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税收南航(推荐PPT223)(224页PPT).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与税收南航(推荐PPT223)(224页PPT).pptx(2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财政与税收 第一章第一章 财政概论财政概论1 11 1 财政及其特征财政及其特征1 12 2 财政的职能财政的职能1 13 3 财政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财政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1 11 1 财政及其特征财政及其特征一、从一、从财政现象认识财政概念财政是政府的收支活动,并通过其收支来决定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二、从财政特征认识财政概念(一)财政一般特征1、财政分配以国家为主体。2、财政分配以社会剩余产品价值为主要对象。3、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求。4、财政分配以无偿性分配为主。(二)概念表述财政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通过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三、财政体系三、
2、财政体系1、政府预算国家财政体系的主导环节。2、预算外资金国家财政体系的补充环节。3、国家信用国家财政体系的辅助环节。4、国有企业财务国家财政体系的基础。1 12 2 财政的职能财政的职能一、资源配置的职能一、资源配置的职能是指政府通过财政资金的分配及其对社会其他资源流向的引导,最终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功能。二、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二、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是指财政利用各种手段来调节各分配主体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实现收入公平合理分配的目标。三、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职能三、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职能是指运用财政政策和收支分配手段,对宏观经济加以调控,达到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1 13 3 财政在社会再
3、生产中的地位财政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一、社会再生产中的财政(一)财政分配与生产的关系(二)财政分配与交换的关系(三)财政分配与消费的关系 二、国民收入分配中的财政二、国民收入分配中的财政(一)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过程(二)财政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地位财政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处于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1、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相当大的比重。2、财政分配直接调节消费与积累的比例关系,并最终调节着未来的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3、财政分配制约着价格分配、信贷分配、工资分配。三、财政分配与其他分配形式的关系三、财政分配与其他分配形式的关系(一)财政分配和价格分配的关系(二)财政分配与工资分配的关系(三)财政分
4、配与信贷分配的关系第二章第二章 财政收入财政收入2.1 财政收入的规模与结构财政收入的规模与结构2.2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润分配制度2.3 “费改税费改税”改革改革2.1 2.1 财政收入的规模与形式财政收入的规模与形式一、组织财政收入的原则一、组织财政收入的原则1、发展经济,广开财源2、兼顾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3、兼顾公平与效率二、财政收入的分类二、财政收入的分类1、按经济成份分类:分为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等。2、按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分类:分为C、V、M三部分。3、按财政收入的部门构成分类:分为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等
5、部门。4、按财政收入的地域构成分类三、财政收入规模分析三、财政收入规模分析(一)制约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2、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3、产业结构和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4、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5、国家职能范围的大小(二)提高我国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的必要性和途径途径:途径:1 1、提高经济效益是根本。2、要逐步实现财政收入与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的大体同步增长。3、加强财政立法,以法理财。四、财政收入的形式四、财政收入的形式(一)税收形式(二)国有资产收益形式(三)国债形式(四)收费形式2.2 2.2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 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一、国有资
6、产管理体制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确定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国家行政管理机构之间、国有资产所有者之间以及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内部各机构之间权责关系的根本制度。(一)(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内容(二)国有资产经营与管理现状(三)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四)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构成(五)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及其职能二、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利润二、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关系分配关系一方面,国家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凭借政治权力,以税收形式参与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另一方面,国家以所有者的身份,凭借财产权力,以上缴国有资产收益的形式参与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2.3 “2.3 “费改税费改税”改革改革以清理整顿预
7、算外、制度外资金和各种收费为前提,使政府税收、规费、使用费和与政府财力无关的商业性收费分流归位的一种综合性税费改革。一、乱收费所造成的危害1、加重企业和农民负担。2、分散了政府财力,削弱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3、是滋长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经济根源。4、造成资金使用低效率。二、我国税费改革基本思路二、我国税费改革基本思路在清理整顿各种现行收费的基础上,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的导向,决定税收、规费、使用费和非预算收费的组合方式和通盘管理框架,依不同的资金性质、特点使它们分流归位,各行其道。分流归位的基本做法:1、取消一批;2、改税一批;3、规范一批;4、剥离一批。第三章第三章 财政支出财政支出3.1 3
8、.1 财政支出的规模与效益财政支出的规模与效益3.2 3.2 社会公共消费性支出社会公共消费性支出3.3 3.3 投资性支出投资性支出3.4 3.4 财政补贴支出财政补贴支出3.5 3.5 社会保障支出社会保障支出3.1 3.1 财政支出的规模与效益财政支出的规模与效益一、财政支出的原则一、财政支出的原则1、量入为出的原则2、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3、节约与效益原则二、财政支出的分类二、财政支出的分类 (见教材51-53页)三、财政支出的规模控制三、财政支出的规模控制(一)财政支出总量的控制1、财政支出总额,必须控制在国家财政收入总量的范围之内。2、财政支出总额,必须与国家职能及其转变相适应
9、。3、财政支出的控制,在顺序上要贯彻先维持后发展的原则。4 4、确定财政支出的数量界限,必须坚持同物资的可供量和产品的构成相适应。(二)维持性支出的数量界限(二)维持性支出的数量界限1、消费维持性支出的最低限=前期消费支出量+政府增加服务所必须增加的消费性支出。2、积累维持性支出的最低限(1)非生产性支出=前期量+本期增加量(2)生产性支出=社会投资增量-企业、个人投资增量(三)发展性支出的数量界限发展性支出的最大量=财政支出总量-维持性支出最低量四、四、财政支出效益的衡量方法财政支出效益的衡量方法1、成本效益分析法2、最低费用选择法3、公共劳务收费法3.2 3.2 社会公共消费性支出社会公共
10、消费性支出一、行政管理、国防支出(一)支出内容(二)支出管理二、文教科学卫生事业支出(一)支出内容(二)支出管理1、定员定额管理(1)确定本事业单位的定员。(2)划分收入定额和支出定额。2、财务管理(1)全额预算管理(2)差额预算管理(3)企业化管理3.3 3.3 投资性支出投资性支出一、基本建设投资支出二、流动资金支出三、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四、发展农业支出3.4 3.4 财政补贴支出财政补贴支出一、概念一、概念财政补贴,是国家为了执行某项政策以达到调控经济运行或稳定社会等目的而给予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特定的无偿补助。二、内容二、内容1、企业亏损补贴2、价格补贴3、财政贴息三、形式三、形
11、式1、预算支出形式2、抵减收入形式3、先征后退形式4、代替付息形式5、承受低收费四、财政补贴制度的改革四、财政补贴制度的改革(一)存在问题1、数额巨大,增长失控。2、妨碍价格杠杆作用的发挥。3、掩盖经营中的问题,不利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二)改革措施1、合理确定补贴项目。2、缩小价格补贴范围。3、严格界定企业亏损补贴范围。3.5 3.5 社会保障支出社会保障支出一、概念一、概念是国家向丧失劳动能力、失支就业机会以及遇到其他事故而面临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二、内容二、内容1、社会保险2、社会救济3、部分民政福利服务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一)存在问题(一)存在问
12、题1、社会保障覆盖面窄,社会化程度低。2、社保基金由企业负担,不利于企业公平竞争和结构优化。3、失业保险面窄。(二)改革措施(二)改革措施1、逐步扩大社会保险的范围。2、完善社会保险个人交费制度。3、开征社会保险税。第四章第四章 国债与国债管理国债与国债管理 4.1 4.1 国债及其功能国债及其功能 4.2 4.2 国债制度国债制度 4.3 4.3 国债规模分析国债规模分析4.1 4.1 国债及其功能国债及其功能一、国债的产生与发展一、国债的产生与发展国债,即政府的债务,是指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所发生的国家债务。国债产生的条件有二:一是财政支出的需要,二是借贷资本的存在。
13、二、国债的种类二、国债的种类1、按发行地域分:国内公债和国外公债。2、按举债形式分:借款和发行债券。3、按偿还期限分:长期国债、中期国债、短期国债、不定期中债。4、按发行性质分:强制公债和自愿公债。5、按债券流动性分:可转让公债和不可转让公债。6、按国债的实体形式分:货币公债和实物公债。三、国债的功能三、国债的功能(一)弥补财政赤字(二)筹集建设资金(三)调节国民经济4.2 4.2 国债制度国债制度一、国债的发行一、国债的发行(一)国债的发行方式1、公募法。指国家向社会公众募集公债的方法,有直接公募法和间接公募法两种。2、包销法。指国家将发行的债券统一售与金融机构,再由金融机构自行发售的方法。
14、3、摊派法。是指政府在偿还或支付经费时,对于债权人或其他支付对象不付现金,而付给国债,或者付给部分现金加上部分国债。4、公卖法。是指政府委托经纪人在证券交易所出售国债的方法。(二)(二)国债的发行价格国债的发行价格1、平价发行2、折价发行3、溢价发行二、国债的偿还二、国债的偿还(一)国债偿还的资金来源 1、基金偿还 、国家调换偿、预算列支偿还、预算盈余偿还。(二)国债的偿还方式、直接偿还法 、抽签偿还法。、市场购销法 、调换偿还法。三、国债的流通三、国债的流通(一)国债流通的意义1、有利于国债的发行。2、有利于降低政府的筹资成本。3、有利于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二)国债流通市场的类型(二)国
15、债流通市场的类型 1、国债现货市场 2、国债回购市场 3、国债期货市场 4、国债期权市场4.3 4.3 国债规模分析国债规模分析一、衡量国债规模的指标一、衡量国债规模的指标1、国债负担率:是一定时期国债余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2、国债依存度:是指当年国债发行额与当年财政支出的比率。3、国债偿债率:是指当年的国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二、我国国债规模的分析二、我国国债规模的分析1、从国债规模的增幅分析2、从国债依存度分析3、从国债偿债率分析4、从国债负担率分析5、从债务支出分析第五章第五章 政府预算和政府预算和 财政管理体制财政管理体制 5.1 5.1 政府预算政府预算 5.2 5.
16、2 财政管理体制财政管理体制5.1 5.1 政府预算政府预算一、政府预算的概念及其构成政府预算的概念及其构成(一)概念(一)概念政府预算是按法定程序编制、审查和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是以收支一览表形式表现、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它既是政府筹集和分配集中性财政资金的重要工具,又是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二)二)政府预算的构成政府预算的构成根据政府政权分级与行政区域的划分确定,并与经济管理体制相适应。政府预算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所组成。中央预算是政府预算体系中的主导环节。地方预算是政府预算体系中的基本环节。二、政府预算的组织形式二、政府预算的组织形式 及复式预算的内容及复式预算的内容(一
17、)政府预算的组织形式1、单式预算是把预算年度内政府各项财政收支不分经济性质和用途,统一编制在一个平衡表内,反映政府预算年度内全部集中性预算收支活动的计划。2、复式预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平衡表系列所形成的,全面反映政府预算年度内性质不同的预算收支活动的预算。(二)复式预算的主要内容(二)复式预算的主要内容1、经常性预算2、建设性预算三、政府预算周期三、政府预算周期(一)政府预算的编制(二)政府预算的执行(三)政府决算5.2 5.2 财政管理体制财政管理体制一、财政管理体制的概念与分类一、财政管理体制的概念与分类(一)概念(一)概念是国家规定中央和地方、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国家与企事业单位之间
18、,有关财政管理方面的权限、职责、收支、资金的划分的基本制度。(二)分类(二)分类1、按国家政权级别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2、按财政业务内容分: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基本建设投资管理体制、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等。3、按财政管理模式分:集权式财政管理体制、包干式财政管理体制和分权式财政管理体制。二、二、建立财政管理体制的原则建立财政管理体制的原则(一)统一政策与分级财政相结合(二)规范性与灵活性相兼顾(三)独立性与约束性相协调(四)财权和事权相对称三、我国现行财政管理体制三、我国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分税制分税制1、按照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合理确定各级预算支出
19、的范围。2、事权与财权相结合,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收入。3、设置中央和地方两套税务机构,明确各自税收管理权限。4、科学地核定地方收支基数,实行规范化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第六章第六章 财政平衡和财政政策财政平衡和财政政策6.1 6.1 财政平衡的意义财政平衡的意义6.2 6.2 财政赤字分析财政赤字分析6.3 6.3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6.1 6.1 财政平衡的意义财政平衡的意义一、财政收支平衡的概念一、财政收支平衡的概念是指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在数量上相等。结余或赤字的口径:赤字或结余(经常性收入债务收入)(经常性支出债务支出)赤字或结余经常性收入经常性支出二、二、财
20、政收支平衡的意义财政收支平衡的意义第一、制约社会供求关系。第二、制约积累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第三、缓解通货膨胀压力。6.2 6.2 财政赤字分析财政赤字分析一、财政赤字的概念一、财政赤字的概念是指预算年度财政收入小于支出,导致收支不平衡的一种财政现象。二、财政赤字的成因二、财政赤字的成因1、经济的周期性波动2、政府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三、三、财政赤字的弥补方法财政赤字的弥补方法1、动用历年财政结余。2、增加税收。3、向银行透支和借款。4、发行政府债券。6.3 6.3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一、一、财政政策的概念财政政策的概念是政府为了实现既定的社会、经济目标,依据客观经济规律制定的指导财政工作和处理
21、财政关系的一系列方针、准则和措施的总称。二、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二、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一)财政政策目标1、物价相对稳定2、收入合理分配3、经济适度增长4、社会生活质量逐步提高(二)财政政策主体中央政府、各级地方政府(三)财政政策工具(三)财政政策工具 1、财政支出 2、税收 3、公债 4、国家预算三、财政政策分类三、财政政策分类1 1、按政策功能分类,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2、按调节的对象分类,可分为总量财政政策和个量财政政策。3、按政策作用机制分类,可分为自动稳定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四、我国现行财政政策分析四、我国现行财政政策分析第七章第七章 税收概论税
22、收概论1.1 1.1 税收及其特征税收及其特征1.2 1.2 税收制度税收制度1.1 1.1 税收及其特征税收及其特征一、税收的定义 1、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种形 式 2、行使征税权的主体是国家 3、国家征税所凭借的是政治权力 4、国家征税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 公共品 5、税收必须借助于法律形式进行二、税收的形式特征二、税收的形式特征 1、税收的强制性 2、税收的无偿性 3、税收的规范性三、三、税收负担税收负担(一)税收负担的概念(一)税收负担的概念指纳税人因向国家缴纳税款,而承受的福利损失或经济利益的牺牲。(二)税收负担的分类(二)税收负担的分类 1、按照税收负担所涉及的范围分 宏观税收负担
23、 中观税收负担 微观税收负担2、按照税收负担是否转嫁分直接税收负担间接税收负担3、按照税收负担真实度分名义税收负担实际税收负担 (三)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三)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 宏观税收负担指标:1国民生产总值税负率 2国内生产总值税负率 3国民收入税负率 微观税收负担指标:1企业所得税税负率 2企业综合税收税负率 3个人所得税税负率(四)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四)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宏观税负影响因素宏观税负影响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2、经济制度3、国家职能范围4、经济政策5、财政收入结构6、税负统计口径据世界银行测算:按人均收 人均GNP 政府收入占入划分 (美元)GNP比重()低收入国家 200
24、 156中下等收入国 820 209中上等收入国 1850 236工业国 11810 245微观税负影响因素:微观税负影响因素:1 1、税基、税基2 2、税率、税率四、四、税负转嫁和税负归宿税负转嫁和税负归宿(一)税负转嫁与归宿的概念(一)税负转嫁与归宿的概念税收负担转嫁,是指纳税人通过种种途径,将其缴纳的税款转移给他人负担的过程。税收负担归宿,是指税收负担的最终归着点或税收负担转嫁的最后结果,即税收负担的最终承担者。(二)税收负担转嫁的形式(二)税收负担转嫁的形式 1、前转:指纳税人作为商品销售者,通过提高商品或劳务销售价格的方法,将其所缴纳的税款,向前转移给购买者或消费者负担的一种形式。2
25、、后转:指纳税人作为购买者,通过压低商品或劳务价格的方法,将所缴纳的税款,向后转移给商品或劳务供应者负担的一种形式。3、消转指纳税人将所缴纳的税款,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生产规模,改进生产技术等方法,补偿其纳税损失,使税收负担在生产发展和收入增长中自行消失的一种形式。4、税收资本化指将所购资本品可预计的未来应纳税款,通过从购入价格中预先扣除的方法,转嫁给资本品出售者。(三)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三)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 1、税负转嫁和税种形式 流转税:易转嫁 所得税:(1)个人所得税 不易转嫁 (2)企业所得税 多种可能 财产税:(1)财产交易税 易转嫁 (2)财产所得税 多种可能
26、 2税负转嫁和定价方式(1)市场定价:流转税易转嫁(2)计划定价:不易转嫁 3、税负转嫁和供求弹性(1)需求弹性与税负转嫁 需求弹性与税负前转成反比。P D 0 Q (2)供给弹性与税负转嫁供给弹性和税负前转嫁成正比关系。P S 0 Q(3)供求之间的弹性与税负转嫁当Ed/Es 1时,税负更多地趋向由生产者负担(后转)。当Ed/Es 1时,税负更多地趋向由消费者负担(前转)。4、税负转嫁和征税范围(1)从需求角度分析 征税范围狭,税负不易前转 征税范围广,税负易前转(2)从供给角度分析 征税范围狭,税负易前转 征税范围广,税负不易前转 5、税负转嫁和反应期限(1)即期看,税负由双方均衡负担。(
27、2)短期看,税负趋向生产者负担。(3)长期看,税负最终还是取决于供求弹性。6、税负转嫁和市场结构(1)完全竞争市场:不易转嫁(2)不完全竞争市场:有可能部分转嫁(3)垄断市场:转嫁可能性大(4)寡头垄断市场:易转嫁1.2 1.2 税收制度税收制度一、税制构成要素一、税制构成要素(一)纳税人(一)纳税人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亦称纳税主体。纳税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纳税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二)税基(二)税基课税的基础。是明确征税对象、课税的基础。是明确征税对象、确定计税依据、划分税收类型确定计税依据、划分税收类型的主要根据。的主要根据。1、广义税基2、中义税基3、狭义税基1、广义
28、税基(1)国民收入型以国民收入为课税基础。(2)国民消费型以居民消费支出为课税基础。(3)国民财富型以社会财富为课税基础。2、中义税基即课税对象,是税法规定的征税的标的物。亦称征税客体。3、狭义税基即计税依据,是征税客体的量的规定。(三)税率(三)税率税率是应纳税额与课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比例。从税率形式分析,税率可分为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三种形式。从税率分析方法看,累进税率和累退税率边际税率和平均税率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1、比例税率即对同一课税对象不论数额大小,都按同一比例征税。(1)统一比例税率(2)差别比例税率 产品差别比例税率行业差别比例税率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幅度差别比例税率2、累进税
29、率即按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若干个等级,随着课税对象数额的增大而逐级提高的税率。(1)全额累进税率(2)超额累进税率(3)超率累进税率设所得税税率表为:级数 级 距 税率 l 月所得额在500元以下 5 2 月所得额在501元至1000元部分 10 3 月所得额在1001元至1500元部分 20 两种税率比较:两种税率比较:名义税率相同,实际负担率不同。超额累进税率较全额累进税率负担合理。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简便,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复杂、繁琐。速算扣除数 指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减去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的差额。本级速算扣除数=上一级最高所得额(本级税率 上一级税率)+上一级速算扣除数3、定额
30、税率又称固定税额,是按课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直接规定一个固定数量的税额,而不是规定征收比例。地区差别税额分类分级税额幅度税额(四)纳税环节(四)纳税环节指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在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1)一次课征制(2)多次课征制(五)纳税期限(五)纳税期限指纳税人缴纳税款的时间规定。它是税收强制性、固定性在时间上的体现。(六)税收优惠(六)税收优惠是对某些纳税人和课税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的特定措施。1减税2免税3退税4起征点5免征额(七)违章处理(七)违章处理指对纳税人违反税法行为所规定的处罚措施。违反税收实体法的行为违反税收程序法的行为二、税收分类二、税收分类(一)按税负
31、能否转嫁为标志分类,可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二)按税收收入的形态分类,可分为实物税和货币税(三)按税收的计量标准划分,分为从量税和从价税(四)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划分,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五)按税收管理权限划分,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六)按课税对象性质划分,分为商品课税、所得课税、财产课税、资源课税和行为课税流转税的特点:流转税的特点:(1)税收负担的间接性 (2)税收分配的累退性 (3)税收征收的隐蔽性 (4)税收管理的便利性 (5)税收收入的稳定性 所得税的特点:所得税的特点:(1)税收负担的直接性 (2)税收分配的累进性 (3)税收征收的公开性 (4)税收管理的复杂性 (5)税
32、收收入的弹性 财产税的特点财产税的特点:(1)税源的广泛性。(2)征收的区域性 (3)管理的复杂性资源课税的特点:资源课税的特点:(1)征收范围的局限性 (2)税率设计的差别性 (3)计征方法的从量性三、三、税制结构税制结构(一)税制结构模式(一)税制结构模式 1、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 2、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 3、流转税和所得税双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二)影响税制结构的因素(二)影响税制结构的因素 1、经济因素 2、制度因素 3、政策因素 4、管理因素(三)我国税制结构目标模式(三)我国税制结构目标模式 的选择的选择 1、我国现行税制结构 2、税制结构比较 3、我国目标模式的选
33、择 (1)主体税选择 (2)税种合理配置 (3)辅助税的设计第八章第八章 对流转额征税对流转额征税 8.1 8.1 增值税增值税 8.2 8.2 消费税消费税 8.3 8.3 营业税营业税 8.4 8.4 关税关税8.1 8.1 增值税增值税一、一、增值税概述增值税概述(一)增值税的沿革(一)增值税的沿革原商品课税的弊端:1、不利于专业化协作生产的发展2、不利于商品流通渠道的扩大与畅通3、难以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要求4、削弱了财政收入的稳定性(二)(二)增值税的概念与特点增值税的概念与特点 1、概念增值税是以商品流转额中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的一种税。增值额:(1)就某企业而言,增值额是该企业商品销
34、售收入额扣除购入商品金额后的余额。(2)就某商品而言,该商品的最终销售额等于其各环节增值额之和。2、特点(1)以增值额为课税对象(2)普遍征税(3)多环节征税(4)价外税(三)增值税的类型(三)增值税的类型 按固定资产税务处理方式不同,分为:1、消费型增值税 2、收入型增值税3、生产型增值税(四)增值税的优点(四)增值税的优点1、消除重复征税2、促进专业化协作3、稳定财政收入4、激励国际贸易5、减少税收扭曲6、强化税收制约二、增值税的征收制度二、增值税的征收制度(一)增值税的纳税人(一)增值税的纳税人为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
35、税人。纳税人认定标准:纳税人认定标准:1、销售规模工业企业:年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下商业企业:年销售额在180万元以下2、核算水平3、其他标准两种纳税人在征税上的异同相同点:(1)计税销售额的确定一致(2)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一致不同点:(1)使用发票不同(2)税款抵扣不同(3)适用税率不同(二)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二)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1、销售货物销售货物货物是指有形动产,包括电力、热力、气体。特殊规定:特殊规定:(1)视同销售 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销售代销货物;设在不同县(市)总分支机构之间的货物调拨;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内部非应税项目的使用;自产、委加或购买的货物用于对外投资、股利分
36、配、集体福利、个人消费、无偿捐赠。(2)混合销售指一项销售行为既涉及货物又涉及非应税劳务。(3)兼营销售 销售货物和应税劳务的同时,还 兼营非应税劳务。2、提供应税劳务 (1)加工 (2)修理修配 3、进口货物(三)增值税的税率(三)增值税的税率 1、基本税率 17%2、低税率 13%3、零税率 4、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 (1)工业企业:6%(2)商业企业:4%(四)减免规定(四)减免规定 1、政策性减免 2、起征点规定 三、增值税计算三、增值税计算(一)增值税计税方法的理论分析(一)增值税计税方法的理论分析1、直接计算法(1)加法(2)减法2、间接计算法(二)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二)一
37、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销项税额 当期进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1 1、销项税额的计算、销项税额的计算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适用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税额。销项税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售额 税率税率(1 1)增值税销售额的一般规定)增值税销售额的一般规定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而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不包括收取的增值税税额。(2 2)增值税销售额的特殊规定)增值税销售额的特殊规定 折扣销售方式下的销售额 以旧换新方式下的销售额 还本销售方式下的销售额 以货易货方式下的销售额 包装物出租、出借方式下的销售额 混合销
38、售和兼营方式下的销售额 价款和税款合并收取情况下的销售额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3 3)增值税销售额的税务调整)增值税销售额的税务调整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2 2、进项税额的确定、进项税额的确定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税额。(1 1)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 从销货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从海关取得的完税凭证。特殊抵扣免税农产品:进项税额=买价 扣除率(10%)运输费:进项税额=运费 扣除率(7%)废旧物资:进项税额=收购金额扣除率(10%)(2 2)进项税额的抵扣时间)进项税额的抵扣时间 工业企业:购进货物入库后;
39、商业企业:付款后;购入应税劳务:劳务费用支付后。(3 3)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购进的固定资产;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用于免税项目的购进;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购进;发生非正常损失的购进。(4 4)进项税额的税务调整)进项税额的税务调整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的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销货退回或折让的税务处理无法准确划分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的,按比例计算抵扣。(三)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三)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不含税销售额不含税销售额 征收率征收率 =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 (1+1+征收率)征收率)征收率征收率(四)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的计(四)进口
40、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算组成计税价格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关税+消费税消费税应纳税额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组成计税价格税率税率(五)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五)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算算 1 1、出口退(免)税的适用范围、出口退(免)税的适用范围(1)出口退税的适用范围 生产企业:可退还在国内生产流通环节已纳的增值税。外贸企业:可退还收购环节已纳的增值税。特准退税的货物(2)出口免税的适用范围 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自产的货物 外贸企业购进的免税货物 来料加工复出口的货物 计划内出口卷烟(3)出口不免税也不退税的适用范围 主要为:原油;援外出口物资;国家禁止出口货物等。2 2、出口
41、退税的计算、出口退税的计算(1)出口货物的退税率(2)出口货物退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法 先征后退法 以进定退法免、抵、退法的计算步骤免、抵、退法的计算步骤计算出口货物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税额;计算当期准予抵扣或退税的税额;计算当期应纳税额;计算当期退税额。四、增值税征收管理四、增值税征收管理重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重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1、领购使用2、开具3、取得和保管8.2 8.2 消费税消费税一、消费税概述一、消费税概述(一)什么是消费税(一)什么是消费税(二)消费税的征收意义(二)消费税的征收意义1、引导消费方向,调整消费结构2、调节收入,缓解分配不公现象3、限制特殊消费品的生产
42、4、保证财政收入(三)消费税的特点(三)消费税的特点1、以特定消费品为课税对象2、单一环节征税3、从价和从量征税共存4、实行差别税率二、二、消费税的征收制度消费税的征收制度(一)消费税的纳税人(一)消费税的纳税人凡在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都是消费税的纳税人。(二)消费税的征税范围(二)消费税的征税范围11类产品,分五个方面。(三)税率(三)税率1、比例税率大多数产品适用比例税率。2、定额税率黄酒、啤酒、汽油、柴油适用。3、复合税率卷烟、白酒适用。(四)纳税环节(四)纳税环节1、生产销售应税品 于销售环节纳税。2、自产自用应税品(1)若用于连续生产应税品,不纳税;(
43、2)若用于其他方面,在移送使用环节纳税。3、委托加工应税品 在提货环节,由受托方代扣代缴。4、进口应税品在报关进口环节纳税。(五)消费税的减免(五)消费税的减免出口消费品免税。三、三、消费税的计算消费税的计算(一)从价定率计税(一)从价定率计税应纳税额=销售额 税率1、生产销售应税品的计税(1)应税品的销售额,指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2)应税品的销售额,不包括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税款。(3)应税品销售中的包装物及其押金处理 连同应税品一起销售的包装物,并入销售额中征税。包装物不作价随同产品销售,只收取押金,不征税;但逾期未退押金,应并入销售额征税。包装物既作价销售又收取押金,凡在
44、规定期限内不予退还的,并入销售额征税。(4 4)自设非独立核算的门市部销售自产应税品,应按门市部对外销售额 征税。(5)用于换取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投资入股和抵债等方面的应税品,应以纳税人同类应税品的最高销价作为计税依据计税。(6)应税品的计税价格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计税价格。(7)外购或委托加工已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应税品,可从应纳税额中扣除已纳的消费税税款。2 2、自产自用应税品的计税、自产自用应税品的计税(1)自产自用应税品按规定应当纳税的,按照纳税人生产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计税。(2)没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的,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税。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
45、1-消费税税率)3 3、委托加工应税品的计税、委托加工应税品的计税(1)委托加工应税品,按照受托方生产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计税。(2)没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的,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税。组成计税价格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材料成本+加工费)加工费)(1-1-消费税税率)消费税税率)4 4、进口应税品的计税、进口应税品的计税 进口应税品,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税。组成计税价格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关税)(1-1-消费税税率)消费税税率)(二)从量定额计税(二)从量定额计税应纳税额应纳税额=销售数量销售数量 单位税额单位税额8.3 8.3 营业税营业税一、营业税概述一、营业税
46、概述(一)营业税的概念与沿革(一)营业税的概念与沿革营业税是以纳税人从事应税经营活动的营业额为课税对象的一种税。(二)营业税与增值税的区别(二)营业税与增值税的区别1、课税对象不同2、课税范围不同3、价税关系不同二、二、营业税征收制度营业税征收制度(一)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一)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1、纳税人凡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为营业税的纳税义务人。2、扣缴义务人(二)征税范围(二)征税范围1、一般规定(1)提供应税劳务(2)转让无形资产(3)销售不动产2、特殊规定(1)视同销售行为的征税范围(2)兼营业务的征税范围(3)视同提供劳务(4 4)视同销售不
47、动产(三)税目、税率规定(三)税目、税率规定1、税目:按行业设置。2、税率:(1)比例税率,适用于大多数税目。(2)幅度比例税率,适用于娱乐业。(四)减免优惠(四)减免优惠1、法定免税项目2、起征点三、三、营业税计算营业税计算(一)营业税的计税依据(一)营业税的计税依据1、一般规定、一般规定(1)提供应税劳务的营业额;(2)转让无形资产的转让额;(3)销售不动产的销售额。以上计税依据包括全部价款和价外费以上计税依据包括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用。2 2、特殊规定:、特殊规定:(1)运输企业营业额=全程运费-付给境外承运企业的运费(2)建筑企业营业额=全部承包额-付给转包人的价款(3)金融保险业转贷业
48、务营业额=贷款利息-借款利息分保业务营业额=全部保费收入-付给分保人的保费3 3、计税依据的税务调整、计税依据的税务调整纳税人经营价格明显偏低而无正当理由,或将不动产无偿赠送他人无营业额的,主管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营业额。核定顺序:(1)按当月同类经营的平均价格;(2)按近期同类经营的平均价格;(3)组成计税价格=营业成本或工程成本(1+成本利润率)(1-营业税税率)(二)营业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二)营业税应纳税额的计算1、按全额计算:应纳税额=营业收入税率2、按差额计算:应纳税额=(营业收入-允许扣除金额)税率附:城市维护建设税附:城市维护建设税(一)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立法意义(一)城市维护建设税
49、的立法意义城市维护建设税是以实际缴纳的“三税”为计税依据所征收的、税款用于城市维护和建设方面的一种特定的目的税。开征目的:1、筹集城市维护建设所需资金。2、形成地方税系中的主要税种。(二)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征收制度(二)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征收制度1、纳税人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单位和个人。2、计税依据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三税”税额。3、税率实行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市区7%;县城、镇5%;其他地区1%。4 4、税额计算、税额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实际缴纳的实际缴纳的“三税三税”合合计额计额适用税率适用税率8.4 8.4 关税关税一、关税概述一、关税概述(一)关税的概念与沿革(一)关税的概念与沿革关税
50、是对进出国境或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一种税。由海关负责征收。(二)关税的分类(二)关税的分类1、按货物的流向分(1)进口税(2)出口税(3)过境税2、按计征标准分(1)从价关税 (2)从量关税(3)复合关税 (4)选择关税(5)滑动关税3、按征税有无优惠及优惠的程度分(1)普通税和最惠国税(2)特惠税和普惠税4、按征收目的分(1)财政关税 (2)保护关税(三)关税的经济影响(三)关税的经济影响1、关税的价格影响2、关税的贸易条件影响3、关税的国内经济影响(1)消费影响(2)生产影响(3)财政收入影响(4)社会福利影响二、关税的征收制度二、关税的征收制度(一)征税对象(一)征税对象是进出国境或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