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自主学习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峡》自主学习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三峡自主学习设计罗化清第一站:课前预习与感知【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 落实对字词的掌握, 理解文意, 熟读成诵。2.品析课文, 展开想象, 领略三峡雄奇险拔、 清幽秀丽的景色。3.揣摩课文, 品味语言运用的特点, 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4.在诵读中深入体味作者对三峡独特美的赞赏之情。【学习重难点】疏通文句,熟读成诵;领悟三峡景物的特点;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方法】1.抄读。预习时将课文抄录下来。可先读后抄, 可边读边抄, 可抄完再读, 同时结合注释, 借助工具书, 扫除字词障碍。对疑难字词、 课文中的疑问或是发现, 作上记号, 在老师课堂讲解时解决。2.译读。逐词逐句翻译课
2、文。翻译时要注意准确把握句子中重要的实词、 虚词和文言句式, 注意句子是否通顺、 连贯。3.积累。课文学习完后, 熟读成诵, 并完成本课的文言词汇积累, 如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实词中的通假字、 古今异义词、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还有特殊的文言句式等; 还可从课文的篇章结构、 表现手法、 语言运用等方面进行归纳。【课前预习】(一)基础知识导学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略无阙处 ( ) (2)不见曦月 ( )(3)夏水襄陵 ( )2.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1)乘奔御风 ( ) (2)至于夏水襄陵( )(3)良多趣味 ( ) (4)属引凄异 ( )3.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 并解释它的意
3、思。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_通_ 含义: _4.写出下面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思。或王命急宣古: _ 今: _5.写出下列句子中同一个词的不同词义。(1)至: A. 至于夏水襄陵 ( ) B.每至 晴初霜旦 ( )(2)绝: A. 绝嵋 献多生怪柏 ( ) B.哀转久绝( )(二)课文整体感知6.试分析作者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7.作者描写江水, 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 而是先写夏季, 并将冬春二季合在一起写?第二站:课堂探究与感悟走进三峡画廊 品味山水美韵三峡精讲陈德荣长江三峡以其险峻的地形、奇绝的地貌、绮丽的风光和磅礴的气势闻名遐迩。它是万里长江蔚为壮观的山水画廊。郦道元的三峡
4、,不失为抒写三峡的典范之作,带给我们磅礴壮观的风光与纤尘不染的美景,让人回味不止。一、抓住特征,点染美景三峡仅用155个字,就把巫峡两岸高峻的山势、三峡夏天凶险湍急的江水以及峡中奇异的风光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作者描绘三峡风光何以能尺幅揽胜,摄人心魄?全在精细入微地观察,准确精当地把握了三峡的景物特征。例如:开篇总括三峡的地理概貌,作者侧重写了两岸青山,既写了山之长,又写了山之高和山之多,还写了峡之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生动地突出了两岸青山连绵众多,山势高峻陡峭的特征。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春冬之时,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
5、美丽的倒影,使作者不禁赞叹“良多趣味”;而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那凄异的叫声持续不断, 在空旷的山谷里“哀转久绝”。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二、手法灵动,摇曳生姿正面描绘与侧面烘托相结合,彰显三峡奇山异水。“七百里中,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重岩叠嶂”,正面描绘;“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夏水襄陵”,直绘夏水湍急,奔逸咆哮;“沿溯阻绝不以疾也”,侧面烘托,显示三峡之水奔腾咆哮,具有一泻千里之势。动静交织,相映成趣,摇曳生姿。“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让人浮想联翩,汪洋涛涛,一泻千里之势尽在眼前,是动态水景的呈现。“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是静态,“悬泉
6、瀑布,飞漱其间”是动态。同一段中,动静交织,山形水势,相映成趣,摇曳生姿,山中景与水中影的交相辉映,意趣横生。三、简练生动,意蕴无穷三峡之景,美不胜收,万千气象,无穷意蕴,全都凝于短短155字里。可谓字字珠玑,笔笔含情,句句有意。首段即铺排出三峡之山的连绵无尽、雄奇峻拔,尽显高山之性格,充满阳刚之气。一个“连”字,搭配一个“无”字,彰显山势连绵、逶迤绮丽。一个“重”字,一个“叠”字,则又尽显峡山之雄奇险峻。第二段展示夏水湍急,波澜壮阔之景。一个“襄”字,让人联想到夏水暴涨,迅速漫过礁石、小丘的情景。一个“阻”字,可见大水滔滔、一泻汪洋之势。第三段展现春冬之景,细腻生趣,婉约含情,无论悬泉与绿波
7、,无不蕴含阴柔之美。一个“悬”字,一个“飞漱”,让人不禁联想到山的陡峭之态,水的直跌之势。末段将林中的凄寒、 山涧的静穆、猿啸之凄异、空谷之悠远,尽显无遗,又平添一份凄婉之美。牢记词语古今义 理解快捷又准确湖北 周立雄古今异义词是指那些古今词形相同,但是古今含义却差异很大的词。弄清了这些词的含义,在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时就会更准确。我们已学过的有以下几类:一、词义扩大了如“河”“江”古代分别专指“黄河”“长江”,而今天河、江泛指所有的江河。【请你辨别】请你找出下面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指出其古今含义。原句:河、渭不足,北饮大泽。点拨:很显然,“河”的古今含义差别很大,此处专指黄河,现指所有河流。二
8、、词义缩小了如“丈夫”一词,古代泛指男子汉,今义专指女子的配偶。【请你辨析】请你指出下面加点词语古今不同的含义。原句: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点拨:“妻子”属于双音节词语,在此处是两个词,即“妻”与“子”,“妻”即今天所说的“妻子”,“子”即今天所说的“儿女”,因此,“妻子”的古义是指“妻子和儿女”,今义是指“丈夫的配偶”。三、词义转移了某些古代词语的含义已彻底变化,在现代汉语中已有新的含义,而不再是原来的含义了,这就是词义的转移。【请你辨析】请你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不同的含义。原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点拨:“闻”的古义是指用耳朵听,而今天却指用鼻子嗅,所用感官完全不同。
9、四、词的音节有异古汉语以单音节词居多,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居多,古汉语中与现代汉语中词形相同的双音节词,在文言文中一般是两个词,是一个短语,意思一般与现代汉语不同。这样的词语很多,如上文所举“丈夫”“妻子”也属于此类。【请你辨析】请你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不同的含义。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点拨:第1句中的“交通”实是两个词,即“交”与“通”,“交”即“交错”,“通”为“相通”,“交通”即为“交错相通”,而今天却指运输事业。第2句中的“无论”也是两个词,即“无”是“不必”的意思,“论”是“说”的意思,“无论”是“更不必说”的意思,而今天却是一个表示条件关系的关
10、联词,“不管”的意思。名言警句 江水又东,迳流头滩。其水并峻急奔暴,鱼鳖所不能游,行者常苦之。郦道元第3站:随堂积累与训练【基础存盘】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重岩叠嶂( ) 暮色 ( )湍流 ( ) 沿s ( )阻绝险jn ( ) q ( ) 惨2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1)飞漱其间( ) (2)素湍绿潭( )(3)略无阙出( ) (4)晴初霜旦( )3请用“/”为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作者用“ , ”直接写出山的连绵高峻,“ ”则从侧面加以渲染。(2)作者用“ ”四字写出夏季江水的盛大与凶险,又用
11、“ ”的比喻写出其迅疾的特点。(3)春、冬的三峡给人的总的印象是“ , ”。作者用“ , ”写出三峡秋日的肃穆凄凉。5请在课文中选出四个短句替换下面语段中画横线的语句。清江沐抚大裂谷,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大裂谷。谷顶绝壁连天,石缝啸傲;谷岸古木苍翠,花草奇异;谷内瀑布飞泻,碧流潺潺;谷底绿水盈盈,倒影重重。远望百里绝壁连成一片,近看则石峰独立,姿态万千。亮丽的清江从大裂谷中逶迤而来,在这里滋润着原始森林,兴旺着远古村寨。 【阅读经纬】阅读三峡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7请用四字词语分别概括“三峡的山”
12、和“夏季江水”的特点。 8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 ,天高地厚华夏情。9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段中却写到“渔者歌曰”,这是采用的 描写手法,其作用是 。10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条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理由1: 原句: 理由2: 原句: 11.文中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有珠联璧合、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第4站:课后巩固与迁移【课文品味】阅读课文三峡,完成下面的小题。1.作者写“春冬之时”三峡景物的行文思路是什么? 2.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 3.本文语言生动,描写精致。
1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这句描写得形神兼备,试分析这句话具体好在哪里。 【激流勇探】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后面的小题。秋 颂罗 兰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眼神像秋。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最动人的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所慑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曾有一位画家画过一幅霜染枫林的秋院。高高的枫树,静静掩住一园幽寂,树
14、后重门深掩,看不尽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尝过秋之清寂。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画里,问讯那深掩的重门,看其中有多少灰尘,封存着多少生活的足迹。最耐寻味的是秋日天宇的闲云。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悲欢扰攘,不再有动于衷。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那么爽利地轻轻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顾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无需参与,不必留连。秋水和风一样的明澈。“点秋江,白鹭沙鸥”,就画出了这份明澈。没有什么可忧心、可紧张、可执著。“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秋就是如此的一尘不染。“闲云野鹤”是秋的题目,只有秋日明净的天宇间,那一抹白云,当
15、得起一个“闲”字。野鹤的美,澹如秋水,远如秋山,无法捉摸的那么一份飘潇,当得起一个“逸”字。“闲”与“逸”,正是秋的本色。也有某些人,具有这份秋之美。也必须是这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美。这样的美来自内在,他拥有一切,却并不想拥有任何。那是由极深的认知与感悟所形成的一种透澈与洒脱。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也是澹泊的季节。它饱经了春之蓬勃与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澹澹的秋光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4文章是具体抓住“秋”的哪几方面来进行描述的?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笔下秋的特点。 6请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下列秋景的
16、特点。秋林: 秋院: 秋风: 秋水: 7请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一组句子。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也是淡泊的季节。 8作者写秋院这幅画的用意是什么? 9作者在写到秋风时,说到“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这表达了这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从中能悟到什么哲理? 【趣味小魔方】10.三峡景色秀美,使无数游客慕名而来,下面是一段导游词,请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长江三峡东起湖北宜昌南津关,西至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由 、巫峡和 组成,全长193公里。它是长江风光的精华,神州山水中的瑰宝,古往今来,闪耀着迷人的光彩,无数中外游客为之倾倒。现在,我们所到达的地方便是巫峡。在北
17、魏时期 所著的水经注中记录了当时巫峡打鱼人打渔时所唱的歌曲“ , !”(1)结合所学知识,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2)如果让你依据水经注的记载介绍古代时的巫峡,你打算怎样介绍? 三峡自主学习设计参考答案第一站:课前预习与感知1(1)qu (2)x (3)xing 2(1)驾 (2)上 (3)的确,实在 (4)接连不断3“阙”通“缺”,中断。 4古义:如有 今义:或者、或许5(1)A.表示另提一件事,连词;B.到,动词 (2)A.极,副词;B.消失,动词6先从正面落笔,后分两层来写:以“沿溯阻绝”概括水势险恶,以“王命急宣”的特例给人具体印象,又加上奔马和疾风的比喻,给人的感受更加形象、深刻。
18、7本文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将“夏水”为首来写。与迅猛的夏天水势不同,春冬水势最为平稳,也最有对比的特点,春冬二季水势状况接近,故一并写。写这两季的三峡,有暇赏玩峡中丽影,两岸风光,以补前节之未及,所以文中以“清荣峻茂”四字,极写此时三峡之秀美,与春冬“清荣峻茂”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林寒涧肃”的秋天。全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可见作者布局的严谨而别具匠心。第三站:随堂积累与训练1.zhng m tun 溯 峻 凄 2(1)冲荡 (2)急流的水 (3)完全、全部 (4)早晨 3(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4(1)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
19、,不见曦月(2)沿溯阻绝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 5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绝巘多生怪柏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6.(1)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2)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7三峡的山的特点是连绵不断、高耸峻拔。夏季江水的特点是江水盛大、水流湍急。 8示例:山险水急三峡景、山峻水清三峡美等。 9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渲染出三峡秋景的凄清萧瑟。10理由1:水流急(或速度快或水势迅猛或水流湍急等相同意思即可)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风御风,不以
20、疾也) 理由2:落差大(意思相同即可)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11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第四站:课后巩固与迁移1.先写俯视江中所见,后写仰视所见,由峡底写到山上,最后总结,状写了四种景物。2.抓住了有代表性的事物猿。突出了凄清哀婉的气氛。 3.这两句的意思是: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句子以“回清”写“素湍”的动态,以“倒影”写“绿潭”的静态,极言江水之清澈。“素湍”见浪花之“雪白”,“绿湍”显潭水之清澈,“回清”写江水之动态。 4文章抓住了“秋”的明澈,“秋”的枫树,“秋”的落日,“秋”的云、风、水和“秋”的闲逸来描述的。 5作者笔下的秋具有“充实、不加修饰、闲适”的特点。 6依次是秀逸、幽寂、纯净、明澈。 7略8作者以秋院来表现秋的清寂,使人有一种清爽的感觉。 9表现出作者羡慕秋的洒脱和不加修饰的感情。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为人处世不可过分计较,做人洒脱些,自会感到生活的美好。10.瞿塘峡 西陵峡 郦道元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