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典型例题1.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59001605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典型例题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典型例题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典型例题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典型例题1.doc(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常见的碱、碱的通性例1 现有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三种无色液体,只用酚酞试液如何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解析 酚酞遇碱显红色,而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均显无色,因此可先鉴别氢氧化钠,再利用中和反应将盐酸鉴别出来,最后剩下的就是氯化钠溶液具体步骤为,第一步:将三种溶液各取少量,分别盛于三支试管中,然后分别滴加酚酞试液,变红的试管里是NaOH溶液;第二步:用另两种溶液分别滴入红色的氢氧化钠溶液(含酚酞)中,红色逐渐褪去的是盐酸,不能褪去的是NaCl溶液例2 现有NaCl、Mg(NO3)2、NaOH、FeCl3四种溶液,不另用任何试剂,仅用观察法和溶液之间的相互反应就可以将

2、其区分开,则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是( )A B C D解析 此题属于不用其它试剂自身鉴别题,这一类型的题目如果没有限定“只用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可先依据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等)判断,然后根据化学性质不同加以区别首先观察呈棕黄色的是FeCl3溶液;然后将余下的三种无色溶液分别各取少量于三支洁净的试管中,再分别滴入几滴FeCl3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的原溶液是NaOH;再将余下的二种溶液分别取少量原溶液于二支洁净的试管中,再分别滴入几滴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原溶液是Mg(NO3)2溶液;余下的一种则是NaCl溶液答案 B 例3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以水、碳酸钙、碳酸钠为原料,制取烧碱的过程解

3、析 物质的制取方法是由物质的性质决定的本题以限定物质为原料制取一种碱在初中学习范围内,碱类物质的制取有两种方法:碱性氧化物和水直接化合生成碱(可溶性碱);碱和盐反应生成另一种碱和另一种盐要制取NaOH,一是可由Na2O溶于水制得,但本题中无法制取Na2O,故此方法不行;二是由碱和盐反应制取,要制取NaOH,可由Na2CO3与Ca(OH)2反应制取,而Ca(OH)2,可由CaO溶于水而制取,CaO可由碳酸钙高温煅烧制得解答 CaCO3 CaO+CO2;CaO+ H2OCa(OH)2;Na2CO3+Ca(OH)22NaOH+CaCO3例4 为了证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已经部分变质,请分别

4、选用三种不同物质类别的试剂完成三种实验方案的设计,并填写实验报告实验方案步骤一步骤二(选用试剂及实验现象)方案一取样2mL于试管中方案二取样2mL于试管中方案三取样2mL于试管中解析 NaOH溶液在空气中部分变质是由于NaOH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的结果:2NaOH+CO2Na2CO3+ H2O若要证明已经部分变质,只需要证明有Na2CO3存在即可(实际上是证明CO32-存在)本题要求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属发散性试题,在一定程度上能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答 方案一:加过量盐酸(或硫酸或硝酸)有气泡出现方案二:加氢氧化钡(或氢氧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方案三:加氯化钡(或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例5 建筑上制混凝土,农业上降低土壤酸性、农药上配制波尔多液都要用到的一种碱是 ,它的电离方程式为 ,用这种碱和硫酸铜溶液配制波尔多液时,不能用铁制容器,是因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分析 根据题中所给碱的用途知,这种碱是Ca(OH)2配制波尔多液时,由于铁制容器中的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因此波尔多液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解 Ca(OH)2,Ca(OH)2 Ca2+2OH- Fe+CuSO4Cu+FeSO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