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八上第六单元第3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八上第六单元第3课.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题:游恒山记学案 课型:课内自读课 课时:1课时执笔:张卫芳 审核:邓庭艳 使用时间:2012.09【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的有关资料。2、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词语意思,在反复的朗读中把握文章的内容。3、掌握常见实、虚词的意义及用法。4、理清文章线索,了解文章内容。【预习导学】1、徐霞客游记则既是一部地理学巨著,也是一部文学珍品,被清人推崇为“当为古今游记之最”,是“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2、查找有关作者的资料,说说你对他的了解。【基础知识】一、需掌握的字的读音风翳( )净尽无攀跻( )劳虬( )松萦( )回杰坊( )官廨( )拾( )级庑( )门穹( )碑攀蹑( )仰眺( )槎( )
2、枒( )辄( )断折若堕( )洪涛汩汩( )不能出久之棘( )尽俯瞰( )山麓( )龙山西亘( )比肩连袂( )下扼( )沙漠不啻( )崖隙( )二、积累一词多义三、通假字“还”通“ ”,意为:例句:四、词类活用1形容词用作名词峭:例句:2名词用作动词室:例句:像:例句:五、古今异义但 古义:今义: 例句:于是 古义: 今义:例句: 【问题探究】一、将游恒山记与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等相比较,分析它们的异同。二、讨论探究:第二节中如“余时欲跻危崖余益鼓勇上,久之棘尽,始登其顶”一类记叙性的语句能否删去?(或:根据这些句子想象徐霞客登山的动作、神态等,写一段描绘性文字。)【拓展迁移】一、选择课文涉
3、及的某个景点,寻找相关的图片、传说、诗文等资料,再配以自己的描写,组织一个“恒山景点图文展”。二、根据文中句子想象徐霞客登山的动作、神态等,写一段描绘性文字。【我的学习反思】游恒山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的主旨,在反复的诵读中领会课文的内容,理解作者借景抒情的写法;指导学生欣赏美的景物,体会美的情感,品味美的语言。本文的生字词较多,语句拗口,这是本文学习的难点,要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词语意思,在反复的朗读中把握文章的内容。【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词语意思,在反复朗读中把握课文的内容。2.通过读和说,借助对语言的品味,引导学生欣赏美的景物,体会美的情
4、感。3.通过比较研读,体会课文“科学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特色。【教学重点】1、掌握常见实、虚词的意义及用法。2、借助对语言的品味,引导学生欣赏美的景物,体会美的情感。【教学难点】通过比较研读,体会课文“科学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特色。【教学方法】情境激趣法;讨论探究法;朗读感悟法;比较赏析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学案导学【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课文同学们,我们开学已经三周了,也已经学习了一部分课文。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所学过的这些课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文,他们都属于同一个体裁,那就是游记。我们都学过哪几篇游记呢?(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
5、周庄水韵)1、导入2、引出课题。二、作者简介首先,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部书的作者-徐霞客。徐霞客,是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他少年十分好学,喜欢读一些奇书,博览古今史籍。在他22岁的时候,他决定抛弃功名利禄,以寻幽览胜为乐事。板书:寻幽览胜他这一举动得到了他母亲的大力支持,所以在以后的30年里,他游遍华北,华东,华南和西南的山水,考察自然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动物、风俗习惯、经济状况等,他曾经三次遇盗,四次断粮,却从来没有放弃过。所以在今天,才能留下这部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1、认真倾听2、做笔记作者作品简介三、感知课文1、范读下面我来给大家把这篇课文朗读两遍。第一遍我会读的稍慢,大家可以把
6、不会的音标注一下。当我读第二遍的时候,请大家整体感知理解一下课文。范读两遍2、生字词现在大家自己把课文读几遍,读完以后我们来处理生字词。刚才我们已经读过两遍课文了,这些词大家应该已经注好了音。现在我们把这些词齐读一下。齐读两遍,及时纠正错误读音3、接下来,到同学们表现的时候了。咱们以接力的形式朗读一下课文。每人一小段,请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在课本上,我会随时叫停,喊下一个人。两轮朗读接力1、边听边把不会的音标注2、齐读生字词3、学生朗读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四、加深理解通过刚才几遍阅读,大家对课文是不是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了呢?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课下注释。我们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我找两排同学读一下课后注
7、释,每人一个。朗读的同学虽然要读的量很小,但是要讲究质量,要让其他同学听清楚,而其他的同学要仔细看课文,根据你听到的注释来理解一下课文。开火车进行注释的诵读板书:崖石渐起辄扼既而茫茫除了课本上的注释,还有几个词需要注意一下。指板书这几个词哪位同学可以给大家解释一下?只需要说说自己的理解,不准确也没关系。根据同学的答案正义板书:崖石渐起高起来辄就扼阻挡既而过了一会茫茫没有边际,看不清楚好了,相信大家通过课下注释,已经理解了课文的大致意思。1、开火车进行注释的诵读2、解释:崖石渐起辄扼既而茫茫加深理解五、全文翻译1、讨论现在我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课文进行翻译。每组都要确定好发言员和记录员。由于课文
8、比较长,所以大家可以把简单的句子一带而过,然后把比较有难度的句子记录下来。最后我会找出十个重点句子检查大家的翻译成果,所以大家要选好小组代表。现在开始。学生讨论,翻译。教师针对学生的提问找出十个句子,板书句子的首尾。2、重点翻译好了,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十个句子。每个小组可以自由选择你们小组想要翻译的句子。谁选好了就站起来说,只有十个机会,大家要抓紧啊。学生翻译句子,教师订正3、全文翻译同学们都做的非常好,大家的表现都很积极。下面我把这篇课文的译文给大家读一下,大家注意一下翻译的时候句子之间的连接词。读译文4、回顾翻译现在同桌一个小组进行活动。两跟人一个念原文,一个念翻译。1、学生讨论,翻译2、
9、读译文3、互相检测1、重点翻译2、全文翻译3、熟记翻译六、理解主题1、讨论第一段非常简单明了,我们不做更详细的分析。下面请大家把注意力放在第二段。依然是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在讨论的同时大家要做好以下几个工作:a.找出文章中表里程的句子,思考一下,这些里程短句到底有什么作用呢?板书:里程。作用?b.作者都经过了哪些地方?在这些地方都看见了什么样的风景?板书:经过的地方?风景?c.每个小组画一幅简单的游览示意图。大家可以把一里画做一厘米。我会找画的最好的小组把图画到黑板上。板书:示意图。提示学生示意图的画法。2、讲解a.一里,又一里,又三里,三里,二里。目的:显示出文章记游顺序清楚,条理分明的特点。
10、以后大家写游记的时候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你如果把走了多久的路、向什么方向转弯都写清楚,那么在读者的脑子里就会形成清晰的游览图,只有别人能把你游览的过程了解的非常详细清楚了,你的文章才算是成功。b.望仙亭,虎风口,牌坊,寝宫,飞石窟,北岳殿,会仙台-山顶c.找同学板书示意图,通过示意图穿插讲解3、第二段讲了作者游览的经过,当他最后到达山顶他看到了什么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第三段。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作者的观察角度。观察角度有几种?平视,俯视,仰视那么这段作者的观察角度是什么呢?俯视为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俯瞰,北瞰很好。为什么这两个词就能看出是俯视呢?是不是有的同学很奇怪,“北瞰”为什么也能表明是俯
11、视?因为“瞰”这个字本身的意思就是“从高处向下看”,所以以后我们看到这个字的时候就应该知道视觉角度是俯视。然后我们来看一下作者写景的顺序是什么呢?从东西南北看,作者最先写到的是哪个方向呢从远近来讲呢?远近从哪看出来的?北瞰,近则龙山西亘没错。在看过作者的观察角度和顺序以后,我们来看一下文章最重要的部分-作者登顶的过程。下面大家把作者登顶的过程找出来。谁找到了就念给大家听。余时欲跻危崖,登绝顶-始登其顶从这段中,大家可以体会到什么呢?大家可以看到,登山的路非常的难走,并且非常的危险,作者害怕了吗?这能表现出他什么样的精神呢?不畏艰险,不怕辛劳恒山是一座名山,除了作者以外,一定有许多人都写过这里的游记。为什么作者非要亲自去看看呢?换句话说,为什么作者非要亲自走遍大将南北1、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分析,完成问题。2、平视,俯视,仰视3、不畏艰险,不怕辛劳1、分析讲解2、理解主题【教学反思】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