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2).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优化教学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认识地球(2)班级: 姓名: 小组: 评价: 学习目标:1、理解纬度的含义和纬度的分布,掌握南北半球的划分。2、理解经度的含义和经度的分布,掌握东西半球的划分。3、知道经纬网含义和作用。能根据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学习重难点:1、东西半球的划分。2、经纬网的作用问题导读单1、 纬度的划分以_为起点,向南、向北个划分出_度。划分南北纬的界线是 南纬用 字母表示。划分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2、人们规定, 为低纬度地区, 为中纬度地区, 为高纬度地区。3、地球仪上的0经线叫_,从该线向东、向西各标_度,以东属于_经,习惯上用_ 字母表
2、示,以西属于_经,习惯上用 作为代号。4、国际上习惯划分东西两半球的分界线是 。5、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_。6、地球运动方式有_和_问题解决单1、经纬度度的划分概念给经线标注度数给纬线标注度数划分从_向东、向西各分_度从_向南、向北分_度符号东经(_)、西经(_)南纬(_)、北纬(_)分布规律东经度的度数愈向东愈_,西经度的度数愈向_愈大北纬的度数愈向北愈_,南纬的度数愈向_愈大图示主要经纬线本初子午线_、180度经线_赤道_、南北回归线_、_南北极圈_、_半球划分2、 经线与纬线组成了经纬网,经纬网在在经济生活有何作用?3、 学习了地球的运动,它们对人类生活的有何影响?问题训练单
3、一、 选择题1、下列地理坐标中符合“东半球,中纬度,北半球”三个条件的是( )A、西经 20 度,纬度0 度 B 、西经 45 度,纬度0 度C、东经 155 度,北纬45 度 D、西经 19 度,南纬45 度2、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是( )AO纬线把地球平分为东、西两半球B本初子午线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半球CO纬线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半球D20W经线和160E经线把地球平分为东、西两半球3、东、西经度的划分是()A本初子午线以东为西经度 B180经线以东为东经度C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度 D东经160经线以东为西经度4、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A、从南向北逐渐增大 B、从东向西逐渐增大 C、
4、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 D、从两极向赤道逐渐增大5、下列关于经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度最大值是90度B、经度最大值是180度C、经度自南向北逐渐减小D、经度自西向东逐渐减小6、关于地球半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西半球的经度一定是西经度B、南纬的地方一定位于南半球C、度数相同的经线或纬线,肯定位于同一半球D、本初子午线位于两半球二、综合题 1、(1)写出A、B、C、D的地理坐标:_A:_B:_C:_D:_ (2)A点位于C点的_方向;B点位于C点的_方向。(3)A、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_,位于南半球的是_,位于东半球的是_,位于西半球的是_。(填代号)2、读经纬网图,回
5、答下列问题:(1)经纬度:A_,B_,C_,D_。(2)A所处的纬度带_,位于南北半球的_半球。(3)B所处的温度带_,位于东西半球的_半球。3、依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见第一题右图)材料一:某天20时,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已经移到(1250E,200N),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台风中心向西北方向移动。材料二:台风中心所在地区经纬网图 (1)如上图所示,台风中心所在海域为图中 处海域。(2)某船正在(1300E,300N)附近的海域作业,小明说该船必须驶离该海域以躲避台风袭击,他说的对吗?为什么? (3)处的纬度是 ,处的经度是 。(4)处位于处的 方向。(5)图中四点中,位于西半球
6、的是 学习本课,应从工业革命的孕育、机器的发明和大工厂的诞生及蒸汽机和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三个方面把握。关于工业革命的孕育重点掌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机器的发明是从棉纺织业开始并由此推动其他生产行业工作机的发明,大规模的机器生产,从而形成了近代大工厂制度。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物理等学科知识进行分析,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寻找知识,逐步了解工业革命中各生产环节是怎样相互促进的,知道瓦特的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认识到工业革命的巨大影响。欧美国家先后开始或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力获得迅猛发展,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进一步扩大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市场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初步形3教师寄语:你说我讲,快乐课堂;你争我辩,放飞梦想! 七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