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创设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教学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景创设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教学策略.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和谐参与过程 切实提高效果高效课堂教学反思屏山中学 王咏梅课堂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应当具备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和领导能力,带领学生探索数学知识,让学生顺利完成每堂课的数学学习任务,同时,有效实现数学教学目标,那么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应当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呢?一、激发热情、创设情境,提高教学效果。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是让学生富有热情地参与课堂。数学问题情境是一种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
2、向的刺激定的背景材料,是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条件,从心理学意义上讲,情境创设容易调动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条件,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亲历数学构建过程,掌握认识事物,发现真理的方式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勾股数时,我出示了这样几组勾股数,请同学们讨论这些勾股数的特征: 3,4,5;5,12,13;7,24,25;9,40,41 开始时学生们只注意到:每组勾股数的前一个数都是奇数,后两个数是一奇一偶,之后陷入僵局。于是我启发道:一奇一偶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们发现是连续数
3、。忽然一名学生发现后两数之和恰是一个完全平方数,于是急切地说:“这两个数的和恰是一个完全平方数,这个完全平方数就是前一个数的平方”这样,在思考,观察中发现规律,灵感一触即发。学生们找到了勾股数的特征:即大于1的奇数的平方分成两个连续的自然数,此奇数与这两个连续自然数成勾股数。俗话说:模仿只能跟着走,创新才会出人才。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巧妙启发、引导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去探索和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获取更多的知识。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二、民主平等、共同参与,创设活跃课堂,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在参与中思考、学习,充分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不仅可以
4、减轻学生负担,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青少年,特别是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有一个心理特点不容忽视,就是青少年的注意力集中不能持之以恒,具有间断性的特点。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教师应抢抓时间与学生共同参与、积极引导,就会使课堂气氛活跃,效果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这一内容时,我引导学生从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连对角线,把n 边形分成 n-2个三角形,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求出内角和为(n-2)*180。然而却有一个学生突发奇想,他不从顶点出发,而是从边上任意一点出发连接其他顶点分成 n-1个三角形。当时,我并没有说这位学生方法不正确或方法太笨,而是和他
5、一起民主对话、互动,鼓励学生说理,找出这样做n-1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比 n 边形的内角和多180,应减去多余的180,结果还是(n-1)*180-180=(n-2)*180的理由。我尊重了这个学生的奇思怪想,由于我的民主,不仅使这个学生受到了鼓舞,也激起其他学生的探究热情,他们从多边形内部一点,外部一点或一边延长线上一点连接其他顶点来说明 n 边形的内角和是(n-2)*180,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和谐有序,教学效果非常突出。可见在教学中,我们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不是观众,将单纯的教师“主演”变成师生共同“表演”。如在讲授有理数减法法则时,讲解如下:(
6、10)(3)7,(10)(3)7,可以看出来,(10)(3)(10)(3)。再让学生观察上述等式两边的相同与不同,“发现”减法运算可以转化成加法运算。让学生将所发现的规律、结论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师再加以讲评、改正。通过教师的引导,就可以将书本的知识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后变成自己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及记忆,既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了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加予练习,就能避开听觉疲劳的毛病,又能当堂消化新课,对新知识进一步巩固、理解,有力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三、巧设练习、变通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课堂练习可使学生掌握知识,
7、形成技能、解决问题。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与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的要求较高。数学能力只有在数学思想方法不断地运用中才能培养和提高。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努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另一方面要加强过程教学,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时间,这样做将大大缩短课堂练习的时间,减少练习的量,因此,应该反思传统的练习观,确立效率意识,提倡有效练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提高课堂练习的效率,必须优化练习的内容,设计练习要适合每一个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合理地使用教材中提供的练习材
8、料,针对问题,运用变式、重构等方法,设计新颖巧妙和具有较高思维价值的题目,可有力促进练习效率的提高。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教学中,可设计如下练习:1、基础练习图1(1)如图1:在ABC中,AB=AC, AD是高,则ADB与ADC (填“全等”或“不全等”),根据是 (用符号简写法)。(2)判断2个指教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2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B、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 C、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D、2个锐角对应相等。图2(3)如图2,B、E、F、C在同一直线上, AFBC于F,DEBC于E, AB=DC,BE=CF,你认为AB平行于CD吗?说说你的理由
9、。答案:AB平行于CD. 理由:AFBC,DEBC,有AFB=DEC= ,又BE=CF,所以BF=CE.在Rt 和Rt 中,因为 = , = 。所以 ,有 = ,即: 。图3 2、变式练习:如图3:在ABC中,BE、CF分别是AC、AB边上的高,在BE的延长线上取BM=AC,在CF的延长线上取CN=AB,求证:AM=AN。该练习可作如下的变式练习:如图4:,在在ABC中分别以AB、AC图4为边在ABC的外面作正ABE和正ACF求证BF=CE。图5如图5:,已知点C是AB上一点, ACM、CBN都是等边三角形,求证:AN=MB.图6如图6,在ABC中,分别以AB、AC为边在ABC的外面作正方形ABDE和正方形ACFG,问:CF与BG有何大小关系,为什么?CF与BG有何位置关系,为什么?通过以上练习的完成、学生既能巩固新学的知识,又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获取更多的新知识,有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策略。总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很多,关键是我们老师要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积累和探索,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得到高效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