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练习的设计与反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练习的设计与反馈.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练习的设计与反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一、基本概念主要研究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与反馈,全面分析我校数学课堂练习存在的问题,研究课堂练习设计的依据、设计的策略方法、练习的反馈方式等,有针对性地提出比较系统化的课堂练习设计与反馈的策略方法。课堂教学练习设计:为了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学会数学学习方法,提高创新思维品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教师根据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教材的把握、学生的了解、教学课的类型等条件,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目标,对课堂教学中练习的类型、数量、
2、考察方式、反馈方式等全方位的设计。课堂教学练习设计包含几个方面的意思:依据的课标、教材、生情、教学目标等;目的是巩固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学习方法的获得,思维品质的培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数学问题,最终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课堂练习反馈:课堂教学练习除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与技能外,更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并采取措施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所以,学生练习情况的及时反馈应当成为我们关注的重要方面。课堂练习反馈就是指学生在进行课堂练习时伴随的信息流动,这种信息流包括四个方面:生自我、生与师、师与生、生与生。教师根据学生练习的总体情况,及时发现学生
3、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帮助学生改进学习。二、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练习的设计。主要包括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针对性、生活性、层次性、趣味性、综合性、开放性;设计的基本依据:课程标准、教材重点难点、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学生情况;设计的主要内容与设计的主要策略。其中,设计的内容从四个方面入手:课型(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生情(基础练习、拓展练习、提高练习)、题型(书面、口答、操作、实践等)、环节(准备练习、巩固练习、综合练习)。第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练习的反馈。主要包括:课堂练习反馈的必要性和课堂练习反馈的方法。其中,课堂练习反馈的方法有巡
4、视掌握、同伴引领、集中讲授、个性辅导、正面引导、巧用错误。第三,课堂教学中有效练习设计与反馈的思考。主要从三个方面回顾与反思我们的课题研究:有效练习的整合运用、反思改进和预设与生成。三、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体现人文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数学是一种文化,在平时的教学和练习设计中就应该体现现代文明。加强生活性。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旁,从自己身边的情景中可以看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
5、感兴趣。注重开放性。应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创造时空,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突出实践性。我们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给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综合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指培养学生对学科内各知识点之间的综合运用能力,还包括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体现数学的价值。综合性是指练习的内容能涉及多门学科,包含多种知识,以利于学科之间的整合。关注趣味性。一些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繁杂而缺乏趣味性,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使得学生筋疲力尽,感受不到数学的有趣
6、。有些教师已经开始注意到数学练习设计的趣味性,开始进行一些具体的探索。突出目的性。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根据教学的目的,设计相关的练习题目,而不能随意的找到教辅或一些资料让学生做。没有目的的练习,是无法促进学生学习的。注意针对性。有的放矢地设计练习,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学生对所教学的新内容很快表示理解,并能正确地解决模仿性的习题,但是,在课后练习时,很多学生就会不同程度地出现错误。这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一知半解,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习题设计上的某些不足。注重层次性。我们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应从易到难,
7、从简单到复杂,从基本练习到变式练习、开放练习、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四、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具体策略练习设计可以从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教学环节和练习的题型四个方面入手。要针对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和具体的学情来设计,以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按照四个内容,课堂练习的类型主要有:课型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生情基础练习、拓展练习、提高练习;题型书面、口答、操作、实践等;环节准备练习、巩固练习、综合练习。(一)我校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分析每个学生由于知识水平不同,社会经历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和把握也各不相同。基于这一认识,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
8、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练习时,从练习内容的选取到练习形式的呈现都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在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问题里面各种各样的小问题,应有浅、中、难等层次,才能符合学生的需要,从而形成一连串的问题链:浅层次的记忆性问题可供单纯地机械模仿;较深层次的问题可用来掌握和巩固新知识;高层次的问题可供引导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应用。题目安排可从易到难,形成梯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得成绩一般的学生都能正确解答大部分习题,成绩优秀的学生也能应对难度较高的探索性习题,使全体同学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认知规律,设计时还必须要注意练习内容的情
9、趣性和练习形式的多样性。教师应该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从模仿性的基础练习到提高性的变式练习,再到拓展性的思考练习,降低习题的坡度,同时不拘泥于书本,对具有创新思想见解的学生,予以鼓励。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体会成功的机会,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教师在确定练习的难度时,应充分考虑多数学生原有基础及最近发展区的水平,同时还要兼顾成绩优秀学生和成绩落后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可顾此失彼。除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要求每个学生牢固掌握外,其余的提高性练习题,可有意识地设计出多个层次,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只要求完成基本的习题,对那些典型而又必须掌握的题目,只要求他们能完成模仿
10、练习。对中等生,则要求会做灵活性的题目,会做变式题目。对优等生,则注重综合能力的训练,注意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达到自己的最佳发展水平。(二)课堂练习的题型及功能认识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而积极探索并实施多样化的数学作业形式是一个重要切人口。只有在练习内容与形式上改革和创新,比如教师布置与师生共同布置相结合、书面练习与动手操作相结合、课本练习与实践性练习相结合、知识性练习与创造性练习相结合等等,才能逐步实现小学数学练习方式的多元化,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按照题型将数学课堂练习进行分类有很多,如有教师将课堂练习类型分为:探索型、实验型、操作型、
11、创造型、层次型、游戏型、合作型、实践型、自住型、开放型。在本研究中,我们将其分为四种类型:书面练习、口答练习、操作题和动手实践题。可操作性的实际应用,有利于发展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观察、收集、记录他们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和“数学例子”,并用数学的观念和态度去解释和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且在此过程中学到了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也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中,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一些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给学生提供实践活动
12、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尝试”心理,在“试”字上做文章,为学生提供尝试的实践机会。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去探索并尝试学习新知识。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在尝试中反思、比较、发现、体验,不断纠错扶正,实现对知识的再创造,体验到创造性思维的愉悦,从而让学生在尝试、研讨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多角度参与解题方法的探索、创造,培养了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练习设计不应只停留在巩固知识上,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给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画一画、量一量、做一做、写一写,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使之在实践活动中实现知识的“再创造”。实践性作业主要有:操作型。如在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时,一位教师设计的练习:用一根长16米的绳子围一个活动场地,最大能围多少平方米?调查型。调查可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运用已有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学会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凸显数学的价值。如让学生调查家中的各项开支情况;调查学校近两个月的用水、用电情况;从调查得到的信息中进行整理和分析,想想有哪些数学问题,你能提出哪些合理的建议?研究型。鼓励学生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记下来、写出来,提供一个学生用数学语言或自己的语言表达数学思想方法和情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