者信息需求74.3.1 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一般需求74.3.2 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需求的特殊性75 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的制约因素95.1 对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忽视95.2 会计信息披露成本的制约95.3 会计理论不完善95.4 匮乏竞争和生存意识105.5 政府管制力度不健全106 解决办法和建议116.1 应重视非营利组织委托人对会计信息的需求116.2 应加强非营利组织受托人会计信息披露行为的监管加强非营利组织信
6、息的强制性披露116.3 引入竞争,激发非营利组织信息的自愿性披露116.4 建立信息披露制度116.5 建立恰当的报表制度126.6 加强会计队伍的素质建设12结 论14参考文献15致 谢161 前 言非营利组织以其非政府、非营利的特征在社会生活的公益性或互益性领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成为弥补“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重要机制,也是对国家市场公民社会三元分立结构的反映。非营利组织研究专家、美国霍布金斯大学的萨拉蒙(Salamon)教授将20世纪后期以来非营利组织的兴起与繁荣称为一场“全球性的结社革命”,非营利组织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由于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既不像企业来自资本市场,也不像政府部门
7、来自税收,而是以多元化机制向社会公众募集的“慈善捐款”为主,因此,非营利组织如何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完整,反映其使用公益财产的过程和结果的会计信息成为社会公众日益关注的焦点。 以往人们对会计信息的研究多是基于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角度,很少关注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有人认为非营利组织不是为了赚取利润,捐赠者不关心组织的经营成果,而受益者只关心自己能否接受资助,同时也缺乏理解会计信息的知识和能力,因此非营利组织没有必要披露会计信息。然而,缺乏社会监督机制和信息透明度本身就是对非营利组织社会公信度的危害。正如在青基会事件中,无论其实质上是否违规、性质是否严重,当出现对其指证和人们的质疑时,
8、都会对青基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问题的症结在于除了平时青基会的宣传和媒体的介绍以外,公众几乎没有其他的信息来源以了解青基会的具体运作。非营利组织常常躲在“黑匣子”里,甚至不愿透露最基本的财务和项目信息,捐款人无从了解所捐助资金的用途和去向。信息分布的不对称使得少数不法分子有机可乘,用公共捐款谋取个人私利。个别非营利组织中的高工资、高津贴现象和侵占公款的丑闻,反映了其财务上的混乱。这类事例引发的不信任感制约了非营利组织通过公众自愿捐款获取资金的能力。相反,良好的会计信息披露可以起到使“黑匣子”“透明”的作用,使每一个对组织关心或有疑问的人都可以对其进行检查和监督,并为决策提供依据。2 非盈利组织
9、的概念我国目前对非营利组织的界定还没有定论,荆新1、商玉生2、邓国胜3、王名45等学者都曾研究过非营利组织的概念和范围,观点并不完全相同。笔者参照国际惯例并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认为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主要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开展公益性或互益性活动的机构,分为法人组织与非法人组织两类。前者包括公益性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企业法人非营利组织,后者包括未注册的草根非营利组织、宗教组织等。笔者的定义是一个范围较宽泛的广义非营利组织,其涵盖的范围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和权威国际组织对非营利组织的界定基本一致。3 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1)我国的非营利组织是从20世纪80年代
10、伴随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设而逐渐发展和繁荣起来的。这个时候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了经济建设,政治气氛相对宽松很多,另一方面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意识观念不断增强,结社热情空前高涨。国家在这个时候也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法律保障,为推动改革开放后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自1997年以来,财政部陆续制定颁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及有关特殊行业会计制度,如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科研单位会计制度等。其中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是事业单位最基本的会计规范,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报告均作出原则性的定义与说明。例如,其要求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符合
11、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适应预算管理和有关各方了解事业单位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规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经营性收支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事业单位的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对外披露的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基建投资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收支情况说明书等。上述规定只适用于国有事业单位,对其他类型的非营利组织还没有涉及。为使更多的非营利组织有会计制度可依,财政部于2004年8月颁布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并于2005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施行。该制度对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进行了界定,要求民间非营利组织编制统一的财务会计报告,其内容至少包
12、括“资产负债表”、“业务活动表”、“现金流量表”三张基本报表以及会计报表附注等内容,及时反映组织控制的资源状况、负债水平、资金使用情况及其效果、现金流量等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但即使是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也只是规定了具备法人资格的民间非营利组织所应遵循的会计核算和报告制度,不包括那些为数众多且处于不断发展壮大的民间非营利组织等,这些组织有些是依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有些连正式的会计记录都不具备,当然谈不上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其进行经济决策的会计信息了。(2)所以当前我国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信息披露比较繁杂,不同类型的组织会计核算的依据不同,核算基础不同
13、,信息披露的基础也不同,这就导致其所披露的会计信息不具有可比性。而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不划分国有非营利组织与民间非营利组织,并且按照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也没有必要划分属于国有的非营利组织(事业单位)与民间非营利组织,为两种性质相近、形式或行业特性稍有不同的非营利组织各自制定会计制度既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也不便于信息使用者进行对比分析和决策。(3)如果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尚未统一涉及到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需要大动手术,短时期内较难运作以外,新颁布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所要求的信息披露实质上也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是在兼顾我国国情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制度中
14、的很多规定与企业会计制度类似,但当前美国等非营利组织发达地区正在进行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探讨,“资产负债表”、“业务活动表”、“现金流量表”三张报表究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使用者的需要还在引发广泛争议。一方面,非营利组织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太少,非营利组织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如何,高级职员的报酬是多少,支出中用于组织自身建设费用与用于救助和扶贫等项目费用的比例是多少,享受税收减免的数量等等信息使用者非常关注的问题几乎没有;另一方面,非营利组织按照国家制度的规定也向外披露了不少信息,但这些报表中的信息几乎引不起使用者的兴趣,因为大家并不关注公益组织究竟有多少资产,折旧是多少,借款的比例,现金的净增
15、加额等等,这些与净资产最终挂钩的信息无法体现非营利组织的公益或互益宗旨。4 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需求分析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信息披露一般来说由信息使用者的外在需求压力、组织内部的信息供给动力和监管机构施加的强制性推力三方面因素促成,其中信息使用者的外在需求压力是促使非营利组织对外披露会计信息的关键环节。4.1 基于公益产权的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使用者非营利组织存在的宗旨不是积累或创造财富,而是实现社会公益或成员互益。公共部门的财产基础是由形成于税收的国有资产决定的,所以公共部门要服务于全体纳税人;企业是创造利润和积累财富的部门,根据投资者的不同表现为国有、集体、股份、个人等多种产权形式。非营利组织的资
16、产主要来源于各种形式的社会捐赠, 捐赠者在捐赠行为发生时就意味着放弃对捐赠财产的所有权,由受赠者(非营利组织)在限定的范围内用于公益事业。这部分资产同税收用于公共事业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是强制性纳税,另一个是志愿性捐赠;一个通过政府,而另一个通过非营利组织。因此我们将非营利组织的财产基础解释为不同于国有资产的“公益产权”。如同政府不能将公共财政的资金分红给官员个人一样,非营利组织作为受托人来经营管理社会的公益资产,也不享有对这部分资产的剩余索取权。非营利组织的公益产权揭示了三个特点:受益权与控制权分离造成所有者的缺位,对使用权的限制,受益主体的虚拟化。以上特点确定了非营利组织需要
17、面对以下利益相关者,即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信息使用者: 资金提供者(捐赠者、委托人、会员、贷款人)。除贷款人以外的资金提供者的产权在捐赠发生时完全转让,与资产脱钩,不能干涉非营利组织的运作,但作为非营利组织宗旨的设立者或支持者,捐赠者保留一定的委托权,主要是对非营利组织实施监督。非营利组织有责任按照组织设立的宗旨履行信托事项,保证捐赠者的知情权和承担向其报告的义务,而贷款人也理应要求非营利组织向其报告组织的财务经营情况,以确保贷款能够按时收回。 受益权人与实际受益群体。受益权人即公益涉及范围内的所有可能受益者,这部分人具有剩余索取权,但由于受益权的虚拟性,其成员不能在法律上以受益者的身份要求享受权
18、利。实际受益群体是虚拟受益权人中实际获得收益的群体,非营利组织有责任按照组织章程和信托规定及宗旨保障受益权人权利的实现。 捐赠资产来源国家或地区的政府及社会公众。非营利组织享受了当地的税收优惠,同时社会公众有可能是组织未来的捐赠者,因此有权利了解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信息。 非营利组织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政府管理机构。公益组织必须得到所在政府的批准,有义务遵守政府颁布的法律法规并按适当的程序将其会计信息予以公示。 非营利组织管理当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非营利组织也要依靠自身实力,独立参与市场竞争,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当局可以利用相关会计信息进行科学决策,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一般来说,非营利
19、组织最重要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是捐资者,捐资者可分为现有捐资者和潜在捐资者,政府机关及社会公众都是可能的潜在捐资者。捐资者还可分为个人捐资者与机构捐资者、国内捐资者与国外捐资者等。 4.2 非营利组织的会计目标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第4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的目标中列示了非营利组织的7项会计目标,例如,提供有助于现实和潜在的资源提供者和其他使用者做出向这些组织分配资源的合理决策的信息;提供有助于现实和潜在的资源提供者和其他使用者评价非营利组织提供的服务及其继续提供那些服务的能力的信息;提供有助于现实和潜在的资源提供者和其他使用者评价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层解除经管责任及其业绩
20、的其他方面的信息等。 加拿大在1988年发布的财务报表概念提出了财务报表的目标,该目标既适用于企业,也适用于非营利组织。“财务报表的目标是提供有用的信息,以帮助投资者、组织成员、捐助人、贷款人和其他使用者做出资源配置决策和评价管理层经管责任的履行。”“关于经管责任解除的信息在非营利部门中尤其重要,在这些部门中,资源常被用于特定的目的,并且管理层对这些资源的适当使用负有责任。”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将事业单位的会计目标表述为“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适应预算管理和有关了解事业单位加强内部经营管理。”2005年开始施行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中明确将满足捐赠人、会员、服务对象、债权
21、人、监管部门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作为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目标,并设计了会计报表体系和财务会计报告体系应予披露的信息。 由上述规定可见,非营利组织的会计目标主要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同时兼顾非营利组织内部管理和宏观监管的需要。虽然非营利组织的会计目标同企业一样,是为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但这种决策的本质不同: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是基于利润最大化的目的,需要企业提供能够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以进行投资决策、贷款决策等;而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是基于公益目的,判断投入的资金是否真正用于组织设立时宣扬的宗旨,组织运作的效率和效果如何,从而为是否开始捐
22、资或继续为组织捐资,以及捐资数量进行决策。4.3 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使用者信息需求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通过非营利组织提供的财务报告来判断其是否完成了组织的使命和宗旨。非营利组织提供的财务报告从表面上看与企业十分相似,但使用者对信息披露需求的内容却与企业不同。4.3.1 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一般需求非营利组织的信息使用者不对组织的净收益感兴趣,他们更注重组织在最小化成本的基础上所提供公益或互益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是否让受益者满意。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关注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捐赠者关注的是捐资是否被用于组织的公益宗旨,受益者关注是否得到最大化的效益保障,监管机构关注组织的运作是否合法合规;现
23、有捐赠者对组织的运营效率和效果感兴趣,潜在捐资者还要求组织有持续生存的能力;个人捐赠者更多从自身贡献满足程度的角度出发,机构捐赠者还会考虑捐资对机构本身带来的社会效益。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纷繁复杂,但大致可用四个方面加以概括:财务责任,即非营利组织对捐赠资金正当使用的责任;过程责任,即非营利组织正当的作为和工作程序是否遵循了相关法律法规;项目责任,即非营利组织要对某固定项目的效益和效率负责;优先权责任,就是非营利组织所选择的服务对象是否具备相关性和适当性,即是否是最有需求的人成为了受益者。4.3.2 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需求的特殊性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政府不仅承担非营利组织的登记和监督功能,
24、而且直接插手组建、管理和控制非营利组织。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中,将“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人民团体”、“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核准,并由国务院批准免予登记的团体”以及“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内部经本单位批准成立、在本单位内部活动的团体”这3大类排除在社团法人登记之外;根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为了社会公益目的,可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这些组织被统称为事业单位。还有国有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都可以通过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并登记注册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这是得到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许可的。可
25、见,我国非营利组织的三种重要法人都具有政府直接组建的成份。在管理上,不仅事业单位是由政府直接管理甚至财政直接拨款支持,而且社团法人和民办非企业法人在登记注册、人事安排、重大决策和外事活动等方面,都必须经由政府的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和允许。政府的强势使我国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信息需求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政府机关几乎成为唯一关键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且过于侧重从国家宏观管理的角度来监督和控制非营利组织。另一方面,为数众多且处于快速发展趋势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却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范。即使是2005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也把民间非营利组织定义为需依照国家法律、行政法
26、规登记的团体。这就把那些没有法人地位的单位下属组织、社区公益性组织、农村非营利组织等排除在外,使其没有相关的会计制度得以依赖,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更加缺乏法律的保障。5 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的制约因素非营利组织与企业和政府不同,它不拥有企业的商业秘密,也不涉及国家的安全机密,完全可以充分地披露会计信息,体现透明度,并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宣传其使命、基本道德标准及操作规程,而不必担心其他非营利组织的竞争。因为竞争的实质就是看谁能为公众服务得更好,谁能更多地得到公众的信任和支持,而会计信息的披露恰恰是获得公众理解和支持的一个必备条件。但为什么当前非营利组织所披露的会计信息仍然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
27、的决策需求呢?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存在以下影响非营利组织披露会计信息的制约因素。5.1 对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忽视需求引导供给,没有需求就不会有供给,需求的弱势地位必然会导致供给的不足。前已述及,非营利组织不存在一个完整产权的所有者,捐赠者没有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非营利组织只有一定范围内的剩余控制权,受益人虽然最终拥有剩余索取权,但其本身作为虚拟主体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产权所有者的缺位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信息需求的内在动力不够强大。且不同信息使用者的个人素质不同,对组织会计处理的理解力存在差别,需求重点不同,更导致了需求动力的严重分散,减弱了信息使用者的群体影响力。这种状况下,非营利组织很容易忽视信息使
28、用者的需求,简化组织的会计信息披露。5.2 会计信息披露成本的制约对非营利组织来说,可能少了像企业那样因信息披露而引起的诉讼成本和披露导致的竞争劣势而产生的成本,但仍然会有处理和提供信息所需要的成本。处理和提供信息的成本包括搜集、处理、审计(如果需要审计的话)以及传输信息的成本,还包括对已披露信息的质询进行处理和答复的成本。而当前非营利组织所面临的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慈善不足”(philanthropic insufficiency),世界各国的非营利组织都在不断积极地搜寻扩大取得资金的途径并尽量压缩不必要的开支以能最大限度地将资金投向组织所从事的慈善事业。因此非营利组织往往将会计信息披露的
29、成本当作一项可有可无的管理费用,总是想方设法压缩其规模,这种情况下会计信息的不充分披露就成为必然。5.3 会计理论不完善会计信息的生产与披露无疑会受到会计理论的影响和限制。会计理论的发展一方面对会计主体本身的会计信息生产和披露产生直接的影响,另一方面还会影响规范会计信息生产与披露的会计规则。非营利组织的产生虽然与企业同步,但其发展的步伐却远远落后于企业,对其会计理论的深入研究更是最近十几年才兴起,且会计法规和制度均有很多不完善和有争议的地方,需要结合实践不断探索和发展。会计理论的不完善直接影响到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的披露情况。5.4 匮乏竞争和生存意识我国当前实际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非营利组织有许多
30、是名不符实的,只具备非营利的特征而不具备非政府的特征。它们之所以不关注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主要是其往往依附于某个政府部门,有直接的上级领导单位,行政化倾向较为明显,部门领导兼任非政府组织领导,非营利组织多半在运作中采取因循守旧的工作方式,运作中会有上级单位的资金扶持,不担心缺少来自社会公众的认同和资金捐助,没有竞争和生存意识,这样的非营利组织自然缺乏主动披露会计信息的动机。5.5 政府管制力度不健全伴随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非营利组织日益显现出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但由于其在我国发展历程较短,在产生经济效益方面不如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引起的公众关注度高,政府面临的改
31、革事务繁多,在轻重缓急的较量中不可能同时面面俱到,总有轻重缓急之分。并且事实表明,政府管制并不和信息需求完全吻合,前者并不能对后者完全了解并适应之。政府通过法规对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的影响可能过大,也可能过小(就目前的情况看是过小),但始终处于调整过程。另一方面,政府对信息管制约束也受到自身成本的制约,包括组织成本和研究成本,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成本,以及由于措施不当而造成的整个非营利事业运营成本的上升。6 解决办法和建议6.1 应重视非营利组织委托人对会计信息的需求由受托人提供的会计信息要能满足物资提供者即委托人的决策需求。会计信息披露将使组织内的会员了解会计信息有了一个制度化、规范化的渠道,从
32、中可以获取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运作效率和效果的信息,进而做出增资或减资等决策。同时,会计信息的披露要能帮助委托人了解所提供资金的用途和去向。只有满足了委托人的知情权要求,委托人才能清楚自己委托的资产是否得到了恰当的利用。6.2 应加强非营利组织受托人会计信息披露行为的监管加强非营利组织信息的强制性披露由于非营利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特点,造成了对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监管主体的缺失。从某种范围来说,真正关注于非营利组织运作效率的主体,除了委托人以外,就应该是政府部门。但是,我国的现状是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管更多的是针对其行为,而不是其财产利用情况。至于公众就更没有立场来对与己关系不大的非营利
33、组织的活动进行监督。因此,这种对受托人会计信息披露行为的强制性监管就很薄弱。这也正是需要加强和改进的方面。6.3 引入竞争,激发非营利组织信息的自愿性披露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的非营利组织,其经营活动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如行业的垄断、地域的垄断、资源的垄断等,这种因素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非营利组织管理者披露信息的自觉性。按照信号理论和委托代理关系理论,管理者存在通过信息披露来显示自己和降低代理成本的动机,但那是以市场竞争为前提条件的。在垄断条件下,非营利组织管理者可以依赖于自身的垄断优势得以持续经营并获得资源,但是这样会降低公益的效率。因此,在非营利领域引入竞争,将非营利组织推向市场,将迫使非营利
34、组织为获得好的市场地位而进行自愿性信息披露,从而有利于利益相关者的监督,减少非营利组织的失灵。 6.4 建立信息披露制度信息披露制度是现代资本市场存在的基础,它要求在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的企业公开会计和非会计信息, 信息披露的要求同样适用于国有非营利组织,且由于非营利组织具有服务公众的使命,并享有减免税待遇,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更严格的信息披露与其突显的社会责任相适应。一是政府通过相关部门的监管向公众提供非营利组织的信息。通过制订相关法律,政府对非营利组织提供法律上的检查,如果非营利组织未按照法律规定办事,那么它将受到政府的惩罚甚至遭到解散。二是独立的评估机构通过监察向公众提供非营利组织的相关信息。
35、独立的评估机构是独立于政府机构的第三部门,没有法律所赋予的管制权,它只是通过搜集非营利组织的资料,按一些大家一致认可的评估标准,对非营利组织的表现进行评估,并将评估资料及评估结果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告之公众。在美国,社会各界,包括捐赠者、传媒与拨款机构等都非常重视“全国慈善信息局”(成立于1918年National Charities Information Bureaus,NCIB),这是因为该评估机构能够为捐赠者提供公允、有用、容易明白的信息,以帮助他们作出明智的捐赠决定。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家独立的评估机构,对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的鉴定最终是通过政府各级部门的检查年报来实现的。因此,在这方面,
36、我国应该借鉴美国的经验,以提高非营利组织的信息质量,促进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三是媒体通过信息传播向公众披露非营利组织的相关情况。新闻媒体关注整个社会,当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的时候,媒体也应该给予它们更多的关注。6.5 建立恰当的报表制度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不包括现金流量表, 因此事业单位应增设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现金的流入和流出, 表明企业获得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 并能帮助分析企业投资和理财活动对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增加现金流量表, 以现金为基础来编制单位的财务状况变动表, 提供现金流入、流出、净现金流量的财务信息, 便于单位准确地了解可支配资金数额
37、, 有计划地使用和调度资金。同时, 投资者和管理部门有权知道企业的可用现金量, 这些均使得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成为必要也成为可能。再者,会计报表附注也要调整。附注就是表外披露的重要方式之一,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根本没有提到, 可见从规范上就没有足够重视表外信息的披露。一份完整的会计报告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单位基本情况、基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表、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等内容。6.6 加强会计队伍的素质建设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承担者,也是会计信息的直接提供者,从某种程度上讲,只有会计人员的素质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才能提高。因此,加强会计队伍的
38、素质建设,是确保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企业应配置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和会计管理人员,并对其进行定期的专业技能培训,不断充实、更新会计人员的会计知识,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加强会计人员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要求会计人员坚持原则;企业应对会计人员的执业资格、工作业绩等进行定期的考核,认真做好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等工作,将其业绩与职位、职称等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和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结 论至今我国还没有相关法律对非营利组织的概念进行明确限定,面对为数众多的非营利组织信息使用者的迫切需要,我们有必要讨论非营利组织的信息披露问题,积极寻找解决信息需求与供给矛盾的方法。本文
39、只是从信息需求与供给这个简单的框架对我国非营利组织的信息披露不足进行分析,相关的披露形式、披露强度、披露时间、监管与审计等问题都还没有涉及,这些可作为对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的后续问题,有待于我们在以后的实践中加以研究和探索。参考文献1荆新.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理论框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2商玉生.中国非营利机构的发展态势和发展思路C.上海企业与社会公益研讨会论文,2000.3郑国安等,国外非营利组织的经营战略及相关财务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4王名,刘培峰.民间组织通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5王庆成.论我国非企业会计组成体系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4,(
40、4).6陆建桥.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规范问题J.会计研究,2004,(9).7高虹圆.对我国非营利组织实施营销管理的思考J.特区经济,2004(9).8李虹,论非营利组织社会公信力的建设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致 谢至此论文完成之际,谨向我的导师和所有关心、帮助、支持过我的老师、同学和朋友致以深深的谢意。忠心感谢我的导师刑淑兰老师!感谢她在我整个论文的撰写过程中的精心指导。从论文的选题、开题、写作,到最终的定稿,刑老师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所提的宝贵意见对论文的思路、结构的完善等方面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全面的才能,科学的工作方法都使我受益非浅,在将来的学习生活中都将激励我以同样的态度去生活去学习。最后,我不能忘记我的同学和朋友们,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乃至四年的学习生活里,他们与我朝夕相处,互相讨论,共同进步。感谢他们!感谢答辩组老师们的辛勤劳动。更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虽然不在我的身边,但四年来,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我一点一滴的成长。在即将离开母校的时候,我祝愿我的母校繁荣昌盛,前途无量;祝愿母校的老师们安康、幸福;祝愿亲爱的同学们学业、事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