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途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途径.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浅谈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途径想象力是创新的翅膀,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都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力,可以说“人类没有想象力,如同鸟儿失去了翅膀”,人类社会就会停滞不前,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古往今来的先哲们关于想象力的论述无不提醒我们,在教中必须十分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而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主阵地”。可是以前的旧的语文教学模式却在很多地方限制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致使学生的思维僵化、呆板、无新鲜活力,新课标针对积弊鲜明地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无疑给沉闷的语文教学注入了一股新新的风
2、。作为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应抓住各种契机,采取各种手段,利用各类教学设备,切实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我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一、通过诵读训练学生的想象力1、自读想象。学生熟悉课文后,反复朗读或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如在教授火烧云一课时让学生边读边把文字内容转化成画面,想象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及形状变化,结合自身平时对云的观察积累的印象,通过想象达到火烧云就在眼前变幻的效果。在学习鸟的天堂一课时让学生想象那棵枝繁叶茂的大榕树,树上栖息着鸟儿,不但数量多,而且种类多,鸟儿大小不一,羽毛五颜六色,耳边仿佛听到各种鸟儿悦耳动听的歌声,好像自己随着作者一起到“鸟的天堂
3、”游历了一番。2、听读想象。在教授一篇新的课文前,布置学生充分预习,在此基础上,老师范读时学生就可以闭着眼睛听读,边听边想象;试着把文中的文字变成画面在脑海中再现出来。有时也会把男女生分成两拨来读,女生读男生听,男生读女生听,边听边想象课文内容,听完后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3、诵读想象。背诵课文时要求学生边背边想象,把文字内容在头脑中转化成鲜活的画面,这样既可以训练学习的想象力,同时又可以对所背内容加深印象。二、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打开想象力的翅膀。众所周知,想象是以表象为基本素材进行思维的,有足够的表象储存是学生进行想象的必要条件,表象越缺乏,想象的素材越少,其想象也就越狭窄、肤浅,表象越丰富,
4、想象的素材越多,想象的内容也就越具体越完善。那么学生储存的表象是通过什么途径得来的呢?来自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积累。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由于自身生活环境和学习水平的局限,使得相关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积累不够丰富、充分时,就会缺乏足够的表象储存,作品中的形象化描绘也就无法与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形成联系,因此若想提高储存,这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就课堂教学而言,遇到学生表象储存不足时就需要设法补充相应的表象,这时最佳的手段就是运用多媒体。如我在教草原一课时,就运用了多媒体帮助学生了解草原的风光。教观潮一课时就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钱塘江大潮中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潮水初来时,越来越近时及临近时的状态,声音和气
5、势,体会钱塘江潮的壮观景象。在教燕子一课时,运用多媒体让学生感知燕子的俊俏轻快的飞翔姿态。在教桂林山水时通过多媒体画面充分展示了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使学生通过画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对漓江水的静、清、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毋庸置疑,运用多媒体,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可感的生活信息,能够营造一份特有的课堂综合氛围,能使学生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三、作文教学,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提升学生想象力的广度和深度。在作文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例如在学过梅花魂落花生等一类借物喻人的文章后布置学生也模仿着写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我给
6、学生举个例子,比如写粉笔赞该怎么下笔,先想想粉笔长得什么样子,有什么特点,学生说粉笔洁白无暇,笔直,这可以使我们联想到什么样的人呢?再想想粉笔还有什么内在品质,我随手把一支粉笔一掰两截,这说明它有什么特点呢?生说一掰就断,我们换一个文雅点的词就叫宁折不弯,这会让我们联想到哪一类人呢?一支长粉笔越用越短,最后自己的身体全部消失变作粉末,这说明它有什么样的品性?生说传播知识,宁愿自己粉身碎骨,对,说得真好,想想这种品格又和哪类人相似?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我们的联想和思考落笔成文写成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你们还可以写小草颂露珠绿叶等同类的文章。在学完穷人一课后有一个续写故事的训练,我布置了桑娜把孩子抱回家以后,学过小英雄雨来后有一个缩写训练;还有一些古诗扩写,等等不一而是,总之无论是发展思维的训练还是续写、缩写、扩写都是训练学生想象力的很好的途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而丰富的想象力正是她鼓动的双翅,而作为语文老师积极主动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责无旁贷的,想象力的培养一定还有很多更好、更科学的方法和途径,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懈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