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周考试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周考试2.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周考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0分,16题每题2分,7题分)1下面一句话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将整句话用正楷字抄写在田字格中。(2分)襄樊是一颗瓖嵌在汉水流域的摧璨明珠。 2、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读音。(2分)谅解、宽恕( )犹如荒漠中骤现的泉水,滋润着你烦躁、喧( )闹的心灵。3、句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像这种情况法律上有明确规定,解决此类问题应该是有例可援的。 B、鳞次栉比的油菜花、桃花都竞相地开放着,置身于花的海洋,心情分外的好。 C、在抗震救灾的战斗中,广大的武警官兵担负起了运送物质、转移村民等重任,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D、同学之间相处应宽容大度,而不应该一
2、味地吹毛求疵4、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是( )、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的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世界、国家和个人的生命中的云翳没有比今天再多的了。A、 B、 C、 D、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交警大队在校门口安装了红绿灯,大家进出校门的交通安全和事故隐患都有了保障。B.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确保中小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的建议。C.在歌迷等待了半个月之后,超女李宇春终于现身上海,为她的个人专辑举行签售。D.最新调查表明,我国大约有72左右的青少年认
3、为“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6、名著导读。、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 、 、 、以及 ( )国等地的经历。、 是这部小说的表面特征, 才是其灵魂所在。 7、默写(8分,错字、别字、漏字,该空不得分) 、关雎中写一位男子对心目中爱慕的姑娘追求不到的苦恼的诗句是: “ , ”。、关雎中表达一位男子对女子的思慕,被我们用来形容美貌女子的诗句是:“ , ”。、蒹葭中展现一副萧瑟冷落的秋景,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的诗句是:“ , ”、 ,胜作一书生。、 ,对影成三人。二)阅读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12-16题。(10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
5、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8、解释加点的词。(2分)(1、)环而攻之( ) (2、) 衡于虑( )(3、)以天下之所顺( ) (4、)出则无敌国外患( )9、选出下列句中词义相同的一项( )(2分)A、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B、舜发于畎亩之中 征于色发于声C、人恒过 国恒亡D、曾益其所不能 其真无马邪10、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1、孟子在甲文和乙文中都针对最高统治者提出了自己的主张。相同的是都用了
6、 的手法。但甲文以战争中的情况作为事例,在开头提出“ ”的中心论点,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 ”的结论;乙文从个人事例说起,在得出“ ”的观点后,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从而归结到统治者治国上。最后在结尾处揭示论点“ ”。12、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三、 感恩是生命的心灵之花“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是一句并不深奥的话,可是真正理解并做到的人,能有多少呢?生活中关于翻脸不认人或以怨报德“白眼狼”的传说,每每有所耳闻,令人唏嘘不已。于是说某某人“不知好歹”“良心被狗吃
7、了”的斥责与评论,就在口头传播中无形地为某人画了像,其人品足以让他失去亲友的关爱与尊重,使他的事业和生活面临很多障碍。现在谈论“感恩”这个话题,具有相当广泛的社会意义。一方面,不少成年人被“金钱万能”所左右,自私自利,只认钱不认人,只讲索取不讲回报,感恩之心日渐式微;一方面,独生子女过分受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知体贴和心疼父母,虽然能背诵“谁知盘中餐”“慈母手中线”这类古诗,可是自我中心意识却在家人的不断纵容中强化。因此,感恩教育要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决不是仅仅靠书本知识能够奏效的。在价值多元化的状况下,如何弘扬感恩美德,培育青少年感恩的人格,并使他们自觉形成感恩的伦理
8、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层内容之一。感恩不是浅层次的庸俗的“投桃报李”,更不是表面的甜言蜜语。它是人类在生命延续过程中的心灵之花,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它是人性中真善美的乐章,将爱心传递,使人的理智与情感本身具有了审美的意义;它是为人父母者的幸福与欣慰,是为人子女者的本分与情操,是人与人之间的虔诚。假如没有感恩,人类的繁衍与生存就成为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基因复制,就会陷入鸡生蛋,蛋生鸡的简单怪圈。由此看来,感恩实在是不用勉强的,它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更是一个高尚的人应该具有的境界与素质。父母养育子女,并非“施恩图报”,父爱母爱如山高比海深。那么,子女对父母的感恩就是绿叶对根的情意,孝敬在言行上,也
9、在心灵深处。有智者说,看一个人品行如何,首先就看他是否孝敬父母,一个人如果连父母都不孝敬,那就既不能做朋友,也不能扛重任。诚哉斯言!感恩,就是孝敬父母,就是怀念恩师,就是报效祖国,就是对于成长的一种回馈。如此,人就异于禽兽,真正成为“万物的灵长、宇宙的精华”。感恩,将使我们的心灵永远温暖如春!13、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文章是怎样演绎出这个观点的? 14、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 15、第三段的论证方法有什么特点? 16、如何理解“感恩,就是对于成长的一种回馈”这句话的内涵? 四 最后的麦穗在我的案头,有一束金黄的麦穗。这是父亲在最后的日子里种下的,还来不及收获,他就走了。当年,
10、我们把它当成父亲未竟的事业,把最壮实的穗子剪下来,精心整理。我们在做这件事时,就像有的人整理先人的遗著一样,庄重而严谨。虽然我们没有把这事业继承下去的意思,但我们很看重它。时至今日,这麦穗依旧金黄,依旧有鲜活的生命。如果种在地里,依旧会长出青翠的春天,长出一幅稻麦千重浪的丰收画卷。父亲是个农民,一生都在侍弄庄稼。直到80岁那年,因为耗尽了体力,下不了田,也扶不起犁了,才放下了牛鞭。秋天了,他耗尽最后的力气,把门前的一块空地用锄头翻了,种上麦子。他说,人活着,春光秋阳,都是有限的,不可耽搁。冬天,看着自己种的麦子出土、长叶。为了让麦苗过冬,又用浮土掩盖。开春后,麦苗破土,伸茎长叶,抽穗扬花,结实
11、灌浆,父亲的身子却一天天衰弱了。他出不了门,就蹲在门前的麦地里,看着自己最后一季麦子说,我13岁下地掌犁,春种水稻秋种麦,我这辈子,一共种了65季水稻,麦子算上这一季的活,是68季了。父亲说这些时,就像仕途得意的人,讲自己当了几届市长,当了几届总统一样自豪。虽然父亲说得安详,没有一点骄矜于人的意思。但那自得的情怀是一样的。回顾这几十季稻麦,有过丰收,也有过欠收甚至绝收,那是因为不得天时、地利和人和的失误造成的。尽管汗水是一样的付出,日子是一样的流走,如果不得天时、地利、人和,也是不与收获结缘的呀。父亲说这些时,像是在做自我鉴定时总结人生经验。父亲在最后的日子里,像有预感似的,抚着脚边的麦穗说:
12、“看来,我是等不到这一季麦子成熟了,到时由你们收获吧。”一个人能种多少季稻子,多少季麦子,都有个定数,想多一季也不行。就像做官,任期一到,就得走人。果然,在麦子泛黄的时节,父亲就悄悄走了。在那些悲痛的日子里,看着那片麦地,我就想起了父亲的一生。我细心地剪下一束麦穗,那带着阳光气味,带着父亲的汗水和寄托的麦穗啊,是父亲的遗存。父亲是个农民,对于自己的农事,倾注了毕生的心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从未有过片刻的懈怠。那种勤勉一贯的精神,总是在鞭策和激励着我,也让我追忆缅怀,铭记永远。17、请说说本文以 “最后的麦穗”为题有何作用? 18、在文章中作者主要歌颂了父亲什么特点?是通过什么内容表现的? 19、请简要说说本文的写作线索。 20、父亲是个80岁的老人,却清楚的记得自己一生共种了65季稻子和68季麦子。这是为什么? 21、为什么“父亲说这些时,就像仕途得意的人,讲自己当了几届市长,当了几届总统一样自豪”? 22、仔细阅读文章第二段,说说你对第二段含义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