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doc 47)(50页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doc 47)(50页DOC).docx(5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政治经济学辅导教案 (第一学期)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政 治 经 济 学导 言重点:了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研究方法。要点与难点: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1、经济学作为研究经济活动的专门学科,是在人类社会科学文化普遍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政治经济学的出现,说明人类的生产动已经越出古代和中世纪的家庭经济的范围,人们对于经济活动的探讨和研究已经越出了家庭经济管理的范围,而开始探讨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经济问题了。2、资本主义关系首先是在商业领域形成的。3、随着资本深入到生产领域,产生了古典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18世纪末19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逐渐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资
2、本主义制度在社会生产中占了统治地位,出现了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并逐渐取代古典政治经济学而占居统治地位。4、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果,同时,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彻底改造了它,建立起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使政治经济学发生了革命变革。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对垄断资本主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5、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学家们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国实践相结合,在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实现形式,经济发展的道路与模式,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所有制形式与分配形式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富有有创造性的理论和思想,极大地丰富
3、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二、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政治经济学就是要研究人类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经济活动,研究社会经济在一定机制下的运行规律。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作为生产的社会形式的生产方式。马克思第一次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指明它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根本最本质的关系,政治经济学所要研究的不是物,而是物掩盖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3、现代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论述对我们仍然有着启发作用。有效地使用有限的生产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是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
4、矛盾和关键所在。4、根据政治经济学在当代所面对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使命,我们对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可以进一步从三方面去认识和把握。第一,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把社会生产关系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政治经济学必须重视对社会经济运行机制的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在其运行过程中有许多重大的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对现实经济运行过程的研究,使之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服务。第三,政治经济学还要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特别是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活动中的一些新的现象和发展趋势,使政治经济学更好地为对外开放服务。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和任务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学研究的最基础的问题,这包括基本
5、范畴和基本原理。2、政治经济学的国别问题。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是高度抽象和高度概括的,是无差别地反映具体的本质的,不能将反映这种本质的理论研究标明国别。3、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经济活动,任务在于揭示经济运动过程中存在的客观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四、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唯物辩证法。2、科学的抽象法。3、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第一篇社会生产过程第一章 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和类型重点: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不论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的不同发展阶段之间存在着多少差别,它们总是
6、有着许多共性和支配它们的普遍规律。本章通过对社会生产过程一般的分析,阐明社会生产的构成要素和主要过程,以及支配任何社会生产的普遍规律。第一节 社会生产的构成要素要点和难点:一、生产和需要1、人类对物质财富的需要可以分成两类,即分成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人类为了保障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主要是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去改变自然界,去生产物质财富。任何社会都必须进行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2、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人与自然发生关系的劳动过程,它是社会生产的物质过程,另一方面是人与人发生关系的社会过程。二、生产的物质过程1、生产
7、过程首先是人以自身活动来实现的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劳动过程。人的活动作用于客观对象,使之发生预期的变化,生产出适合人类需要的物质。2、劳动过程,必须具备三个简单要素:人的劳动,就是人们运用自己的脑力和体力改变自然物,使它适合于满足人们需要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也越来越提高。人的劳动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和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脑力劳动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会越来越重要。劳动对象,是指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也就是劳动加工的对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劳动对象的范围越来越大,品种越来越多。劳动资料,又称劳动
8、手段,是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也就是把人的劳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的物件。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就是生产工具,此外还包括各种其他各种劳动过程中所必要的物质条件,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和称为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是生产得以进行的客观的物质条件。人的劳动则是生产的主观因素。3、任何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都是三要素结合主动过程。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和他们所使用的劳动资料结合起来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力量便是生产力。在生产力中,人的因素起着根本的作用。生产工具上,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最主要的标志,也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4、科技是生产力发展的首要的决定性要素,
9、是第一生产力。5、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并不是机械地结合在一起的,而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和方法相结合,形成为一个有机体系。生产要素按照一定方式和方法组织在一起而形成的有机体系被称作劳动组织。劳动组织的状况决定着劳动者以什么方式及方法和自然界发生关系。劳动的方式和方法,由劳动过程诸要素本身的状况决定。(1)就一个社会范围内的劳动过程来说,劳动的分工协作表现为社会生产部门之间的分工和联系。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在不断深化,生产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相互作用加强了,逐渐形成为包括许多大的部门和分部门、地区组织在内的复杂的综合体的国民经济。(2)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劳动过程的
10、内部联系也在不断发展。管理在生产过程中成为一个重要的方面,科学技术革命作为生产过程的必要因素提出了信息问题。(3)社会生产要素的复杂化及其相互联系的强化,不会改变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仍是社会发展的所有阶段上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基本要素。6、生产力各要素结合的劳动过程,也是这些要素被消费的过程。一方面劳动过程要消耗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另一方面要消耗劳动者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由于创造了能满足人们这样或那样需求的劳动产品(有形的或无形的)就成为生产劳动。获得的产品的总量与为生产这种产品所消耗劳动数量的关系就是劳动生产率。它表示着人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的劳动过程活动的效率。三、生产的社会过程1、社会
11、生产既是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变换的劳动过程,同时,它也是人与人发生关系的社会过程。社会生产是以社会成员之间结成的对生产要素的一定的占有关系为起点。这种对生产要素的占有关系,既是人们之间的一切生产关系的基础,也是这些生产关系的核心和实质。以这种占有关系为基础,形成了历史上不同类型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所有制关系决定着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决定着生产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结合的社会形式,决定着生产过程的社会性质以及对生产过程的结果,即产品的占有关系。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关系有两种基本的类型,即私有制和公有制。生产要素中劳动力的占有关系也是关系也是决定生产的社会性质和特点的重要因素。从历史上看,劳动力
12、存在着由剥削者占有、劳动者自己占有以及由劳动者集体共同占有等多种形式。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的社会方式由一定的生产资料占有形式和劳动力的占有关系决定。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占有方式所决定的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结合的社会形式,也直接规定了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生产的社会性质。2、在社会总产品中,有一部分必须用来补偿生产过程中的耗费。对于社会来说,只有生产的成果大于生产消费而有剩余,占有才有对象。满足劳动者个人消费需要后剩余下来的那部分产品,可称作剩余产品。从社会意义上看,剩余产品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3、劳动者的全部劳动时间和全部劳动相应地也分成两部分: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和剩余劳
13、动。劳动者用来生产必要产品的时间是必要劳动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支出的劳动是必要劳动;用来生产剩余产品的时间是剩余劳动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支出的劳动是剩余劳动。4、产品占有的形式或占有关系则是由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社会方式及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的。社会生产是生产和需要的统一,是生产的物质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统一,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第二节 社会生产的总过程要点和难点:一、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基本环节从社会经济的运动过程来看,社会生产的总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从而也就使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形成了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方面的关系。由生产、分配、交换
14、和消费组成的社会生产总过程,既是物的运动过程、人和物发生关系的过程,又是具有一定的社会形式,发生人与人关系的社会过程。社会生产部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二、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之间的辩证关系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之间的辩证关系表现在:一方面,生产对分配、交换、消费起着主导作用,一定的生产决定着一定的分配、交换和消费;另一方面,分配、交换和消费又反作用于生产,影响和制约着生产的发展变化。三、社会分工和生产社会化1、社会分工是指生产者固定地从事某种生产活动的社会劳动组织形式。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同一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也在不断地发展。这种分工产生于生产组
15、织规模的扩大和许多劳动者在同一个生产过程中的简单协作劳动。同一生产过程中的分工是指使每一个劳动者长期固定地从事一种专门性的操作,共同生产一种产品。2、分工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3、随着分工的扩大和深化,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社会分工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既反映了人们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过程的劳动方式的变化,也制约着这一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形式的发展,因而对社会生产的规模和效率发生着重大的影响。第三节 生产和再生产要点和难点:一、再生产的含义1、每一个社会生产过程,从经常的联系和它不断更新来看,同时也就是再生产过程。2、再生产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为个别再生产,一为社会再生产。个别再生
16、产和社会再生产的关系是个别和整体的关系,个别再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有机构成部分和基础,社会再生产是相互联系、相互联系、相互交替的个别再生产所构成的有机总体和前提。3、社会再生产和个别再生产之间仍然存在着重大差别。首先,在再生产条件上存在差别。其次,在生产和流通范围方面也存在着差别。个别再生产正常运行的条件是来自外部,而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的条件则要由社会再生产自身提供。4、社会再生产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和社会生产关系再生产三者的统一。它决定着人类社会是不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二、再生产的类型1、社会再生产按其规模不同可以划分为两大类:简单现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17、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前提和基础,扩大再生产则是简单再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2、根据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相互关系的原理,在实际经济工作中处理二者的确相互关系,扩大再生产就能获得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证。三、扩大再生产的模式1、扩大再生产分为处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含的扩大再生产。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它是以向生产的广度发展为特征的。内含扩大再生产,它是以向生产的深度发展为特征的。2、在社会再生产全过程中,两种模式不同的扩大再生产虽各有优点,相互不能替代,但是两者也不是截然分开,而是经常结合在一起。社会再生产的两种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
18、化的。第四节 社会生产的历史过程要点和难点:一、农业经济时代农业经济时代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近代产业革命前,是以农业为主的生产力发展阶段,它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初级阶段。农业经济时代的劳动工具虽然不断进化,但始终是手工工具。手工工具日趋完善,从而为转化为机器生产奠定了基础。人们主要从事第一产业农业,辅以手工业。科学技术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虽尚未构成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但为近代科学技术体系的产生准备了条件。二、工业经济时代大工业是在产业革命以后才出现的,这是一个以工业生产为主体,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是完全不同于过去农业经济时代的工业经济时代。1、工业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自然资源的占有和
19、配置。2、工业革命是以机器代替人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大了社会财富。机器的出现,使生产工具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3、工业经济时代先后经历了两次产业革命,形成了两个时代:蒸汽时代和电力时代。蒸汽时代,从生产力各个因素到它们的组合,从产业结构到劳动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触发了第一次产业革命。电力时代是工业经济时代生产力发展的最高阶段。4、在这个时期,科学技术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管理已完全建立在科学原理和科学手段的基础上。三、知识经济时代1、工业经济时代的局限和弱点,决定了传统工业经济时代将被一个生产力发展的新阶段所代替。2、人类生产力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革命信息革命。信息革命是知
20、识经济时代的先导原因与表现。本章主要名词概念生产力 劳动过程 生产资料 劳动力 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 再生产 交换 分配 生产消费 个人消费 消费资料 分工 生产要素 必要产品 剩余产品 必要劳动 剩余劳动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第二章 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经济形式重点:人类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经历了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两种经济形式。本章首先分析社会经济运行的形式的演变,重点讨论商品经济的性质及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然后分析商品的性质和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商品价值形式的演进过程,从而提示货币的起源和本质,并进而分析货币的职能以及货币形式和货币制度的演进过程;阐述价值规律的含义和作用;讨论信用的发
21、展和作用。这些分析为对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运行的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一节 社会经济运行的各种形式要点与难点:一、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水平的规律1、人类社会的经济运行经历了不同的具体形式,从根本上来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水平的规律所决定的。(1)生产力是社会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社会生产的社会形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就构成社会生产方式。(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了这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社会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社会生产力发生了变化,必然要引起生产关系的相应变化。(3)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性质
22、时,它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性质时,生产关系就会束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正因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所以,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性质。2、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水平的规律正是反映了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之间的本质联系,体现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性。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化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变化,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二、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不同社会形式1、任何现实的社会生产都是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结果,但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社会形式却并不相同。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生产形式的更迭从根本上来说,是由社会生产力的不为发展所决定的。2、资本主义
23、生产关系是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产生的。而且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但这种以生产资料资本家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制度同生产社会化和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相排斥的,因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必将为适合生产社会化和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所代替。三、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自然经济是一种生产直接满足生产者自身的消费需要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是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极不发达相适应的,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商品经济是一种生产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社会经济关系商品化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不是从来就有的。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
24、:第一,存在的社会分工。第二,产品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不仅是生产由分散的孤立的个体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的重要基础,而且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重要推动力量。商品经济的发展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但它返过来又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市场经济是指完全或基本由市场机制来配置经济资源的经济体制,它是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人类社会不能跳过的发展阶段,它会随着商品经济的消亡而消亡。第二节 商品要点与难点: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及其创造(一)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了解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是商品的内在属性,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
25、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二因素,从表面上来看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在本质上则是使用价值和价值。(1)一切商品部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2)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统一的,又是相互矛盾的。在商品交换遇到困难的时候,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就充分地暴露出来。(3)矛盾的解决需要交换的成功。(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1、商品的二因素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的反映。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久条件。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正是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作为抽象劳动具有同一性,才使各种商品的价值可以相互比较。它
26、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通过商品交换而相互交换自己劳动的社会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而不是永恒范畴。2、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所决定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反映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具体劳动还原为抽象劳动以交换成功为前提。3、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二重性学说,科学地回答了什么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才使劳动价值论有了坚实的科学的基础,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三)生产资料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1、在存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应具有社会性质,应是整个社
27、会总劳动的一部分。2、但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经济决策是由独立的私人商品生产者分散地作出兵,生产出来的产品归私人所有,因此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又首先直接表现为私人劳动。这样私人劳动同社会劳动便出现了矛盾。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得到解决。私人劳动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取决于他所生产的商品是否符合社会需要,能否卖得出去。这说明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矛盾的反映,而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则是私人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的反映。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了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二、商品价值量的决定1、商
28、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所必需的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商品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劳动的复杂程度与商品的价值量。复杂劳动在同一单位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可以是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的若干倍。这种换算并不是由商品生产者自觉地进行的,而是在生产者背后由社会过程决定的。3、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劳动生产率是生产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通常是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马克思说:“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
29、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第三节 货币要点与难点:一、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价值形式的发展依次经历了四个阶段: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相对价值形式与等价形式是价值形式的两极,它们既互相依存、互为条件,又互相对立、互相排斥。从对简单价值形式的考察,可以看出,商品内部使用价值与价值之间的矛盾,现在就表现为两个商品的外部对立,即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与作为等价形式的商品之间的对立。简单价值形式已经包含了一切价值形式的本质规定,已经隐藏着货币形态的秘密,是价值形式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价值作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物这一点就
30、得不到充分表现。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上的价值作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才第一次得到真正的体现。商品交换的比例由它们所包含的价值量决定这一关系也得到充分地表现,商品的价值量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出来。商品的价值还没有一个共同的统一的表现。而在一般价值形式中,出现了共同的统一的等价物。但一般等价物还没有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货币形式上一般等价物已固定地由贵金属黄金或白银来充当。货币形式是最发达的价值形式。货币的出现克服了一般价值形式的缺陷,大大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二、货币的本质货币的本质就在于它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关系,体现着产品归不同所有者占有和通过等价交换
31、来实现的社会生产关系。三、货币和职能货币的职能是由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决定的,并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而发展。货币执行着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所谓价值尺度,就是货币充当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尺度。流通手段,即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贮藏手段,即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贮藏起来。货币作贮藏手段,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或金属条块。是支付手段,即用来执行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职能。当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货币就是在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其他三种职能是在这两种
32、基本职能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四、货币形式与货币制度的演变1、就货币的具体形式的演变总过程来看,一般经历了非金属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这几个阶段。货币的具体形式不断由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演进,是商品生产和交换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货币形式的演进也不断地促进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2、货币制度是指货币运动的准则和规范,货币制度的演变经历几个阶段。第一次更迭都是为了克服前一种货币制度对商品交换和商品生产发展构成的限制,都是为商品交换和商品生产的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并不是任意规定的,而是有规律性的。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就是货币流通规律,它反映
33、了货币流通必须与商品流通相适应。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周转次数)货币流通规律就是指纸币发行量应决定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的规律。纸币流通规律是货币流通规律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一方面受货币流通规律制约,另一方面反映了货币流通规律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的特殊要求。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可以自发地起到调节流通中货币量的作用。在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因为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国家应使纸币发生量同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一致及时调节。第四节 信用要点与难点:一、信用的产生、发展及其作用信用是指借贷关系、行为和活动,是一
34、种以价值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信用的产生与发展同商品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资本主义经济阶段,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社会化的空前发展,随着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而成为处于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信用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信用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反映在:促进经济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促进积累和投资的增长、有利于消费品市场的扩大和消费结构的调整、为政府调节国民经济提供了便利。二、商业信用(略)三、银行信用(略)四、证券(略)第五节 价值规律要点与难点:一、价值规律的含义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包括两重不可
35、分割的含义: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最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是通过竞争从而通过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而发挥其作用的。二、价值规律的作用1、自发地调节经济资源在社会生产的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2、自发地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导致商品生产者发生分化。本章主要名词概念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 使用价值 价值 商品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私人劳动 社会劳动 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 货币 货币制度 纸币本位制 货币流通规律 纸币流通规律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价值规律 信用 证券第三章 市场机制与市场体系重点:本章从分析市场供求
36、关系入手,介绍市场的形成过程以及资源配置的不同手段,市场体系的基本牲和各类市场的运行特点,重点分析了市场机制的运行过程及其功能。第一节 供求与市场要点与难点:一、供给与需求每种商品的市场都有一个需求方面和一个供给方面。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生产者或售卖者投入市场、或能提供给市场的商品数量。商品供给受多种因素影响。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市场上出现的对商品的有支付能力需要。从量的规定性来说,市场上出现的对商品的需求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变动性。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供求规律体现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商品和货币的关系、买者和卖者的关系以及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也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过程中作为内在规律的一种
37、外在表现形式。由于供给和需求的不平衡具有互相对立的性质,不平衡彼此接连不断地发生,所以它们会由相反方向的运动和矛盾而趋于平衡。二、市场的内涵及其功能市场不仅仅是指一定的交换场所。从市场的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观点来把握,市场应是商品交换的方式和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市场是由市场要素构成的,其中,市场主体和市场客体是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三、市场经济与资源配置资源配置就是社会如何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到社会需要的众多领域、部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上,而且配置得最为有效或较为有效,产生最佳的效益,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在现代的社会化生产中,凡是资源配置方式是以计划为主的,就叫计划经济,凡是资源配置方式是以市场
38、为主的,就叫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各有其长短优劣。第二节 市场体系要点与难点:一、市场体系的基本框架市场体系是指以商品市场为主体,包括各类市场在内的有机统一体,即以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组成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各类型市场的总和。市场体系的结构从市场交换的对象来看,主要包括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两大类。市场体系的产生,对于市场经济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二、市场体系的特征统一性;开放性;竞争性;有序性。三、各类市场的运行特点与基本功能市场体系包括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商品市场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要素市场包括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把握各类市场
39、的一般运行特点和基础功能。第三节 市场机制的运行要点难点:一、市场机制的总体认识市场机制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是指市场机体内的供求、价格、部争、利率、工资等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及作用机理,它主要包括供求机制、风险机制、竞争机制、价格机制等。这些机制彼此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市场机制的特征:关联性;利益制约性;客观性;内在性;动态性;市场机制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作为指示器向企业反映市场供求状况。二是作为利益制约力量引导资源配置。二、市场机制的一般运行过程所谓一般运行过程,是指在不考虑各市场具体特点的条件下,竞争机制、供求机制、风险机制这三种市场机制的运行过程。着重分析竞争机制、供求
40、机制和风险机制。竞争机制要充分发挥作用,主要应满足以下条件:(1)使企业真正成为商品生产才和经营者。(2)使企业能够在竞争中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3)保护竞争,防止垄断。(4)为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风险机制包括两个层次:强化企业的软预算约束;完善企业破产。就供求机制的实质来说,供求机制反映了价格与供求关系的内在联系。由于供求在实际上从来不会一致,才形成了供求和价格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运动过程。三、市场机制的具体运行过程(一)价格机制价格机制对经济运行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在不同的作用层次上,有不同的功能。价格对生产同种商品的生产者来说,是竞争的工具;对生产不同种商品的企业来说则是调整生产方向
41、和规模的信号。价格变动对政府而言是宏观调控的信号。价格机制对消费者来说,是改变需求方向和需求规模的信号。价格机制的作用的发挥是通过价格与价值的背离及其趋于一致的过程而实现的。这包括:背离的方向;背离的时间;背离的程度;背离的强度;(二)信贷利率机制信贷利率机制表现为信贷资金的供给和需求同利息率之间的有机联系,是金融市场上的机制。信贷利率机制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功能是多方面的。(三)工资机制工资机制是竞争过程中工资变动与劳动力供求变动之间相互制约的联系和作用,它是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工资机制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功能:刺激经济发展;协调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矛盾;合理分配劳动力。本章主要名词概念供给 需求 市
42、场 市场体系 市场机制 资源配置 供求规律 消费品市场 生产资料市场 金融市场 劳动力市场 房地产市场 技术市场 信息市场 供求机制 竞争机制 风险机制 价格机制 利率机制 工资机制第二篇社会经济制度第四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重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占有雇佣劳动的剩余价值为特征的社会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剩余价值在实现生活中转化为利润和平均利润的形式。产业资本、商业资本、银行资本和借贷资本共同参与平均利润的瓜分,土地所有者则以地租的形式获取超额利润。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是
43、扩大再生产的源泉。第一节 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要点与难点: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经济制度,是与一定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以及作为所有制经济实现的产品分配方式,构成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资本主义经济包含四方面基本特征。以商品经济为前提,并在商品交换这种自由平等的形式下进行劳动力的买和卖,去实现资本对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占有,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与其他私有制的重要区别。马克思就是从分析劳动力商品的买和卖开始,在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流通、分配的过程中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的。二、资本价值增殖的前提作为资本的货币与作为商
44、品流通的货币是有区别的,商品的流通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用符号表示即W-G-W;资本的流通公式是:货币-商品-更多的货币,用符号表示为G-W-G。两公式在形式上就有差别,在本质上有重大差别;所谓资本是指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G-W-G这个公式,对一切形式的资本都适用,又称为资本总公式,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要正确地解释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关键是要说明剩余价值是如何产生,价值是如何增殖的,也就是要说明货币是如何转化为资本的。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资本价值增殖的前提,也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劳动。它不仅是价值,而且是剩余价值的源泉。三、资本的价值增殖过
45、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在价值增殖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再生产自身劳动力价值的时间,称作必要劳动时间;另一部分时间是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称为剩余劳动时间。可见,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因此,所谓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率就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资本家提高剩余价值率的方法有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种方法的本质是
46、一样的,都是为了提高剩余价值率,增加剩余价值量。绝对剩价值生产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两种剩余价值生产方法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上起着不同的作用。四、资本雇佣劳动制度下的工资资本主义工资从表面上看,好像是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但这仅是一种假象。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工资这一形态,把有酬的必要劳动与无酬的剩余劳动的区别抹杀了,把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确关系掩盖了。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分配要点与难点:一、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商品价值由三个部分构成:补偿不变资本的价值、补偿可变资本
47、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即w=c+v+m。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总和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也称成本价格:w=k+m。生产成本这一范畴抹杀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掩盖了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当剩余价值在观念上被看做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取得了利润的形态。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叫利润率。利润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影响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1)剩余价值率;(2)资本有机构成;(3)资本周转速度;(4)不变资本的节省。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竞争的手段是进行资本转移,不同生产部门之间这种以资本转移为特点的竞争引起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价值与价格的偏离和利润率的变动要一直到部门间的利润率大体平均的时候,即形成平均利润率时,才暂时地停止下来。平均利润是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通过部门间的竞争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结果。平均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