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说明文课内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说明文课内练习.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中国石拱桥(一)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由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1这段文字以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有_、_和_的特征。2第句话运用了_
2、的说明方法,说明卢沟桥的_;第句话运用了_的说明方法,说明卢沟桥的_。3这段文字中有一个描写性的语句,它的序号是_,它的作用是_。4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5这段文字共九句话,可划分为四个层次,应该怎么划分?并概括出层意。 6第句话中有两个词突出表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请把它找出来,然后简要地进行分析。 7卢沟桥的结构特点是什么?试简要说明。 2 桥之美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那拱桥的强劲的大弧线,或方桥的单纯的直线,都恰与芦苇丛构成鲜明的对照。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
3、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湖水苍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卧龙一般,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人们珍视长桥之美。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17孔,苏州的宝带桥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山区往往碰到风雨桥,桥面上盖成遮雨的廊和亭,那是古代山水画中点缀人物的理想位置。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画家和摄影师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1选文内容与下面的语句相照应的一项是( )A石拱桥不仅历史悠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B桥更具有绘画美。C桥在不同环
4、境中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D桥作为大件艺术品来欣赏。2选文共举了四个例子来说明画家眼中桥之美。第一个例子是写_与_的搭配给人带来了特别的感受;第二例子是写出_与_的搭配,令画家销魂;第三个例子写了_之美;第四个例子写了_桥,它与其他桥不同之处是_。3体会下列画线语句的表达作用:(1)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17孔,苏州的宝带桥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2)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画家和摄影师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4概括本段段意:_ _。 3 苏州园林 (一)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
5、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象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1 这段文字选自苏州园林作者_ 2这段文字所使用的说明方法是_ 3文中“自然之趣”的“趣”指的是_ 4文中的“绝大部分”一词能删去吗?为什么? 5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_,它是抓住苏州园林建筑上讲 _的特点来写的,突出 _之美。6请在文中用横线划出议论的句子。7这段文字的结构方式是_ (二)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
6、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才是可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嶙峋”一词的原意是什么?这里的用法有什么变化? 这一自然段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是从哪方面说明的? ( )从亭台轩榭的布局说明的从假山池沼的配合说明的从花草树木的映衬说明的从近景远景的层次说明的“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才是可取的”中的“这”指代什么? _这一段使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 _划出描写的语句。这一段
7、的说明顺序是( )。以时间为序 以空间为序 先总说后分说 以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为本段哪句话总括全段内容 文中的“寂寞”原意是“孤单冷清”,这里是“单调”的意思。“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这一句写得好不好?说说你的看法。 9、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作者据这个例子是要说明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 _(三)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
8、园林翻了一番。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1 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_ 2 选文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说明了苏州园林的什么特征? 3苏州园林角落的图画美是如何体现的? 4 如果将选文的两段文字看作两幅优美的图画,根据审美感受,你认为这两幅画的特点是什么?5选文中的加点字“补”又何作用? 6选文列举了苏州园林哪些增加景致深度的方法?7从文中看,“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效果是怎样形
9、成的? 4 故宫博物院 1为下列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矗立( ) 鳌头( ) 湛蓝( ) 金lun( )殿蟠龙( ) 檀木( ) 中轴( ) 击qng( )2解释下列词语并且造句。点缀:_错综相连:_迥然不同:_ 3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 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半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_,色彩鲜明,雄伟壮丽。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
10、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_着流云火焰。1文中空缺处应选填的词语分别是( )A描绘 B衬映 C衬托 D掩映2文中画线句所使用的表达方法是( )A记叙 B描写 C抒情 D说明3“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一句中“约”能否删去?为什么?_4这段文字说明的顺序是_。作者观察的立足点是_,文中表示方位的词语有:_。5太和殿描绘神态各异的饰龙,意在表明皇室的威严。请写出带有龙的成语(至少6个)。_6 作者
11、明确太和殿“高28米,面积2 380多平方米”的作用是为了说明什么(用原文回答)?_ 5说“屏” 练习 一 注音 屏风( ) 纳凉( ) 帷幕( ) 伧俗( ) 因地制宜( ) 二 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1)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 )(2)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3)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等。( )(4)“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 ) 三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49题。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
12、,而且可以挡风。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小时候厅上来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在古时皇家的宫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从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屏也有大小之分。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闺房,皆可置之,因为场合不同,自然因地制
13、宜,大小由人了。近来我也注意到,屏在许多餐厅、宾馆中用得很普遍,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这是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仅仅把它当作活动门板来用的缘故。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屏是真够吸引人的,“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聪明的建筑师、家具师们,以你们的智慧,必能有超越前人的创作,诚如是,则我写这篇小文章,也就不为徒劳了。4.给文中加粗的字注音。 忒 倚 膝5.文中画线句所用的说明方法是_。6.“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在第一段中起什么作用?屏除了分隔作用,还有什么作用?7.概括第二段的段意。8.作者认为屏风怎样设置才合适?9.概括上文的中心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