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特点(34页DOC).docx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59027772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20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略论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特点(34页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略论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特点(34页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略论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特点(34页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略论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特点(34页DOC).docx(5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略论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特点及其向社会主义社会演进的新趋势 刘国晨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类社会新旧形态演变的轨迹为参照,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不仅只有俄国“十月革命”一种道路,而且它也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以渐变的方式向社会主义社会演进。据此,本文对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系统和上层建筑结构系统进行了分析和探索,指出了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不同于传统资本主义社会所具有的新特点及其向社会主义社会以渐变方式演进的新趋势,并进一步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乃至它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可能性。关键词:资本主义 新特点 社会主义 新趋势作者刘国晨,1951年生,宁夏社会

2、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 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本文主要是指欧美的资本主义社会。它在当代的存在和发展,是同150多年前共产党宣言发表时所存在的资本主义社会有着巨大的差别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不断创新发展,现代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甚至是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其结果必然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向社会主义的演进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因而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表现出了与已往的资本主义社会所不同的新特点和向社会主义社会演进的新趋势。对于这种新特点新趋势,西方主流学者从非马克思主义的角度、从非社会主义的角度做了大量的研究和阐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有一点

3、是共同的,即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已不同于传统的资本主义社会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而他们用“后工业社会”“后资本主义社会”“第三次浪潮”“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等等概念对他们的观念加以阐释,而往往又不满足自己所给定的概念,往往对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特点和趋势陷入迷惘,大量的是对之做出描述而难以对其本质做出清醒的认识。而一些研究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学者则囿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僵化认识,和对马克思主义的僵化的教条式的理解和运用,也对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缺乏清醒和正确的认识。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认识和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和变化的指南,只要我们能够从当代世界发展变化了的现实出发,而不是

4、固守对传统资本主义的僵化认识,不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化了的教条加以运用,就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和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一、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历经的客观历史过程和阶段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历经了什么样的客观历史过程,这一历史发展过程可划分为哪些相对的发展阶段,理论界对此做出了各种各样的阐发。本文借鉴和综合各家之观点,对此作如下的分析。依据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时空过程分析资本主义的客观历史进程,其大体来说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萌芽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衰亡过渡阶段;依据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经济社会结构系统特征分析其客观历史进程,其大体来说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封建资本主义阶段

5、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家资本主义阶段社会资本主义阶段或者是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这两种划分的区别在于所依据的标准不同,而其所对应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则是同一的,即两种划分方法所界定的都是同一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历史发展过程。大体来说,萌芽阶段所对应的是封建资本主义阶段,成长阶段所对应的是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成熟阶段所对应的是国家资本主义阶段,衰亡过渡阶段所对应的是社会资本主义阶段或者是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从萌芽形成的封建资本主义阶段至成长发展的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为止,时间上大体来说是从十四、十五世纪资本主义在地中海沿

6、岸一些城市的萌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这一时期内资本主义发展的几个阶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马克思主义学者对此的意见是分歧不大的。而且,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所几乎造成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崩溃,也基本上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社会所进行的分析和预测的正确性。但是,帝国主义不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也不是资本主义的最后阶段,而仅仅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一个主要的特征,或者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或最后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的资本主义社会又向前发展了,并呈现出了与二战前资本主义社会所不同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对于这种新特点和新趋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由于其所处历史的局限性,没

7、有也不可能对之做出科学的论证和预测。因为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来说,二战以后的资本主义社会如何发展,基本上属于未来学的范畴,而要准确地预测未来社会几乎是不可能的。未来社会是充满了变数的社会,人们只能根据当时的理论和实践对未来社会做出大概的推测。同时,自以为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或政治和社会活动家们,由于教条地、僵化地坚持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原则,并用此程式化地解释当代发生了巨大变化了的世界,所以往往很难取得令世人信服的阐释,以至于给非马克思主义学者非难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攻击和否定的借口和原由。然而,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是符合马克思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主义原理的,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按照实践中

8、的马克思主义分析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就有可能较好地理解和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特点及其向社会主义社会演进的新趋势。本文认为,二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进入了成熟发展阶段或国家资本主义阶段,并在此基础上,在当代又向资本主义的衰亡过渡阶段或社会资本主义阶段、即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发展。所谓国家资本主义阶段,与已往各个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区别在于国家作为资产阶级的总代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领导和干预力量的加强,其主要表现是国家对资本主义社会财富采取二次分配的方式,以缓和社会的阶级矛盾和稳定社会的秩序;抑制垄断和实施“计划”引导以限制资本主义的盲目发展和扩张等等。其表现反映出资产阶级作为

9、一个阶级、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领导阶级走向了成熟,资本主义社会作为一个不同于已往的封建社会形态经过了萌芽形成和成长发展阶段后走向了成熟发展的阶段。所谓社会资本主义阶段或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是资本主义的衰亡过渡阶段。这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是,具有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些萌芽因素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不断地出现和发育起来,而且逐渐替代曾经推动资本主义社会成长和繁荣的各种因素并进而继续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资产阶级为了保持资本主义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或是维系它的“外壳”即运行体系,就不得不向广大劳动人民妥协和让步,不得不为社会主义的萌芽因素腾出成长的空间。由此而导致的结果就是传统的资本主义成分愈来

10、愈萎缩和衰亡,导致曾经支配资本主义产生及成长的条件和规律逐渐地被改变或失去支配作用,资本主义社会逐渐地只剩下了一个外壳,而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发育成长起来的社会主义社会所应有的各种因素将会试图有一天能够突破资本主义这一束缚自身发展的外壳,从而获得自身的充分发展条件。因此,本文着重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成熟阶段和衰亡过渡阶段,即国家资本主义阶段和社会资本主义阶段或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加以分析和探索。为此,首先有必要从哲学的角度弄清楚人类社会新旧形态交替变革的一般历史进程。 二、人类社会新旧形态变革交替的一般历史进程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

11、作用于经济基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所推动的,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所推动的。什么样的社会形态具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一种社会形态的生产方式如果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那么必然要引起社会的上层建筑的变革及整个社会形态的转变,由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取代衰亡了的旧的社会形态。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大体来说,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并预言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

12、社会乃至它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发展。但是,历史上这些不同的社会形态之间或者说新旧社会形态的交替不是简单地一蹴而就的,不是一夜之间完成转变的。马克思在论证他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时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因而人类社会新旧形态的交替具有这样几个主要的特征:第一,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是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过程,是整个社会活动的历史结果,而不是某些人或某个“英雄”可以创造出来的。第二,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有的社会形态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一

13、个由量的渐进式变化到质的显著的突变的过程,是一个由局部的变化到整体的变化的过程。在旧社会的母体里逐渐地孕育着新社会的胎胞,即新社会诞生所需的各种因素或条件,当新社会所需的各种条件达到一定程度即超越了旧社会所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旧社会再不能容纳这些导致新社会产生的因素时,这时新社会的婴儿就会脱胎而出。这一从孕育到出生是新旧社会形态之间的过渡过程,这一过渡过程往往是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第三,这一过渡过程是一个旧的社会形态逐渐衰亡、新的社会形态逐渐发育的过渡阶段,是正在衰亡的社会形态的因素和正在发育的社会形态的因素共同在发挥着作用,因而作为存在的社会整体是不会衰亡并能够继续地运转和发展着,尽管这新旧

14、两种因素在本质上是处于互相矛盾的对立状态之中。一种社会形态的衰亡,所表现的是支配这种社会形态的因素的衰亡和使这种社会形态成长发展的规律逐渐失去支配的作用;而作为存在的社会整体之所以不会衰亡而且还在继续发展着,是因为促使社会整体继续发展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这种社会形态内发育起来的新社会形态的因素或新的规律已经在逐步地起作用。第四,没有纯粹的社会形态,历史上所谓的各种社会形态仅仅反映了那时社会形态的主要特征和趋势。在一种社会形态内部是既有以往旧的社会形态残留的因素又有未来新的社会形态萌芽的因素;一种社会形态在很大程度上是包含着各种社会形态的混合因素而不是单纯的因素。第五,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存在

15、着一种不以某一种社会形态为转移的共同的因素,这些共同的因素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积累,反映了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人文精神,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共同目标和理想,它是人类社会共同的宝贵财富而不是那个社会形态所独有的,这种人类社会所特有的共同的文化方面的东西是不会随着一种社会形态的消亡而消亡的,它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为了本文分析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演进的新趋势,这里还有必要首先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社会主义是什么?迄今为止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但是,从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主义的基本认识加以定义,可有如下涵义:第一,从历史发展的过程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16、是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阶段的社会形态,是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新的社会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所无法再发展下去的产物;第二,从科学的角度讲,社会主义社会属于未来学的范畴,是资本主义消亡之后,人类社会如何建设新的社会的一门实践的科学;第三,从现实意义上讲,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正在探索和实践的一种社会制度,正在不断的试验、摸索和改革;第四,社会主义社会的终极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社会,这个社会的基本目标是使全人类都获得解放,使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全面自由地发展,是实现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充满正义、和谐、自由的全面发展的符合人性的人类社会;第五,社会主义社会既然是未来的社会,就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和变数,

17、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因而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思想和理论,而不可能只有一种思想和理论,所以有关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思想和理论都是应该允许其存在、讨论和发展的,也都应该把这些思想和理论纳入社会主义思潮的范畴加以研究而不是武断蛮横轻易地否定它。因此实现社会主义这个目标的道路也不可能只有一条或一种方式,所以为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目标所进行的各种不同的社会实践都应视为实现这一过程中的多样化的不同的道路、方式和手段,而不应该武断蛮横轻易地否定它。依据上述人类社会新旧形态交替变革的理论加以推断,我们可以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不是一夜之间完成的,而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逐渐地孕育着

18、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因素和条件并逐步地取代资本主义社会赖以存在的因素和条件。“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 这一过程是一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因素逐渐地萌芽和发育,资本主义社会的因素逐渐地衰亡的过程。只要资本主义社会这个外壳即它所能够存在的基本社会制度还能够容忍其内部逐渐发育起来的社会主义的因素和条件的存在和发展,那么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制度和框架体系就不会最终消亡或灭亡。如果有一天,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制度和框架体系内部再也不能够容忍其内部逐渐孕育成长起来的社会主义的因素和条件,即两者之间的矛盾已严重地冲突和激化到了非此即彼再也不能相互容忍的程度,那么资本

19、主义社会作为那时所存在的基本社会制度或体系就会最终退出历史舞台,那么一个新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就会诞生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舞台上。因而在资本主义的衰亡过渡阶段,是既有资本主义逐渐在衰亡的因素和条件也有社会主义逐渐发育的因素和条件;资本主义社会在衰亡过渡阶段而作为其存在着的社会整体仍然会表现出继续发展的势头,这不仅是因为支配资本主义社会运转的规律还在起作用,而且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发育着的社会主义的因素和条件已经开始在发挥作用。所以不能因为资本主义社会处于衰亡过渡阶段所表现出的社会整体的继续发展或繁荣而看不到支配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因素和条件已经在衰亡,看不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因素已经在资本主义内部发

20、育和成长起来反而把这些因素错误地理解成资本主义的因素并美化资本主义社会,从而否定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也不能因为曾经支配资本主义社会成长和发展的因素、条件、规律逐渐地衰亡或失去作用而否定这些因素、条件、规律是资本主义社会运转的特点。诚然,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而是要经过长期的反复的曲折的有时甚至是激烈的残酷的阶级斗争才能够逐步地完成和实现的。这不仅仅是因为代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利益的各种集团不愿意退出历史舞台,不仅是因为支配资本主义社会运转的各种因素、条件、规律不可能完全的衰亡和失去作用,而且是因为新生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还是刚刚脱胎出来的婴儿需要慢慢地

21、逐渐地成长壮大,代表新生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利益集团需要逐步地取得管理新生社会的实践和经验,新生社会的文明需要逐步培育、发展和巩固,新生社会制度还需要全体人民的逐步理解、接受和拥护。然而,新生的更具有生命力的社会制度代替旧有的衰老的社会制度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潮流,社会主义社会所要抛弃的是那些已经衰亡不适合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东西,社会主义社会必将会继承人类社会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并把它发扬光大,从而创造出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加美好灿烂的新时代。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复杂的并呈现出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从已经在实践中的社会主义道路大体上可归结为两种模式并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一种是以“俄国十月革命”、“中

22、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等为标志的共产党领导下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暴力革命的道路武装夺取政权从而开始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尝试;一种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及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觉悟和不断地斗争,在各种群众组织和社会主义政党(包括共产党,下同)的号召和奋斗下,并在外部社会主义阵营的强大压力之下,社会主义社会所需的各种因素渐渐地在资本主义内部萌芽发育,并逐渐地在取代资本主义所赖以存在的因素而向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本文所考察和论述的是第二种现实的社会主义运动,即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社会主义社会所需的各种因素是如何发育和演变的,而第一种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则不是本

23、文所要探索的问题。 三、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特点及其向社会主义社会演进的新趋势 如前所述,二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进入了成熟发展阶段或国家资本主义阶段,并在此基础上,在当代又向资本主义的衰亡过渡阶段或社会资本主义阶段即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发展。这些变化趋势表现在社会的经济结构系统和上层建筑结构系统的各个方面。经济结构系统变化的新特点新趋势经济结构这一概念在现代的使用已经不同于马克思那时所使用的内涵,它已被扩展了。社会经济结构是一个系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活动的总和,它应包含社会生产方式的各个方面,即包括生产力结构、产业结构、生产关系结构、交换关系结构、生活消费结构等方面。社会

24、经济结构系统的发育程度如何,往往规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性质,同时,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它也决定和影响着社会上层建筑的基本性质。因此,首先从经济结构系统层面考察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的变化,就有可能较准确、较科学地认识和把握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在经济结构系统层面的变化,具有如下一些新特点和新趋势。、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由传统的机械化工业经济向以科技创新为主的自动化的信息经济方向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升级 马克思主义认为标志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生产工具变革是在物质资料生产方面引起人类社会形态变革的最基本的原因,生产工具的变革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动力。 “手推

25、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不同于传统的资本主义社会在生产工具方面的显著变化,是信息工具的革命及其作用的显著增强。本文应用信息工具的概念是指能够进行信息输入、存储、处理、输出、反馈过程中的任何信息媒介、载体、设备。信息工具是随着人类的生产和社会活动的起始就同时出现了。人类社会信息工具的显著变化,迄今为止,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电子通讯和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应用的信息工具处在电子通讯和电子计算机为主的第四阶段。这一阶段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是以电子的发现及其发明应用为特征的。不仅在物质资料生产领域

26、发明了电动机、机器人,而且在文化信息领域里,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电子计算机等电子信息工具不断地被发明创造出来。这一阶段信息工具的发明不同于已往阶段的显著特征是:信息工具与劳动工具紧密结合呈现出融为一体的大趋势;以信息文化为特征的科学知识、科学技术对物质资料的生产和精神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最重要、关键的推动作用,并呈现出愈来愈紧密结合、不可分割、融为一体的大趋势;信息工具不仅在物质资料生产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它同时也在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挥着无比重要的作用。二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一般认为这次革命的发端是以“三革命” 即工厂、办公室、家庭自动

27、化革命的信息革命为标志的。20世纪 70年代以来,以微电子、软件和自控技术的综合运用为主要标志,形成了信息和通讯技术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技术体系。目前,它不断地向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的深度和广度迅猛地发展着,其势头愈来愈猛。当前这一阶段信息工具的作用和影响究竟有多大,现在要对其做出完整、准确的评价还为时尚早;但是未来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已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描述和探索。有人称其为“第三次浪潮”,有人称其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有人称其为“后工业社会”,有人称其为“信息资本主义社会”众说纷云难以穷尽;但这正好说明了当前这一阶段信息工具的发明创造对人类社会所带来的作用和影响还远远

28、没有止境,需要我们认真地对之加以探索和研究,尤其是往往滞后于生产力变化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领域的变革才刚刚开始,需要我们认真地加以探索和研究。以信息工具为主导的产业革命带来了被现时人们称谓的信息经济或知识经济,出现了以信息和科技知识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 、新材料科学技术、纳米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海洋科学技术、空间技术 、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软科学技术等现代高科技技术迅猛地发展起来,被广泛地应用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迅速地产业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这种变化导致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就是由劳动和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集约化生产方

29、向发展。根据有关资料显示,科技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早已取代了资本与劳动,上升为60%90%。1996年7月,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提出为了国家的利益发展技术报告在总结了过去几十年经济发展的进程后认为,技术进步是决定经济是否持续增长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技术和知识的增加占生产率增长总要素的80%左右。科技贡献使传统产业物质消耗大大降低的一个突出例子是美国钢铁工业的变化,1960年美国消耗1.2亿吨钢材,到1990年经济增长比30年前翻了几番,钢材消耗反而减少了30%只有8500万吨。科技因素对当代生产力的贡献,维持和促进了在资本主义体系内的生产力的不断增长。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

30、义时代,工业年均增长速度为2% 左右,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后的100年间,工业年均增长率为 3%左右,而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下的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年均增长率达到 6%,1953-1972年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近 5%。随着科技因素在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大幅度地提高,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地提高,随着发达国家传统产业的外移,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大规模地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其主要标志是产业结构变化由以工业结构为主的二次产业结构向以知识结构为主的三次产业结构转变,制造业占三次产业的比例大幅度下降,服务业明显上升。1950-1977年间,美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

31、年均增长5.6%,超过了加工业,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劳动生产力总劳动力的比例下降到 3%。11制造业占三次产业的比例大幅度下降,服务业明显上升。工业国作为一个整体,制造业占产出的比例从1990年的25%降至1998年的19%,其中美国从1980年的22%降至1998年的18%。另一方面,服务业占产出的比例持续增长,其中美国最高,1998年已经达到71%。金融业在美国GDP中所占比例从1990年的35%提高到2001年的50%左右。12信息工具所产生的信息经济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将会愈来愈显著。有人称信息经济把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已带向了“后资本主义社会”

32、或者是“后工业化社会”;而在历史唯物主义者看来,“后资本主义社会”或者是“后工业化社会”的基本趋向是在向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一级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社会迈进。如生产劳动的逐步自动化直至完全的自动化的实现将最终把人类从繁重的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最终为人的完全解放和全面发展创造物质条件;再如科技的发展和自动化生产过程的实现将创造出更加巨大的财富,最终使人类社会摆脱贫穷和两极分化而进入高度发达富裕的社会,从而贫穷将不再成为限制人们自由全面发展的障碍,财富将不再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人类将会最终摆脱物对人的控制而从人对物的异化中走出来;产业结构升级导致了城乡差别的基本消失,自动化生产将导致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33、之间差别的逐步消失,这些都是社会主义社会乃至它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所要追求的目标。2、劳动者由没有文化或文化程度较低的体力劳动者为主向有文化的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知识化的劳动者转变,并导致了传统无产阶级结构的变化和新兴知识劳动阶层的壮大科技革命不仅推动了生产工具革命和产业革命,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而且更主要地是它改变了劳动者本身,使劳动者由没有文化或文化程度较低的体力劳动者转变为了有文化的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知识化的劳动者,劳动阶级成为一个熟练地掌握各种科学技术知识和手段并具有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劳动群体,并导致了传统无产阶级成分的变化和萎缩。随着这次科技革命及生产工具

34、的变革,对劳动者相应的要求也变得愈来愈高了。资产阶级为了能够获得超额利润和保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转,必须对劳动者进行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以保证劳动者能够熟练地掌握科技革命条件下的各种劳动技能,因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的文化教育水平获得了空前的提高,高中文化程度已成为普及性的义务教育,受过大学文化教育的人数已占到了总人口的1/3以上 。文化教育发展的直接结果是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劳动者的科技知识和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向脑力化、知识化和白领化发展,传统的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群体逐步地转变为知识化的劳动者,“蓝领工人”逐步地向“白领工人”转变。如美国在1920年,在全部参加工作的人

35、中,白领工人大约占25%,蓝领工人接近50%;到1960年白领工人上升到占43%,到1981年则超过53%,脑力劳动者超过了体力劳动者。13至1978年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职业结构中,工人、苦力、运输工人在社会职业结构中的比例,美国为33%,法国为36%,西德为35.3%,日本为36.6%14。因而那种被认为是传统的无产阶级的“蓝领工人”已大大地萎缩了,已不能把它作为整个社会的大多数群体和主导力量;替代传统无产阶级而作为社会主导力量的只能是新兴的知识化了的劳动阶级;也只有“蓝领工人”同“白领工人”的联合才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地向社会主义社会迈进。劳动者的这种变化是人类历史最伟大的进步和转折

36、,它的历史意义在于:第一,这是劳动者获得最终解放的基本条件;第二,这是劳动者最终成为历史主人的基本条件;第三,这是劳动者最终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条件;最终它将会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将会改变人类社会的历史。传统工业以机器为主的体力劳动,使工人异化为了机器的附属物,强度大的时间长的繁重的体力劳动耗尽了工人的血汗;工人基本没有受文化教育的条件和机会,既无参与政治的权利又无参与政治的文化和时间条件,资本主义的工业社会使工人变成了受剥削受压迫的奴隶;他们政治意识模糊、斗争方式简单,往往采取暴力方式表示自己的愤怒反抗。而无产阶级队伍变化为知识化的、力量强大的、善于争取自身权利和整个社会目标的高素质的劳

37、动阶级,使他们逐步地认识到了自己的历史地位和使命,使他们创造和参与历史活动的自觉性增强了,主动改造历史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从各个方面越来越表现为自己是历史的主人,是历史的推动者;而以资产阶级为主的统治阶级在劳动者的觉悟和斗争面前不得不做出一步一步的退让。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历史性的进步是与劳动者知识和觉悟的提高具有必然的联系的,如工作时间的缩短、工资水平、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待遇的提高、“工人参与”工厂的管理,民主政治的推行,争取和平反对战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等。最终,劳动者从繁重的体力劳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是使人类劳动生产活动变成如恩格斯所描绘所憧憬的 “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

38、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为一种快乐”。15试想人类在繁重的日以继夜的体力劳动条件下,怎么能够获得乐趣和享受呢?并且,也只有使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人才能够有精力有时间去谋求自己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因此,劳动者从体力劳动者转变为脑力劳动者是划时代的历史性的进步,是人类社会迈向社会主义社会乃至她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条件,所以劳动者的知识化水平的提高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内成长着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因素和条件之一,知识化的觉悟了的劳动者最终必将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真正的“掘墓人”!3、所有制结构变化表现为以资本家为主的资本私有制向以公司制为主的资本社会所有制的方向发展

39、,社会化资本结构动摇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基础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也不同于传统的资本主义社会所有制结构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国有化程度的提高,以股份制为产权形式的现代公司的迅猛发展,公司内部“职工持股计划”的实行,甚至是集体经济的工人合作工厂也在成长和发展之中。这些变化从根本上以“和平演变”的方式在改变着资本主义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私有制度。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国有化程度获得了很大的提高,较之马克思所处的私有资本时代,资本已被大大地集中到了国家的手中。尽管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又掀起了私有化浪潮,但是总体来说,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国有化程度

40、是传统的资本主义国家所无法比拟的,也是不可能回潮到所谓的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除美国的资本国有化程度较低而外,西欧、北欧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国有化程度都比较高,一般保持在占其GDP的7%-20%之间。国有化的资本已不能把它说成是资产阶级的财富,可以说它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是全民的共有财产。国家通过国有化的资产生产全民所需要的公共产品,可以解决资本家和公司单独无法生产的或不愿生产的公共产品,解决私人企业无法承担的企业生产外部不经济的问题;同时通过国家所控制的国有资产,可以调控经济的运行方式以减少经济的动荡,从而保证了整个国家和社会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而且国家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前夜,当资本主义的“

41、外壳”被打破后,资本主义社会的国有资本就可直接转变为全体人民的公共财产。股份公司是不同于资本家资本私人所有制的资本社会化的一种主要形式。它发展迅速规模巨大,已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微观经济运行的主体,并且有的发展成为巨大的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公司制“既不是为特殊的私人所占,也不是由一个家庭所占有。最显著的特点是所有权分散于成千上万的小股东之中。”16 上世纪90年代左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家庭持有公司的普通股占总股本的百分比,美国和英国分别为54.4%、20%;养老基金(也可视为公众所有)持有公司的普通股占总股本的百分比,美国和英国分别为26.5%、32% 17。公司的资本结构不断地向

42、分散化、社会化的方向演变,资本家已可用占公司股份很小的股权就能够控制一个公司。尽管目前每个劳动者在公司所占有的股份是微不足道的,享有的股权也是无足轻重的,在资本主义体系下劳动者股东也难以组织集中起来从而控制一个公司,但是它是对资本家为主的资本私有制的“扬弃”,是资本向社会化所有权演变的实践进程和过渡形式。公司是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具有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是可以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相对独立的自治性的组织;它已不是单纯的私人资本企业,而是变成了一种社会化的经济组织,变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公众组织;公司已不单纯以利润为目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以社会公众利益为目标。公司树立了为公众服务的理念,

43、这就是“顾客就是上帝”,不仅要为公司谋利益,而且也要为公众着想;不仅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实行全方位的服务,而且积极支持公益事业,设法在公众中树立自己的形象,好似公司是有“良心”的,可以成为为公众谋福利的工具18。 在公司股权结构中,还有一种职工直接占有公司股份的形式在发展着。这就是“工人股份制”和“职工持股计划”19 ,即把公司股份的一部分按照职工的工作表现奖励给职工,以此激励职工关心公司前途命运的热情,从而更好地为公司工作。这一方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目前尽管范围还很小、职工持股数量还非常有限(一般占公司总股份的5%左右),但是它在如何管理劳动者方面却具有革命性的变化。这就是控制公司股权的资本家

44、或公司的管理阶层已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在现代生产条件下,已不能简单地把知识化的员工仅仅作为公司的劳动者予以对待,而是在某种意义上要把他们作为公司的“老板”股东“主人”予以对待,这样才会使公司员工热爱公司并为其公司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为此,资本家只好把他们资本的一部分“忍痛割爱”给职工占有,并且,随着以科学技术生产为主体的劳动群体数量的增多和力量的强大,资本家将不得不付给他们愈来愈高的工资和让他们占有愈来愈多的公司股权。然而,随着知识化劳动群体自我觉悟的逐渐提高,他们将不会再满足于“职工持股计划”,而是宁可自由地联合起来自己组织生产既做“资本家”,又做劳动者;既为自己的需求生产,也为他人的需求生产

45、。如果是这样,那么股份公司就会转化为社会主义的公有经济组织。与公司股份制不同的另一种所有制形式是工人合作工厂等劳动集体所有制形式的出现。劳动集体所有制既包括工人自由组织的合作社所有制还包括劳动者股份公司所有制。到了上世纪末,劳动集体所有制的各种形式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经济结构中平均约占10%。劳动集体所有制这种社会经济成分的形成和发展是资本主义内部发展起来的自我否定因素。20它说明没有资本家社会生产照样可以进行,也说明劳动者完全有能力可以自己组织起来进行生产,它是在资本主义内部发育着的社会主义生产的组织形式之一。 早在工人合作工厂和股份公司诞生初期,马克思就以他那洞察历史的眼光指出,股份公司

46、的资本是“这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21“资本主义的股份企业,也和合作工厂一样,应当被看作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化为联合的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22现代西方的学者甚至认为出现了“人民资本主义”(诚然也不能否认有人在美化资本主义),认为大公司所有权分散到数以几十万计的股票持有人手中,所以每家公司实际上变成一个公共实体。23公司向社会共同生产方式过渡的最终形式是什么呢?公司的发展是否会演变为马克思所设想的“自由人联合体”一类的组织呢24?如果公司的股权不被少数资本家所控制,如果公司的股权被社会公众所占有和控制,由公司所有的员工组织起来的联合会所管理和支配,那么它就

47、很容易变成一种公众自治的经济组织,那么它也就会很容易地过渡为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果真如此,那么,股份公司和工人合作工厂等社会所有制和劳动集体所有制形式这些已经在资本主义内部发展起来的形式在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下就会变成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可能的生产组织方式“自由人联合体”内的人与人的“自由劳动”的合作关系,变成“自由人联合体”之间的“自由交换”关系25;那么,资本主义的占有方式就会彻底地被改变,即以资本家占有资本为基础的剥夺劳动者生产剩余价值的生产方式的彻底改变。4、对劳动者的管理方式由简单粗暴强迫的工头式管理向“经理阶层”为主的及“工人参与”下的行为科学管理方向发展,人

48、与人之间的关系向良性方向转化随着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劳动方式的变化所引发的变化,随着资本主义占有方式的变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现代的劳动群体的管理方式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随之资本主义体系内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传统的资本主义企业是资本家直接管理企业并依靠“工头”对劳动者实行简单粗暴的强迫方式管理,以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而在现代知识经济条件下,要挖掘知识化了的劳动者的大脑潜能,靠“大棒”不行的,只有让他们能够获得较之过去丰厚的报酬并心情舒畅地、自觉自愿地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出他们的潜能和聪明才干,才能获取他们所创造的相对剩余价值。为此,就不能像工业社会中那样把他们作为会自动工作的“机器”予以对待;而是要真正地把他们作为人来对待,并且要把他们作为生产过程中的主人来对待,因而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向良性方向转化。随着现代公司制的发展,一个新型的经理层代替了以往资本家直接对企业的管理。现代企业的经理型管理者,注重研究“行为科学”,并设法采取各种各样可调动“劳动阶级”积极性的方法,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公司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他们依据行为科学分析劳动者的心理、爱好和行为方式,采取感情笼络、工作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管理制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