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电教媒体优化数学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用电教媒体优化数学教学.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运用电教媒体 ,优化数学教学电教媒体具有趣味、形象、直观、生动,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它能使枯燥的数学趣味化,抽象的数学直观化、具体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了基石。一、巧用故事,铺下基石针对小学生爱听有趣的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新课中,适当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寓言、典故、迷语、趣闻等,可以帮助学生开展思维,丰富联想,可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新知识学习中去,变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讲“比较分数大小”一课时,老师说:“今天我给大家带来
2、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这时老师打开显示器:“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 一天,天气特别炎热。师徒四人口渴难忍,让八戒去找西瓜解渴。不大一会,八戒抱着一个大西瓜回来了。孙悟空说:“把西瓜平均分成四份,每人一份。”八戒听了不高兴了。叫喊说:“西瓜是我找来的,不给我六分之一,也得给我五分之一。”悟空乐了,赶紧切了五分之一给八戒。八戒吃完西瓜拍着肚皮说:“我真傻,为什么比应得的还少呢?”听完故事教师说:“你们能告诉八戒这是为什么吗?”这样的导入,既生动有趣,又蕴含着新知识。能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与教学有关的趣闻、故事作为新知识的切入点,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为课堂教学成功铺下基石。二、引导观察,建
3、立表象 实物、教具或投影比语言更有说明力和真切感。运用实物、模型或投影等,有助于学生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协同活动。化抽象为具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直观鲜明地揭示客观事物的关系,可以使他们获得较深的感受。 如在讲“三角形的认识”时,上课开始,投影显示红领巾后告诉学生,红领巾的形状是三角形。学生建立表象后,让学生例举生活中的实例,教师也参与举例。投影显示三角旗、房架后,并提问:“红领中、小三角旗、房架,虽然它们的颜色、材料等各不相同。但从它们的形状来看,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引出了三角形的概念。通过直观演示和语言的点拨,为学生理解教材、掌握概念奠定了基础。三、激发兴趣,启动认知 创设情境
4、,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激发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望,启动认知的有力措施。如教循环小数时,为了在课堂伊始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启动思维;同时也为分散教学难点,一位老师制一框形象逼真、彩色清晰的红绿灯投影片。上课开始时将此片映出后老师让学生观察投影片。并让学生说出日常看到的红绿灯,学生说出了交通岗上的红绿灯,并说出了绿、黄、红灯总是依次的变化。这时老师接着说:“它总是按一定的顺序,不断地重复出现,那么我们就可以说红黄绿灯总是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种现象叫循环现象。日常生活中有这种循环现象。数字运算中也会出现类似的现象。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研究。这样的教学导入,不但突破概念形成过程中的难点,而且
5、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兴趣。由形象具体的实物表象直接转入认识数字排列规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四、以旧联新,搭桥铺路 如果采用这种“温故而知新”方法,在投影片的设计上要找准旧知识和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并因情况而异采用不同的方式。一种是联想式:如教环形面积的计算时,可做一框两幅抽拉投影片。教学时,先出示两两半径分别为5厘米和2厘米的圆,让学生先计算出两个圆的面积,然后启发学生想:圆的面积和环形面积有什么联系?能从两个圆的面积得出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最后老师演示抽拉投影片,把两个圆重叠在一起,形成两个同心圆。学生通过形象直观的投影演示,理解了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用大圆的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从而实现
6、了知识和方法的“迁移”。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轻松而扎实。另一种是对比式,如教有余数的除法时,先投影显示六个梨、三只盘子,指名学生到投影仪上把六个梨平均分放在三只盘子里,他们很快分完。这时老师在投影仪上又加一个梨,这时继续让学生把七个梨平均分在三只盘子里,结果剩下一个梨无法平均分。趁势让学生思考这两道题: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剩下的数叫什么数?通过观察比较,学生理解了正好分完的叫“整数除法”;不能正好分完的叫“有余数除法”。剩下不能分的数叫“余数”,这样既温习了旧知识又掌握了新知识。同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这样对知识得掌握也较为深刻。五、形象演示 ,突破重点数学的对象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
7、和量的关系,并不是某种具体的物或场,所以数学概念不可能有直接的现实原型。因而在很大意义上,抽象性是数学的本质属性,没有了抽象性,数学也就不是数学了。但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的阶段,因此,我们必须在教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有关心理实验材料也表明:人的感官对信息的接受能力中,视觉和听觉的作用最大,两项合计占94以上。而人对信息的记忆保存,视听结合可达到50。电化教学手段可以通过图形、解说、资料片段,把难于理解的抽象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或变化直观地、具体生动地揭示出来,再配以教师适当的讲解使所传授的内容更易于学生接受,它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桥梁。例如:在教学“圆面
8、积”时,教材虽然提供了实验方法,但实验过程复杂,难以具体操作,费力费时。因此,教学中充分运用课件演示:圆的周长用“红色”包围,半径用“蓝色”线段表示,面积整个涂成黄色,多层次地将一个圆等分成2份、4份、8份、16份、32份使学生非常直观的感受到:一个圆分成很多扇形,等分的份数越多小扇形就越接近于等腰三角形,围城圆的那条封闭曲线就越接近于直线,并启发学生想象,分组剪拼操作:怎样把圆转化成一个已学过的圆形?学生们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的三角形,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的三角形;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交流、自主探究:所拼成的图形的面积与面积有什么关系?它们的长成底,宽成
9、高与圆的什么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与学生讲解相结合,让这个过程再现,这样化静为动的显示,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化圆为方的”的深刻表象,有助于实现由感知表象抽象心理的转化,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六、思维转折 水到渠成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维导向,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在学生思维转折处采用恰当方法及时点拨提示,尽可能地使学生产生发散性思维,又少走弯路,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 如当学生学习了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后,学生在计算半圆周长时,常把圆周长的一半误为半圆周长。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一是受圆周长计算方法和“半”(1/2)字的影响。二是在思维转折处发生了障碍,没考虑圆周
10、长的一半与半圆周长二者的区别。此刻,展示半圆图(弧长和直径可以分离的复合片)。通过抽拉演示并伴以 “半圆周长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这一提问,学生就会立刻明白错在哪里,并使之印象非常深刻。 又例如在教“三角形内角和”时,老师在投影上出示一直角三角形玻璃板(是用三块玻璃拼成的),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个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吗?”学生对此感到新奇,渴望得到答案。这时老师并没有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进一步引导探究。算一算:拿出自己的两个直角三角板,算算每个三角板的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量一量:让学生用量角器度量一下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折一折: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正方形纸,沿对角线对折,得到一个三角形。这
11、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原正方形四个内角和的一半。然后老师打出投影把三角形玻璃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帮助学生验证一下自己的探究结果。这种方法,不仅令人耳目一新,而是把学生引入不协调-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一个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思维之趣,参与之乐,成功之悦。七、设障立疑,激发思维“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思维一般都从问题开始。在导入新课时,可以适当创设“问题意境”,提出疑问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积极思维。如在教长、正方形面积计算时,先出示35和44两个图形(单位:分米)。让学生想办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有的学生说:用割补法,把两个图形重合起来比较。有的同学说:用一平方分米的单位进行测量。老师在肯定
12、了同学们积极主动精神后,又提出新问题:“要想知道天安门广场的面积、我们国家的土地面积还能用这种方法吗?”同学们领悟到这种方法太麻烦,不实际。“那么,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求图形的面积呢?到底怎么求它的面积呢?疑问萌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同学们跃跃欲试。开始了新知识的探求。 电化教学手段的使用要求使用者掌握基本的电教技能,因此,教师要使用电化教学手段就必须加强自身对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熟练掌握。同时教师还必须更深入地钻研教材,进行创新,要收集资料,处理画面的美感、动感、音乐,努力创设出赏心悦目的画面和直观形象的数学情境。制作课件的过程正是一个自我学习、自我充电的过程。所以说,多使用电化教学手段也可以促进教师本身素质的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