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年4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串讲资料(doc 60)(74页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某年4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串讲资料(doc 60)(74页DOC).docx(7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2007年4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串讲资料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发展及研究对象选择1 政治经济学不是政治加经济的学说。P42 马克思批判的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科学的因素。关于古典政治经济学有关的人物:威廉配第开始,亚当斯密集大成,大卫李嘉图完成。P63 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凡是政治经济学都具有阶级性,但不是都具有科学性,只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P9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P1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5 物质资料的生产的三个简单要素: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劳
2、动对象。(重点)劳动对象的两类:自然物(天然存在的:矿藏等),原料(劳动的生产物:棉花等)。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P127 生产力: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水平,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8 物质资料的生产环节: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P13广义的生产关系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9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劳动工具。10 社会生产过程的起点:生产,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11 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生产力。12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揭示经济过程中存在的客观经济规律。P1613 经济规律:经
3、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14 经济规律的种类: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一个社会形态独有的经济规律。15 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具体到抽象的和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对现代科学和经济方法的借鉴。P20答题1 为什么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如何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记住)1)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是因为:第一,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第二,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和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或制定经济规律。2) 经济规律能被人们认
4、识和利用。认识经济规律是指认识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利用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利用经济规律是指人们在认识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客观规律的运动趋势和要求,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2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相比较体现的自身特点(记住)1) 自然规律是完全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而经济规律主要是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运动的规律,离开了人们的经济活动,也就不存在经济规律。2) 自然规律大多是长久不变的,而绝大多数经济规律只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发生作用。3) 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都有阶级背景。3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发展的科学
5、(记住)P8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反过来指导人类的活动进行更加深入和广泛的社会实践,所以它是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深入的体系,是一个不断地与时俱进,随同时代一并发展的体系。2) 它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揭示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客观要求,深深植根于现实经济活动的土壤中。3) 它是实践的科学和发展的科学,而不是封闭的、静止的、凝固的学说,也不是某种教义,它的创始人首先提供给我们的是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制度的科学方法,而不是某种不可改变的教义。4 生产关系为什么一定要适应生产力(了解)1) 生产力和生
6、产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二者的统一构成了社会的生产方式。2)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化。3)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第一适应生产力发展时的推动作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的阻碍作用。4)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表明:第一旧的过时的生产关系必然适应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第二新的生产关系只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建立。5 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相互关系是什么(了解)P141) 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2) 生
7、产对分配、交换和消费起着决定作用表现为:一是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对象,二是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水平与结构,三是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具体形式,四是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3) 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具体表现在:一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分配方式,能够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起阻碍作用,二是交换的发展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的发展,三是消费使生产出来的产品最终得到实现,消费为生产的发展创造出动力,反之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6 为什么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了解)1)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发明
8、在生产过程中被运用,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从而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都同一定的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日益深入渗透到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中,引起它们的变化,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2)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劳动者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生产经验日益丰富,生产效率逐步增长。科学技术发展促进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劳动对象质量的提高和数量品种的增加。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生产过程其他方面,如生产管理、工艺流程等发生变化。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为,现代生产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促进现代生产效率提高的各种生产要素中,科学技术
9、的贡献越来越大,成为占绝对支配地位的生产要素,其他生产要素效能的提高,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振兴我国经济首先要振兴科学技术,加速科技进步,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基础。CHAPER 2 商品和货币 重点的重点选择1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两个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存在(一般基础和条件)。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决定性条件)。2 商品的二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P31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价值和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都是矛盾关系。即对立统一关系。3 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创造价值,形成价值的实体。4 商
10、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P37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P385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6 构成财富的内容是:商品的使用价值。P31商品在性质上的不同表现为:商品的使用价值的不同。7 商品价值通过与其它商品的交换表现出来用于交换的东西是交换价值交换的东西用货币表现叫价格交换价值和价格都是商品的价值形式。8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P399 私人劳动产生条件:生产资料私有制;社
11、会劳动产生条件:社会分工。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条件:私人劳动的产品卖出,得到社会承认,私人劳动即转化为社会劳动P4010 价值形式的四个阶段: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P41价值的表现形式:a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b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c一系列商品的价值通过一种商品表现d一系列商品的价值通过货币表现11 价值形式的发展中,发生质的变化的阶段是:一般价值形式。P4412 等价形式的特点:a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b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c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13 货币流通规律:一
12、定时期内商品流通过程中所需货币数量的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的三个决定因素:参加流通的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P49一定时间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数量M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总额PX商品价格水平Q)/ 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V。P4914 金属货币的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基本职能。15 价值尺度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流通手段必须是实在的货币。16 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17 贮藏手段:指的是金属货币,它具有蓄水池的作用
13、。P5118 支付手段:货币的清偿债务的作用。支付手段扩大商品经济的矛盾(债务链条),扩大了经济危机爆发的形式上的可能性。19 世界货币的三方面职能:国际支付手段平衡国际贸易差额,国际购买手段购买外国产品,社会财富代表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P5220 价值、交换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21 价值规律内容包括的两个联系的方面:价值量的决定,实行等价交换。答题1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记住)1) 区别:一是内涵不同,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对社会资源
14、配置起基础作用的商品经济。二是产生时间不同,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时,商品经济中才出现市场经济。2) 联系: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具体表现在:第一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第二商品经济规律是市场机制的内在根据,第三商品经济的发展高度决定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2 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什么,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是什么(记住)1) 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2) 作用第一,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按比例分配,通过竞争、价格、供求关系的变动二实现。第二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
15、的发展,这一作用是在追求个别竞争低于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第三引起和促进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3 为什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记住)1)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存在矛盾。社会分工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其劳动具有社会性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按照自己私人的利益和要求进行的,具有私人性质,是私人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社会性质,要求劳动产品在数量和品种上符合社会需要,但劳动的私人性质却使生产的商品往往不能与社会需要直接相一致,这样就产生了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2)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
16、产的基本矛盾。原因是,第一这一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第二这一矛盾决定私有制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第三主要矛盾决定私有制下商品生产者的命运。4 货币是怎样产生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记住)1) 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发产物,是商品内在使用价值与价值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矛盾发展的结果。它的生产经历了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等价形式,最后发展到货币形式。2) 本质: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5 劳动二重性理论为什么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枢纽(记住)1) 经济学史上,马克思
17、首先提出和论证了劳动二重性学说,并指出劳动二重性两类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2) 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劳动价值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答了形成商品实体的劳动是抽象劳动。3) 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科学基础。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在生产新的使用价值时,转移了生产资料的价值,而抽象劳动创造了新价值,其中包含着剩余价值。4) 劳动二重性理论还为一系列重要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如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平均利润理论、资本主义地租理论等。6 从货币的产生说明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记住)1) 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表明,货币既不是智慧的人发明的,也不是人们协
18、商的产物,而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产物,是价值形式和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价值形式经过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等价形式,最后发展到货币形式。2) 货币的产生和发展表明,货币本质上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3) 货币的本质体现在它的职能上,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7 为什么说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记住)1) 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19、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是两个因素的对立统一体。2)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二者的统一性,集中表现在二者统一于商品价值之中。3)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现在: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互相排斥的。一切商品,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是为了获取其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为了获取其使用价值。价值获得者必须将商品的使用价值让渡给消费者。使用价值的获得者必须给生产者让渡价值。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内在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是通过商品交换解决的。通过商品交换,生产者实现了价值,消费
20、者得到了使用价值。 8 为什么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矛盾统一关系(记住)1)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统一性表现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2)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矛盾表现在:第一,生产各种商品的具体劳动在质上是不相同的,抽象劳动在质上是相同的,只存在量的差别。第二,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9 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及其发挥作用的条件是什么(记住基本意思)1) 市场机制是市场的各种要素,包括价格、供求、
21、竞争等要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各自发挥功能,又共同发挥功能的有机联系。市场的各种要素,一般又称之为市场的各种机制,如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它们的联系和作用,构成统一的市场机制,其中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2) 价格机制调节生产投资的方向及规模,即调节资源的配置。调节商品供求关系。调节消费需求方向和结构。调节收入分配。发挥作用的条件是价格与价值相背离又趋于一致,并且价格与价值相背离的时间、方向、程度应当是灵活而适当的。这是价格机制作用的实现形式。3) 供求机制以调节商品的价格,调节商品的生产与消费的方向和规模;供求结构的变化能调节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供求机制起作用的条件是
22、供求关系能够灵活地变动。供求关系在不断变动中取得相对的平衡是供求机制作用的实现形式。4) 竞争机制能够促进企业改进生产技术,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改善消费服务;它有利于打破地区和部门分割,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交流;有利于实行优胜劣汰,增强经济活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是企业必须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竞争主体,使企业在竞争中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和承担各种风险。同时要有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市场规则和价格体系,消除各种垄断行为。5) 市场调节就是市场机制的调节,在发挥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的基础上,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机制的相互制约
23、与相互联系,调节社会经济的运行,从而最终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10 怎样理解商品价值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了解)1) 商品是在物的外壳下掩盖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经济关系。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人们交换商品看起来是物与物之间的交换,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相互比较和交换各自劳动的关系,是将具体劳动转化为抽象劳动、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个别劳动转化为社会必要劳动、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关系。因此,商品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一定的经济关系。2) 价值也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一定的经济关系。第一价值体现同一生产部门内部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一定的经济关系。同一生产部门内部的不同
24、商品生产者生产同一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各不相同,但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样,价值就将同一生产部门不同生产者的劳动平均化,体现了它们之间发生的经济关系。第二价值又体现了不同生产部门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经济关系。不同生产部门生产不同的商品,其具体劳动和劳动复杂程度不同,部门之间为进行商品交换而决定价值量时,必须把不同的具体劳动转化为同一的抽象劳动,把复杂劳动转化为倍加的简单劳动。这样,价值就将不同部门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差别同一化,因而价值体现了不同部门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经济关系。 CHAPER 3资本和剩余价值选择1 GWG的资本总公式是同:价值规律相矛盾。P652 解决资本总公
25、式矛盾的条件:a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b剩余价值在生产领域中产生c剩余价值离开流通领域也不能发生增殖d价值增殖是在流通领域中实现P653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4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最基本条件:劳动者有人身自由,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来源。5 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源泉。6 劳动力商品价值的三个部分:用以再生产劳动力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培训的费用。7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劳动过程,价值增殖。8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按资本家的意志劳动,劳动产品全部归资
26、本家所有。P679 价值增殖过程: 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P6910 资本一般或资本的共性:资本功能在于增殖,资本是一种能自行增殖的价值;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它是一种处于不断运动中的价值;资本的生产过程是以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为前提的。11 根据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不同作用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划分标准: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12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说明了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预付资本产生的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为考察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率即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13 资本家能够采取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27、的方法是因为:工作日可以在一定界限内伸缩。工作日的低限:大于必要劳动时间。制约工作日的高限的两个因素:生理因素,道德因素。P7414 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必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P7515 超额剩余价值的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比较记忆:超额利润是: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16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的转化形式。17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的前提:单个资本的增大。18 社会再生产,按照规模不同分简单再生产 和扩大再生产。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同一。19 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用暴力剥夺直接生产者,使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在资本家手中迅速积累的历史过程。2
28、0 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家不断无偿占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扩大生产规模,来进一步无偿占有更多剩余价值。资本积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或者说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源泉:剩余价值。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资本积累。21 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发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特点: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是工人自己创造的,全部资本归根到底是工人创造的,工人的个人消费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22 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社会生产力水平,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预付资本量的大小。23 分析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发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特点:用于扩大再生产
29、的追加资本全部是资本化了的剩余价值,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追加资本不仅是剥削工人的结果而且是进一步扩大对工人剥削的手段,劳动力买卖的真实内容是资本家用不等价交换来占有工人的劳动的一部分以获取更大量的工人的活劳动。24 单个资本的增大的两条途径:资本积聚,资本集中。资本积聚:单个资本依靠剩余价值资本化增大自己资本的总额。资本集中:把原来分散的众多中小资本合并成少数大资本。25 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主要有三种形式:流动形态的过剩人口,潜在形态的过剩人口,停滞形态的过剩人口。26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作用:社会劳动生产力有了巨大提高,劳动的社会化程度也有了提高。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生产不断社会化,生产资
30、料日益集中到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积累的结果:资产阶级为自己灭亡准备了客观物质条件,资产阶级为自己灭亡造就了掘墓人。27 资本家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其直接目的是为了获取超额剩余价值。28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条件:整个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29 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剩余价值规律。30 资本集中得以实现的杠杆:竞争大鱼吃小鱼,信用,股份制。31 资本积累、资本积聚、资本集中的关系:资本积累与资本积聚,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手段和途径。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关系,二者都是资本增大的途径。二者区别表现在资本积聚会导致社会资本总额的增大,而资本集中则不会。资本积聚要受社
31、会财富绝对增长的限制,因此增长较慢。资本集中则不存在这种限制,因此它会在短时间内集中大量资本。二者的联系表现在资本积聚的增长必然加速资本集中的发展,资本集中的加快优惠促进资本积聚的发展。答题1 为什么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牢记)1) 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货币不是生来就是资本,当它能带来剩余价值时才成为资本。2) 流通中的等价交换和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之所以能产生,是因为资本家在流通中买到一种特殊商品劳动力,劳动力不仅能创造自身价值,而且能创造超过自身价值以上部分的价值。3) 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商品,它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
32、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三部分: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还受历史和道德因素的影响。4)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它不仅能创造自身价值,而且能创造比自身价值大的使用价值。资本家的货币只要和劳动力进行交换,就能使其带来剩余价值。所以,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2 相对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记住)1) 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
33、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2)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前提。因为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必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必须降低工人及家庭必须生活资料的价值;为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必须提高生产生活资料生产部门以及与生活资料生产有关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当上述这些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时,生活资料价值便会下降,劳动力价值随之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从而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3) 相对剩余价值是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3 简述资本总公式的矛
34、盾及其解决条件(记住)1) 资本的总公式:GWG。2) 资本总公式在形式上同价值规律相矛盾,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商品交换过程的结果只能使价值形式在货币与商品之间转换,不能引起价值量的变化,而资本总公式却在流通过程中发生了价值增值。这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3) 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关键是说明剩余价值是在什么条件下从哪里产生的。对资本总公式的分析说明,在流通领域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能发生价值的增殖,离开流通领域,也不能产生剩余价值。所以,从货币到资本家的转化,既不能发生在流通领域,也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这就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4) 资本总公式矛盾的解决:价值增殖不能发生在GW
35、阶段的货币上,不能发生在WG阶段上,而只能发生在GW阶段的商品上。货币所有者购买到这种特殊商品,通过对它的使用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这个商品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并使资本总公式难度得到解决。4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记住)1) 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的方法很多,概括起来有两种方法,即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这两种方法既相联系又相区别。2) 两者的本质和结果是一致的,它们都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了剩余价值量,提高了剩余价值率。3)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
36、价值生产的起点。因为任何形式的资本主义生产,都必须把工作日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否则就不能生产剩余价值。同时,只有工作日分割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才能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相对剩余价值。4)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在资本主义初期,生产技术水平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增加剩余价值的主要方法。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日益成为增加剩余价值的主要方法。5 为什么资本积累具有客观必然性(记住)1) 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决定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欲望没有止境。为了获得越来越多的剩余价值
37、,资本家必须不断进行资本积累,以便扩大生产规模。为这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2) 资本主义的竞争规律作为一种强制力量,也迫使资本家必须不断进行资本积累。只有不断进行资本积累,才能更快更有效的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在生产、销售和信贷方面取得比较优越的条件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6 为什么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同时又是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记住)1) 相对过剩人口:相对于资本的需求来说,或者说是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相对过剩的人口,是由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人口规律。2) 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大量的相对过剩人口,不仅是资本主义制度的
38、必然产物,而且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3) 第一,相对过剩人口可以随时调节和满足不同时期资本对劳动力需要的产业后备军。资本主义生产周期性发展,可随时调节劳动力的供给。起到劳动力的蓄水池的作用。4) 第二,大量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有利于资本家加重对工人的剥削。在劳动力供过于求的情况下,资本家可以乘机压低工资使用更廉价的劳动力。还可以迫使工人遵守资本主义的劳动纪律。5) 正因为如此,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都不可能也不会真正愿意消灭失业人口。7 什么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了解)1) 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内容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
39、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2) 剩余价值之所以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因为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作为资本要素存在,而资本的使命就是进行价值增殖。因此,生产必然是服从追求剩余价值这一目的,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3)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资本主义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都受剩余价值规律支配。同时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全部过程。8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说明什么(了解)1) 马克思曾经从资本积累对无产阶级命运的影响中揭示了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这个规律尖
40、锐的揭露了资本积累过程的对抗性矛盾。2) 它的一极是资本家财富的积累,另一极是无产阶级的失业、贫困的积累。在业工人为了减少贫困,就要多受劳动折磨。失业工人不受劳动折磨,却要受到贫困增大的折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种对抗性矛盾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除这种对抗的根本出路在于消灭资本主义制度。9 为什么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于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了解)1) 首先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因为每一次生产过程都要消耗掉一定的物质资料,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但同时每一次生产过程,又会生产出一定的物质资料,为下一次生产过程提供条件。2) 其次再生产过程同时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因为每一次生产过程,都
41、是人们在一定生产关系下进行的。随着生产的不断更新和重复,这种生产关系也会不断的得到维持和发展,离开一定的生产关系,任何生产和再生产都无法进行。3) 因此,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CHAPER 4资本的流通过程选择1 产业资本实现连续循环的两个条件:必须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必须保持产业资本每一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性。P1002 影响预付资本周转速度的两个因素: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的周转速度,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3 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速度成正比。P1024 产业资本一个循环周期的时间包括: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
42、时间。生产时间的非劳动时间包括:a生产资料储备时间b自然力对劳动对象独立发生作用的时间c停工时间P1035 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资本运动中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P1046 固定资本的磨损分为:有形磨损(物质磨损),无形磨损(精神磨损)。P105固定资本无形磨损的两种情况:生产方法改进和劳动资料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引起的固定资本价值的贬值,由于出现新技术和新发明引起原有固定资本价值的贬值。(重点考点)P1057 计算:某企业预付资本为100万,其中固定资本80万,流动资本20万。在固定资本80万中,厂房价值30万,可用30年,每年周转价值1万;机器价值40万,可使用
43、10年,每年周转价值4万;小工具价值10万,可使用5年,每年周转价值2万。企业的预付资本年周转速度为:1.07次。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1+4+27万,流动资本年周转5次周转总额205100万。预付资本年周转速度(7+100)/1001.07次。P1088 资本周转速度影响:a年剩余价值率b年剩余价值(不影响c剩余价值d剩余价值率e利润率)9 社会资本运动与单个资本运动的区别:单个资本运动只包括生产消费以及与此相对应的资本流通。社会资本运动不仅包括生产消费和资本流通,而且包括个人生活消费以及与此相对应的一般商品流通。社会资本运动与单个资本运动的联系:从运动内容看,都要实现价值增值的目的;从运动
44、形式上看,都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并完成各自循环;从运动过程看,都要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都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10 研究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出发点:社会总产品。11 研究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补偿问题。P110社会总产品的补偿分: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12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v+m)=c;(c+v+m)= c +c;(c+v+m)= (v+m)+ (v+m)。(第一个为最基本)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v+m)c;(c+v+m/x)(v+m/x)。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的条件:(v+v+m/x
45、)=(c+c);(c+v+m)= (c+c)+ (c+c);(c+v+m)= (v+v+m/x)+ (v+v+m/x)。(第一个为最基本实现条件)13 列宁指出(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a增长最快的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的生产b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的生产c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的生产14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P12015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二是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P12016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
46、个阶段。17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的特点:再生产周期四个阶段的交替进程和每个阶段的特征不如战前明显,危机程度及引起的社会振荡不如战前严重,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和非同期性交替出现,经济危机与通货膨胀并存。答题1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记住)1)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这里指的实现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更新。2)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社会资本再生产正常进行的基础。只有社会总产品能卖出去,才能补偿预付资本的价值,才能重新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进行再生产。3) 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更新是保证社会资本再生产正常进行的关键,只有社会生产过程中
47、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能够得到补偿,再生产才能正常进行。2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分别执行什么职能(记住)1)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是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分别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2) 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3) 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结合,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剩余价值。4) 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商品的销售,实现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3 为什么产业资本循环是三个循环形式的统一(记住)1) 产业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实现价值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叫产业资本循环。2) 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因为产业资本在连续不断的资本循环中,三种职能形式中的每一种职能形式都要经过循环的三个阶段后回到原来的出发点,因而产业资本循环实际上是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和商品资本循环。产业资本循环实际上是同时处在三种循环形式之中,所以,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4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及其职能形式是什么(记住主要意思)1) 产业资本依次经过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三个